A. 炒股技巧有哪些 老股民的幾個炒股小技巧
炒股的小技巧有很多,懂一些小技巧會有利於在股市上面獲利。以下給出一些個人的總結。
重點關注開盤時集合競價的股價和成交額。開盤價表示出市場的意願,成交量的大小則表示參與買賣的人的多少,它往往對一天之內成交的活躍程度有很大影響。
關注開盤後半小時內股價變動的方向。一般來說,如果大盤指數或個股股價開得太高,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落,如果大盤指數或個股股價開得太低,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升。這時要看成交量的大小,如果高開又不回落,而且成交量放大,那麼這個股票就很可能要上漲。有時候大盤指數或個股股價高開後就一直高走,低開後就一直低走,但這種情況出現不多。即使要買進股票,他們也會在大盤或個股高開回落時買進,不會貿然追高;反之,要賣出股票時,也會在大盤或個股低開回升時賣出,不會貿然殺跌。
關注買盤與賣盤。如果即時的成交價是以「委賣」價成交的,說明買方也即多方願以賣方的報價成交,「委賣價」成交的量越多,說明市場中的「買氣」即多頭氣氛越濃。以「委賣價」實現的成交量稱為「外盤」,俗稱「主動買盤」。反之,以「委買價」實現的成交量稱為「內盤」,也稱「主動賣盤」。「外盤」大於「內盤」時,反映了場中買盤承接力量強勁,走勢向好;「內盤」大於「外盤」時,則反映場內賣盤洶涌,買盤難以抵擋,走勢偏弱。由於內盤、外盤顯示的是開市後至現時以「委賣價」和「委買價」各自成交的累計量,所以對我們判斷目前的走勢強弱有益。如果「委賣價」與「委買價」價格相差很大,說明追高意願不強,惜售心理較強,多空雙方處於僵持的狀態。
關注開盤後股票漲映停板情況。開盤後漲跌停板的情況會對大盤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實行漲跌停板制度後,可以發現漲跌停板的股票會對其他股票起向上或者向下拉動的影響作用。比如說大盤開盤後即有5支以上的股票進人漲停板,在其做多示範效應影響下,大盤將會有走強的趨勢,反之,當天即有眾多股票進人跌停,開盤後則易受到空方的打壓。
就說這些吧,貪多嚼不爛。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B. 對於上漲過程的下影線比較長的行情,應該如何判定股票今日和未來的走勢
上漲過程中下影線比較長,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剛剛突破盤整帶,短線一窩蜂在裡面湊熱鬧。然後一次深度回調,短線嚇跑死掉,但卻不破剛剛突破的盤整帶,股價又立即托起來,說明中線資金跟進抄底,後世強烈看漲。
一種是爬到高高的上方,漲速放緩,然後一個長下影線,說明多方已經力盡,下面籌碼開始漏了,後市基本沒戲了。暴跌的前戲。
C. 股票的五日均線,十日均線,三十日均線怎麼看的
在K線圖中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日、10、30、60日平均移動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MA5,白色的曲線代表5日均線,表示的即是該股票近5天的平均收盤價格;以此類推。
5日,10日,30日均線組合:
股價向上打破5日、10日、30日三條均線是最佳買入機遇。
在中期跌落趨勢的晚期,5日、10日均線先是走平,然後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構成黃金穿插。買盤逐漸增強,成交量擴大,股價繼續上漲並向上打破30日均線,5日、10日均線先後上穿30日均線構成黃金穿插並呈多頭擺放,三條均線變成股價回調時的強有力支撐線,然後承認中期跌落行情完畢,上漲行情正式發動。一般來說,當股價向上打破5日、10日、30日三條均線特別是三條均線呈多頭擺放時,是最佳買入機遇。
橫向趨勢中5日、10日、30日均線由黏合狀發散上行是最佳買入機遇。
應對橫向趨勢的最佳方法是在股價打破而趨勢清晰後才採納舉動,從移動平均線的視點來說即是當其由黏合環繞狀發散上行或下行時才買入或賣出。因而,在上升趨勢半途和長時刻跌落後的賤價區構成的橫向趨勢一旦向上打破,而5日、10日、30日均線由黏合狀發散上行時,則是清晰的中短線買入機遇。
橫向趨勢向上打破和5日、10日、30日均線發散上行應有成交量的合作,回調時成交量應顯著減小。橫向趨勢向上打破後,發散上行的5日、10日、30日均線是股價回調的支撐線,而不該很快跌破3條均線回到橫盤區域內,否則是假打破,仍應止損。橫向趨勢運轉的時刻往往較長,少則1-2個月,多則半年以上。因而,橫向趨勢需求出資者具有十足的耐性,且向上打破後的上升往往與橫盤相同耐久,上升空間是可觀的。
具體的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再運用個模擬盤去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版還不錯,裡面有多項指標指導,每項指標都有詳細說明如何運用,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D. 股票短線賣出的時機是什麼時候合適
你好,短線賣出時機方法介紹:
一.根據消息面判斷賣出時機
中國股市中消息面的影響非常大,大盤及個股的暴漲與暴跌,大多是由利好與利空消息造成的,因此要求短線操作者應對大市在不同情況下利空或利好消息帶來的影響有所了解,以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捕捉短線賣出時機。
(1)當大市處於上升趨勢末期出現利好消息時
因為股市經過長期的上升,主力機構已有了很大的賬面利潤,此時往往會藉助利好消息出貨。因此,短線操作者在大市處於上升趨勢末期出現利好消息時應逢高出貨。
(2)當大市處於上升趨勢初期出現利空消息時
當大市處於上升趨勢初期出現利空消息,將促使股價快速回調或二次探底,甚至創出新低。短線投資者應在利空消息朦朧之時賣出,待利空消息被證實,股價回調獲得支撐並重新抬頭,或股價完成二次探底並回升時再買入。
(3)當大市處於上升趨勢末期出現利空消息時
推動中國股市走出大行情的動力主要來源於一些資金實力雄厚的機構大戶。但這些機構入市的資金中有一些是經不起審核的,每當審查各機構資金錶現入市的消息傳出,一些資金來源經不起審查的機構便會不惜成本地清倉離場。而當股市過於狂熱的時候,管理層往往也會出面干預。當這些利空消息傳出時,股市的上升行情便到了盡頭。
因此,當大市處於上升趨勢末期出現利空消息,短線投資者應及早離場。
(4)當大市處於下跌趨勢初期出現利空消息時
大市下跌趨勢初期,由於人們慣性的牛市思維,認為大市下跌只不過是牛市上升中途的回調整理,股市仍會上升,所以仍抱著股票不放,對大市所發出的一些見頂信號視而不見,即使看見了也認為是莊家設的空頭陷阱,不願相信牛市會就此結束。就在此時利空消息傳出,等許多投資者終於明白過來,大市已進入下降趨勢了,於是恐慌拋售,股價出現大幅下跌。如果短線操作在頂部沒有及時出貨,待利空消息傳出時應果斷離場。
二.根據成交量判斷賣出時機
(1)高位出現天量之後賣出
「天量之後出天價」,所謂「天量」,是指某一個時間單位(比如日、周)內的成交量為近期最大成交量。所謂「天價」是指在某一個時間單位的價格(比如日、周)是近期最高的價格。
高位出現天量,大多是莊家大量派發籌碼所致,股價下跌就在眼前,如果不及時清倉離場,前一段的勝利果實將會化為烏有。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①出現天量時股價(或指數)的位置必須處於相對高位。相對高位的確認可以根據該股的歷史走勢來判斷。
②成交量必須是近期時間段內最大的成交量。
(2)高位放巨量收長陰時賣出
K線高位放巨量收長陰,通常是莊家出貨信號。當股價已有了較長時間和較大幅度的上漲後,買方力量已經顯示不足,此時成交量忽然放巨量,而當日K線為長陰線,通常表示莊家已完成拉高出貨。此時如不能及時清倉出局,必被高位套牢。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①必須是在上升行情持續較長時間,股價距行情啟動點的漲幅在30%~40%以上,該信號才為有效。
②要注意兩種行情的高位概念:其一,上攻行情的高位是從本輪行情的啟動點計算;其二,反彈行情的高位從反彈點計算,其前期高點附近往往是反彈行情的高位。
③高位成交量巨大時K線形態:其一,K線長陰股價大跌,莊家出貨意願堅決;其二,K線長陽股價大漲,莊家強勢拉高出貨;其三,K線大陰大陽相吞,是較強烈的頂部信號。
(3)高位出現價量背離時逢高賣出
成交量是股價上漲的原動力,成交量不足意味著買方不再看好,股價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回落或反轉。
價升量減與價跌量增,都屬於價量背離現象。價格上升但成交量並未增加甚至減少,表明買方力量枯竭,股價空漲,難以持久,此時為賣出時機。
價格下跌,成交量反而上升,說明投資者看淡後市,紛紛拋售,價格急劇下跌,這是大市反轉、熊市來臨的特徵,此時為賣出時機。
(4)股價高位平台窄幅整理且成交量萎縮時逢高賣出
股價經大幅拉升已到了可獲利出局的區域,隨後的平台窄幅整理使在此時介入者無獲利空間,而成交量的萎縮正說明莊家推高動力正在消失,已完成出貨的莊家很快就會不再精心維持這一平台,一輪跌勢就此開始。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①在快速拉升後,股價應有一定的升幅。
②平台整理的幅度不應過大,時間不應過長,成交量較前期上升時有明顯萎縮。
(5)巨量打開漲停板時賣出
在漲跌停板制度下,成交量與股價的關系是:漲停量小,繼續漲;跌停量小,繼續跌。
在漲跌停板制度下,如果某隻股在漲停時沒有成交量,那是因為賣方惜售,不願以此價拋出,所以才沒有成交量。第二天,飢渴的買方會追買,股價繼續上漲。如果當日出現漲停,而成交量放大,說明賣方拋出意願強烈,買賣力量發生變化,股價有望下跌。短線操作者應在成交量放大使漲停不能維持的第一時間賣出。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①漲停位置應處於相對高位,特別是一些歷史阻力位。
②漲停中途被打開次數越多、時間越久、成交量越大,反轉下跌的可能性越大。
③注意莊家假買真賣。為了達到暗中出貨的目的,莊家常會先以大買單掛在漲停位,造成買方追買假象,而當眾多投資者以漲停價追買,此時莊家便撤走買單填賣單,自然成交。當買盤消耗差不多時,莊家故技重演,進一步誘使散戶追入,如此反復操作,以達到高位順利出貨的目的。因此判斷漲停板的真假,應觀察是否存在頻繁掛單撤單行為,漲停是否經常被打開,當日成交量是否很大這幾點。
(6)股價多次沖高不過時賣出
股價前期高點往往會成為未來股價的重要阻力位,股價如果能有效突破前期高點,證明上升動力充足,股價創新高不成問題。但如果沖高不過,則說明股價上升動力不足;如果是多次沖高不過,則說明股價上升動力嚴重不足,同時也反映多數人不看好後市,股價下跌指日可待。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①股價在上沖前期高點時,得不到成交量的配合。
②短線可把每次沖高不過時當做賣點,特別是第二次沖高不過後應堅決賣出。
(7)股價在高位出現無量空漲時逢高賣出
股價經過一輪漲升,買方的力量已經消耗殆盡,沒有能力將股價推向更高,但由於慣性作用,股價有可能順勢上漲,而成交量卻不能配合放大,造成無量空漲現象。無量空漲說明買方已不看好後市,漲勢不能持久,股價很快就會回落。因此,短線投資者當發現股價在高位出現無量空漲時應逢高賣出。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①確認股價所處的位置已在高位,可根據該股歷史走勢判斷。
②無量空漲的幅度不應過大,時間不應過長。
③可結合分時成交情況來綜合判斷。
(8)高位利好出台,成交量放大但股價卻不升(甚至反跌)時賣出
當股價在相對高位時,莊家常利用利好消息引誘散戶跟風,以達到出貨目的。通常情況下,遇個股利好出台且放量,股價會沖高上漲。但如果股價在高位時,遇利好出台且放量,股價不升(甚至反跌)便成了一個危險信號,莊家出貨的可能性極大。短線操作者應抓緊時機賣出。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①利好消息朦朧時介入,利好消息明朗時賣出。
②利好出台時應時刻注意成交量及股價的變化,稍有異動就要快速作出反應。
三.根據趨勢線判斷賣出時機
(1)上升趨勢線被股價向下突破時止損
股價在上漲過程中,一個低點比一個低點高,將其中的兩個低點連接起來,就構成了一條上升趨勢線,它反映股價的上升趨勢,並對股價起支撐作用。
根據股價上漲時間的長短,上升趨勢可分為長期上升趨勢、中期上升趨勢、短期上升趨勢。
當股價經過較長時間的單邊上漲時,一旦股價從上向下跌破上升支撐線,日K線常是一根有力度的中陰線或大陰線,則上漲趨勢已被破壞。此時無論有無大成交量的支持,都應離場。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短期上升趨勢線可區分為以下三種情況:一是中期上升趨勢中出現的短期上升趨勢;二是中期下跌趨勢中股價反彈時形成的短期上升趨勢;三是中期橫向趨勢中出現的短期上升趨勢。
在中期上升趨勢中,股價以上升為主,低點與高點不斷上移。但股價上升一段後往往會產生回調,當股價從上向下跌破短期上升趨勢線時立即止損。
在中期下跌趨勢中,股價以下跌為主,低點與高點不斷下移,但股價下跌一段之後往往會反彈。這種反彈就是股價中期下跌途中出現的短期上升趨勢,此時股價就會受到一條短期上升趨勢線的支撐。當股價跌破該短期上升趨勢線時,說明短期反彈結束,股價又將進入新一輪下跌,此時應是短線搶反彈的賣出時機。
在中期橫盤整理趨勢中,股價在一定的價格範圍上下震盪,如果股價震盪空間較大就會形成眾多的短期上升趨勢與短期下降趨勢,而當股價每次跌破短期上升趨勢線時,便是短線賣出時機。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①確認短期上升趨勢的時間,不應超過4周。
②股價只要跌破上升趨勢線,應該立即離場。
③股價跌破上升趨勢線,成交量同步放大則加深跌勢,即使沒有成交量的配合,股價也會自然滑落。
(2)股價反彈至中期下降趨勢線附近時賣出
在中期下降趨勢中,股價每次反彈至中期下降趨勢線附近,都會受壓制,如果股價不能突破這條阻力線,勢必會再度下跌。因此,短線操作者在中期下降趨勢中搶反彈時,應把股價靠近中期下降趨勢線時作為賣出時機。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①不必等到股價觸到下降趨勢線才賣出,反彈行情結束迅速,短線操作應適度提前獲利了結。
②在下跌趨勢中搶反彈時,如果股價反彈失敗,重新下跌,應立即止損了結。
(3)股價向下跌破水平趨勢線時止損
股價長時間橫向運行,每次下跌到某一價位附近,都受到支撐,把這若干個低點連接起來,便形成一條水平的支撐(趨勢)線。當股價跌破這條水平的趨勢線時,視為賣出信號,短線操作者應及時止損。
利用此種方法操作時應注意:
①此水平趨勢線既可以是股價上升途中回調時形成的水平支撐線,也可以是股價下跌途中形成的水平支撐線。
②短線操作者應掌握破位即離場的原則。
(4)在中期上升通道中,股價每次觸到上軌線時賣出
在上升趨勢中,連接兩個波谷的直線是上升趨勢的支撐線(下軌線),通過兩波谷間的峰頂作一條平行於上升趨勢支撐線的直線,稱為上升趨勢的壓力線(上軌線),它們中的空間稱為上升通道。在中期上升趨勢中,股價每次觸到上升通道上軌線時都會因受阻回落。因此,短線操作者應將股價觸到上軌線時作為賣出時機。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①短線投資者應該把股價無力抵達上升通道上軌線當做賣出信號,及時獲利止盈。
②短線投資者應把股價向下跌破上升通道下軌線當做明確止損點,及時止損。
(5)在中期下降通道中,股價反彈靠近上軌線時賣出
在下跌趨勢中,連接兩個波谷的直線是下跌趨勢的支撐線(下軌線),通過兩波谷間的峰頂作一條平行於下跌趨勢支撐線的直線,稱為下跌趨勢的壓力線(上軌線),它們中的空間稱為下降通道。在下跌趨勢中,股價每反彈至上軌線附近時都會受阻回落,繼續下跌。因此,短線操作者應將股價靠近中期下降通道上軌線時作為賣出時機。
利用此方法時應注意:
①不應奢望賣到反彈的最高點,遇到股價反彈無力,更應及早賣出。
②股價向下跌破下降通道的下軌線時股價將加速下跌,短線搶反彈者應立即止損。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E. 如何看股票k線走勢圖
如何看股票k線走勢圖?
1.先把以往牛股的K線圖調出來,觀察股價在各個階段的形態,振幅情況,通道情況,換手及時間等等。選幾個自己常用的技術指標,分別觀察各個階段數值,記錄下來,盡量多選幾只,以提高准確度,然後總結一下,慢慢體會。
2.與大盤進行比較,發現個股與大盤走勢的異同,各項技術指標的異同和背離。
3.與同板塊個股進行比較,為什麼有的股漲的好,有的漲的少,找出不同之處。
4.觀察反彈個股的階段情況,做出對比。
5.通過以上分析以及主力成交排行榜,對主力操作風格有個大致的了解。
6.由於主力手法時常變換,最好是做到經常看一看,努力做到不僵化。
K線是什麼?
K線又稱為日本線或蠟燭線,起源於日本。K線是一條柱狀的線條,由影線和實體組成。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實體分陽線和陰線兩種,又稱紅(陽)線和黑(陰)線。一條K線的記錄就是某一種股票一天的價格變動情況。
所謂K線圖,就是將各種股票每日、每周、每月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等漲跌變化狀況,用圖形的方式表現出來。K線又稱陰陽線、棒線、紅黑線或蠟燭線,它起 源於日本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來計算米價每天的漲跌,後來人們把它引入股票市場價格走勢的分析中,目前已成為股票技術分析中的重要方法。
K線具體有哪些類型呢?
K線圖上陽線有以下幾個類別:
下影陽線(先跌後漲型):開市後價格大幅下跌,後又回升到高位收市。後市承接力強,暗示上升力強,可能是上漲的先兆。
收盤光頭陽線(先跌後漲型):開市下跌後掉頭回升,以全日最高價收市,可見上升動力大。
光頭陽線(大陽線):全日節節上升,有強烈的漲勢。如果在跌市中出現,可能是跌市結束的信號。
開盤光頭陽線(上升抵抗型):上升力強,但受阻擋,應謹慎。若是在持續上漲之後,可能是下跌的先兆;若是在下跌中的反彈行情,則多頭實力不足,仍將下跌。
小陽線(欲漲乏力型):行情撲朔迷離,漲跌難有明確估計。如果出現在強烈持續上升之後,表示高位震盪,持續力不足,可能是下跌的徵兆。如果在長期下跌之後出現,表示欲震乏力,可能繼續下跌。
上影陽線:市場上升趨勢減弱,在較高價位明顯受阻,後市有可能下跌。
F. 怎麼看股票行情、股市(行情)好、不好
您好,可以指標,如上證指數,深圳成指,上證50等指標分析股市行情,並且還要隨時關心國家時事政治,如現在的貿易戰。你如果炒股,我的博客地址
G. 股市裡 什麼叫深v走勢
急速下跌後,急速拉回,從K線上形成V字走勢,表示周期內振幅較大。一方面把前期利潤較高的投資人震盪出去,一方面給一些投資人進場機會。
深V走勢是橫盤久了,市場心態期待選方向,有點消息刺激就炸毛。管理者對橫盤結果是滿意的,這里不希望出大事兒,希望拖下去,等待麻煩自然解決。
機構們還有控盤的能力,四是,小盤股的領先指數,比我們看到的指數跌得多很多,幾乎是差著2%,也就是說指數沒吃虧,但是小盤股跌了很正常。
(7)股票高跟鞋走勢擴展閱讀:
深V,如果剔除了洗盤的判斷,就未必是吉兆。至少市場內在的自然想法是跌的,除非自身免疫系統,自愈能力大爆發,但這取決於疫苗和復甦。
直接交易是買賣雙方直接洽談,股票也由買賣雙方自行清算交割,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不涉及任何中介的交易方式。場外交易絕大部分是直接交易。
間接交易是買賣雙方不直接見面和聯系,而是委託中介人進行股票買賣的交易方式。證券交易所中的經紀人制度,就是典型的間接交易。
H. 請教股市高手,怎麼看股票走勢圖需要注意幾點
在日K線圖中一般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60日移動平均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也可以在系統里把它們設為5、15、30、60均線。
關於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MA)是以道�6�1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採用統計學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論的形象化表述。
移動平均線定義:"平均"是指最近n天收市價格的算術平均線;"移動"是指我們在計算中,始終採用最近n天的價格數據。因此,被平均的數組(最近 n天的收市價格)隨著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在我們計算移動平均值時,通常採用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我們把新的收市價格逐日地加入數組,而往前倒數的第n+1個收市價則被剔去。然後,再把新的總和除以n,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 ■ 計算公式:
MA=(C1+C2+C3+...+Cn)/N C:某日收盤價 N:移動平均周期
移動平均線依計算周期分為短期(如5日、10日)、中期(如30日) 和長期(如60日、120日)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依演算法分為算術移動平均線、線型加權移動平均線、階梯形移動平均線、平滑移動平均線等多種,最為常用的是下面介紹的算術移動平均線。
一)、移動平均線所表示的意義: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動平均線從下向上突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黃金交叉。
預示股價將上漲:黃色的5日均線上穿紫色的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上穿綠色的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黃金交叉。
2、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跌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預示股價將下跌。黃色的5日均線下穿紫色的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下穿綠色的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進入穩定期,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自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走多頭排列的均線可視為多方的防線;當股價回檔至移動平均線附近,各條移動平均線依次產生支撐力量,買盤入場推動股價再度上升,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漲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價在移動平均線的下方,呈空頭排列的移動平均線可以視為空方的防線,當股價反彈到移動平均線附近時,便會遇到阻力,賣盤湧出,促使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跌作用。
7、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轉為下降出現最高點,和由下降轉為上升出現最低點時,是移動平均線的轉折點。預示股價走勢將發生反轉。
(二)、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
1、移動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且略向上方抬頭,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下方向上方突破,為買進信號。
2、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未跌破移動平均線後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時機。
3、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跌破移動平均線,但短期移動平均線繼續呈上升趨勢,此時為買進時機。
4、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突然暴跌,距離移動平均線太遠,極有可能向移動平均線靠近(物極必反,下跌反彈),此時為買進時機。
5、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連續數日大漲,離移動平均線愈來愈遠,說明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獲利豐厚,隨時都會產生獲利回吐的賣壓,應暫時賣出持股。
6、移動平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上方向下跌破移動平均線時說明賣壓漸重,應賣出所持股票。
7、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下方運行,反彈時未突破移動平均線,且移動平均線跌勢減緩,趨於水平後又出現下跌趨勢,此時為賣出時機。
8、股價反彈後在移動平均線上方徘徊,而移動平均線卻繼續下跌,宜賣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則中第三條和第八條不易掌握,具體運用時風險較大,在未熟練掌握移動平均線的使用法則前可以考慮放棄使用。
第四條和第五條沒有明確股價距離移動平均線多遠時才是買賣時機,可以參照乖離率來解決(將在中級學校中詳講)。
(三)移動平均線的買進時機:
1、股價曲線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且5日均線上穿 10 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顯現多方力量增強,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壓力線,後市上漲的可能性很大,是買入時機。
2、股價曲線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且三條移動平均線呈多頭排列,顯現說明多方力量強盛,後市上漲已成定局,此時是極佳的買入時機。
3、在強勢股的上升行情中,股價出現盤整,5日移動平均線與10日移動平均線糾纏在一起,當股價突破盤整區,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再次呈多頭排列時為買入時機。
4、在多頭市場中,股價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而未跌破30日移動平均線,且30日移動平均線仍向右上方挺進,說明股價下跌是技術性回檔,跌幅不致太大,此時為買入時機。
5、在空頭市場中,股價經過長期下跌,股價在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恐慌性拋盤不斷湧出導致股價大幅下跌,乖離率增大,此時為搶反彈的絕佳時機,應買進股票。
(四)、移動平均線的賣出時機:
1、在上升行情中,股價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且5日均線下穿10日均線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動平均線上升趨勢有走平跡象,說明空方佔有優勢,已突破多方兩道防線,此時應賣出持有的股票,離場觀望。
2、股價在暴跌之後反彈,無力突破10日移動平均線的壓力,說明股價將繼續下跌,此時為賣出時機。
3、股價先後跌破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且30日移動平均線有向右下方移動的趨勢,表示後市的跌幅將會很深,應迅速賣出股票。
4、股價經過長時間盤局後,5日、10日移動平均線開始向下,說明空方力量增強,後市將會下跌,應賣出股票。
5、當60日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趨勢轉為平緩或向下方轉折,預示後市將會有一段中級下跌行情,此時應賣出股票。
這是移動平均線,分別是(5、10、20、60)日均線
平均線的目的主要是用來判定股票的走勢。
股價的運動常常具有跳動的形式,平均線把跳動減緩成較為平坦的曲線。
計算平均線的方法有許多種,最常用的是取收市價作為計算平均值的參考。比如你要計算十天的平均值,把過去十天的收市價格加起來除以十,便得到這十天的平均值。每過一天,分子式加上新一天的股票收市價,再減去倒第十一天的收市價,分母不變,便得到最新的平均值,把平均值連起來便成為平均線。
平均線的形狀取決於所選擇的天數。天數越多,平均線的轉折越平緩。
一隻股票的升幅,一定程度上由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莊家動用的資金量越大,日後的升幅越可觀。那麼,如何估算莊家倉位輕重呢?下面有幾種方法:
1、根據吸貨期的長短判斷。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演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吸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黑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不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難以持續。
2、根據換手率判斷。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量」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I. 股票大陽線後一根吊頸線
看下成交量,如果成交量大的話,那麼說明短線獲利盤出逃的較多,要謹防短線的回調,如果成交量較小,那麼很有可能是主力故意嚇唬下散戶盤,可以繼續持有甚至逢低吸納。
J. 股票中的均線走成美人魚腳男人腳是怎麼回事
就是振盪下行,但是振幅越來越窄,最後向上突破,圖形左邊剛開始振盪的時候像女人的高跟鞋的高跟,到右邊振幅縮小後再翹起來突破像翹起的高跟鞋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