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業研報 > 鎂光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鎂光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2022-12-08 20:58:43

1. 世界十大半導體巨頭都是誰



半導體歷來是現代生活的十分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上班路上的交通:比如 汽車 、電梯、紅綠燈,還是到與客戶、朋友和家人交流的設備:比如電腦、電話、平板電腦,都要用到半導體。尤其是隨著物聯網的普及,每一種能夠想像的產品都將內置半導體,以實現通信和聯網。



半導體是指一種導電性可受控制,范圍可從絕緣體至導體之間的材料。無論從 科技 或是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半導體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現如今大部分的電子產品,比如計算機、行動電話或是數字錄音機當中的核心單元都和半導體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硅、鍺、砷化鎵等,而硅更是各種半導體材料中,在商業應用上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值得一提的是, 晶元設計位於半導體行業的最上游,是半導體行業的核心基礎。它技術壁壘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和經驗沉澱。需要提醒的是,中國的華為晶元設計世界領先水平。下面介紹世界十大半導體巨頭,並根據2019的銷售額來分析一如下:





一、英特爾(美國)


銷售額: 563.1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英特爾是美國一家以研製CPU為主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它成立於1968年,具有52年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導的 歷史 。英特爾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 科技 巨擘。




1971年,英特爾曾經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微處理器不但帶來了計算機和互聯網革命,而且改變了整個世界。2016年4月 ,英特爾推出處理器至強7290F採用了多達72個處理器核心,成為英特爾核心數最多的處理器。 2019年2月,英特爾推出至強鉑金9282,它有112個線程,是線程最多的處理器。 2016年4月底,英特爾將會退出智能手機晶元市場。



英特爾公司(INTC)主要設計和製造主板晶元組,網路介面控制器和集成電路。該公司總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於1968年由美國風險投資家亞瑟•洛克(Arthur Rock)出資250萬美元成立。


英特爾最初的產品是內存晶元,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英特爾1993年推出Pentium微處理器,推動了個人電腦市場的大幅擴張。英特爾為惠普和戴爾等電腦公司提供處理器支持。



二、(韓國)


銷售額:435.4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跨國企業集團 三星集團包括非常多的全球下屬企業,比如旗下子公司有: 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人壽保險等。三星集團成立於1938年,由李秉喆創辦。



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電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路、三星火災、三星證券、三星物產、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和三星生命等,由家族內的李氏成員管理,其中三間子公司被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為世界500強企業。三星電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尤其在2009年全球500強企業中,三星電子占據了第40位的一席之地。


全球最受尊敬企業排名第50位,三星的品牌價值排名第19位。2020年4月,三星正式宣布退出LCD面板市場,於2020年年底關停旗下在韓國和中國的所有LCD面板產線。


2020年5月6日,三星電子副會長、三星集團實際掌門人李在鎔宣布不會讓子女繼承經營權。意味著從創始人李秉喆到李健熙會長再到李在鎔的爺孫三代家族經營血緣繼任模式告終。




三、台積電(中國台灣)



銷售額:293.2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中國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台積電,屬於半導體製造公司。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企業,總部與主要工廠位於中國台灣省新竹市科學園區。




1987年,張忠謀創立台積電,當時幾乎沒有人看好。但張忠謀發現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因為在當時,全球半導體企業都是一樣的商業模式。比如Intel,三星等巨頭自己設計晶元,並且在自有的晶圓廠生產,自己完成晶元測試與封裝——全能且無可匹敵。而張忠謀開創了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


截至2017年3月20日,台積電市值超Intel成全球第一半導體企業。2018年6月5日,董事長張忠謀宣告正式退休。 2001 連續六年榮獲亞洲貨幣雜志(Asia Money)中國台灣最佳管理企業第一名、最佳法人關系第一名、最佳企業策略、最佳公司治理。


2000年, 名列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全球一百大最佳 科技 公司排行第五名,2000年全球二百大新興市場企業排行第二名。 中國台灣Career雜志調查出台積電為"大學生最愛的100家民營企業",台積電已連續5年奪得中國台灣天下雜志標竿企業第一名殊榮。


台積電(TSM)自稱是全球最大的專業獨立純半導體代工廠。純代工表示只製造集成電路,沒有任何內部設計能力。許多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將元件製造外包給台積電,以降低勞動力成本,同時投資於研發。



四、高通(美國)



銷售額:154.4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高通創立於1985年,總部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市 。高通曾是全球領先的無線 科技 創新者,它變革了世界連接、計算和溝通的方式。尤其把手機連接到互聯網,事實上,高通的發明開啟了移動互聯時代 。現如今高通的基礎 科技 賦能了整個移動生態系統,每一台3G、4G和5G智能手機中都有它的發明 。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與5G技術研發的領先企業,已向全球多家製造商提供技術使用授權,涉及了世界上所有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的品牌。在中國,高通開展業務已超過20年,與中國生態夥伴的合作已拓展至智能手機、集成電路、物聯網、大數據、軟體、 汽車 等眾多行業 。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公司股票是標准普爾100和500指數的成分股,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的股票交易代碼為QCOM。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高通排名第392 。2019福布斯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排名第32位 。在《財富》2019"改變世界的公司"榜單中,高通因其對無線技術發展的巨大貢獻和對5G的推動,位列第一 。


高通還被《快公司》(Fast Company)評選為"2020年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 。自2016年起,高通中國連續四年榮獲"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稱號,該項評選由《經濟觀察報》和北京大學聯合主辦,是體現企業運營、技術創新、 社會 責任及美譽度等多維度實力的權威獎項 。


著名產品:驍龍(Snapdragon)是高通公司(Qualcomm)推出的高度集成的「全合一」移動處理器系列平台,它覆蓋了入門級智能手機乃至高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下一代智能終端。驍龍曾經以基於ARM架構定製的微處理器內核為基礎,結合了業內領先的3G/4G移動寬頻技術與強大的多媒體功能、3D圖形功能和GPS引擎。驍龍處理器平台系列定位IT與通信融合,由於具備極高的處理速度、極低的功耗、逼真的多媒體和全面的連接性,推動了全新智能移動終端的涌現,因此可以使用戶獲得「永遠在線、永遠激活、永遠連接」的最佳體驗,從而為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重新定義移動性。


高通歷來是HTC、索尼、諾基亞、MOTO、LG、三星等全球品牌智能手機的主要晶元供應商。在國內,華為、中興、聯想、小米、海信、海爾等廠商的智能手機之前也大多採用驍龍處理器。比如許多耳熟能詳的智能手機和明星終端比如諾基亞Lumia 800,Lumia920,Lumia1020,Lumia1520,Lumia2520,小米M1,紅米1S電信版,小米M2,小米3,HTC One,聯想K71、K81智能電視、HTC One V、HTC One S、,HTC One XC、HTC One Max ,步步高vivo S1、聯想樂Phone等。


高通曾經是全球大牌高端手機採用的最多的移動處理器品牌,其在智能手機行業的地位相當於PC領域的晶元巨頭英特爾。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1月,高通公司市值也首次超越英特爾。




五、博通(美國)



銷售額:153.3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博通公司(Broadcom Corporation :BRCM),是全球領先的有線和無線通信 半導體公司。其產品實現向家庭、辦公室和移動環境以及在這些環境中傳遞語音、 數據和多媒體。Broadcom 為計算和網路設備、數字 娛樂 和寬頻 接入產品以及移動設備的製造商提供業界最廣泛的、 一流的片上系統和軟體解決方案。



2017年11月6日,Broadcom擬以每股70美元現金加股票方式收購高通(60美元的現金和10美元的股票),交易總價值1300億(股本+債務收購)美元。2018年7月,博通和企業軟體公司CA Technologies宣布,雙方已經達成189億美元現金收購協議。Broadcom 是世界上最大的無線生產半導體公司之一, 年收入超過 25 億美元。公司總部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的爾灣 (Irvine),在北美洲、亞洲和歐洲有辦事處 和研究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博通(AVGO)曾經在2015年被競爭對手Avago以370億美元收購時,曾是當時重大新聞。他們的產品主要服務於四個市場:無線通信、企業存儲、有線基礎設施和工業。它生產半導體設備和模擬設備,並為計算機的藍牙連接、路由器、交換機、處理器和光纖提供介面。




六、SK海力士(韓國)



銷售額:142.3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Hynix ——海力士晶元生產商,屬於韓國品牌英文縮寫"HY"。海力士即原現代內存,2001年更名為海力士。海力士半導體曾經是世界第三大DRAM製造商。



海力士半導體在1983年以現代電子產業有限公司成立,在1996年正式在韓國上市,1999年收購LG半導體,2001年將公司名稱改為(株)海力士半導體,從現代集團分離出來。2004年10月將系統IC業務出售給花旗集團,成為專業的存儲器製造商。2012年2月,韓國第三大財閥SK集團宣布收購海力士21.05%的股份從而入主這家內存大廠。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5日,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在日本政府限制向韓國出口氟化氫、光刻膠、含氟聚醯亞胺等尖端半導體材料後,SK海力士設在中國無錫的半導體工廠已經完全使用中國生產的氟化氫取代了日本產品。


在韓國,曾經有4條8英寸晶圓生產線和一條12英寸生產線,在美國俄勒岡州有一條8英寸生產線。2004年及2005年全球DRAM市場佔有率處於第二位,中國市場佔有率處於第一位。


海力士(Hynix)半導體作為無形的基礎設施,通過半導體,竭盡全力為客戶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海力士半導體致力生產以DRAM和NAND Flash為主的半導體產品。海力士半導體以超卓的技術和持續不斷的研究投資為基礎,海力士每年都在開辟已步入納米級超微細技術領域的半導體技術的嶄新領域。值得一提的是,海力士半導體歷來標榜行業擁有最高水平的投資效率。



海力士重要貢獻 :世界最先開發低耗電-高速(Low Power-High Speed) Mobile 1Gb DDR2 DRAM、世界最先發表8GB 2-Rank DDR3 R-DIMM 產品認證、世界最先開發44nm DDR3 DRAM、世界最先獲得關於以伺服器4GB ECC UDIMM用模塊為基礎的超高速DDR3的英特爾產品認證、世界最先開發2Gb Mobile DRAM、世界最先推出使用MetaRAMtm 技術的16 GB 2-Ran kR-DIMM、世界最先開發NAND快閃記憶體MCP、開發出業界最高速、最小型1Gb Mobile DRAM、世界上首次開發高密度大寬頻256MB的DDR SDRAM、在世界上首次將256MB的SDR SDRAM運用於高終端客戶等等。




七、美光 科技 (美國)



銷售額:128.4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美光 科技 有限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是高級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供應商之一。通過全球化的運營,美光公司製造並向市場推出DRAM、NAND快閃記憶體、CMOS圖像感測器、其它半導體組件以及存儲器模塊,用於前沿計算、消費品、網路和移動便攜產品。美光公司普通股代碼為MU,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NYSE)。



美光 科技 位於美國愛達荷州首府博伊西市,於1978年由Ward Parkinson、Joe Parkinson、Dennis Wilson和Doug Pitman創立,1981年成立自有晶圓製造廠。



美光 科技 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製造商之一,其主要產品包括DRAM、NAND快閃記憶體和CMOS影像感測器。美光 科技 先進的產品廣泛應用於移動、計算機、服務、 汽車 、網路、安防、工業、消費類以及醫療等領域,為客戶在這些多樣化的終端應用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在1990年代初期,美光 科技 成立Micron Computers(美光電腦)子公司來製造個人電腦,該公司即後來的Micron Electronics(美光電子)。美光1998年亦並購了Rendition公司來製造3D加速晶元。2002年美光捲入了內存價格操縱丑聞。美光於2007年3月21日首次在中國西安成立了工廠,主要生產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時任美光 科技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史蒂文·阿普爾頓(Steven Appleton)周五上午在愛達荷州Boise機場的一次小型飛機事故中不幸遇難,享年51歲。據報道稱,阿普爾頓當時駕駛著一架試驗用固定翼單引擎小型飛機,飛機在快到9點的時候發生了爆炸。阿普爾頓一直熱衷於駕駛飛機玩飛行特技,之前他曾在2004年的一次飛機爆炸事故中受傷。



美國半導體廠商美光 科技 2012年7月2日宣布,將以25億美元收購日本晶元製造商爾必達。在收購爾必達以後,當時按營收計算,美光 科技 將取代海力士成為全球第二大DRAM存儲晶元廠商,僅次於 三星電子 。DRAM存儲晶元被普遍使用於PC和移動設備中。雖然台灣也有多家DRAM存儲晶元廠商,但由於其規模較小,這個市場將逐漸被三星電子、美光 科技 和海力士所主導。



美光 科技 (MU)在國際市場上銷售半導體產品。其產品用於計算機、消費電子產品、 汽車 、通信和伺服器。它創建了快閃記憶體產品和可重寫存儲解決方案。



八、德州儀器(美國)


銷售額:123.5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德州儀器,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跨國公司,以開發、製造、銷售半導體和計算機技術聞名於世,主要從事創新型數字信號處理與模擬電路方面的研究、製造和銷售。除半導體業務外,還提供包括感測與控制、教育產品和數字光源處理解決方案。德州儀器(TI)總部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並在25多個國家設有製造、設計或銷售機構。德州儀器是世界第一大數字信號處理器(DSP) 和模擬電路元件 製造商,其模擬和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在全球具有統治地位 。



在連續收購飛索半導體製造部門、成都成芯半導體之後,2011年德州儀器以65億美元收購美國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ctor),進一步強化德儀的模擬半導體巨頭地位。


美國德州儀器由塞瑟爾·H·格林、J·埃里克·約翰遜、尤金·麥克德莫特、帕特里克·E·哈格蒂在1947年創辦。剛開始 是其母公司地球物理業務公司(Geophysical Service Incorporated, GSI)用來生產新發明的晶體管的。


麥克德莫特是GSI最初在1930年創辦時的創 辦者。麥克德莫特、格林、約翰遜後來在1941年買下了這個公司。1945年11月,帕特里克·哈格蒂被僱傭為實驗室和製造部門(Laboratory and Manufacturing (L&M))部門的總經理。1951年L&M部門憑借其國防方面的合同,迅速超越了GSI的地理部門。公司被重新命名為"通用儀器"(General Instrument。同一年,公司又被再度命名為"德州儀器",也就是它如今的名字。GSI逐漸變成了德州儀器的一個子公司,直到1988年GSI被出售給哈利伯托公司。



德州儀器在1930年開始是一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然後在20世紀40年代專注於國防系統電子。這家總部位於達拉斯的公司於1958年進入半導體行業,目前擁有逾4萬項電子產品專利。



九、東芝(日本)



銷售額:109.2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 東芝 (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屬於三井集團。公司創立於1875年7月,原名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1939年由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和芝浦製作所合並而成。



東芝業務領域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 社會 基礎設備、家電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芝從一個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變為包括通訊、電子在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進入90年代,東芝在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路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成功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


2021年4月14日,東芝發布消息稱,社長兼CEO車谷暢昭辭職,東芝會長綱川智將兼任社長與CEO 。


東芝東在民用方面:東芝從一家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變為包括通訊、電子在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進入20世紀90年代,東芝在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路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東芝已成功地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東芝在軍用方面:東芝從二戰至今依然是負責為日本生產各類坦克、機槍、導彈大炮。


提前是2000年,東芝半導體的銷售額繼INTEL之後,位居世界第二位。筆記本電腦的市場佔有率連續7年保持世界第一。

東芝在許多產品上都是日本首家製造出的廠商,比如:雷達(1942年)、晶體管電視與微波爐(1959年)、彩色影像電話(1971年)、日文字處理器(1978年)、筆記型電腦(1985年)、DVD(1995年)、HD DVD (2005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7年,東芝被指控違法販售螺旋槳予蘇聯軍方,供應其製作十分安靜的潛水艇。這項交易違反冷戰時期的CoCom協議。美國和日本的關系也因此事而受挫。最後東芝的兩名資深經理人被起訴逮捕,而東芝也遭受兩國的罰款制裁。


東芝的重要貢獻:1985年 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筆記本電腦T1100:

1986年 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使用16位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J-3100GT;

1987年 世界上第一台商用筆記本東芝T1000; 筆記本 1989年 世界上第一台輕薄筆記本東芝DynaBook J3100;

1990年 世界上第一台帶電池,採用DSTN彩色液晶顯示屏T5200C

1992年 世界上第一台帶TFT彩色筆記本電腦——東芝4400SXC:

1993年 第一台採用鋰電池技術的筆記本誕生於東芝;

1994年 世界上第一台使用筆記本專用奔騰CPU機型T4900CT;

1995年 世界上第一台配置光碟機的筆記本電腦T2150 CDT;

1996年 全球首台攜帶型掌上電腦東芝libretto 20;

1997年 世界上第一款最輕最小的迷你型筆記本電腦Libretto 50CT:

1998年 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配置DVD光碟機的筆記本電腦Tecra 750;

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寬屏輕薄筆記本電腦Portégé 300CT;

1999年 全球最輕薄筆記本東芝Portégé 3400ct;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低溫多晶硅TFT筆記本電腦Portégé 3020

2001年 東芝出品世界上第一台內置1.8」硬碟的超輕薄筆記本;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Geforce2顯卡筆記本電腦Satellite 2800;

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內置的光碟刻錄機的筆記本電腦DynaBook DB70P;

2002年 東芝推出世界上最薄、電池使用最長的筆記本電腦Portégé 2000;東芝推出世界上首款鍵盤可升降的筆記本電腦Dynabook P5/S24PME:

2003年 東芝推出Satellite 5200,首創雙光碟機影音旗艦;

2004年 東芝推出當時世界上最薄機型東芝Portégé R100;

2005年 東芝在業界首創使用LED背光技術顯示屏;

東芝推出當時最輕薄的筆記本電腦 Portégé R200系列;

東芝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採用HD DVD-ROM的筆記本Qosmio系列

2007年 東芝推出當時全球最輕最薄內置光碟機型筆記本電腦Portégé R500



十、恩智浦(荷蘭)



銷售額:95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 荷蘭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ctors)公司是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創立於2006年,先前由飛利浦於50多年前所創立。



公司總部位於荷蘭Eindhoven,在全球20多個國家擁有37000名員工(歐洲37%、亞洲37%、大中華區21%、美洲5%)。恩智浦提供半導體、系統解決方案和軟體,為手機、個人媒體播放器、電視、機頂盒、辨識應用、 汽車 以及其他廣泛的電子設備提供更優質的感官體驗。


恩智浦(NXP)自2006年9月1日起,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獨立領導廠商之一。名稱中蘊含著 "新的體驗"(Next Experience)的意義,秉承英文品牌的精神, 中文名稱中的"浦"字,強調恩智浦累積過去在飛利浦53年以來的珍貴經驗與豐富資源。


恩智浦的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應用於以下五個市場領域: 汽車 電子、智能識別、家庭 娛樂 、手機及個人移動通信以及多重市場半導體,進而建立各大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NXP 擁有業界領先的 Nexperia 移動多媒體解決方案,不論是高端的智能型電話到超低價手機,以及移動電視、連線 (藍牙、WLAN、UMA)、 游戲 、MP3 音頻、MPEG-4視頻、數字圖像與GPS衛星定位服務等產品都能將移動多媒體的效能水平提升。


作為手機用完整系統解決方案的業界第一大廠商,Nexperia 移動通信系統解決方案出貨量達 2 億多個。是行動電話用揚聲器系統的業界第一大廠商,攜帶型應用 FM 收音機晶元的業界第一大廠商,數字無線晶元的業界第一大廠商, USB 產品業界第二大廠商,所有無線通信用專用標准產品 (ASSP) 第三大廠商。全球首支具備 UMA 功能行動電話的技術支持廠商。業界第一大電視硅晶元廠商,全球每兩台電視就有一台使用 PNX 晶元。業界第一大 PC TV 硅晶元廠商,全球每 10 台電視就有 4 台使用其硅調諧器。所有消費應用 ASSP 的第三大廠商,每兩台數字地面機頂盒中使用其 RF 前端模塊。


NXP Software 是一家完全獨立的公司,同時也是一家提升行動電話視頻、聲頻質量的軟體解決方案領導供應商,它也是 Nexperia 合作夥伴計劃的成員,因此客戶可直接取得業界領先的 Nexperia 技術。是移動多媒體軟體解決方案的第一大獨立軟體廠商,超過 1 億個產品使用 LifeVibes 軟體

NFC 技術的第一大廠商, RFID 解決方案的第一大廠商,RFID 晶元出貨量已超過 15 億顆,全球超過 80%的電子護照採用其晶元。全球大眾運輸系統中的電子票務大約有 80% 的非接觸式智能卡方案採用其MIFARE 技術。

2. 為什麼美光恢復華為供貨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簡稱美光科技,是美國一家半導體產品製造公司。

美光在斷供後吃了大虧、恢復部分零件供貨不觸犯美國政策、美光在遵守自由貿易的初衷,這些都成了美光恢復對華為供應的主要理由。


一、美光斷供後,盈利、股票、市場都發生極大縮水。


美國在成立之初,就一直強調商業貿易之間的公平性,並且在美國企業向外擴張市場的道路上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這就是美國跨國企業非常多的重要原因。可是特朗普上台之後,首先沒有查到華為公司剽竊美國科技等不法行為,其次沒有證據說明華為公司威脅到了美國國家安全,僅憑他一家之言,就徹底堵住了美國企業和華為公司的自由貿易通道,這是不理智、不合規的,美光恢復與華為的貿易,只不過是在遵守自由貿易的原則。

3. 玩大型單機游戲一條鎂光8g ddr4 2400馬甲夠用嗎

答:夠用。

  1. 鎂光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快閃記憶體代工大廠,金士頓,威剛,海盜船,等等品牌內存顆粒都來自鎂光的,還有你用的獨立顯卡顯存也是鎂光造的,所以鎂光8G DDR4 2400內存很不錯,還有GTX1060 6G顯卡,i5 7500四核,玩大型游戲絕對沒問題的,內存也夠用了。

  2. 更推薦ddr3,ddr4比ddr3同頻率差一些,這是因為ddr4的延遲系數要高很多,在同等頻率下,載入時間最短的效率更高。 所以ddr3 2400勝過 ddr4 2400.。

4. 南亞易勝的南亞科技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95 年 3 月 4 日,致力於 DRAM(動態隨機存取內存)之研發、設計、製造與銷售,並於美國、歐洲、日本、中國設立海外行銷據點,其最大股東為台塑集團之南亞塑膠股份有限公司。南亞科技 2007 年全年營收達新台幣 528.94 億元,相較 2006 年衰退 30%。
該公司當前擁有八寸晶圓廠及十二寸晶圓廠,分別位於桃園南及泰山南林園區,當前南科第一座十二寸晶圓廠以 70 奈米技術投產,已達第一階段滿載 3 萬片,最大月產能可達 6 萬 2 千片。
南亞科技於 2002 年 11 月與德國英飛凌公司 (Infineon) 簽訂 90 與 70 奈米製程技術共同開發合約,並共同合資興建「華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年 9 月雙方簽訂 60 奈米先進技術共同開發合約。華亞科當前以 70 奈米製程生產十二寸晶圓,月產能達 13 萬片,成品供給南亞科與奇夢達公司。
南亞科技於 2008 年 4 月與美國鎂光公司 (Micron) 簽訂 50 納米以下製程技術共同開發合約,並共同合資興建「亞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亞美科技十二寸晶圓廠預計 2009 年開始以 68 奈米技術生產,最大月產能可達 4 萬 5 千片。此策略聯盟,將大幅提升雙方在 DRAM 市場上的競爭力。南亞科技將持續擴展市場佔有率,期能成為世界一流之 DRAM 製造公司。
南亞科技在先進記憶體領域中處於領先地位,屬於台塑集團的一員,致力於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之研發、設計、製造與銷售。南亞科技是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之公司,股票代號為2408。南亞科技在台灣擁有200mm晶圓廠以及300mm晶圓廠。南亞科技亦擁有一家合資公司華亞科技(「Inotera Memories, Inc.」) ,華亞科技在台灣擁有兩座300mm晶圓廠。

5. 美光科技擬回購多少股票

報道稱,存儲晶元製造商美光科技公司周一宣布,計劃回購至多價值100億美元的股票,相當於其市值的約16%,是該公司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股票回購。

此外,美光科技還宣布與英特爾達成協議,合作生產世界上最高密度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

與此同時,該公司還上調了第三財季盈利和營收預期。

來源:新浪財經

6. 特氣股票有哪些

1.昊華科技(600378):公司2020年的營收54.22億元,同比增長18.92%。
2020年6月24日互動平台回復,公司電子特氣產品目前已進入鎂光、中芯國際、長鑫存儲、華虹宏力、華潤上華、德州儀器、吉林華微電子等十餘家半導體生產企業。
2.凱美特氣(002549):2020年報顯示,凱美特氣實現營業收入5.19億,同比增長0.82%;凈利潤7217萬元,同比增長-19.11%。
已形成年產44萬噸高純食品級液體二氧化碳生產能力,其中本公司已形成高純食品級液體二氧化碳80,000噸/年,2014年5月2萬噸液體氬氣項目試車投產;安慶凱美特已形成生產高純食品級液體二氧化碳100,000噸/年生產能力,2014年2月投產的特氣分公司建設了47,000噸/年的精餾可燃氣、4,456×104Nm3/a氫氣等裝置;惠州凱美特氣體已形成生產高純食品級液體二氧化碳130,000噸/年、優質乾冰20,000噸/年、高純態100,000標瓶的生產能力;長嶺凱美特已形成年產高純食品級液體二氧化碳100,000噸、4421x104NM3/a氫氣、3265x104NM3/a甲烷及1788x104Nm3/a一氧化碳的生產能力;海南凱美特已建設並投產年產一期食品級二氧化碳3萬噸,燃料氣7.3萬噸,轉化爐用燃料氣15.2萬噸,氫氣1.072萬噸的生產能力;福建凱美特已投資建成處理量為8000Nm3/h火炬尾氣壓縮回用裝置。
3.華特氣體(688268):公司2020年的營收10億元,同比增長18.44%;凈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46.67%。
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位於珠三角腹地佛山市南海區,創建於1993年,公司以廣東佛山為產品研發基地,分別在廣東、江西、浙江、陝西、湖北、湖南、香港等地設立了十餘家全資子公司。
4.雅克科技(002409):2020年報顯示,雅克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2.73億,同比增長24.05%;凈利潤4.13億元,同比增長41.19%。
5.巨化股份(600160):公司2020年的營收160.5億元,同比增長-0.09%;凈利潤9538萬元,同比增長-89.39%。
通過全資子公司凱聖公司布局濕電子化學品,通過全資子公司博瑞電子進入電子特氣領域。
6/南大光電(300346):公司2020年的營收5.95億元,同比增長85.13%;凈利潤8702萬元,同比增長58.18%。
國內磷烷、砷烷龍頭,擬收購飛源氣體布局NF3、SF6公司主營MO源和電子特氣業務。

7. 美光科技股票代碼是多少

美光科技股票代碼是:MU。
美光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製造商之一。
簡介:
美光科技是一家美國企業,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製造商之一,其主要產品包括DRAM、NAND快閃記憶體和CMOS影像感測器。美光科技的產品廣泛應用於移動、計算機、服務、汽車、網路、安防、工業、消費類以及醫療等領域。

閱讀全文

與鎂光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賬戶的錢被禁止轉出 瀏覽:289
珠海國發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976
股票什麼時間段申購好點 瀏覽:351
樂視股票最低賣多少股 瀏覽:763
有股票分析軟體 瀏覽:274
東方財富app賣出股票 瀏覽:974
討論股票和債券的區別與聯系 瀏覽:153
期貨跟股票是不同的賬戶嗎 瀏覽:972
股票基金大盤走勢圖 瀏覽:499
影響白酒股票的政策 瀏覽:25
股票跳空指標代碼 瀏覽:847
核電重啟對股票影響 瀏覽:4
債券和股票的相同點在於 瀏覽:168
股票k線綠色下長是什麼意思 瀏覽:423
股票債券保險導入 瀏覽:456
上海投資股票 瀏覽:583
中國倫敦股票 瀏覽:759
一直持有建設銀行股票 瀏覽:925
最新社保基金股票名單 瀏覽:286
股票k線四根線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