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8年什么股票
2018年股票市场的表现
在2018年,中国股票市场中,许多股票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增长潜力。其中,一些科技股、蓝筹股和消费股在当年的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详细解释如下:
科技股的表现
在科技领域,不少公司的股票在2018年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随着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企业的业绩也得到了显着提升。例如,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相关的公司,其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尤为抢眼。
蓝筹股的表现
蓝筹股一直是中国股市的稳健力量。在2018年,一些知名蓝筹股的表现也相当出色。这些公司通常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市场地位,其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往往能够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消费股的表现
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股在2018年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增长潜力。特别是与消费升级、新零售等概念相关的公司,其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也相当活跃。
总的来说,2018年的股票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不同的股票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各自的表现亮点。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行业动态和公司基本面是选择优质股票的关键。同时,投资需谨慎,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
⑵ 股票长期持有能赚钱吗
长期持有股票可以赚钱吗?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一一的帮你解答。
首先我给你明确的说,在以前长期持有我们A股的股票95%都能赚钱。因为以前我国的股票数量比较少,同时以前我国的退市制度不完善,所以很少股票退市,不是说物以稀为贵嘛。为以前股票数量很少的时候,基本上95%的股票,你只要长期持有,基本上都能赚钱。同时如果你选择的股票的质地,公司基本面什么都比较好的时候,你赚钱的利润而且是非常大。比如像万科,贵州茅台等等。但是从2018年开始,随着我们股票上市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我们对上市公司上市的条件要求也越来越低了,再加上我们对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也越来越规范了,所以你现在长期持有股票很有可能不会赚钱了,因为现在股票多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如果你选择的股票出现基本面变差,同时符合退市条件,这样你买的股票可能随时会出现退市,这样你的资产就全部打水漂了,所以现在你买股票长期持有一定要找一找那些基本面非常好的,像一些行业龙头。总之从现在开始你买股票长期持有赚钱的机会比以前少得多了。
⑶ 2018年股市为什么大跌
股市大跌的原因解析:
一、事件驱动型暴跌
暴跌往往由重大利空消息触发,这些消息会在短时间内引发股市大幅下跌。投资者面对此类暴跌,应保持冷静,避免因恐慌而盲目割肉,应耐心持有股票,等待市场反弹。
二、资金驱动型下跌
市场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通常保持动态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市场可能会出现急剧波动。当大量资金流出时,可能会导致股市暴跌。2018年,中国股市在资金流动性的影响下出现了连续下跌。
三、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
2005年,中国证监会推出的股权分置改革旨在解决国有股不能流通的问题。尽管改革意在激活国有资产,但由于改革方案可能损害流通股东利益,市场对此反应负面,导致股市下跌。
四、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升级对A股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股市持续下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被视为影响市场的定时炸弹,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五、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持续贬值影响了市场的吸引力,导致热钱流出,影响流动性,并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出口成本,对公司利润造成负面影响,进一步推低股价。
六、资金紧缺
新股的不断发行抽走了市场资金,而场外资金不愿进入,场内资金被套,导致资金外流,加剧了市场的资金紧缺状况。
七、市场人气缺失
连续三年的股市下跌削弱了投资者信心。持股者被深套,未参与者不敢进场,导致市场交易低迷,股票流动性降低。
八、强大的做空力量
自2015年股灾以来,市场出现了强大的做空力量,压制了股市的上涨动力,导致下跌速度加快。
九、缺乏政策利好
在股市下跌时,如果没有政策层面的利好消息来提振市场,股市可能会继续惯性下跌。
十、A股制度不完善
A股市场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漏洞,这使得市场资金有空可钻,导致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利益受损。
⑷ 2018年股市是牛市还是熊市
2018年股市是熊市。
首先,从整体市场表现来看,2018年股市经历了显着的下跌趋势。上证指数全年下跌24.59%,深证成指全年下跌34.42%,创业板下跌28.65%。这些跌幅都超过了20%,从技术角度上判断,这意味着市场步入了熊市。全年的股市走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包括了快速的下跌和弱势的反弹,典型的熊市特征。
其次,从板块和个股表现来看,2018年的市场也是普遍下挫。Wind行业中,仅有公用事业和金融业跌幅相对较小,但也分别达到了16.61%和16.99%。多数行业的跌幅都远超这两个行业,显示出市场的广泛疲软。同时,个股方面也鲜有亮点,市值TOP10和牛熊股TOP10等榜单上的股票多数表现不佳。
再者,从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来看,2018年也充满了挑战。全球市场环境的不稳定、A股短期内过于偏激的上涨速度、以及《民促法》送审稿发布等的影响,都给市场带来了压力。尽管监管层针对回购、停复牌、退市等频频发布政策以规范市场交易和提振股市信心,但这些措施未能完全扭转市场的下跌趋势。
综上所述,从市场表现、板块和个股走势以及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等多个方面来看,2018年股市无疑是熊市。这一年里,投资者经历了市场的波动和下跌带来的损失,市场信心也受到了较大的打击。然而,熊市也是股市周期的一部分,它为未来的市场反弹和上涨提供了机会。
⑸ 2018年报,9成a股公司盈利,对股市影响多大(年报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
2018年的年报,说实在的,比预期和预告的要好很多。因为2018经济还是比较低迷的,能取得如此的年报成果,还是很不错的。
而我们知道,九成公司盈利背后,主板市场相对良好,而中小创,尤其是创业板业绩不太理想。这主要和大规模的商誉减值有直接关系。所以,整体上市公司年报业绩表现的略超预期。
那么上笑缺改市公司年报表现良好,对市场当然是利好,起码会有比较好的支撑,至少在基本面上是很好的助攻,但是我们也不要把它想得太好,毕竟市场炒预期为主,真正业绩出来以后,往往会有利好利空全部兑现。
当然,年报业绩向好下对于接下来的季度业绩是很的刺激,也是支撑的基础,也会有很好的预期,有利于市场稳中向好发展,也有利于市场信心恢复。
年报整体向好,9成a股公司盈利,这对于股市而言自然是利好,客观来说,将为上市公司股价提供更强的基本面支撑,缩小未来调整的空间。但是整体也不宜对此抱有过大的刺激股市效应的期待。
毕竟,A股市场始终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难言和业绩密切相关,一方面,上市公司的业绩无论好坏,均只能代表过去的成绩,而股票市场注重的是“未来预期”;另一方面,A股市场相对于业绩,更注重概念炒作,这是一种不良风气和资金炒作传统,尤其是当行情大势向好的时候,这种风气会尤为加剧。典型如今年至今的行情,年报预亏预减的像东方金钰、雏鹰农牧在2-3月份动则暴涨,涨幅远超业绩稳步增长的质优股。
更何况,截至4月29日晚间,约3500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报,共实现总收入接近45万亿元,同比增逾11%,实现盈利逾3.4万亿元,同比微增约0.05%,看似华丽,实际A股的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太不均衡,采用平均指数来看其实不能反映市场全貌。
像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平安、贵州茅台这些超级权重蓝筹股,对于股指走势有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对于整体业绩数据也是有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它们业绩持续增长,对A股整体业绩的增长影响也是巨大的,好比工商银行去年营业收入7737.89亿元同比增长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6.76亿元同比增长4.06%,一家企业就能填平也许一百家中小创题材股业绩下降乃至亏损的坑。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看这个数据、同比基本持平,谈不上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对于上市公司的年报、季报,颇具影响力。其中,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价值中枢,降低上市公司的平碰判均市盈率水平。因此,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将会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水平,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至于未来的减税降费,将会逐渐释放出改革红利的预期,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尤其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带来直接影响。不过,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反应,而股票价格更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晴雨表,在减税降费预期下,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会得到提前反应,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业绩水平也有望得到逐渐提升,进而降低上市公司估值压力了,利多于股票市场的表现。
应该是有深远影响,大多数企业死于二点:融资不畅,治理不规范。A股公司生来就规避了两点,能活下来的企业天然带有盈利属性,再加上资本运作加成,盈利是必然的。壳资源现在也不稀缺了,不盈利的就退市呗。
我见过的几家汽车,高速,种业,地产,资源类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的改变很大的,乌鸡变凤凰的感觉。主要是避免了很多人,财,事的荒唐和笑话发生。这跟大环境整风和更多80后走上领导岗位有关系,前者是怕,后者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懂经济,没有暴发户前任的那种自卑背后的浅薄。
其实,依我看,除了为炒作找更好的借口外,没有其它影响。该涨的都涨了,不该涨的也爆炒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证券公司还不完善,尤其是不采取强制分红政策,让那些个黑心公司有机可乘。所以就出现了扮孝许多盈利也一毛不拔的黑心公司。例如某大型石油公司,曾在美国上市,其在美国上市取得的融资额是29亿美元,上市4年来公司累计拿出119亿美元给投资者分红,因此获得“亚洲最赚钱公司”的美誉。但在A股上市后,融资金额达95亿美元,向A股股东分红却不到6亿人币。
9成公司盈利不代表这些盈利公司会拿出来规规矩矩分红,监管层根本没意愿出台这个有利于股市根本好政策。所以,中国股市还是炒作为主,蓝筹股只是护盘或偶尔拉升时才提起。你见过多少靠股市分红发财的?
上市公司业绩是A股中长期涨跌基础,从股市主要成分指数权重占比看,先创财经认为,这九成A股盈利,必须是权重蓝筹股,对A股才有真正的推动意愿。
因为目前,中国石油占A股权重比例最高,其次为四大行以及券商、基建,如果这些上市公司中有九成年报为盈利,A股中长期依旧有一个慢牛走势在等待股民。当然,我们回头看,进入五月,第一个交易日A股就受到贸易影响,导致当天大盘大跌180点。
当许多股民谈论,A股本轮原本就没有任何牛市时,我们可以听到大多数股民的声音。上市公司业绩预增,对于A股当然是正面影响。但是,如果短时间大部分主力资金夺路而逃,A股短期也不会因为业绩上升而大幅度的上涨。所以,年报出现九成盈利,主要是影响A股中长期趋势。
先创财经认为,上市公司业绩走势和股市走势,原本就存在不同步的关系。即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倡的,股票价格与股票内在价值不匹配。当然,短期是这样,中长期股票价格依然会朝着股票的内在价值方向去走的。
虽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但上市公司依然集中了中国最优质的企业,我国的上市公司共分为三类:海外上市,以互联网企业为最多;香港上市,这里的企业比较复杂,国企民企都有;境内A股上市,集中了大部分的国企,石油石化,银行保险,证券,钢铁,煤炭等,也集中了除互联网巨头外的最优质的民企。
可以说A股的公司很大程度代表了中国经济。那么2018年A股九成公司盈利,也代表了,国民经济依然在增长。
以几个行业为例,钢铁煤炭等周期性行业,在2015年开启供给侧改革以来,盈利逐渐好转。制造业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战,遭受的打击很大,也是业绩爆雷的重灾区。新能源汽车,作为这两年国家重点扶持行业,随着行业退补,产能过剩,也大量亏损。电子行业,特别是手机产业链,景气度还在,也可维持增长。
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并不恰当,股市有周期,会大幅波动,这个波动的中轴就是企业的盈利,经济的发展。企业持续盈利,经济继续增长,波动的中轴就会上移。
要具体到行业还是有很多细节的,比如即便是增长,也有跑赢大势和跑输大势之分。目前的经济形势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阶段,大部分行业也告别了野蛮生长,百花齐放。行业龙头企业在这种形势下,优势明显。选股的时候还是要特别注意的。
综合起来,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当然是利好股市。持续增长持续利好。目前阶段,股市还是很有投资价值的,选股方向:国家扶持补贴行业,产品涨价题材,大金融泛金融行业。
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了,怎么讲,就是它的滞后性已经使它不重要了,现在来看18年业绩整体都不错,可是再看看今年一季报,很多公司都出现了下滑,而一季报对未来的预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最其码半年报要一起算了
亏损的涨的让你目瞪口呆,业绩好的跌的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