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份支付 | 限制性股票会计处理原理解析
限制性股票会计处理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授予日会计处理:
- 记录:当企业收到认股款项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股本”和“资本公积—股票溢价”。
- 解释: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增加股本,超出股本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若员工未达到解锁条件,公司可能会回购并退还股票,这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回购义务与负债确认:
- 记录:当预计需要回购时,会计分录为借“库存股”,贷“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 解释:这是对股票回购义务的会计体现,负债金额基于发行数量和回购价格计算。库存股表示企业回购的尚未注销的股票。
等待期内会计处理:
- 原则: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需要分批确认成本。
- 处理:在等待期内,根据解锁条件逐步确认成本,并区分是否可撤销的现金股利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解锁日会计处理:
- 回购:对于未达到解锁条件的股票,企业需要回购,会计分录会冲减回购义务,并减少股本和库存股。
- 无须回购:对于达到解锁条件的股票,企业无须回购,会计分录仅冲减剩余的回购义务。
以上是对限制性股票会计处理原理的解析,这些步骤和原则共同构成了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复杂性,需要财务人员准确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