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千股千评 > 就一只股票吗

就一只股票吗

发布时间:2025-06-14 16:51:03

Ⅰ 股票是一只还是一支呀

股票的量词使用应为一“只”。

在日常用语和金融行业里,我们通常用“只”来作为股票的量词。比如,“我今天买了一只股票”或者“这只股票表现不错”。这种用法已经成为了行业惯例和人们的日常表达习惯。

从历史和语言习惯的角度来看,“只”作为量词,在中国语言中有广泛的应用,常用来计量某些动物或物品,尤其是那些被视为单一、独立的实体。股票在金融市场中被视为可以单独交易和持有的资产单位,因此用“只”来计量也符合这一语言习惯。

此外,“支”作为量词,通常用于计量长条形的物体,如“一支笔”、“一支烟”。在金融术语中,“支”并不用于计量股票。因此,从语言习惯和金融专业术语的角度来看,“一只股票”是正确的表述方式。

综上所述,股票的正确量词是“只”,这一用法既符合日常语言习惯,也符合金融行业内的表达规范。

Ⅱ 真正高手只做一只股票吗

真正的高手只做一只股票吗?完全有可能,因为永远只炒一只股的好处太多了:你对公司的基本面了如指掌:历史沿革、股东结构、市场份额、行业前景、竞争对手、财务数据、风险因素等,对股票的价格一清二楚:市值、股本、市盈率、市净率、换手率、成交量、大股东增持、公司回购、机构进场价格等,从而导致你对公司的价值和价格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远近高低已了然于心。

五年为限

首先,投资知识的学习,从理论到实践,最后形成体系,拥有独立的决策能力,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五年时间,另外,要经历一轮牛熊,五年是跑不掉的。因此,看一个人的投资能力,观察五年就好了。

因为能力圈的缘故,一开始只能找一支股票作为起点,如果按照巴菲特打卡机的原理,一生只有十二次的机会,那么你的投资业绩会高很多,这样算下来,如果按60年为限,也就是平均五年一次的机会,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已经很长的时间了,怎么样才能做到五年持有一只股票不动?这是一个问题。

从一而终

投资,与寻找伴侣一样,积极开放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但绝对没有必要躁进!

这个“一”是时间的起始点,不想持有十年,那么就不应该尝试一分钟!要想实现十年,那么先从一分钟开始,这就是从一而终,看起来容易,做到却比登天还难。

投资不仅要将能力圈不断延伸,还得把耐力不断扩大,短线投资者持股时间不会超过一周,然后会慢慢扩展到一月、半年、一年、三年、五年,要知道光这个时间加起来,都超过十年了,何况这中间的反复波折,所以何不一开始就将起点抬高,走正确的路呢。

坚持一生

价值投资者,比如芒格,有一个重要的习惯,就是只要决定做一件事,就会坚持做一辈子,这不也是能力圈吗?不仅包括你的知识、还有你的耐力,不光有投资标的、还有行为习惯。在他的标尺里面这个能力就是一生的,以一生的标准,做到十年就太容易了,这也是李嘉诚:“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的真正内涵吧。

以终为始

所以,普通人与不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坚持的标准,人家的目标是一生为终,而你是一分钟,这就是眼前与长远的不同,投资也是这样,从一而终并不是一个股票做一辈子,而是纳入你投资体系的是可以坚持一辈子的信条,有一条加一条,没有可以空着,宁缺勿滥。不仅是不熟不做,还有无终不始!

Ⅲ 高手只做一只股票可以吗

高手可以只做一只股票,但这种做法需要极高的专业能力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

一、长期持有一只股票的可能性

长时间持有一只股票,并反复进行买卖操作(即波段操作),在理论上是可以提高胜率的。这是因为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这只股票的基本面、股性以及机构的操作手法,从而做出更为准确的买卖决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要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就一定能挣钱,因为股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市场情绪等。

二、只做一只股票的优点

  1. 省心省时:对于散户来说,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关注多只股票,只做一只股票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
  2. 降低成本:通过反复做波段操作,只要存在差价,都可以降低持股成本,增加盈利的可能性。
  3. 稳定分红:如果选择的股票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那么投资者还可以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

三、只做一只股票的难点

  1. 选股难度大:要找到一只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并不容易,需要投资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市场洞察力。
  2. 心理压力大:在股市中,其他股票可能都在上涨,而自己持有的股票却表现平平甚至下跌,这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3. 风险高:即使选择了一只优质的股票,也可能因为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导致股价大幅波动,从而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

四、总结

因此,高手确实可以只做一只股票,但这需要他们具备极高的专业能力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种做法可能并不适合,因为选股难度大、心理压力大且风险较高。在选择投资策略时,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市场情况来做出决策。同时,也应注意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Ⅳ 股票是一只还是一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使用“只”或“支”来形容某些事物的情况,比如一只猫,一支笔。而对于股票的描述,有人会说“一只股票”,也有人会说“一支股票”。实际上,这种量词的选择并没有严格的规范,更多的是根据个人的习惯和语境来决定。比如,你可能会更习惯说“一只股票”来描述你持有的证券,也有人觉得说“一支股票”更顺口。

这种差异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下也会有所不同。在某些地方,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只”来描述股票,而在其他地方,则可能偏好用“支”。重要的是,只要这种表达方式在特定的语境下是清晰和准确的,那么它就是合理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量词的选择并不会影响到股票本身的含义或价值。无论你将其称为“一只股票”还是“一支股票”,其背后的金融属性和市场价值都是不变的。因此,选择合适的量词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语言表达的习惯,以及使交流更加顺畅。

总的来说,无论是“一只股票”还是“一支股票”,它们都是证券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投资和讨论中,关键在于准确传达信息和理解对方的表达方式,而不是纠结于量词的选择。

此外,投资者在使用这些量词时,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习惯来选择。比如,有的人可能觉得“一只股票”更贴切,因为它给人的感觉更加具体和直接;而有的人则可能认为“一支股票”更有诗意,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对市场和投资的某种情感和态度。

无论使用哪种量词,重要的是保持清晰的沟通和准确的信息传递。在投资领域,准确和明确的表达对于做出正确的决策至关重要。

Ⅳ 股票是一只还是一支呀

关于股票的称谓,"支"与"只"都常被使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尽管没有明确区分在股票上应用的""是哪个,但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比如,“坐庄”一词的解释中,提到的“某只股票”表明“只”在这个语境中更为常见,特别是在与证券相关的语言中,如“一只基金”,这是受上海方言影响的结果,上海作为证券业的发源地,其语言习惯逐渐被普通话接纳。

北京方言也接受了这种用法,称股票为“只”。量词的使用规则指出,"只"通常用于表示可数名词的数量,如“一只股票”,而“支”在量化某些不可数或非特定对象时可能更为常见,但在这里,"只"在股票领域的应用已形成共识。因此,尽管没有绝对的规定,但“一只股票”是更常见的表述方式,这源于其在证券行业的广泛使用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Ⅵ 股票是一只还是一支

其实不重要
量词可以通用,觉得合理就行
比如一头(只)猪都是可以的

阅读全文

与就一只股票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月13号涨停股票 浏览:536
股票挖掘机走势股票 浏览:520
2021年中国股票走势 浏览:656
股票停牌前主力资金流入 浏览:36
股票投资忌什么 浏览:975
入摩股票最新 浏览:287
平安银行股票量价关系 浏览:734
信息化概念龙头股票 浏览:561
历年区间涨幅最大股票 浏览:644
000066中国长城股票sf 浏览:204
乐鑫科技是科创板股票吗 浏览:525
第一天涨停的股票第二天高开 浏览:208
股票主力有分歧的结果 浏览:474
国海证券股票评论 浏览:236
美国原油股票走势 浏览:916
中国机场排名第一的股票 浏览:424
两会期间历史股票走势 浏览:158
东方财富网中国建材股票 浏览:786
禽流感对对哪些股票有影响 浏览:864
鼎甲科技股票 浏览: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