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当被投资企业分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能的会计处理有()
答:ABC。
在投资企业得到被投资企业分派来的现金股利时,记入“应收股利”的借方,投资企业应享有的投资收益记入“投资收益”的贷方。如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分派来的现金股利大于投资方在投资期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可认为是被投资方对投资方返还的投资成本,应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若前者小于后者,说明由被投资方分派来的现金股利小于投资企业在持有期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可认为是投资方前期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又由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未分配净利润弥补,使得原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予以转回,并将此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投资收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为投资年度分回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第二种为投资年度以后分回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处理。
第一种情况,投资年度分回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处理。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不作为当期投资收益,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如果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有部分是来自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的盈余分配,则应作为投资企业投资年度的投资收益。具体计算时,如果能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分投资前和投资后计算确认属于应当确认投资收益和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如果不能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可按投资准则指南规定的下列公式计算确认投资收益或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①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当年投资持有月份/全年月份(12)
②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上述公式②计算复杂,实际上只要把握住“应收股利”和“投资收益”两个账户即可。分派来的现金股利记入“应收股利”的借方,应享有的投资收益记入“投资收益”的贷方。如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分派来的现金股利大于投资方在投资期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可认为是被投资方给投资方返还了投资成本,应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第二种情况,投资年度以后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投资准则指南中规定的计算公式为:
③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未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未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④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Ⅱ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当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应记入什么账户。
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1.成本法: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权益法: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拓展资料: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在判断该类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
出现类似情况时,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七条规定,对于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本解释实质上修改了上述规定,简化了成本法的会计处理。同时,增加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迹象,从而也部分地修改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1.对于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单位除在初始投资时需要考虑实际支付的价款中是否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其他情况下投资单位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全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实际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2.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投资收益后,投资单位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必须注意的是,成本法下确认投资收益并非必定计提减值准备,只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出现时,才要求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经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则应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备。投资者在二级市场购入股票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时,几乎在所有情况下投资成本都会大于享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只有ST股票可能出现相关的情况),因为“破净”的股票通常被认为没有投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刚购入的股票就发生了减值。因此,即使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也未必发生减值。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作为减值的一个迹象,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的账面价值,而不是公允价值。
Ⅲ 请问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与权益法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区别如下:
1、采用成本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
贷:银行存款
2、采用权益法核算: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1、采用成本法核算:
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
2、采用权益法核算:
(1)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
(2)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3)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成本;
(4)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采用成本法核算:
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应收股利(尚未领取的),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2、采用权益法核算:
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以计提的减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或借记),其他权益变动(或借记)
(3)长期股票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方扩展阅读:
1、购买股份时,长期股权投资按购买成本反映;
2、会计期末,把在被投资公司所享有的那部分净损益(扣除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份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相应调整长期股票价值;
3、收到股利时,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帐户;
4、摊销购买时投资的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同时冲减长期投资和投资收益帐户。
Ⅳ 长期股权投资有哪些核算方法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二、计算方式
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注意变化的部分)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不同)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
(1)共同控制;
(2)重大影响。
两种方法的比较:
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
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
三、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以支付的现金、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举例:A公司购买B公司股票,每股购买价格为5.1元,购买了100万股,又支付了3万元的税费。
初始投资成本=5.1*1000000+30000=513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5130000
贷:银行存款5130000
如果购买价格5.1元中含有B企业已经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0.1元股利的处理
举例:A企业在07年2月15日购买B企业的股票,B企业已在1月15日宣告分派股利,每股0.1元,以2月28日股东名册为准。
0.1元股利是B企业06年赚取的收益,所以B企业将这部分股利加入到A企业的购买价格里。0.1元的股利A企业不能作为初始投资
成本,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
初始投资成本=(5.1-0.1)*1000000+30000=503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5030000
借:应收股利100000
贷:银行存款5130000
对于购买价格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不能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应收股利100000
(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两种不同情况的处理)
举例:A企业向B企业投资,07年2月15日购买B企业股票,B企业07年2月28日宣告分派股利,因为B企业发放的是06年的股
利,2月15日A企业在购买股票时未支付这部分款项,所以应该冲减投资成本。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举例:06年1月1日,A对B投资。06年12月31日B企业宣告净利润10万元(A企业不做账务处理),07年1月15日宣告分派6
万元的股利,07年宣告分派的股利是06年赚取的收益,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注意两个例子的不同:投资赚取的应计入投资收益,不是投资赚取的应冲减投资成本。(一定要注意)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
举例:06年1月1日投资,被投资企业06年赚取10万元,07年分了6万元,07年12月31日进行处置,以11万元卖出,原来投资
为10万元。
借:银行存款11
贷:长期股权投资10
投资收益1投资赚取的应计入投资收益
如果07年2月15日投资了10万元,07年2月28日分派6万元股利,股权比例为10%,将得到0.6万元的股利。07年12月31日以11万元卖出。分得的0、6万元的股利不是因投资而赚取的,所以应冲减投资成本,即投资的账面价值=10-0.6=9.4万元,投资收益=11-9.4=1.6万元
借:银行存款11
贷:长期股权投资9.4不是投资赚取的应冲减投资成本。
贷:投资收益1.6
如果投资还计提了减值准备,应将减值准备予以转出
借: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如果是投资损失,应借记“投资收益”)
处置时,要将处置收入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比较,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减值准备、
四、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要考虑“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要增加长期股权投资,两者的差额计入
“营业外收入”。
举例:A向B企业投资,B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100万元,A占有表决权股份的30%。
(1)A如果投资了3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30
贷:银行存款30
(2)A如果投资了3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35
贷:银行存款35(大于所占的份额,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3)A如果投资了2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25
贷:银行存款25
借:长期股权投资5
贷:营业外收入5
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注意:新准则规定接受捐赠记入“营业外收入”
(二)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
受资企业的净利润变动,投资企业的投资也随之调整(注意)
举例:A向B投资,年末B企业获利10万元,A占30%股份,做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
贷:投资收益3
如果年末B企业为亏损,应做相反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如果下一年B企业分派股利6万元,因A占30%,所以分得1.8万元股利
借:应收股利1.8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8
(三)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比如:受资企业资本公积变动了,投资企业的投资也变动。B企业资本公积增加20万元,A企业做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损益变动6(20*3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
老师此处出现口误,正确如上分录。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举例:A企业以40万元将此股权卖出,其他条件见上面叙述。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5+3-1.8+6=42.2万元
借:银行存款40
借:投资收益2.2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5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损益变动6
如果是以50万元卖出,就有投资收益=50-42.2=7.8万元
借:银行存款5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5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损益变动6
贷:投资收益7.8
需要注意的是,还应同时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五、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一)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金额的确定
期末应该进行减值测试,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如果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应该计提减值准备。
注意: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得转回(防止肆意调节利润)【07年新变动的考点,需要特别注意。】
(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Ⅳ 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指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 ,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一般不调整其账面价值。只有在收到清算性股利和追加或收回投资时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不管有关利润分配是属于对取得投资前还是取得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
对于以上4种类型的权益性投资,企业在采用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时,符合第一和第四两种类型的权益性投资,企业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反之就采用权益法核算。
成本法是企业在购入作为长期投资的股票时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长期投资的成本入账。在该股票持有期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以成本反映的投资金额始终保持不变。
股票投资上取得的股利作为投资收益而不影响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被投资企业实现利润导致了企业期末净资产价值的增加,或发生了亏损导致了净资产价值的减少也丝毫不影响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所反映的成本金额。
(5)长期股票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方扩展阅读:
一、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
(一)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投资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一)采用成本法核算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一般应当保持不变。
(二)股权持有期间内,企业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应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借记“应收股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息”科目。
Ⅵ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新准则中应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为以下两类:
一是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的投资(即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
二是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拓展资料: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指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 ,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一般不调整其账面价值。
只有在收到清算性股利和追加或收回投资时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不管有关利润分配是属于对取得投资前还是取得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
对于以上4种类型的权益性投资,企业在采用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时,符合第一和第四两种类型的权益性投资,企业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反之就采用权益法核算。
成本法是企业在购入作为长期投资的股票时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长期投资的成本入账。在该股票持有期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以成本反映的投资金额始终保持不变。
股票投资上取得的股利作为投资收益而不影响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被投资企业实现利润导致了企业期末净资产价值的增加,或发生了亏损导致了净资产价值的减少也丝毫不影响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所反映的成本金额。?
一、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
(一)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投资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Ⅶ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方法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贷:银行存款
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初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企业按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借记“应收股利”科目,不记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按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借/贷:投资收益(按其差额)
注: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核算下,实现净利润、发生亏损,投资单位不做账务处理
(7)长期股票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方扩展阅读:
一、长期股权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 on stocks)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视为长期持有,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一)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1.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Ⅷ 长期股票投资的成本法核算
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票投资的一般程序如下:
(1)除追加或收回投资(例如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外,长期股票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
(2)股票持有期内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证券公司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中属于本公司享有的部分,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例]强盛证券公司20×2年3月5日购人中维通公司股票2000股,每股实际价格15元,20×3年4月30日中维通公司宣布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5元。20×3年5月10日证券公司收到中维通公司的现金股利1000元。强盛证券公司应作会计处理如下:
20×2年3月5日购人股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3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
20×3年4月30日宣布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1000
贷:投资收益1000
20×3年5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1000
贷:应收股利 1000
但是,证券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例] 强盛证券公司20×2年2月2日购人海天公司10000股,占该公司普通股总额的10%,并准备长期持有。实际投资成本为250000元。海天公司于20×2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1年度的现金股利每股0.15元。假设海天公司20×2年1月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1400000元,其中股本为1000000元,未分配利润为400000元;20×2年实现净利润480000元;海天公司20×3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30元。强盛证券公司应作会计处理如下:
(1)20×2年2月2日买人股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250000
贷:银行存款250000
(2)20×2年5月2日派发20×1年现金股利时,由于强盛证券公司20×1年尚未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15000(150000×10%)元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借:银行存款1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15000
(3)20×3年5月1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一投资企业已冲减的投资成本。
即(450000-440000)×10%-15000=-14000(元)
注: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48000×11÷12=-44000(元)
应确认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取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
即(300000×10%)-(-14000)=44000(元)
借:应收股利----海天公司 30000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海天公司14000
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44000
Ⅸ 长期股权投资什么时候用成本法,什么时候用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
投资单位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采用成本法
这里说的控制,并不一定是控股50%以上,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只要实质上是投资单位话语权较大,则属于控制。
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
也可以这样理解:成本法是用来核算自己家的东西,权益法用来核算不是自己家但是和自己有关联的东西。
(9)长期股票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方扩展阅读:
长期股权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 on stocks)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视为长期持有,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基本特点
长期持有
长期股权投资目的是为长期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并通过所持有的股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改善和巩固贸易关系,或持有不易变现的长期股权投资等。
利险并存
获取经济利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长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资单位生产的产品为投资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场上这种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且不能保证供应。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通过所持股份,达到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使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能够直接从被投资单位取得,而且价格比较稳定,保证其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但是,如果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不佳,或者进行破产清算时,投资企业作为股东,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投资损失。
禁止出售
除股票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不能随时出售。
投资企业一旦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依所持股份份额享有股东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抽回投资。
风险较大
长期股权投资相对于长期债权投资而言,投资风险较大
在中国,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主要有: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区分企业合并的类型,分别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Ⅹ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哪几种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有两种:
一、权益法:
1、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2、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成本法:
1、投资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2、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没有重大影响、共同控制、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拓展资料: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以支付的现金、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两种不同情况的处理)
举例:A企业向B企业投资,07年2月15日购买B企业股票,B企业07年2月28日宣告分派股利,因为B企业发放的是06年的股
利,2月15日A企业在购买股票时未支付这部分款项,所以应该冲减投资成本。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
举例:06年1月1日投资,被投资企业06年赚取10万元,07年分了6万元,07年12月31日进行处置,以11万元卖出,原来投资
为10万元。
借:银行存款11
贷:长期股权投资10
投资收益1投资赚取的应计入投资收益
如果07年2月15日投资了10万元,07年2月28日分派6万元股利,股权比例为10%,将得到0.6万元的股利。07年12月31日以
11万元卖出。分得的0.6万元的股利不是因投资而赚取的,所以应冲减投资成本,即投资的账面价值=10-0.6=9.4万元,投资收益=
11-9.4=1.6万元
借:银行存款11
贷:长期股权投资9.4不是投资赚取的应冲减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1.6
如果投资还计提了减值准备,应将减值准备予以转出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如果是投资损失,应借记“投资收益”
)
处置时,要将处置收入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比较,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