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千股千评 > 一般大机构投资股票盈利多少

一般大机构投资股票盈利多少

发布时间:2022-05-03 22:35:44

Ⅰ 买入的股票盈利在百分之多少卖出才不亏本

股票的各项交易费用约在1%-1.5%左右,故一般的股票,只要上涨超过1.5%,即盈利比例超过手续费用就不会亏本了。
股票盈利多少卖出不会亏本:
交易成本通常包括四个部分:印花税,过户费,证管费和佣金。其中印花税是交给国家的,比例是交易金额的千分之一,在股票卖出时一次性收取。过户费是由中登公司收取,比例是交易金额的万分之0.2,股票买卖时双向收取。证管费是交给证券交易所的费用,比例也是交易金额的万分之0.2,股票买卖时双向收取。
佣金是由证券公司收取的服务费用,按相关规定最高不超过千分之三,通常大多数证券公司开户时默认佣金比例为万分之5,在股票买卖时双向收取。为了简化计算,以下我们假定佣金比例为万分之5,并且是包含了过户费和证管费的全佣,那么只要股票涨幅达到0.1%+0.05%*2=0.2%即可保本。
如果某个客户有本金一万元,按照每股10元的价格买入了1000股某只股票,那么产生的交易成本是多少呢?根据计算得出的结果是10000*0.1%+10000*0.05%*2=20元,如果当股票价格涨到10.02元时全部卖出,得到的收入为10.02*1000=10020,此时盈利为20元,刚好可以保证不亏本。
如果这个客户只按照10元的价格买了半仓即500股,根据相关规定,单笔交易的最低佣金为5元,此时根据佣金的比例计算显然是不足5元的,所以总的交易费用为5000*0.1%+5*2=15元。此时,这笔交易需要盈利15元才能保证不亏本,此时每股需要盈利0.03元,即在股价为10.03元时卖出才能不亏本。
如果不能保本又该怎么办:
由于我国的股市实行的是T+1的交易制度,当天买入的股票要到第二天才能卖出,而股票的走势是很难预计的,所以第二天有可能出现不能保本甚至大幅亏损的情况。
比如在当天追高时买入,收盘时还小有盈利,结果第二天出现低开的情况,直接就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亏损。又或者当天杀跌时抄底,第二天开盘后继续杀跌等等。这都是很常见的容易出现亏损的情况,而且如果不及时处置的话,可能会出现更大程度的亏损。
总的来说,股民买股票肯定不仅仅是为了保本,而是奔着赚钱的目的去的。如果买入价位较低,不妨多等等看,毕竟交易成本相对于可能盈利的空间而言还是比较小的。如果是追高买入的,股票本身也不具备长线投资的价值,就不如果断止损算了,毕竟股神也做不到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呀。

Ⅱ 股票每年盈利百分之多少,才划算

一则“股票每年盈利百分之多少,才划算?”的问题,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我来说下我的看法。其实在股市中每年的盈利起码要超过15%才划算,因为你要将回撤计算在里面。假如你在第1年盈利了5%,那么你在第2年万一要是回撤了4%或者回撤5%以上,那么你前一年和今年都直接白干了,就相当于没有拿股票。不但没有赚到钱,还要在这两年里时不时的去操心自己股票账户里的资金。那么新人在股市里应该如何去投资股票。新人在股市里投资股票,以10万元为例,你应该买5只左右的股票进行分散投资,这样可以将投资股票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要是上涨的话则可以赚到钱。

一. 股票每年盈利百分之多少才划算

股票每年的盈利多少才划算?我个人认为股票在一年中盈利15%以上才划算。因为你需要考虑到在你盈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回撤的情况。打个比方说,你拿10万元去投资,你今年盈利了5%,那你可能今年就赚了5000元。等你到第2年拿着这10万连吴签去投资的时候,如果你回撤了5%或者5%以上,那么你这两年可能就直接白干了,甚至105,000元的5:10万%元的5%更多一点,所以最终的结果你这两年可能是亏损的。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收藏哦。

股票每年盈利百分之多少,才划算?

Ⅲ 投资机构一般重仓的股票拉多少才能赚钱

投资机构做一只股票,都是分为四个阶段,用时一年左右:低位吸筹,拉升震仓,快速拉高、出货。一般低吸期间都是边拉边出、高抛低吸做差价、以摊低成本,该阶段一般能保持均价成本略有盈利5%左右;吸筹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快速拉升脱离成本区域,之后再震仓、清理浮筹,为下一部快速拉高做准备,这一阶段一般能盈利30-50%左右;快速拉高阶段主力盈利大约在100%左右;出货一般是边拉高边出货者居多,总盈利一般都在100%之上,甚至更多更高。

Ⅳ 听朋友说有个股权投资,是一家快上市的公司入行7000,还能拉下线,那赢利是多少听着像传销呢

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股市,经过十余年的超速发展,上市公司总数已突破1000家。单就这一点来看,可以说,中国股市仅用十年左右时间,便跨越
了发达国家曾花一、两百年时间走过的股市历程。这的确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熟股市相比,我国股市在质与量上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
一段差距,这些差距正是我国股市前进道路上需要攻克的堡垒。
一、上市公司规模

众所周知,企业规模是与企业内在素质相关联的。所谓适度规模或经济规模,正是由企业或企业家的内在素质所决定的,即他们有能力驾驭的资本或资产总规模。事实上,企业的成长是有一个过程的,它不仅需要优秀的企业家,更需要有生命力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资本扩张力。打一个比方,一个企业本来经营好1个亿的资本就相当不错了,但你却硬要一下子给它10个亿的资本让它经营,其结果一定是不如将这部分"多余"的资本存入银行坐收利息来得好。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1998年,中国工业500强的总资产平均值折算成美元为7.11亿美元,销售收入平均值为3.98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0.88%和1.74%。1998年中国最大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为61.13亿美元,仅相当同年世界500强最小企业销售收入89.02亿美元的68.7%。即使以中国工业100强同世界500强比较,差距也仍然是显着的。1998年中国工业100强的总资产平均值折算成美元为19.48亿美元,销售收入平均值为10.89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2.44%和4.75%。

1999年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首次全部进入世界500强,但相比之下,它们在其中的表现却是"大而不强"。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的庞大规模是政府过去用巨额财政资金和垄断经营政策做大的。因此,我们的国有银行虽有世界级大银行的外壳,但尚缺乏跨国大银行的内在素质,当然也就不能算作名符其实的世界500强。

不难想象,从上述企业中产生的上市公司,其规模也必然会是偏小的。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规模为例,上海30指数所含30只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本规模普遍都是偏小的。以2001年4月底的统计数据为准,在30只成份股中,可流通股本不足1亿股的就有2只;1~2亿股有12只;2~4亿股有8只;4~6亿股有6 只;6亿股以上有2只。从统计结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规模不足2亿股,而且没有一只股的可流通股本达到10亿股。即便从这30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来看,公司规模也是偏小的。其中,总股本大于20亿的只占2家;而总股本不足7亿的则占18家;总股本介于7~20亿之间的有10家。

再以香港股市为例,在香港恒生指数所含的33只成份股中,大多属于蓝筹股,它们的总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规模现状是:5亿股以下只有1只;5~10 亿股有6只;10~20亿股有7只;20~30亿股有12只;30~50亿股有4只;50亿股以上有2只;100亿股以上有1只。
应该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也还不到十年的时间,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仍处在改革与成长初级阶段,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有相当部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改制而来,"底子"还很薄弱,尚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与发展。事实上,我国上市公司通过送股、配股、增发等方式正在不断地扩张股本规模,上市公司之间以及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正在兴起。不难设想,上市公司总股本因送配增发将不断增大,总资产也会随着经营与并购而不断扩张。

二、上市公司股本结构

依世界各国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与优先股之分,而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却异样地分割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三大块,而且,只有社会公众股才能上市流通,可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重仅30%多一点。原本偏小的总股本规模,当其中的60%以上又不能上市流通时,至少会引发以下后果:

其一,由于股市的实际股本流通量狭小,易于大户操纵控盘,从而形成"投资不足、投机过剩"的格局,最终导致股价失真。曾经制造中国股市"天价奇迹" 的亿安科技,为何能与其业绩如此不符地冲上126元的"天价"?后来人们从证监会的公告中才得知,原来是南方四个大户联手操纵的结果。其实,只要看一下亿安科技的股本结构,我们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7000多万的总股本已是够小的了,而可流通股更是少得可怜,仅有3500万股。正是由于流通股本太小,易于操纵,因此,经常的现象是,大户"坐庄",散户"抬庄",赚者投机,套者投资。

其二,由于上市公司总股本不能整体上市流通,尤其是处于控股地位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一方面,它不仅造成了上市公司与上市股本的不对称,而且还导致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市场并购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它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存量活化与结构调整,易于造成国有资产的沉淀与流失。换言之,上市公司总股本不能整体上市流通,严重障碍了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同时,退化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机能。

此外,国有股与法人股的不能上市流通,易于形成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由于股权的过分集中,监督与决策机制失衡,经常发生的现象是,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不正常的关联交易经常发生,强制上市公司为控股母公司担保、私分上市公司财产、抽逃上市公司资金,甚至大肆掏空上市公司,中饱私囊或满足小集体的利益。

我国上市公司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是我国股市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与法制完善的过程中,国有股与法人股暂未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庞大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一下子上市相当于股市扩容数倍,市场承接乏力;二是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国有股匆忙上市,国有资产有可能严重流失或被侵吞;三是有相当的国有股分布在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国有股上市后有可能失去控股地位。尽管如此,国有股及法人股最终总归还是要上市的。

实际上,国家股东和法人股东要想转让股权,目前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经证券主管部门批准,与合格的机构投资者签订转让协议,可以一次性完成大宗股权的转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这种转让主要是通过兼并收购、买壳、借壳等资产重组行为而展开的。业已开始试点的国有股减持方案显示:国有股减持将采取二级市场配售、增量发行、上市公司回购、向非国有企业协议转让等四种方式进行。我们相信,随着这一重大改革举措的推行,中国股市的国有股与法人股的类别划分,将最终从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消失。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一般地,本土上市公司应该是本土民族企业中的佼佼者,它们是本国或本地区优秀企业的代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反映了该国或地区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内在素质和外在规模的综合体现。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主要指标有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每股收益(也称每股盈利或每股税后利润)侧重反映企业当前经营业绩的好坏;每股净资产则着重反映企业经营的现实资本,及其未来创造利润并能抵御风险的能力。

纵观世界各国股市,凡属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股市发展史差不多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一样,长达一、两百年,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其中有不少是跨国公司)一般都有着较高的国际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以美国为例,1999年,在世界500强中,美国独占185家,我国大陆地区则只占5 家。正因如此,美国股市有着大批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如J.P摩根1999年每股收益竟高达11.16美元。美国类似公司,80年代有通用汽车、通用电气、可口可乐等;90年代则有IBM、英特尔、微软、戴尔等。正是有了这一批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绩优股,美国股市与股指才能不断地成长壮大。

再以香港股市为例,恒指33只成份股中,绝大部分每股收益都在1港元以上,也有不少在2港元以上。其中,长江实业每股收益曾高达7.66港元。类似业绩的蓝筹股还有汇丰控股、九龙仓、恒生银行、和记黄浦、新鸿基地产等。这些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一般都达20港元以上,有的每股净资产甚至接近50港元。

我国上市公司则没有这么幸运。以2000年度业绩为例,沪深两市1000余家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仅0.20元,每股净资产为2.65元,净资产收益率为7.66%,亏损面8.55%(剔除年内新上市公司后则亏损面将达10%)。其中,业绩最差的每股收益为-3.12元,每股净资产最低的为- 8.93元,每股未分配利润最少的为-10.96元;即便业绩最好的上市公司(一家酿酒公司)每股收益只有1.60元,每股净资产最高的公司(当年才增发新股)也没有达到10元。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同世界500强相比,中国工业500强的盈利能力明显偏低。1998年,中国工业500强的平均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和人均收入分别为2.78%、1366美元/人和27456美元/人,而当年世界500强的同类指标分别为11.29%、11093美元/人和 288855美元/人,前者分别仅相当于后者的24.62%、12.31%和9.51%。由此可见,作为上市公司基础的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但可以相信,加入WTO后,随着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不断推进,已有二十年成功改革经验的中国人民将会创造出大批国际水平的跨国公司来。业已进入世界500强的将会更强,尚且进入的将会不断挤身于世界500强之列。到那时,我们的企业品牌不单是"国内知名"品牌,它们更多地将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享誉世界。

四、上市公司利润分配

按照国际惯例,上市公司必须在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先行对税后利润至少作出如下几项必要的扣除后,才能对股东进行最后的利润分配。第一项扣除是抵补以前历年亏损;第二项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积金;第三项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益金。

从国外发达股市来看,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基本上是以派息为主的,而派息的多少则是依盈利水平而定的。例如,从香港恒生指数的33只成份股来看,公司对股东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形式是派息,而且绝大多数公司的派息水平都在每10股派5港元之上。其中,派息最多的是恒生银行,从网上可查阅到的1995—— 1998年的资料来看,该公司连续4年派息都是最高的,其每年派息都在每10股派30港元之上。汇丰控股每年每10股派息则都在20港元之上。对股东如此丰厚的利润分配,如果没有极强的盈利能力,那的确是很难想象的。

相比之下,大陆股市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则以送股、配股、或直接增发新股为主要形式,而派息不过是象征性的,派息面与派息率均很低,例如,每10股派 1元,甚至只有几角钱。这种现象在我国股市中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上市公司股本偏小,客观上只有通过不断地送配或增发新股,才能"做大"股本规模,尤其配股和增发还能同时提高每股净资产含量;其二,上市公司普遍盈利能力较弱,每股盈利水平不高,若强制性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的派息最低限,势必影响企业资本积累与投资扩张。因此,送配增发形式的分配方式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一举两得的现实选择。

五、机构投资者

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熟股市一般都有着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其中,尤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这种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由于它们是集合投资、规模经营、专家管理、风险分散,而且有着强大的专家队伍、分析技术和快捷信息作保障,因此,它们不仅是中小投资者的集合体和保护伞,更是股市的中流砥柱。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大小及其内在素质高低,是股市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据统计,1996年2月,美国共有5000多个开放式共同基金和500多个封闭式共同基金,持有基金股东有1亿多人,共同基金资产总额达3.01万亿美元,相当于1995年美国GDP(7.4万亿美元)的40%;1997年6月,日本有基金管理公司44家,管理基金5300多个,管理资产近45万亿日元;1997年底,英国有单位信托基金管理公司154个,管理单位信托基金近1600个,管理资产1500亿英镑,另有投资信托公司570多个,管理资产 580亿英镑;1997年底,我国香港特区共有46家基金管理公司、788个投资基金,基金资产总值约为600多亿美元。

另据统计,在美国股市中,个人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20%,个人通过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27%;机构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 28%,机构通过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25%;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总市值的比例约为55%。1997年英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占上市股票总值的79.5%。日本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增长很快,1960年为40.9%,1984年为64.4%,1989年为72%,1997年即增加到 81%。

相比之下,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也起步较晚,规模相对较小。1998年初,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证券投资基金诞生。截止2001年5月初统计,沪深证交所挂牌的证券投资基金仅有33只,而且全部都属于封闭式基金。其中,最小规模只有5亿个基金单位(占11只);最大的基金规模也不过30亿个基金单位。

按照加入WTO谈判的承诺,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将逐步对外国投资者开放。一旦置于WTO的开放环境下,在一个以散户为主的市场,由于散户抗风险能力较弱,他们将无法成为市场稳定的力量,因此,培育大批机构投资者的工作非常重要。事实上,为了满足股市超常发展的需要,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正在大力培植机构投资者队伍。例如,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取代"老基金"、券商资本扩容、企业准入放宽限制、保险基金入市等;随后还将推出的其他举措包括:开放式基金面世、社保基金与养老金入市、外资设立基金入市、混业经营下的银行资金直接入市等,直至完全开放的外资机构入市。到那时,我国机构投资者将是股市最庞大的投资者群体,它们将支撑着我们股市的健康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全的国际化。

六、股价分布

股价作为虚拟资本的一种价格,它是股票市场最重要的信号之一。股价只有在市场给予合理定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从而做到准确有效地反映宏观基本面和微观景气度。反之,失真的股价,则不仅会失去"晴雨表"的作用,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还会误导股市投资和社会资源配置,进而削弱或退化股市的经济功能。

一般地,股市较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其股市价格分布大多表现为极差(即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差)较大的均匀分布。例如,美国股市最高股价为100多美元,股价仅有1美元多的也不少,甚至还有不足1美元的。很显然,其股价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均超出了100倍之多。

相比之下,我国股市价格分布则不妙。以2001年5月11日(星期五,年报出尽后的第一周)收盘价为例,最高股价为华工科技53.35元,最低股价为马钢股份3.94元,二者相差仅12.5倍。在1091只上市A股中(不含PT股),站在50元之上的有1只,介于40~50元之间的有9只,介于 30~40元之间的有31只;而落在7元以下的仅有20只;介于7~10元间有84只;其余的946只股票的价格则分布在10~30元之间,占全部股票的 86.7%。其中727只股价高度密集在10~20元之间。也就是说,我国股市的股价分布是"一窝蜂",是"大锅饭",股价基本上没有拉开应有的档次,这样的股价分布,当然也就反映不出上市公司质量的优劣与差异性来。反过来讲,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正是股价普遍拉不开档次的根本原因。

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价分布结构(2001年5月11日收盘价)
价格(元) 合计 7以下 7~10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股票(只) 1091 20 84 727 219 31 10
占比(%) 100.0 1.8 7.7 66.6 20.1 2.8 0.01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本规模偏小,这就使得股市客观上供不应求,而流通盘过小的股票则更成为投机者的追逐对象,无论公司业绩好坏,其股价均居高不下;相反,为数不多的流通大盘股,即便是绩优大盘股,其股价由于流通盘较大不易炒作而始终偏低,例如,10元以下股价中大盘股占多数。这种因股本而排列的股价严重偏离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投资价值。过度的投机行情及短期财富效应,使进入股市的人们大多热衷于"短平快",希望能一夜之间暴富,每天都想逮住"黑马——庄股",投资往往成为"被套"的代名词。客观上的股市投资不足和投机过剩,势必造成股价整体水平高企,股价严重扭曲。以同时发行A股和 H股的上市公司股价比较,同股却不能同价,普遍情形是,上市公司在大陆流通的A股市价无一例外地高于在香港流通的H股市价5~10倍,有的甚至达到近20 倍。例如,200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昆明机床的A股和H股收盘价分别为17.69元人民币和0.88港元。可以肯定的是,香港股市显然比大陆股市成熟而规范。

七、股价指数的成长性

股价指数是衡量并记录一国或地区股市成长历程的重要指标。股市的成长,意味着股指不断地向上"长大"。众所周知,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础,是股市的生命力之所在。股指"长大"正是上市公司不断成长壮大的必然结果。因此,优良上市公司群体是推动股市成长的生力军。与此同时,反映股市涨落的股指,又是国民经济波动的"晴雨表"。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必然会带动股指长期性上涨;反之,一国经济经常"大起大落",必然会导致股市对应地"同起同落"、难以长大。

上个世纪最后10年,美国经济经历了战后少见的长达100多个月的经济持续增长,这也许是西方世界的奇迹,但正是这一奇迹制造了美国所谓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也正是这股动力推动了道琼斯指数在近10年中的超常"生长"。美国道琼斯指数每次突破1000点整数位收盘的日子:1991年4月17日首破 3000点;1995年2月23日首破4000点;1995年11月21日首破5000点;1996年10月14日首破6000点;1997年2月 13日首破7000点;1997年7月16日首破8000点;1998年4月6日首破9000点;1999年3月29日首破10000点;1999年5月 3日首破11000点。尽管目前该指数已回落至10000点附近,但它仍算是"不断壮大"的。

而仅有十年发展历程的我国股市的确还很年轻。如上所述,我国股市价格分布过于集中,在股价普遍偏高且拉不开档次差别的情况下,宏观面上稍有风吹草动,极易导致股市大起大落,进而形成股价上的普遍性同涨同跌,投资者方面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在股价反复的齐涨齐跌中,股指似乎很难长大。

以沪市综合指数为例,1992年股指从最低293点猛窜至1429点,但年末却又徒落至386点;1993年新年刚开市股指又猛升至1558点,随后又快速步入逐波下跌之路,直至1994年7月底跌至325点,随后上海综指强劲反弹至9月13日达1052点,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股指累计涨幅达 223%,而年末收市又跌至600多点;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沉寂之后,1996年初股指从550点逐步启动,1997年6月股指直逼此波行情的最高点 1510点;随后股指退守至1000点附近,这种进退两难的格局又维持了近两年,直到1999年6月我国连续第七次降息及《证券法》的即将实施,终于推动股指快速上扬至1756点的历史新高。

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曲折后,股指终于第一次摆脱1500点的历史大箱顶,进而大步冲向2000年的最高点2125点,2001年5月份继续冲高至 2200点之上。很显然,自1996年启动的这一波超长大牛市,一直没有大回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宏观经济成功"软着陆"后的买方市场时代的到来,使我国国民经济摆脱了过去长期以来的"大起大落"的格局;二是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中,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基本判断:随着这一波牛市的必然终结,下一波熊市的最低点如果能站稳在1750点之上,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国股市已经告别了过去"大起大落"、难以"长大"的历史,这将是我国股市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八、股市的国际地位

国际股票市场,不仅拥有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上市公司,而且还有着广阔的国际资本供给空间。一国或地区要想将国内或地区内的股票市场变成国际股票市场,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完全开放的贸易和金融制度、充分发达的经济和金融、规范的法治和有力的管制。从当今的国际股票市场来看,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地的国际性股票市场,它们无一例外地建在国际金融中心或开放的国度里。

以国别而论,美国在股市上占有多项世界第一。其一,上市公司总数最多。1998年底,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上市公司3000多家,在NASDAQ 注册的企业有5068家,再加上其它全国性和地方性股票交易中心,实际上,美国共有28000家公司的股票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其二,股票年发行额最大。1996年美、英、日三国的股票发行额分别以84844亿美元、30888亿美元、17402亿美元占据世界的前三位。其三,股票年交易额最大。 1996年美、日、英三国的股票交易额分别为71215亿美元、12520亿美元、5785亿美元。

1996年,美、日、英三国股市股票总市值分别为88272亿美元、32842亿美元、17405亿美元,它们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5.6%、 71.4%、151.9%。1994年全球共有43个国家285家公司在美国发行了ADR,共筹资达200亿美元,交易额达2480亿美元。在这些国家的开放股市中,既有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优质上市公司,也有来自世界各地规模庞大的机构投资群体,它们共同促进了这些国家股市的发展与繁荣。

目前,大陆股市的股票总市值已超过香港股市,仅次于日本东京股市,成为亚洲第二大股市。截止2000年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为1088家,比 1993年的183家增长了近5倍;股票(A、B股)市价总值达48090亿元,比1993年的3531亿元增长了12.6倍;股票总市值占GDP比重为 53.8%,比1993年的10.2%提高了40多个百分点;流通市值为16087亿元,比1993年的862亿元增长了17.7倍;股票当年交易额为 60826亿元,比1993年的3627亿元增长了15.8倍;股票当年筹资额1554亿元,比1993年的315亿元增长了近4倍。从动态看,我国股市在短短十年中的发展是十分迅猛的,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股市在质上作横向比较则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尚无外国企业直接来大陆上市,而且除在香港上市外,我国在海外直接上市的公司也很少,仅有10余家。

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前进,我国经济的现代化指日可待。事实上,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正在不断地提升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加入WTO,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随着中国加入WTO、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外企直接上市、外资直接入市的逐步推进,人民币将会演变成国际性货币,中国也将会有若干城市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到那时我国国内股市将会变成名副其实的国际股票市场。

Ⅳ 股票机构怎样赚钱

首先一个机构投资者他实际上是发现了一个公司的这个价值,并且这个价值被市场上的主流社会的其他投资者所认可,这个时候股价发生了变化那这个时候他就能从中获利。

Ⅵ 股票一般收益率是多少

具体要看股票的数据
股票收益率(stock yield),是指投资于股票所获得的收益总额与原始投资额的比率。股票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因为购买股票所带来的收益。股票绝对收益率是股息,相对收益是股票收益率。
衡量股票投资收益的水平指标主要有股利收益率与持有期收益率和拆股后持有期收益率等。
拓展资料
1.股利收益率
股利收益率,又称获利率,是指股份公司以现金形式派发的股息或红利与股票市场价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该收益率可用计算已得的股利收益率,也能用于预测未来可能的股利收益率。
2.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股息收入和买卖差价之和与股票买入价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还没有到期日的,投资者持有股票时间短则几天、长则为数年,持有期收益率就是反映投资者在一定持有期中的全部股利收入以及资本利得占投资本金的比重。持有期收益率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指标之一,但如果要将其与债券收益率、银行利率等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作一比较,须注意时间可比性,即要将持有期收益率转化成年率。
3.持有期回收率
持有期回收率说的是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现金股利收入和股票卖出价之和与股票买入价比率。本指标主要反映其投资回收情况,如果投资者买入股票后股价下跌或操作不当,均有可能出现股票卖出价低于其买入价,甚至出现了持有期收益率为负值的情况,此时,持有期回收率能作为持有期收益率的补充指标,计算投资本金的回收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4.拆股后的持有期收益率
投资者在买入股票后,在该股份公司发放股票股利或进行股票分割(即拆股)的情况下,股票的市场的市场价格及其投资者持股数量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拆股后对股票价格及其股票数量作相应调整,以计算拆股后的持有期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收盘价格-开盘价格)/开盘价格股票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股票收益率= 收益额 /原始投资额其中:收益额=收回投资额+全部股利-(原始投资额+全部佣金+税款)

Ⅶ 股票一般盈利多少了适宜抛出

盈利的比例并不是你抛出的理由!
同样,亏损的比例也不是你补仓的理由。
首先要明确股票投资是怎么获利的,股票投资主要赚两个钱:一个是企业发展的钱,一个是市场波动的钱。
先讲企业发展的钱怎么赚:
股票的本质是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买入股票就是与企业家合伙做生意,你提供资金,他运作企业,利润根据股份分成。
假设你家门口有一个烧烤摊,摊主手艺还行,客流量也可以,但是因为有急事导致资金周转不开,所以他决定将自己的烧烤摊分成一万份,摊主自己持有5000份,另外5000份以每股200的价格向社会融资。
有人会问了,上市是将自己的所有权分出去了,对企业家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大了去了,且听我慢慢将来。
首先是身价倍增,没上市以前,烧烤摊住如果去银行贷款,银行授信额度是根据他的净资产来确定的,也不过是20万。
上市以后摊主就土鸡变凤凰了,现在烧烤摊市值200万,他占有一半股份,身价就变成了100万,放大了整整十倍!
我们通常说首富马某某身价多少,并不是指他个人的现金和不动产,而是以他持有股份的市值来计算的。
其次是资金充足,可以扩张经营。按照净资产来算,摊主开一个分店需要10万,上市之前他的每年赚20万,可以开两家分店(如果算上预留资金的话开不了两家),现在一上市,他就融资了100万,够他开十家分店,可以垄断一个小县城的烧烤供应了!
而且根据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只要做到控股,他就不怕自己的所有权受到威胁。在保证所有权的同时提高身价扩张业务,何乐而不为?干了!
现在来讲讲上市以后股票的情况:
烧烤摊去年一共赚了20万,均分到每股上就是20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每股收益EPS。
现在摊主将每股定价为200元,这就是股价P。按照正常情况下,每股投入200,每年赚取EPS20,10年回本,这就是市盈率PE。
摊主的房子,桌椅,烧烤设备,原材料等等作价20万,这叫作净资产,分摊到每股上是20元,这叫作每股净资产。市值(股价)与净资产(每股净资产)的比值为10,这叫作市净率PB。
记住以上几个概念,我们以后会经常用到。
那么股民如何决定是否买他的股票呢?简单计算就知道,投入200块每年能赚20,10%的收益率已经远远超过银行理财和国债,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划算的投资。买了!
只要烧烤摊业绩稳定股民就能每年赚10%,如果摊主多开几个分店,那每年利润就不止20万了,赚的更多!这就是我们说的赚企业发展的钱。
下来说说赚市场波动的钱:
波动分为两种,过分高估或过分低估。
低估:某年正好赶上一次流行性肺炎,大家都不出来吃饭了,烧烤摊也是门可罗雀。当年没怎么赚钱,只能刚刚够覆盖开支。
持有股票的人们不淡定了,有的人极端恐惧,认为这种情况会继续下去,这部分人又需要资金,所以决定将股份出售,股价从原来的10倍PE每股200变成了100元。比起原来买的打5折出售。
你通过理性分析得出结论,流行病终究会过去,烧烤摊的业绩还会恢复原有状态。还是按EPS20算的话,PE只有5,收益率20%,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买了!
正常估值:几年之后瘟疫已经过去,现在烧烤摊不仅恢复之前的盈利能力,而且趁着低潮期有的烧烤倒闭趁机开分店占有了市场,现在每年能赚50万了。水涨船高,按照PE保持10不变,他的市值变成了500万,每股500,低估时买的人财富翻了5倍!
高估:小县城被列为工业园区,外来务工者越来越多,小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旗下一共5个分店,每年已经可以赚100万了,EPS高达100元。
股民们沸腾了,他们认为烧烤摊能走出县城,走向市里。前几年的业绩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所以人们争相购买股票。股价已经被炒成了30倍PE,作价3000元!
在这里,业绩提升,估值也提升,就是戴维斯双击。
这时你认为烧烤摊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业绩不会再有大的发展,所以PE30的估值过高,你决定出售一部分。
我们来算算如果你在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卖出能赚多少钱呢?低估时每股100元,高估时每股3000元,赚了30倍。
这30倍里有两部分钱,一是业绩由20万变成了100万,提升了5倍;另一部分是估值从5倍PE炒成30倍PE,翻了6倍;二者乘积正好30倍。
以上就是股票赚钱的原理和大致过程,由此可得出,买入或抛售股票与账面盈亏关系不大,关键是想清楚低估还是高估。
估值是我们确定自身行为的关键依据,之后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
投资就像种一棵树,树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你要耐心等树长成,才能吃到果子。

Ⅷ 如果赶上一个大牛市 股票做的一般的话 能盈利百分之多少啊

这个说不准,具体得看资金和操作手法。
在股市中,我们习惯成股票持续上涨的这个情况叫做牛市、把股票的持续下跌叫做熊市。
牛市就是那些市场行情普通看涨的并且能够持续一段时间的,也称为多头市场。
相反,有着空头市场之称的熊市行情就显得普通看淡并且还持续性下跌,
对牛熊市的概念有了大致认知了,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现在是熊市还是牛市呢?
点击下方链接,立马告诉你答案:专属沪深两市的投资日历,掌握最新一手资讯
一、怎么样能判断出是熊市还是牛市呢?
想要看出现阶段是属于熊市还是牛市,根据的就是这两个模块,一般就是基础面和技术面。
首先,我们可以从基本面来初步判断市场行情怎么样,基本面表现的是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和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通过行业研报就能看得出来:【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
其次,从技术面入手,我们不能忽略一些可以参考的数值,可以通过换手率、量价关系等的指标、走势形态等,来研究一下市场行情。
就比如说,如果当前是牛市,买入的人远多于卖出,那么大多数个股的k线图的上涨趋势会十分明显。反之 ,如果现在是熊市 , 抛售股票的人比买入股票的人高的多 ,那么大多数个股的k险图的下跌趋势会十分明显。

二、怎么判断牛熊市的转折点?
如果在牛市快要结束的时候才缓不济急的进场,就很有可能在股票高点买入,从而被套牢,而熊市快结束时,则会时最佳的进场时机,很难不赚钱或者赔钱。
因而,只要能够掌握熊牛的转折点,购入时价格处在低位,售出时价格处在价格高位,这个差价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收益!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分析牛熊转折点,推荐使用下面这个拐点捕捉神器,一键获取买卖时机:【AI辅助决策】买卖时机捕捉神器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Ⅸ 我想问问大家股票盈利百分之几卖出呀

股票盈利的话,如果是短期、买的比较少的话,当你的股票盈利在3%-4%之上的时候,你就可以把你手里的股票卖出去了。如果是想长期炒股的话,这个时候盈利一点或者亏损一点都要稳住,当你的股票盈利在30%-40%以上的时候,你就可以把一半的股票出售了,当你的股票盈利在50%以上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全部出售股票了。
拓展资料:
散户炒股亏钱的原因:1、短线是银,长线是金,在股市中,长线投资的机会一般都比短线投机多,换句话来说就是选对股票持有策略比频繁买卖获利要丰厚得多,因此不少人就会选择一直持有某股票不卖认为一定会赚钱,但其实这并不是绝对的,说不定你一直持有着股票不去关注将来都得去新三板交易了。2、大部分人都知道炒股要看基本面,但是不少人就只看基本面,不去分析技术面,部分不专业的投资者只关注基本面甚至是基本面都不怎么了解就急急入手,最好亏损的可能性自然是极大的。3、很多散户是不愿意买高价股的,也有人是不敢买高价股,自己的资金量比较小,买入的数量自然不多,赚钱的几率也小,而且股价已经这么高万一跌了亏得更多,这样肯定也是不能赚钱的。4、投资理财听的最多的话就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笼子里”,很多人把这句话奉为真理,买股票时虽说资金量不多但是股票个数却不少,他们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分散投资,有的时候买的很多股票都是同一行业,最后总是没有分散风险导致亏钱。5、股票市场在经过大幅度的下跌之后总是会有强势的反弹,很多散户都会紧跟买入,对于市场出现变化的原因确实不作分析,甚至还想着捡便宜等待之后反转赚钱的想法,这种是绝对不可取的。

Ⅹ 机构炒股年收益有多少

这个没有具体的规定,有的人超过一年就能够实现财富自由,有的人进行了一年的股票交易,亏光了本金,万千股民的情况各有不同,无法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股票交易的收益跟行情状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如果在牛市的行情下,市场的整体趋势是向上的,股票的价格是往上走的,只要你敢于进场,保持一定的持股耐心,市场中绝大多数人都会获得一定的收益。那么这个时候比较收益,自然是越高越好,有的人能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收益,有的人只能获得一个随盘收益,所以如果在牛市的趋势下,如果你获得随盘收益,也就是说大盘估值涨30%,你也获得30%的收益,那么说明你的收益水平属于中位数,不算高也不算低。

但如果是在下降通道下,市场的整体趋势是向下的,大盘股指震荡下挫,个股的价格也是波动频繁,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够保持收益,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事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如果市场处于下降通道,保本就是中位数,也就是说你能够保证本金不亏损,最低你战胜了市场,50%的人,甚至有的时候会战胜市场80%的人,如果这个时候你还能够获得正收益,比如股指下挫10%,而你的收益达到了10%以上,那么说明你是高收益。

阅读全文

与一般大机构投资股票盈利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horizon科技金融的股票代码 浏览:536
中信证券股票操作 浏览:662
2021年2月2日股票走势 浏览:295
工商银行股票今天收盘是多少 浏览:159
年报预约披露对股票的影响 浏览:921
最新股票行情推荐卓信宝靠谱4 浏览:110
与谷歌有关的中国股票 浏览:843
股票账户转账出来有限额吗 浏览:237
股票预售解禁对股票的影响 浏览:278
淘宝天猫股票价格走势 浏览:55
富士康员工股票变钱 浏览:759
债券股票基本定价论述 浏览:642
两网及退市股票怎么样 浏览:204
600股票会重新重组上市吗 浏览:687
美国看重股票证券为什么 浏览:701
股票账户的图片 浏览:581
股票代码中st是什么意思 浏览:16
按股票上市时间长短 浏览:842
华强方特股票业绩 浏览:982
东华能源股票最低价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