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宝安最新消息
中国宝安最新消息称:公司战略定位为“建设一个以新材料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7月,是新中国第一批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009,股票简称:中国宝安)。在资本市场上曾连创成立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第一张可转换债券、第一张中长期认股权证等九项新中国第一。中国宝安最新消息称:公司战略定位为“建设一个以新材料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作为广东省和深圳市重点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中国宝安集团在产业与资本经营领域均取得了非凡的业绩。目前高科技产业已成为中国宝安集团快速发展的核心引擎,并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医药健康、城市运营开发、股权投资为辅的产业集群,拥有A股中国宝安(000009.SZ)、马应龙(600993.SH),H股国际精密(0929.HK),新三板贝特瑞(835185.OC)、大地和(831385.OC)、友诚科技(873087.OC)大佛药业(836649.OC)、绿金高新(870415.OC )等多家登陆资本市场公司,以及二十多家全资及控股企业。
发展史:2018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中国宝安集团入围百强,品牌价值达 591.52亿元;在中国品牌满意100活动中,“中国宝安”“马应龙”获评“中国满意品牌”。此外,还获得中国资本市场“最佳持续投资价值奖” “最具创新能力上市公司”, 201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0优,“法律道德样板企业”等荣誉称号;“2020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集团位列324,并入选《中国新经济发展报告》20个示范案例之一;2020中国综合行业专利授权总量排行榜,中国宝安位居榜首,上市公司科创属性系列榜单中集团获“综合行业单个专利被引用次数排行榜”等十项第一;第八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集团获评2020年中国商业十大影响力奖。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房地产业和其他产业,具体情况敬请参阅公司披露的年报、半年报。
② 中国建国以后的第一支股票,并且到现在仍然上市的是哪一支
1984年第一支企业股飞乐音响发行 至今仍然在市
代码 :600651
发行日:1984-11-07
上市日:1990-12-19
希望采纳
③ 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只股票叫什么名字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改选股票`1万股,每股`50元` 名称、代码就是楼上说的啦
④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哪年发行的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1984年11月18日发行的。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位于武夷路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经营成套设备并承包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等音响设施的设计、安装工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
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
(4)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的代码扩展阅读:
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约翰·凡尔霖后,俗称“小飞乐”的“中国第一股”让世界为之轰动。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984年发行的股票(通称“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这“中国第一股”究竟是怎样勇敢地横空出世?
改革浪潮初涌,有志勇士敢设想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城市改革的浪潮已经开始涌动,各单位开始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培养干部。
1940年出生的秦其斌,于1958年顺利考入复旦大学电子专业。毕业后,被分派在上海无线电九厂技术科。年轻好学、思想活跃的秦其斌被抽调到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下面的元件工业公司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当时吴邦国委员长是元件公司的副经理。
1983年初,秦其斌被任命为上海飞乐电声总厂第一副厂长,1984年接任退休的老厂长成了电声总厂厂长。这时的秦其斌43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有知识懂技术又有管理经验。他不甘于仅仅为仪表系统的产品做配套,开始带领电声总厂开拓经营。
当时,“音乐茶座”十分红火,他就大胆设想,提出本厂生产的扬声器除了给电视机做配套,还可以做成音响。于是,就有了电声总厂下设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即“小飞乐”)的创新,有了以后“小飞乐”发行股票的故事。
⑤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什么股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位于武夷路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经营成套设备并承包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等音响设施的设计、安装工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
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
(5)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的代码扩展阅读: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亚”牌、“Sylvania”两大百年品牌,国内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一个全球产品检测中心以及九大研发生产基地,分别是上海亚明、北京申安、江苏亚明、四川亚明、山东亚明、湖北申安亚明、江西申安亚明、河南亚明、辽宁申安亚明。
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创建于1923年,是中国第一家民族照明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只灯泡的制造者。“亚”字品牌更是近一个世纪家喻户晓的着名民族品牌。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公司业已成为集研发、制造、营销和工程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照明企业,形成了光源、电器、灯具、零部件产品系列,并以技术雄厚、规格齐全、质量上乘、服务优质而享誉海内外市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新中国第一支股票诞生记
参考资料来源:飞乐音响-公司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飞乐音响-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
⑥ 中国最早的股票是什么时间发行的
1920年7月1日。
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标的分为有价证券、棉花等7类。这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
中国股票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间还隔有汪伪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使用购买股票的币种有银两、银元、法币、中储券、关金券、金元券、人民币。
如今,收藏界把这百余年发行的股票进行分组: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新时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认购证。
2014-12-05讯:两市巨幅震荡,上证指数收报2937.65点,上涨38.19点,涨幅1.32%;深成指收报10067.28点,上涨37.45点,涨幅0.37%;中小板指数收报5697.71点。
下跌115.38点,跌幅1.98%;创业板指数收报1581.91点,下跌39.94点,跌幅2.46%。两市合计成交10740亿,与上一个交易日放大二成多。
(6)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的代码扩展阅读:
现场开户流程:
办理上海、深圳证券账户卡
投资者可以通过所在地的证券营业部或证券登记机构办理,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及复印件,委托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证券营业部开户
(1)所需证件:投资者提供个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深、沪证券账户卡原件及复印件;
(2)填写开户资料并与证券营业部签订《证券买卖委托合同》(或《证券委托交易协议书》),同时签订有关沪市的《指定交易协议书》;
(3)证券营业部为投资者开设资金账户;
(4)需开通证券营业部银证转账业务功能的投资者,注意查阅证券营业部有关此类业务功能的使用说明。
银证通开户
(1)银行网点办理开户手续:持本人有效身份证、银行同名储蓄存折(如无,可当场开立)及深沪股东代码卡到已开通“银证通”业务的银行网点办理开户手续;
(2)填写表格:填写《证券委托交易协议书》和《银券委托协议书》;
(3)设置密码:表格经过校验无误后,当场输入交易密码,并领取协议书客户联,即可查询和委托交易。
⑦ 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哪家公司在什么时候发行的
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由深圳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在1983年7月8日发行的。
简介:
1982年11月,县政府发出75号文件,批准成立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并把当时在县政府办公室当副主任的曾汉雄调来执掌公司帅印。县委明确表态,只给政策不给钱。曾汉雄从香港亲友中取来股票样板,请有关人员设计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画面中,一只张开翅膀、伸开利爪,在空中翱翔的大鹏鸟,象征着宝安联合投资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1983年7月8日,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由深圳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
⑧ 中国股市第一只股票是什么
新中国的第一张股票是由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1984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发起设立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一万股,每股面值50元,其中35%由法人认购,65%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只比较规范的股票。
我国第一支规范动作的证券投资基金产生于1998年。1997年底,为了解决我国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基金的运作,我国出台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取消了长期以来束缚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法规限制,确定了开放式、封闭式并存的基金经营方式,加强了对基金的监管。1998年3月23日,按该办法要求设立的开元、金泰两家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公开发行上市,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新的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的出现,我国的投资基金开始了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时代。1998年我国共成立了第一批5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基金金泰、基金兴华、基金安信和基金裕阳。
2001年9月,经管理层批准,由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我国第一支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华安创新,我国基金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旧中国
1872年,同治皇帝批准李鸿章的奏折,正式同意成立招商局。此时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赏穿方龙补服,是清朝政府高层参与决策、执行决策的重要人物。
这份引起朝廷上下,特别是满族王公非议的奏折已在慈禧太后案头搁了十年,若不是李鸿章“毅然必行之事,破群议而为之”,恐怕要拖到猴年马月了。
奏折是批了,头疼的事还在后面,因为老佛爷“准奏”后面还有一句话,“朝廷手头上也紧,你自个儿想法子去吧。”
这叫政策照给,资金自筹。
当晚李鸿章找来造船界巨子朱共昂,即后来的招商局董事长,商量如何解决资金问题。两人先按官场习惯相互兜圈子,尽量摸清对方态度,最后不约而同提到一个人:容闳。容闳是清政府首批官费留学生,着有《西学东渐记》,他计划以股份制形式创办造船厂,并拟列《联设新轮船公司章程》,这是中国最早模仿西方股份制筹组股份公司的设想,章程报到总理衙门后由于多方掣肘未能通过,但给李鸿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着这份章程两人反复酝酿并形成一致意见:按此法进行。
于是,轮船招商局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家发行股票面向社会筹集资本兴办的新型股份制企业,号称“中华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