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的股市和世界的不同步啊
首先,我恭喜楼主关注到了一个同步的现象,我们把时间放长点,可以说,09年之前中国股市和美股(代表发达经济体)都是同步的,09年之后美股创新高,A股则逐步下移,直到1849点之后A股才有所起色,美股步入了小周期的调整,这是因为两者启动点不同,一先一后,二是我国启动了经济改革,上海自贸区类似当年的深圳特区,政府在释放改革红利,所以短期我国股市好于外围,最后,我个人认为A股目前处于一个复合大型底部的构筑中,不排除未来出现ipo、国债期货等利空再砸一下,但那也是强弩之末了,中国经济正在好转,整体国力在增强,否则奥巴马能和习大共坐一张椅子么,而且是平起平坐。
Ⅱ 为什么印度股市轻松完胜中国股市
印度股市轻松完胜中国股市的原因:
印度市场一直对外国投资者开放,但中国并没有。
印度股市受全球股市的影响比绝大部分国家的股市要深,它的涨跌起伏规律总是与全球股市相似,这是因为印度新兴市场更加多样化。这就意味着在发达国家里实现量化宽松政策之后释放的全球金融海啸帮助推高了印度的股票,但是却没有对拉高中国股市。
关于这两个大国之间的经济改革的速度。近年来印度的经济改革由于其较弱的执行力而逐渐放缓,但是中国的改革形势刚好相反。因为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掌控整个经济市场。这样的举措使国外的投资者感到害怕,这也使中国的投资市场受到一定影响。
印度的投资市场包括了许多利益导向型的上市公司,例如像塔塔汽车集团和印孚瑟斯(Infosys)。而中国的投资市场很多都是属于政府拥有型的,缺乏利益导向型的企业
印度的经济增长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而中国经济已经过了加速阶段,所以印度的投资市场打败中国市场也是合乎情理的。
Ⅲ 为什么中国股市全球最差
以上全是我的个有观点
第一,中国A股是全球扩容最大的股票市场,几十年积层在一起的全流通一次过适放出来。
第二,中国A股的新股发行量全球最大,每天都有新公司排队进入这个他们的搜猎场。
第三,中国股市上的上市公司从不分红,只会融资,而且业绩市盈基本上是全球最差的。
第四,中国股市的公司大部分是国企,这群企业干吃不干活,全都是求爹求娘的败家仔。
第五,中国股市从来没有诚信,因为他们不会对股东负责的。
第六,中国的公司生产质量世界上最差,举个例子吧:
昨天银行保安买了一台小车,好事啊,四个轮的,当我们问他买了什么车时,他给了我们五个猜想“都是B字头”,哦,我们大为惊奇,是不是宾利呢,宝马吗,还是奔驰呢?答案完全让你惊心动魄,保安的回答是:“B样的”。谁都不明白,不是B字头的车都是B样的吗?我们那么女的猜了半天都想不出,但当时有一个男同事居然笑而不言跑了。
猜了半天,我在股票软件上打了BYD,原来是比亚迪,怪不得,BYD出产的车个人认为是城市的垃圾。
Ⅳ 为什么中国股市不像巴西/印度股市一样反弹呀!
今年的股市涨得少吗,看看月线只是跌了一个月,那个国家的股市够A股强啊,很多人只是看到近期的表现,不去综合分析基本面的变化,告诉你明年A股到6000点以上,信不信由你.
Ⅳ 印度虽然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好,为什么股市很强大
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还是很快的,虽然在总量上远远少于中国,但是它的年均增速让它跻身进了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发展最快的国家的行列。而且在股票上,印度股市新股的发行价格与中国的新股相比较为适中,能够反映一个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因此,印度股市基本上能反映出其经济面的基本情况,成为这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总的来说,印度的股市一开始就是按照成熟的国际标准来建立的,它的优势就是资金进出自由,做空机制也完善。而且印度的经济结构也有它本身的特点,印度GDP的主体就是消费,也就是说,印度靠着消费推动了内需市场的增长,这可以看出印度的人民会把闲钱投入到股市或银行中,这就使印度的股市发展壮大了。
Ⅵ 中国和印度的股市为什么较美国的会跌那么多
不要问为什么,趋势跟随是最好的方法,不要试图比市场聪明,玩基本面的人常常会走进死胡同。摘录一段高手的话”从大盘来讲,包括世界及中国的经济情况,国家的政策的利好利空等,这些消息又分为短期和长期效应。研究这些,如果是短期效应的消息之类,一般散户不可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而等你知道时,不是相关股票开盘就涨停,你买不到,就是见光死种,散户进来了,也就是下跌的开始。而中长期的,你不仅要及时关注到有关消息,而且还要有能力对消息进行评估,这个消息能对股市产生多大,多久的影响,是不是足可以改变大盘的趋势。就光这一点,其对人的智力和学识水平的要求,已经不是一般散户所以达到的高度。,,,从对基本面的利用讲,同样一个消息,在不同时期,会对市场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可以成为主力拉升的借口,也可以成为主力出货的良机。从基本面的时效性讲,往往大盘上涨了,特别是大涨或是涨的时间长一点,一定好多分析人士挖崛出若理由,说明大盘就是应当上涨的,你根本看不到利空的消息,这些利空消息没有吗?不是,因为大盘还没跌,这些利空的消息是不会出来的。而到了散户这里,利好的消息导至以前的上涨,他们会认为也会导至以后上涨,买进,可能这是个高位,而当下跌时,他们会认为这些利空的消息,导至了以前的下跌,也会导至以后还会跌,所以卖出,而这里可能是个低位。我经常发现有这样思维的人,所以我总结,我们所能见到的利好利空,绝大多数是导至前一段上涨和下跌的原因,而决定以后走势的消息,还没出来,什么时候出来,涨过了或跌完了的时候。
总结一下,基本面对于散户,信息量太大,无从下手,有价值的信息无法到手,能到手的不知道真伪,不敢动手,搞不清楚影响的时效性,不肯罢手。这是我对基本面研究的一些困获。当然,我不是完全否定基本面的作用,只是说一般散户,时间精力,信息来源,知识积累等各方面,有太多的局限性,专注于此,往往会钻进主力设好的圈套。比较好的是技术,资金,基本面三者共振,而从我的个人偏好,我认为前两者可以包容后者。“
Ⅶ 中国的股市为何比外国疯狂
近两年以来,中国大陆股市快速上涨约5倍,市盈率超过2001年股市泡沫破灭前的水平,也超过日本1990年股市泡沫破灭前的水平。居然还有很多人,应该说是大多数人一片看好,昨天听说一些证券公司对明年的预测,最低点是6500点,最高点是10000点。同时中国的市盈率水平远高于印度、巴西、俄罗斯的水平。
本文试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这种中国特色的疯狂:1、不劳而获、快速发财的中国文化。
克劳塞维茨在着名的《战争论》中指出:“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致胜因素。”中国人看了这句话,可能觉得这是废话。居然这种东西也能出书。中国人喜欢的战争是什么呢?拿诸葛亮来说,这个人物是中国人喜欢喜欢的人,是智慧的化身,大家喜欢他空城计、草船借箭这种以虚胜实的战例。可是要搞清楚,这种以弱胜强、以虚胜实的事情是小概率事件,战争讲的是实力,最根本的致胜也是实力。拿二战来说,二战初期,德国军队节节胜利,但到后来,德国人节节败退。其实就是因为初期德国投入战争的金钱多于英、法等国,而后期,英、美等投入的钱多于德、日。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次以弱胜强的战役?区指可数,但以强胜弱的呢?不胜枚举。中国人的这种思想反映了一种心存侥幸、投机取巧的文化。
再拿中西方的建筑来比,中国的阿房宫之类的古代皇宫,除了北京和沈阳的故宫以外,好象是全部不存在了,一把火烧掉了。因为这些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头。而西方的一些建筑,象法国的卢浮宫什么的,几百年了,一直存在,我想在动乱年代,并不是没有人不想把它烧掉,但因为是石头的,不好烧。难道中国的帝王不知道石头的建筑不容易被烧掉?但是中国的皇帝希望快点住进皇帝,如果象西方的建筑一样搞,几十年都不一定修得好,而那些希望享受的皇帝恐怕要死掉了。但是求速度的同时,建筑就不能持久。
再比如中国的一些神话故事,有聚宝盆、摇钱树的传说,这都是不劳而获的好东西,中国也有“人无横财不发”的说法,而西方,也可能有类似的说法吧。其实横财就是能发,基础也是不稳定的,象最近,曾经的上海首富,周正毅,被判了16年,南通的一个前首富,企业亏空6亿元,和他儿子分别被判了10多年和5年。
所以,有可能就是因为中国人希望股市快速而又省力、省心地致富,这才利令智昏,买入很多市盈率很高的股票,要是不被套牢,我看是天理不容了。象中石油这种股票,我看跌到25是早晚的事。2、中国人面对太多的好消息。
这两天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在这本书中,彼得林奇认为不应当因为看到坏消息而怀疑股市长期上涨的事实,要对股市有信心。他收录了1990年秋季部分报刊的大标题:
《最新失业率给职业炒手的重击》-《华尔街日报》
《你的工作保得住吗?》-《新闻周刊》
《房地产市场极度萧条》-《新闻周刊》
《高租金将年青人拒之房外》-《商业周刊》
《房地产危机波及金融机构》-《美国新闻》
《美国经济:无尽的雨季》-《华尔街日报》
《赤字预案提交国会:凶多吉少,不是良方》-《华尔街日报》
《消费者展望未来:极度失望》-《商业周刊》
《美国还能竞争吗?》-《时报》
而我们中国呢?新闻媒体都喜欢讲好消息,而坏消息尽量不报道。所以我们中国人看到了太多的好消息,什么GDP高速增长、某某领域又填补了空白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农业大丰收、居民收入提高、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发现大油田……各种报道,从来都是形势大好,越来越好。于是大家就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就过于乐观了。可是如果我们在报刊上看到类似以上林奇提到的这些标题的文章,我们还这么乐观吗?
最近股市的上涨给不少人信心,很多人又开始幻想起来,就象阿Q幻想吴妈一样。不过个人认为,最好做三年熊市的准备。对于没有经验的投资者,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股市。去年股市涨近一倍,仍有30%的人亏损,今年股市又涨了一倍多,亏损的人高达69%,只有20%多的人盈利。对别人说的谎言,未必能骗人,就是能骗人,也骗不了多少钱的,但
如果在股市中,进行自我欺骗,以幻想代替理性的分析和思考的话,是对自己和家庭极不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Ⅷ 印度国内也有股市,和中国的比怎么样
中国与印度都是“金砖四国”成员,对比中印股市发现有很大的相似性。2000年,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从6150点开始调整至2594点,最大跌幅为57.82%,从2001年的2594点进入新一轮牛市,到2007年10月30日创出20238点的历史新高。而上证综指2001年的2245点调整至998点,最大跌幅为55.54%,从2005年的998点进入新一轮牛市。中印股市进入牛市前的调整幅度差不多,只是无论牛市还是熊市,印度孟买Sensex指数都领先上证综指“半步”。对比后还发现,印度孟买Sensex指数的高点6150点是上证综指2245点的2.74倍,而低点2594点是上证综指998点的2.60倍,2.74倍、2.60倍相差不大,这是否意味着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与上证综指今后的高点也存在2.67倍左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