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股市 > 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股票

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股票

发布时间:2022-08-06 18:30:28

⑴ 上市公司生物医药板块有哪些股票

天坛生物、广生堂、东宝生物、正海生物、乐心医疗等。

1、天坛生物

公司全称是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坛生物"),其上市股票为天坛生物(600161)。是一家从事疫苗、血液制剂、诊断用品等生物制品的研究、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于1998年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上交所发起上市,现在的控股股东是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

2、广生堂

公司全称是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上市股票为广生堂(300436),是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制药企业,GMP认证的现代化工厂。

3、东宝生物

公司全称是包头东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其上市股票为东宝生物(300239),是专业的明胶及延伸产品胶原蛋白生产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内蒙民营企业50强,于2011年在深圳A股成功上市。主营明胶系列产品、胶原蛋白及磷酸氢钙。

4、正海生物

公司全称是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于2017年5月16日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653),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承担单位,国家“863”计划承担单位,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立足再生医学领域,处于“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ISO13485/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设有山东省医用再生修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生物再生材料工程实验室等高规格再生医学材料研发平台。

5、乐心医疗

公司全称是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乐心医疗”)公司成立于2002年,专注家庭健康管理12年,每年乐心为全球700万高端用户提供产品与服务。

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智能健康云平台的研发与运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强的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及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境内外各类专利130多项。

⑵ 中国生物股票代码是多少

600161 ,北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我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中国生物”

⑶ 新冠疫情十军工有哪些白酒板块的股票

见习记者 文景

6月23日,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试验Ⅲ期正式启动。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表示,相信三期临床试验半年左右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在利好消息的推动下,今日早盘国药股份延续上一交易日走势,持续走强,午盘开盘没多久就封涨停,报收49.52元,成交额超34亿元。自6月17日以来,国药股份(43.69,-1.84%)6天内曾收获3个涨停板,累计上涨48%。

首次展开跨国试验

旗下疫苗进入临床三期

6月23日晚间,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Ⅲ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启动仪式在中国北京、武汉、阿联酋阿布扎比三地,以视频会议方式同步举行,阿联酋卫生部长向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颁发了临床试验批准文件。

据悉,中阿双方已经签署了相关临床合作协议,标志着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试验(Ⅲ期)正式启动。这是中国原创的疫苗首次在国际上开展Ⅲ期临床研究,是中国新冠疫苗在海外开展的第一个临床试验,开启了新冠疫苗国际合作新篇章。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今天早盘国药股份延续前一交易日的走势,午盘以涨停报收。6月17日以来,国药股份曾收获3个涨停板,期间累计上涨48%。值得注意的是,该股自底部启动以来,已收出80%涨幅。

疫苗股迎来布局良机?

除了国药股份,A股市场做疫苗的研制和生产公司并不多,2020年参与新冠疫苗研究的相关上市公司分别有:华兰生物、康泰生物、复星医药、智飞生物(143.70,-6.08%)、万泰生物、沃森生物、西藏药业、华北制药、达安基因等等,这些生物疫苗股都是近期发展较好的疫苗概念股。

分析人士认为,疫苗企业迎来技术升级良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疫苗研发备受市场关注,挑战与机遇并存。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研发,传统路径和新疫苗路径均在同步展开,企业迎来了良好的新技术布局时点。

天风证券研报表示,在新冠疫情下,疫苗研发备受市场关注,挑战与机遇并存,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研发,传统路径和新疫苗路径均在同步展开,企业迎来了良好的新技术布局时点,当前时点是行业新技术储备的机会,有利于奠定长期发展。此次疫情对于居民的健康意识的提升,对疫苗的认知度有望大幅提升,从中长期看有利于非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持续提升;此外,新冠肺炎疫苗开发受到重视,研发如火如荼,相关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和技术引进,有利于推动行业技术平台建设,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三期临床或半年左右出结果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相信三期临床试验半年左右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临床研究通常分为三期。Ⅰ期临床试验由于是首次在人体进行药物实验,因此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对药物的安全性和及在人体的耐受性进行研究二期临床试验重点在于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并进行一些对照性试验,以确定Ⅲ期临床试验的给药剂量和方案,相对的试验人数规模较小。Ⅲ期临床则是大规模的试验,一般需要几百上千人,最低的病例数(试验组)也需要300例以上。Ⅲ期临床重点在检测疫苗是否能在大规模人群中有效,是疫苗研发的决定性步骤。鉴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备Ⅲ期临床试验条件,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在扎实做好国内Ⅰ/Ⅱ期临床试验的同时,积极推进Ⅲ期临床的海外合作,与多个国家的有关机构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中国生物官微6月23日消息显示,4月12日,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全球首家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4月27日,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也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两个疫苗的Ⅰ/Ⅱ期临床研究共入组2240人。6月16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Ⅰ/Ⅱ期临床试验阶段性揭盲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安全性好,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不同程序、不同剂量接种后,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0,28天程序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将于6月28日揭盲。

此前,国药集团所属四级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内的180名志愿者带头接种了新冠灭活疫苗。志愿者人体预测试表明,受试者抗体已完全达到抵抗新冠病毒水平,保护率100%;近期又有1000余名国药集团干部员工自愿接种,也都显示疫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远低于已上市的各类疫苗。

在推进疫苗研发的同时,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以战时速度推进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建设。4月15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建成了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投入使用后新冠疫苗产能将达到年产1.2亿剂。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建成后年产能可达1亿剂。

两款新冠疫苗同时发布新进展

除了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研发有新进展之外,23日午间,智飞生物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全资子公司智飞龙科马报告,由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简称“新冠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及临床试验批件,同意本品进行临床试验,该批件有效期为12个月。公司将根据临床试验批件的要求,尽快开展相关临床试验工作。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为国家应急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20YFC0842300),技术路线为科技部部署的新冠疫苗“5条路线”中的“重组亚单位疫苗”。

近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旗下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新冠疫苗)Ⅰ/Ⅱ期临床研究(0,14程序)盲态审核暨揭盲会在京举行。初步结果显示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公司计划于近日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Ⅱ期临床研究报告和Ⅲ期临床研究方案,争取尽快启动Ⅲ期临床研究和疫苗应用。

全球加快疫苗研发

我国明显领先

据WHO的统计数据,截至6月18日,全球有13个疫苗在临床阶段,128个疫苗在临床前研究阶段,路径包括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蛋白重组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活疫苗等多条路径。其中,我国多条路径同时展开研发,进度最快的达到Ⅱ期揭盲阶段,从进入临床数量来讲,我国明显领先。综合来看,在未进行到3期临床前,没有十足的把握判断哪一种疫苗,哪一路径的疫苗会研制成功,从目前已有的数据看,灭活疫苗在I/II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灭活疫苗是成熟的技术路径,后续推进到III期,到最后获批的前景良好,成功概率大;康希诺生物(170.500,-6.83%)表示其Ad5载体COVID-19疫苗值得进一步研究,也存在研发成功的一定几率;核酸疫苗以Moderna为代表,其mRNA-1273疫苗的部分受试者显示出产生中和抗体滴度方面优异的表现,潜力亦值得期待。

科技部、卫健委19日通报,我国有5个新冠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占全世界开展临床试验疫苗总数的四成,预计近期其他技术路线疫苗也有望相继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其中3家的疫苗已经完成了二期临床。

⑷ 600161天坛生物因媒体报道需澄清

2007-08-16中生集团整体上市提速 拟对天坛生物注入资产
中介机构进场 中生集团整体上市提速
虽然中国生物技术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生集团)一再强调就目前形势来看,难以在今年年底完成集团在A股的整体上市,但暗自里还是在不断地为集团整体上市的计划筹划铺路。
日前,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继上月末,中生集团成为天坛生物直接控制人后。几天前,中生集团再次聘请了中介机构,拟对天坛生物资产注入的事情进行操作。
"整体上市计划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过程中需要涉及到不良资产剥离和一些资产的重组等问题。"一券商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在今年年初中生集团就已经聘请了相关保荐人,但"整体上市需要时间"。
中生集团以天坛生物为平台实现整体上市的预期早已十分明确。
7月底天坛生物发出通告称:原第一大股东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持有的18315万国有限售流通股,无偿划转至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的股权过户手续已经办理完毕。中生集团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控股股东,也是天坛生物的最终控制人,在无偿划拨完成后,天坛生物由中生集团的"孙公司"升辈到"子公司"。至此,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持有天坛生物183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27%,成为天坛生物第一大股东。
上市公司方面称中生集团公司将在未来12个月内,采用定向增发、收购资产及吸收合并等方式逐步整合集团系统内部业务、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将视需要对天坛生物的董事会进行充实和人员调整。
据悉,早在今年年初,中生集团已经组建了整体上市工作组,对各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摸底和上报工程项目等工作都在积极进行之中。
"我们相信中生集团将在2008年中期之前完成整体上市,但并不对其实施进度持以过快预期。因为六大生研所现仍是全民所有制下的国有独资企业,对其改制上市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花时间来做。"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明芳指出。
中生集团是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旗下主要盈利资产为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和销售的疫苗、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
2006年,中生集团总资产在40亿元左右,净资产在27亿元左右,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净利润规模在3.3亿元左右。其中,疫苗销售额在20亿元左右,计划内疫苗的市场份额在90%以上,计划外疫苗的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
根据有关机构预测,在国家免疫规划扩容将增加中生集团2008年销售额14亿元的背景下,中生集团净利润规模将达到6.8亿元。
"在集团整体上市后,新产品推出速度加快,整体上市后,六大所的科研力量整合到目前的'北京微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将更名为'国家新型疫苗研究中心',此中心将立足于高端疫苗的创新,如:联合疫苗、肿瘤疫苗和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开发。而整合后的中生集团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将显着加快"张明芳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
"看好疫苗行业,更看好疫苗行业的龙头公司。天坛生物――整体上市后的中生集团,具备成为医药行业大市值公司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素质,因此我们认为,天坛生物是医药行业战略性投资的最佳选择,中生集团未来的市值将超过200亿元。"何平鸽给予天坛生物"推荐"的评级。

⑸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概述

该所不仅是开拓重要研究项目及首先开发成功并推广使用重要防疫制品的单位,而且是中国早期研究抗菌素的单位。
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卫生防疫和血清疫苗研究与生产的专门机构。在此后的三十年中,北京所几经迁徙,历尽艰辛,先后研制生产了中国最早的牛痘、霍乱、伤寒、狂犬病疫苗及白喉抗毒素等15种制品;分离出我国第一株青霉素菌种,实现了中国生物制品零的突破,延续并发展了我国的生物制品事业,培养和造就了专业人才,为我国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所和共和国一道发展壮大、走向辉煌。科技成果捷报频传,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效益节节攀升。汤飞凡等人在国际上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获得国际沙眼组织颁发的金质奖章,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赵铠组织研发成功鸡胚细胞培养取代了动物接种制备痘苗,为控制天花以至消灭天花做出了突出贡献;冷冻干燥技术、病毒性疫苗的细胞培养技术、单采血浆技术及生物制品检定的生化技术等多项技术,以及血源性乙肝疫苗、风疹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等多种疫苗都是首先在北京所诞生。与此同时,北京所与国际卫生组织及各国相关研究所的联系合作日益加强,北京所的英文简称“NVSI”( National Vaccine and Serum Institute)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这50年间北京所和兄弟生物制品研究所一起,和全国卫生防疫系统的同仁们一起,共同为防病灭病、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1998年起,北京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生物制品行业第一个股份上市公司——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天坛生物)诞生了。北京所将优质资产重组,以募集方式成立天坛生物, 1998年6月16日上海证交会股票上市发行,北京所控股75%,后经几次增发北京所控股股权变更为56.27%。天坛生物上市十余年来坚持传承、创新、发展,在新的体制、新的运营模式下稳步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北京所努力适应新的形势,逐步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科研为主的轨道上来。这期间,北京所在坚定的探索中前进,在变革的阵痛中奋发。科研工作被提到从未有过的位置和高度,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科研条件,科研管理机制逐步同市场经济接轨,科研人才的培养、引进和课题项目的进展成为全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十多年里,先后研制成功VERO细胞乙脑灭活疫苗、麻风二联、麻腮风三联疫苗等,为天坛生物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截至2008年底,北京所共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100多项,其中国际金质奖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两项,其它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部级科技进步奖36项,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
自1983年起,北京所开始招收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包括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两个专业研究方向,二十余年来累计培养研究生近二百人,走向工作岗位已成为行业内的技术骨干。
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所为依托承办的国家一级杂志《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期刊奖。
为了更好地迎接国际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挑战,推动中国生物产业蓬勃发展,在国家发改委和北京市的支持下,在集团公司的直接参与下,北京所抓住机遇,同天坛生物、国家CDC病毒所联合组建了“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疫苗中心),疫苗中心的基地建设2009年底已在亦庄开发区封顶,一期投资2亿多元,将建成与国际接轨的包括五个中试生产线和综合实验室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综合科研大楼,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主要从事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疫苗。重点建立基因重组技术、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联合疫苗、结合疫苗技术、DNA及多肽合成技术、人源化单抗技术等生物制品研发的关键性技术平台,预计2010年底交付使用。
目前北京所、疫苗中心在研课题近三十个,拥有一支包括中国工程院赵铠院士在内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其中赵铠院士和上海复旦大学闻玉梅院士合作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国家一类新药“乙克”已经顺利完成I、Ⅱ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III期临床研究;科技部支持,疫苗中心牵头的EV71疫苗研究及其他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也取得阶段性进展。北京所、疫苗中心独立申报或与外单位联合申报国家支持项目共计中标二十五项,累计获得资金支持近亿元。今天的北京所、疫苗中心正在逐步形成多学科、多项目、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相结合、中远期课题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一个更加科学化、现代化、产业化的生物技术平台正在形成,拥有先进技术和蓬勃斗志的科研力量蓄势待发!

⑹ 北京生物研究所属于哪个上市公司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前身是北洋政府中央防疫处,属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生物”)是一家从事疫苗、诊断制剂等生物制品的研究、生产和经营的国有独资企业,控股股东为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31,649.98万元。公司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北洋政府时期成立的中央防疫处,是新中国生物制品的摇篮,也是国内免疫规划产品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生物制品企业。

(6)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股票扩展阅读:

2020年8月5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联合检查,成为首个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

国家计划免疫技术咨询委员会秘书处、中国丹麦两国合办的中丹医学生物学研究生培训中心、《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杂志编辑部、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制品分会均设在所内,在高能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免疫技术指导、学术交流咨询、技术转让等方面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⑺ 中国生物股票代码是多少

中国生物股票代码:01177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生物)是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2011年10月,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辖北京、长春、成都、兰州、上海、武汉六个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微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北京中生国健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博德医学免疫制品有限公司和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5亿元。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

⑻ 北京生物最大股东是哪国人

中国人
北京生物没有外国股份,所以北京生物最大股东是中国人。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微生物学、免疫学研究和防疫制品生产的单位,职工1473人,各类科学技术人员612人,占职工总数的42%。其中高级技术人员88人,中级技术人员170人。该所不仅是开拓重要研究项目及首先开发成功并推广使用重要防疫制品的单位,而且是中国早期研究抗菌素的单位。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卫生防疫和血清疫苗研究与生产的专门机构。在此后的三十年中,北京所几经迁徙,历尽艰辛,先后研制生产了中国最早的牛痘、霍乱、伤寒、狂犬病疫苗及白喉抗毒素等15种制品;分离出我国第一株青霉素菌种,实现了中国生物制品零的突破,延续并发展了我国的生物制品事业,培养和造就了专业人才,为我国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⑼ 有了解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吗

考入这个研究所的话,以后毕业了也要留在那里。我听说前几年是签协议的,这两年虽然没签协议,可是毕业以后也是要留在那的。至于考试的内容,我也是11年考研,我现在也不太明白。只听说他们的题用的是北医或者协和的题。这两年用的都是北医的题,今年可能也继续。我大概只知道这么多。亲先想想以后是不是想留在北京,留在那个研究所吧。

阅读全文

与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上下载什么股票软件好用 浏览:993
金洲慈航的股票市值最新排名 浏览:469
st股票质押65折 浏览:260
有股票账户怎样查资金账户 浏览:767
雨虹科技股票 浏览:719
科森科技股票价值分析 浏览:954
股票各周期k线区别 浏览:592
如何查询个人已开的股票账户 浏览:934
智能装备企业股票行情 浏览:384
股票账户的银行卡怎么解除绑定银行卡吗 浏览:639
股票大宗交易赚钱技巧 浏览:648
601005股票每股净资产 浏览:194
视觉中国的股票行情 浏览:931
健康元股票个股资金流向查询 浏览:923
浙商证券股票代码多少 浏览:279
联行科技股票涨停 浏览:307
股票开户支持银行卡吗 浏览:666
2016股票基金业绩排名 浏览:720
中登联网查股票账户 浏览:762
股票st三维 浏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