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移民美国在国内的房产资产股票需要向美国报税吗
你好,一:申请人获批后,在登陆美国时申报个人名下财产,在中国拥有的现金和股票,需不需要报税?
根据美国的税务制度,有三种人是需要报税的:第一种是公民,第二种是绿卡持有者,第三种是税务居民。何谓税务居民?例如今年投资者在美国本土居住时间超过31天,或者投资者在过去的3年的居住时间总和超过183天,就是税务居民。由于计算方式复杂,上述天数并非自然的一天,如果简化来说,就是建议投资者每次到美国,一年居住时间不超过120天,就可避免成为税务居民。如果投资者没有成为税务居民,基本上不需报税。如果投资者已经成为了绿卡持有者,但在美国本土没有收入,那么投资者在全球所得是不需要申报的。
二:移民后,中国国内的房产如何向美国政府申报?在何种情况下要交税?
根据目前美国法规规定,移民申请者在美国以外个人名下拥有的房产,不在要求申报的项目内。成为美国绿卡持有人后,其房产増值部分,在日后出售获利并缴纳中国物业増值利得税后,若中国缴纳的税款仍低于美国资本利得税15%,才可能有美国税务的义务。如果投资者有房产且房产没有出租,那基本上是不需要申报。此外,房产增值,增值部分是不需要申报。因为美国税法认为投资者还没有变成所得,等投资者把这部分卖掉的时候,就要纳税。建议投资者在申请移民之前,把所有名下的财产和房产做评估,方便以后报税时可以证明房产来源。
三:诚实合理报税,对享受退休养老、医疗等福利待遇有何影响?
诚实报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这方面非常重要。以美国医疗为例,美国的医疗设备是全世界一流,美国的医疗保险较为昂贵,美国福利social security针对美国老人,每年给居民发放退休金并发放红蓝白卡,该卡方便居民就医。如果居民没有收入,该卡会将医药费全付。如果有收入,居民只付一部分。如果投资者没有诚实报税,是不能申请的。申请该卡要积满40个积分。每一年一个人最多可以积4分,申报1300美金可以抵1分,所以每年申报7000美金,就可完成一年4个积分。连续报10年,就有资格申请该卡。
四:美国公民及绿卡持有者的海外资产都要申报,对于移民客户而言,要不要全部申报?
目前,美国财政部有很多申报上的要求,为的是警醒海外美国纳税人不要以身试法不申报所应报的收入,美国国税局需要对全球性所得征收税金。考虑移民的家庭,现在就要做规划,因为规划与否,税后的所余会有天壤之别。如果投资者不能如实申报,其罚款相当严重。在美国,偷税逃税是一项刑事罪。
五:高收入人群在申报收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有什么好建议?
通常美国的报税季节是从1月到4月15日。依据中美税务协议中的规定,中高等收入人群是不需重复缴纳。但是如何申报、如何利用美国多方面政策合法地节税、省税、避税、延税及免税,建议用熟悉中美实际税务的美国认证会计师及税务律师做全盘规划。对于中高等收入人群来说,建议其收入分为两部分报税。如报税的是薪水部分,省税方式比较有限,额度也有限。投资者可以利用自住房子的贷款减税,或者去做慈善,这些都是可以抵税的。如果是公司收入部分,可以利用很多商业费用避税。
望采纳谢谢! 本司加拿大技术移民30万人民币,不成功不收费!!
Ⅱ 美国财富的60%是在股市里吗
股市影响经济的第一个机制是财富效应,这种效应尤其体现在居民部门。
以美国为例,截至2014年底,在美国居民部门的资产组合中,公司股权占到近20%的份额,养老金和共同基金合计占到42%左右,后两者的资产组合中又有超过30%到50%投入到了股市,因此,美国居民部门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公司股权达到全部金融资产的1/3以上。所以,股市的上涨会显着提高美国居民部门的财富水平,进而刺激居民消费,而居民消费又占到美国GDP的70%。
股市影响经济的第二个机制是通过影响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融资和投资:股市上涨会刺激公司的股权融资,从而推动公司投资乃至经济增长。
以美国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迄今,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非金融企业发行股票的净融资额基本保持在负值的状态:其一,退市企业数量多于上市企业数量;其二,公司持续不断地回购股票。事实上,美国股市已经不是美国非金融企业融资的主要场所,而是越来越“外国化”和“金融化”:按市值计算,美国本土的非金融企业市值占全部市值的比重从上世纪的80%下降到目前的60%,而金融企业市值和外国企业市值的比重分别占到20%左右。
股市影响经济的第三个机制是杠杆效应。股市上涨对公司股权的影响有限,不过,公司股权价值的提高会降低公司杠杆,推动公司债务融资。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上市公司只有4千多家,上市公司数量只占全部企业很小一部分,大部分企业的债务融资和投资行为都与股市没有直接关系。不过,从美国的经济实践看,居民部门的财富效应肯定离不开杠杆效应。
股市影响经济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机制就是通过企业上市、退市的优胜劣汰,推动技术创新。
以美国为例,上世纪90年代发端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股票市场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Ⅲ 货币超发,什么样的资产更容易暴涨
很明显,容易暴涨的资产已经暴涨了,反复的暴涨,头部科创企业股权,比如特斯拉。大消费中一些必需品,比如各种水,酒,酱油,油等等。核心城市中心地段房产,比如北上深杭市区学区房江景房老洋房。任何有一点想象力的资产都在天上,比特币都要49000美元,可怜啊,这是疯了吧。所以有钱的就会更有钱,没钱的更没钱。再去找这样的好资产很困难,我要知道就自己悄悄地去买,谁也不告诉,哈哈 。
这个问题问的好,因为目前全世界的货币已经、正在超发。
那么货币超发后,什么样的资产更容易暴涨呢?答案是要看资金想要往哪里流,能往哪里流。具体来说,美国去年至今,已经释放了超过3万亿美元,1.9万亿美元正在路上,可以说是在疯狂印钞。同期,欧洲和日本等国家,都在疯狂印钞,中国虽然没有货币大水漫灌,但是印钞速度也在上升。
全世界印了这么多钞票,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市,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但是股市却创下了新高,美国核心城市的核心房地产资产,比如纽约等,价格也在上涨,日本的股市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新高。中国的股市去年以来的行情也比较好,上海和深圳的楼市因为价格上涨,又被强力调控了。当然,中国是不允许炒房的。
所以说,当货币超发,庞大的货币资金往往会选择进入股市和楼市,选择合适的标的资产。最终,超发的货币会引起市场通胀。不过,当经济好起来的时候,会把这些超发的货币回收回去,则对相关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挤压。
附注:本文不作为投资者建议,市场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这种资产必须具备6个条件:1.有稀缺性,2.容易套现,3.容易锁住流动性,4.外资没有大量持有,5.不影响民生,6.买卖过程容易掌控。
举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吧。
房子:大城市豪宅,学区房,核心区小户型。
股票:腾讯控股,贵州茅台,美团,特斯拉等。
其他:比特币等。
这种资产必须具备稀缺性,这种稀缺性可以是天然的,可以是人为约定的,可以是行业垄断,可以是技术垄断……,总之,必须具备稀缺性。
市区房子会暴涨,郊区不容易大涨,学位房会暴涨,普通房子不容易大涨,商品房住宅会暴涨,商业地产不容易大涨,原因就在稀缺性上。
这种资产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只有容易套现的资产,人们才会愿意为它不断花钱,才能承接货币超发下的流动性。
这种资产人们不会大量套现,或者不能大量套现,它可能是:
为什么需要这个条件?因为资产膨胀后,如果不能锁住流动性,人们会大量套现,可能会流动性泛滥,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为什么需要这个条件?因为,如果外资大量持有,资产膨胀后,外资大量套现,会导致外汇大量流失,进而影响汇率稳定。
这种资产膨胀后,不会影响民生,顶多引发人们的嘲笑和谩骂。
因此,大城市房价可以暴涨,大多数小城市的刚需房,多半不会暴涨,最多稳步温和上涨。
这种资产的买卖,如果容易控制更好,这样可以随时控制货币的进出,防止流动性泛滥,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Ⅳ 中国国家资产,和美国国家资产,哪个更有钱
一个是用他的钱一个是印钞票的,你说哪个有钱,先不说美国经过几百年的资产沉淀就是这几十年的发展也比中国好多了,所以肯定是美国国家有钱
Ⅳ 未来30年,中国最值得配置的资产是什么
房地产
宾夕法尼亚大学对美国过去210的房价统计显示:收益率与债券几乎持平,但中国不一样,房价涨破天是大家的共识。
股票,最好的资产
股票是中国未来最好的资产,这个概念大多数人都是难以接受的,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中国上证指数1991年为100点,目是3690点,2019年7月时2320点,年复合收益率20.32%,房价1991年到2019年的复合收益率为17.27%,大盘完胜房价走势。
股市战胜楼市,不只是在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一系列发达国家也都是如此,就连经济萎靡的日本也是这样。宾夕法尼亚大学对美国过去210年的研究中,扣除通货膨胀后房价收益率3.6%,股票却有6.7%,这是全球最成熟的资本市场的表现。
放眼中国,如果1991年有人用100万买房,到今天大概有2000万,而买指数基金却有3700万。这个人买的也只是指数,如果投资优秀企业的股票资产翻100倍都是有可能的
Ⅵ 中国富人为什么从楼市转向私募
惠恩资本打造具有公信力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时代的变迁,经济的转型,资产配置的跨越,种种迹象和趋势表明,未来十年将会是私募基金投资的十年,与时间做朋友,收获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回报,还有那份执着而又年轻的财富梦想。私募基金爆发的背后,不仅仅是资产配置方式的转变,更是经济发展的刚需。在这样的利好环境下,高净值人士也纷纷嗅到了投资机遇。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为2.07万家,已备案的私募基金为6.07万只,管理基金规模高达10.21万亿元。这意味着私募基金首次实缴规模突破10万亿,接近公募基金的规模。
Ⅶ 合理的资产配置比例是怎样的股票应该占多少
随着国家注册制的出台,股市行情的转好,居民对证券资产的配置热情进一步增强,但该不该入市?进多少比例合适?各类资产又该怎样配置?这已经是摆在各个家长面前的重大问题,毕竟与自己的财富有关,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并给出合理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