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股市 > 2017银行业股票分析

2017银行业股票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04 19:48:15

㈠ 银行股有哪些股票

银行股就是目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商业银行,银行股属于证券市场里面金融板块。常见的银行股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
拓展资料:
银行板块稳定性在金融板块里面最高,并且股息最高,是散户投资者最喜欢去持有的,股价低,买的多,每年给分红,基本上大家都会长线持有一些,确实是每次在银行股低估的时候去投资的话,比存银行的收益要高很多倍,单单就是股息率就很多在5%以上,加上股价的收益,是非常客观的数字。
大部分银行连续多年的资产收益率都能保持在15%以上,要知道在整个A股市场总共3539只股票中,2017年资产收益率大于15%的公司只有671家,如果再加上连续多年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这两个条件,则就屈指可数了。
最简单的方法看市值+pb配合选择,这个方法是最懒人的方法,也不需要你太专业。尽可能选择市值前10的银行股,尤其是前5,越靠前就越好。
然后选择其中市净率(pb)低于0.6倍的股票,开始定投,每跌10%加一点点仓位,这样去做,长期持有,股息率+股价的收益,总体来说会很不错。
拨备率低于300%的银行是有一定潜在风险的,大家要留意,但不是一定,因为都是国有银行,所以不能那么死板的去看这个数据,但这个数据有相当高的价值。
存款和贷款的比例其实以前有75%红线的就怕会有泡沫,有很多不良资产现在取消了红线,给了银行发展的机会,应该是15年左右取消的。目前国际上成熟的银行存贷比在90%左右,控制的挺好,不会让不良资产大幅提高。
但是如果银行不贷款出去就不容易赚钱,不容易赚息差。所以存贷比低于80%的银行潜力大一点,高于95%的银行潜力小一点。
我们一方面要考虑银行股赚钱能力,一方面要研究银行股的风险把控,还要考虑到估值问题,但最大的好处就是国有银行有兜底,不会破产,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考虑赚钱能力,但风险也不能太高,64开这样去看比较好。

㈡ 2017年银行股大涨原因是什么银行股为什么大涨银行股有哪些

如果银行保险茅台美的这类国内的龙头企业估值太低,对中国加入msci以后很不利。其实现在所有转强板块 走最大市值股票 我个人推测。是外资的阳谋。他们的目的 是开始持有这些权重的一定比例,在加入msci.开放股指期货之后.他们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控制大盘走势.从而在股指期货获利.股指期货杠杆率7倍左右比如外资 哪怕亏5%让A股跌5% 但是股指期货做空 就可以赚35% 而买小市值股票是无法达到以上目的的.无论是国家队,法人机构,外资,都看清了这个趋势,买的也都是这一类

㈢ 平安银行股票2017年能涨到多少钱

很抱歉您的问题不属于平安银行业务,如果您需要咨询平安银行业务,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选择首页右上角在线客服图标或者关注平安银行微信公众号(pingan_bank)进行咨询。
https://b.pingan.com.cn/branch/mkt/bankonline/dist/onlineBankless.html#
应答时间:2020-06-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㈣ 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与股票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按照工商银行五年期大额存单利率4%计算,100万持有十年也就是40万元,答案很明显100万当前是持有工商银行股票会更高。

聪长远考虑100要绝对是持有工商银行股票会更好,但持股股票唯一缺点是风险大,存在股价波动,造成投资收益盈亏,而银行存款是安全可靠有保障,所有各有利弊之处。

㈤ 农业银行2017年净利有何特点

3月27日,农业银行举行2017年业绩发布会。2017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931.33亿元,增速4.9%。反映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净利息收益率为2.28%,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截至2017年末,该行不良率1.81%,比上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不过,这一不良率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17年底,大型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53%。同时,该行在职员工总数487307人,较上年末减少9391人。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7年末,本行在职员工总数487307人(另有劳务派遣用工8541人),较上年末减少9391人,减少部分主要来自于柜面人员。记者发现,柜面人员在农行员工占比中依然位居第一,为28.4%。

㈥ 宁波银行是五月中旬几乎跌了十块了这家公司到底怎么样

摘要 宁波银行虽然是一家城商行,但业绩的稳定性十分不错,公司自披露年报2005年至今,没有一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出现过负增长,期间,仅仅只在2017年时出现过个位数增长,其他年份均保持着双位数增长。同期,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也不甘落后,除了2009年出现过个位数的增长以外,其他年份均为双位数增长。这样的业绩成长,不管是稳定性还是持续性方面,均是十分不错的。

㈦ 2017年银行业盘点要点有哪些

严监管”是贯穿2017年银行业的关键词。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可见,严监管、防风险是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领域的重中之重。

针对市场上乱象频出,“套路”横行,监管重拳层层加码,相继落地,掷地有声。

站在2017年的年尾,本网盘点了一年来银行业的重点监管事件,每一件都反映了监管趋严的态度,每一件都见证了银行业发展的进程。

一、净化金融环境,银监会启动三三四专项治理

3月29日,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全面开展“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违反”)行为专项治理工作。

同天,还下发了《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的通知》。

4月6日,银监会继续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瞄准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信托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认为,监管文件不断发布,监管措施不断推进,这代表了监管层对金融业加强监管的决心,目的就是净化金融环境,使金融进一步为实体经济服务。

二、银监会:大中型银行年内需完成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5月26日,银监会印发《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聚焦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群体和脱贫攻坚等领域的普惠金融事业部。

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有利于相关银行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提供差异化产品,加大资源保障,增强业务开展动力。

三、防范利益输送,银监会规范金融机构吸收公款存款行为

6月26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公款存款行为的通知》,整顿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公款存款行为。在强化廉洁从业、严禁利益输送、防范道德风险、提升服务水平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通知》的实施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营造廉洁从业风气,培育合规文化,并有利于维护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四、银监会等三部委发文整治校园贷

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按照“疏堵结合、打开正门、扎紧围栏、加强治理”的总体思路,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同济大学教授蔡建国强调,应针对校园贷加快立法,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对借贷平台的资质审核、资金监管、信息共享、监管主体等作出详尽的规定,以科学立法引导健康发展。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取缔具有欺诈性、不合规的校园贷平台。

五、银行取消多项收费,中小企业或将获得实惠

7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取消和暂停商业银行部分基础金融服务收费的通知》,取消个人异地本行柜台取现手续费,暂停收取本票和银行汇票的手续费、挂失费、工本费6项收费等。

业内人士称,此次通知调整较大的主要是对公业务,即本票、汇票的费用减免,中小企业或将从此规定中获得实惠。

六、七部门定性ICO为非法公开融资

9月4日,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公告》称,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此次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公告》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充分利用了法律的武器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表示。

七、银监会提高股东准入门槛,隐性股东将被有效监管

11月16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总的原则和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加强股权、股东的管理,避免和杜绝代持、隐形股东,通过穿透的原则识别出最终受益人,要求其真正履行股东的责任和义务。

中信证券研究部研究员肖斐斐、冉宇航认为,《办法》赋予银行监督股东的权力,加强对股东行为的管理和信息披露,股权代持、恶意收购、经营干预等乱象有望得到遏制。

十、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加码,中小行将被有效监管

12月6日,银监会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新引入三个量化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二是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三是细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要求,如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融资管理等。

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指出,新增三个量化指标弥补了之前对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的中小银行缺乏有效监管的短板,加强了对银行同业业务的抑制,有助于鼓励银行业务回归传统业务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㈧ 怎么精选银行股

个人认为,玩股票的经验,别听意见,推荐,都骗人的,自己绝得好就买,要是没经验就别乱买,买了就套的牢牢的,银行股盘子太大不爱涨,适合大资金长期作战

㈨ 农业银行股票和中国银行股票买哪个好一点更有前途长期持有的。

这五大银行,涉及的主要业务基本类似,根据名称也有其侧重点,比如农业银行扶农、工商银行助工商等等,过去很明显,现在基本不明显了。其中中行全球扩展更多,全球业务也更多。
单看分红,根据收益率,就是红利÷估计×%,从上市开始算,目前建行是分红收益率最高的。分红收益率超过了一年期定期存款,可以长久持有。

㈩ 银行股(分红)怎么买需要注意什么

 

银行股可以大致分为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交建),全国性商业股份银行(平安,招商等),城市商业银行三类。买分红股其实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交建)这5家里面。

国有大型银行在金融系统中的作用是定海神针,所以大部分持股都是在国家机构手里,本身流通股份就很少,所以散户持仓相对较少,股价波动很小。

银行股(中农工交建)需要注意的主要是股息率。买银行股就是为了买省心,买稳定收益。股息率是决定了你分红多少的关键。

股息率=每股分红/股价 ,从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看出,股息率和分红成正比,和股价成反比,大多数情况下每股分红会逐步微量增加,每年的波动其实不算大。所以股息率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和股价成反比, 股价高的时候股息率就低,股价低的时候股息率就高 。

买银行股记住6%以上股息率可以买入,5%以下股息率就可以卖出。

以农业银行为例,历史分红每股大概在0.18元(我知道22年分红高一些,举例而已)左右,那么就是股价在3元以内可以买入,在3.6元以上可以卖出为最优。

2022年分红是每股0.2元,按照6%股息率计算,理论上3.33元以内可以随便买,但是考虑到2022年分红增幅过大,可以适当缩小目标股价在3.1元以内。所以更多时候我们不能单纯只看当年的股息率,还要把历史分红数据拉出来对比,看看平均值。

误区一 、有一部分人认为股价跌了分红会减少,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分红是按照每股分红,而不是按照持仓市值分红。

仍然以农业银行为例,30万买入10万股,分红为每股0.18元,每年分红1.8万元。

如果股价涨了,3.6元你卖出,股票盈利20%,如果股价没涨跌到了2.4元,这个时候持仓市值是24万,但是分红仍然是0.18元每股,0.18*10万=1.8万元,分红一分不少的。你需要做的只是慢慢等待股价回升,甚至加点仓。我相信真正懂银行股,持有银行股三年以上的玩家,这个时候八成都会去加仓,下跌更让他们兴奋。

误区二 、银行股收益太低,没什么人买。银行股收益单独拎出来看确实算不上很高,跟什么一年三倍比起来真的差太远,可能一年收益还不如一个涨停板。可是,你以为真的没什么人买吗?往往小资金才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稍微大一点的资金在股市已经很难灵活进出。看上去上是一个涨停就可以,但是你要想一下,如果500万持仓,你是否能做到一年收益10%。所以这里存在一个极大地误区,大资金买银行股的不少,我了解到的买银行股的投资者大多数都是50万以上持仓的,而中国所有股民,持仓十万以上的不超过10%。说白了,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持有过银行股一年以上的体验。

买银行股更像是理财中的资产配置,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其实把思想转换一下,假如你有50万存大额存单5年,约定年化收益4%,也就是到期还本付息一共60万。那么买入50万农行,每年股息率6%,稳定的3万利息。你把他当做一个大额存单,按年计息。在此期间股票跌了对你有影响吗?没有影响的。股价涨了的话,你设置好条件单。3.3元就卖出一半,3.6元就清仓。这样即使没到五年,你的20%收益已经拿到手。即使银行股不涨不跌,共计获利65万。这不比大额存单香吗?

有且仅有一种情况你会亏损,那就是你买的银行股一直跌,跌破20%并且一直不修复。理论上是有这种可能,实际很难发生,这是你需要取舍的。并且,只要保持分红,12年不到你就可以把本金赚回来了,如果还有人要问不分红咋办,我只能说你还是去存银行吧。

误区三 、分红会除权,不填权分红没有意义,就是左口袋进右口袋还要交税,所以买银行股没啥用。这句话前半句是对的,但是后半句明显是建立在不填权的基础上的,这就是个文字陷阱。

首先我们来说下 除权和填权是什么? 其实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高深。还是以农业银行为例,股价3元,分红除权的意思就是,分红每股0.18元,股价下跌到2.82元,投资者实际并没有收益,只是左口袋进了右口袋。填权就是在之后的一年,股价会慢慢涨回到3元左右。这个时候明眼人都会发现问题,如果不填权那么按理说农业银行的股价早就是0甚至负数了。想一想,可能吗?

买银行股就是为了长期投资, 表面赚的是分红的钱,实际赚的就是填权的钱 ,只是这两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比较接近罢了。如果你在乎除权,没懂这个本质,只能说明你是短线投资者,银行股并不适合你。然后有人会提到前复权,后复权,这其实只是K线形态修复而已,对股价没有任何影响。记住, 提到银行股,谁再拿除权、复权、填权来给你说没用,他们就是知道个名词装X而已 , 不用理会。我也欢迎杠精们拿这点来杠,评论区见。

首先是打新债和打新股,新债基本是稳赚,每年一两千还是很轻松的。新股目前行情不好,可以暂放。我之前发的买银行股打新股的案例,很多人就会在评论区杠精(网上杠精真的很多)说打新股破发。我特别想问,大哥,破发你不会不打吗?难道有人强制你打新。 求你们都别打,留给我,我不怕破发。

其次,股息率6%,但是实际收益不止6%。以分红再买入为例,30万持仓,10万股,分红1万8,股价下跌为2.82元,此时可以增加6383股,为了计算方便,我们简化为6400股。你会发现增加的是6.4%的股数,也就是你下一年实际收益会增加6.4%,并且以后每年都是如此,如果选择分红再买入,收益是1/(1-股息率)这个数字会略大于股息率。所以除权其实在分红再买入这个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

股息红利税的收取为:

1.持股超过一年,可免征收红利税;

2.持股1月至一年,需交红利税为红利的10%;

3.持股1个月以内,需交红利税为红利的20%。

这个分红税是指分股票买入后持有时间, 做T也会收分红税 ,所以很多人会在分红股权登记日前卖出股票,除权后再买入,主要是因为他们平时有做T增加收益,如果想躺平,完全不用管这个。即使分红税最高20%扣除掉,也有年化收益4.8%,碾压大额存单。

这是一个股民利用自己小账户购买银行股测试。在2017年7月5日,股价6.08元买入。多年持股未动,实仓现金分红(没有分红再买入)的真实数据,5年时间22.63%的收益,平均年化4.52%虽然不高,但和直接银行存定期比起来还是高一点点,毕竟资金灵活。需要注意的是他是随机购买的,并没有择时。买入时股息率小于5%,只有4.76%。这个其实不在我们适合买入的股价区间,尽管如此仍然有年化4.5%以上收益。如果按照我们的理想情况买入,股息率6%对应的股价会是4.8元。你会发现,这里面差了25%的股价波动。也就是说,如果在理想的6%股息率买入,收益会是平均每年9%。当然,理想情况很难实现也存在偏差,以此为例只是想说明按照6%股息率买入,5%股息率卖出严格执行,实际收益会比4.5%年化高很多,大概在8%以上。

买银行股(分红)不像是炒股,更像是买基金或者理财,没有持有3年以上打算不用考虑买银行股,不过多解释。

阅读全文

与2017银行业股票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20下半年各行业高增长股票 浏览:216
股票涨停后停牌是什么原因 浏览:123
tcl股票重组能卖吗 浏览:579
股票科大讯飞明天走势 浏览:223
2至3元的净资产收益率高的股票 浏览:234
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影响投资收益吗 浏览:126
银行能查到股票信息吗 浏览:169
债券股票都是由政府发行的 浏览:798
通达信股票池实时数据 浏览:105
云南白药股票的资金来源 浏览:566
香港股票3993 浏览:82
前一天涨停的股票 浏览:47
股票今日资金流向准确吗 浏览:853
金石科技股票走势图 浏览:766
中国牛股票人 浏览:210
股票不追涨停的口决 浏览:512
常熟农商银行股票分红如何 浏览:405
如果公司管理层发生变化影响股票 浏览:191
工商银行股票月线 浏览:893
股票账户转到银行账户要多久 浏览: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