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股市 > 中国股票上市案例

中国股票上市案例

发布时间:2022-09-25 07:37:17

❶ 中国A股,港股,美股这三个地方都有上市的中国公司有哪些

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是由中国境内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从2013年4月1日起,境内、港、澳、台居民可开立A股账户)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不是实物股票,以无纸化电子记账,实行“T+1”交割制度,有涨跌幅(10%)限制,参与投资者为中国大陆机构或个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区分,这一区分主要依据股票的上市地点和所面对的投资者而定。中国A股市场交易始于1990年,2015年4月8日,A股时隔7年重回4000点大关。
港股是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场比国内的成熟、理性,对世界的行情反映灵敏。如果国内的股票有同时在国内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据它在香港股市的情况来判断A股的走势。
美股,即美国股市。广义:代表全球股市
开盘时间:美国从每年4月到11月初采用夏令时,这段时间其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采用冬令时,则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2:30-次日凌晨5:00

❷ 中国上市第一个股票是什么

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约翰•凡尔霖后,俗称“小飞乐”的“中国第一股”让世界为之轰动。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984年发行的股票(通称“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

❸ 国内有没有上市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但不认定为实际控制人)的企业上市的案例

摘要 你好,这个是没有的。第1点,如果国内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啊,肯定是实际控制人,绝对是要被认定的。第2点,证券法的这个规定要求他必须是做这样的认定,如果不做这样的认定是不可以的,不合法的。第三,目前说实话只要是在国内上市的这些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基本上都是法定代表人。无一例外。

❹ 为什么中国公司到海外上市

伴随中国企业在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地区相继上市的热潮,开曼群岛、维尔京、百慕大……这些原本不甚知名的小小群岛逐渐成为了中国企业注册离岸公司的摇篮。据说在这些地区注册的企业有10641家与中国内地相关,而其中的新浪、网易、金蝶、联通等公司无一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目前在这些地区平均每天都会有一家中国概念的新公司注册成立。而事实上,这些公司的所有者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到公司的注册地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选择的注册地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几乎都是国际避税地。但是,根据我国税收法律的规定和我国外汇管理体系的限制,能够利用这些地区所进行的合法国际避税数额很小,因为我国政府对居民来自中国境内的全球收入征税。
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动力驱使大量的企业尤其是民企趋之若鹜,涌向这些远洋岛屿呢?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与此现象相关的一系列人士--民企老板、投行经理、中介机构、税法律师以及国际税收、国际经济法的教授,试图解开这个似乎众人心照不宣的谜团。
曲线上市的优美拐点
提起到开曼、百慕大去注册海外离岸公司,中国熟悉资本市场的业内人士大概首先想到一个名词--海外曲线上市。
海外曲线上市的学术叫法是"造壳上市",即要在拟上市的海外证券市场所在地或其允许的国家(地区)成立一家中资公司的控股公司,进而以控股公司的名义申请上市。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成功案例:1992年10月9日,中国在纽约交易所挂牌的第一支股票是"华晨汽车",其公司全称为"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1992年6月于百慕大群岛注册,上市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在中国内地的实业"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1999年初,新加坡证交所出现了一张新面孔--鹰牌控股,注册地开曼群岛,其背后的上市公司--广东佛山鹰牌陶瓷公司成为首家海外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1995年,惠州侨兴通过其原来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公司,到英属维京群岛注册成立了侨兴环球,以侨兴环球名义回购侨兴集团90%的股权,接着于1999年2月17日在美国NASDAQ上市,成为第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2000年1月31日,在百慕大注册的"裕兴电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的第一家内地民营企业,募集资金4.2亿港元。
沿着这些先锋开辟的成功之路,后继者们充满信心,纷纷踏上了这条曲线上市的艰难道路。而这条道路上的第一站,往往是奔赴开曼、百慕大、维尔京,注册一家或数家公司。一位海外投行业务的资深人士形容说:"这些弹丸小岛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曲线中,是一个优美的拐点。"
的确,从中国内地出发,经这个拐点,民营企业既可以通往香港的创业板,更可以迈入美国的纳斯达克。因为百慕大、开曼、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法律属于普通法系,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合法注册地。而根据香港联交所1992年7月颁布的《香港创业板上市规则》中关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注册地的第一条,除可以在中国内地、香港注册之外,百慕大、开曼群岛也赫然在列。据不完全统计,选择开曼、百慕大作为注册地的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远多于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注册的公司:我们在香港创业板股票中任选了代码在8003~8028之间的10家上市公司,发现只有1家在香港本地注册,其他9家公司(4家主要经营地在内地)的注册地全部是开曼群岛或百慕大--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那么,这些上市公司为什么不选择证券市场所在地注册而要绕道遥远而陌生的开曼、百慕大?与此相关的各方人士众说纷纭,但细想又似乎大致相通,不外乎以下四个原因:注册程序简单、减少风险、逃避外汇管制和合法避税。
想上市,必然面临的各种复杂的审批程序、规则要求,企业的头痛事绝对少不了。不过,能免一桩是一桩,开曼、百慕大、维尔京这些小岛作为离岸注册的乐土,可给企业省去了不少繁琐的手续和规则的麻烦:公司可以不必在注册地生产经营,可以把注册资本移作他用,公司设立发起人不要求是当地居民或国民,无需向当地税务局提供财务报表。而且,现在国内有大量代办注册离岸公司的中介机构,看似遥远的距离却没有了任何障碍。
法律环境宽松、保密性好,也是开曼、百慕大等地的突出特点。一位从事企业海外上市法律咨询的律师指出,这对于通过曲线路径上市的公司来说,能够减少法律风险。以位于加勒比海上的开曼群岛为例,它是一个部分自治的英国殖民地,其公司法以英国商业公司法(1948年)为基础,但经过开曼政府多年的数次修订,其中已经具有了很多本地特色。根据开曼群岛的公司法,税务豁免公司可以得到政府20年不征税的保证,可以发行无面值的股票,还可以不必每年召开一次股东大会,甚至股东的名字也可以保密。实际上,很多离岸法区都有明文规定:公司的股东资料、股权比例、收益状况等信息,享有保密权利。宽松的法律环境以及对公司业务的高度保密,使上市公司自身的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极大减少了各种风险因素。如果上市公司在未来的经营期间出现与投资者的法律纠纷,裁决过程所适用的开曼法律往往可以使上市公司逃避某些责任或者占据有利的位置。
除了法律宽松,开曼、百慕大、维尔京等地的税收相当优惠,对于在此注册的企业不征收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这意味着,尽管在中国内地从事实际经营的公司必须向中国政府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作为其投资者的离岸控股公司,由于注册地政府不对控股公司的投资收益征税或税率很低,因此,整个海外上市的公司体系可以避免双重税收。
此外,开曼群岛、百慕大、维尔京等地区普遍对豁免公司没有外汇管制,外汇出入自由。这使得很多通过曲线上市的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募集的外汇先放在离岸公司,根据中国内地企业实际经营的需要,逐次将资金汇往国内,而不是一次将在海外募集的外汇全部投入国内的企业中去。
除去以上理由,似乎还有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很多时候,公司在海外上市曲线中的"拐点"不止一个,而可能在多个避税地注册多个"壳"公司。在国内的资产注入海外"壳"公司的过程中,伴随的是层层交错的控股关系、扑朔迷离的资产置换。"越复杂就越安全。"一位从事多年投资银行业务的先生含糊地解释这个现象。"在这些避税地各种财产、公司情况都是保密的。所以,一般很难摸清各个公司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方便企业内部进行关联交易啊!"倒是一位中介咨询人员一语中的。
风险投资的"软猥宝甲"
尽管开曼、百慕大、维尔京,这些本不知名的小岛走进中国人的视野源于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之路,但是在这些岛屿上注册的1万多家与中国内地相关的企业,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与这个目的有关。一位中介机构的资讯顾问认为,目前国内许多接受海外风险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才是真正的离岸注册兵团的生力军。
与那些产生到海外上市想法后才着手注册离岸公司的企业相比,许多成功吸引到外资创投的高新技术企业似乎更有先见之明,公司初创时的注册地一般就在开曼、百慕大、维尔京。一位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经理指出,为了绕开国内政策的限制,一般国外风险投资都采取间接投资于海外离岸公司的形式介入中国创投市场,以便于在投资实现增值后顺利退出。作为创业企业,当然要配合投资方以达到双赢的目的。所以,一般会选择开曼、百慕大、维尔京等离岸法区注册公司,以离岸公司作为投资方投入资金的中转站。面对经济、法律均处于过渡时期的中国,通过间接投资离岸公司的形式,海外风险投资为自己披上了一件刀枪难入的"软猥宝甲"。
创业企业上市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形式。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国内此路不通,那只能通过海外上市以保证风险投资全身而退,由此,问题回到了文章的最初--风险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也意识到了开曼、百慕大、维尔京这些小岛的魅力所在。以1992年首先进入中国创投市场的国际数据集团IDG为例,其投资的搜狐、金蝶相继于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而这两家均是通过注册离岸公司实现海外曲线上市的典型。
将所投资企业的股权协议转让是风险投资退出的另一种重要手段。如果创业企业是海外注册的离岸公司,那么,在股东转让股份或风险投资退出而改变股权结构时,绕开了国内的审批程序,使转让手续和过程得到了简化。但如果直接被投资企业在中国注册,根据有关规定,其股权转让必须报原审批机构批准(审批机构批准还需征得科技部同意),然后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复杂的手续、漫长的等待,可能导致审批后企业早已错失市场良机。加之在开曼等地可以避免对投资者的双重税收,这使创投企业在海外注册的运作成本低于国内注册。
事实上,为改变外资绕道介入国内风险投资业的情况,我国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日前,由外经贸部、科技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颁发的《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暂行规定》,容许"外国投资者单独或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以创业投资为经营活动的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企业。"但是客观地看,目前国内风险投资的环境仍不容乐观。IDG副总王树先生指出,目前中国的《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税法》等相关法规不健全,比如《公司法》仍存在对外投资不得超过净资产50%的限制;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面临的双重征税问题,《税法》没有解决;《外商投资企业法》中对无形资产投资的限制;这些都将阻碍外资到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业。
看来,外资风险投资身上的这件"软猥宝甲"一时半会儿还脱不下去!
兼收并蓄的"变脸"之地
其实,除了上述原因,企业海外注册的目的还有很多种,对他们来说,开曼、百慕大、维尔京……这些遥远的海中孤岛是转换身份、实现"变脸"的理想场所。
在河北省"5·18"经贸洽谈会上,记者注意到有两家注册地为"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民营小企业以外资企业的身份出现。事实上,这不过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到维尔京注册了一家离岸公司而已,企业老板本人对着世界地图也找不到他们的注册地在哪儿。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为享受外资企业的优惠待遇,税收在几年内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免。对此现象,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的蓝蓝教授分析说,尽管我国已加入WTO,但世贸组织仅要求给予外商不低于本国居民的待遇,但目前中国给予外资的是远优于"国民待遇"的"超国民待遇"。因此,有些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会想到以假合资的办法来逃避国内税收,这种现象短时间之内很难消除,因为中国现在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为此,仍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对外资的优惠待遇。
民企搞假合资"变脸"不过为得点税收上的小实惠,比起国内某些大公司的"变脸"手段,绝对是小巫见大巫了。日前中国一家大型企业××公司为实现在香港顺利上市而进行的资产重组过程中,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一家离岸公司,利用开曼群岛对注册公司资产质量要求宽松的特点,把全部的企业不良资产注入新公司,从而顺利实现了优质资产与不良资产的剥离,预计不日即将传来该企业成功在香港上市的捷报。这等"变脸"法术才真叫高强。
现在,连台资企业也纷纷搞起了"变脸",想到中国内地投资受到台湾当局政策的限制不要紧,聪明的台商先把资金投到自己在开曼、百慕大、维尔京等地注册的离岸公司去,然后转道奔赴内地,任台湾当局如何把守也无济于事。
"作为海外归国学子,我们回国成立这家公司的想法就是为国家做点事情,所以,我们希望公司保证纯正的血统,注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企业。但我们的投资方是外资,为配合他们未来的退出以及在海外的顺利上市,现在又要考虑在开曼注册,这真是一种两难选择。"由多名海归博士、硕士们组建的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徐洪才博士吐露的苦恼,让我们看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热衷于这种"变脸"游戏。海外注册还是有利有弊的。

搜集资料,仅供参考!

❺ 中国企业上市只能在港股美股A股上市吗是否有在其他股市上市的案例

当然可以,除了中国的这些选择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呀,我们所熟知的关键,A股市场上市,港股市场上市,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这都是我们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同样也有啊,世界那么大不可能就这几个股市的。所以那些只是比较冷门,国内这些企业通常不怎么强调那些。

那么除了上面所说的新加坡和英国伦敦还有哪些地方,比如说德国的法兰克福也可以上市,但我们国内企业很少过去。德国人的基因就是带着一种稚嫩和偏执偏执到什么程度,就是做事情一丝不苟,你那个东西有问题就是有问题,所以不好做,但是像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它更多的侧重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不侧重于企业过去和现在财务状况差不多就行了。

❻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发行、第一支上市、第一支被带ST帽子的股票分别是谁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股票在枣庄中兴煤炭公司发行;

( 1881至1882年,清朝政府官员戴华藻等为了筹集资本,先后函请张莲芬、贾起胜、戴宗骞等一批清政府官僚集股,招集股本约6万余两,中兴公司发行股票后,股民有2600多人,遍及中国各个角落,几乎全是军政要员及社会名流。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黎元洪曾任中兴煤矿公司董事会会长;北洋ZF代理国务总理朱启钤、国民政府财政次长钱新之曾任中兴煤矿公司总经理,除此之外,一些军界、商界名流,如张勋、倪嗣冲、张作霖、吴炳湘、张学良、叶揆初、胡希林、陈景韩等都曾是中兴公司的大股东、董事,民国期间第一任总理朱桂新任中兴公司财务总监。

❼ 请问2015年中国有哪些股票公司上市

2015年至今中国证券市场有41家A股上市。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603939N益丰

603898N好莱客

603618N杭电

603222N济民

603118共进股份

601198东兴证券

300427N红相

300426 N唐德

300423N鲁亿通

300422N博世科

300421N力星

300420N五洋

300394N天孚

002745N木林森

002743N富煌

002742N三圣

300425环能科技

002746仙坛股份

002741光华科技

603799华友钴业

603698航天工程

603899晨光文具

603686龙马环卫

603600永艺股份

603558健盛集团

300419浩丰科技

300416苏试试验

603678火炬电子

603611诺力股份

603601再升科技

601069西部黄金

300417南华仪器

300415伊之密

300364中文在线

002740爱迪尔

002739万达院线

002734利民股份

300418昆仑万维

300413快乐购

603788宁波高发

601021春秋航空

❽ 近几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失败的案例有那些

如果我们关注欧洲的股市就可以看到,电信板块的骨干企业这几周一直在欧洲市场领跑,英国电信的股价在过去几个星期中增长了4.4%。而这一段时间内全球范围内的电信并购案也不断发生:荷兰KPN投入11.2亿欧元收购了Telfort,意大利电信公司愿意出售其在巴西电信公司的股份,西班牙的Telefynica公司有意以2.9亿美元收购中国网通的股份。今年1月31日,SBC以160亿美元收购了AT&&T;5月,Verizon以84.4亿美元收购了MCI。

但是,在成功者眩目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失败者的黯然神伤。许多电信公司不惜血本大肆向海外市场扩张,特别是在全球电信业空前繁荣的上世纪末,部分电信运营商甚至为此孤注一掷,甘冒债台高筑的巨大风险。这其中,虽然不乏成功者,但铩羽而归、因此一蹶不振者也大有人在。貌似平坦的大道下面,往往也隐藏着“噬人”的陷阱。国际化,本来就是一场“与狼共舞”的高风险游戏。

1.德国电信:北美玩不转,遗恨失吞吴

德国电信可谓电信企业国际化的典型代表。多年的扩张使德国电信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性运营商,但与此同时,大规模海外扩张也给德国电信带来了严重的“内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这家电信巨头向美国市场的拓展。

在进军美国电信市场之初,德国电信首先将目标锁定在美国VoiceStream无线公司,并将并购这家无线运营商作为进军美国市场的第一步。

当时,VoiceStream无线是全球发展最快的移动电话运营商之一,虽然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仅为4%,但其网络已基本覆盖全美,拥有大量潜在用户群体。因此,德国电信将收购VoiceStream作为进军美国电信市场的切入点,期望这项收购能够为其进军美国市场铺平道路。

但没有想到的是,这项收购却颇费周折。首先是收购计划宣布后,在法兰克福交易所,德国电信股价应声大跌,原因是投资者担忧收购代价过高,并担心这项收购会遭遇美国管理层的阻挠。事实证明,这些投资者的担忧不无道理。这项收购果然遭到美国参议员的强烈反对,以霍林斯为代表的美国参议员坚决反对德国政府控股的德国电信兼并美国VoiceStream无线公司,坚持德国电信的政府参股量不能超过25%。

虽然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最终于2001年4月25日批准了这项收购案,德国电信以225亿美元的价格成功并购VoiceStream公司,但由于这一并购案耗时近一年,全球电信市场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德国电信在终于赢得美国市场的同时,也进一步加重了德国电信已经很沉重的债务负担。

包括收购VoiceStream无线公司在内的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收购,在将德国电信推向国际电信巨头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债务负担,同时许多被收购公司在全球电信市场严重衰退的情况下,大幅度贬值或是经营出现亏损,从而使得企业市值下降,债务负担越来越重,盈利水平连续下滑。

今年7月初,这家德国电信业巨擘透露,正在考虑出售公司下属的T-Mobile美国子公司。而这家公司的前身正是此前德国电信费尽周折并购的VoiceStream无线公司。这意味着德国电信在美国市场已萌生退意,也意味着德国电信此前收购VoiceStream无线公司之举,实际上是一着错棋。

德国电信目前意欲退出美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美国子公司的网络正面临可能高达100亿美元的升级改造,这必然会进一步加重公司的债务负担,而德国电信出售其美国业务,则可以获得302亿美元左右的现金。在目前情况下,对于德国电信而言,显然后者更有吸引力。

2.NTT DoCoMo:“I-Mode”的柔情,欧美永远不懂

2000年11月,鉴于当时“i-Mode”移动网络服务在本土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日本NTT DoCoMo公司决策层决定趁机拓展海外市场。为此,NTT DoCoMo向包括荷兰KPN-mobile公司和美国AT&T无线通信公司在内的四家海外移动通信运营商投入了总计达160亿美元的巨资。作为交换,这四家公司将在各自的网络中运行DoCoMo公司的“i-Mode”移动网络服务,以及其WCDMA 3G技术。当初DoCoMo公司的如意算盘是,这些海外投资项目顺利实施后,公司就可以从“i-Mode”服务和3G技术专利中获取来自海外的滚滚收益。

然而,事与愿违,在日本本土大获成功的“i-Mode”服务在海外市场却一败涂地。2002年末,日本国内“i-Mode”服务用户已多达3500万,而整个欧洲“i-Mode”服务用户还不足15万。在美国,这项服务同样遭到市场冷遇,DoCoMo公司在AT&T无线通信公司98亿美元的投资损失高达80%。

DoCoMo公司挥师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失利的主要原因,其实更多地归咎于文化层面上的冲突。在日本本土市场,“i-Mode”服务由于恰好迎合了日本年轻一代的需求,因而获得了极大成功。但在欧美市场上,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使欧美用户对这一服务缺乏足够兴趣。更为不幸的是,在欧美市场,人们普遍认为“i-Mode”服务只是3G服务之前的过渡性技术。因此,DoCoMo公司的“i-Mode”服务难以吸引欧美用户是必然的,也决定了DoCoMo公司这项海外投资战略注定将以遗憾收场。

3.沃达丰:看家本领也有失手时

大规模的收购,在将德国电信推向国际电信巨头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债务负担,同时许多被收购公司在全球电信市场严重衰退的情况下,大幅度贬值或是经营出现亏损,从而使得企业市值下降,债务负担越来越重,盈利水平连续下滑。

英国沃达丰集团从一家规模不大的电信业公司,在短短数年内发展壮大成为业务横跨25个国家的全球电信业巨擘,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功不可没。但即使是这家被公认为擅长打海外战的巨头也同样有失手之时。如2004年,对美国AT&T无线公司志在必得的沃达丰就出人意料地落败于竞购对手Cingular无线公司,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

此前,业内普遍认为,收购AT&T无线可以使沃达丰顺利进入美国市场,并在美国市场推出沃达丰自有品牌,并使其客户可以在全球众多国家使用同一网络,进而获得较好的综合性收益。但谁也不曾料到,2004年2月17日,Cingular无线公司最终报出405亿美元的天价,一举击败出价380亿美元的英国沃达丰集团,成功将美国第三大移动电信运营商AT&T无线收归旗下。

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出价原因外,沃达丰之所以在这次竞标中落败,与其外国公司的身份也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之后,曾有消息称,沃达丰进军美国市场的另一个选择可能就是强行收购西南贝尔。但最终可能考虑到这项收购不仅成本高,而且可能会遭遇美国政府的阻挠,因而也宣告作罢。

实际上,除了竞购美国AT&T无线公司失利外,沃达丰在海外其他市场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2004年,沃达丰在日本市场的业绩就明显不佳,销售额与运营利润分别下滑了6%与27%,并出现客户流失现象,不少客户转投到竞争对手NTT DoCoMo和KDDI门下。

从美国运营商的并购大潮到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海外资本试水,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都很多。相对于国际大型电信运营商公司成熟的多元化资本运作理念与技巧,国内电信运营市场的资本运作方式和融资方式仍略显单一。

但随着企业的壮大和国际化的需求,海外并购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国内运营商在实施战略合作或者并购的同时,还要考虑以下问题:

1.不单纯追求规模。不能单纯追求规模效应,应该明确自身的战略目的,明确要将资源投入到什么领域,避免盲目投资。沃达丰进入美国市场时,选择Verizon无线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但后者的技术与沃达丰的服务并不兼容,致使沃达丰在美国业务的开展出现重重困难。

2.合理规划并购步骤。应采取合作-收购部分股份结成战略联盟-整体并购的方式循序渐进,规避风险,积累经营经验。

3.预先评估。对企业新的协同要求的考虑,预先准确评估未来整合的难度和风险。

4.法国电信:德国市场遭遇滑铁卢

2001年10月,法国电信出价37亿欧元购买了德国移动电话运营商Mobilcom AG公司28.5%的股份,期望通过参股形式向德国移动通信市场渗透。但由于Mobilcom公司创始人格尔哈德?施密特仍持有这家德国移动运营商40%的股份,仍是德国移动最大的股东,仍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操控股,作为第二大股东的法国电信对Mobilcom公司日常业务根本无从置喙。不久之后,双方的合作就出现了裂痕,法国电信与施密特在网络建设等问题的决策上出现了巨大分歧,尤其是施密特家族动用Mobilcom公司资金购买股票一事,更给双方的合作蒙上了阴影。

最后施密特向法国电信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法国电信或者投资13亿欧元完成3G网络建设,或者完全兼并Mobilcom公司。对于施密特的要求,其时已债务缠身的法国电信当然不会接受。

2002年9月12日,法国电信决定停止投资Mobilcom公司,并出让所持有的Mobilcom公司股份。至此,法国电信进军德国移动通信市场的行动宣告收场。在当年的财务报表上,法国电信将参股Mobilcom公司列为投资损失,亏损额总计高达71亿欧元。

法国电信投资德国Mobilcom公司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对德国3G通信市场估计错误。德国3G许可证拍卖结束后不久,国际电信市场就风云突变。一度炙手可热的3G技术骤然冷却,竞拍3G牌照的巨额投入使Mobilcom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并殃及法国电信深陷泥沼,无以自拔。

5.Quam公司:美丽的泡泡让我昏了头

西班牙Telefynica电信公司和芬兰Sonera电信公司合资组建的Quam公司,是另一个在德国3G市场铩羽而归的案例。

2000年,鉴于欧洲3G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热潮,西班牙Telefynica电信公司和芬兰Sonera电信公司在德国合资组建了Quam公司,并在德国3G牌照竞拍中出价164.46亿德国马克,获得了一份3G牌照。但此后,3G市场却并未如同人们所料的那样出现爆炸性增长,而竞拍3G牌照的巨额投入却使包括Quam公司在内的不少运营商不堪重负。

2002年10月,在竞拍3G牌照之后不到两年,Quam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着Telefynica公司与Sonera公司联手德国3G市场梦的最终破灭。

有业内人士指出,Quam公司进军德国市场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对3G牌照和市场需求评估失当。同时,竞得3G牌照的Quam公司在着手建设网络的过程中,由于不满足互联互通的条件和要求,未能顺利实现与其他运营商的互联互通,网络能力不足以满足需求,也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6.印度市场:早起的鸟不一定有虫吃

自1992年开始,印度电信市场逐渐走向全面开放,尤其是在最初几年,由于印度的BSNL、MTNL与VSNL等三大固定电话运营商被禁止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因而使印度移动电话市场一度成为对国外运营商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包括英国电信、和记电讯、法国电信、南方贝尔等在内的海外运营商,相继通过独资或合资方式迅速向印度各大主要城市渗透。

但实际上,印度市场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发展迅速、利润丰厚,并且后来印度政府还逐渐解除了固话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的禁令,使印度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最终导致先期进入印度市场的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南方贝尔等海外电信运营商相继撤离。

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南方贝尔在印度市场挫败的原因是对这一市场的发展情况估计不足,贸然进入加之政策出现反复,使这些海外运营商措手不及,不得不悻然而去。

7.中国移动:我要是拿的彩礼多一点就好了

6月18日,国内最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试图收购巴基斯坦电信股份,开始国际化战略的首次尝试,却折戟沉沙。

中国移动最终报出14亿美元的报价,但由于同时参与竞标的阿联酋电信最终报价约为25.98亿美元,高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出价,因此阿联酋电信最终成功入股巴基斯坦电信。

电信战略咨询专家王煜全认为,缺乏国际化经验让中国移动在“临门一脚”时,顾虑重重,直至落败。“中国移动勇敢地走出去进行国际化尝试值得鼓励,瞄准东南亚电信市场也可圈可点,但它缺乏国际化经验,最终的报价就是佐证。”王煜全认为,中国电信企业国际化直面三个问题:第一,涉及到企业本身管理水平、国际化经验以及市场判断力等诸方面;第二,政府的支持;第三,因为海外收购牵涉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让许多“国”字头的企业顾虑重重。

“对于纯粹资本的输出,中国公司不占优势,可以多向跨国公司学习经验、管理的高层次输出。”王煜全说。

8.阿尔卡特:失利缘起“巨人情结”。

2001年5月,当法国电讯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公司宣布欲收购美国朗讯科技公司的消息时,许多人认为这将是这家法国头号电讯设备制造巨头进军美国市场的最好机会。

对于阿尔特公司而言,如果能够成功收购朗讯,将对北电网络构成强大威胁。阿尔卡特公司虽然在欧洲市场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在某些技术领域、尤其是光缆和有线领域,仍落后于北电和朗讯,因此,收购朗讯不仅可以使阿尔卡特顺利挺进北美电信市场,而且能够加速其向全球性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转型。

但最终,这项收购却以失败告终。2001年6月,朗讯科技公司断然结束了与阿尔卡特公司的并购谈判,使阿尔卡特借朗讯公司进军北美电信市场的计划化为泡影。

阿尔特公司收购朗讯失败的原因首先是阿尔卡特自身规模有限,虽然在欧洲市场上取得了不欲的业绩,但在全球电信市场上,阿尔卡特仍无法与沃达丰或诺基亚等巨头相提并论,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区域性巨头,这可能是导致收购朗讯计划折翼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可能是朗讯公司的“巨人情结”在作怪。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球电讯市场独步天下的朗讯公司甚至曾计划将诺基亚收归旗下。而十年后,竟会成为当年根本未入自已法眼的阿尔卡特公司的盘中餐,自然不是朗讯、甚至美国投资者愿意看到的,这也是朗讯最终拒绝阿尔卡特收购的一个深层原因。

❾ 第一批在A股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首批有8只股票挂牌交易,分别为:延中实业(600601)、真空电子(600602)、飞乐音响(600651)、爱使股份(600652)、申华实业(600653)、飞乐股份(600654)、豫园商场(600655)、浙江凤凰(600656)。由于上交所这8只股票成为新中国最早公开上市交易的一批股票,“老八股”之称由此而来。

❿ 中国股票2000年-2017

首先要明确一点:国家为什么要建立股票市场,我认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国有企业融资,这是看待中国股市的核心,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会明白中国为什么是“政策市”,才会明白,为什么几年前2245点会开始走熊,才会明白周5为什么会大涨。 可以说,中国股市的涨跌都是国有企业改制的需要,这是核心问题,至于民营企业,也都是陪嫁的丫鬟,当跟着玩就是了。交易所正式成立的时候,当时只有8个股票,就是所谓的老八股,当时实行的是1%涨跌幅限制,指数从96点开始,经过两年到达1429,当时可以说是很疯狂,后来波动极大,指数从1429点跌到386点,跌幅高达80%左右。1992年5月21日,奠定了中国政策市的基础,当时,取消了涨跌幅限制,当天,大盘高开,涨幅高达100%,指数从600点涨到1200点,其中,几个新股的发行矿升3000%左右,管理曾没没有潦倒市场如此狂热,于是先通过舆论手段干涉股市,但是不管用,形态和前几个月说风险教育的时候一个道理,各种媒体使劲唱空,但是指数依然上涨,后来采取了加快新股发行的方式来降温,指数才开始跌到1000点。从这点可以看出,在90年代,中国已经奠定了政策市的基础,这个时候的一个细节值得留意。当时市场太疯狂,深圳市政府将涨跌幅限制从1%降为0。5%,并且买入方还要交纳印花税,此举措导致了10个月的暴跌。比如,深发展从30元跌到10元,面队这种局面,政府决定托市,就象周5为什么要托市是一个道理。深圳市政府筹集了2个亿决定救市,方法就是买进深发展,稳定龙头,稳定大势,通过救市资金绝密有序的行动,深发展的股价慢慢回升,2个月左右,从13涨到了25左右,市场在深发展的带动下,逐步恢复人气,政府的救市成功,这些回忆,充分说明了中国市政策市,中国的涨跌都是政府主导的。在政府托市以后,指数一路走高,这时候,政府开始“发挥”证券市场的真正功能:为国企融资,于是,第一次大扩容开始了,1992年,两第上市公司共有54家,1993年,达到177家,扩容的势头很凶猛,1993年,指数达到1558点,但这个1558点,成了一到坎,用了7年时间才跨越,随着发行新股的加快,市场进入低迷期,导致低迷的原因有几个,一是上交所设备严重不足,二是金融市场整顿,金融市场的整顿是关键因素,指数大幅下跌,政府开始着急,1994年,政府发布了4个救市的措施,但是市场还是不见起色。这个时候,有一个案例去要说一下,就是开启上市公司并购先河的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通过一系列的强行收购和发收购,深宝安成了延中实业的大股东,当然,后来证明深宝安是失败的投资,但是这个事例绝对不能 小看,因为,企业的重组和并购是股票市场永恒的话题,是短期暴利的最大的一个话题。比如,双汇为什么会因为收购大涨,最近山东海化为什么因为收购成为热门话题,徐工科技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就这个原因。上回书说到证券市场萧条,政府的4个救市措施也不见效,市场甚至说要关闭股市,政府于是再次扮演救世主的角色。1994年,个大媒体发表新华社的稿子:暂停新股发行,并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市场再度亢奋,从300点涨到了1000点,从此,300点成了中国股市的铁底。这个时候,还有一个案例值得说,不要走开,广告后更精彩。管金生,这个神化中的人物,相信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在1994年粉末等场。要说中国股票市场有大鄂的话,管金生就是他们的爷爷。1992年,上交所首先向券商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这个时候国债期货是不对公众开放的,1993年,国债期货向公众开放,各路资金纷纭入市,,全国国债期货的交易所达到14家,交易量达到3个亿,这个时候,王股民他哥成了最大的赢家之一,而万国证券的总经理管金生在历史性的这个时间成了风云人物。管金生联合辽发等机构在327国债期货和约上做空的理由是,当时市场传言财政部对327国债进行帖利,但是管金生认为国家的财政很空虚,没有道理拿钱来补贴,,这时上交所不知道,管金生已经超过规定持仓量,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确实要对国债进行贴利,而此时管金生已经持有巨额空单,而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做多,本来管由于持有大量空单可以站住脚跟,但是他的联盟机构却不讲江湖道义,突然空翻多,联盟瓦解,管金生的赌性开始出现。面对巨额亏损,还开始大量的抛售共计2000亿的国债,327国债被打回到147元,当日多头全线爆仓,管金生从亏损转为巨额赢利,,但是保证金根本没有,说白了是透支交易,当天晚上上交所取消了违规交易,管金生损失了13亿。管金生后来被判17年,也由于这个事件,中国的首个金融起火品种宣布取消,万国证券和申银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由于国债期货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股市资金被分流,行情陷入低密,而随着国债期货的关闭,对股市又产生利好,资金大量的又流回股市 ,1995年5月18日,在国债期货取消以后的三天内,上证指数上涨了300点,升幅达到了50%左右,这就是着名的5。19行情,这个时候,政府再次出手打压股市,措施就是继续发行新股,市场在经历上次的扩容后,心理非常脆弱,5月23日,指数大跌16%,5。19屁股还没做稳的机构和散户全部被套,这个时候,还有个细节需要说,上面应该是5。18行情,写错了。在5。18行情后的几个月,刮起了一股“议化”行情,为迎接议化上市,主力大肆吃进上石化和马钢,短短几天,两个票上涨30%左右,但是在议化4月11号上市后,上石化和马钢大跌15%左右,经典的第一次上演了“利好出尽就是利空”在经历几年的大起大落以后,绩优股成了市场的主流,1996年,国务院想利用股市实现国企的改制和解困,下发文件要求国企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发了长达一年的牛市行情,指数在一年间上涨200%,1996年初,深发展和长红已经跌到最低点,随着上面利好的逐步推出,市场再度搏起,深发展从6元到20元,长哄从7元到27元,这个时候,政府再次出手打压,连出12道金牌,,人民日报的文章、、涨跌幅10%的限制等,也陆续推出,在12月16到24日,上证跌掉30%,在期间,政府又安抚,说人民日报的的文章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在97年1月,指数又开始回涨,但是到97年4月,政府又开始唱空,,期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导致了一段时间的熊市,到1998年5月,政府又开始托市,降息、降低印花税等措施陆续推出,但是指数还是走低。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绩优股受到热捧,比如深发展涨了14倍。19995年5月,朱总理直接导演了长达两年的牛市,以总理对一份内参的批示拉开了序目。那封内参是说股民对股市不满的,总理批示后,发表了8条意见,包括基金 入市,降低印花税等,,5月18日,证监会开会转达了总理的意见。5月19日,两市创几年来单日最大的涨幅,成交量也比前几个交易日翻倍,从这个时候开始,指数大幅上涨。5。19成为了牛市的代名词。引领大涨的是科技股,东方明珠、上海三毛、中信国安等网络概念大幅度上涨,其他股也开始大涨政府这个时候更是火上浇油,平均每两天就出一个利好,到2000年,网络股、大盘股、资产重组轮番表演,指数达到2000点以上。牛市被国有股减持终结,2001年6月,指数到了2245点,在国有股减持公布后,开始大跌。期间虽然后反复,但是始终没有回到历史高点。以后的大家想比都知道了,2005年,指数最低到了998点,尚主席的股权分置改革拉开了这次牛市的序幕,指数最高到了4335点。

阅读全文

与中国股票上市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多策略的股票市值最新排名 浏览:563
股票交易软件的五档交易不见了 浏览:815
股票交易系统怎么影响股价 浏览:690
股票指数编制软件 浏览:953
熊市中的涨停板股票怎么做 浏览:916
李嘉城香港股票代码 浏览:121
股票软件怎么作图划线 浏览:406
中国股票全世界最烂 浏览:767
浙商银行香港发行股票情况 浏览:541
股票盈利亏损计算方法 浏览:276
st股票怎么估值 浏览:812
300910股票近一月的交易数据中心 浏览:298
中行员工能买股票吗 浏览:934
融资增加对股票有什么影响吗 浏览:968
债券和股票的价格是一样的吗 浏览:297
披露中报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浏览:251
资产重组股票为什么是st 浏览:170
淄博市齐商银行股票分红 浏览:774
股票指标如何编辑器 浏览: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