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股市 > 中国平安瘟疫影响股票了吗

中国平安瘟疫影响股票了吗

发布时间:2022-11-14 01:52:17

❶ 受疫情影响 股市会停盘休市吗

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人体早期的症状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状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数病人会表现为胃肠道的反应,比如腹痛和腹泻。

  2.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发烧度数在37.3度以上。另外还会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等。

  3. 随着症状的加重,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甚至会出现呼吸窘迫等严重症状。进行影像学的检查会发现肺部有磨玻璃一样的肺间质的改变。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和肾功能衰竭等。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新型冠状病毒暂时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方法,做好个人防护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包括:

  1.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

  2. 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3. 多饮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4. 居住及工作环境中多保持通风状态。

  1. 怀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要第一时间与家人和朋友隔离,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2. 身体进一步出现发热(发烧度数>37.3度)、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时,要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这样能够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3. 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要保持医学观察14天,14天期间如果无其他症状发生,才可以解除隔离。

以下是其他关于冠状病毒的其他专题解读:

【预防知识】积极防护,保护自己

【科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种类盘点

若您在疫情期间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询

查看各地实时交通封禁状况可关注: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报

若您出现身体不适状况,可足不出户,在线免费问医生:阻击肺炎免费问医生

❷ 中国平安今天到底怎么了是否爆发了什么危机

1)比利时富通集团爆发财务危机导致股价暴挫,导致手持富通股票的中国平安投资浮亏超过160亿;
2)受绿城房地产信托业务被调查影响,平安作为绿城主要信托融资伙伴,被大基金减持;
3)汇丰可能正抛售所持平安股权。
4)明日有一国际评级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做有关中国房地产评级的电话会议,地产股不被看好,平安也受牵连。
5)再融资。
6)在经历承销胜景山河[0.00 0.00% 股吧 研报]丑闻、保荐项目大面积破发和大比例业绩变脸后,平安证券[0.00 0.00%]曾经引以为豪的投行团队开始分崩离析。
回答来源于金斧子股票问答网

❸ 为什么中国平安最近大跌

中国平安最近大跌,除了三季报预亏公告影响外,还有以下的致命原因:
1、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买进欧洲富通集团(Fortis),几近血本无归:238.74亿元的原始投资按9月30日收盘价计算,浮亏157亿元,为此公司不得不发布三季报预亏公告。而实际上,据有关人士测算目前富通股价已低于1欧元(最新价0.88欧元),平安买进的1.21亿股市值已不足10亿元人币,缩水接近100%!

2、这家仅次于中国人寿的国内第二大保险公司,四分之一家当被输得精光,去年A股募资380多亿竟“谈笑间灰飞烟灭”!理由是:238.74亿元的投资血本无归又是个什么概念呢?2007年年报显示公司净资产1072亿元,此时平安刚买进富通不久;到了今年中报,公司以“浮亏不必计提损益”为由,看起来上半年仍有71亿元净利润,但净资产却已从1072亿减至809亿;三季报这一巨亏,净资产估计也就700多亿。
3、重大事务五是股东权利。虽然,买富通不是买外汇衍生品,看起来风险似乎要小些,此举也不是某几个人的“越权行为”,但平安是在二级市场买进富通股票的,连小股都知道股市有风险。然而,如此大手笔的风险投资(占净资产四分之一),事先既不经董事会讨论,更别说股东会审议,去年11月29日一纸“特别提示公告”,就算履行告知义务了。不仅如此,到了今年4月3日,公司又准备出资21.5亿欧元购买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股权,只是后来因为股价实在跌得不成样子才不得已中止。如果第二笔投资出去,就将占到平安净资产的一半,动用股东一半权益,居然只要董事会一声告知,真不知这家上市公司的眼睛里还有没有股东,重大事项还要不要经过股东审议?
4、中国平安2007年末总资产为6510亿元,按15%计算其投资海外最高可达977亿元,接近同期净资产1072亿。金融机构净资产的杠杆比率通常都是很高的,保监会的“暂行办法”以总资产的一定百分比,而不是以净资产为基数,就把风险给放大了,可以想象,如果中国平安用足策,将近千亿资产全部投资海外,在这场金融海啸中说不定也要面临破产的厄运。
这些致命的巨亏,足以让平安从此不再平安哦。

❹ 今年的股市究竟得了什么"瘟疫"一跌而不可收拾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本轮股市下跌最根本的因素是宏观经济,加速下跌的原因则是“大小非”。中国的宏观经济在2007年二季度之后就呈现出增长疲态,加之国际市场环境恶化,海外消费剧烈下降,引起国内贸易顺差减少。实际上,A股市场一直不缺少流动性,只不过预期会改变流动性的去向,流动性的减少只是瞬间的事。当宏观经济预期不乐观时,大量资金就会从市场中流出,“大小非”解禁,在市场出现下跌征兆的时候就开始夺路而逃,引起了市场大幅下跌。牛市中最赚钱的是持股的投资者,“大小非”在股改过程中被动持股长达1~3年,获利巨大。由于它们的成本非常低,即使市场下跌幅度大,还有很丰厚的获利空间。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处在博弈的劣势,在本轮下跌中亏损最大。 皮海洲:一是A股市场在本轮牛市中涨幅巨大,以致股票价值严重高估,并最终导致了“涨得越高,跌得越深”。本轮牛市行情的起点在千点附近,最高点达到6124点,涨幅超过500%,这样的涨幅在中国股市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也正因为这种大幅上涨,造成了股票价值的严重高估。在这种情况下,股市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回吐压力。 二是宏观调控的压力进一步增加。就在A股市场积累了巨大的做空能量时,股市面临的宏观调控压力也越来越大。最明显的是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多次上调,进一步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对于原本就存在巨大回调压力的股市,显然是雪上加霜。 三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经济的衰退,进而影响到中国产品出口,股市难免会受到影响。同时,也造成周边股市尤其是香港股市的暴跌,进一步拉低了A股市场重心。 四是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成为股市暴跌的直接导火索。如果说2007年10月~11月底的回调是正常调整的话,那么,2008年1月中旬以来的暴跌就是非正常了。之所以出现非正常暴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国平安等一些公司的巨额再融资,它再一次暴露了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不负责任行为。 五是“大小非”套现的压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股市面临的套现压力越来越大。这种压力将成为股市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的。 六是监管部门并不合适的有所作为与无所作为。2007年8月之后,监管部门切断了新基金的发行,断绝了股市的资金来源,以致股市于2007年10月见顶回落。然而,面对股市的暴跌,监管部门又无所作为,使投资者对管理层救市的期待一次次落空,投资者的信心也因此丧失殆尽,陷入跌跌不休。

❺ 美国股市为何在疫情下经历了最惨的下跌后迎来暴涨

美股自疫情来,自高点跌了36%,目前反弹了25%,确实跌的够多,而近期的反弹,相对A股,反弹是比较多的。美股目前的反弹并非是疫情好转或者经济好转,而是来自货币宽松和经济刺激。

东哥此前说了美股的下跌,疫情只是导火索,本质原因是美股牛市运行了11年之久,市场担心牛市终结。从估值来看,标普500指数以及道琼斯工业指数估值已经进入过去15年间的高位,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估值水平。同时,美债收益率的现象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预示着美国经济存在进一步衰退的可能。

而疫情使美国经济进一步承压,倒逼美联储加快降息的步伐,但是,降息只能缓解熊市的步伐,延续牛市的难度非常大。 最近一次可以与这次全球股市暴跌比较的是2008年,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这一次是否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当下还很难判断。

当前美股反弹并非是疫情好转或者经济好转,而是来自货币宽松和经济刺激。美联储持续放大招,承诺无限制地购买资产,几乎堵上了所有的筹码,当然还有最后一个大招就是一项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协议!很快要来了,之前要求通过14万亿经济计划。后来美联储承诺无限制地购买资产,每天都将购买750亿美元国债和500亿美元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此计算规模总计6250亿 美元),扩大货币市场流动性便利规模。

晚间美联储又祭出2.3万亿美元贷款,包括大众企业贷款、市政流动性便利,垃圾债、连垃圾债都买上了。所以,放水和刺激的力度是非常大的。

但美国这样无限制发债,利息还得起么?咱们弄个4万亿,很多年都没消化完。最近全球股市反攻,是用钱砸出来的,无限制的印钞票,但美股能再转牛吗?可能并不乐观,因为水放多了,慢慢也不奏效了,降息只能缓解熊市的步伐,延续牛市的难度非常大。要见市场底,得经济+疫情的双重反转。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下文散人阐述一下美股暴跌暴涨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利好(空)!

自3月份新冠肺炎袭击美国后,美股就如同“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整个3月狂涨狂跌,24日前狂泻30%;24-26日连涨三天,暴涨20%。其中,3月26日道琼斯指数收涨1351.62点(6.38%)至22552.17点;而3月27日,三大股指均跌超3%,其中,道琼斯指数下跌了915.39点,跌4.06%,至21636.78点。至此,美股已经创下了多项记录,比如:两周内经历4次熔断,这样的场面就连久经沙场的巴菲特都表示,在他89岁的生命中从没有一次见过这样的场景。说到这里,散人认为美股熔断尚未结束,还会再来。

美股“过山车”,也导致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多个市场跟着“起舞”,狂泻反弹,就连差一点站稳3000点的上证指数也受到牵连,上周五(3月27日)收涨至2772.20点。

为什么单单一个美国股市的暴跌暴涨会带来这么大的冲击呢?而美股乃至全球的这次暴跌狂涨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A股的情况。外资作为一个神秘的存在,一直被各大媒体誉为价值投资的典范,也被A股的投资者看作是A股市场的一个风向标,被誉为“聪明的资金”。这类资金,一旦流出就会被投资者们视为市场将要下跌甚至大跌,而一旦流入就会被视为市场将要上涨乃至大涨。这样的心理效应,在众多外资所喜欢的价值投资类股票(如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将中国平安和贵州茅台等股票的走势与道琼斯指数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们的走势非常相似,乃至如出一辙。

自从我国因高杠杆而导致2015年“杠杆牛”破碎后,大量的外资蜂拥般地冲到国内市场,大肆购买A股股票,从而开启了一波长达3年的上涨。然而,2018年美股由于恐慌情绪四下蔓延,道琼斯指数一路大跌,作为价值投资典范的中国平安等外资持有重仓的股票也不幸遭殃,高位“跳水”。

当这样的情况再一次发生在2020年的时候,不禁让人怀疑其中的原因。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全球的央行开启了一波快速的量化宽松政策。由于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市场,叠加上全球化的便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大量流入全球的资本市场,从而推高了全世界资产的价格。自2011年开始,我国允许境外机构投资者,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由于起步较晚,外资在A股市场上的体量不大,所以,上证指数整体上一直没有被推高。直到2018年6月,众多持股限制被取消后,外资才真正地成为A股的主力军之一。根据国金证劵研究所的统计数据,2019年,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达到1.76万亿元人民币,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的3.96%,并且,持股多在上证50里。

近期,美国流动性的缺乏导致资本的快速流失,使得本应属于避险资产的各类资产,被争相恐后地进行抛售,以便保留现金。这也波及我国,截止3月25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836亿元人民币,大量资金流出的股票为中国平安、贵州茅台和招商银行等白马股。不光是A股和港股,世界上所有新兴市场都出现外资的疯狂抛售。全球化使得世界相连相依,却也使得世界经济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随时可能造成连锁反应。

作为这次全球金融暴跌的“始作俑者”,美股可谓聚焦了全世界投资者的目光,美股的暴跌突涨何时才是个头儿,一直是全球投资者最急切关注的问题。毕竟,股市稳定才有利于市场 健康 发展。

再让我们从投行预测、数据显示和高管购股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吧!

作为在美国投行占有重要一席的高盛,于3月13日公布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它对美国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作出了预测:如果在2020年,假设企业利润降低50%却相对好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表现,那么,标准普尔500指数也将在2100点企稳,这代表了今年38%的总下跌。而高盛给出的今年表现最差的模型反映,如果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后续的金融或经济危机,参考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分别下降49%和57%,那么,标准普尔500指数就会在1700点左右,也就是距2020年2月14日高点3393.52点下降50%。虽然看似悲观,但是,高盛却乐观地认为,本次事件是突发性事件,并不具有任何的可持续性。同时,高盛的分析师Kostin大胆预测,到2020年年底,标准普尔500指数回升至3200点。3月27日,标准普尔500指数,跌88.60点,或3.37%,至2541.47点。

席勒市盈率是考察股市走向的另一个指标。所谓席勒市盈率(Shillers PE),是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自己创造的一种市盈率(本益比)指数。这种指数,以通货膨胀调整利润的10年平均数,来计算调整后的市盈率,从而克服了在利润出现泡沫时市盈率失真而误导投资人的情况。在席勒市盈率方面,美股的正常市盈率一般在15倍左右。可是,在这次美股股灾之前,美股平均市盈率却高达32倍,这个数字也是基本持平于前几次互联网泡沫、金融危机时的平均市盈率。在经过了这次股灾的调整之后,该平均市盈率已经下降到了22倍。如果重回到正常的15倍,那么,美股的正常位置正好在标准普尔500指数接近1700点的位置。

虽然目前的市场看似深不见底,但是,根据CNBC的报道,美国一些公司的高管却已经开始大量地购入本公司的股票来稳定市场。Verdence Capital的投资人评论道:“当内部人士开始购买股票时,就说明他们认为自己的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了”,正所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华盛顿服务公司(Washington Service)的数据显示,在2001年和2008年的两次经济危机中,在市场下跌到一定程度后,就有一些公司的高管们开始增持自己公司的股票,当他们开始进行第二次增持时,通常意味着市场底部即将出现。

一阵秋雨一阵凉,枝吐绿芽报春归。综上所述,判断美股何时稳定,总有众多迹象提前预示。就美股来说,投行买入的预测、平均收益率的降低、企业高管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等等,都是市场企稳重要信号;

就A股而言,随着美股的企稳,外资也将再次流入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白马股股票之时,就是A股稳定上升的重大吉兆。

此外,作为全球化的结果之一,以及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力,美国股市的稳定,才是全球股市稳定的重要因素!

回答不易,感谢观阅!

跌久必涨,涨久必跌,这是市场规律的使然,俗话都说反弹只是为了更好的下跌。

道琼斯指数已经暴跌10000多点了,短期反弹暴涨也是必然的。目前美国疫情还这么严重,停工,停产,停止进出口,这些都停止了目前用什么来支撑着股市,支持经济?单纯的货币政策,完全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这种暴涨是没有可持续性,所以美国根本问题,还是控制疫情,然后恢复生产,提高就业!这样经济才能逐步恢复,股市才能真正的好转!

嗯,对于美股来说,做多做空都能挣钱,这或许正是其魅力所在,毕竟美元独大,在洪流中,或者在潮汐间隙捕捞,以供日常食用,这也是靠水吃水的正常行为,记得笔者年轻时对日本文学里的赶海精神及经验就甚感敬仰,作品名虽然一时记不起来了,但其中描述的日本人在恶浪频繁时期,渔人为了求生而日夜侯待恶浪过后的捕捞机会,有时是满载而归,有时数日连虾影都难见,还得与恶浪抗争,躲避海浪无情的吞噬,其情其景不得不让人佩服其渔人坚韧不拔的坚强韧性,笔者讲述的看似与问题无关,不过在我看来,美股近期的反复走势确实与我当时欣赏日本文学时的情景感触极其相似,而当今美之疫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不会亚于恶浪,相信其中赶海者中也有不少熟悉海上生存的捕捞者,懂得选择性的耐心等待,侯待反复无常的巨浪后,才会重拾生活,恢复正常风平浪静快乐生活吧

❻ 为什么中国平安股票最近一直在下跌

国内A股受到欧 市 走低的影响,还 一 步回落,但是其 后市的回调幅度并不大
大盘 从其前日反弹高点回落大幅走低,即将回调到位随时将会进入小型反弹
即便会有走低而其回调的幅度并不大,市场即将有望再次走好,不过我建议你目前还是空仓观望

一、中国平安股票为什么下跌那么厉害?
受到外围 持续下跌的影 响,周一 跳空低开 低走,市场再现 " 星期一"。权重股继续 市场 做空的主力,特别是金融股继续集体做空,使大盘单边下挫,沪指5000点大关也被轻松击穿。最终沪指报收下跌266.07点,量能同比略有放大。
两市盘面上,权重股继续成为市场杀跌主力,中国平安公布过千亿元的巨额再融资计划对市场形成较大打击,保险股在此利空消息面的影响下全线急挫,中国平安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中国人寿,中国太保跌幅均超过8%,成为市场的主要做空动力。中国石油再创新低,继续成为场内掼压大盘的主要空头动力。银行股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跌幅也在4%左右,有色金属、煤炭等蓝筹板块处跌幅前列。而盘中仅有创投、农业、电器等板块逆势做多上行,如世纪中天、力合股份、龙头股份、复旦复华、大众公用等创投概念股均有不错表现。
从盘面特征分析,权重股继续杀跌,个股板块的炒作有所降温,近期一些强势股开始补跌,市场恐慌气氛加重。大盘近期呈持续加速破位下挫,重要支撑位一一告破,技术形态恶化,对市场人气打击较大。短期看,后市仍有调整的压力。但在经过持续调整之后,短期内大盘将有可能有超跌反弹的技术性要求。

二、中国平安股价为什么暴跌
炒股杠杆 配资:
其实它的 很 简单,假如你投 市5万 股票透过商业机 构的 业务增 长,此时股票就给你创造出了新的经济价值,一旦股市行情不好下跌,你就会产生亏损。股市杠杆的存在正是一种风险意识的体现,股市瞬息万变,难以把控,有人赢也就有人输,只有合理操作股市杠杆,克制自己,才能减小投资风险。那么,股市杠杆交易是怎么回事呢?它指的是投资者利用小额资金来进行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原始金额的投资,期待着获取想多投资标的无波动的受益的操作行为。就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你买了一幢二百万的房子,首付是20%,你就用了5倍的股市杠杆。如果房价增值5%的话,你的投资回报就是25%。它的回报和损失都是5倍的放大,如果你有一定把握的话,可以选择杠杆配资炒股,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风险与机遇并存。
股票配资,简单的说,是给股票加杠杆,借钱炒股,支付利息。
关于其合法性:
配资公司给配资人分仓的时候,正常情况下签的全部都是借款合同,也有些是投资管理合同。
“民间借贷”这个词,是官方拿出来的,是对个人借贷行为的污名化,它含蓄的表达了个人借贷行为的非法性。
配资与普通的个人借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体现在借款资金用途的单一性上。

❼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是什么

这次新冠疫情会给中国与全球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爆发,至今已有两年了。疫情对中国与全球实体经济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总体上看,现阶段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很大,其冲击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五个。

1.经济衰退

这几年,整个全球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增长停滞。 根据202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世界经济可能会以200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增长.美国2020年一季度开始GDP收缩4.8%,终结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4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已陷入“大封锁”,预计今年全球经济萎缩3%,其中发达经济体萎缩6.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萎缩1%,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2022年,在全球通胀高企、金融环境可能收紧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近日同时下调了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2和2023年全球增长预期从4.4%和3.8%下调至均为3.6%,世界银行则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4.1%下调至3.2%。从目前看,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免,这次全球大流行不仅仅是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而是严峻的就业危机和经济危机。同时,新冠疫情可能导致更多人失业;在美国,申请失业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之一的十年扩张已经结束。

再来看中国的经济情况。当2020年疫情爆发时,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达到-6.8%。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着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进入2022年3月以来,中国疫情出现反弹,且病毒传播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三大特征。今年2-3月以来,疫情影响促使深圳和上海两大全国经济中心先后采取区域封锁等隔离措施。尽管这一举措对限制疫情的传播发展已经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从经济影响来看,这将直接导致制造业及服务业劳动力供给出现阶段性短缺。同时,交通物流的封锁和限制将影响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正常流通,并进一步对广大中小微企业形成冲击。而且,动态清零政策要求对局部聚集性疫情进行快速严格防控。这意味着城市居民日常出行和生活将受到影响,人员的流动和聚集下降将直接影响餐饮,零售,旅游及房地产销售等服务行业。考虑到上海和东南沿海经济大省持续受到不同程度的疫情困扰,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将阶段性放大。

2.全球市场动荡

疫情爆发以来,富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日经指数均出现大幅下跌。2020年3月18日,美国股市再度暴跌,触发本月第4次、史上第5次熔断,这也是道琼斯指数近3年来首次失守20000点。受疫情影响,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从3月23日起关闭交易大厅,完全转向电子交易。美国股市10天内发生4次熔断,而美股自1987年熔断机制建立以来共发生过5次熔断,上一次还要追溯到1997年。美三大股市市值一度缩水2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总量。道琼斯指数自2017年以来首次跌破2万点。欧洲和新兴市场股市也经历多次熔断,英国、德国、法国等国股指累计下跌一度超过40%,进入技术性熊市。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大幅上升,信贷市场信用风险增大。如此阵仗,让89岁的巴菲特也惊叹活久见,巴菲特可是股神呀,活了这么久,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但也让他感叹这太不正常了。网友们还替他开启了段子接龙:

2020年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一次美股熔断。

2020年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两次美股熔断。

2020年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三次美股熔断。

2020年3月16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四次美股熔断,我太年轻了……

2020年3月18日……

还有网友调侃道:“巴菲特说一辈子就看见五次熔断,我10天就实现了四次,看来我要比股神厉害。”

虽然疫情对股市的冲击是短暂的,但若疫情持续蔓延,全球股市将进一步受挫。这几年的股市表现也是如此。

3.全球产业链突发中断

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利益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可以说,现在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国家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你在为各国疫情重创、美股暴跌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的时候,火马上就要烧过来了。或许你没有亲戚同学在美国,你没有购买美股,美国的疫情似乎和你毫无关系,然而这个世界的运作规则没有如此简单——美股大跌,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毫无疑问也损失惨重。

中国平安下跌 13%、微博下跌 19%、阿里巴巴下跌 10%,网络下跌 21%,股价下跌公司就需要改善财报来继续维持股价。在疫情需求抑制的情况下,裁员就是缩减成本的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或许失业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一个简单的逻辑——国际疫情水深火热,国际消费者就会减少消费,而直接后果就是我们东莞的工厂的订单就会被撤掉,我们的工人就会失业回家。全球产业链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美欧英是以服务业为主要输出的经济体:更多输出技术、品牌;

中日德意是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要输出的经济体:更多输出产品、实物;

而其他国家则主要输出上游产品:更多输出石油、原材料。

以中国为例,中国作为“中间产品”供应商在世界各地区的份额:

1.苹果全球限购了,因为我们的富士康不能正常开足马力生产了;

2.澳洲的龙虾卖不出去了,因为中国的餐馆在疫情期间纷纷关门了;

3.泰国的旅游业按下暂停键,因为中国的旅客隔离在家不敢出门了;

4.韩国的现代汽车工厂停产了,因为中国山东的供应链工厂停滞了;

5.巴塞罗那国际电信展取消了,因为中国的电子消费品牌没法参展了:

据不完全统计,《财富》杂志1000强企业中94%经历了供应链中断。每一个国家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全球供应链是一副多米罗骨牌,任何一块倒掉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4.各国庞大财政货币刺激政策的隐患有可能不断显现

面对疫情,全球各国都在想办法解决。很多人觉得既然疫情主要就是怕带来流动性危机,那直接放水不就得了,美元是美国自己印的,又怎么会出现危机呢?其实对于这点,也真的不是大家想想的那么简单。对于给实体注入流动性,像美国的两万亿刺激计划那样,无法就是分成两块,一个是给老百姓放钱保民生保消费。但是放少了,可能信用卡等债务都还不够,放多了,企业又没生产,时间一久就很容易出现资金多货币少而出现通胀的问题。

而给企业放水也是一样。因为一旦随着消费的恢复和企业的复工,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速度就会恢复,而此时对银行来说,其实是有钱放不出去的情况下,那就很容易出现全面通胀的局面。

所以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是简单的放水或某个政策就能解决的,其根据影响时间的长短产生的伤害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各种政策的把控上也是会有一定的后遗症。假如没有放到关键点上,那就会出现过量的资金流入地产和金融市场导致新的风险点出现。而又解决不了实体经济的问题。

在社会总需求因为疫情明显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当下,各国在实施货币政策刺激的同时,新的财政刺激政策也在发力,财政政策很可能可以也应该扮演比货币政策更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疫情期间或疫后财政政策更为积极和重要呢?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着名的经济学学家,凯恩斯,英国的财政经济顾问,在1931年世界经济在萧条的情况下,提出了一个挖坑理论,当然这个挖坑,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给别人下套,设陷阱。而是无事找事做。说得更直白点,就是当经济不行时,大家都没事做,当然也没有收入,那们政府就雇佣一此人把好好的马路挖一些坑,然后在把这些坑修好,有人说,这不就是没事找事嘛,但也正是这无事找事,才让人们有事做,有事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消费,才能拉动经济运行。

针对这个挖坑理论,有很多人杜撰很多有趣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据说是杜克大学的胡佛教授讲述的:“1934年在华盛顿的一家酒店的房间中,当我正准备与凯恩斯共进晚餐时,他善意地讽刺了我在搁架上挑选毛巾而避免弄乱其他毛巾时的小心谨慎。他用胳膊一扫一下就将两三条毛巾扫到了地板上。他开玩笑地说道:我确信与你非常谨慎地避免浪费相比,我对于美国经济更加有用,因为通过弄乱这些毛巾可以刺激就业。”

古老的道理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凯恩斯却说,刻意制造的麻烦是可以帮助别人的。这里面的逻辑就是凯恩斯主义常说的“挖坑理论”——顾客弄乱毛巾,酒店就必须多雇服务员来整理,而服务员岗位增加,更多的人通过当服务员获得了收入,他们的消费又刺激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系列的拉动效应。

历史上,在很多经济危机时,都用过这个挖坑理论,最为典型的就是罗斯福新政,当时处于1931年的经济大萧条,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经营者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三个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有时亦称三R新政。救济主要针对穷人与失业者,复兴则是将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准,针对金融系统的改革则试图预防再次发生大萧条。

❽ 平安2020年年报

昨天晚上中国平安公布了2020年财报。

2020年,平安营收1.22万亿,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1430.99亿,同比下跌4.2%;基本每股收益8.10元,同比下跌3.7%;股东权益9879.05亿,同比增长15.9%。

因为机构对平安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最乐观的估计,也是同比下跌15%以上,所以这份财报公布后,被舆论普遍解读为超预期——没有预期中那么地坏,所以就算是超预期地好了。

腾腾爸此前也没有预料到平安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只有4.2%,我是按下降20%的幅度来进行预期和估算的。

从这个角度上看,这份财报的确有些超预期。

但归母利润,并不是我最关心的数据。

因为这个数据,扰动因素太大,经常并不能代表公司的真实经营成绩。

此前有网友问我对平安的2020年财报有何期待时,我曾回答,我最关心四方面数据:一是内含价值,二是营运利润,三是剩余边际,四是股息分配。

一看内含价值

图片

我之所以重视平安整个集团的内含价值数据,是因为这个数据是我们给平安估值的基础。

保险公司的内含价值(EV),相当于其他普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

过去的10年,平安的PEV(股价除以每股内含价值所得倍数)估值在0.8-2.0间波动。

总体上1倍PEV买入,相当于在最底部区域投入。

只要公司还在正常经营,EV还在不停增长,底部区域的投资就会相当有保障。

2020年平安的内含价值增至1.33万亿,同比增长10.63%。

这个数据,基本符合我的预期——2019年底,我的预期是平安EV至少会增长20%,2020年初,瘟疫发生后,我降低了预期,但也处在10%-15%之间。

现在看,是落在了我预期的下限。

不是太好,但勉强达标,可以接受。

每股内含价值72.65元。

昨天收盘价76.54元,PEV估值1.05倍,这是一个比较低的数据。

2021年瘟疫至少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对保险公司来说,情况只会比2020年更好,不会更坏,再加上2020年的低基数,我对平安今年的内含价值增长非常乐观。

展业恢复常态,EV增长至少15-20%吧。

若此,则今年底,平安每股内含价值至少增长到84-87元间。

这就是我昨天在文章中喊出“80元下的中国平安,是市场在为大家送钱”的底气所在。

也是我前段时间判断“以一年为期,90元下的中国平安,值得投资”和“持有一年以上,100元下的中国平安也不贵”的根本原因。

腾腾爸经常对自己组合中的股票给出价格、估值的判断,但对外发布时,措辞、表达会相当谨慎——你光看表达价格的数据,不看价格数据的前置条件,这是要犯错误的。

昨天公众号里有几个朋友吐槽腾腾爸:你前几天还说90元、100元下的平安怎么怎么着来……

这几位朋友,犯的就是我上边讲的错误。

经常有朋友问:腾腾爸,平安的内含价值到底是怎么算的啊?

实际上,平安的财报对内含价值的计算,有着详细的展示——

2020年财报,P55-65页,你自己翻开看就可以了,何必求助腾腾爸?

二看营运利润

营运利润比归母净利润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公司的真实经营成绩。

为什么呢?

以平安2020年财报为例——

图片

平安有3.7万亿的总投资资产。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以公允价值计价。

所谓公允价值,就是指公开市场的报价——在股市上,就是股票价格。

大家注意看一下,2019年因为公允价值变动,平安增加了476.66亿投资收益,而2020年这一数据,变成了负69.33亿。

一上一下,2020年仅此一项,投资收益就比2019年少了540余亿。

所以资本市场的波动,会对平安的归母净利润造成太大的扰动。

保守的保险公司,就发明了剔除掉各种一次性、暂时性损益影响因素的营运利润概念——

图片

这是平安2020年从归母净利润到营运利润的计算全过程。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心计算和学习一下。

2020年,平安归母营运利润1394.70亿,同比增加4.9%。

2019年归母利润,一是有资本市场抬轿,二是有税收利好因素加持,所以给2020年的归母利润增长提供了一个比较高的基数。

再加上2020年的瘟疫影响、权益市场波动,所以看归母利润,是严重变形的。

正因为如此,最近大半年来,我一再强调:平安2019年的利润没有归母利润表现得那样好,2020年的利润也没有归母利润表现得那样差。

同时一再提醒:以后看平安的业绩,要多看营运利润,尤其是2020年的业绩,更需要看营运利润,而不是归母利润。

总体上吧,平安的营运利润,更好地体现了公司的真实经营成绩——没有往年那样好,但是符合腾腾爸的预期。

最重要的是,它的增长还是正数,而且是真的正数。

三看剩余边际余额

剩余边际是公司寿险业务未来利润的折现值。

相当于保险公司的一个利润蓄水池——这个池子里的水越多,意味着未来可以往外释放的利润越多。

我们小时候做数学,常碰到这样的试题:一个池子,一个进水管,一个放水管;进水管进的水比放水管放的水多,则池子里的水就会越来越多;反之,就会越来越少;老师给我们出的题目,无外乎“什么时候水池放满水”或者“什么时候水池里的水被放干净”之类。

寿险公司的这个利润蓄水池,进水管主要是“新业务价值增长”,放水管主要是“剩余边际摊销”。

新业务价值增长,是公司新开展的业务对剩余边际的贡献。

剩余边际摊销是池子里的蓄水往外释放出来的利润。

搞懂上述基础知识了,下边这张图就好理解了——

图片

2019年,平安剩余边际摊销(即水池往外释放的利润)744.54亿,2020年往外释放了815.83亿,增长了9.56%。

而最终池里的水——剩余边际余额,2019年是9184.16亿,2020年是9601.83亿,增长4.55%。

今年往外放水(释放利润)比去年多了近10%,而池子里的水(剩余边际余额)比去年增长了不足5%。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公司为了营运利润好看,加大了放水的力度,而稍微牺牲了一点“积水”的增长(未来业绩的厚度)。

剩余边际余额增长,稍微低于我的预期,但是符合常识和情理。

勉强可以接受。

四看股息分配

我比较重视股息收入。

企业什么都可以造假,就是分配给股东的现金分红不好造假,尤其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现金分红。

平安的现金分红跟营运利润挂钩。

2020年平安的营运利润是增长的,所以它的分红也就是增长的——

图片

写到这里,小得瑟一下:腾腾爸对平安最初的一笔投资(2015年股灾期间买入),成本只有25元上下,以成本价计算,今年仅股息收益率就接近10%了。

呵呵,这就是长持的魅力!

总之吧,中国平安2020年的财报,从归母净利润看,好像并不算好;从营运利润看,表现并不算差——但从最近市场的预期角度看问题,表述起来又有变化:从归母净利润看,大超预期哦;从营运利润看,只是符合预期哦。

你看,这就是投资最好玩的地方——上边的总评,线性思维患者可能又没办法理解了。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上边我讲的那些道理,你自己悟。

下面我们再聊一个大家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既然平安2020年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样差,那为什么最近平安的股价还会跌跌不休呢?

如上所述,平安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寿险,寿险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剩余边际,剩余边际主要来自于新业余价值的贡献。

而2020年的中国平安,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了新业务价值上——

图片

2019年,中国平安寿险的新业务价值是759.45亿,2020年495.75亿。

靠,下降幅度高达34.7%。

为什么这个数据下降这么大呢?

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用来计算新业务价值的首年保费,总量下降了——2019年是1604.78亿,2020年是1489.15亿,同比减少7.2%。

另一个方面是新业务价值率也大幅下降了——

图片

2019年的新业务价值率是47.3%,2020年是33.3%。

新业务保费,尤其是价值率为什么会下降这么大呢?

很简单。

直接的原因是:去年瘟疫爆发,上半年,封城,隔离,代理人员线下展业受阻;经济增速下滑,居民收入不振,保险不好卖了——于是,总量降了;下半年为了冲业绩,公司被迫卖了一些低价值的产品——所以,价值率降了。

更深层的原因是:平安主动进行了寿险改革,计划逐渐革除掉那些低水平的代理人员、迭代掉那些低价值率的产品线——改革期,本来就会带来一定量的阵痛,没想到又倒霉地碰到了这场不期而至的疫情……

2021年的中国平安,我们重点看什么呢?

就看上边提到的“1+2”数据:如果只看一个,就看新业务价值是否增长;如果再往下细分,就看新业务保费总量是否增长和新业务价值率是否提升。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可能还会疑问:瘟疫不期而遇,这个好说,抵抗过去了就完了;寿险改革可是平安主动而为的——搞了两年半了,搞不搞得成还不好说,平安为什么非得搞这场看起来出力不讨好的改革呢?

秘密实际上就是在新业务价值率上——平安这几年正常的年份,寿险的新业务价值率也不过45%上下,而友邦在中国区的寿险新业务价值率却高达90%以上!

这样的差距,对雄心勃勃的马明哲来说,能忍受得了吗?

平安的这场改革,极具引领意义。

成,则中国的保险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败,则中国的保险业就还得在低端世界再徘徊游荡不知多久。

产业升级换代,在保险业也是当务之急啊。

平安的这场改革,到底前景如何呢?

对我来说,仓位就是态度——昨天市场开盘,我看到平安股价再次下挫,略微思索后,马上以76.00元的价格再次动用“过桥资金”加仓了一笔中国平安。

之所以如此坚定,原因主要就两个:

第一,目前的中国平安,用最坏的预期分析,也已经处在了历史性的底部估值区域;

第二,它目前的寿险改革,既有深厚的社会经济环境,又为企业深化发展所必须。

也就是说,它的方向是对的,外在环境又比较优越。

所以,我认为它成功的概率非常之大。

这一年多来,只是迭加了瘟疫的影响,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而已。

瘟疫过去之后,寿险改革的成效,才会慢慢体现出来。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推断和猜测。

所以,对平安——下注吧!

❾ 疫情期间中国股市还开着呢吗

开啊, 疫情期间足不出户,这给了广大的股民与投资者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股市。

阅读全文

与中国平安瘟疫影响股票了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河证券保荐股票 浏览:180
现在中国卫星股票的价格是多少钱 浏览:855
r标志的股票为什么可以涨停那么多 浏览:410
三大运营商被退市回购股票 浏览:105
太一云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浏览:131
资产剥离公告对股票 浏览:653
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266
金蝶送员工股票 浏览:706
刚买的股票资金立马买股票吗 浏览:846
与中国中铁有关的股票型基金 浏览:570
中国中铁股票解禁后走势历史 浏览:403
邮政储蓄银行股票股吧 浏览:560
华东科技股票属性 浏览:645
投资股票可以有什么收益 浏览:115
股票专门分析软件 浏览:642
下列关于债券与股票的说法 浏览:979
平安证券融资买股票怎么操作 浏览:146
2019下半年股票投资哪个板块 浏览:651
一只股票筹码不松动代表什么 浏览:424
中核集团股票每股净资产 浏览: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