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分析科创板股票具备价值投资道科创如何看
你好,对于科创板新股,投资者应该以市场化眼光看待上市后的股价波动。
分析一只股票主要从以下几点看:
第一是要看这支股票所处的行业。如果公司所处的行业是国家垄断的行业,且在行业中占据领导地位,或者说在行业中占有相当的份额,那么,这类股票就值得关注。当然,如果公司所处的行业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且在行业中不那么令人注意,同时在行业里市场份额也不大,那么这类股票不碰为好。
第二是要看该股票的流通股本有多少。流通股本在几千万的都应该算小盘股了,而流通股本在10来亿的应该算中盘股。而流通股本在几千亿的应该算超级大盘股了。通常情况下,中盘股、小盘股拉升远远比大盘股来的快的多。所以,通常情况下,选择中小盘股票。
第三是要看这支股票的控股股东。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及其关联企业在公司中控股是否超过50%以上?如果超过50%,那么,第一大股东对该公司绝对控股。第一大股东的绝对控股标志着公司能持续发展。如果第一大股东不能绝对控股,有可能导致被其他公司趁虚而入,从而导致股票在市场上动荡不已。在公司股东中,前10大股东你需留意。
第四是要看这支股票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
第五就是要看股票的业绩。业绩是衡量公司是否优秀的最为重要的标准。一个优秀的公司,应该有良好的业绩,有创造净利润的能力。公司的业绩是通过良好的管理,严格的财务,优质的服务创造出的。那些把公司吹上了天,但业绩却非常差的公司的股票尽量不要去碰。
第六就是要看股票的股东权益。通常情况下,股东权益越高的股票,意味着公司的分红会很好。要了解股票往年的分红派息情况。如果一只股票,年年分红派息仍保持较高的股东权益,那么,这种股票值得你拥有。毕竟,市场通常对那种高送配的股票比较追捧。
第七就是要看该股票在消息面上的各种公告。
主要方面有:
1、每股收益的分析:每股收益高的公司可以称作绩优股,低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自然就较低。当然投资者对于每股收益还是要进行一定的区分,收益的来源是主营业务利润还是投资收益,如果是主营业务利润那么这种高收益是可靠的,如果是投资收益那么就要继续细分,投资收益来自于控股企业的营业利润,那么公司收益也就相对来说比较可靠,如果是投资收益来源于公司用于投资证券品种而取得的,或者是通过出卖资产等等资本运作方式取得的,那么这种收益就非常的不稳定,其实投资者早就发现上市公司有很多由于投资证券品种而致使每股收益出现大幅波动,而且有的上市公司如上海金陵就因为投资银广厦出现巨额亏损,导致股价大幅下跌的情况,因而就此而言投资者更多应该关注依靠主营利润取得绩优的上市公司。
2、市盈率的分析:市盈率作为衡量股价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来说市盈率偏低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较大,市盈率偏高的上市公司则投资价值较小。近两年市场倡导价值投资理念,使得一些市盈率较低的大盘蓝筹股得到市场机构的亲睐,从而导致股价持续性上扬。因而市盈率低的上市公司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对象。当然,市盈率的高低还需根据上市公司所处在不同行业而加以区别,市盈率仍然和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有很大的关联,成长性较好的高科技上市公司都具有较高的市盈率则是合理的,毕竟证券市场讲究的是投资上市公司的未来而不仅仅局限于静态的市盈率,因此钢铁股的市盈率是不可能和电信股相比较的。
3、主营业务的分析:主营业务持续性增长是保持公司经营业绩继续向上的基础,如果主营业务与经营利润出现了相反的走势,那么经营利润的增长是不牢靠的,或者利润的下跌说明其已经处在衰退时期也不具有投资价值。
4、现金流量的分析:如果经营利润的增长,没有与现金流入的增长成基本相同的比例关系,那么经营利润很多时候是依靠增加库存或增加应收款来取得的,那么这样的经营利润的增长就会有一定的风险性,换言之,利润的增长就要打一定的折扣。
5、纳税情况的分析:一般来说经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和经营利润的增加,都会伴随着纳税额度的增长,如果说它们的增长幅度有着很大的差距,在没有取得纳税减免的情况之下,这说明其利润的增长具有很大的可疑性。
6、经营费用的分析:如果说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费用出现非正常性增加,那么说明这家上市公司管理不善,对于后期发展就会相当不利。另一方面如果说经营业务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而经营费用却出现不合谐的情况,那么除非有合理的解释说明,否则就有虚构的可能。
7、分配能力的分析:证券市场对于有较高扩股能力的上市公司都会进行追捧,对于有强扩股能力的上市公司来说,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盈利水平和较好的发展前景,由于这种扩股能力可以当作市场的一大炒做题材,市场的关注力度较大。因此投资者对于一些业绩较好,每股资产较高的上市公司可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它们具有分红扩股的能力。当然对于财务分析还不仅仅只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只要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就可以得知企业利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可以知道其投资价值的高与低。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❷ 科创板怎么样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科创板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之间的不同。
科创板跟其他板市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注册制。换一句话讲,科创板将会包容更多的创新性企业来上市,即使这些企业目前还没有盈利或没有主营收入。
另外,与其他板市场相比,科创板的退市制度也将更严格,如果企业不行该退市就得退市。最后再考虑到科创板的涨跌幅将放宽至20%,且上市前5日没有任何涨跌幅的限制,所以科创板更加需要投资者注意风险控制。
还是得说句实话从长期看,真正能出科创板脱颖而出的优质公司肯定是极少数的。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参与买科创板股票门槛高风险也高,倒是可以先筛选了解下科创板基金。
❸ 什么是科创板股票
科创板是科技创新板的简称,是上交所新设立的股票板块,专门服务拥有核心技术、行业领先、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市场认可度的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企业。
创板是独立于主板市场的新型板块,而在科创板上市的股票就是科创板股票。
拓展资料:科创板的特征:
第一,科创板将先于主板市场实施股份发行注册制。科创板将参照拟实施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关要求,建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挂牌审核机制。由挂牌企业和中介机构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信息披露审核的重点在于所披露信息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
第二,科创板的合格投资者制度,主要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其中,对个人投资者的要求是,有金融资产50万元以上。包括个人投资者的银行存款、投资的股票、理财产品等相加超过50万元。同时,科创板将有上下50%的涨跌幅限制。
第三、科创板的设立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注册制先行的试验田。相较于现有的股权融资市场,科创板充分借鉴境外成熟市场制度,在盈利条件、注册时间、同股不同权等科技成长龙头在A股上市障碍进行定点调整。在我国传统以信贷为核心的融资体系下,过去我国新经济企业在发展早期往往不得不更多依靠海外私募股权资金的支持,造成我国资本市场高科技龙头标的稀缺的局面,未来科创板的推出将有效补充我国成长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短板、助力中国经济转型深化。科创板对交易制度做了重大突破,涨跌幅限制扩大到20%(为了防止过度投机炒作,在一板、二板市场上,对股票交易涨跌幅限制一般是10%),有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
❹ 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含金量如何
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含金量挺高的,但是这种含金量一定要擦亮眼睛,自己去分辨,自己去识别。在这25家企业当中哪些是真有含金量,哪些是没有真的含金量,下面我通过各方面来分析这些企业含金量如何。
最后可以从科创板25家个股二级市场去挖掘了,科创板想要含金量高的股票就是要看二级市场的资金,主要有超大资金关注的股票就是才有投资的价值,如果没有超大资金的关注,跟随股市行情涨跌漂浮不定的,这类股票是没有含金量的,也是没有投资回报的,所以要紧跟有资金炒作的科创板股票。
综合以上分析,我个人根据这25家科创板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至于25家科创板的含金量如何就需要从每个人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建议根据以上4大标准去挖掘科创板的含金量,精心挑选一两只为自己带来收益。
❺ 科创50ETF前景分析及加仓计划
截至6月30日,科创板已有上市企业432家,总市值突破5万亿元,“硬科技”已经成为科创板的标签,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科技创新企业成为了科创板的典型代表。
进入7月份,科创板将迎来开市三周年,也将迎来新一轮解禁高峰(而且是“大非”解禁),解禁市值超2600亿元,所以资本市场近期也不敢轻易拉抬科创板股票。
但是站在当下,我认为科创板已经具备了进入牛市的几大特征:
1、盈利高速增长,结合Wind一致盈利预测22年和23年均超30%;
2、据理杏仁统计,科创50指数当前滚动市盈率为44.25,位居历史分位数10%,依然处于历史低位;
3、今年以来,科创50ETF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调整,最大跌幅超37%,虽然5、6月强势反弹,但是年内跌幅依然超过18%。
4、高门槛导致散户投资人参与度低,因此降低门槛势在必行,届时定能水涨船高;
5、科创板的产业分布符合中国崛起的需要,以半导体、新能源、云计算、国防和医药为代表的科创板企业必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他们当中一定能成长出万亿市值的科技巨头。
综上所述,我计划继续加大对科创50ETF的投资力度,现有的5万市值作为底仓,再增加25期定投,每期2000元,目标市值10万。
❻ 科创板企业所处行业和业务往往具有什么特点
特点:
科创板企业所处行业和业务具有研发投入规模大、盈利周期长、技术迭代快、风险高以及严重依赖核心项目、核心技术人员、少数供应商等特点,企业上市后的持续创新能力、主营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司收入及盈利水平等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且可能存在首次公开发行前最近3会计年度未能连续盈利、公开发行并上市时尚未盈利、有累计未弥补亏损等情形,可能存在上市后仍无法盈利、持续亏损、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等情形。
科创板退市制度,充分借鉴已有的退市实践,相比沪市主板,更为严格,退市时间更短、退市速度更快;在退市情形上,新增市值低于规定标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导致退市的情形。
(6)科创板股票行业分析扩展阅读:
科创板退市制度较主板更为严格,股票退市时间更短,退市速度更快;退市情形更多,新增市值低于规定标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导致退市的情形;执行标准更严,明显丧失持续经营能力,仅依赖与主业无关的贸易或者不具备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维持收入的上市公司可能会被退市。
虽然科创板被很多人推崇,但是投资科创板所面临的风险还是很高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相关部门在制定准入门槛的时候会弄高,拒绝了大部分的散户进场投资。
❼ 科创板企业所处行业和业务往往具有什么特点
科创板企业所处行业和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科技创新企业,具有世界前沿科技、处在经济主战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符合国家战略;企业拥有关键的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拓展资料:
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好处:
(一)审核速度加快,审核时间更明确
根据2019年3月1日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明确规定了拟申请上市企业从上交所受理到完成上市,整个审核周期将被缩短至3-6个月。首批过会的三家科创板企业从受理到过会平均用时仅65天,而主板从申请受理到完成上市,平均审核周期需要15个月左右,可见“科创板+注册制”的实行,大幅度缩短了企业上市审核周期,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IPO程序,免去企业上市长时间的排队和复杂流程。
(二)审核透明,全面落实公平、公正、公开
企业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文件一经受理,也将同步在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系统上披露,即“受理即披露”。相较于主板只有在招股说明书中看到要求补充披露的信息及变化,“科创板+注册制”实行审核过程全披露,此举落实审核流程公开透明,提高公众对拟上市企业监管力度。
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中心独立于上交所其他部门,严格内控管理,落实“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申请到审核全流程电子化,保证全程“电子留痕”,一切审核及沟通工作要求在“阳光”下运行。
(三)科创板聚焦战略新兴产业,预期估值更匹配科创企业特征
科创板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开放度更高,包容性更强,为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且各方面都处于较为领先地位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坚实的资本基础。
科创板发行市盈率保持合理水平,为上市后带来上涨空间。由于允许亏损企业发行上市,科创板估值将突破传统的市盈率估值框架,区分行业和企业发展阶段,采取更加多元化的估值方法,从而更加匹配科创企业特征。
(四)注册制实行,直接融资便利性大幅提高
相较于目前主板实行的核准制,注册制下监管机构只对企业申报材料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加快了企业融资便利性,也为科创型企业快捷募集资金、快速推进科研成果资本化带来便利。
❽ 科创板动态:上市委审议会议再启动 两融业务逐渐升温
前沿生物被科创板受理
8月13日,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前沿生物”)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被科创板受理。
前沿生物拟募资约23.51亿元,主要用于艾可宁+3BNC117联合疗法临床研发项目、1,000万支注射用HIV融合抑制剂项目、新型透皮镇痛贴片AB001临床研发项目。
上市委审议会议重新启动,晶丰明源快速回归
8月15日,科创板上市委发布《科创板上市委2019年第19次审议会议公告》,宣告定于8月26日审议北京佰仁医疗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自6月3日至7月26日,科创板平均每周都会举办1次或2次上市委审议会议,自7月26日以来,科创板已连续3周未举办上市委审议会议。
在晶丰明源被上市委暂时取消审议后,7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涉案专利无效,原来晶丰明源在2019年1月2日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所以晶丰明源可以较快速度解决法律纠纷,重回上市委审议会议流程。
上海硅产业主动中止审核流程
8月14日,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硅产业”)科创板上市申请状态变为“中止”,据董秘介绍,此次是上海硅产业主动选择中止。
据招股书,上海硅产业主要从事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中国大陆率先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规模化销售。
针对此次主动中止的原因,上海硅产业董秘介绍,公司在今年3月取得上海新傲 科技 控制权,为了让投资者更好了解重组后的整体运营情况,增加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后续将补充披露一期定期报告。
科创板打新收益超预期,迷你基金限制大额申购
8月15日,多只规模较小的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业务公告。比如,东兴证券旗下多个基金发布公告,暂停接受单个基金账户对上述基金单日累计金额1万元以上(不含1万元)的申购及定期定额申购申请。
市场存在分析,相对于科创板未开市前的预期,科创板打新收益的赚钱效应超过了行业预期,许多前期没有布局的机构,就开始希望借道迷你基金参与打新。
对于迷你基金而言,基金的规模越小,计算科创板打新的收益率就会越高,为避免收益被摊薄,这些迷你基金当前采用的措施是限制大额申购。
科创板两融业务升温
本周,多家券商为两融业务松闸。保证金比例、折算率、持股集中度是两融业务的3个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决定了融资融券的投资人的杠杆和投资集中度。
目前,券商各自采取了下降了保证金比例,提升折算率、放宽持股集中度等措施为两融业务松闸,降低了两融业务门槛。
比如,8月13日,中信建投公告,将目前上市的28只科创板股票的保证金比例由原先的100%下调至50%。
8月12日起,广发证券将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高于180%的,持仓单一科创板股票市值占信用账户总资产的比例上限从15%上调为30%;信用账户无负债的,持仓科创板单一板块的股票市值占信用账户总资产的比例上限从30%上调为50%。
8月12日起,海通证券将旗下24只科创板的两融折算率,从20%上调到30%。
来源: 财经 网
❾ 发行价过高 科创板破发潮初现 打新仍有利可图
原标题:发行价过高 科创板破发潮初现 打新仍有利可图
最近,科创板股票破发潮“不期而至”。截至11月20日,科创板新股本月破发的共有4只,分别为久日新材、容网络技、杰普特和天准科技。其中,久日新材在上市第2个交易日破发,杰普特在第8个交易日破发。
“上市破发属于正常情况,港股、纳斯达克等海外成熟市场新股首日的破发率在30%-40%,预计未来科创板公司仍有出现破发的可能。”万家基金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科创板股票破发的主要原因是发行价过高。在短时间内市场能够回归理性,与科创板的市场化询价机制有关。机构资金也会更加注重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水平,以给出更为合理的报价。
总体来说,破发对公募私募的打新策略影响不大。“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目前并不多,大多数股票仍然获得了一定的首日涨幅。”展博投资总裁冯婷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发行价过高 破发是正常现象
11月,科创板股票出现“破发潮”。其中,两只科创板个股同日“携手”破发。
11月6日,上市仅6个交易日的昊海生科(688366.SH),以88.53元/股开盘,跌破89.23元/股的发行价。昊海生科因此成为科创板跌破发行价的第一股。
同日,久日新材(688199.SH)在其第2个交易日收盘报66.35元/股,跌破66.68元/股的发行价。此后,久日新材的股价继续下探,截至2019年11月20日,收盘报60.46元/股。
11月7日,受2.06亿应收票据到期未能兑付的影响,容网络技(688005.SH)复牌低开14.32%,开盘报26.50元/股,跌破发行价26.62元/股。事件持续发酵,截至11月20日,容网络技收盘报23.21元/股。
11月11日,上市仅8个交易日的杰普特(688025.SH)收盘报43元/股,低于43.86元/股的发行价。随后股价一路下行,截至11月20日收盘,报40.65元/股。
11月11日,天准科技(688003.SH)收盘报25.39元/股,跌破25.5元/股的发行价。截至11月20日,天准科技收盘报25.26元/股。而天准科技的市值,从最高的138亿元,跌至48.48亿元,缩水89.52亿元。
截至11月20日,科创板新股破发的共有4只,分别为久日新材、容网络技、杰普特和天准科技。
“科创板破发是资本市场回归理性的过程,同时起到逐步提升注册制引导下市场自身价格发现机制的作用。上市破发属于正常情况,港股、纳斯达克等海外成熟市场新股首日的破发率在30%-40%,预计未来科创板公司仍有出现破发的可能。”上述万家基金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破发很正常,香港市场破发比比皆是。破发更多地表示企业没有获得市场认可。”北京一位私募公司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破发的主要原因是发行价过高。天弘基金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陈国光认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行的是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在此基础上出现新股破发是正常现象,主要原因是部分新股发行价过高。
东北证券资深投资顾问沈正阳表示,发行价过高的新股在注册制大背景下出现均值回归是必然现象。
一二级市场估值差收窄 打新仍有利可图
“随着破发的累加,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差将逐步收窄,助力国内资本市场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上述万家基金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沈正阳则认为,科创板新股破发意味着短期内普通投资者打新虽然可继续,但需要降低二级市场上的涨幅预期,严控风险。
破发对公募私募的打新策略有何影响?
“总体来说影响不大,整体上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目前并不多,大多数股票仍然获得了一定的首日涨幅。而且打新也是要有所区别,通过精选个股的方式,避免打新的风险。”冯婷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多数公募或私募的机构打新,在新股上市的首日就获利了结。
“破发会有一点影响,对于一些标的不够好的股票,我们就不参与打新了。”北京一家公募基金的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公募打新是具有一定成本的。上交所6月8日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公开发行自律委员会促进科创板初期企业平稳发行行业倡导建议》显示,不低于网下发行股票数量的70%优先向公募产品、社保基金、养老金等6类中长线资金对象配售。同时,建议通过摇号抽签方式抽取6类中长线资金对象中10%的账户,中签账户的管理人承诺中签账户获配股份锁定,持有期限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6个月。
简言之,六类中长线资金的10%中签账户,其获配股份会被锁定6个月,其中就包括公募基金。如果获配股份被锁定,又遇到个股破发,会影响机构的打新收益。
破发是否会影响报价?
“报价更多还是根据上市公司的情况来定。过于谨慎或者过于乐观很容易被踢出价格区间的。”冯婷婷表示。记者了解到,当机构报价不在价格区间内,该机构就失去了打新的资格。
好买基金研究总监曾令华认为,科创板之所以很快的回归理性,与科创板的市场化询价机制相关。机构询价确定的发行价对应的估值本身已经相对合理,上市后溢价空间会大幅降低。现在市场资金更加理性,会主动甄别公司基本面好坏和估值高低。破发的出现,也会令更多机构投资者在询价时考虑更高的安全垫。
“科创板刚开板的时候交易非常活跃,那时的资金更多是在博弈有没有人来接下一棒,而不是出于对于股票估值的认可。目前,科创板整体估值还是偏高的,从投资的角度看,很多股票在这种高估值水平下很难下手去买。”深圳一家私募相关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随着科创板破发的出现,机构会更加注重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水平。而网下打新仍然是一门好生意,展博投资多次参与了科创板的网下打新,冯婷婷表示,“目前打新占用的资金量不大,会继续参与优质个股的打新。”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