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平安“抄底”汇丰银行,再次成为第一大股东,释放什么信号
金融机构,在2019年以前,应当很多人也不掌握这个金融机构,终究其在中国的合理布局营业网点较少,但是,自其构陷华为公司的事情被曝出至今,汇丰金融机构就不断走上热搜,绝大多数中国人多多少少都过听过这个“披上绵羊皮的狼”的金融机构了。
撤销2020年度的分红方案因撤销2020年度的分红方案,危害小公司股东权益;及其构陷华为公司,毁坏销售市场井然有序市场竞争,变成销售市场不幸者,再再加上肺炎疫情要素及洗黑钱事件的危害,2020年,汇丰销售业绩主要表现一塌糊涂,8月3日,汇丰金融机构对外开放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度度财报数据表明,总公司优先股公司股东应占盈利19.77亿美金,同比减少76.8%,每一股基本上赢利0.一美元,环比跌76.2%,受此危害,汇丰金融机构的股价也是一路下降,现阶段其股价早已是近二十五年来的最低限,下挫超出50%。
但是作为一家公司,平安集团要的仅仅追求完美利润最大化,因此在汇丰股价暴跌的情况下,安全进到,我认为,很有可能有下列三个层面要素:一是“股票抄底”(自然不一定是股票抄底,由于安全没有吃进的话,股价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再次下挫),既控住了汇丰的个股再次下挫,安全原拥有的个股损害没有进一步扩张,并且能够减少企业均值持仓成本;二是平安十分见到汇丰的将来,评定汇丰将来的股价能够再次大涨起来,因此安全不害怕吃进汇丰的个股;三是自打2002年至今,安全与汇丰就密切的协作在一起了,二者乃至还合资企业开设公司,一旦汇丰倒地,安全的损害极大,因此在有可能的状况下,安全也会知其较大 的勤奋解救汇丰金融机构,这即是救汇丰,也是为其本身权益考虑到!
转过头来看安全增持汇丰一事,金融市场也做出了恰当的极其热情地反映。由于,通过安全增持汇丰所释放出来的数据信号,足够让汇丰轻装前行,坦然面对风险性,也倾心资金投入我国的金融业中国改革开放伟业。正由于汇丰股票基本面优良,本次增持有希望为安全产生长期性提高与公司估值修补的盈利。作为投资者,确实不必太多的焦虑情绪。
② 平安银行增持汇丰银行真的那么简单吗
中国平安以3亿港币抄底汇丰银行,一时间各种舆论不断。本来只是一场正常的商业合作关系,为什么会被讨论的这么严重?甚至很多网友都说平安银行是H奸,要和平安银行说再见。平安银行又是怎么让网友的失望的?
在这场风波中,网友们之所以不停的指责中国平安,都是因为网友们的爱国情怀。也就是汇丰银行和华为之间的恩怨。当初加拿大对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进行逮捕,说华为利用汇丰银行操作一些违法事情,在加拿大被判双重罪。当时汇丰银行就是帮凶,而当初汇丰银行拿出的证据是真是假我们不知道,但是网友们坚信这是一场对华为的制裁与限制,惧怕华为的强大。而在这场风波中,因为汇丰银行扮演的角色,遭到了爱国人士的憎恶。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那么中国平安又是怎么会突然想到要抄底汇丰银行股票的呢?
我觉得在中国平安入股汇丰银行的时候,肯定也会想到这件事所带来的轰动。那么也就说明了他们做好的准备。又或者说他们是有目的性的去做了这件事。毕竟他们都做到了这个位置,没有几个是简单人物。那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其一,这就是一场战略性的投资。汇丰银行股票在低估的时候,进行抄底,等股票各种利好消息发出以后,股票就会随之涨一波,那么平安银行会不会等赚了一波以后就开始割韭菜。从而壮大自己的资金。这个理由还是比较能让人接受的,如果说平安银行是想为孟晚舟潜伏进去的,我觉得这个脑洞有点大,可能性太低太低了。其二,为自己打造一场豪横广告。为什么这么说呢?平安银行在之前应该很多人都不知道,也许知道有平安银行但是对这家银行也不熟,旗下有哪些项目就更不知道了。
所以也可以看出来平安增持汇丰没有那么简单。不管是哪个猜测,平安银行都是赢家。毕竟时间也是可以冲淡很多事情的。所谓的情怀也不是那么坚固的。以上为我个人观点与猜测。
③ 对于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银行一事,你有何看法
对于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银行一事,虽然现在网上一片声讨中国平安的声音,但是我到觉得中国平安此番的作为,或许大有深意。中国平安非常清楚若是帮了汇丰就是在和华为对抗,就是在和爱国人士对抗,但是中国平安还是这么做了。中国平安为何这么做,我们还是要平心静论的好好想一想才对。中国平安大手笔增持汇丰银行,我到觉得中国平安是在争取在汇丰银行的话语权,那就是我有股份了,将来在汇丰做决策的时候,就不能越过中国平安,中国平安在汇丰将来有一些对中国不利的事情的时候,可以操纵局面。
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银行,还是不要看表面。若是看表面就大错特错了,若是因为此事中断和平安的合作,也就大错特错了。给中国平安一些时间,或许它能证明增持汇丰是为了给中国争取话语权。
④ 汇丰银行的控股股东及十大股东
汇丰银行的控股股东贝莱德。汇丰银行十大股东:东贝莱德集团、中国平安,、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等。
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贝莱德、中国平安和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好仓持股比例分别为7.32%、7.01%和4.99%。
(4)中国平安买入汇丰银行股票平均买入价扩展阅读
根据港交所数据,在2019年9月30日,贝莱德以每股60.1484港元的平均买价买入了约7558万股汇丰控股的股份,耗资约45.46亿港元。在此次增持后,贝莱德持有汇丰控股的好仓达到了已发行股票数的7.32%,一举超过了中国平安7.01%的持股比例,成为汇丰控股的第一大股东。
2017年12月份,汇丰控股的第一大股是中国平安。中国平安持有汇丰控股的比例就超过了5%,进而此后的增持变化都被港交所记录。随后中国平安又两次增持汇丰控股,持股比例最终达到了7.01%,中国平安持股市值达到了约834亿港元。
⑤ 中国平安斥资3亿增持汇丰银行后汇丰银行股价情况如何
中国平安大举增持汇丰股票后,汇丰银行股价持续走高。这是给汇丰银行的一剂强心针,中国平安也是中国保险业务的大企业,强强联合的背景下,市场对汇丰银行的业务增长,保持乐观态度,股民自然选择增持汇丰股票。
中国平安作为一家大企业,其在增持汇丰股票后,自然为了自身利益会通过自身关系,给汇丰带来大量内地银行业务,加之中国新冠疫情控制较好,市场经济持续回暖,其大陆业务的持续增长也是显而易见的趋势,不得不说中国平安选择增持汇丰银行股票真的是明智之举。资本永远是逐利的。
⑥ 汇丰银行十多年以来首次大涨,汇丰大涨是因为中国平安吗
汇丰银行十多年以来首次大涨,汇丰大涨的确是因为中国平安的增持。众所周知,汇丰银行一度在危险的边缘游走,股票跌倒谷底,是汇丰建立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汇丰却迎来了中国平安这个救世主,中国平安用了三亿港币增持了汇丰银行,购买了汇丰大约十六亿数量的股票。这一次增持,也让汇丰起死回生,股票也接连上涨,汇丰活了,中国平安富了。纵观此次增持,其实最大的赢家就是中国平安。中国平安不仅一夕之间就成为了汇丰最大的股东,也通过低价购入汇丰的股票暴赚。
但是中国平安还是增持了汇丰,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选择的时机非常恰当,中国平安已经从昔日汇丰的小投资者,变成了今日汇丰的第一大股东了。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因为中国平安自然会暴涨。
⑦ 如何看待中国平安斥资3亿,增持汇丰银行股票呢
最近中国平安斥资3亿增持汇丰银行股票,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银行消息一出,得到市场高度关注,大部分人都在吐槽平安增持汇丰事件。
汇丰银行是汇丰集团旗下的控股公司,属于英国的知名企业,针对我国平安增持汇丰事件,下面发表我个人看法:
第一,从国际利益来看
汇丰是英国的,平安是我国的,平安斥资3亿去增持汇丰,平安如此大手笔的增持汇丰,背后必然是有原因的。
意思就是平安这种行为财产转移,是有洗钱的行为,光明正大的用真金白银购买国外资产,这笔资金名副其实的从国内流向了国外,这笔资金流向其他国家了。
也许这就是很多股民吐槽的地方,觉得中国平安这样做是错误的,也是遭受很多国民吐槽的真正原因。
总结分析
针对中国平安3亿增持汇丰银行事件,上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发表我个人看法,两个看法是正面的,只有一个看法是负面的。
总之我个人觉得针对这件事一定要从多方面去分析,再来判定增持汇丰事件,不能凭借某个点就否定这件增持汇丰事件是不好的,就拼命吐槽,这样的看法和观点是不理智的,建议大家理性看待这件事,别瞎掺和进去。
⑧ 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银行的理由是什么
新浪港股讯 据联交所股权变动资料显示,汇丰控股(00005)于2018年2月9日获Ping An Asset Management Co., Ltd增持3722万股,每股作价79.38元,总值29.55亿元,最新持股比例增至6.17%。
港联交所9月26日披露信息显示,中国平安旗下平安资管在9月23日增持汇丰控股,持股比例增加至8%,再度反超贝莱德的7.14%,成为汇丰控股第一大股东。
消息传出,港股、美股以及伦敦市场,都以暴涨作为响应,创2009年以来最大涨幅。9月28日,汇控美股盘前涨8.78%报19.7美元;港股市场汇控收涨9.22%报30.8港元;汇控在伦敦市场也一度暴涨超10%。
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这个新闻会火了,小视频平台都在讲着这些 ,我想说投资都是看着利益最大化的,投入的都是希望得到回报多的,就不要太纠结这些东西,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⑨ 对于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银行一事,你有何看法
对于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银行一事,你有何看法?
在美国司法部对汇丰银行涉嫌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时,为求自保选择出卖华为,当时美国正愁着抓不着华为的把柄而苦恼,在汇丰捏造提供的“证据”顺势对华为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c
经历富通事件后,我认为中国平安应该有足够的警醒,这么多人对平安的投资端持有看法也不是空穴来风,此次增持汇丰很多人问我我都没讲,因为我也看不懂。
⑩ 平安再斥资5.9亿爆买工行H股:除了高分红,也因IFRS9会计准则
5月16日,根据港交所披露权益,中国平安(601398、1398.HK)再次买入工商银行H股(1398.HK)。通过该公司旗下Ping An Asset Management Co., Ltd.(简称平安资管)买入工商银行H股1.08909亿股,每股平均价5.4414港元,耗资约5.93亿港元。
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平安及旗下的平安人寿、平安资管连续10次增持工商银行H股,直到持股比例达到12.05%。根据工行一季报,截至2019年3月末,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工行H股95.56亿股,占工行H股的11.01%,为工行H股第一大股东,占全部普通股的2.68%。另外,中国平安人寿通过一款保险产品持有平安36.87亿股,持股比例1.03%。
不过,平安资管购买工行H股不能简单归结于平安集团所购买。原因在于平安资管作为投资经理可代表客户对该等股份全权行使投票权及独立行使投资经营管理权,因此需采取非合计方式。若简单合并统计,经此,平安共计持股工行104.57亿股,占工行H股的12.05%,占工行全部股份的大约3%。
5月16日当日,工商银行H股股价上涨1.28%,收报5.55港元,市净率PB为0.70。自2019年初至今,工行H股股价微跌0.72%。
平安作为保险资金,大手笔购买工行等蓝筹股, 究其原因,一是工行是股现金分红最高的上市公司。
工行曾连续11年保持A股年度现金分红总额最高的上市公司。今年3月,工商银行发布公告,2018年度预计现金分红金额为893亿元,即每10股税前分红2.506元,分红总额和每股分红较2017年均有所上升。自上市以来,工商银行累计9000亿元的现金分红回报。
在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给出的回答是:“过去两三年以来,平安的股票配置思路是对散股进行调仓,集中精力精选重点行业的龙头股票进行大资金配置。例如投资汇丰、工行,中国中药H股。标的股票并不局限于哪个行业,而是主要看估值水平是否合理、分红收益如何。”
另一方面,在IFRS 9会计准则下,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人倾向于选择高分红股票。
其原因是,IFRS9影响金融资产的会计口径,公允价值变动较大,会对公司当期利润产生极大影响。按照IFRS9,超过5%、获得董事席位的股票可以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以权益法入账,从而不受股价涨跌的影响,投资业绩会更显稳健。若是无法获得董事席位,选择分红收益较高的股票,分红收益可计入投资收益中。
因此,除工行H股外,去年11月,中国平安已经超越贝莱德成汇丰银行母公司——汇丰控股(0005.HK)最大股东,持有约14.18亿股,占后者股权7.01%。贝莱德集团持股汇丰控股13.35亿股股权,持股比例为6.59%。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