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万向控股是上市公司吗
中国万向控股不是上市公司,万向控股子公司有4家上市公司。
㈡ 万向集团的资本运作
引导语:如果说万向在上世纪 90年代前主要的成功是产业经营的成功,那么进入21 世纪后即是资本经营的成功,并且资本经营进一步推动产业经营的更大成功。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万向集团的资本运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从万向集团的发展过程来看,在鲁冠球的领带下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以前,即创业的初始阶段;第二阶段是1980年至1989年,是万向“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的成长阶段,鲁冠球以家产作抵押,承包了当时的杭州万向节厂。1988年,鲁冠球率先对万向完成了股份制改造。1990年至1999年是万向的第三个阶段,鲁冠球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万向步入“企业集团化、经营国际化”阶段。万向产品占国内市场一半以上,并在美国等8个国家拥有18家公司,成为通用、福特等国际一流整车厂的配套合作企业。第四个阶段是1999年后,万向集团实施“资本式经营、国际化运作”战略,使万向集团不仅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而且在金融、农业等领域也有不小的业绩。产融结合,资本运作贯穿万向整个发展过程。
一、打造万向系
1994年1月10日,鲁冠球和他的万向集团迈出了其资本市场的第一步,万向钱潮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当时,万向钱潮首次发行3000万股,发行价为3.8元,首日开盘价为为8.4元。初涉资本市场,万向便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1997年4月16日,中色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万向以每股3.25元的价格受让有色矿业集团中色股份38,720,000股国有股,股权分置后,持股比例由10%降为
7.77%,仍然是第二大股东。
1998年,万向投资6200万元参股航民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2004年8月9日,航民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发行价格为7.2元,万向持股比例为21.4%,保留第二大股东。
2001年,万向以较低价格收购的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4年后,UAI破产清算。万向以3000万元的代价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收获教训与启迪。
2001年12月28日,露露集团与万向集团下属的深圳市万向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书》,将其持有的承德露露国家股674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6%),
转让给万向投资。2006年3月,承德露露提出以每股2.64元的价格定向回购露露集团持有的公司全部国有股。定向回购后,露露集团不再持有承德露露股份,万向三农持股比例上升至42.55%,成为承德露露的第一大股东。万向集团也成功成为承德露露的实际控制人。(承德露露于1997年11月13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2004年6月,万向集团下属的万向三农成为华冠科技的第一大股东。2007年6月18日,华冠科技更名为“万向德农股份有限公司”,万向三农持有万向德农94,860,105股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61.20%。
2005年4月,兔宝宝IPO,发行4200万股,发行价4.98元/股,5月在深交所上市。万向三农持有德华控股33.10%,德华控股持有兔宝宝35.52%,是控股股东。万向以初始投资6862万元间接参股兔宝宝。
2008年3月,万向资源持有的顺发恒业100%股权全部注入兰宝信息。股权分置后,更名为“ST兰宝”。2009年6月5日,蓝宝信息在深交所恢复上市,更名为顺发恒业。万向成功实现借壳上市,万向资源和深圳合利共持有76.86%的股份。
通创投资是万向系进行私募股权投资的平台。通联创投持有航天动力股改后
4.56%(8429167股)的股权,5月16日解禁当日就抛售265.78万股。通联创投以472.5万股位居北纬通信第二大股东,市值较当年806.01万元的投入增值20倍多。在二级市场上,通联创投在S延边路投资110万股位列第五大流通股股东 通联创投还曾投资过关铝股份和西山煤电等等。
在打造万向系过程中,万向的投资 策略从财务专家的视角看来,万向集团的远见在于,在华冠科技尚未正式上市之前拿到“原始股”,既积累同最大股东磨合的 经验 ,又比直接收购一个“壳”节约成本。万向成为第二大股东耗资不到6000万。这无论从当时还是未来战略考虑都是多赢的战果。万向 “甘当第二股东”的收购模式,成了万向系一个旗帜鲜明的特色。
二、构建万向金融王国
2001年初,成立了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打造万向金融王国的平台。 在此之前成立的专门从事投行业务的“深圳通联”(1995年)、“万向租赁”(1996年)、“万向
期货”(1999年)和“通联创投”(2000年)都逐步收归“万向控股”旗下。万向集团、万向控股、万向三农三个核心企业之间相互持股,形成第一层面的资本扩张。
2002年,“万向控股”、“万向钱潮”(000559)和万向集团分别按40%、30%、30%的比例出资共同组建了浙江省第一家财务公司——“万向财务”。是继“东方财务”后国内获准成立的第二家民营财务公司。同年,“万向控股”出资1.2亿元,投资我国首家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保险公司——“民生人寿保险”,持有14.45%的股权,与泛海集团并列为第一大股东。
2003年以来,在不少民企还徘徊在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的十字路口时,万向集团已经大刀阔斧,加大了旗下金融资源的整合力度。
2003年,万向出资1.2亿元,投资中国首家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保险公司——民生人寿保险,持有14.45%的股权,与泛海集团并列为第一大股东。
另外,鲁冠球和鲁伟鼎还分别成立了万向资源(鲁冠球持有90%股份,鲁伟鼎持有10%),万向西部(鲁冠球占75%,鲁伟鼎占25%)。
2003年,万向集团受让浙江省工商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4.85%的股份,位列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中国烟草总公司浙江省公司”的股份仅相差9.5%。参股浙江工商信托,从而间接控制了天和证券和浙江博鸿投资以及这两家机构还共同组建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国金投资。
2004年,浙商银行(原浙江省商业银行)开业,注册资本15亿元,“万向控股”占总股本10.34%,与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旅行者汽车集团并列第一大股东。这是中国第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浙江省的首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15个股东中的13家民营企业持股比例占到85.17%,“浙商银行”也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首家货真价实的民营银行。
在国际市场上,万向也进行融资。2001年,先是通过万向美国控股万向霍顿保险,共同出资成立了霍顿保险经纪公司;万向美国公司还与花旗、美林等世界着名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融资方式包括贷款、债权抵押等。2003年,万向美国公司创建了“万向制造基金”,邀请当地一批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成为股东。万向美国公司
在当地的融资比例已是总部投资的2倍,融资方式包括贷款、发行债券、债权抵押等。
2006年,万向集团日益扩大的金融版图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由万向集团控股的天和证券因违规委托理财发生6亿元的巨额亏损。当时控股天和证券之后,万向集团拥有的金融牌照达到11块之多,但进入证券领域不到两年,问题开始频繁出现。
万向财务公司主要是为集团下属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每个下属公司都会在财务公司有一个户头,把钱存在里面,而万向财务公司的这些户头都会在工行有同样的对应户头。据称,假设万向系下属子公司向银行贷款,那么,银行会把这笔贷款先打到万向财务公司的账户上,然后万向财务公司再把这笔钱转到需要贷款的下属子公司。借款程序亦同。万向财务公司能够监控集团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获得非常可观的效益。
与绝大部分民企在进入金融领域时采取垂直战略(即金融机构处于集团控制的最下端),且产、融两个领域划分模糊不同,“万向系”搭建了专业化的金融投资平台,并且将金融投资与实业投资清晰地划分开来,平行化发展。
三、成功开展跨国整合
1994年,在美国芝加哥设立万向美国公司。10多年间,实现了从产品走出去、到人员走出去、再到企业走出去的跨越,从单一的产品销售扩大到进行国际资源配置,并先后在8个国家建立了30家海外分公司,构建成涵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 营销 网络。与海外企业建立起战略同盟关系,产品为通用、福特等汽车公司配套,成为第一家进入国际主机件厂配套线的中国零部件企业。
1998 年,美国舍勒出现严重亏损。而万向美国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达到 3000 万美元。万向与美国 LSB 公司联手收购了舍勒,LSB 接纳舍勒的工人、厂房;而舍勒的品牌、技术专利、专用设备及市场归万向所有。舍勒成为万向的美国子公司,万向为此只付出了42 万美元。而万向在美国市场每年至少增加了 500 万美元的销售额。 更深远的意义则是,万向产品有了当地品牌、技术和生产基地的支持。这种本土化策略,使万向几乎一夜间融入了美国市场。而日本企业当年为了融入美国市场,从办厂、培训员工、宣传产品,到用户接纳,花了 20 年时间。
四、巨资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
万向从 2002 年开始启动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并成功收购了嘉兴埃泰克公司,引进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制造工艺。经过 5 年的努力,目前万向自主开发的 120AH 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已顺利通过国家 863 计划锂离子电池两家指定检测机构的性能测试,它实现了从电池单体技术向电池成组电源技术的跨越,较好地解决了业内最为担心的电池性能和安全问题,具有高安全性和高比能量的特点,并获得了 CE 认证和 UL 认证,开始进入批量生产
2009 年4月 27 日,万向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在杭州萧山经济开发区奠基,新增投资为 13.65 亿元,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具备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和动力总成系统产业能力的企业。 具备年产 1000 辆纯电动商用车、10亿瓦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业规模。
如果说万向在上世纪 90年代前主要的成功是产业经营的成功,那么进入21 世纪后即是资本经营的成功,并且资本经营进一步推动产业经营的更大成功。
走上产融结合之路可能比直接获取利益回报要更加重要。鲁冠球曾公开表示,走产融结合的道路,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他认为,一个企业如果只搞实业,不和金融结合,风险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
㈢ 万向资源公司为什么只持有中色股份股票
本报讯中色股份(000758)昨日公告称,万向集团旗下万向资源通过收购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公司称,接中国有色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通知:2004年11月18日,中国有色集团将购联想开天M电脑得大奖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新浪搜索联盟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持有的中色股份3.07亿国有法人股中的5808万股转让给万向资源有限公司的过户手续已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完毕。
过户完成后,中国有色集团持有中色股份2.4912亿股,占总股本的42.89%,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万向资源持有中色股份5808万股,占总股本的10%,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据公开资料显示,万向资源公司股东及持股。
比例:自然人鲁冠球货币出资27000万元,拥有公司90%的股份;自然人伟鼎货币出资3000万元,拥有公司10%的股份。
报料线索一经采纳,奖金至少百元,还将进行线索评奖,奖金最高万元。
㈣ 万向集团有多少支股票
“万向系”至少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万向前朝(000848.SZ)、承德露露(000848.SZ)、万向德农(600371.SH)和顺发恒业(002001.SZ)和18股A股和香港股票公司,包括华艺兄弟(300027.SZ)。
深圳)、广汽集团(601238.SH)、新河成(002001。拥有松达教育(430244。和商安信(832754.OC。以及其他14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在金融方面,除了证券公司,它们几乎获得了所有的金融牌照。
(4)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股票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万向集团、万象控股、万象三农是整个““万向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万向集团负责汽车零部件与新能源产业的整合;万象“三农”旨在成为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农业品牌企业;万向控股则负责在金融领域开拓疆域。1996年成立的万向租赁和1999年成立的万向期货(现通惠期货)当时都在其管辖范围内。
”野马财经”分析称,从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来看,主要集中在农业、汽车、新能源等领域,这与“万向系”非上市公司集群高度一致。
㈤ 万向集团市值怎么那么低
万向集团市值低的原因:股票并不是政策利好类的概念性股票都属于短期炒作。像一些中长期是并不看好这个股票的,随着时间的延长,这支股票肯定是会低的。这个公司虽然近几年的业绩一直在下滑,每年还是会有将近几亿的利润值在,退市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也是整个公司的经营模式是有一些问题的,才会导致股价一直增不上去。
㈥ 关系万向集团的具体资料
万向简介
万向创立于1969年。1990年起为浙江省计划单列集团,1997年起为国务院120家试点企业集团,1999年起被列为全国520户重点企业。
【综合规模 】
中国企业500强第127位,制造业第58位;
中国工业企业1000大第60位;
机械行业第15位,
汽车行业第8位,
汽车零部件业第1位。
【万向主业】
致力于汽车零部件产业
【主要举措】
实施“三接轨”,即接轨跨国公司运作;接轨先进技术;接轨国际主流市场。已在全球市场建立了服务网格,为全球主机及大众客户提供仓储、配送等服务。
【成长目标】
成为一家拥有思想的现代公司
力争“奋斗十年添个零”,日创利从1970年代一万元,1980年代十万元,1990年代一百万元,到2009年日创利达一千万元。
万向已在全球市场建立了服务网络,为全球主机及大众客户提供仓储、配送等服务。
面临国际化趋势,万向将发展汽车零部件主业,接轨国际主流市场、接轨国际先进技术、接轨跨国公司运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逐步建成按国际惯例动作的跨国集团。
作为一家有着深厚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万向愿意将现有各种资源与社会企业同仁共享,与有识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互帮互助机制,携手并进,实现“双赢”发展。
万向的发展历程表明,企业不仅向社会奉献几件简单的产品,而是在前无古人的实践中奉献一种改革思想,一种探索精神和一群具有时代意识的现代企业家。
[编辑本段]万向企业文化
万向文化是全体万向员工三十多年实践的积累,是我们共同意志的结晶,更是万向未来发展的依托,是我们人生价值的体现。
有形的价值有限,无形的价值无限。文化需要继承,需要融会贯通,在未来的岁月中,万向文化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 奋斗十年添个“零”!】
.1970年代,实现日创利润10,000元 员工最高收入突破10,000元
.1980年代,实现日创利润100,000元 员工最高收入突破100,000元
.1990年代,实现日创利润1,000,000元 员工最高收入突破1,000,000元
.2010年代,实现日创利润10,000,000元 员工最高收入也要争取突破1,0000,000元
【企业目标】
.经营目标:奋斗十年添个零。
.管理目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钱尽其值、各尽其能。
.岗位目标: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企业哲学】
.经营哲学: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取之而有道,用之而同乐。
.经营理念: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经营,国际化运作。
.管理原则:人人头上一方天,个个争当一把手。
.人本原则:两袋投入,使员工身心与物质受益。
【企业宗旨】
.为顾客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益,为员工创造前途,为社会创造繁荣。
【企业精神】
.讲真话,干实事
【企业道德】
.外树诚信形象,内育职业忠诚。
【企业作风】
.务实、创新、卓越。
.不赶时髦,不搞形式,不讲假话,走自己的路,圆自己的梦。
.思路决定出路,作为决定地位;一切都是人力,时间检验行为。
.想主人事,干主人活,尽主人责,享主人乐。
【万向用人观】
.有德有才者,大胆聘用,可三顾茅庐,高薪礼聘
.有德无才者,委以小用,可教育培训,促其发展
.无德无才者,自食其力
.无德有才者,坚决不用,如伪装混入,后患无穷
【 万向公私观】
.舍己为公,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是先进的;
.先公后私,公私兼顾,是允许的;
.先私后公,私字当头,是要教育批评的;
.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是要制止与打击的;
.表面为公,暗中为私,是伪君子,不可重用,是要防止的。
【万向奖罚观】
.奖罚分明,多奖少罚
[编辑本段]万向的人才观
万向人力资源总体指导思想及管理原则
【总体指导思想】
坚持“三个必须”,运用“三个一切”,落实“三个围绕”,实践“三个代表”,人力资源工作紧紧围绕集团董事局要求,力求为每位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集团快速成长和高效运作提供保障。
● “三个必须”:要想联合,必须拥有;要想利用,必须付出;要想调动,必须善待。
●“三个一切”: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三个围绕”:围绕企业生产力发展,围绕员工素质提高,围绕为社会做贡献。
【管理原则】
人力资源,集团所有;
人力资源,主席决策;
人力资源,对事负责;
人力资源,我的责任;
人力资源,一级对一级负责。
[编辑本段]万向研究院
万向研究院,其前身是万向集团技术中心,为接轨国际先进技术,2002年改组成公司型运行。
1996年被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海关总署联合批准为国家级技术中心。
2002年在全国231家技术中心里,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技术中心”第三名;2003年被评为第二名。
以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的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依托,研究院共拥有215名专业研发技术人员。
其拥有的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实验室,出具的实验报告获得44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认资格。
万向每年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超过销售总额的4.5%;
1999至今,万向累计完成科技攻关项目680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52项、市级18项,累计申报专利400余项并得到国家专利局受理;
同期,累计完成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数千种,新增产值20余亿元。第三代轮毂单元等18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编辑本段]万向创始人——鲁冠球
出生地:浙江萧山
教育背景:初中
主要公司:万向集团
总部所在地:浙江杭州
首次证券市场融资:深圳(1994年1月)
主要行业:汽车配件
鲁冠球于70年代末期创建了万向,他把当时的一个生产农业机械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供零部件的OEM。去年万向集团的销售额达到68亿元,今年8月份万向集团用280万美元收购了UAI。
“他是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他的故事续写了20多年。把一个小作坊发展成通用、福特汽车的合作伙伴,一举开创民营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人们从他身上见证了乡镇企业的过去,也看到了乡镇企业的未来,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乡镇企业家与时俱进的真实传奇。”
——2001年中国CCTV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这样评价他。
鲁冠球——这位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民的儿子,1945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从60年代开始做过锻工,自办个体修车铺、粮食加工厂,因属个体而得不到发展;1969年创办萧山宁围农机厂,发展为万向集团公司。现任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香港理工大学荣誉博士。
鲁冠球把一个铁匠铺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现代企业集团,不但被誉为企业界的“常青树”,而且其精神世界也灿然升华,坦荡洁净。不但在实践中为发展中国乡镇企业带领农民致富走出了新路,而且在理论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和贡献。几十年来,他孜孜以求,不倦学习,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为香港理工大学荣誉博士,获得了高级经济师和高级政工师的职称。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已有60多篇论文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全国和地方报刊杂志上发表,被誉为“农民理论家”。
“我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现在工作在农村,搞乡镇企业39个年头了。这39个年头,甜酸苦辣都尝到了。今天我来领奖,证明了我们乡镇企业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也是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和鼓励,那么我下一步就是要抓住这个机遇。新世纪了,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为农民、为农业、为农村做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2001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鲁冠球这样演讲道。
几十年来,他先后荣获——
●全国新闻人物
●全国优秀企业家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十大杰出职工
●中国经营大师
●中国乡镇企业功勋
●中国改革风云人物
●紫荆花杯中国杰出企业家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国际优秀企业家
●全国全国首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等国家及国际荣誉
担任了——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会长、机械工业发展规划审议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会长等
当选为——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和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
㈦ 万向集团有多少支股票
“万向系”至少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万向前朝(000848.SZ)、承德露露(000848.SZ)、万向德农(600371.SH)和顺发恒业(002001.SZ)和18股A股和香港股票公司,包括华艺兄弟(300027.SZ)。
深圳)、广汽集团(601238.SH)、新河成(002001。拥有松达教育(430244。和商安信(832754.OC。以及其他14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在金融方面,除了证券公司,它们几乎获得了所有的金融牌照。
(7)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股票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万向集团、万象控股、万象三农是整个““万向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万向集团负责汽车零部件与新能源产业的整合;万象“三农”旨在成为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农业品牌企业;万向控股则负责在金融领域开拓疆域。1996年成立的万向租赁和1999年成立的万向期货(现通惠期货)当时都在其管辖范围内。
”野马财经”分析称,从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来看,主要集中在农业、汽车、新能源等领域,这与“万向系”非上市公司集群高度一致。
㈧ 目前万向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万向钱潮(000559) 控股股东是万向集团
万向德农(600371) 控股股东是万向三农有限公司
顺发恒业(000631) 控股股东是万向资源有限公司
承德露露(000848) 控股股东是万向三农有限公司
此外,万向还参股中色股份(000758)、航民股份(600987)、兔宝宝(002043)等。
拓展资料
万向集团公司始创于1969年。现为国家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520户重点企业之一。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252.15亿元,利税12.40亿元,出口创汇8.18亿美元。万向集团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一十九,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二十七。万向已在全球市场建立了服务网络,为全球主机及大众客户提供仓储、配送等服务。
面临国际化趋势,万向将发展汽车零部件主业,接轨国际主流市场、接轨国际先进技术、接轨跨国公司运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逐步建成按国际惯例动作的跨国集团。
公司创始人
鲁冠球,1945年1月出生于浙江萧山。从60年代开始做过锻工,自办个体修车铺、粮食加工厂,因属个体而得不到发展;1969年创办萧山宁围农机厂,发展为万向集团公司。现任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香港理工大学荣誉博士。
万向文化
万向文化是全体万向员工三十多年实践的积累,是公司共同意志的结晶,更是万向未来发展的依托,是万向人生价值的体现。
有形的价值有限,无形的价值无限。文化需要继承,需要融会贯通,在未来的岁月中,万向文化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企业目标
.经营目标:奋斗十年添个零。
.管理目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钱尽其值、各尽其能。
.岗位目标: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㈨ 中国民生银行和民生保险公司是同一个集团吗
中国民生银行和民生保险公司不属于一个同一个集团,
名字相似不代表是同一个集团,现在我们看看民生保险的3大股东,
股东名称 :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 持有股份数(股) 2,239,258,548.00; 持股比例37.32% 。股东名称:通联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有股份数(股)1,055,203,353.00; 持股比例17.59% 。股东名称 :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股份数(股)788,816,578.00; 持股比例13.15% 。
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保险”)
2003年正式开业,注册资本60亿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年金保险、上述保险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和资金运用业务。
民生保险以“创造受人尊敬的公司”为企业愿景,以“为民生服务”为企业使命,坚持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广大民众提供真诚体贴、专业全面的风险保障服务。
2014年末,公司总资产突破500亿元,业务指标稳健发展,业务品质持续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健康水平。目前公司已拥有25家分公司、近700个分支机构、4万余名专业化的员工队伍,为400多万客户提供贴心、高品质的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