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股市 > 中国平安增持股票

中国平安增持股票

发布时间:2023-02-28 09:17:39

㈠ 中国平安抄底增持汇丰是否会面临巨大风险

目前来看不会面临巨大的风险。首先,中国平安的经验丰富。其次,资金比较雄厚。最后


第一,经验丰富

任何企业在做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他成为一个行业的佼佼者,他就会想去开辟更多的其他的商业领域,而汇丰银行与平安保险同样是做金融这一块的,只是细分起来领域不同,而且在这之前汇丰的股价一度跌破到了50%,利用两个领域的共通点,相信他也能够把汇丰重新助推到曾经的巅峰,而且这回还是国内人控股,会风也就不能再作妖了。


以上就是对中国平安抄底增持汇丰是否会面临巨大风险的看法,或许你有什么其他不同的意见,欢迎写在下面的评论区,咱们大家一起来讨论。

㈡ 对于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银行一事,你有何看法

对于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银行一事,虽然现在网上一片声讨中国平安的声音,但是我到觉得中国平安此番的作为,或许大有深意。中国平安非常清楚若是帮了汇丰就是在和华为对抗,就是在和爱国人士对抗,但是中国平安还是这么做了。中国平安为何这么做,我们还是要平心静论的好好想一想才对。中国平安大手笔增持汇丰银行,我到觉得中国平安是在争取在汇丰银行的话语权,那就是我有股份了,将来在汇丰做决策的时候,就不能越过中国平安,中国平安在汇丰将来有一些对中国不利的事情的时候,可以操纵局面。

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银行,还是不要看表面。若是看表面就大错特错了,若是因为此事中断和平安的合作,也就大错特错了。给中国平安一些时间,或许它能证明增持汇丰是为了给中国争取话语权。

㈢ 中国平安暴跌四成 时隔14年马明哲增持 新三座大山压顶 寿险拐点将至

自8月底以来,中国平安连续开展市值管理操作,先是拟使用不低于50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的自有资金进行新一轮回购,其次,高管们开始在二级市场集中增持,董事长马明哲也是14年来首次增持中国平安。

上市公司在某些价位上大幅回购自家股票,是想释放出股价已经见底的信号,从而提振投资者情绪并触发认购热情。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在过去半年的确中国平安的股价在大幅下挫,但这与大环境有关,多数判断只是暂时性低迷。

在与多位保险行业资深从业人员交流之后,可以得到更为深刻的行业观点是,困扰寿险行业至少5年以上的新三座大山,即代理人流失、保险产品贵和险资回报率低,时至今日已经成为尾大不、拉行业后腿的大问题。

中国平安受影响最甚,但改革勇气最大,两年前马明哲亲自启动寿险改革。其他头部公司亦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来加速自身改革,冀望能扭转寿险下滑的问题。

然而,从最近几年的改革举措来说,寿险行业遇到的并非内部小修小补可以挽救,如今重压在身的新三座大山反映的是一种范式的问题,从更大的角度来看,意即目前的寿险业务模式已经不适合未来市场的需求,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义保险本身,才能解决这一困惑全行业的问题。

从这一篇开始,我们会陆续聊聊新三座大山,希望给行业一些启发。

92元是最后的疯狂?

中国平安无论是PEV估值还是PE估值,都处在 历史 底部。

自8月27日开始,中国平安高管们开始在二级市场增持平安AH股票。其中引人注意的是,9月3日,公司董事长马明哲出现在增持名单中,买入4万股中国平安,耗资207万。这是中国平安2007年上市后,14年来马明哲股份首次变动。增持后,马明哲共持有平安184.32万股。

或许是管理层认为资本市场出现了不理性行为,悲观预期被过度演绎,导致目前的市值显着低于存量业务价值,从而开启大规模的回购及增持计划。

股价反应的是投资者们对企业未来业绩成长性的预期,预期的不确定性和各种干扰因素让市场情绪阴晴不定,使得价格围绕价值左右摇摆。

归根结底,业绩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投资者最为看重的仍然是公司未来的业绩走势。从这个角度出发,或许能够窥出平安股价拐点的端倪。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拥有金融全牌照,业务范围涉及到保险、银行、 科技 、互联网及医疗等多个领域,平安的根基所在仍然是寿险业,不仅在利润及价值上贡献最多,其百万代理人也是打通内部所有业务通道,连接线上及线下产业的核心力量。

今年平安股价的低迷表现,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风格向小盘成长股切换,大盘价值股遇到冷落;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公司寿险业务上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开展已两年的寿险改革成效甚微,代理人队伍大幅萎缩、新单规模和新业务价值的超预期下滑,而投资华夏幸福导致的资产减值计提又让盈利能力出现下降。

平安目前遇到的问题,也是全行业共同面对的困境。站在现在这个时点上,股价短期的走势不为人知,但长期的反弹却取决于困境的反转,只有解决横亘在面前的“三座大山“,才能断言保险业经营趋势出现明确拐点。

代理人时代已经结束

第一座大山是如何扭转目前代理人渠道的颓势,变革现有经营模式,重塑渠道优势。

寿险行业的商业模式高度雷同,龙头公司很难形成在品牌力和产品力等方面的优势,这使得渠道的触达范围和营销能力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

过去几十年里,国内寿险公司的经营重点均放置在渠道建设上,平安等大型寿险公司着力代理人渠道,利用运动式的增员快速壮大队伍和迅速渗透新客户,形成了等级严密,组织利益庞大的代理人体系。

这种体系和销售模式在过往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证明是有效的,因为人口基数庞大,保险渗透率低,无论是代理人还是客户拓展空间均很广阔,规模和业绩导向下,寿险公司可以通过频繁的增员来沉淀队伍和壮大客户群,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而层层抽佣的组织利益又能让主管及绩优人员充分受益,确保了绩优团队的稳定。

但一旦宏观环境发生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代理人模式的弊端就会被暴露无遗,人口红利的消退会让增员基数不断缩小,通过新人来渗透新客户也会越到瓶颈,人员的大进大出和行业军备竞赛般的费用投入又进一步透支了发展空间。所以自2018年开始,代理人渠道增长开始显示疲态,疫情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崩塌的速度。

也就是从2018年开始,平安的寿险业务进入了下行通道,代理人渠道新单业绩以年均20%的速度下滑至今,代理人规模从最高的120万人左右降至现在的80余万人,寿险业改革被提上日程,传统的组织架构和增员模式成为主要变革对象,组织利益被削弱,队伍清虚速度在加快,更多资源正在向绩优代理人、有潜力的新人倾斜。

但目前的改革方向更多地还是往渠道结构身上动刀,反而忽略了最底层的逻辑变化,那就是代理人产品体系的崩塌。

在2016年之前,代理人渠道产品以分红和重疾为主,这些产品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代理人去进行大量的客户跟踪、产品分析及讲解等工作。同时,由于“养兵”成本要显着高于其他渠道,寿险行业倾向于在代理人渠道销售缴费期和保单持有年限较长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价值率更高,能创造更多的利润。

只不过,随着消费者风险偏好的显着上升及对缴费期长产品的谨慎态度的加深,个险渠道的产品正在向着理财化、短期化的方向演变,分红险已基本被行业抛弃,形态简单、交费期短暂、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年金及万能险成为主流,占比已经达到70%以上。但问题就是,这些产品并不复杂,对销售员的展业能力要求并不高,银保等其他渠道反而会销售更大的规模。

而作为行业价值创造的主力产品之一的重疾险,也是遇到很大的发展瓶颈。一方面,市场竞争程度加剧,中小公司不断打造更加便宜的爆款产品来搅动市场格局,不仅大幅压缩了平安重疾险的溢价空间,销售难度也显着增加。

另一方面,近几年客单价较低的互联网医疗险、以及政府主推惠民保项目对客户造成了分流,进一步挤压了重疾险的发展。从近年来的表现来看,平安重疾险月规模平台已从巅峰时期的20多亿大幅下降至如今的10亿不到,业绩疲态可见一斑。

(未完待续)

㈣ 平安增持汇丰是什么意思

就是平安增持了汇丰股票。

股票增持是控制上市公司股份的部门或机构买入控股的上市公司流通股股票,来增加其股份比例的一种行为。股票增持是上市公司股东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增加持有的股票数量,是上市公司股东的行为。

2020年9月26日,平安在9月23日以平均每股28.2859港元的价格,增持1080万股汇丰控股股份。增持完成后,平安对汇控的持股数量达16.55亿股,持股比例升至8%,取代贝莱德重新成为汇丰第一大股东。

(4)中国平安增持股票扩展阅读

中国平安与汇丰的首次“牵手”,发生在2002年。几年后,平安又反身买入汇丰控股股票。2015年12月起,沪港通南下资金持续买入汇丰控股,有投资人士分析,其中可能有不少是平安所谓。

到2017年12月5日,平安在增持1000万股汇丰控股后,持股数量已升至10.18亿股,成为汇丰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也突破5%,构成举牌。

此后,平安继续增持汇丰。2018年2月,平安对汇丰的股权占比突破6%;11月,占比又突破7%,超越贝莱德成为汇丰控股单一大股东。

期间,平安对汇丰控股的持股数量也从2017年12月5日的10.18亿股增至2018年11月1日收市后的14.19亿股。

㈤ 十大股东持股70以上的公司

保险是a股市场重要的机构资金之一,也是市场中具有相当权重的中长期资金。其仓位变化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103010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昨日,在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36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保险资金的身影,保险资金合计持有110.55亿股。按去年四季度末收盘价计算,持有金额约为1076.84亿元。平安银行(937.93亿元)、伊利股份(41.25亿元)、鲁花恒生(10.32亿元)、双汇发展(9.73亿元)、东方财富(6.43亿元)、东阿阿胶(6.33亿元)、申万宏源(6.12亿元)、上海家化(4。红锌锗、桃李面包、重庆百货、承德露露、新城控股、顺鑫农业、同花顺、中航飞机等也位居前列,均超过3亿元。

从年报数据来看,平安银行保险重仓主要是因为控股股东持有“兄弟股”作为保险资金。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其第一大流通股东,持有该股798.28亿元,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和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分别持有该股135%作为第二、第五大流通股东。

从持股数量的变化来看,天保基建、湘潭电化、迈威为风险资本时期的新股,新股数量分别为299.15万股、77.95万股、72.31万股。保险公司增持了双汇发展、鲁花恒升、重庆百货、李涛面包、久立特材、长青股份等6只股票。增持股份数量分别为:2778.31万股、1316.43万股、1079.44万股、523.24万股、430.61万股、29.24万股。增持后,累计持股数量如下。张家界、兰生、中体产业、飞力华、AVIC高科、顺鑫农业、鞍钢股份、深天马A、信诚控制、方大特钢、上海家化、中航飞机、承德露露、阳光城、驰宏锌锗、申万宏源、伊利股份、平安银行等18家个别保险公司资本期持股数量与上期持平。

上述36只险资持股年内市场表现十分突出,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有27只股票的股价表现跑赢同期大盘(上证综指年内上涨24.47%),占比75%。同花顺(151.39%)、银星能源(140.20%)、顺鑫农业(78.61%)、新城控股(76.53%)、深天马A(67.07%)、湘潭电化(65.67%)、AVIC高科(65.54%)、东方财富中体产业、方大特钢、唐艺昕、迈威股份、申万宏源、张家界、飞利浦、平安银行、国瓷材料、久立特材、招商蛇口、兰生股份涨幅均超过30%

优异的年报业绩,或是保险持股取得抢眼市场表现的核心动力之一。36只股票中,27只股票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只股票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包括AVIC高科(263.85%)、鲁花恒盛(147.10%)、久立特材(126.89%)、国瓷材料(121.81%)、新城控股(74.02)从年报净利润绝对值来看,年报业绩增长的股票中,平安银行(22

尽管有一波上涨,但根据机构预测的最高目标价和该股昨日收盘价,上述36只保险股中的28只仍有一定上涨空间。其中深天马A(47.00%)、鲁花恒生(42.00%)、东方财富(41.00%)、平安银行(38.00%)、上海家化(36.00%)、久立特材(35.00%)、招商蛇口(33.00%)、驰宏锌锗。

㈥ 平安再斥资5.9亿爆买工行H股:除了高分红,也因IFRS9会计准则

5月16日,根据港交所披露权益,中国平安(601398、1398.HK)再次买入工商银行H股(1398.HK)。通过该公司旗下Ping An Asset Management Co., Ltd.(简称平安资管)买入工商银行H股1.08909亿股,每股平均价5.4414港元,耗资约5.93亿港元。

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平安及旗下的平安人寿、平安资管连续10次增持工商银行H股,直到持股比例达到12.05%。根据工行一季报,截至2019年3月末,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工行H股95.56亿股,占工行H股的11.01%,为工行H股第一大股东,占全部普通股的2.68%。另外,中国平安人寿通过一款保险产品持有平安36.87亿股,持股比例1.03%。

不过,平安资管购买工行H股不能简单归结于平安集团所购买。原因在于平安资管作为投资经理可代表客户对该等股份全权行使投票权及独立行使投资经营管理权,因此需采取非合计方式。若简单合并统计,经此,平安共计持股工行104.57亿股,占工行H股的12.05%,占工行全部股份的大约3%。

5月16日当日,工商银行H股股价上涨1.28%,收报5.55港元,市净率PB为0.70。自2019年初至今,工行H股股价微跌0.72%。

平安作为保险资金,大手笔购买工行等蓝筹股, 究其原因,一是工行是股现金分红最高的上市公司。

工行曾连续11年保持A股年度现金分红总额最高的上市公司。今年3月,工商银行发布公告,2018年度预计现金分红金额为893亿元,即每10股税前分红2.506元,分红总额和每股分红较2017年均有所上升。自上市以来,工商银行累计9000亿元的现金分红回报。

在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给出的回答是:“过去两三年以来,平安的股票配置思路是对散股进行调仓,集中精力精选重点行业的龙头股票进行大资金配置。例如投资汇丰、工行,中国中药H股。标的股票并不局限于哪个行业,而是主要看估值水平是否合理、分红收益如何。”

另一方面,在IFRS 9会计准则下,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人倾向于选择高分红股票。

其原因是,IFRS9影响金融资产的会计口径,公允价值变动较大,会对公司当期利润产生极大影响。按照IFRS9,超过5%、获得董事席位的股票可以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以权益法入账,从而不受股价涨跌的影响,投资业绩会更显稳健。若是无法获得董事席位,选择分红收益较高的股票,分红收益可计入投资收益中。

因此,除工行H股外,去年11月,中国平安已经超越贝莱德成汇丰银行母公司——汇丰控股(0005.HK)最大股东,持有约14.18亿股,占后者股权7.01%。贝莱德集团持股汇丰控股13.35亿股股权,持股比例为6.59%。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㈦ 中国平安“抄底”汇丰银行,再次成为第一大股东,释放什么信号

金融机构,在2019年以前,应当很多人也不掌握这个金融机构,终究其在中国的合理布局营业网点较少,但是,自其构陷华为公司的事情被曝出至今,汇丰金融机构就不断走上热搜,绝大多数中国人多多少少都过听过这个“披上绵羊皮的狼”的金融机构了。

撤销2020年度的分红方案

因撤销2020年度的分红方案,危害小公司股东权益;及其构陷华为公司,毁坏销售市场井然有序市场竞争,变成销售市场不幸者,再再加上肺炎疫情要素及洗黑钱事件的危害,2020年,汇丰销售业绩主要表现一塌糊涂,8月3日,汇丰金融机构对外开放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度度财报数据表明,总公司优先股公司股东应占盈利19.77亿美金,同比减少76.8%,每一股基本上赢利0.一美元,环比跌76.2%,受此危害,汇丰金融机构的股价也是一路下降,现阶段其股价早已是近二十五年来的最低限,下挫超出50%。

但是作为一家公司,平安集团要的仅仅追求完美利润最大化,因此在汇丰股价暴跌的情况下,安全进到,我认为,很有可能有下列三个层面要素:一是“股票抄底”(自然不一定是股票抄底,由于安全没有吃进的话,股价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再次下挫),既控住了汇丰的个股再次下挫,安全原拥有的个股损害没有进一步扩张,并且能够减少企业均值持仓成本;二是平安十分见到汇丰的将来,评定汇丰将来的股价能够再次大涨起来,因此安全不害怕吃进汇丰的个股;三是自打2002年至今,安全与汇丰就密切的协作在一起了,二者乃至还合资企业开设公司,一旦汇丰倒地,安全的损害极大,因此在有可能的状况下,安全也会知其较大 的勤奋解救汇丰金融机构,这即是救汇丰,也是为其本身权益考虑到!

转过头来看安全增持汇丰一事,金融市场也做出了恰当的极其热情地反映。由于,通过安全增持汇丰所释放出来的数据信号,足够让汇丰轻装前行,坦然面对风险性,也倾心资金投入我国的金融业中国改革开放伟业。正由于汇丰股票基本面优良,本次增持有希望为安全产生长期性提高与公司估值修补的盈利。作为投资者,确实不必太多的焦虑情绪。

㈧ 中国平安斥资3亿增持汇丰银行后汇丰银行股价情况如何

中国平安大举增持汇丰股票后,汇丰银行股价持续走高。这是给汇丰银行的一剂强心针,中国平安也是中国保险业务的大企业,强强联合的背景下,市场对汇丰银行的业务增长,保持乐观态度,股民自然选择增持汇丰股票。

中国平安作为一家大企业,其在增持汇丰股票后,自然为了自身利益会通过自身关系,给汇丰带来大量内地银行业务,加之中国新冠疫情控制较好,市场经济持续回暖,其大陆业务的持续增长也是显而易见的趋势,不得不说中国平安选择增持汇丰银行股票真的是明智之举。资本永远是逐利的。

㈨ 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银行的理由是什么

新浪港股讯 据联交所股权变动资料显示,汇丰控股(00005)于2018年2月9日获Ping An Asset Management Co., Ltd增持3722万股,每股作价79.38元,总值29.55亿元,最新持股比例增至6.17%。


港联交所9月26日披露信息显示,中国平安旗下平安资管在9月23日增持汇丰控股,持股比例增加至8%,再度反超贝莱德的7.14%,成为汇丰控股第一大股东。

消息传出,港股、美股以及伦敦市场,都以暴涨作为响应,创2009年以来最大涨幅。9月28日,汇控美股盘前涨8.78%报19.7美元;港股市场汇控收涨9.22%报30.8港元;汇控在伦敦市场也一度暴涨超10%。

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这个新闻会火了,小视频平台都在讲着这些 ,我想说投资都是看着利益最大化的,投入的都是希望得到回报多的,就不要太纠结这些东西,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㈩ 如何看待中国平安斥资3亿,增持汇丰银行股票呢

最近中国平安斥资3亿增持汇丰银行股票,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银行消息一出,得到市场高度关注,大部分人都在吐槽平安增持汇丰事件。

汇丰银行是汇丰集团旗下的控股公司,属于英国的知名企业,针对我国平安增持汇丰事件,下面发表我个人看法:

第一,从国际利益来看

汇丰是英国的,平安是我国的,平安斥资3亿去增持汇丰,平安如此大手笔的增持汇丰,背后必然是有原因的。


意思就是平安这种行为财产转移,是有洗钱的行为,光明正大的用真金白银购买国外资产,这笔资金名副其实的从国内流向了国外,这笔资金流向其他国家了。

也许这就是很多股民吐槽的地方,觉得中国平安这样做是错误的,也是遭受很多国民吐槽的真正原因。

总结分析

针对中国平安3亿增持汇丰银行事件,上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发表我个人看法,两个看法是正面的,只有一个看法是负面的。

总之我个人觉得针对这件事一定要从多方面去分析,再来判定增持汇丰事件,不能凭借某个点就否定这件增持汇丰事件是不好的,就拼命吐槽,这样的看法和观点是不理智的,建议大家理性看待这件事,别瞎掺和进去。

阅读全文

与中国平安增持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涨停后换手率低 浏览:585
股票主力控盘指标原理 浏览:771
真正的股票赚钱方法该分享给亲人吗 浏览:733
中国太保中国太平股票代码 浏览:22
一只股票里2拨人唱空唱多 浏览:478
看股票盘的软件免费下载 浏览:301
股票张停软件 浏览:529
同仁医疗股票 浏览:859
股票ddeddx超赢数据 浏览:731
成都银行股票开盘了吗 浏览:952
股票涨停挂卖单 浏览:684
几个人买一只股票 浏览:900
600117股票走势图 浏览:368
中国软件股票历史股价 浏览:983
新上市的股票为什么总是涨停 浏览:390
重大资产置出股票 浏览:67
2018人工智能股票龙头 浏览:276
st围海股票同花顺 浏览:654
昨日哪只股票涨停 浏览:56
股票同行业指数 浏览: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