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香港富豪李嘉诚的详细资料及发家史
李嘉诚简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8年
祖籍:广东潮安
1940年到香港。
1943年到一家钟表店当店员。
1945年在橡胶厂当推销员。
1950年创办长江塑胶厂。
李嘉诚,香港着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杰出的世纪企业家。在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过程中,白手起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企业王国。从开办塑胶公司到投资房地产业,目前又将视野投向信息产业,成为移动电话大王。在海外的主要投资包括加拿大的赫斯基石油业、英国菲力斯杜集装箱港、巴拿马运河港和北京的东方广场等。重点投资项目包括地产、港口、通讯、酒店、零售、基建、能源七大项,投资地点遍及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尽管李嘉诚早已成为华人富商,但他的住房仍是30年前的,每次出行仍乘民航班机。但其时刻不忘回报社会,捐助福利事业。从70年代至今,他已捐出28亿用于资助香港和内地的教育事业,兴建医院和老人院。根据他的贡献,去年,被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与《时代》杂志联合评为“世纪企业家”,该荣誉是从15位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杰出企业家中挑选出来的,李嘉诚夺魁当之无愧,他也是当今最大影响力的国际人物之一。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
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优酷吧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李嘉诚年历 1928·7月29日(农历六月十三日) 李嘉诚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府城(今潮州市湘桥区)北门街面线巷5号。
1933 李嘉诚入潮安县府城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 1936 李嘉诚随父转入潮安县庵端口镇(今彩塘)崇圣小学就读至1938年。
1939·6月 李嘉诚随父到潮安县郭垄小学就读。是年6月21日,日寇侵占汕头,翌日又占领潮安县庵端口镇。
1940·年初 李嘉诚随父到祖母许氏出生地澄海县隆都镇后沟村避难。不久,全家又逃往文祠镇松坑村躲避战乱。 年终 李嘉诚随父亲从文祠镇松坑村长途跋涉,历尽艰辛,逃亡到香港。其后李嘉诚不忘自学,充实自己。
1943 李嘉诚的父亲不幸病逝。从此,李嘉诚只好提前挑起赡养母亲和抚养弟弟、妹妹的重担。后来到香港高升街一家钟表店当店员,两年后又到一家五金制造厂和塑胶裤带制造厂当推销员。
1948 李嘉诚任塑胶厂业务经理,后晋升为总经理。
1950 李嘉诚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5万港元,开设一间小型塑胶厂,取名 “长江”。
1957 在香港北角创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❷ 求香港十大富豪依次排名
第一名:李嘉诚 (Li Ka-shing)
资产净值:162亿美元
过去一年中,由于旗下长江实业(Cheung Kong) 股价暴跌,这位号称“超人”的十亿美元级富豪的资产净值缩水一半。李嘉诚拥有的第二大控股公司——加拿大石油公司 Husky Energy——将2009年的开支缩减了近三分之一。而他名下慈善基金会通过出售中国银行40%的股权而筹得5.1亿美元。
第二名:郭氏家族
资产净值:108亿美元
在房价下跌之前,香港最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之一的背后家族就出现了风波。大哥郭炳湘(Walter) 在与两个胞弟郭炳江 (Thomas) 和郭炳联 (Raymond) 发生矛盾后,于去年5月黯然离开了他担任了18年的新鸿基地产(Sun Hung Kai Properties) 董事局主席职位。他们的母亲邝肖卿 (Kwong Siu-hing) 接替了主席一职。该集团旗下的 W 酒店于1月份在香港开业。郭氏家族在电信公司 SmarTone-Vodafone 以及香港巴士运营商九龙巴士 (KMB) 也持有股份。
第三名:李兆基 (Lee Shau Kee)
资产净值:90亿美元
“亚洲股神”也只是个凡人。他的主要产业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去年市值缩水了五分之三。他还向上海复旦大学的一所图书馆捐赠了1600万美元。
第四名:米高嘉道理 (Michael Kadoorie)
资产净值:42亿美元
米高嘉道理是中电控股有限公司 (CLP Holdings) 的主席,其家族是该电力公司的大股东。去年,米高嘉道理宣布在印度设立第四个风力发电厂的计划,并开设了节能电器店 Eco Home。米高嘉道理还是香港上海大酒店(Hong Kong &Shanghai Hotels) 的主席。
第五名:刘銮雄 (Joseph Lau)
资产净值:40亿美元
房地产公司华人置业(Chinese Estates Holdings) 主席因及时出售股份大赚了一笔。去年,他在公司的个人股份提高了15个百分点。刘銮雄的儿子于10月份辞去了董事会职务。
第六名:郑裕彤 (Cheng Yu-tung)
资产净值:38亿美元
这位老牌十亿美元级富豪自1970年起就执掌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 (New World Development):该房地产开发商(参与基础建设、零售和电信业务)的股价去年下跌了近三分之二。郑裕彤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乘船逃离了中国,最开始的时候,在澳门的一家珠宝店担任店员。郑裕彤后来迎娶了店主的女儿,并帮他打造了香港最大的珠宝连锁店,之后他靠房地产开发成为富豪。
第七名:吴光正 (Peter Woo)
资产净值:26亿美元
拥有时代广场和海港城等香港标志性物业的会德丰(Wheelock &Co) 的掌舵人,并在 JPMorgan Chase 和 General Electric 担任顾问职务。其女儿吴宗恩掌管家族的香港奢侈品零售店连卡佛 (Lane Crawford)。
第八名:邢李源 (Michael Ying)
资产净值:22亿美元
近年来,这位 Esprit 前掌舵人已经出售了近20亿美元的股票。自去年起,他余下股份的市值已经缩水超过50%。他仍然是该服饰公司的非执行董事,他的夫人是前台湾影星林青霞。
第九名:陈廷骅 (Chen Din Hwa)
资产净值:18亿美元
这位宁波出生的企业家于1949年迁至香港。起初在纺织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他开始在房地产业大展拳脚。他的南丰集团 (Nan Fung Group) 在新加坡十亿美元级富豪黄廷芳 (Ng Teng Fong) 旗下的信和置业(Sino Land) 以及香港的丽新发展(Lai Sun Development) 都持有股份。该集团还涉足航运和金融行业。
第十名:陈启宗与陈乐宗
资产净值:17亿美元
陈启宗掌管着房地产公司恒隆集团(Hang Lung Group),该集团近年来在大陆房地产市场投资了30亿美元,并立志在经济低迷期获取更多土地。弟弟陈乐宗则积极投身于家族投资企业香港晨兴集团 (Morningside Group)。他们的母亲也身家丰厚。(福布斯)
❸ 作为香港首富的李兆基,他是怎样捞到人生第一桶金的
在中日战争期间,父亲因长驻广州湾生意,于是将顺德的“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都交予当时只有15岁的李兆基掌管。1948年,已经做了4年掌柜,能独当一面,便带着1000元只身去到香港,最终发展出大型的商业王国。炒外汇,赚进第一桶金
18岁从家乡顺德带着父亲给的人民币1000元来到香港。当时正值解放战争之际,不少内地财主跑到香港,外汇兑换业务及黄金买卖生意十分兴隆。靠外汇兑换、买卖黄金,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开始做起了五金生意和进出口贸易。一九五八年,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德胜等八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开始涉足地产生意。一九七三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气冲天之时,李兆基趁机将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涨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捞了一把。
也是运数使然,就在李兆基大捞一把之后,香港股市随世界经济衰退而大崩盘,地产业也随之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时手里握着巨额现金,他看准机会,大肆压价购进土地和旧楼。
一九七五年,香港股市开始复苏。李兆基也在此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业有限公司。股本1.5亿港元,地盘20个。恒基兆业成立之初,仅有股本一点五亿元,楼盘二十个。但几年之后,它的地盘激增至逾百个。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源源不断地取得足够的土地来建房绝非易事。
李兆基以其独到的眼光和方式来为自己增加土地储备。李兆基以工业化方式经营地产业。他将土地视为原料,楼宇为制成品。源源不断地收买土地和不断生产出成品,使恒基兆业博得港人口中的“楼宇制造工厂”的名声。
一九八一年六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将恒基兆业推上市,一举集资十亿港币,充实了自己的实力。成功地渡过了八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未定时的低潮期。
❹ 李嘉诚是怎么起家的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先生诞生于广东省潮州潮安县。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1950年,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1957年,在北角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
1990年4月7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一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
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比1986年增加两倍半。
叱咤香江,纵横海外,李嘉诚这个神奇的名字,今天已是'成功'与'奇迹'的代名词:他统领着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四家上市公司,业务遍及各行各业,如地产、港口货运、超级市场、基建、电讯、酒店、保险、水泥、电力、网络等等,形成一个逾万亿资产的跨国企业帝国。
而李嘉诚本人也荣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为有史以来华人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这一切,使他赢得了'超人'的美誉。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汉族,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祖籍福建 莆田,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是香港开端口后第三任首富。
1939年6月,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1年获选“香港风云人物”和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2011年,李嘉诚工夫茶传奇故事入选国家孔子学院汉语外教文章。
201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诚的净资产总值高达310亿美元,蝉联亚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位。
2014年3月,李嘉诚将屈臣氏股份近25%作价440亿港元卖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在8个月中已套现超过710亿港元。
2015年3月下旬,李嘉诚旗下公司和记黄埔与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达成最终协议,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将斥资约102.5亿英镑(约合956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O2。
2017年11月,李嘉诚基金会决定未来8年再捐资20亿元支持汕头大学建设,曾被传要从汕头大学撤出被证实为谣言。
2018年5月10日,李嘉诚正式退休;6月29日,李嘉诚辞去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职务;9月,李嘉诚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人物”。
❺ 香港富豪买什么股票
1、香港富豪李嘉诚买的股票有FACEBOOK。
2、李兆基买的股票有中国银行业的股票,但是他们买的是原始股。
3、其他的富豪,通过资料查询可以看到,他们大多数买的蓝筹股,像中国平安类的股票。
❻ 全世界华人首富是谁,资产大约是多少
华人首富是香港富豪李嘉诚,资产188亿美元.
http://www.zjol.com.cn/05biz/system/2006/03/10/006509999.shtml
http://www..com/s?lm=0&si=&rn=10&ie=gb2312&ct=0&wd=%C0%EE%BC%CE%
李嘉诚 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而且在其创业发展路上,并购多家公司。可以说,李创业之路就是一条并购之路,其创业和壮大与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企业分不开。李嘉诚的并购之路同其人生经历、创业经历一样倍受世人关注。
艰辛与成功的创业经历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先生诞生于广东省潮州潮安县。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1950年,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1957年,在北角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一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比1986年增加两倍半。
"超人"美誉与并购经历
叱咤香江,纵横海外,李嘉诚这个神奇的名字,今天已是'成功'与'奇迹'的代名词:他统领着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四家上市公司,业务遍及各行各业,如地产、港口货运、超级市场、基建、电讯、酒店、保险、水泥、电力、网络等等,形成一个逾万亿资产的跨国企业帝国。而李嘉诚本人也荣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为有史以来华人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这一切,使他赢得了'超人'的美誉。
纵观李嘉诚传奇的商旅生涯,他最为成功之处是善于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李嘉诚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皆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人们称之为"超人"。
而其企业发展壮大与其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有关。1974年4月,成功收购美资永高公司,接手经营香港希尔顿大酒店和印尼巴厘岛的凯悦酒店,并相继购入虎豹别墅及其他多项地皮、物业。1978年9月5日,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了"黄埔"公司9000万股股票,同年,还收购了英资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出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1979年7月,"长实"与中资侨光公司联组宜宾地产有限公司,取得沙田铁路维修站上盖发展权,并成立中国(香港)水泥厂(1982年投产)。是年9月25日,"长实"赢得和记黄埔公司控股权,并于10月15日出任"和黄"葱卸�隆?981年1月1日,李嘉诚出任"和黄"公司董事局主席。1997年与"首钢"联手收购香港东荣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北京长城饭店等七家大酒店,拥有51%的股权。1985年,购入加拿大温哥华世界博览会商业中心,斥资百亿港元,兴建规模庞大的商住住宅群。
经过不断发展壮大,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在香港以至世界具有领导地位的地产、国际集装箱货柜码头业和投资发展的举足轻重的集团公司。市值已超过2700亿港元。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地产发展、金融、贸易、货柜码头、运输业、能源、电力、通讯、卫星广播、酒店业、零售业等。
李泽楷
香港电讯盈科主席
作为李嘉诚的二公子,李泽楷一直试图摆脱父亲的阴影,希望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近年来的几个震惊香江的大动作的确不同凡响,行内人士笑称:“他一天就赚了他老爹一
辈子的钱。”
1966年11月出生于香港。1987年获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学士;
1990年创建香港卫视StarTV,在2年后卖给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的时候,已经赚下4亿美元;
1998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计算机数字化领域的50名风云人物;
1999年5月,动用31500万美元购得了一个在香港股票交易所挂牌的公司,改名为Pacific Century CyberWorks,即盈科动力;
2000年3月,在二板市场上筹集了10亿美元,并且动用盈科动力的高价股票从大东电信手中购买香港最主要的电信运营商香港电信。交易额估价为380亿美元,此乃亚洲最大的并购案之一。为此,盈科动力背上9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在大东电讯急于抛盘和纳斯达克的双重影响下,盈科的股价开始走低;
2000年10月,负债重压之下,盈科开始把香港电信最有价值的移动电话和IP骨干网的业务卖掉。李泽楷的威信开始大打折扣;
2001年1月,盈科动力的股价跌到了50美分以下,市值缩水到129亿美元,为原来香港电信市值的1/3;
2001年3月29日,香港电讯盈科公布自去年八月并购香港电讯后的首个综合财务业绩报告,盈科在2000年亏损逾八亿美元。盈科神话回落尘土。
http://..com/question/7857534.html
参考资料:http://www..com/s?wd=%C0%EE%BC%CE%B3%CF%D3%D0%B6%E0%C9%D9%C7%AE&cl=3
❼ 香港富豪的排名 !最新的!!
1.李嘉诚 (长和集团) – 320亿
2.郭氏兄弟 (新鸿基地产公司) - 240亿
3.李兆基 (恒基兆业地产公司) - 230亿
4.郑裕彤 (有亚洲股神之称,新世界集团) - 94亿
5.何鸿燊 (澳博) – 90亿
6.刘銮雄 (华人置业)
7.米高嘉道理及其家族 (中电)
8.吴光正 (会德丰)
9.霍英东后裔
10.陈鼎华
❽ 香港的四大首富是哪些
香港首富-李嘉诚
个人档案
姓名:李嘉诚
出生日期:1928年7月29日(农历六月十三日)
籍贯地:广东省潮安县
出生地:广东省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
家人:父亲李云经、母亲庄碧琴、弟弟李嘉昭、妹妹李素娟、元配庄月明、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
身份:香港首富、“全球十大最具创意和成功商人”之一
个人简介:李嘉诚,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1950年,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1957年,在北角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一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比1986年增加两倍半。
1996年分拆长江基建集团上市。目前集团在全球41个国家投资经营,总员工人数超过16万名。李先生一向的经营宗旨是“发展不忘稳健,稳健不忘发展”。
❾ 香港十大富豪分别是谁及他们的简单事迹介绍。
第一名:李嘉诚 (Li Ka-shing) 资产净值:162亿美元 过去一年中,由于旗下长江实业(Cheung Kong) 股价暴跌,这位号称“超人”的十亿美元级富豪的资产净值缩水一半。李嘉诚拥有的第二大控股公司——加拿大石油公司 Husky Energy——将2009年的开支缩减了近三分之一。而他名下慈善基金会通过出售中国银行40%的股权而筹得5.1亿美元。 第二名:郭氏家族 资产净值:108亿美元 在房价下跌之前,香港最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之一的背后家族就出现了风波。大哥郭炳湘(Walter) 在与两个胞弟郭炳江 (Thomas) 和郭炳联 (Raymond) 发生矛盾后,于去年5月黯然离开了他担任了18年的新鸿基地产(Sun Hung Kai Properties) 董事局主席职位。他们的母亲邝肖卿 (Kwong Siu-hing) 接替了主席一职。该集团旗下的 W 酒店于1月份在香港开业。郭氏家族在电信公司 SmarTone-Vodafone 以及香港巴士运营商九龙巴士 (KMB) 也持有股份。 第三名:李兆基 (Lee Shau Kee) 资产净值:90亿美元 “亚洲股神”也只是个凡人。他的主要产业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去年市值缩水了五分之三。他还向上海复旦大学的一所图书馆捐赠了1600万美元。 第四名:米高嘉道理 (Michael Kadoorie) 资产净值:42亿美元 米高嘉道理是中电控股有限公司 (CLP Holdings) 的主席,其家族是该电力公司的大股东。去年,米高嘉道理宣布在印度设立第四个风力发电厂的计划,并开设了节能电器店 Eco Home。米高嘉道理还是香港上海大酒店(Hong Kong &Shanghai Hotels) 的主席。 第五名:刘銮雄 (Joseph Lau) 资产净值:40亿美元 房地产公司华人置业(Chinese Estates Holdings) 主席因及时出售股份大赚了一笔。去年,他在公司的个人股份提高了15个百分点。刘銮雄的儿子于10月份辞去了董事会职务。 第六名:郑裕彤 (Cheng Yu-tung) 资产净值:38亿美元 这位老牌十亿美元级富豪自1970年起就执掌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 (New World Development):该房地产开发商(参与基础建设、零售和电信业务)的股价去年下跌了近三分之二。郑裕彤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乘船逃离了中国,最开始的时候,在澳门的一家珠宝店担任店员。郑裕彤后来迎娶了店主的女儿,并帮他打造了香港最大的珠宝连锁店,之后他靠房地产开发成为富豪。 第七名:吴光正 (Peter Woo) 资产净值:26亿美元 拥有时代广场和海港城等香港标志性物业的会德丰(Wheelock &Co) 的掌舵人,并在 JPMorgan Chase 和 General Electric 担任顾问职务。其女儿吴宗恩掌管家族的香港奢侈品零售店连卡佛 (Lane Crawford)。 第八名:邢李源 (Michael Ying) 资产净值:22亿美元 近年来,这位 Esprit 前掌舵人已经出售了近20亿美元的股票。自去年起,他余下股份的市值已经缩水超过50%。他仍然是该服饰公司的非执行董事,他的夫人是前台湾影星林青霞。 第九名:陈廷骅 (Chen Din Hwa) 资产净值:18亿美元 这位宁波出生的企业家于1949年迁至香港。起初在纺织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他开始在房地产业大展拳脚。他的南丰集团 (Nan Fung Group) 在新加坡十亿美元级富豪黄廷芳 (Ng Teng Fong) 旗下的信和置业(Sino Land) 以及香港的丽新发展(Lai Sun Development) 都持有股份。该集团还涉足航运和金融行业。 第十名:陈启宗与陈乐宗 资产净值:17亿美元 陈启宗掌管着房地产公司恒隆集团(Hang Lung Group),该集团近年来在大陆房地产市场投资了30亿美元,并立志在经济低迷期获取更多土地。弟弟陈乐宗则积极投身于家族投资企业香港晨兴集团 (Morningside Group)。他们的母亲也身家丰厚。(福布斯)
❿ 香港十大首富分别是谁
第一名:李嘉诚 (Li Ka-shing) 资产净值:162亿美元 过去一年中,由于旗下长江实业(Cheung Kong) 股价暴跌,这位号称“超人”的十亿美元级富豪的资产净值缩水一半。李嘉诚拥有的第二大控股公司——加拿大石油公司 Husky Energy——将2009年的开支缩减了近三分之一。而他名下慈善基金会通过出售中国银行40%的股权而筹得5.1亿美元。 第二名:郭氏家族 资产净值:108亿美元 在房价下跌之前,香港最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之一的背后家族就出现了风波。大哥郭炳湘(Walter) 在与两个胞弟郭炳江 (Thomas) 和郭炳联 (Raymond) 发生矛盾后,于去年5月黯然离开了他担任了18年的新鸿基地产(Sun Hung Kai Properties) 董事局主席职位。他们的母亲邝肖卿 (Kwong Siu-hing) 接替了主席一职。该集团旗下的 W 酒店于1月份在香港开业。郭氏家族在电信公司 SmarTone-Vodafone 以及香港巴士运营商九龙巴士 (KMB) 也持有股份。 第三名:李兆基 (Lee Shau Kee) 资产净值:90亿美元 “亚洲股神”也只是个凡人。他的主要产业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去年市值缩水了五分之三。他还向上海复旦大学的一所图书馆捐赠了1600万美元。 第四名:米高嘉道理 (Michael Kadoorie) 资产净值:42亿美元 米高嘉道理是中电控股有限公司 (CLP Holdings) 的主席,其家族是该电力公司的大股东。去年,米高嘉道理宣布在印度设立第四个风力发电厂的计划,并开设了节能电器店 Eco Home。米高嘉道理还是香港上海大酒店(Hong Kong &Shanghai Hotels) 的主席。 第五名:刘銮雄 (Joseph Lau) 资产净值:40亿美元 房地产公司华人置业(Chinese Estates Holdings) 主席因及时出售股份大赚了一笔。去年,他在公司的个人股份提高了15个百分点。刘銮雄的儿子于10月份辞去了董事会职务。 第六名:郑裕彤 (Cheng Yu-tung) 资产净值:38亿美元 这位老牌十亿美元级富豪自1970年起就执掌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 (New World Development):该房地产开发商(参与基础建设、零售和电信业务)的股价去年下跌了近三分之二。郑裕彤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乘船逃离了中国,最开始的时候,在澳门的一家珠宝店担任店员。郑裕彤后来迎娶了店主的女儿,并帮他打造了香港最大的珠宝连锁店,之后他靠房地产开发成为富豪。 第七名:吴光正 (Peter Woo) 资产净值:26亿美元 拥有时代广场和海港城等香港标志性物业的会德丰(Wheelock &Co) 的掌舵人,并在 JPMorgan Chase 和 General Electric 担任顾问职务。其女儿吴宗恩掌管家族的香港奢侈品零售店连卡佛 (Lane Crawford)。 第八名:邢李源 (Michael Ying) 资产净值:22亿美元 近年来,这位 Esprit 前掌舵人已经出售了近20亿美元的股票。自去年起,他余下股份的市值已经缩水超过50%。他仍然是该服饰公司的非执行董事,他的夫人是前台湾影星林青霞。 第九名:陈廷骅 (Chen Din Hwa) 资产净值:18亿美元 这位宁波出生的企业家于1949年迁至香港。起初在纺织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他开始在房地产业大展拳脚。他的南丰集团 (Nan Fung Group) 在新加坡十亿美元级富豪黄廷芳 (Ng Teng Fong) 旗下的信和置业(Sino Land) 以及香港的丽新发展(Lai Sun Development) 都持有股份。该集团还涉足航运和金融行业。 第十名:陈启宗与陈乐宗 资产净值:17亿美元 陈启宗掌管着房地产公司恒隆集团(Hang Lung Group),该集团近年来在大陆房地产市场投资了30亿美元,并立志在经济低迷期获取更多土地。弟弟陈乐宗则积极投身于家族投资企业香港晨兴集团 (Morningside Group)。他们的母亲也身家丰厚。(福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