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股市 > 中国2010年股票市场发展

中国2010年股票市场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08 17:47:10

① 列出2010年我国A股市场的五大热点,分析成为热点的理由, 在线等急

稀土永磁新材料板块:
中钢天源:从低点上涨400%出头。原因是集团资产注入概念以及对永磁材料的重点研发,使得公司跟着稀土永磁概念,启动成为大牛股。
太原刚玉:从低点上来涨幅接近400%多。受出口配额影响,稀土材料价格猛涨是主因。公司主导产业钕铁硼磁性材料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受地方政府扶持的新材料产业
,是支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高清电子产
品、汽车、通信业等领域的不断发展,磁性材料的运用领域越来越广,市场需求不断增
加,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这两个股票的特征是启动前低价、小盘品种,便于控筹,题材合适。业绩的话倒没有立刻体现出来,炒作成分更多一些。

有色板块:
广晟有色涨幅最大,是粘稀土概念的。
中色股份涨幅比较大,也是粘稀土概念的。
另外厦门钨业,也是粘稀土概念暴涨的。
可见,稀土概念很重要。正宗的比较厉害的几个龙头分别是:
金钼股份:钼的出口配额调整影响,导致价格大涨,同样跟着爆炒;
东阳关铝:铝业龙头,跟着有色价格上涨爆炒;
锡业股份:锡业龙头,跟着有色价格上涨爆炒;
东方钽业:小金属龙头,跟着有色价格上涨爆炒。
资源股的特点就是周期性炒作,在价格处于上涨周期的时候,一般会随着大宗商品的价格做一波主升浪。

黄金板块:
荣华实业龙头,从低点上涨300%以上。
该股启动时价格较低,盘子相对适中,由于收购矿业具备了黄金概念,跟随去年黄金的一波大的涨势,启动了一波上涨行情。涨幅比中金黄金,山东黄金这些正宗的黄金股要多很多,还有个原因就是黄金股前期的累积涨幅也是比较巨大的。

煤炭股:
国阳新能:龙头品种,是一抹亮色,属于蓝筹品种的领头羊。业绩优秀,同时有资产注入预期使得主力资金选择它作为启动煤炭板块的突破口。同时带动了大盘展开了一段行情。从12元附近到35,涨幅接近300%。
煤炭股与有色的特点有所不同,由于国家对煤炭的限价,导致了煤炭的启动稍晚,但是大趋势是挡不住的,在国际大宗商品不断上涨的影响下,有色股先启动了不断的上涨,之后的煤炭股终于摆脱限价的不利因素,在10月后第一个交易日开始启动。

西部开发板块:
西藏城投,从底部6.75到25.66累计涨幅380%。这个股成为热点的特征也比较明显,第一盘子小、价格低,易于主力控盘;第二,长期受益西部大开发,作为开发的第一步,首先就是建设,这正是公司的主业。主力充分利用了这2个特点,大力炒作。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这些龙头品种的上涨都是一个启动后的持续性上涨,上述的稀土永磁收到政策的利好,价格大涨,同时这些物资是高科技产品的一些必需品,所以引发了一轮大涨;而有色、黄金、煤炭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周期的影响,跟随启动了一波行情;西部开发板块的启动时跟着西部开发政策的提出和落实被挖掘炒作起来的,热点基本上是跟随政策利好和价格上涨因素的出现而启动的。在这之前,也是股市震荡调整到一定阶段,主力资金已经悄悄建仓洗盘后,适时跟着时机的来临而采取的动作。

② 我国股票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

在我国股票市场,从具有代表性的上证综指来看,其走势并不是都是平稳的,市场也会出现剧烈波动。比如2007年上证综指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的6124点,从前期1000多点涨至最高点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而在指数达到最高点后,也仅仅经过一年的下跌又重回 1664 点,跌幅高达 72.8%;2015 年出现了相似的一幕,在指数出现快速上涨达到 5178 点后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在短短 8 个月后,指数回落到 2638 点,跌幅也达到 49.1%,接近腰斩。

3.1.2 市场参与主体专业素质较低。
在我国股票的二级市场交易中,仍然是以散户为主导。而散户的相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绝大多数都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他们在参与股票交易时大多数抱有投机的心态,基本都是短线操作,并且主要投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这使得有估值优势的蓝筹股在个人投资中需求较少,直接导致了低估蓝筹股股价在市场的波动中持续处于低估区间,这种极具侥幸的投机行为往往会加剧市场的波动。其次,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他们也很少会分析公司的实际价值,他们的操作依据主要还是根据一些市场的信息,比如成交量,换手率或是一些公司公布的消息等。对于这种市场行为所形成的数据,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全凭这些数据做出决策往往会导致投资者的盲从,其个人主观意愿比较强烈。这种主观臆断往往会过分高估或者低估消息对于相关股票未来价值的影响,从而形成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与价值严重偏离。或是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投资者会依据一些分析师做的调研报告而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而分析师的调研报告往往是基于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所作出的对未来的一种预测,其预测的前提条件都是基于分析师的假设,依次方式预测的结果往往也包含着过多的主观因素。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可能与预测结果背道而驰。以上这些因素产生的最终市场表现就是市场的剧烈波动,股票价格的暴涨暴跌。
3.1.3 市场工具过少。
在我国股票市场中,由于市场发展相对还不够成熟,对于当前世界比较前沿的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股票市场还未全部被使用,有类似期权性质的融资融券业务也只对部分优质股票开展,这种被相关机构定性的优质股票而不是市场自身形成的股票也恰恰反映出市场的不成熟。由于只有健全的看涨机制,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投资者对冲分险的行为。一般,这种做多做空机制能够有效的给市场提供一种预期,有助于市场缓解一些股票因一些市场消息而产生的股价剧烈波动。因此,在市场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逐渐增加具备融资融券功能的股票,同时也可以降低融资融券业务准入门槛,扩大融资融券业务参与者基数。通过这种参与基数的增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之前过少参与者形成的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场平稳发展。
3.1.4 市场对于政策的认识不足。
对于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情况和经济的不健康发展,政府都会出台一些列政策予以修正和扶持。伴随着这种惯性思维,一旦市场出现不合理或巨大波动等情况,投资者总是会惯性认为政府政策会修正市场的不合理价格。结果是这种粗糙的预计常常会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了政策对于市场的影响。一旦政策落地不达预期,前期市场中的投资者预期必然会反转,这势必导致证券价格的反转,接着也会影响投资者收益。
3.1.5 市场对于大资金流的依赖。
资金面反向则表现为中国股市从表面上属于政策市,但从其真正的演绎过程来看,中国股市则是彻头彻尾的资金推动型市场。短短十多年间,中国股市市值从几十亿元到现在的万亿元,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从忽略不计到现在的 30%左右。相反,作为证券市场基石的上市公司业绩则处于持续的下滑中,“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成为整个上市公司的写照。在这种情形下,证券市场还能获得长足的发展,传递出的只有一个信息:资金的推动和支持。大量资金尤其是国有银行的违规资金进入股市会造就短期的“牛市”,违规资金从股市的大量撤离会导致市场崩盘,继而“牛转熊”。中国股市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这种关联,我们谓之为“资金推动市”现象3.2 基于我国股票市场现状的策略选择。
目前,在我股票市场中,参与者仍然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这就意味着市场参与者素质整体不是很高,他们做出的投资决策大多是依靠自己曾经的经验,缺少系统、科学的决策基础。市场参与者这一市场基础层构成部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整个市场的表现特征势必波动频繁且波动剧烈。而我国股票市场出现的较为明显的羊群效应和短时间市场的剧烈波动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这些都源于参与者因为专业性的缺乏导致的对于市场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
从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表现来看,仍然出于弱式有效阶段。因此,可以通过积极的投资策略在这种市场环境中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而如果采用动量投资,动量投资存在一定的时效性,一般在观测期过后就会出现价格反转,但是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观测期观测,对于投资选择是非理性的选择。所以,在有充分的观测期的情况下,反向操作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散户存量资金大多集中于相对高估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上。而且,有估值优势的蓝筹股在个人投资者中需求较少,这些都导致了这种低估蓝筹股股价在市场的波动中持续处于低谷区间。这使得一直以来被大家推崇的价值投资中的买入持有策略在我国股票市场中也不能获得较好收益一方面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这种非理性现象;另一方面,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这种投资特点形成的独特市场都使得反向操作在我国股票市场成为一种不错的投资策略选择。

③ 介绍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从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时期: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证券市场,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湾证券市场,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湾证券市场,形成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1.1870—1949年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股票是洋人发行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商开始在中国兴办工商企业并开始发行股票。最早在中国设立股份银行的是英国汇丰银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设立总行,4月在上海设立分行,187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买卖外商股票的的经纪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控制,中国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股份公司日益增多,股票大量发行,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1914年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证券交易条例,证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规。当时的上海股票商业公会设在上海二马路一带(今九江路)。最初有会员12家,后增至15家,会员缴纳12两白银作为公会资本,每月还要交会费2两。交易品种包括政府公债、铁路债券、公司股票及外汇等等。交易方式是现货交易,交易时间为上午9——11时,手续费按1%—5%收取。这标志着中国人自己经营的第一家现代证券交易所诞生了。

1920年孙中山先生与虞洽卿联名向北洋政府申请成立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集资500万元,于同年7月1日开业,经营品种除证券之外还有金银、皮毛、花纱布、粮油等等。与此同时,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也根据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所交易法》改组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集资300万元,经纪人有55名,主要经营北洋政府发行的公债。这两个交易所业务兴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半年就赚了100多万,引起了各方面投资者的注意,各种证券物品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仅在上海就有200多家。随后全国一些大城市陆续建立了证券交易所。

1918年北京股票交易所成立,1921年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当时的天津证券物品交易所资本200多万元,分为10万多股,由天津和上海两地筹资,理事长为曹锟之弟曹均,沪方代表由孙棣三担任,监督人为天津一位巨绅。当年10月1日在天津东马路开业,先是买卖公债,然后增加了股票交易,也曾兴盛一时。

1921年秋,风云突变,当时上海先后兴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发行股票成立了信托公司,因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而倒闭,引起了连锁反应,上海有近百家证券物品交易所倒闭,只剩下包括上海货商交易所在内的十几家。天津的证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价暴跌、交易所倒闭之风的影响,于1922年停止了营业。后来人们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的倒闭风潮称为信交风潮,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以前中国有香港、上海、天津、北平四个证券市场。香港是开业最早的证券市场,1891年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成立,1914年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建立了第二个证券交易所。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这两个交易所停止活动。1947年两个交易所合并,成立了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实际上,香港从1866年开始股票买卖到1947年香港香港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一阶段,市场规模很小。

2.1950—1980年

1949年6月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为了稳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闭了上海证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军管会接收和清理了原国民党时期的证券交易所,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津证券交易所,该所于1949年6月正式营业,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1950年2月1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两家交易所在解放初期对融通社会资金,恢复生产起了积极作用。1950年以后金融和物价趋于稳定,证券交易减少。1952年天津证券交易所并入天津投资公司,北京交易所也停业。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大陆的有价证券是国家发行的公债,但只能还本会息不能买卖和转让。80年代中国大陆又兴起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交易。

香港证券市场是1949年以后一部分内地资金的转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市场狭小,银行信贷是各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营业额410万美元(约3200万港元),1967年8月31日恒生指数曾降至58.61点,香港证券交易所曾两次停市10天。 1968年香港经济增长,使证券市场成为地方实业重要的资金来源,1969年平均月营业额2720万美元(约2.12亿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 月17日远东证券交易所开张。

1971年9月15日金银证券交易所开业,1972年九龙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开业,在如此狭小的地区拥有四个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见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发展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港英当局和中外财团的投资迅速增长。1972年香港四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种,当年上市的就有98种,成交额达到43.397亿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额达到482.17亿港元,比1968年增长了53倍,总市值达到了1734.5亿港元。在这期间香港股市也经历了1973年和1982年的两次暴跌。

1980年7月7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册。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的进出口和转口贸易,香港房地产兴旺,恒生指数又恢复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达到1810点,成交额达到957亿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宁事件和撒切尔夫人访华引发的所谓“信心危机”发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恒生指数跌至750点。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人心稳定,恒生指数又上升到1200点。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49年国民党当局逃到台湾以后,通过发行所谓“爱国债券”促进证券交易,但是真正的证券市场是从1953年开始的。台湾当局为了把地主的土地转换给农民,对地主实行赎买政策,以七成稻谷实物债券和三成的公营事业股票(主要是台湾水泥、台湾纸业、台湾工矿、台湾农林四大公司)换取地主的土地。当时地主所得的债券和股票,连同台湾当局发行的爱国公债共22亿新台币,地主对其所拥有的股票不感兴趣而大量开价出售,场外交易的商行应运而生,最繁荣时达到二三百家。

3.1980—1997年

1981年10月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选举了第一批成员,经过三年,原来的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停止营业,1986年4月2日联交所正式开业,并亨有在香港建立、经营和维护证券市场的专营权,使香港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开始向国际金融市场迈进。

当时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证券330种,其中260种是普通股票,21种是认购权证,7种是公司债券,1种是政府债券,36种是单位信托,5 种是优先股。1987年恒生指数接近4000点,但由于美国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灾,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点,1990 年重新恢复到3500点。90年代香港股市虽然也受到各种外界影响,但搞风险能力较强,1992年恒生指数曾达到12000点,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 550只股票,其中包括综合企业、航运货仓、酒店饮食、金融投资、地产建筑、零售传播、电子玩具、工业和公用事业九类,此外还有基金16只,认股权证36 只,中国H股22只,共624只。

台湾股市80年代初的加权指数在400至500点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点,此后几乎是翻倍的的增长,1987年达到4673 点,1988年8789点,1989年10773点,1990年12495点,终于暴发了一次暴跌,从90年2月的12682点跌到10月份的2485 点,跌幅达80%,到年底又回复到4530点,当时的355家证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损失。

80年代至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上海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境内形成了深圳、上海、香港、台湾四个证券市场。

1981年中国政府开始发行国库券,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这是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证券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到1989年全国发行股票的企业达到6000家,累计人民币35亿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河北、安徽、湖北、辽宁、内蒙古等省市,其中债券化的股票占90%以上,经正式批准的比较规范的股票发行的试点企业有100多家。

除股票之外, 1986年5月8日沈阳信托投资公司率先开展了债券买卖和抵押业务,到1988年全国61个大中城市开放了国库券流通市场,1989年全国有100多个城市的400多家的交易机构开办了国库券转让业务,1990年全国累计发行各种有价证券2100多亿,累计转让交易额318亿,证券中介机构网点达到 1600多家,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成立,12月自动报价系统(STAQ)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启动阶段。

1986年9月上海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业务部开始了股票柜台交易,主要交易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两家公司的股票,1988年上海又有海通、万国、振兴三家证券公司成立从而初步形成了场外证券交易市场。到1990年上海市场上有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电子、申华电工、飞乐股份、豫园商场、凤凰化工等8只股票进行交易,这就是所谓的老8股。

到1991年上交所成立时除老8股之外,还有89年保值公债三种,87至91年国库券四种,工行债券六种,交行债券一种,中行债券两种,建行债券一种,还有上海石化、氯碱化工等企业债券十四种。深圳证券市场从1987年启动,到1990年已有发展、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公开交易,证券公司12家,营业网点16 个,深圳与上海不同,大宗的交易不是债券,而是股票。

1992年5月上海和深圳相继开放股价,同时在两个交易所进行规范化的场内交易,两地综合指数分别达到1429点和312点,到11月又分别回落到 386点和164点。1992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9只,B股9只,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3只,B股9只。1993年2月沪深股市的指数又上升到1558点和369点,同时又有大批新股上市,到93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107只,B股22只,国库券5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76只,B股19 只。

1994年7月29日沪深股市在扩容的压力下分别降到325点和94点,从8月份管理层提出暂停发行新股等三项政策,两市指数在9月份又上升到 1052点和210点。到94年底,在上交所上市A股有168只,B股32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5种,期货10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118只,B 股18只,基金8只,国债期货15种。

1995年初由于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深沪股市分别降到524点和122点,5月18日国务院宣布停止国债期货交易并处罚违规的券商,3天之内沪深股市指数上升到927点和175点(成份指数1473点),到95年底在沪深证券市场上市的证券达到460个,全年累计成交额64097亿,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184只,B股35只,基金12只,国债现券6种,期货14种,国债回购8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127 只,B股34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6种,期货14种,国债回购7种。

1996年初沪深股市指数在522点和104点徘徊,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和 97年香港回归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两市指数迅速上升,到12月11日和12日分别达到1258点(30指数3064点)和476 点(成份指数4522点)。96年底,沪深两市上市的证券达到667个,全年成交额41610亿,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87只,B股42只,基金15 只,国债现券9种,国债回购8种,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27只,B股43只,基金10只,国债现券9种,国债回购9种。

1997年5月沪深股市的指数分别达到1510点(30指数4286点)和520点(成份指数6130点)到97年10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已有361只,B股48只,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336只,B股51只。中国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金融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发展股份制进行企业改革之后,证券市场将进一步发挥它的筹资和融资功能。

拓展资料: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和结算网络覆盖了全国各地。证券市场交易技术手段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全国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也已经建立。证券市场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中国证券市场-网络

④ 中国股票发展史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但是同时各种新潮思想也随时要应付相应的政治风险。

资本市场构想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佩服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部的那20个研究生。他们在1984年写的一篇“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引爆金融界。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直接引发了当时的股份制热潮。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

飞乐当时得天时地利人和,在1984年7月,上海颁布了一个地方性法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规定》,飞乐抓住这一次机会,一切都顺理成章的发生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6年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曾于1984年公开发行“飞乐音响”股票)开设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部诞生,产生了股票交易。

拓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的背后都会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⑤ 为什么中国股市如此熊2010

我们的证券市场还不到20年,但是现在的上市公司和市场总市值已经在世界前列之中,面对如此发展的状况,管理层一定很清楚。我们不但还要帮助更多的企业上市融资,同时还要完善市场缺陷,07年起成功实施股票全流通,今年又推出股指期货,今后还要推出国际版,凡是每个举措都要会引起市场波动。管理层也明白会出现各种状况,与此同时也会配置相应的政策和举措,20年来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所谓的“政策市”说法一般市场人士都很认同,甚至把把握政策导向视为投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因素。

我认为我国管理层有自己容忍的底线,就是我们不知道而言。我记得,在两会结束时的新闻发布会上,温总理也谈到过,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问题。现在控制房地产过快上涨是当前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这一定会影响相应产业的发展。目前的基本面上以降温为主,控制GDP就会不惜牺牲周期性行业发展。

我以前也看过许多国家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的市场走势,也认为我国推出后也会在做空机制下,有一段下跌过程。可是如今这样的走势出乎意料,如果按照技术分析,如此恶劣的K线组合,下跌的空间还较大,2245点是否是管理层的底线还要加以注意。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政策导向,目前还是持币为主。同时我也很同情很多07年入市而没有止损的基友,我的建议就是目前再出局就没有必要了。中国市场还会有5000,6000,8000点的时候,等几年吧!

⑥ 股市发展表

股票市场-中国股市发展年表
1984年- 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
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1991年8月28 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证监会正式成立
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变冷
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
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
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打开潘多拉魔盒:国有股减持、股权分置改革
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
2001年7月-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
2001年10月-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
2001年7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2年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
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实施
2005年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2005年6月-利好齐发,股改行情启动
2006年9月-分置改革已近收官就是从06年下半年到现在的大牛市持续至2007年6月后股市行情不太好,直至2008年奥运以后股票市场大有进展。
2010年1月中国证监会宣布,国务院已经原则同意开设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并同意推出品种。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1989--2010
1989年,深股开市,中国在1949年之后终于有了第一代股民。
1991年,沪市老八股登场。
1992年5月21日,沪指从616点蹿至1265点,随后几天又登顶1420点。监管层赶忙悬崖勒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到了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同时出台,沪指从333.92点一路涨至1052.94点。
1995年,指数又在政策指挥下玩了一把过山车:先是5月18日证监会下发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指当天涨幅40%多;但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9年5月19日,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空前的大牛市在9月9日最终奠定。当天,三类企业获准入市,沪指大涨103.52点。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股市随后一路暴跌至1514点。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宣布启动股改试点。10天后,4家上市公司被迅速圈定进入股改首批试点程序。
2005年12月6日,上证指数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逼空行情,
2006年12月14日以16年新高2249点收盘。
2007年2月,节后行情并未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下挫,盘中多个板块全线扬升,个股行情更是演绎疯狂,沪指昂首站上了3000点,并刷新了历史新高。
2007年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5月9日,中国股市演绎诡谲行情,历经午间黑色25分钟的惊险一跳之后,上证综指收盘顽强站稳4000点整数关口,收于4013.09点,全天上涨63.07点。
2007年5月15日,沪深股市由于交通银行的上市,沪指直接高开,但之后走弱,银行股成为盘中跳水的最大动力。午后大盘又出现一波快速跳水,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破3900点关口。 2007年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2007年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8月22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并未对股市造成严重冲击,上证指数低开高走,最高距5000点仅差1点,上证指数开盘报5002.84上涨22.77点,直接冲破5000点。
2007年9月15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9月28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
2007年10月13日宣布,从10月25日起,将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是今年来央行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使得存款准备金率与1988年创下的13%的历史高位持平。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A股开盘48.6元
2007年11月7日沪指一度跌破5500点关口.后收于5600点。
2007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10日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3.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近年历史新高。12日遂低开5174,最低至5033,考验5000点关口。
2007-11-22,5000点支撑被击穿,收于于4984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突破7.40。
2007-11-28,半年线破。
2007-12月股指在4800-5000之间整理。
2007-12-20,央行加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1日起 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 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2008年初股指稳步摸生至5552点。
20080116,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股指以5290点回应。16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于7. 2418。
20080121,全球笼罩在跌势下,先是亚太股市,而后波及欧美,收于4400,单日最大跌幅。 2009年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3G等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在下半年大盘上升至3400点, 2010年,中国股市迎来房产泡沫,大盘在1500-3000点之间震荡。

⑦ 大家对2010的股市有什么看法呢是希望还是失望有哪些投资的建议呢

2010年,全球经济和中国股市都将面临诸多变数,同时也存在很多期待,中国股市将何去何从?

贸易摩擦、流动性和通胀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考虑,在复苏的过程中,各经济体的复苏情况不一,中国经济的恢复速度显着高于欧美地区。这种差异的出现,使得中国经济面临三大问题。

1. 贸易摩擦。欧美国家为了提升经济复苏的速度,正努力刺激本国企业的销售收入增加。但中国产品一直以来低廉的价格对欧美地区的同类产品产生冲击,在经济回暖速度不一的情况下,贸易摩擦将不断加剧。而且,美国提出所谓的“再平衡”,旨在扩大美国的出口,这就意味着中美间的贸易摩擦将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市场上,也可能提升到全球市场层面。

2. 流动性。2009年中国和美国为了挽救金融危机,向市场投放了大量流动性。中国2009年全年新增贷款可能接近10万亿元左右。美国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计划资金为7000亿美元,至11月末总计分配了5607亿美元,该计划还将延长到2010年10月。随着经济不断复苏,市场上的大量资金会助推通胀的发生,各国也可能开始适时地回收流动性,但回收的步伐不会一致。这就使得资金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特别是当美元维持超低利率,美元就会流向那些高利率和高增长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应为防止未来热钱加速流入而未雨绸缪。

3. 通货膨胀。泛滥的流动性是会带来通胀的,新兴市场尤为敏感。日前印度和越南已经宣布通胀形势严峻,虽然中国政府一直声明通胀不会很快到来,但市场在这方面的预期一直没有减弱。如果2010年通胀超预期,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如果货币政策提前作出反应,开始紧缩流动性,股市的资金压力就会开始显现;第二,如果紧缩政策实施缓慢或不出台,市场就可能面临充裕的资金面,实际利率的缩小也会助长投资需求。如果通胀没有超预期,则刺激政策暂不退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增速,市场将面临高增长和低通胀的良好环境。

金融创新的催化和股票供给的压力

2010年中国股市既有金融创新的催化剂,也存在相当大的股票供给压力。

1. 股指期货。2009年年末,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愈演愈烈,市场的传闻也是有声有色,造成股指期货受益品种的大幅上涨。尽管目前相关传闻未得到官方的证实,但市场对股指期货的期待数年来一直存在。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会改变中国股市的结构,交易机制会发生变化,做空机制的出现也将促使中国股市的估值更趋合理化。同时权重股在市场中的角色也可能会变得更为重要,券商股和期货概念股将迎来利好。

2. 融资融券。如果说股指期货的出台是给了一个对指数进行双向交易的机会,那么融资融券将会对个股产生类似的影响,这有助于完善价格发现机制、平抑不合理的股价。另外,融资的推出将激活市场中的存量资金,提高市场流动性。融资融券业务也将提高券商的收入水平。

3. 国际板。国际板设立的预期也越来越强烈,目前很多国际企业都希望在中国融资上市,比如汇丰控股等重量级企业。国际板的设立将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投资境外公司的渠道,也将会为中国股市带来大量的优质蓝筹股。不过,在国际板设立的同时,中国股市的股票供给压力也会增加。

4. 限售股解禁。2010年全年两市共有688家上市公司合计3830亿股的限售股解禁,按照2009年年底的价格计算,明年的解禁市值将达到接近6万亿元的规模,是股改以来解禁的最高峰。其中部分限售股属于大非,虽然核心国有企业的大非限售股因为国有企业控股红线而不会被全部抛售,但红线之上的部分如何处理是个未知数。而且,2010年解禁的限售股中还有大量的“大小限”,这部分可能也会对市场造成明显的压力。

5. IPO:这是一个关键的供给压力。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计,2010年上交所还将进行更多的IPO活动,融资总额将是09年的两倍多。IPO节奏是关键,如果证监会有意把IPO当作压制股市的一个工具,那就另当别论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补年报,2010年的第一周又将有14只新股集中发行,虽然融资总量不算太大,但还是有可能对市场造成心理影响

更多资料参考我的空间

⑧ 2010年中国A股市场的走势如何

不置可否: 不说行,也不说不行也!

这是令人讨厌的态度,尤其在股市上,要是观点不鲜明,就别混了,但是今年,我是有一点点糊涂的,也许是刻意糊涂吧;照例,我们弄股票的人,每年的年尾和年初都会像媒体那样对自己对市场做一些判断,或者说是臆断,虽然多为盲人摸象,但是摸个十年下来,总还不是完全无用功,像我这人,写一写可能会有个重新的认识,如果不写,我也搞不清结论,写了以后,可能就会有几天明白了;但是之后还会糊涂的;

其实我现在特欣赏伊索;
路人问他:我到城里需要多长时间?
伊索说:你走啊!
行人说:“我是得走,可我是问走到城里需多长时间。”
伊索还是原话,弄的行人很不解,开步走起来,不再寻求答案了;
但是此时伊索告诉他具体时间了,理由是:看到了行人走向城里的速度了

伊索不仅是个好的寓言家,也应该是个好的投资家吧,因为他相信眼见为实;

这很令我动心,于是从大象身上爬下来,学着走近伊索,是我的新的追求和尝试;

就我们个人来讲,甚至就某个团体来讲,由于占位的局限性,视野必受影响,我们没有一个“行人”预先走给我们看,由此判断未来得出的结论必然离事实大相径庭,05年以来,各大机构对当年股市的预言判断都离实际相差太远,所以把股市判断的太具体实在是很不好玩的一件事,灰头土脸的概率是很大的;

但是到确有一些“行人”步态是可以拿来说事的,我想罗列一二,最后可以问问自己,我要去到城里,需要多少时间?

步态之一:整体世界经济环境应该是摆脱了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美国金融业进入疗伤整合期,金融风险警报级别早在金融危机之后大大加强,所有我们能看到想到的所谓后续危机,都已经不再是危机,连宋洪斌知道以后你我也知道的,那更不是危机了;
同时,美国的科技产业在低调整合发展了十年以后,在2009年有非常明显的再抬头迹象,一些新名词,诸如云计算,固态盘,SAAS平台,WIMAX和LTE,KINDLE,,LED产业等等,各位能透彻的理解几个,而这些东西,加上正在蓬勃兴起的新能源和电池储能产业,完全有能力给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并且,几乎所有主要零售业和消费类的企业都恢复了应有的活力和积极的跃进能力,这来自于相关企业每季度的财务报表,服装、鞋帽、家用器具、家用饰品、家具、一元店、餐饮店、罐头与蔬菜供应、健身、营养膳食、奶粉等等,这是从微观看世界,可信度要高一些,如果我们以为煤电油运和有色金属的上涨只是超跌反弹的昙花一现的话,上述零售和消费类的走强具备一定的说服力;
所以我以为,经历了科技股泡沫大崩溃的,经历了911大碰撞的,再经历了2008金融大地震的美国21世纪头十年的“杯具”,可以告一段落了;美国对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应该能起到正推进的作用,至少,负面作用小了;至于美元的作用,话题太大,就不在这里说了;
欧洲我不是很清楚,但我一直比较关心新能源,我知道近期德国和西班牙的新能源总装机数量和发展趋势,又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了,甚至有超越的倾向!

步态之二:今年中国需要怎样的股市?去年我的判断是对的,三句话:V性反转,大盘股站岗,小盘股活跃,根据来自于政府希望摆脱困境和产业转型;
从胡温上台就喊的扩大内需,产业转型之策,走了其几乎全部任期的大半,还没有被真正启动起来,这可不是一个好的政绩,如果胡温任满这个国策没被策动起来,那以后估计历史对他们的评分就不会高了,起码房地产的失误是个负分,倘能完美转身,真正是内需起立的推手和总设计师,那么历史功绩就不会大逊于前两届,毛泽东思想的自力更生还是国宝之一,在现代经济比肩中还是具有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真的可以和美国平座谈些问题还是要等到经济发展助推手大部分来自国内以后,如果此路走不好,用什么可怕的词来形容未来中国都是不为过的;
为此我想看一些别的东西,最具看点之一是中国高铁网的建设和规划,这个深层的意义相当巨大剧烈俱往矣,这是国民的深层开智网,经济活动将从此由主动脉转向动脉支脉乃至毛细血管,发挥的潜力延伸性和持续性都远未被目前所预计,我把它看做近年来中国经济活动中最重大事件;
2010年的经济重点是鼓励民间投资,然后是保障民生,民间资本可以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会越来越多,带来诸多的行业整合机会,同时三农问题,还是重中之重;最后是进一步深度开发新疆西藏等地区;这个构架,看来还是为持续的扩大内需来划定的,首先三农问题做好,CPI就有了很好的控制砝码,我CCTV-7看得最多,对这一点在认识上还是有把握的;民间资本进入更多的领域和行业,是给很大一笔资金的发展空间,其引力和其规模到底有多大,真不好估计,要看具体实施的过程,但是既然把这个口子放开,具体到鼓励民间投资进入石油、电力、水利、新能源、金融保险等领域;并且将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扩大特许经营范围,支持民营资本进入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领域。如此一来,民营经济的空间活力被再度提升量级,也必然带动各项内需的增长,尤其是企业间产品定量的相许需求增长,因为整合必然带来产品设备的升级与更新;至于民用消费,09年的家电汽车已经显示了其威力,动脑筋总是有办法的,能否深度推进,看保障民生做得如何了;

由此,我以为今年仍然需要一个积极地股市,一个活跃的,但涨的不那么过分的股市,如果今年的重点是民营资本进入到各项过去未开禁实业,那么不断全流通的资本市场不会是落寞的,创业板的示范效应也需要更快的体现,以激励人们的创业热情,以彰显中国创业板是继那斯达克之后,最像样的一个新兴市场,其实就目前发的几十家公司来看,能成为微软的确实没看到,但能成为不错的企业的倒确实有一些候选,政策会对股市进行微调,但总体上是真实的需要一个积极的市场;

所以,从大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的发展规划来看,2010年的股市,有限向上乃大概率事件,总体上,大盘股还是站岗,如果大盘股能启动并带指数冲上某高点,其含义是什么今天说不来,但有这个可能,那就是较大幅向上,而大幅向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如果容许这个局面发生,就是一种失控和前功尽弃,加上房地产的高处不胜寒,双崩非把经济逼死窒息不可,这一点,我相信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

从情绪上来讲,虽然经历了09年大盘近80%的上涨,但对于08年剧烈的下跌来说,这点上涨甚至还起不到冲悲的作用,还有不少朋友认为马上会来“历史性的绝世大股灾”,可以反证市场还具备一定的安全性,2008年全球股市刚经历了50年一遇的绝世大股灾,2010年要再来一次,而且是经济活跃程度最高的中国,我想除非气候问题的残酷性在今年立即显现才具备这样的冲击力;现代经济活动的产生本质是劳动效率的不断提升与合理分配,而不是什么来自需求,需求是可以不断引导和制造的,可大可小,可有可无,可左可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只要还在不断追求劳动效率的持续提升与合理分配并且实施有正反馈的结果,那么对其判断应该是积极无忧的;

本文题目为不置可否,正文却可否的很,真的是很矛盾,从盲人摸象到走近伊索可是相当的不易啊!

⑨ 2010年,股票市场怎么样。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盘子太大了,最好别碰,涨起来太慢,而且是银行业的,2010年估计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加息是必然的,银行股很难有大的作为,你要是非想买银行股的话,你可以考虑一下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盘子没那么大,而且业绩都还可以,我觉得你要是想玩长线的话,可以适当考虑一下去年新出来的几只大盘股,比如中国建筑和中国北车什么,这些股票都已经跌的差不多了,而且这些股票分红很定都有保证。(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⑩ 2010年中国股市走势如何

牛年已过。正如温总说的那样,我国股市和经济一样,在极不平凡年份取得了极其难得的成就,名居世界涨幅前位。面临世界金融风暴,尤其是紧挨着07、08年的大起大落,股市一举扭转跌势,出现小牛,实属不易;其也验证了中央及时应对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力度的正确、有效性。 预测股市的点位是愚蠢的。这大约是巴菲特说的。不过正因为作出准确预测的难度极大,反倒吸引着众多“好事者”。关于2010年的大盘走势甚至点位,最近已有多位名家作出预测。笔者虽然愚钝,也不揣冒昧,提出自己的看法,仅供投资者参考。预计今年沪市大盘将在2600--------3800的箱体内震荡运行,总体上是温和牛市,走势上可能出现多波震荡,年初将有一波中级上攻行情,其后经过调整后将会再度上攻,上下将会出现反复波段震荡。 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总理已经明确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不会贸然退出,将会保持连续性。已经采取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将会逐渐显露成效,巨额投资和消费增加将促使企业经济效益将逐步回升。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维持,但会出现微调。投资者要注意央行对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杠杆的运用,关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后续措施,留意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举措出台对于股市运行方式的影响。 国际方面,虽说金融危机还可能出现反复,但是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肯定会起不同程度的作用,大的更深度的危机短时期内不会出现,世界经济在艰难中缓慢回升。我国对外出口将会进一步复苏。大体上保持汇率稳定,人民币将会小幅缓慢升值。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结构、保民生、促消费将是国内中长期经济政策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还没有真正建立在高端科技的基础上,出现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经济增长的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分配方面,存在着社会财富向资本而不是劳动倾斜;存在着社会财富向政府而不是民众倾斜。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范围和力度不够;住房、看病、上学三贵,导致劳动力形成的成本增加,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不能成比例跟进,直接导致了社会消费的相对落后,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决定了经济的外向型和低端性。不过由此可以判断,通货膨胀不是当前甚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房价的暴涨有其特殊性和复杂原因,其中主要的是财政体制和房地产开发运行体制以及信贷配套制度。同时权力与资本的结合、资本的贪婪、以及人为投机因素和社会转型、需求增加、供给不足都是推手。 就股市自身而言,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人所共知不容置疑的。去年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酝酿多年的创业板终于推出,不仅为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同时也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方面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但是总体上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逐步完善和发展中。笔者感到最大的不足是:没有很好地按照价值规律办事。如权证的推出和市场表现就是最典型的诠释,基本上是每只权证末端走势犹如阿尔卑斯山的冬季滑雪------急速下落的末日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不彻底,导致询价发行仍然没有摆脱抬价发行的怪圈,二级市场成了利益兑现的场所,众多散户成了利益输出的源泉。这不仅不利于股市自身的和谐与长远发展,也负面作用于实体经济。价值规律是一切商品经济的共有规律,违背不得;违背了就要交学费、受惩罚,只不过现在板子是落在中小投资者的屁股上。 总之,自前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改变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及时、措施得力,化险为夷,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对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与进一步发展路径、政策、措施均有清醒的认识和明晰的把握,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驾驭能力。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和中国的经济一样,股市的未来会更好。

阅读全文

与中国2010年股票市场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东华科技股票实力对比 浏览:198
在中信证券购买股票具体要求 浏览:505
智度投资股票年报 浏览:833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股票 浏览:455
仁和医药股票走势 浏览:821
股票交易软件的测试策略 浏览:383
资金放在股票有利息吗 浏览:937
卖鄞州银行股票 浏览:534
st今天摘牌的股票 浏览:999
投资可转债的股票 浏览:142
股票资金净买率是什么意思 浏览:689
股票连着的银行卡号 浏览:754
股票账户风险评测答案 浏览:561
中信系证券有哪些股票 浏览:754
263股票历史数据查询 浏览:407
如何第一时间追到股票 浏览:245
2011年盈利最多的股票 浏览:66
为什么银行股票市净率很低 浏览:467
顶点软件股票解禁100分比是多少钱 浏览:547
不分红股票怎么赚钱 浏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