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8年股市为什么大跌
股市下跌的原因:
一、事件驱动
事件驱动所谓的事件驱动也就是重大的利空消息引发股市短时间大幅度的下跌,这一类型的暴跌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就会跌到位,然后再进行反攻。
针对这样的暴跌,投资者要做的就是泰然处之,不要因为暴跌产生恐慌,盲目的进行割肉,避免割肉在地板上。可以耐心的持股,等待市场的反弹到来。
二、资金驱动
资金驱动就是因为部分的资金抽离市场引发股市的大幅下跌。在通常情况下,市场的资金进入和流出会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以维持市场正常运行,而一旦两者的平衡打破就会造成市场的急速运行,当一批资金进入就会引发股票上涨。
相反的,一批资金流出也会导致市场下跌,而股市中我们又常常会发现连锁反应,一批资金导致股市下跌,而股市下跌就会连带其他资金流出,当一批批的资金综合到一起,效果加倍,当流出资金较大的时候就会引发股市的暴跌。一般情况下,股市在上涨到一定的涨幅的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拓展资料】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到了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后迫于市场的压力,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改革。
然而在2005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
因而在2011年,中国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冠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到几年前的原点2228点。
❷ 2018年股灾是怎么回事
由于政策导向,作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回应,企业负债增长迅速,并持续恶化。并且投资者大幅度增加资金杠杆,导致融资、场外配资爆发式增长。 最后投资者减少杠杆、股票强制平仓,导致股市暴跌。股灾是股市灾害或股市灾难的简称,股灾不同于一般的股市波动,也有别于一般的股市风险。它也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这主要时因为受某个偶然因素影响,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异常经济现象。
拓展资料
一、股灾的特征
1、联动性。一是区域上的联动性,一些主要股市发性股灾,将会导致区域性或世界性股市暴跌。二是经济链条上的联动性,股灾会加剧金融、经济危机。
2、不确定性。股灾会加重经济衰退,工商企业倒闭破产,也间接波及银行,使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股灾表现为股票市值剧减,使注入股市的很大一部分资金化为乌有;在股市国际化的国家和地区,股灾导致股市投资机会减少,会促使资金外流,引发货币贬值,也冲击着金融市场。
3、破坏性。一次股灾给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超过火灾、洪灾或强烈地震的经济损失,甚至不亚于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股灾毁灭的不是一个百万富翁、一家证券公司和一家银行,而是影响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使股市丧失所有的功能。
4、突发性。每次股灾,几乎都有一个突发性暴跌阶段。
二、股灾的危害
1、损失严重。股市经济损失多少,是衡量股灾破坏力大小的一个非常直观的指标。能称得上股灾的,一是股票市值损失多少。股票市值损失受股价指数跌幅和市场规模大小的共同影响。跌幅大,市场规模大,股市经济损失也大。再一个就是表现为股市经济损失严重。股市经济损失可从两个方面来反映:一是股价指数跌幅大小。跌幅越大,经济损失越大。此外,股灾导致的股市经济损失多少还与股灾波及的范围大小有关。
2、破坏发展。从本质上说,股市是一个信用市场。一旦发生股灾,股市自身就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任何一个发生股灾的股市都没有例外。
3、金融危机。股灾会从多个方面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引发或加剧金融危机。证券市场和金融市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银证分离的国家是这样,银证合一的国家也是如此。股灾导致股票市值重大损失,必然使从银行流入股市的资金无法按原有数量流回银行;
4、经济危机。不管股灾的起因如何,已有的经济衰退迹象或投资者对经济衰退预期的普遍认同则是股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5、社会动荡。股灾及其所产生的严重经济后果最终都会转移到人们生活上来,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之一。
❸ 18年股灾是什么时间
2018年10月18股票大跌
股灾(The Stock Market Crash)是股市灾害或股市灾难的简称。它是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影响,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异常经济现象。
❹ 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有几年的
94年325点大熊市
04年4月——05年6月,上证指数,1783点——998点。
另附上熊市的一些资料
大熊市大C浪的特点。
一般来说,中国股市有一年一波大行情的规律,即使是02、03年的大熊市都没有例外。93、94年也同样如此。中国股市从91年正式由指数开始,仅有两年是没有年度大行情的,这就是95年和05年。而95年就是上一轮大熊市的C浪杀跌阶段。05年全年都没有走过一波大行情,是大熊市大C浪杀跌的主要特点,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05年是大熊市的最后一跌。是大熊市的终结,大牛市的开始。
二、大熊市的几点认识。
1、所谓熊市无非就是有两个大主跌段,即大A浪和大C浪、大幅杀跌组成,其中大A浪又由两个下跌段组成。就是一个持续、大幅杀跌的长期趋势,就是一个没有任何赚钱机会,只有输大钱机会的市场。
2、对大熊市产生原因的认识。
其一、对大熊市产生原因的认识曾令投资者吃大了亏。在大熊市开始的时候,主流观点是:国有股减持是导致这一轮大熊市的决定性原因。结果在6、24行情中,当政策宣布停止国有股减持,加上6、24当天指数全面涨停板之后,不少投资者都认为:指数应该先升回到2000点之上再说。但是指数在远离2000点的、1748点就掉头往下。从逻辑推理上看,如果全流通确实是大熊市产生的根本原因,停止国有股减持后,确实应当如市场当时的预测,先升回2000点。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清楚地表明国有股减持决非大熊市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市场在大熊市之初,错误认识其产生的原因,是6、24中吃了大亏的根本所在。
其二、全流通,最多只能说是大熊市产生的导火线。当全面股改之初,市场对全流通依然很恐惧,但是随着股改的推进,尤其是有大资金支撑股改的股票。股改的除权,反而成为了炒作的重大利好题材。从现在看,股改远没有前几年那么可怕。看来国有股减持,不过是当时下跌的一个借口、一个契机而已。
其三、大熊市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一、熊牛交替是股市发展运动的规律。股市就是这样,不是上升就是下跌,持续上升太久了、就要持续下跌相当一段时间。下跌一方面是扫清前面上升造成的巨大获利盘,同时也是为下一次大规模上升创造条件、创造空间。上升也同样如此。股市就是这样升升跌跌,熊牛交替进行的。就像白天完了就是黑夜,黑夜结束了就是白天。冬天过去了就是夏天,夏天过去就是冬天。从来都没有人要为黑夜和冬天的到来,找什么特别的原因,自然规律就是最好的解析。既然股市中上升与下跌是最基本的一对矛盾,熊牛交替也就成为它自身运动的最基本、最本质的规律。大市走熊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原因。
第二、96——01年持续上升太久了,股价严重脱离投资价值,是大熊市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应该说这就是股市的规律,反过头来讲,当股市大跌了五年之后的今天,股价已经深具投资价值了,大牛市很自然也就要到来。不用什么特别的原因
❺ 为什么大部分股票和基金在今年四月份的时候都暴跌
A股总是这样暴涨暴跌,这与“A股投资者的结构”是有很大关系的。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散户的交易量占了总交易量的将近80%。也就是说,散户是A股的主力。
而散户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相信大家都知道,比如喜欢追涨杀跌、跟风炒作、频繁交易,没有长期投资的理念。
具体而言,在股市行情好的时候,这些投资者很有可能会加大投入(因为不管是追涨杀跌还是跟风炒作等,总是能赚到钱),可是当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他们会立马卖出,甚至会不计后果的卖出。
比如最近这两三年,随着“漂亮50”或各种白马股的上涨,让很多坚持长期投资的人看到了光明,可是,在2018年这些股票已经跌了很多的时候,这些人却选择了卖出(其实理性的做法,可能是加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与大多数散户没有核心的投资理念,是有很大关系的。
因此当市场的交易主体是由具有这样特点的投资者组成的时候,就一定会增加股市的波动,进而让股市暴涨暴跌。
反观成熟的海外资本市场,它们主要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比如以美股为例,根据海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年中,美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市值占比高达93.2%,而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市值却不足6%。
而机构投资者,无论是在信息获取、投资理念,还是研究的深度方面都是散户不能比的。所以当面对市场下跌的时候,一般都会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而不是不计成本的卖出。
除此之外,A股的“政策市”也是股市暴涨暴跌的重要因素。
虽然A股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到现在依然没有脱掉“政策市”的帽子。
比如2015年股灾期间,听说国家要救市了,股市立马就大幅反弹上涨了。而在2018年,听说这些救市的资金要退出市场了,股市又立马开始下跌了。
还有像2017年推出“雄安新区”的时候,市场上的资金拼命的买入跟基建、建材板块相关的股票,进而弄出了一个局部牛市。
在这里,虽然不能说这些政策和消息就一定会导致股市暴涨暴跌,但是总是有些关联。
因为当这种“政策市”的投资逻辑深入人心时,很多人就会去赌这些政策或消息板块短期的涨幅。所以这种行为也是很容易导致股价暴涨暴跌。
这里提醒一下,虽然有些突发的利好政策短期可能会让股价大幅上涨,但是长期看,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业绩,那么炒完大概率就是一地鸡毛。
❻ 18年股市几乎从年初跌到年尾,平均每支股票都跌了多少,跌幅最大的有哪些
纵观整个2018年全年股市,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全年a股总市值亏损了13万亿,全年下来沪指下跌了24.59%,深成指下跌了34.42%,创业板下跌了28.65%,个股中位数杀跌了33.4%,中位数跌幅,差不多是股民扔飞镖的平均水平,也意味着平均每只股票杀跌了33.4%,而且根据同花顺相关数据统计,
今年差不多94%的股民出现了亏损,股民平均亏损了10万元。
如下图所示,不算上退市个股,跌破最大的是*st保千里,以-87.84%的杀跌幅度排名跌幅板第一,除此之外,跌幅超过80%的有15只个股。
这种惨烈层面在是近10年最惨的一次,不仅股民亏损严重,50亿以上规模的股票型基金也是全军覆没,没有一个实现正的收益。
当然这种局面或许在2019年能够有所好转,毕竟a股成立以来,向来是逢8必跌,逢9必涨,此前1998年、2008年、2018年,指数都是下跌的,分别下跌3.97%、65.39%、24.59%。而逢9的年份,1999年、2009年,股市都是上涨的,分别上涨19.18%和79.98%。但愿2019年a股能够延续这一传统,对股民温柔一点。
❼ 2018股市下跌原因
一、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
2018年A股从2月初中美贸易战开始打响,随后始终阴魂不散的笼罩在A股透顶,不断地升级恶化,导致A股一波一波的杀跌;特普朗真想一颗定时炸弹一样,时不时又出来引爆,点燃了A股2018年的熊市行情,导致A股连续下跌,这就是股市连续下跌的导火线,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人民币持续贬值
人民币持续贬值,使人民币变的没有这么吸引力,导致热钱流出国外投资美国;从而影响中国的流动性,同时也减少股市的流通性。再有人民币持续贬值,同时也就增大了上市公司出口成本增加,公司利润降低或者导致有些企业面临亏损,从而影响公司的股价表现。人民币贬值对于股市是利空,从而直接给A股施压走出连续下跌原因之一。
三、股市紧缺资金
新股不断从股市抽血,场外资金不愿进场,场内资金被套,资金不断往外流导致股市紧缺资金!股市紧缺资金成为股市连续下跌的主要原因,股市完全是靠资金在推动的,一个市场缺乏了资金就是失去了一切推高股价的根源。目前大盘每天近成交1200亿至1500亿,总有有3500多家股票,这点资金怎么推动股票走强啊?没有资金接盘的情况之下,只要稍微有点抛压股价就往下跌,这就是股市连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四、股市缺乏人气
股市经过三年的杀跌,已经把股民们信心跌没了;持股的已经被深套动弹不得,没有进场炒股的不敢进场,选择观望。迫使很多股票每天交易低迷,有些全天就一分钱来回震荡,类似心电图一样,这样的股票完全没有人气,只要一有资金往下砸盘就跌个稀里哗啦的,很少散户在进来股市做接盘侠了。
五、股市存在强大的做空力量
从2015年6月爆发股灾后,明显的有股非常强大的做空A股市场赚钱压制股市上涨动力!股票杀跌速度惊人,如果没有强大的杀跌力量存在,A股下跌速度会如此之快吗?就拿2018年2月份开始短短10天持续大跌,再有就是每次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税后会出现大幅恐慌杀跌,直接大幅低开,难道散户的力量会不约而同的一起砸盘吗?这是不现实的,所以绝对有强大的做空力量在A股赚钱,压制了A股上涨空间,导致股市连续下跌出现。
六、没有政策利好刺激股市
A股是政策市,政策的方向就是股市的方向,股市在杀跌的时候政策面没有利好消息提振或者刺激股市止跌企稳回升,而是顺其自然的杀跌,这样只会使股市惯性一浪低一浪,成了年年熊冠全球的股市;十年前2008年8月大盘在2800点附近,时隔十年后的2018年8月还是在2700点附近,没有政策托底的结果就是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七、A股制度不完善
A股确实有太多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导致股市资金有空隙可以抓;超大资金把股市当做提款机,把散户视为下酒菜,一波一波的收割韭菜!把股市当做投机市场,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疯狂拉升股价,肥了口袋后又快速打压股价,让股票怎么涨上去的又怎么跌回来。导致A股形成上涨难下跌容易,一直在原地踏步走;这些都是由于制度不完善,对于超大资金监管力度不够,让超大资金我行我素的。
❽ 哪只科技股2018年跌到8.24
同兴达科技股从2018年下跌到¥8.24的价格,通过市场的走势来进行价格调整的。
❾ 好多年前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国制造业和地产等支柱产业泡沫显现,危机四伏,在投资者普遍对行情盲目乐观之际,股指则开始一路下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指数随之一泻千里,仅一年时间,股指便从6124点狂跌至1664点。从此,进入几个月的震荡调整之中。很多制造业的老板,发现搞制造业赚不到钱了,所以投身于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