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主力排名 > 股票信息会影响投资人的决策

股票信息会影响投资人的决策

发布时间:2022-07-04 19:26:13

❶ 股票决策的影响因素

个股,四面决定一切,当然对于某些人各有侧重,所以有技术派和消息派之分。
政策面:国家政策导向
消息面:个股消息,也可以归纳为基本面
资金面:该股资金热度
技术面:交易波动及走势
个股基本面决定个股走势,所以基本面决定技术面。
但有些人不认为,比如很好的股票却要下跌,认为技术面操作好用于基本面
智者见智!

❷ 股票价格下降对于消费者的支出决策有何影响

股市对消费的影响,传统上往往被称之为财富效应。这里的财富效应,是指由于金融资产价格――股价上涨(或下跌),导致金融资产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减少),进而促进(或抑制)消费增长,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MPC),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其中,促进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之为正的财富效应,抑制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为负的财富效应。股市对消费的负面影响表现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方面仅指股市下跌或者说持续下跌对消费的负面影响,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负财富效应。我们的分析,是从广义层面来分析股市对消费的负面影响的。具体而言,包括三个层面: (一)负财富效应 主要表现在:

1.通过减少居民实际收入影响消费。

投资者投资于股市,一方面获得股票分红收益,如果投资者属于长期性的投资行为,且投资对象为绩优股,这部分收益将是稳定的,可视为持久收入。另一方面,是溢价收益,即投资者因股价上扬所获得的资本利得。这部分收益可能是暂时性收入,在大牛市中,也可能转化为持久收入,当然,在熊市市场,情况相反。根据美Economic Indicator FEB 99公布,1995-98年,股票分红率分别为2.56,2.19,1.77,1.49,且呈下降趋势。在一个持续下跌的股市之中,这些分红难以抵消股价下跌导致的财富缩水量。2000年以来,美国股市缩水市值达6万多亿美元,以每个平均3口之家计算,相当于每个家庭损失约7万美元,以负财富的MPC 0.07计算,且由于消费者支出占美国GDP的70%,“财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负影响显而易见。

如果这个市场中股票期权计划(ESO,也包括员工持股制)比较普及,股价大幅度下跌不但使员工报酬急剧减少,还可能使员工的未来期权成为一张废纸,从而减少员工未来的收入。

2、通过弱化居民收入预期,降低市场信心,缩减消费。

股市被认为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的变动影响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和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影响到消费者信心。

消费者在某一时期的收入等于暂时性收入加持久性收入,在某一时期的消费等于暂时性消费加持久性消费。其中,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率,与暂时收入也不一定存在比率,只有持久收入与持久消费之间存在着固定比率。如果股市达到一定规模,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下跌,则投资者得自于股市的损失将由暂时性损失转化为持久损失,从而与消费支出的减少产生某种固定联系。而股市投资者的消费下降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又带动股市中的非投资者,进而降低市场信心。

一个信用体系发达的市场,股市繁荣在加速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同时,由于使投资者未来收入预期向好,股票财富的急剧膨胀也促使他们更大胆地进行消费信贷。但股市下降乃至萧条将产生相反的效果,投资者消费行为将更趋保守,从而减少了消费信贷,其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使社会消费支出与企业投资进一步减少。

而且,若股市大幅度下跌,则那些在繁荣时期以股票财富为抵押品所产生的消费信贷由于股票财富的大幅度缩水,而使他们陷入财务危机,表现为投资者、家庭破产增加。如到2002年9月30日,美国破产申请达近155万,比一年前增加了7.7%,已超过上年破记录的数据。2003年6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里,美国的个人破产申请案再创历史新高,美国个人申请破产的总共为161.3万多例,比此前12个月中的146.6万多例增加了10%。

同时,银行抵押品价值的大幅缩水,又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并可能产生信贷危机,从而使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之中。

3、 通过恶化企业投、融资状况间接影响消费支出。

股市持续萧条带来负的“财富效应”,因为萧条的股市使持股者的财富减少,这种不好的示范效应使更多的公众投资避免进入股市,从而推动股市进一步萧条,企业也因此得以以更高的成本去筹资,或者难以从证券市场筹资,从而难以进行内涵式或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反过来又降低了企业盈利水平,也减少了员工的收入水平。

(二)股市“挤占”效应。
股市上涨,对消费产生两种效应,一是通过增加财富,对消费正向影响的效应,即股市的“消费效应”。一是因股市持续攀升而产生的赚钱效应对社会资金的巨大吸引力而减少储蓄,以及使原本用于即期消费的资金转化为股票投资;或者因股市长期下跌,投资者被套牢,使当前消费资金减少,即所谓的“挤占效应”(也有学者称之为替代效应)。股市持续上涨时,投资者认为持有股票,或者投入资金买入股票的赚钱效应要比即期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大,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国股市表现较为明显。

在股市发展初期,挤占效应往往超过消费效应,此时股市对消费需求影响较小,甚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当前消费。其主要原因在于,股票上涨带来的赚钱效用超过了即期消费的效用。如有专家认为,我国股民即使买卖股票赚钱,其良好的示范效应会首先吸引消费者将现金投入到股市中去,而不是用来消费。当股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投资者富裕程度增加,未来收入预期向好时,消费效应开始超过挤占效应,股市刺激消费的作用开始体现。随着股市的继续攀升与投资者股票财富的不断扩大,消费效应与挤占效应的差距愈来愈明显。

以我国股市为例,股市的挤占效应是不容忽视的。我国股市一些投资者长期亏损或套牢,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很大。据统计,1993-1999年以来我国股市中的投资者中,不盈利或亏损的投资者两市年平均所占比重达68%。2001年以来,不盈利或亏损的投资者年平均所占比重高达80%,尤其是2001年7月以来,中国股市大幅度下跌,投资者股票财富亦大幅度缩水,到2003年7月底,90%的投资者被套牢,其对消费的“挤占”也越来越显着。

(三)泡沫经济效应。

以股市为代表的证券市场持续繁荣,使消费需求急剧膨胀,这种态势又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欲望,整个社会经济表现为消费、投资过度膨胀。如果由此引起的急剧膨胀的总需求远大于总供给所能承受的范围,并且股市的持续攀升的示范效应,使许多本来属于生产性的投资转向股市,于是泡沫经济出现了。

如果泡沫的形成过程是缓慢的,不易察觉的,供求缺口的出现将在整个经济形态中产生持续的通胀,国家可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给量进而减少银行的货币信用,减少人们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资金,抑制经济过热。

如果股市中积累的泡沫压力过大,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收效甚微时,此时某一因素如来自国外投机力量的冲击,就会促使经济运行内在机制用急性、突发性的形式来释放压力。这种方式便是金融风暴,或称之为股灾,接踵而至的是汇市、期市齐跌;不动产、动产缩水以及证券市场上原来虚报利润和有欺诈行为或存在经营问题的企业接连破产,数万亿财富付之东流,社会消费支出大幅度减少,导致经济衰退。即使人们的消费习惯可能使消费支出不变或只有轻微的下降(即“棘轮作用”),不会影响社会消费的绝对量,但会致使社会消费的增量减少,在“加速数”的作用下,使整个国家产出减少。

从历史经验来看,股市过度繁荣的之后往往出现萧条,如上世纪20年代美国股市持续繁荣,其后而来的是经济大萧条,50-60年代的股市繁荣,其后而来的是70年代的萧条。80年代日本股市狂热,其后是90年代的长期衰落。

❸ 股票价格的上升,对于消费者的支出决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股票价格的上升,对于消费者的支出决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有以下几点影响
1 影响消费者的传统消费观念改变,由原来的储蓄观念改为资产投资来获取收益

2 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和投资行为,股票价格上升很多股民会跟风而进,促进股市的暂时繁荣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3 股票价格的上升也会无形抬升消费者对投资的升值空间,将以前的其他投资全部转向股市

❹ 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是股票的什么价值

肯定是股票的实际价值,也就是该公司的实际创造利润的能力,包括市场占有率,包括利润空间,包括创新能力,包括市场定价能力等等。

❺ 你如何看待媒体干扰股市这件事

我觉得这样的行为非常不妥。

作为一名散户投资人,本身我们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就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我们在网上所看到的媒体的消息都有一定的误导性,就会严重影响散户投资人的投资判断,让投资人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我觉得媒体不应该积极发表关于股市的新闻信息,需要对自己的信息进行管理。

一、有些媒体存在一定的干扰股市的行为。

这个事情来自于深圳商报,深圳商报报道了一个不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知道股市市场非常看重信息面,很多散户投资人也会根据这些媒体信息来决定之后的判断。有些媒体会过度对上市企业说三道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博取新闻热度。这样的行为虽然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这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价,不仅对上市公司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干扰投资人的判断。

❻ (一)股票价格的下跌对于企业及个人的投资决策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而股价的上升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26

❼ 股票对投资者有何好处

你好,股票风向标,字面的意思指在是在股市中占了主导地位的股票,它的波动往往能够带动整个股市的波动。白说了,股票风向标只是一种说法,不是什么股票术语,但是它的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
股市本身变幻莫测,风向标是能够影响股市走势的标识。不过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风向标,在不同的时间内有不同的方向标。
股票风向标在一定的程度上对股票投资者的影响是很大的,会影响着整个股票市场的走势。比如漂亮50,次新股,沪深300等等都可能成为股市中的风向标,在一段时间内股票涨得好,涨跌也能够影响着大盘走势的股票都可以被称之为是风向标。
风向标对散户投资者来说主要是参考的意义,这样他们就能知道哪些股是近期的热门题材、市场上的热点是什么,该如何选股等等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采购经理指数,这是一个反映着经济好坏的先行指标,若该数据高于百分之五十,就说明经济呈现除了复苏的形式;如果低于这个数据的话,就是经济衰退了。
股票风向标在经济学中,经常是把货币政策来比作一根绳子,如果经济过热的话,把这个缰绳拉紧,就能够让奔驰的马停下来,但是当经济下行下来的时候,却很难拉得动绳子的。因为人们对于投资股票的回报没有信心,这时候财政政策就是一个更有力的工具了,货币政策宽松就会改变当前的经济状况,而经济复苏也就让股市恢复上涨了。
对于股市来说,有风向标比没有风向标好,就好像风一般,我们往往是先看风向标才能知道风往那里吹,股市也一样。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❽ 股权投资的信息披露在执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1.会计信息披露时间不及时,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的决策失去时效性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人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重大事件的报告提交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并向社会公布,说明事件的实质。这一规定对于防止知道未公开信息的内幕人士进行内幕交易有积极的意义。不过,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如:97年6月石家庄宝石电子公司市场畏缩,显像管生产线停产,这一重大生产经营环境变化的情况在年报中没有公布,直到98年4月30日才予以披露。 上述罗列的这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都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对于股市健康发展、对于国企改革乃至对于社会、国家来讲,都是贻害无穷的。而对于广大股市投资者来说,会计信息的失真会给他们的投资决策带来误导,以至投资失误带来损失,将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不利于股市的正常发展。
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分为季报、半年报、年报和其他临时性报告。临时性披露有时往往在股东大会召开几个甚至十几个工作日之后,年报披露则一直到次年四月底,而这期间企业经营环境、经营项目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许多跨国公司在国外的经营情况也许会发生异常变化。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期过长,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极为不利。
2.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影响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
表现为公司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故意夸大部分事实、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有的公司甚至对一些重大事件不予披露,如深发展96年3月至97年4月间,动用3.11亿元直接炒作本公司股票;佛山照明在95年5月至96年11月间,违规贷款6.3亿元给银行和证券公司。这些重大的违法、违规事件在被查处之前有关公司根本没有通过任何方式予以披露。
传统财务报告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历史的财务资料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决策活动的最显着特征是对未来投资活动的筹划或规划,是一种包含有预期的经济行为。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未能对未来的有关财务信息进行披露。尤其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确定性信息比以前更多、更突出,而目前的报表却无法披露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不确定信息。同时,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受传统会计约束,重点披露只能用货币计量的资产,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等非货币性资产不进行披露。这样会影响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
3.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不完善,难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目前,采用固定格式、固定模式的披露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这种方法一般都采用三张基本报表和附表加很少的报表附注形式进行披露,没有考虑不同使用者之间的信息需求的差别和使用上的差别。至于临时性会计信息披露,则往往只发一个简单的公告,或说一些不相关的话。当股票价格异常波动时,公告经常这样讲:“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请投资者注意风险。”投资者据此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4.会计信息披露运作很不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较低
① 会计信息披露一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
例如在公司资产重组中,机构、“庄家”对重组过程了解得清清楚楚,而小股东却一无所知,从而直接导致了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害。资产重组是证券市场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备受市场关注,但证券市场一直都在不停地演绎着“黑箱”操作、套牢中小投资者的重组故事,如亿安科技事件、中科创业事件等。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不充分、不对称则是导致这些事件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尽管有关信息披露规则规定:“凡是对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均应披露。”
② 会计披露虚假信息时有发生
主要表现为文字叙述失真和数字不实,上市公司在招股、上市、再融资和年报、重大事件披露等工作中这个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为了取得上市资格,披露虚假或严重失实的财务信息,如编造虚假利润、提供虚假盈利预测、资产评估失实、虚拟资产重组等;为了迎合庄家炒作本公司股票,有意在不同阶段发布一些误导投资者的信息,如故意编造虚假的收购消息、随意披露不确定信息;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做不实披露;隐瞒重大信息不及时披露甚至不披露,如在财务报告中对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不加以区别、使用“暂不分配”或“未发现有重大违法违纪交易或投资项目”等类似的模棱两可的语言进行不规范信息披露,等等。
企业做假帐、假报表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如果没有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直接或间接参与,如果每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都能够格尽职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证券市场不会如此频繁地发生郑百文事件、琼民源事件、银广夏事件等大案。
③ 会计信息披露差错时有发生

❾ 股票信息会影响投资人的决策,说明信息具有____。

消息会有的,只要你站在主力立场去想事情,就可以避免被套

❿ 股票指数对股票有什么影响呢详细点说会追分的

你好,股票指数是根据一定范围的股票价格编制而成的,股票指数的变化,会对其范围内的个股产生影响,即股票指数的上涨,可能会带动其范围内的个股上涨,股票指数的下跌,可能会导致其范围内的个股下跌。
比如,上证指数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编制而成的指数,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第二天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的发布几乎是和股票行情的变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当然,也会存在机构大户造市,使股票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相背离的情况,即股票指数大涨,其范围内的大部分股票却出现下跌的情况。
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阅读全文

与股票信息会影响投资人的决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拼多多有两个股票账户 浏览:12
怎么看一只股票的底部筹码 浏览:8
那个股票软件文章多 浏览:517
合诚股份股票最新公告 浏览:160
香港股票00882 浏览:355
股票软件最好用的指标公式 浏览:450
股票涨停原因统计 浏览:816
内蒙古银行股票价格多少费用 浏览:558
06年连续涨停的股票 浏览:573
股票长期持有能有多少分红 浏览:36
招商证券融券股票池在哪 浏览:448
股票重组是不是前面要加st 浏览:936
股票就剩下主力 浏览:363
中国家居类新上市股票 浏览:610
选择性农业生产者etf股票行情 浏览:66
股票配资产 浏览:703
资金流出股价涨停的股票能进吗 浏览:365
股票软件怎么买进卖出 浏览:346
裕同科技股票上市 浏览:173
账户内的可转债怎么转成股票 浏览: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