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港股中的基石投资者,锚定投资是怎么回事
基石投资者(cornerstone investor)
按IPO发行价格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有限售期(6~12个月),起市场定心丸的作用
锚定投资者(anchor investor)
没有禁售期,从股票询价阶段介入
B. 什么是科技股(TechShares)市场锚定资产
所谓科技股,简单地说就是指那些产品和服务具有高技术含量,在行业领域领先的企业的股票。
比如:从事电信服务、电信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线数字电视、生物医药制品的服务与生产等等的公司通称为科技行业。目前,科技股在市场上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很难区分。
C. 港股中锚定投资的相关流程是怎样的
锚定,是新股上市发行IPO,在国际配售之前,和承销商提前下单商定拿货 (一般比较好的项目,也是比较难拿到货的)
D. 锚定者是什么意思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是指投资人会以某一个初始值来作为今后分析判断的依据。
一般投资人最经常“锚定”的就是某一只股票的买入/卖出的价格。举例来说,如果投资者是以10元/股的价格买入股票A的话,那么他会在12元的时候容易做出卖出的决定,而如果要股价在8元时抛售就会犹豫不决。
锚定效应会使投资者过于针对于某一价格形成投资决策,而不是根据股票本身的价值做出买卖的决定。锚定效应造成最常见的后果就是:1)如果是牛股,那么在抛售后,股票继续一路上涨,由于不愿意比自己卖出价高的价格再买回来,结果只赚到了牛股中非常小的一段收益 2)如果是熊股,则由于股价不断下跌,但不愿意抛售股票,甚至通过加码买入来试图降低成本,因为他认为股价已经低了。但是这个“低”是相对于他买入的价格而言的,而不是股票本身的价值而言的。所以,会经常有投资者手中的股票会有巨额亏损的现象。
因此,锚定效应造成了投资者不能以客观第三方的角度来分析股价,而愿意以自己买卖股票的价格来判断股价是高了还是低了。然而,股票价格真正的决定因素还是内在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以股票本身的价值对应目前的股价来判断是否值得持有或者抛售一只股票,而不应该以相比自己买入/卖出的价格改革去做出投资决定。
打个比方,消费者愿意花200元去买一瓶茅台酒,而不愿意花50元去买一瓶红星二锅头。尽管50元价格只有200元的四分之一。
E. 什么是anchorinvestor是否翻为锚定投资者
是的。
为了上市,公司和投行都在考虑“基石投资者”(cornerstone investor)。基石投资获得数量预先确定的股票,有一段禁售期,将按IPO价格购买。它们同样也在寻找“锚定投资者”(anchor investor)。这一类投资者没有禁售期,但他们是在询价第一天、而不是在IPO启动前夕参与其中,而且他们是IPO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F. 请教什么是锚定投资者,与基石投资者的区别是什么
锚定投资者是指在投资过程中根据历史信息,指标作出片面判断,并以此作为投资重要决策的市场投资者。
一、指代不同
1、主要投资者:又叫主要投资者,指的是组织某轮筹资的公司或个人,通常也是交易中投入资本最多的。
2、基石投资者:主要是一些一流的机构投资者、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知名富豪或其所属企业。
二、作用不同
1、主要投资者: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在西方国家,以有价证券收益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各种福利基金、养老基金及金融财团等。
2、基石投资者:基石投资者的引进实际是对公司基本面和发展前景的肯定,这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三、特点不同
1、主要投资者:股票的持有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市场参与者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即以自然人身份从事股票买卖的投资者。
2、基石投资者:基石投资者需要承诺购买,且上市后锁定3到6个月。同时,基石投资者不能重复进行申购,特别关键的是基石投资者要在公司的招股书中披露,需要公开一些相关信息。
G. 港股锚定投资流程是怎样的港股锚定投资中签概率如何
港股锚定投资流程主要是新股上市发行IPO,在国际配售之前,和承销商提前下单商定拿下一定比例的股票,在路演和簿记开始前即明确表达了投资意向、并在路演和簿记第一天就下达的订单,港股锚定投资中签率和乙组打新中签率差不多,理论上分货的时候并不优待锚定投资者。你可以通过艾德一站通app参与港股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