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华商策略精选混合基金要发售了,这个时期是否,值得购入,风险怎么样
口碑理财网新基金点评:
新基点评-华商策略精选:延续神话,还是沦为传说
华商策略精选(全称:华商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代码630008),募集期:2010年10月20日至2010年11月12日。
这是混合型基金。该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30%—80%;债券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15%—65%。
华商基金旗下产品变现,可谓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其华商盛世成长(股票型)和华商领先企业(激进混合型)。前者的基金经理之一孙建波,便是本次华商策略精选的拟任基金经理。这一招颇像王亚伟推出华夏策略精选。
孙建波所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的业绩一直很吸引人。在晨星的统计中,华商盛世成长的业绩为例股票型基金第一位,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已经高达23.82%(截至10月15日)。该基金成立于2008年9月,两年后的今年,该基金累计净值达到了2.43,算是变现非常不错了。
鉴于王亚伟推出华夏策略精选的成功,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华商策略精选是一只值得期待的产品。但是警钟是需要长鸣的,问题在于:
1,冠军轮流坐的宿命。除了神话般的王亚伟外,自2005年以来,几乎没有哪只基金在冠军的宝座上成功卫冕过。往往是上一年的明星,第二年便陨落。华商策略精选的宿命自然和华商盛世成长难以分割的。从目前的统计数据看这种不乐观结果的概率较小,但是还是有的。
2,冠军经理是名至实归还是虚有其名?华商盛世成长的业绩与孙建波本人的关系有多大,这是个问号,毕竟官面上是说集体智慧不是,像王亚伟那样个人决策权较强的基金经理还是少数。所以我们有必要多个心眼。
当然了,一些担心并不能否认这是一只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产品,至少是近期同类型新基金中较好的一个,我们希望它延续神话,不要沦为传说。
⑵ 孙建波的个人简介
孙建波先生,曾任华商盛世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630002)基金经理,华商策略精选基金(630008)基金经理。
⑶ 基金。华商价值精选基金。怎么样所有关于这个基金的都行。最好详细说
您好:
基金管理人:华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十月 华商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招 募 说 明 书 【重要提示】 “华商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于2010年10月12日经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10】1393号文核准募集。
据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孙建波所说,预计2011年市场将在内生经济的“底”和通胀的“顶”之间徘徊震荡。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一方面国内经济内生增长取得长足进步而促进股市向好。这主要得益于几个原因,第一,国内消费能力的提升,而通胀又助推消费;第二,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投资旺盛,尤其是保障房弥补了商品房对经济的刺激与拉动;第三,以美国为首的外部经济形势好转。但另一方面,严峻的通胀形势又充当了股市向上的“天花板”,包括生产要素议价能力的变迁及流动性严重过剩都是重大不利因素。在投资策略方面,孙建波指出,2011年投资操作分上下两个时段,上半年主要是利用市场对美好预期的憧憬来“炒预期”,可以积极关注早周期性的行业,例如工程机械、家电、化工等。下半年则要挖掘真正转型受益的股票,在新兴产业的泡沫中寻找货真价实的转型受益股。
即是表明,基金有机会回回暖。股民可小量买买入。
个人分析,根据本人多年来得经验,今年的华商价值精选基金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受到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影响,美国全国降息,所以华商价值精选基金热钱的涌入将会减少,加上,其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孙建波所说,可以小量买入,哪就等于小资金的股民尽量不要买入,因为资金投资小,回报率不大,风险过高。如果您是透支上100万的,估计最多能赚个1-2万。所以,劝你谨慎点。
加上近日华商策略再创新低,
,自成立以来,就长期跌多涨少,尤为气愤的是,前二天指数大涨1.68%、1.03%时,净值涨幅垫底,连好点的债基都比不上,这指数一旦下跌了,龟孙立马从龟壳里蹦出来,跌的比十级地震还猛烈,一个2800点成立的次新基,居然能在半年里,指数依然是2700多点时跌百分之十几,也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这是在下愚见,望给分,打字不容易,思考不简单。
⑷ 开放式基金组合推荐
新基华商策略精选灵活配置该基金拟任的基金经理孙建波具有多年的投资管理经验,其曾管理的华夏收入股票基金历史业绩不错,在职期间远远高于上证指数的涨幅,自加入华商基金公司后与庄涛、梁永强一起掌管华商盛世成长,成绩异常优秀易方达上证中盘ETF与普通指数型基金相比,ETF产品具有三个比较鲜明的特性:满仓精确跟踪指数、独特的实物申购赎回机制、套利机制,总体来看,ETF的特性决定其可作为被动投资理念投资者的长期投资工具、鉴于上证中盘指数的标的较好,对于此次新发ETF基金,给与充分的关注。
⑸ 王亚伟 孙建坡新近哪些股票
华夏成长前十大股票:
张江高科 苏宁电器 交通银行 中华企业 上海汽车
中铁二局 浦发银行 北京城建 亿城股份 新湖中宝
华夏回报前十大股票:
中国神华 深发展A 格力电器 工商银行 兴业银行
万 科 A 北京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平安 思源电气
华夏大盘前十大股票:
恒生电子 吉林敖东 金牛能源 中材国际 中国神华
乐凯胶片 峨眉山A 中恒集团 浙江医药 科达机电
华夏优势增长:
中国平安 特变电工 招商银行 金风科技 中国神华
兴业银行 交通银行 深发展A 冀东水泥 辽宁成大
华夏蓝筹核心:
工商银行 苏宁电器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张江高科
辽宁成大 民生银行 深发展A 浦发银行 中国平安
华夏复兴:
浦发银行 格力电器 中国平安 美的电器 北京银行
哈药股份 北巴传媒 民生银行 苏宁电器 中材科技
华夏行业精选: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联通 中国平安 晨鸣纸业
民生银行 贵州茅台 招商银行 青松建化 大秦铁路
华夏策略精选
中恒集团 吉林敖东 中材国际 中国神华 陕国投A
天保基建 浙江阳光 浙江医药 沱牌曲酒 胜利股份赞同1| 评论
⑹ 为什么亏钱者总是自己 四大理财误区需远离
近年来,随着人们投资理财意识越来越高,很多人有了钱不再存放在银行里,而是选择用钱进行投资理财。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市民的理财之路走得并不顺畅,股票被套、基金净值缩水、保险退保、银行理财纠纷等现象时有发生。那么,该如何恰当地投资理财?值此“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记者对天津市民理财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探寻市民在理财中容易出现的“雾区”,并邀请本市知名理财专家给出解决方案。
“雾区”一
股市盲目追涨杀跌难获利
“行情不好的时候亏钱,行情好的时候怎么还亏呢?”在记者的采访中,为数不少的股民在投资中有这样的疑惑,股民赵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案例:为什么亏损的总是我?
去年12月1日,由于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引发股市当日的“一日游”行情,当日上证指数[2455.80 0.86%]涨幅高达2.29%,赵先生看身边的朋友一天的时间便有了好几个点的收益,经受不住诱惑,便也跟风投入5万元到股市。让赵先生没想到的是,买入第二天股市便掉头向下,股指连续破位向下,短短1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便跌了200多点,赵先生所买的股票亏损也高达15%。“原以为能通过股市赚点钱,没想到入市便被套住。不过,整体市场不好,大家都亏钱,只能说自己入市的时间不对,算是花钱买个教训。”
初次入市便遭受大幅亏损,心灰意冷之下,赵先生选择了割肉出场。而到了今年,股市投资环境明显变好,看看屡屡上涨的股市,赵先生再次拿出5万元投入股市。“上次投资股市以失败告终,我觉得主要原因是自己的投资经验太少,这次我决定跟着有好几年股市投资经验的朋友去炒股。朋友告诉我,买股票要买强势股,快进快出,短期获取高收益的可能性很大。在朋友的建议下,春节过后,我分别投资过三只股票,行业跨度包括传媒股、消费股、房地产股,算得上都是近阶段的热门股票,但让我失望的是,忙碌一个多月,不仅没赚到钱,还有小幅亏损。”赵先生对此颇为不解,去年亏损情有可原,今年以来股市涨了好几百点,投资还出现亏损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在与赵先生的交流中,记者发现赵先生投资无所收益最大的根源在于盲目追涨杀跌。以赵先生所投资的第三只股票粤宏远A为例,该股票今年以来走势跑赢了大盘,整体趋势向上,但区间震荡较大。而赵先生在该股票上的几次买卖均为“买在高位卖在低位”,股票涨了跟风补仓,股票回调便清仓,不仅错过了获利机会,还付出了不少的交易成本,投资想获取收益可谓难上加难。
对策:投资股市要有中期视野
(李会青,天津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
对于赵先生在股市上的操作,天津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李会青认为他犯了股市上典型的“羊群效应”误区,那便是跟风炒股,不仅加大资本市场风险,而且极容易出现投资失误致使资金被套牢。李会青说,证券市场瞬息万变,具有很大的投资风险,投资切忌盲目,需要谨慎为之。“投资股市要有中长期视野,这是克服炒股误区的最有效方法。判断股市中长期走势,可从两个角度入手:美林时钟和宏观研判,有了理性的判断,股市一时涨跌便不会对你的投资策略带来过多影响。就目前来说,通胀下行,经济亦下行,用美林时钟理论来看,股市处于底部阶段,中期走势向上,但短期震荡难免;而从宏观研判来看,货币政策预调微调,房地产调控短期难以放松,消费升级处于起步阶段,股市缺乏牛市基础,但今年股市行情要好于去年,上证指数在2300点至3000点之间震荡向上的概率较大。”
“雾区”二
基金投资只看排名频踩雷
不管是在牛市还是在熊市中,基金业绩差别均相当大。由此,有些基民在买基金时便采取跟着排名走的策略,殊不知,去年“前十强”今年可能沦落为“后十弱”,从而导致基金投资屡屡受挫,难以获取投资收益。
案例:按排名买基金亏得更多
基民老刘选基金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按排名先后买基金,不是十强咱不碰。去年年初,老刘所持有的基金在上一年排名不太理想,自然要被一贯按排名买基金的老刘所淘汰,他重新买入当时排名第一的华商盛世成长。“基金排名靠前自然有其原因,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较高,买入这样的明星基金更让人放心,获取收益的可能性更大。”
老刘挑选基金重点考虑基金经理的业绩,却没有意识到排行榜说明的是过去的基金投资业绩,而基民所买的基金属于未来。基金走势虽然与基金经理的业务能力有着很大关系,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要看整体股市走势,要知道基金经理是在股票市场大环境下做交易。如果股票市场运行不利,基金业绩很难有大的突破,2011年的基金走势便是一个真实的例证。根据某基金统计,2011年,股票型基金无一录得正收益,平均跌幅为25.02%,跑输大盘3.3个百分点;指数型基金略好于股票型基金,下跌22.35%;混合型基金下跌21.95%。
在去年资本市场的弱势下,老刘所买的基金自然难以获得收益,更让老刘郁闷的是,他的按排名买基金的方法在去年也失灵了,让他遭受了更大幅度的亏损。“华商盛世成长在2010年排名第一,当时市场给予这只基金极高评价,基金经理孙建波也骤然成为明星投资家。因此,我对这只基金抱着很大的希望,尽管去年股市不断下挫,我依然坚定持有该基金,我觉得只要基金经理业务过硬,即使出现亏损,幅度也不会很大。”让老刘没想到的是,年终一盘点,该基金全年亏损了27.92%,不仅跑输大盘,连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都没达到,排名也发生了大变脸,从2010年的冠军下滑到垫底的位置。“我看好的这只基金排名垫底了,而去年初赎回的那只基金排名却进入"前十强",亏损并不多。如果当时不是这么盲目相信排名,去年投资基金也不至于亏损这么多,真是让人后悔莫及。”
对策:基金投资要踏准节奏
(王俊岭,华泰证券天津营业部理财经理)
华泰证券天津营业部理财经理王俊岭分析认为,基金排名是基金过往业绩的体现,只代表历史,在挑选基金时绝不能只看排名,尤其不能只看周排名、月排名、季度排名等短期排名作为依据来选择基金。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一方面应综合考察其短期、中期和长期绩效,另一方面还应考虑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状况,也就是说,看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业绩排名是否稳定,只有长期业绩稳定且回报可观的基金才是好的投资标的。同时,选择什么样的基金,一定要仔细分析比较,结合市场环境进行,而不能简单地以基金排名的高低作为选择标准,否则投资会有损失。此外,如果以炒股的心态来频繁买卖基金,投资者经常会面临“踏空”的危险,往往在赎回基金后发现基金净值仍在稳步持续攀升而后悔不迭。对于那些业绩优秀而稳定的基金,投资者应该坚定持有,大可不必做波段操作。“只买好的,不看排名”,这才是投资基金的正确思路。
“雾区”三
把保险当投资上错“花轿”
重投资轻保障,仅仅为了保险的投资功能而投保,却忽视了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财务保驾护航,部分市民投保时存在这样的误区。保险其本质功能是保障,化解未知风险是其主要功能,为了获取收益去投保,很大程度上是“上错花轿嫁错郎”。
案例:投保先问收益存在误区
“这款保险的分红怎么才144.20元呢?”建筑师余先生对保险可不在行。前年,余先生在银行理财专柜签下了一份年缴费1万元的分红险保单,宣传资料上五大特色的前三项令他记忆犹新,“固定回报”、“年年分红”、“复利累计”。“当时工作人员还给我看了往年收益率汇总表,几乎都在4%以上,我想这样的投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不赔稳赚还能有保障,怎么去年的收益率只有1.4%了呢?看来保险还真是不靠谱。”
和余先生有着相同抱怨的人不在少数,如此看重保险的分红功能、分红多少的投保人其实陷入了保险的一大误区把保险当投资。容易让投保人产生这种理解偏差的是新型的人寿保险产品,包括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这几类产品在寿险保障功能之外,还会给投保人带来一定的获利预期,但投保人不应颠倒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假如仅仅为了投资而投保这些产品,我们会发现这些产品的表现将无法满足预期,甚至让人很失望。
记者了解到,分红险的收益并不保证,保险公司宣传资料上只会印有“预期收益”,合同中也不可能找到有关保底收益率的条款。红利从保险公司利差中产生,主要是死差异、利差异和费差异。如果这三部分没有产生获利,那么保险公司将会实行零分红,投保人也就没有收益了。其次是市场上曾一度热卖的投连险,其风险是最高的,不仅没有保底收益,甚至连本金都无法保证。投保人缴纳的保费会先被扣除一定比例的初始费用,余下的部分才进入投资账户,这无形中压缩了投资本金,就好像申购基金被收取高额手续费一样。2009年上半年,不少投连险账户表现不错,产生50%至70%的收益,不过这只是针对投资账户中的部分,而非全部保费。而在股市下跌时,想要退保的投保人还会遇到另一个麻烦,不仅账户亏损、初始费用无法拿回,而且要被收取退保手续费,真可说是雪上加霜了。所以,投保投连险不能忽视其保障功能,对投资的风险性也要有个清楚认识,最好能长期坚持。万能险虽然设有保底收益率,不同产品给出的下限标准不同,一般为1.5%、2%或2.5%,但如果只是为了这保底收益率而购买万能险就显得不怎么划算了,其收益能超过银行一年期定存已是理想状态,忽视万能险的保障功能同样会进入投保误区。
对策:投保应先看保障再看收益
(李健,聚川理财注册金融理财师)
聚川理财注册理财师李健表示,保险和投资不能混为一谈,在考虑是否投保时,我们应该先看重保障功能本身,其次再对投资部分予以关心。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的保费一般比较昂贵,对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合适,在金融环境动荡时,更可能出现保费断供的危机,而相同保费下,如果选择消费型即保费不返还的产品,保障金额会更高,保障也能更到位。当然,如果你已经对分红、投连及万能产品的功能认识清楚,找到了保障与投资之间的平衡点,并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特性来为自己所用,相信产品最终会令你达到满意的保险和理财目的。
“雾区”四
买银行理财产品只看预期收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市民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把收益率作为了唯一的“刚性指标”,只选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根本不在意产品的风险几何,也不管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使得理财纠纷频频出现。
案例:预期收益到期大幅下滑
“这款产品的收益率如何?”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这是绝大部分投资者必问的一个问题,很多时候这也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尽管这几年来随着理财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过去一些机构以“预期收益率”吸引投资者眼球的做法,已经被明令禁止。但是很多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仍然习惯于把“收益率”当作选择产品时的唯一标准,投资只看收益率,由此带来的理财不当也不在少数。
去年3月,曾先生就购买了一款挂钩型的理财产品。“当时看重这款产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可以达到8%左右。”曾先生觉得,在股市低迷的环境中有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够达到8%,已经是让人满意的收益率了。然而让曾先生不解的是,产品运行了不足5个月的时间,就由于挂钩股票跌破了预先设置的最低价格,产品自动终止。除了没能获得预期的8%的收益外,曾先生的本金也亏损了10%。
曾先生这才想起仔细研究自己的产品说明书,原来预期8%的收益率只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才可实现的最高收益,由于曾先生投资的时期正值欧债危机加剧,挂钩股票跌破了产品设置的最低价格,也就触发了产品自动终止的条款。由于是一款部分保本产品,最终曾先生获得了90%的本金。事实上,如何看待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不算是个新鲜的问题了。预期收益率的依据,是理财产品设计部门在相关数据的预期和趋势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种“预测”,最高预期收益率也仅在最理想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当趋势判断错误,或是预期未实现时,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就可能远远低于理想的水平。因此,就和它的名字一样,预期收益率是一种“预期”,未必是它实际可以获得的收益,投资者不能将预期收益作为挑选理财产品的唯一指标,应综合考虑理财产品的设计、投资方向等再做出选择较为理性。
对策:别被“预期收益率”误导
(陈哲,兴业银行理财经理)
兴业银行理财经理陈哲表示,市民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首先应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明白自己处于何种阶段,提前做好财务规划。其次,市民从收益率来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可以理解,但必须清楚收益背后蕴含的风险,要了解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是投资大宗商品还是债券,或者是其他类别。再次,市民购买理财产品前,应先看清楚合同约定的内容,口头宣传再怎么美好,最后还是要归结到合同的约定上来。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收益率的误读中,也有一种现象越来越典型,那就是使用“年化收益率”来代替对产品的收益预期。所谓年化收益率,一般是在较长的投资期限内才能实现,短期一般会出现偏离。再则,年化收益率对应一个年度的收益情况,并非短期便可获得本金相应百分比的收益。比如,年化收益率12%的产品,如果投资期限为一个月,即使达到12%的年化收益率,其最终收益也只相当于本金1%的金额。
⑺ 孙建波的投资风格
在华商基金内部,孙建波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宏观策略和配置能力。
从孙建波的简历也可以看出,尽管此前曾在中国人保信托证券总部和银河证券资产管理总部任职,但他2005年刚刚进入基金行业时,是在中信基金任策略分析师。在华夏基金期间,也是主要担任策略分析工作。
“庄涛重选股,风格比较适合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基金,而孙建波策略能力很强,非常适合管理规模大、对基金经理行业配置能力要求很高的大基金。”一位熟悉华商基金的人士表示。
由于业绩拉动,华商盛世今年以来,一直处于净申购状态。2009年四季度末,基金资产规模为21.33亿元;2010年一季度末,增加到35.6亿元;2010年二季度末,规模激增到72.75亿元;三季度末,规模已达86.38亿元。
业内一般共识是,如果基金规模超过50亿元,其依靠部分个股的突出表现、和交易来获得利润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规模越大,对基金经理的行业配置能力要求越高。
而孙建波显然对自己的宏观策略能力相当自信,他在三季报中曾经表示,尽管很多持有人担心基金规模不断激增、会增加基金管理难度、导致业绩下滑而纷纷要求限制申购。但是管理人自认以自己的大局观和前瞻性布局的能力,尚有余力,“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11月16日,华商盛世成长开始限制申购。但与此同时,孙建波管理的华商策略精选成立,这只118亿元的年内新募最大股基,一举令孙建波的管理规模突破200亿元。
⑻ 各位基民:大家好!帮我分析下这几支基金,银华富裕、信诚蓝筹,
银华富裕去年业绩不错,但是今年太差,该基金业绩波动太大,不稳定,可以停止定投,信诚蓝筹属于重点投资大盘风格的股票,今年业绩太差,建议停止定投,华商策略去年刚成立,由明星基金经理孙建波担当,上半年业绩不好,但是7月以来,业绩明显好转,改基金喜欢小盘成长股,下半年应该有机会,建议暂时持有。
基金定投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故选基金要选实力比较好、团队稳定的基金公司,本人觉得华夏、嘉实、兴业、富国比较好,同时现在沪深点位相对偏低,是定投好时机。选具体基金时又要看基金经理,基金规模,过往业绩等,如果怕选错基金那可以选指数基金。定投推荐华夏红利、华夏优势、富国天惠、华安宝利、嘉实优质企业、嘉实服务、兴业全球视野、华夏300、嘉实300
我给你推荐两支业绩非常稳定的基金进行定投,把你原来的基金换掉,华夏优势 华安宝利你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