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投资股票遭受的损失属于什么会计要素
在六大会计要素里影响两个科目:资产与损益。当发生损失时会计分录:
借:投资收益---损失金额
贷: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损失金额
⑵ 企业购买股票的损失的分录怎么编
损失计入“投资收益”借方。
比如:
股票账面价值10万,只卖了8万:
借:银行存款 80000
投资收益 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他科目) 100000
⑶ 对外投资发生的支出应计入什么
一、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内容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罚款支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等。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包括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和无形资产出售损失。 公益性捐赠支出,指企业对外进行公益性捐赠发生的支出。 盘亏损失,主要指对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中盘亏的固定资产,查明原因并报经批准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损失。 罚款支出,指企业由于违反税收法规、经济合同等而支付的各种滞纳金和罚款等。 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及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支出。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应按照营业外支出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溢、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期末,应将营业外支出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3)企业投资股票损失计入扩展阅读:
企业对外投资是相对于对内投资而言。所谓企业对外投资就是企业在其本身经营的主要业务以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境内外的其他单位进行投资,以期在未来获得投资收益的经济行为。对外投资是相对于对内投资而言的,企业对外投资收益是企业总收益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特别是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条件下,企业对外投资已成为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
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0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3987个,新签合同额926.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同期,中国企业投向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优势产业直接投资累计约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80.2%。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70.4亿美元,同比增长154.2%。
⑷ 企业炒股损失计入应收账款可以吗税法有相关规定吗
无论会计准则还是税法都规定不可以。这个应该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但是得看你的具体放进那个资产负债表科目了。
⑸ 股票的亏损怎样计算
股票的盈亏=(股票期末卖出价-股票期初买入价)*股数 分红-交易手续费。一般有三个指标可以反应股票的收益率: 股息率。是在当前价格下购买股票的预期回报率。持有期收益。如果股票还没有到期,投资者将持有该股票较长时间或较短时间,持有期间的收益率就是持有期间的收益率。 股份转换后持有期收益率。股份公司转换为股份后,股份增加,股票价格下降。因此,折股后股票的价格必须调整。
拓展资料
股票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股票最基本的特征,是指股票能够为持有人带来利益的特征。股票的收入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股份公司的分红和红利。二是股票流通的资本收益(差价收益)。
2、风险。股票风险的内涵是股票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或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差。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会对自己未来的收益有一个预期,但实际实现的收益可能会高于或低于原先的预期,这就是股票的风险。风险本身是一个中性概念。风险不等于损失。
3、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股票可以通过合法转让变现的特性,即在本金相对稳定,变现的交易成本极小的情况下,股票可以很容易地变现。股东不能从公司撤回其股份,但股份转让为他们提供了变现股份的渠道。
4、永久性。永久性是指股票所含权利的有效性始终不变,因为它是一种无限期的合法凭证。股票的有效期与股份公司的存续期有关,两者并存。这种关系实质上反映了股东与股份公司之间相对稳定的经济关系。
5、参与性。参与是指股东有权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的特征。股东作为股份公司的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行使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权利。股东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的权利通常取决于其持有的股份数量。
⑹ 损失 是能计入 所有者权益项目 还是 当期损益 呀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
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利得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损失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指的是“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
2.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
3.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涉及到外币业务的,汇兑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
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的会影响利润;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不影响利润。
⑺ 投资收益增加减少分别计入哪方
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
1、费用、成本、支出科目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
2、收入、收益科目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
投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所分得的股利和收到的债券利息,以及投资到期收回在或到期前转让债权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等.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二、企业出售短期持有的股票、债券或到期收回债券,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短期投资"科目,按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润或利息,贷记"应收股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
补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方分回的利润额÷(1-联营企业所得税税率)
应纳所得税额=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方适用税率
税收扣除额=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联营企业所得税税率
应补缴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税收扣除额
上述联营分回利润补税的规定仅限于地区税率差异,如果联营企业因享受税收优惠而适用税率低于投资方适用税率的,则不需补税。
⑻ 公司购买股票,然后亏损卖出怎么做会计分录
公司购买股票,然后卖出(亏损)的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购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价款包含的股利)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收到股利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或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出售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或贷:投资收益(借方为亏损)
同时:原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转出到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8)企业投资股票损失计入扩展阅读
会计分录的方法有以下:
1.层析法
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业务链法
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3.记账规则法
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⑼ 长期股权投资亏损怎么记帐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应收股利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的,比照“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上述规定外,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法规或企业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除外),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作为当期投资损益。
期末,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计算的应分享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或——其他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账户,贷记“投资收益”账户。
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期末,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计算的应分担的份额,借记“投资收益”账户,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或——其他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账户。如果被投资单位以后各期实现净利润,企业应在计算的收益分享额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以后,按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的金额,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