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向资金指的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股市中,一般“北”指的是沪深两市的股票,“南”指的是指香港股票。北上资金(就是北向资金的意思)就是指从香港股票中流入大陆股市的资金,同时内地的股票也有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而这个资金被称为南下资金。
我国在A股市场中,是不允许国外的资金进行直接参与,该市场的资本市场是受到管制不能够实现自由流通的。我国香港股市市场是国际化金融中心,很多国外的资金可以在港股中进行投资,国内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开通的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了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中的资金互流,因为内地在香港的北面,就形成了北上资金的说法。
注意事项:
在实际走势中,遇到北上资金出现疯狂扫货的时候,A股通常会出现震荡行情,并且当日的振幅也比较大,并且出现低开高走的走势,这通常是北上资金进行的抄底博反弹的机会。
‘贰’ 北向资金指的是什么资金
北向资金又被称为北上资金,北向资金通常是指通过沪、深港通从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资金,即资金由南向北进入A股市场。
在股市中,南代表中国香港,北代表中国大陆。沪港通中出来的概念。香港买沪市叫北上,沪市买香港叫南下。
北向资金俗称热钱,因为中国大陆资本流动是受到管制不是自由流动的,但是香港的资本流动是自由流动的,人民币升值期间会有很多香港资金和国际资金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进入内地,博取人民币升值的收益。
北向资金一般在股市上称就是往北的资金进深市跟沪市买入股票,同理南向就是沪深两地往香港去, 买入就是买的比卖的多, 卖出就是卖的比买的多。
(2)北向资金股票市值有多少钱扩展阅读
北向资金对于A股来说是增量资金,是可以明显地影响A股走势的。根据北向资金的类别,可对其影响分析如下:
配置型资金主要是跟踪国际指数的,比如跟踪MSCI指数,跟踪罗素指数等。
沪深股市和港股存在着几个利差:个股间的利差、指数间的利差、汇率间的利差。个股间的利差,是指在A股和港股同时上市的上市公司,其在A股和港股的股价并不一定一致,从而产生的利差。
指数间的利差,是指国内股指期货品种和境外A股期货品种(富时A50)的利差。汇率间的利差,是指港币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利差,还有在岸人民币汇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利差。这些因素的不同,使得交易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套利空间,那么套利资金就会为利而北上或者撤离。
‘叁’ 股市里面,什么是北向资金什么是南向资金
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是沪港通和深港通衍生出来的概念:
“北”代表深圳和上海的地理位置在中国香港的北边。北向资金指的是中国香港的资金买卖沪市和深市的股票,与南向资金相反。北向资金也叫北上资金。
“南”代表中国香港的地理位置在深圳跟上海的南边。南向资金指的是中国大陆的资金买卖香港市场的股票,与北向资金相反。南向资金也叫南下资金。
‘肆’ 北向资金余额什么意思
北向资金指香港流入内地的A股资金。
北向资金一般指南方资金流进A股的资金,北向资金一般都是香港资金流入,而香港又在内地的南方,因此北向资金一般指买入上海的股票,或者又指香港买入内地的股票,而南向资金则是内地买入香港的股票。一般出现北向资金的时候就证明人民币此时正处于升值状态,由于内地资金受到管控,而香港的资本是自由流动的,因此当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来自于香港的资金以及国际资金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内地。由于我国A股不允许国外的资金直接进行参与,因此就会有很多人通过香港进入A股,于是我国在2014年以及2016年开通了沪港通和深港通,形成资金互流的情况之后就形成了北向资金,一般北向资金买入要比卖出多。
‘伍’ 北向资金是什么意思
北向资金,就是从南方来的资金,通常指通过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资金,也就是所谓外资。南向资金,自然是南下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了。
在股市中,“南”代表中国香港,“北”代表中国大陆。从沪港通衍生出来的概念。香港买沪市叫北上,沪市买香港叫南下。
8月19日,北向资金净流入84.83亿元,为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第六大单日净流入规模。同时,近期央行披露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占外资持股比例达63.71%。
沪深两市高开高走,放量攀升,午后涨幅进一步扩大。截至8月19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2.10%,收于2883.10点;深证成指上涨2.96%,收于9328.97点;创业板指上涨3.5%,重回1600点上方。
和北上资金对应的是:
南下资金,这里的南北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南方和北方,而是参照的香港的。
北上资金是进入A股市场中的香港资金以及国际资本,南下资金则是进入港股操作的中国内地的资金。这两种资金名称是在我国开通沪港通以及深港通开通互通互联之后形成的。
‘陆’ 股市里的北上资金,指的是什么
北上资金港股和A股开始互联互通所产生的,自2014年11月17日和2016年12 月5日沪港通与深港通先后正式开通交易,大陆和香港投资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性迅速增强。
由于香港在中国的南方,资金从香港流入深圳和上海的方向是北方,因此把香港投资者、外商投资者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投资A股的资金称为北上资金,相对应地,国内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股市的资金被称作为南下资金。
北上资金的特点北上资金的背后一般是外国投资机构,不仅资金实力雄厚,同时还有非常专业的研究团队,在投资时对政策及市场的把握都非常敏锐,能够取得不错的收益。因此北上资金的流入及流出也是散户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很多人会以此作为标杆判断股市后期的走势。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各项基础制度的改革,再加上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增长,A股的低估值和高成长性正在不断吸引外资流入,北上资金的流入为A股提供了充足的中长期流动性支撑。与此同时,外资也分走了A股市场的很多利润,有投资者担心北上资金会因此可以主导A股市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面对市值70万元的A 股来说,不到6000亿的北上资金是无法撼动国家队的地位的。外资投资比例的不断上升,有利于引导A股投资理念不断成熟,投资者只有更多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判断,选择优质公司进行长期投资,才能真正获得回报。
‘柒’ 北向资金净流入超80亿元,为连续8日净流入,透露了哪些信息
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800亿元,为连续8日净流入,透露出了首先是中国经济市场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其次是北向资金对于中国境内公司发行的股票很有信心,再者是中国的经济在对应的政策扶持下会走向一个全面的利好状态,另外是北向资金选择购买的节点正常就是抄底的状态,然后是北向资金通过多元化渠道投资来解决对应的投资问题。需要从以下五方面来阐述分析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80医院啊,为连续8日净流入,透露出了哪些具体的信息。
一、中国经济市场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
首先是中国经济市场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对于中国经济市场而言还是具有无限的潜力的,所以北向资金才愿意下重注购买大量的中国境内企业发行的股票。
股民们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对中国企业的股票应该持有更大的信心。
‘捌’ 北向资金越来越多,为什么会成为股市的风向标
市场通常把沪股通和深股通的合计流入资金称为北向资金。换句话说,北上资金就是指从香港流入大陆股市的资金,而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则被称为南下资金。自2014年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的流向多次与市场的涨跌形成了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市场广泛认为北向资金是“聪明的钱”,对市场的走势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北向资金以中长期投资为主,偶尔的短期行为如何理解?北向资金中中长期投资占比70%—80%左右,短期资金占比在25%至30%区间,它们对成交量部分贡献极大,流入流出大多为这部分资金所为。海外长线配置型资金,多数托管在外资银行席位;而对冲基金、量化基金等出于交易便利性的要求,多数通过外资投行的PB系统托管,而托管于中资券商机构。
北向资金被看成是行情变化的风向标。近两年行情波动中,北向资金曾多次在大盘面临调整时,出现大幅净流出。以最近的北向资金流向为例,如7月16日、7月24日北向资金大额流出69亿元、163亿元,而上证综指在这两日内分别下跌4.49%、3.86%。
北向资金的投资和配置策略,总是集中于有国家竞争优势的行业或者板块。横向视角看,它们在我国台湾股市主配的是半导体,在韩国股市主配的是电子。这与主题投资的风口加龙头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向资金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总量已经逼近公募基金持仓规模。北向资金是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2019年A股国际化带来了北向资金的快速流入。MSCI提升A股比例至20%、加入富时罗素指数等国际化进程,推动北向资金加快流入国内市场。2019 年当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到3615亿元,成为沪港通开通以来的年度最大净流入规模。
北向资金规模接近公募持仓规模。数据来看,2019年底北向资金持仓规模1.1175万亿;而公募资金2019年底的持仓规模1.2802万亿。
北向资金中期增量入市规模上升空间仍然较大。外资布局A股尚处在初级阶段,长期流入态势不改。
中国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18年底美、日、韩、巴西等资本市场外资持股占比市值位于15%到35%之间,而中国的A股市场在2019年三季末才达到了3.2%。假设外资在中国长期可达15%的总市值持股比例,则至少还有数万亿级别的增量资金候场。
稳健第一,集中最具优势的行业,对企业经营的稳定性要求大于成长性。
通过对北向资金深入的分析,对我们的投资启发有几点:
1、投资风格稳健,偏好优质消费蓝筹,最看重大市值、高股息和低估值,风格不会出现明显偏移;
2、主题行业配置占比集中于最有竞争优势的行业,类似于主题投资的风口思维;
3、在龙头个股的选择上,业绩的稳定性大于成长性。
短期市场风向标,中期引导市场估值定价体系转化。外资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入场进程小荷才露尖尖角。
A股的国际化、机构化之路刚刚起步,并在加速发展中,短期的集中流进流出行为给市场带来短期的“羊群效应”,中期给市场估值和定价体系带来的大转换才刚刚讲了开头,中期趋势清晰可见。
‘玖’ 请问股票账户里面:总的市值有多少资金余额,资金可用数有什么区别这到底怎么看哦
“资金余额”是指股票账户上的资金现价。“可用资金”说的是当天卖出的回款额加原有部分。股票市值即为股票的市场价值,亦可以说是股票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总价值,它包括股票的发行价格和交易买卖价格。
每当股价上涨或者下跌时,有不少的股民朋友将主力资金的净流入或净流出作为股票价格涨跌判断的依据。也有很多人不太清楚主力资金的概念,就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亏钱了都还不知道。今天学姐就来帮大家了解一下主力资金,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千万要把这篇文章都看完,尤其是第二点需要特别重视。开始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走过路过可别错过:【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主力资金是什么?
这类资金,会因为资金量较大而对个股的股价造成很大影响,我们称之为主力资金,包括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社保、养老金、中央汇金、证金、外资(QFII、北向资金)、券商机构资金、游资、企业大股东等。其中轻易导致全部股票市场波动的主力资金之一的必须要数北向资金、券商机构资金。
通常把“北”成为沪深两市的股票,所以北向资金包含那些流入A股市场的香港资金以及国际资本;“南”的意思就是指港股,所以流入港股的中国内地资金也被统称为南向资金。为何要了解北向资金,一方面是北向资金背后拥有强大的投研团队的原因,拥有一些散户无法得知的信息,由此“聪明资金”也是北向基金的一个叫法,很多时候我们能从北向资金的动作中得到一些投资的机会。
券商机构资金则不但具有渠道上风,并且能掌握一手资料,个股选择的标准通常是业绩较为优秀、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很多时候个股的资金力量会影响到他们的主升浪,才会被也喊为“轿夫”。股市行情信息知道得越快越好,推荐给你一个秒速推送行情消息的投资神器--【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
二、主力资金流入流出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普遍来说,一旦主力资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就表示股票市场里的供要比求小得多,股票价格自然就会高了不少;主力资金流入量比流出量小,就意味着供大于求,股价下跌就会成为成为必然,因此股票的价格走向是会受到资金流向的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然而要知道,把流进流出的数据作为唯一依据是不精确的,也有可能出现大量主力资金流出,股票价格却增加的情况,这背后的一个原因是,让主力利用少量的资金拉升股价诱多,然后逐步以小单的形式出货,然后也有散户来接盘,股价也会上涨。因此只有通过综合分析,选出一只优质的股票,提前设置好止损位和止盈位并持续关注,到位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才在股市中盈利的关键。如果实在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某只个股,不妨点击下面这个链接,输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码,进行深度分析:【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