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购买股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购买股票时的账务处理,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记录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这一科目用于记录购买的股票的成本,即股票的公允价值。
2. 记录交易费用 借:投资收益 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这些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
3. 记录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 借:应收利息 借:应收股利 如果购买的股票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分别计入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的借方。
4. 记录银行存款的减少 贷:银行存款 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股票的成本、交易费用以及可能包含的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应计入银行存款的贷方。
此外,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界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会计准则的规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目的为近期内出售或回购 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属于衍生工具,但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等除外
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确保准确记录各项交易细节,并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
㈡ 公司购买股票如何写会计分录
本公司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变动和股利变动,应当计入“投资收益”的会计科目。对于购买的股票,应该如何做会计分录?
公司购买股票分录
1.企业购买股票时,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如有手续费、交易费等)
贷:银行存款
2.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股票的公允价值,如产生收益,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收益
3.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股票的公允价值,如产生损失,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如购买的股票分派股利,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5.企业实际收到股利时,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6.企业出售股票时,结转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余额,按结转后结果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A、发生投资收益,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全部结转)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全部结转)
投资收益(产生收益)
B、发生投资损失,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全部结转)
投资收益(产生损失)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全部结转)
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应划分为“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二级科目。借方记资产的购置成本、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贷方记企业出售资产时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和结转成本。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计入投资收益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