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散户买股票最多一次可以买入多少资金量
散户买股票最多一次可以买入少于流通股的百分之五的股票。上交所、深交所是300万元。大宗简介:证券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大宗的最低限额。另外,上海、深圳所的规定有所不同。
其中上交所规定:A股单笔买卖申报数量在50万股(含)以上,或金额在3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上海证券所接受大宗的时间为每个日9:30-11:30、13:00-15:30。但如果在日15:00前处于停牌状态的证券,则不受理其大宗的申报。
每个日的15:00-15:30,所对大宗买卖双方的成交申报进行确认。大宗的成交价格,由买方和卖方在当日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确定。该证券当日无成交的,以前收盘价为成交价。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后,并由证券所确认后方可成交。
理论上,如果你资金足够,可以买下整只股票的二级市场,正常一支股票的二级市场,都是几百亿级别的。必须有足够的卖盘,比如你想买的股票已经涨停,或者没有人愿意卖出,那你有钱也买不到。如果你确实有足够的钱,想买对方一定比例的股票,还需要上报相关部门,否则你把对方流通的股票全买了,那么证监局就会来查你的目的了。
㈡ 股市资金总量多少万亿
股市资金的总量目前应该可以达到200000亿左右,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
㈢ 中国股市散户和机构的比例是多少
比例2:8左右。1,按人数:80%为散户,20%为机构。2,按资金:80%为机构,20%为散户。但机构总资金大大多于散户总资金。散户的资金,95%的少于50万。
一般法人持有市值比例常年高于60%,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总和不到40%。对比散户和机构投资者,2011-2013年散户持有市值平均为20.7%,机构投资者平均为15.6%,散户持有市值高于机构投资者。即使只考虑持有市值在1000万以下的散户(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散户),平均持有市值占比为18%,仍然高于机构投资者的15.6%。
机构和散户的区别是什么?
一、资金量的差异:散户资金量一般小;而机构资金量大。大的散户在资金具有规模后,往往也是团队操作,其实质也是机构。
二、从业人员素质差异:散户一般以个人为主,即使是合作也是松散合作关系或是简单的业务上指导。而机构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分工具体,协调有法。
三、技术能力差异:由于人员的构成不同,二者在技术、专业知识上存在着很大差距。虽然一些散户(个人)经过专业学习,并在实战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在决策和操作上与机构存在差距。
四、工具及机制差异:机构都配备了专业的软硬件设备,具有一套完善的研、选、建、打、拉、出机制;而散户几乎跟着感觉走,用金钱来买教训。
五、认识和决策的差距:散户个人决策往往随意性强,没有前期的调研、论证、考察,更没有讨论和团队分析,所在决策上存在盲目性和武断性,失误率就高,这都是以资金损失为代价。而机构的认识的决策是以计划性和战略性为前提的,失误率很低。更不会存在买顶,卖低的现象。而在散户中,这是很平常的事。
六、心理心态:机构根本不存在这一问题。这是散户最致命和弱点。为何机构能盈散户,靠的就是散户的自我失误。心理防线的崩溃。机构采取会议制,决策定完后修订和执行由专人进行,你不用去考虑盈亏,你只要按计划做就行了。所以做法一般不会能什么问题。而散户在战场中,受各种因素制约,尤其是盈亏的干扰,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即使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执行上也会动摇,这在降低了盈利能力。
七、操作方法不同:机构利用信息、专业知识、资金和人员等优势,作好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制定好战略计划,采用建仓滚打、拉升、打压等方法,逐步实现自已的利润。而散户只能凭自已判断跟风。
八、应对下跌等突变方式不同:散户机动灵活,一看不好就走人,这是散户唯一的优势,但散户又不肯用。机构要开会、碰头研究重新决策,来应对突变的形势,由于资金大、股份多,一时不能全部离场。
九、时间差异:机构由专业人员看盘、操盘,而散户不一定能天天盯盘。
十、在具体买卖中有以下差异:
一是选股方式不同:散户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分析、调研,在选股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往往是听消息跟主力,往往不清楚价值和目标,挣钱高兴不舍得走,赔钱了砍仓,如此以往。尤其是经不住调整。而机构在专业人员作好调研后,经理会上经过比较分析后选定,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二是建仓方式不同:机构在选好目标之后,开始有计划地建仓和控盘,一般是在下行中,和上马盘中建仓,并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修正。而散户则往往看涨了就追,看跌了就走。建仓缺少计划性和实际调查了解,哪怕是网上资料都很少研究分析,过于草率,岂有失误不高之理。
三是在盈利操作手法上不同:主力在操作上建基本仓,是主获利仓,后建滚动仓。采用高抛低吸的办法每日操作,一方面控制走向,另一方面降低成本,完成收益。散户另大多数一次建满仓,获得则舍不得出局,亏损则砍仓走人。
四是出货方式不同:主力一般用涨出货,因为仓位重在下跌逃跑出往往出不了货,而是一边上拉一边出货,或是控制位盘面进行出货,表现为盘面不跌调整态势,留下尾仓一气打下。而散户往往是买涨杀跌:在涨过程中追涨,在跌的过程中,砍仓。
五是交易方式不同:机构在买卖过程中,由于计划性强,往往采用提前挂单交易法,提前布好局,机动单随情况另加;而散户则是则是随时挂单,计划挂单少,灵活性高。
㈣ 股市中散户的资金总量和机构的资金总量大约是几比几
一般法人持有市值比例常年高于60%,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总和不到40%。对比散户和机构投资者,2011-2013年散户持有市值平均为20.7%,机构投资者平均为15.6%,散户持有市值高于机构投资者。即使只考虑持有市值在1000万以下的散户(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散户),平均持有市值占比为18%,仍然高于机构投资者的15.6%。
散户的意思:
狭义:散户指在股市中,那些投入股市资金量较小的个人投资者。
广义:散户是相对与机构而言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称为散户。是因为无论个人拥有多少资金在资本市场面前都是极其少量的。
回答:
股市中散户的资金总量和机构的资金总量大约是1::19。散户在所有市场参与者中确实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他们所持股票市值的合计占比很可能仅为5%或更低。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下降,下面是相关的报道。
A股2017年行情即将收官。总体而言,在存量资金下,A股表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蓝筹白马股牛市,以上证50为代表,全年涨幅超过20%;估值不具优势的小盘股熊市,以中证1000为代表,全年跌幅超15%。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背后反映出A股主导力量发生了改变:机构已主导A股行情,主流资金越来越具话语权,而广大散户正在逐步退出市场,流动性差、低成交量个股正大批涌现。
自11月中旬以来,A股出现了明显调整,成交量逐步萎缩,日成交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个股迅速增多。
12月22日,A股成交额不到1000万元的个股数量达到422只。从趋势来看,低成交量个股自11月以来正快速集中涌现,边缘化个股阵容不断扩大。Choice数据显示,11月1日A股仅有93只个股成交额低于1000万元,到11月30日扩充到263只,而到12月15日出现了304只个股成交额低于1000万元,到12月22日这个数字变大到422只。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低成交量个股多数属于市值小于百亿元的小盘股,集中分布在机械、医药、化工等行业,这些股票普遍估值偏高,业绩差。
低成交量个股在全天交易中出现多次连续几分钟无成交的情况。整体来看,这些低成交量个股长期处于下跌趋势中,尽管一路下跌但估值依旧很高,多数股票的市盈率超过50倍。
今年以来小盘股资金流出明显,低股票成交量个股集中涌现,而蓝筹白马股吸纳了大量机构资金呈现出持续性上涨。嘉合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姚春雷表示,这正是机构资金主导市场的重要特征。
他说:“市值越大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市值越小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小;估值越低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高,估值越高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低;近两年涨幅越大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高,跌幅越大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低。”
尽管长期以来A股被认为是散户资金主导的市场,并被冠以“换手率高、炒作性强、暴涨暴跌”等特征,但这种情况在近两年出现了明显改变。专家认为,近两年A股正在逐渐变为由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变化将明显引导市场趋势,A股散户化特征逐渐淡化。
㈤ 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占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大概多大的比例
中国股票市场目前来说,散户的资金仍是市场主要资金,机构资金处于从属地位,相信将来机构资金会超过散户,比例是3:7。
㈥ 2015中国股市资金总量是多少万亿
五千点时有18万亿,现在跑出来和停牌扣留的资金总量大概10万亿。
㈦ 中国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投资资金总量分别是多少
目前,机构:个人的资金 = 2:1。
这是最新统计。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机构持仓只有50%几,近期散户大幅割肉,导致机构持股比例大幅增加。
㈧ 股票市场是最大的户有多少资金(包括基金)
不全是股票 还有债券 等 , 最大的是汇金公司 属于国家的资金
㈨ 请问中国股票市场一天的流动资金是多少个亿
中国股票市场一天的流动资金约八百亿到一万个亿的水平
一、熊市
2011年前后,经常在交易日中出现某天成交量不足千亿的时候。以2011年9月情况为例。四个交易日两市成交总额持续环比萎缩,上周五沪深成交额合计不足千亿,昨日沪市、深市成交额仅分别为519亿元和425亿元,比前一交易日再度萎缩近5%,其中深市交投缩量尤为严重
二、牛市
2015年4月20日,沪指早盘高开,开盘后震荡上行,在创下4356点的新高后开始一路下行,盘中跌幅最高达2.16%,截至收盘下跌1.64%,报4217.08点。今日两市成交额再度刷新历史记录,两市合计成交达到18025亿,其中仅沪指成交就首次超过10000亿。两市成交额合计达1.8万亿
相关评论如下:
1)A股有历史以来最高。
2)相当于A股总流通市值的4.56%,即平均21.9天所有股票完全换手一次。比今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总规模还要大。
3)超过2014年香港、埃及、新加坡2014年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4)能购买7500吨黄金,接近德国、法国、中国、日本黄金储量的总和。
5)接近全球最大银行:工商银行(4.52,0.09,2.03%)总市值。相当于13个宝钢!
6)2014全国城镇居民总收入的40%,也就是说,2014全国所有城镇居民总收入,有4成今天一天全买了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