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区分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常见的股份支付类型有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其中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的义务的交易。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确认为权益,后者确认为负债。
B. 请业内人士解答:为什么在企业并购中,股票市场通常看好现金支付而非股权支付两者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是什
假设有A公司欲并购B公司
A公司总股本100万股,市值10元/股,则A公司总市值1000万。
B公司小些,20万股,10元/股,B公司总市值200万。
再假设两公司每股净利润均为1元/股(均为10倍PE),即A公司总净利润为100万,B公司总净利润为20万。
如果A公司以现金来收购B公司,通常需要一定溢价才能要约收购成功。由于B公司市值达2000万,那么一定支付B公司股东们总计超过2000万才可能成功,实际收购可能需要3000万元。
那么并购完成后,A公司仍然保持100万股股本,但是并购以后,A公司的总净利润提高到120万元,则每股净利润提升至1.2元,所以A公司市盈率从10倍降到8倍多些,所以虽然A公司掏了不少钱实施并购,但股价理应有上涨的预期。
但是如果用股权支付的方式来进行并够,情况就不同了。
通常的做法会是将B公司股东所持有的股票全部兑换为A公司股票,那么并购后,A公司的总股本理应从100万股增至120万股,而每股收益还是原地踏步,仍然1元/股,只是B公司不在存在,B公司原股东所持的股票,1:1兑换为A公司股票而已。
如此看来,现金并购似是更胜一筹,所以市场通常更看好现金支付。
====
但是问题并不是绝对的,因为A、B两公司会存在各种不同的运营情况,分别假设如下:
1,情况仍如前述假设,但是A公司流动资金以及银行信用有限,无法筹措足够资金实施现金并购,则只得进行股权支付;
2,即便有财力,但考虑到税金、银行贷款利息等因素,以及未来有1+1>2的合作效果,那么股权并购也是非常合适的;
3,如A公司市值1000万,B公司市值200万,但是A公司盈利能力却未达到B公司的5倍,又存在股权并购的可能,那么A公司在实施并购后,能够增强每股盈利能力,股权并购也会有非常好的预期。
4,即便两者公平的进行股权支付进行并购,但是存在一个事实就是B公司未来成长的预期更佳,那么股权支付并购后,会导致A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得到提升,那么股权支付也是更佳的。
5,如果B公司是亏损企业,但是经过并够后,A公司有信心扭转局面,达成盈利,那么低价现金并购肯定是最合适的,情况合适未来有良好预期,即便股全支付暂时吃亏也是值得的。
总之,并购的方式是综合各种因素来决定的,未必一定哪种强、哪种弱,只是现金支付方式的主动性较强,通常更能及时反映在股价上涨的预期上,所以才更受股东们的青睐。
C. 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相比,有什么区别
上市公司分红时,通常选择2种方式,1是现金分红,2是送股。
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分派给股东的股利,是股利分派最常见的方式。
以璞泰来分红为例子,在2021-4-26分红后,当天开盘价直接由前一日的收盘价112元,直接变为79.68元。
在这1天之前,是能够享受到分红的,而当日买的话,是不享受分红的。
因此,在分红后,这种跳空的现象,在大多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情况下,股价也会填补跳空,被很多人称之为填权行情。
D. 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区别
一、概念:现金股利以现金分配股利,是股利分派最常见的方式。大多数投资者都喜欢现金分红,因为是到手的利润。股票股利,是指公司用无偿增发新股的方式支付股利,因其既可以不减少公司的现金,又可使股东分享利润,还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因而对长期投资者更为有利。
二、适用条件: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适用的条件不同,现金股利适用于企业现金较充足的企业,有现金才能发放股利,而股票股利,则只需要企业盈利就能发放,不要求有非常多的现金。现金股利的发放致使公司的资产和股东权益减少,股票股利并无资财从企业流出,发给股东的仅仅是他在公司的股东权益份额和价值。
三、支付形式不同:现金股利是是现金分红,是指公司以现金资产来支付股东股利的股利支付方式,是公司进行股利分配最常用的形式,股票股利是股票分红,是值公司用无偿增发新股的方式代替货币资金,按股东股份的比例分发给股东作为股息的股利支付方式,总的来说,现金分红更为实在,股票分红更为长远。
拓展资料:四种股利分配政策的优缺点
1、现金股利
企业发放股利的多少,又直接影响到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进而影响到公司筹集资本的能力.因此公司董事会须权衡轻重,制订合理的股利方针.发放现金股利,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有足够的留存收益.有足够的现金.有董事会的决定.董事会的决定要建立在前两个条件的基础之上。
2、股票股利
从表面上看,分配股票股利除了增加所持股数外好像并没有给股东带来直接收益,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市场和投资者普遍认为,公司如果发放股票股利往往预示着公司会有较大的发展和成长,这样的信息传递不仅会稳定股票价格甚至可能使股票价格上升。
3、股票回购
股票回购需要大量资金支付回购成本,容易造成资金紧张,降低资产流动性,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股票回购无异于股东退股和公司资本的减少,从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而且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损害了公司的根本利益.股票回购容易导致公司操纵股价。
4、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会在短时间内使公司股票每股市价降低,买卖该股票所必需的资金量减少,易于增加该股票在投资者之间的换手,并且可以使更多的资金实力有限的潜在股东变成持股的股东.因此,股票分割可以促进股票的流通和交易。
E. 简述权益结算股份支付与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企业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
不同点:
一、确认不同
1、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确认点:确认为权益。
2、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确认点:确认为负债。
二、性质不同
1、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
2、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因获取服务或商品,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
三、初始确认与计量不同
1、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
(2)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
(3)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人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
(4)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
(5)对于可行权条件为规定服务期间的股份支付,等待期为授予日至可行权日的期间;对于可行权条件为规定业绩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根据最可能的业绩结果预计等待期的长度;
(6)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7)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
2、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1)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
(2)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
(3)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企业当期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水平。企业应当在相关负债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F. 股份支付权益结算和现金结算的区别
常见的股份支付类型有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其中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而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的义务的交易。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确认为权益,后者确认为负债。
G. 公司并购中股票支付方式的概念及优缺点
股票支付优缺点
(1)对目标企业来说
优:目标企业的股东不失去他们的所有权,而是成为并购完成后企业的新股东。
(2)对主并企业来说
优:不会影响主并企业的现金状况。
缺:①主并企业股本结构发生变化,股权稀释(极端结果是目标企业的股东通过主并企业增发的股票取得对并购完成后企业的主导控制权)。
① 需手续多,耗时耗力。
n股票支付是指主并企业通过增加发行本公司股票,以新发行的股票替换目标企业的股票,从而达到并购目的的一种支付方式。
H. 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的区别
1、两种股利的形式不同。现金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发放现金作为股利,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发放股票作为股利。
2、两种股利适用的情形不同。当上市公司现金流充足的时候,一般会发放现金股利,如果上市公司净利润比较充足但是现金流不充足,一般就会以股票股利进行分红。
3、实质不同。现金股利的发放致使公司的资产和股东权益减少同等数额,是企业资财的流出,股票股利实质上是留存利润的凝固化、资本化,不是真实意义上的股利。
拓展资料:
一:股票股利亦称"股份股利"。股份公司以股份方式向股东支付的股利。采取股票股利时,通常由公司将股东应得的股利金额转入资本金,发行与此相等金额的新股票,按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分派。一般来说,普通股股东分派给普通股票,优先股股东分派给优先股票。这样,可以不改变股东在公司中所占股份的结构和比例,只是增加了股票数量。分派股票股利的计算,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如10%、20%等,表示每一股份可分到的新股比率。若计算结果有不满一股的,可将零股折成现金分派给股东,或将零股集中起来出售,所得金额在各零股股东间进行分配。采用股票股利发放形式应具备的条件: 公司必须有待分配的盈利,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定,必须符合新股发行的有关规定。由于股票交易价格通常在面值以上,所以,对于股东来说,派发股票股利,可能得到比现金股利更多的投资收益; 但股票股利派发过多,将增大股份总额,影响公司日后的每股股利水平和股票市价,不利于公司的市场形象提高和增加营运资金。
二:现金股利是以现金形式分配给股东的股利。从投资者来看,之所以 投资于股票,目的在于获得丰厚的现金股利。而从公司董事会来看,为着企业的发展,需要保留足够的现金以增置设备和补充 周转资金,希望把股利限制在较低水平上。但企业发放股利的多少,又直接影响到公司 股票的市场价格,进而影响到公司筹集资本 的能力。因此公司董事会须权衡轻重,制订合理的股利方针。发放现金股利,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有足够的留存收益。(2)有足够的现金。(3)有董事会的决定。董事会的决定要建立在前两个条件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