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国股市几乎新高,而A股还在3000点踏步,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美国股市一直创新高,而中国A股10年依然3000点徘徊?
美国为什么10年来一直是牛市,而中国A股死死的趴在地上起不来。现在还是在3000点晃荡,突破不了。
结语
但目前来看,国家一直在努力改变现状,注册制的实施,使得股市可以良性循环,垃圾股被扫地出门,没有了生存空间。
相信未来A股市场也会像美国一样,更多的为投资者创造财富,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
当务之急,还是先改变过于依赖房产的单一经济结构,释放更多的资金流动起来,刺激消费,实体经济腾飞起来,上市公司才能受益,股市赚钱效应才会提高。
㈡ 美国股票暴跌,对美国股民有什么影响
会让一部分股民倾家荡产的那种,因为美股可以说就是美国一个家庭的所有家当,所以现在美国股票出现暴跌,对于美国股民来说影响其实是非常的大的,毕竟美国人都是很少存钱的,钱都是在美股上面,特别是老年人,因为现在美股里面占比比较大一点儿的就是老年人和家庭了,所以这两部分人受到的影响会非常的大。
所以说到底买股票还是得谨慎,把全部的身家都给投进去了,其实对自己来说也是非常的不好的,因为股票这个东西本来就不稳定,所以还是要让自己的资金合理的分配,不要冒这么大的风险。但是美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美国人的股票投资组合中,比例要比专家推荐的理财比例高,所以这也让很多的股民的钱受不到保障。
㈢ 美国财富的60%是在股市里吗
股市影响经济的第一个机制是财富效应,这种效应尤其体现在居民部门。
以美国为例,截至2014年底,在美国居民部门的资产组合中,公司股权占到近20%的份额,养老金和共同基金合计占到42%左右,后两者的资产组合中又有超过30%到50%投入到了股市,因此,美国居民部门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公司股权达到全部金融资产的1/3以上。所以,股市的上涨会显着提高美国居民部门的财富水平,进而刺激居民消费,而居民消费又占到美国GDP的70%。
股市影响经济的第二个机制是通过影响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融资和投资:股市上涨会刺激公司的股权融资,从而推动公司投资乃至经济增长。
以美国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迄今,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非金融企业发行股票的净融资额基本保持在负值的状态:其一,退市企业数量多于上市企业数量;其二,公司持续不断地回购股票。事实上,美国股市已经不是美国非金融企业融资的主要场所,而是越来越“外国化”和“金融化”:按市值计算,美国本土的非金融企业市值占全部市值的比重从上世纪的80%下降到目前的60%,而金融企业市值和外国企业市值的比重分别占到20%左右。
股市影响经济的第三个机制是杠杆效应。股市上涨对公司股权的影响有限,不过,公司股权价值的提高会降低公司杠杆,推动公司债务融资。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上市公司只有4千多家,上市公司数量只占全部企业很小一部分,大部分企业的债务融资和投资行为都与股市没有直接关系。不过,从美国的经济实践看,居民部门的财富效应肯定离不开杠杆效应。
股市影响经济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机制就是通过企业上市、退市的优胜劣汰,推动技术创新。
以美国为例,上世纪90年代发端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股票市场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㈣ 股票真正的本质
股票市值并不等于现金,这就是股票的本质,那就是一张赋予了一个价格的凭证而已,那只是一个数字,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钱。真实的钱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增加。
也可以说,这就是资本市场泡沫的本质,如果把这些虚拟的游戏当成了真实的资本,那跟在做梦也没什么区别。
就像是棉花糖,一小勺的白砂糖,经过加热,机器的搅动,就变成一个体积大了百倍千倍的棉花糖,实际上不管棉花糖膨胀到多大的体积,他里面的实质就是那一点白砂糖而已。
股票市值就是棉花糖,市场里面的资金就是白砂糖,棉花糖可大可小,并没有稳定的形态,只要大家都不套现,并且还一直在买进去,市值就可以不断膨胀下去,这时候看起来大家就都挣了钱,但其实只是挣了一些数字而已,都是纸面财富,是虚幻的,只有卖出去后不再买入的钱才是真实的钱。
如果大家一直在卖出,股票市值就会一直在减少,就像棉花糖一直在被压缩一样,最终也可以被压缩到只有一勺白砂糖那么小的面积,接近于无限缩小了。
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牛市里面,所有人都赚了钱,那谁亏了?
反之,熊市里面所有人都亏了钱,那钱被谁赚走了?
从宏观视角看问题,确实是所有人都赚了钱,没有人亏钱,因为股市的棉花糖膨胀了,记在大家账上的数字大了,但是社会上总的钱并没有增加。
同理,下跌的时候,股票的棉花糖被压缩了,记在大家账上的数字小了,但社会上总的钱并没有减少。
也并不只有股票市场是这样子,房地产市场,任何具备金融属性的交易市场都是同样的道理,市值并不等于真实存在的金钱的数量
㈤ 听说90%的人炒股赔钱,那具说普遍投资者投美国股市,一年回报率是30%多,那他们为什么就能都赚钱
不可信。
股市是一个理性的市场,一个专业的市场,市场也只是眷顾那些有扎实的技术和丰富经验的投资者。然而现在有很多散户风闻股市能赚钱就蜂拥而入,自己有一定的资金,但是不具备技术分析能力和操作经验,而市场是残酷的,没有这些技能你不可能应对这些问题,所以大多数散户是亏钱的,只有少数经验技术都到位的人才能赚钱,这是永恒的真理。
至于美股,远在海外,基本面消息的考证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困难,国内的投资者想要操作赚钱不会比国内股票容易,更别说每个人都能赚,还稳定在30%的回报率。每个人都能赚从事情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谎言,可信度不高,很可能是托,要谨慎。
㈥ 老美每年投资多少进股市
老美家庭投资股市的比例达70%多。
美联储一直在竭尽全力让储蓄者和投资者把钱扔进股市,而它的方法就是不断增加货币发行量以抬高资产价格,尤其是美国股票。
美联储集中了全球最优秀的各类上市公司,可选择空间多,一些投资者害怕不敢碰纯美股公司,其实现互联网时代,研究和分析纯美股公司变得很透明且容易了,关健是对行业和业公司基本面的足够了解便可。
㈦ 美国的股票市场也分A股和B股吗
不分A股和B股。
1、美国的股票流通市场主要分为集中交易市场和分散交易市场,前者主要指证券交易所,后者包括场外市场和第三、第四市场,美国的流通市场是已发行股票的再分配市场,其主要任务在于提供场所、设备和专业人员,促进和方便证券的次级交易。
2、就股票的投资方式而言,美国人主要有两种选择,
(1)是投资股票共同基金,由股票共同基金的经理人员来掌控;
(2)是由投资者自己来炒作。
3、美股票市场约三分之二的资金是由股票共同基金的经理人员来管理的,经经理人员的操控下买卖股票,这些经理人员一般经验都比较丰富,专业水平较高。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共同基金后,不用自己去炒作,他们每3个月可接到一项报告,看是赚了还是亏了。
(7)美国家庭股票资产比例扩展阅读:
美国人开玩笑说,美国人对股票的热衷甚于对篮球的热衷。的确如此,目前全美近50%以上的家庭都涉足于股票市场,股票价值已占美国家庭财产的三分之一以上,股票给美国家庭创造的财富是难以计算的。
华尔街金融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资金流量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其金融产品极其丰富,这就决定了美国人投资金融市场的选择性极强、投资方式多种多样。
㈧ 股票占家庭现金资产的比例多少最好
投资者可以通过4321定律来合理配置家庭资产,即40%的收入用于买房或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等以备不时之需,10%用于保险之类的保障。股票只是理财中的一种,目前有多种理财方式可以让您对自己的资产进行配置规划。
拓展资料
理财的几个途径
1.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一般很低,可选类型较多,回报相对稳定,投资门槛也相对较低。但是现在银行为了吸取更多的存款,往往会发行一些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虽然是银行发行,但也有风险,而且是不保本的,需要谨慎投资。
2.基金。基金的种类有很多,风险也有不同,但是基金的风险小于股票,收益较高。
3.股票。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或私下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并根据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凭证。股票的风险很高,同时高风险的同时也有着高的回报和收益。
4.保险理财。保险理财是投保客户从保险公司购买的年金险、终身寿险等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从设立条件、偿付能力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再保险机制、再到人寿保险公司不得解散,每一个环节都是由银保监严格监管的。保险理财的风险较低,可选种类多,但是灵活度比较差,需要较长的期限。
5.互联网理财。很多手机APP都具备理财功能,种类较多,理财者可以自行选择,灵活度较高,风险较低,收益比银行更高。
6.购买债券。债券有很多种,根据发行主体分为国债,地方债、企业债等,债券收益固定,风险视发行主体不同差别很大。国债是国家发行,风险很小,收益也不高;地方债为地方政府发行,企业债为企业发行,风险相对较大。
总之,不管哪种理财方式,都需要谨慎小心。
㈨ 美国股民占总人口多少比例
美国人口3亿,股民人数8000多万,将近9000万,股民人数占总人口的近30%,这一比率远远高于中国。但由此说美国“全民炒股”,却是一个误判。“全民持股”不等于“全民炒股”。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约有48%的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基金持有人达9600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数的1/3。
有趣的是,美国的股民也就是个人股票投资者数量远远小于基民。美国目前有九千万户家庭在股票、国债、基金等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但是,只有百分之十一(不到一千万户)的投资者自己进行股票证券交易。
对资本市场历史略有研究的人都不难发现,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既是不断开发股民的历史,也是不断消灭股民的历史,这个进程的催化剂就是开放式基金的出现和发展。到了今天,欧美股市最终都变成以机构投资者为绝对主流。一般小散户股民则大都依赖专业的基金经理为其搏击股市。
股市长期发展的历史残酷地证明:
普通股民投资股票往往逃脱不了“七二一”的最终结局,那就是七成的人赔钱,两成的人平本,一成的人赚钱。而美国自从1924年第一只开放式基金面世以来,绝大多数基金都是赚钱的,并且平均年复利投资收益率为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