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摩根大通的股份比例
前10大股东:
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 UK Holdings Ltd (英国巴莱克全球投资公司)
AXA
STATE STREET CORPORATION
VANGUARD GROUP, INC. (THE)
FMR LLC
DAVIS SELECTED ADVISERS, LP
MORGAN STANLEY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
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
NORTHERN TRUST CORPORATION
⑵ 全球金融巨头都有谁
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淮(原译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军火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
洛克菲勒财团 帝国大厦
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
但是洛克菲勒财团8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随之下降,已为摩根财团所超过。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银行如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摩根财团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银行家的银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大发横财,战后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其他财团又无不以摩根财团为进攻的主要目标,因而其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曾一度为洛克菲勒财团所超过。为挽回颓势,它采取了多种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础,扩展实力。在工业方面,积极开拓新兴技术工业,60年代以来,在电子计算机、高速复印机和微型胶卷等工艺部门中,已跃居首位。财团所属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全世界生产电子计算机最大的企业。财团原来基础较好的电器设备、电力设备和原子能设备等工业也取得很大发展。在军火工业方面,摩根财团控制的通用电气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曼飞机公司,名列美国国防部最大军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后期,摩根财团的信托资产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财团,加以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工业的兴起,又使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成倍增长。摩根财团不论在控制的企业数目和拥有的资产方面,又都凌驾于洛克菲勒财团之上。
摩根财团在金融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此外,还有制造商汉诺威公司、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银行公司、谨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纽约人寿保障公司等。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南方公司。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第一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军火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着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第一花旗银行的前身是创立于1812年的纽约花旗银行,该行为华尔街最老的银行之一。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斯蒂尔曼和洛克菲勒两大家族的控制,作为标准石油系统(美孚石油系统)资金调度中心,并因此获得迅速发展。30年代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业务一蹶不振。在50年代发生的企业兼并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跃起来,1955年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更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用现名。以该银行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挤入美国十大财团的行列。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于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是由第一花旗银行同与军火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大公司和大企业所构成。它所控制的从事军火生产的波音公司和联合飞机公司,除生产大型民航客机外,历来都是美国主要的军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喷气式轰炸机、民兵Ⅲ洲际导弹、阿波罗计划以及制造火箭和宇宙空间发射器等军用产品,每年从军事订货中获得惊人的高额利润。财团所属其他企业还有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施乐公司、明尼苏达采矿与制造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摩根财团和杜邦财团共同控制)以及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国民现金出纳机公司。在商业方面则有彭尼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和珠宝商店(与芝加哥财团共同控制)。上述企业都在国内外居于垄断地位。
杜邦财团
(Du pont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由杜邦家族组成的依靠化学工业和军火工业起家的财团。创始人为法国移民E.I.杜邦·德内穆尔。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逃到美国,1802年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创办杜邦公司,经营火药生意;经过杜邦家族5代人的经营,终于使杜邦公司变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资产从战前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垄断公司之一。杜邦财团也由此形成。1935年,杜邦财团的资产总额增达26.3亿美元,在当时的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六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杜邦财团从五角大楼获得价值210亿美元的军事订货,战后又参加原子弹的制造,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十大财团中跃居第五位;但至60年代,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加剧,杜邦财团的地位下降,退居第九位。
杜邦财团的经济实力以工矿业为主。1974年该财团的工矿企业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69%。工业资本又主要集中在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化学公司,其所需原料80%是石油。自1973年以来,一再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80年代以来,该公司转向发展塑料工业和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生产不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如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合成纤维等。杜邦财团的另一家大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
杜邦财团的银行资本较其他财团薄弱,缺少一个资金雄厚的金融机构作为核心,长期来,其金融业务不得不依附于摩根财团和其他财团提供资金。杜邦财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财团基本上是由杜邦家族组成,其资本多半是家族的财富。所有重要职务都为家族的成员所控制,直到70年代上半期;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才相继由外界“能人”担任。
杜邦家族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最奇特的财富家族。这个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长盛不衰,世所罕见。20世纪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财富1500亿美元,出了250个大富豪,50个超级富豪。其家族创始人是伊雷内.杜邦,靠制造火药发财,后来因一次火药大爆炸,家族财富荡然无存。20世纪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三巨头”。他们再次创业,将家族带入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这个家族视家族财富为第二生命,权力传代非常独特。在第三代中,家族内部至少有10对堂表亲之间的婚配,成为美国近亲联姻最多的大家族。
波士顿财团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也是美国最老的垄断财团之一。它是由19世纪经营奴隶贸易而致富的波士顿地区的洛威尔、劳伦斯、亚当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兴的肯尼迪家族联合组成的。当时,这几个家族把从海外殖民掠夺中积累起来的巨额资金投资于商业银行、保险事业和投资公司,并依靠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经营纺织、制革、制鞋、服装、食品以及化工等轻纺工业。由于轻纺工业发展迅速,至20世纪初,波士顿这几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为核心,形成了波士顿财团。
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创立于1859年。1903年与马萨诸塞银行合并后,仍称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它是美国最早的一家跨国银行。除银行外,波土顿财团还拥有4家着名的保险公司,以约翰·汉科克互惠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为最大。
波士顿财团在工矿企业方面的实力不及东部大财团。它所控制的工业原来主要是轻纺工业,从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成果发展新兴技术工业,从轻纺工业转向电子、光学、空间、导弹等方面发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战后兼并了许多中小公司,实力壮大,经营方向也由轻纺工业转向宇航工业和电子工业发展,成为拥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样化公司。它既制造航空和宇航产品、各种电子部件、飞机部件,又经营钟表发条、家具和家禽等行业。它的一家于公司贝尔宜升飞机公司,是一家军火出口商,为五角大楼和外国制造直升飞机。波士顿财团在发展新兴技术工业方面具有优越的技术力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着名大学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波士顿地区尖端工业的发展。其所属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锡昂公司和波拉罗伊德公司等,由于新兴技术工业的刺激,经济实力增长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顿财团曾联合洛克菲勒财团支持J.F.肯尼迪担任总统。肯尼迪入主白宫,替波土顿财团争得大批军事订货,引起摩根财团的强烈不满。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给波士顿财团一大打击,使它在同其他财团的竞争中地位不断下降。
梅隆财团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梅隆家族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创始人T.梅隆于1869年创办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发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国民银行是梅隆财团赖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为起点,逐步与工业资本融合,财团逐步形成。梅隆财团所控制的金融机构,除梅隆国民银行外,还有匹兹堡国民银行和通用再保险公司。长期来,梅隆财团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控制了匹兹堡地区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
梅隆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资格最老的是美国铝公司。它的前身是匹兹堡冶炼公司,1890年就为梅隆父子银行所控制。1910年以来,美国铝公司一直垄断着美国铝的生产,是梅隆财团的工业支柱之一。另一个重要工业支柱是海湾石油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开采、提炼、运输和销售;80年代以来扩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产能力,在美国化学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财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拥有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国民钢铁公司(与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阿勒格尼—勒德卢姆工业公司等4家大钢铁公司。此外,财团还拥有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末受任何财团渗透,专门设计和制造飞机、导弹以及火箭,长期以来一直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获利甚巨。
克利夫兰财团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兰得名。
19世纪后半叶,克利夫兰地区的几家相互密切联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马瑟、汉纳、汉弗莱、伊顿等家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创办钢铁工业,获得巨额利润后,又投资于银行业,并向橡胶工业和铁路运输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具备了财团的条件,1935年拥有资产14亿美元,为当时美国的第八家财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获得进一步发展,1955年资产增达157亿美元,上升为美国第六家财团。60年代,由于财团所处的地区限制,实力衰退。
克利夫兰财团的经济实力以钢铁、橡胶、铁路运输等部门为主,在美国基本工业中有一定的地位。钢铁工业是该财团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国最大10家钢铁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钢铁公司、莱克斯—杨斯顿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和国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在美国橡胶工业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国最大的两家橡胶公司——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和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均为克利夫兰和其他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金融资本薄弱,它拥有的克利夫兰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实力有限,筹措资金只得仰赖东部财团,特别是摩根财团的金融机构。
芝加哥财团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财团。20世纪初期,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兴的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发展农牧业,很早就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区和牲畜区。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肉类加工和农业机械工业随之发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区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些富豪家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垄断财团。1935年拥有资产43亿美元,在当时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四位。
芝加哥财团的金融实力比较雄厚,拥有5家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银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国银行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保险公司:西纳(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险公司。近年来,芝加哥财团受到华尔街大财团的排挤,金融实力远不如前。大陆伊利诺伊公司受到摩根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为洛克菲勒财团所控制,芝加哥财团实际上已从属于这两个大财团。
芝加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以农业地区为对象的商业。在农产品加工工业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类加工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埃斯马克公司和联合食品公司。在农业机械方面,它拥有国际收割机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两家财团共同控制)以及迪尔公司。这3家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占全国拖拉机销售市场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芝加哥财团在石油工业方面的扩展引人注目,它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拥有大量投资,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结合。
芝加哥财团在商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西尔斯—娄巴克公司、联合百货公司、珠宝商店和马歇尔·菲尔德公司等巨大的商业零售公司。西尔斯—娄巴克公司创立于1866年,20世纪初经营邮购业务获得巨大发展,零售商店和供应点遍及美国各地,1982年公司资产增366亿美元,全年销售额300亿美元,在美国的百货公司中居于首位。
加利福尼亚财团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倔起的新兴大财团,包括美洲银行集团、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洲银行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1974年拥有资产1671亿美元,在美国十大财团中居第三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它与南部财团组成一股新兴的军火工业集团势力,成为与东北部老财团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资本极为雄厚,拥有的主要商业银行有美洲银行、西方银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旧金山地区的韦尔斯·法戈公司和克罗克国民公司等。
美洲银行是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其前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A.P.基安尼尼于20世纪初所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至20年代就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30年代初,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为美洲银行(全称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它带来了巨额利润,超过了当时纽约的大通国民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只是美洲银行的最大表决权已为摩根财团和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控制,加利福尼亚财团在美洲银行的势力远不如前。
加利福尼亚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军火生产基地,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公司以军火生产为主。例如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利顿工业公司以及诺斯罗普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美国前十名的军火商和军火出口商。战后,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军火订单中,长期居于首位。但是这些生产军火的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落入东部大财团的手里,加利福尼亚财团的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
得克萨斯财团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得克萨斯州倔起的一个新财团,主要是依靠石油工业和军火工业发展起来的。以K.W.麦基逊、S.理查逊、H.L.亨特、J.柏朗、J.A.埃尔金斯等创立的家族为代表。
得克萨斯财团的银行资本比较薄弱,虽拥有4家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但没有形成强大的金融中心。4家银行是: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休斯敦第—城市国民银行、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和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得克萨斯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以休斯顿的坦尼科公司为最大。它本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现已发展成多种经营的综合公司,该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在军火工业方面,得克萨斯财团控制了两家着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译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创办人J.J.林,善于兼并,在1960年兼并特姆科飞机制造公司,后又于1961年兼并沃特公司(制造飞机和导弹)。80年代以来进行多样化经营,但仍以制造军火为主,获利甚厚,发展迅速。另一家为休斯飞机公司,创办于1933年,经营业务本限于设计和实验性制造,1942年才开始商业性生产,制造飞船、侦察摄影机以及各种飞机零件。80年代上半期,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他电器部件,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该公司生意兴隆,营业额大增。此外,得克萨斯财团还拥有一些生产尖端技术工业产品的公司,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
以及华尔街的着名投行:高盛等,另外还有: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等等
⑶ 到目前为止哪几家美国银行倒闭了
08.10.13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08.10.10 伊利诺州Meridian Bank
08.09.25 密歇根州Main Street
08.09.25 华盛顿互惠银行 Washington Mutual
08.09.19 西弗吉尼亚州Ameribank
08.09.05 内华达州银州银行 Nevada silver state Bank
08.08.29 佐治亚州诚信银行 Integrity Bancshares
08.08.22 堪萨斯州哥伦比亚银行信托公司 Columbian Bank and Trust Co
08.08.01 佛罗里达州第一优先银行 First Priority Bank
08.07.25 加利福尼亚州第一传统银行 FirstHeritageBank
08.07.25 内华达州第一国民银行 First National BankofNevada
08.07.11 加利福利亚州California IndyMac Bank
08.05.30 明尼苏达州第一诚信银行 Minnesota Integrity Bank
08.05.09 阿肯色州ANB金融国民协会银行 ANB Financial, NA, Bentonville, AR
08.03.07 密苏里州休姆银行 Hume Bank, Hume, MO
08.01.25 密苏里州道格拉斯国民银行 Douglass National Bank, Kansas City, MO
07.10.04 迈阿密山谷银行
Bear Stearn 贝尔斯登(算吗,后来被JPMORGAN买了)
花旗银行CITIBANK股票从50块跌到3块多,美国政府注资才没倒闭.
AIG美国国际集团(最大的保险公司)和花旗同样被美国政府注资才没倒闭.
美林集团MERRILL LYNCH被美国银行收购才避免倒闭.
⑷ 股票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股票
是商品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大概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在16世纪作为筹集资金、分散风险的一种手段而进入远航贸易领域。
在15世纪,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南美州新大陆,随后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
伦又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这些地理上的大发现开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线,使海外贸
易和殖民地掠夺成为暴富的捷径。而要组织远航贸易就必须具备两大条件,其一是组建
船队需要巨额的资金;其二是因为远航经常会遭到海洋飓风和土着居民的袭击,要冒很
大的风险。
而在当时,没有一个投资者能拥有如此庞大的资金,且也没有谁甘愿冒这么大的风
险。为了筹集远航的资本和分摊经营风险,就出现了以股份集资的方法,即在每次出航
之前,招募股金,航行结束后将资本退给出资人并将所获利润按股金的比例进行分配。
为保护这种股份制经济组织,英国、荷兰等国的政府不但给予它们各种特许权和免税优
惠政策,且还制订了相关的法律,从而为股票的产生创造了法律条件和社会环境。
在1553年,英国以股份集资的方式成立了莫斯科尔公司,在1581年又成立了凡特利
公司,其采取的方式就是公开招买股票,购买了股票就获得了公司成员的资格。这些公
司开始运作时是在每次航行回来就返还股东的投资和分取利润,其后又改为将资本留在
公司内长期使用,从而产生了普通股份制度,相应地形成了普通股股票。
因为在贸易航行中获取的利润十分丰厚,这类公司就迅速膨胀,相应地股票也得到
发展。在1660年之间,股东若要转让其所持股票,就要在本公司内找到相应的人员来接
受,或设法依公司章程规定将本公司以外的承购者变为公司的成员,股票的转让相当不
便。但从1661年开始,股票开始可以任意转让,购买了公司股票的人就具有了公司的股
东资格,享有股东权。
到1680年,此类公司在英国已达49家,这就要求用法律形式确认其独立的、固定的
组织形式。在17世纪上半叶,英国就确认了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的观点,从而使股份有限
公司成为稳定的组织形式,股金成为长期投资。股东凭借公司制作的股票就享有股东权,
领取股息。
与此相适应,证券交易也在欧洲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出现。17世纪初,为了促进
包括股票流通在内的筹集资本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里昂、安特卫普等地出现了证券交易
场所。
1608年,荷兰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个证券交易所,即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二、17世纪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股票逐渐进入金融和工业领域。
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法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大机器工业生产
代替手工生产的产业革命迅猛崛起,导致了商品经济的极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因适应
了大工业的要求而迅速发展起来,股票也相应地得到发展。出于生产对于扩大资金来源
和进行远距离运输以扩大市场的需要,银行、运输业急需大量筹集资金,而通过发行股
票来筹集资金、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就成为当时的一种普遍方式。1694年成立的第一家资
本主义国家银行——英格兰银行及美国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银行——合众美国银行都
是以发行股票为基础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股价制银行既可发行银行券,又能吸收
社会资金来发放贷款,其盈利非常可观。而相对于远航贸易来说,银行股票是金融业股
票,不但股息多,且风险小,所以股票和股份制在金融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应用导致了工业革命。
此时,资本主义的主要工业部门从手工业逐渐地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生产。不但纺织
业使用了大机器,且推广到轮船和机车,改变了整个工业的交通状况,大大地促进了生
产力的发展。这时的生产规模,已经远远不是单个资本家的小规模投资所能适应,它不
但需要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还要求在交通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巨大
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却不是少数资本家或当时政府的财力所能承担的。而股份有限公司
和股票正好提供了一条用资本社会化来集中资金的出路。
在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英国利用股票集资这种形式共修建了长达2200英里
的运河系统和5000英里的铁路。美国在18世纪初的50年里建成了约3000英里的运河及28
00英里的铁路。
到了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要求扩大企业规模、改进生产技
术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独资或合伙办企业就难以适应。这时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就采
取各种优惠措施来鼓励私人集资兴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在工业系统确立统治地位。
于是,股票的自由转让,特别是利用股票价格进行投机,刺激了人们向工业企业进行股
票投资的兴趣。股份有限公司在各个工业领域都迅猛发展,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且通过股票筹措的资本额越来越大。如1799年杜邦创立的杜邦火药公司就是用每股2000
美元的股票筹措了15股资本创办的,而1902年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则用股票筹措了多达
14亿美元的股金资本,成为第一个10亿美元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三、随着证券交易的发展,其相应的法规及手段日益完善。
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和股票发行数量的日益增多,证券交易所也在逐步发展。
1773年,股票商在伦敦的新乔纳咖啡馆正式成立了英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现伦敦证券
交易所的前身),并在1802年获得英国政府的正式批准和承认。它最初经营政府债券,
其后是公司债券和矿山、运河股票。到19世纪中叶,一些非正式的地方性证券市场也在
英国兴起。
美国的证券市场从费城、纽约到芝加哥、波士顿等大城市开始出现,逐步形成全国
范围的证券交易局面。这些证券市场开始经营政府债券,继而是各种公司股票。1790年
美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诞生,1792年纽约的24名经纪人在华尔街
11号共同组织了“纽约证券交易会”,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纽约证券交易所”。随
着股票交易的发展,在1884年,美国的道和琼斯发明了反映股票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指
数雏形——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数。
股票在近代和现代的高速发展,要求法律制度不断完备。
各个西方国家均通过制定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等来维护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的
发展,以保护股东的权益。美国根据1929年经济危机的经验,于1933年颁布了《证券法》
主要规定了股票发行制度。1934年又颁布了《证券交易法》,用于解决股票交易问题,
并依该法成立了证券委员会作为股票市场的主管机关。1970年,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减少投资风险,颁布了《证券投资者保护法》。另外,在各国的股票交易市场上形成了
反映股票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指数。比如,美国的道·琼斯公司编制的道·琼斯股票价
格平均指数,是美国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大工业垄断公司股票的价格指数。有关证券(股
票)法律的公布和股票价格指数的产生,促进了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制度的发展。
我国最早发行股票是在80年代中期,1984年北京的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为
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随后,上海的飞乐公司、深圳的宝安公司相继发行了股票。
1988年前后在上海和深圳出现了地区性的股票交易,1990年12月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
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而开业,拉开了中国股票交易的序幕。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从而使中国的股票交易逐渐走上了正规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⑸ 国际上知名的银行有哪些
国际知名银行介绍
欢迎访问 最全 最新 最快的信用卡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36715103
荷兰银行
荷兰银行的历史可追溯至1824年。现在按一级资本排名在欧洲第11位,世界第23位。在全球60多个国家拥有3,000多分支机构,105,000名正式职员。截止2003年6月,总资产达6,140亿欧元。
美国花旗集团
美国花旗集团
欲进一步了解美国花旗集团,请登录该集团网站www.citigroup.com
德意志银行
1870 德意志银行成立于柏林——它的目的是:处理银行的各种业务,尤其是促进和发展德国与其他欧洲国家及海外市场之间的贸易关系。
1871/2 在Bremen和汉堡建立了第一批分行,随后在Frankfurt am Main,慕尼黑,莱比锡和德累斯顿也建立了更多的分行。
1873 在伦敦开设了第一个欧洲外国分行。
1876 柏林人民银行协会和德意志联合银行收购;通过对其他的地方公共机构的收购,银行扩展了它在德国的职业领域,这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
1929 德意志银行和Disconto-Gesellschaft合并,那时的合并是德国银行史上最大一次合并。
1938 随着德意志银行的衰败,在国民社会运动下的Aryanisations达到了他们的顶峰。
1945 柏林总行和在苏联统治区域内的分行都关闭了。德意志银行是按照汉堡的管理模式来经营管理的。在西方的统治区域内,德意志银行被分裂成若干独立的银行。
195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同盟国首次分为10个机构而后又分为3个机构的银行协会终止了。三个继承银行的重新合并形成了德意志农业银行,它是与在Frankfurt am Main注册的营业处联合的股份制企业。
1959 随着一些小规模的私人贷款的引入,德意志银行开始了零售业务。
1970 为处在卢森堡公国沙特阿拉伯的今天的德意志银行奠定了基础;在接下来的10年,银行推动了国际化的业务;在莫斯科,伦敦,东京,巴黎和纽约这些新地点的营业处开张。
1986 首次在另一个欧洲国家获得了一个相当大的分支网络。
1989 随着这一步,德意志银行加强了它的国际抵押/证券业务,同时也扩张了它在重要的伦敦资本市场的席位。
1990 随着Deutsche Bank-Kreditbank AG的建立德意志银行开始了在新的联邦州的业务。
1999 德意志银行在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最大的外国银行。
2001 德意志银行股票首次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
想要进一步了解德意志银行,请登录www.db.com
汇丰控股(英)
欲进一步了解汇丰控股(英),请登录该集团网站www.hsbc.com
农业信贷银行(法)
农业信贷银行(法)法国资本实力最雄厚的一家合作银行。它于1894年8月成立,总行设在巴黎。一级资本为156.06亿美元,在本国银行排名列居首位。2003年3月收购里昂信贷银行案获批。
欲进一步了解农业信贷银行(法),请登录该行网站www.paris.credit-agricole.fr
三菱东京集团(日)
三菱东京集团2001年4月2日成立,是东京三菱银行、The Mitsubishi Trust and Banking Corporation(MTB)及其下属机构的控股公司。
欲进一步了解三菱东京集团,请登录该集团网站www.btm.co.jp
UFJ控股(曰)
UFJ控股三和银行、东海银行和东洋信托银行合并而成。
欲进一步了解UFJ控股,请登录该集团网站www.ufjbank.co.jp
苏格兰皇家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1727年在爱丁堡成立,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2000年接管 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现成为欧洲第二大银行。
欲进一步了解苏格兰皇家银行,请登录该行网站www.royalbankscot.co.uk
BNP巴黎巴(法)
BNP巴黎巴法国巴黎国民银行与Paribas银行合并而成。
欲进一步了解BNP巴黎巴,请登录该行网站www.bnpparibas.com
美国运通公司
美国运通公司创建于1850年,现已成为多元化的全球旅游、财务及网络服务公司,提供签帐卡及信用卡、旅行支票、旅游、财务策划、投资产品、保险及国际银行服务等。
美国运通公司总部设于纽约市。
主要通过其三大分支机构营运:美国运通旅游有关服务,美国运通财务顾问及美国运通银行。
美国运通旅游有关服务(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是世界最大的旅行社之一,在全球设有1,700多个旅游办事处。美国运通旅游有关服务向个人客户提供签帐卡,信用卡以及旅行支票,同时也向公司客户提供公司卡和开销管理工具,帮助这些公司在管理公干旅行、酬酢以及采购方面的开支,公司同时还向世界各地的个人和公司提供旅游及相关咨询服务。
美国运通财务顾问(American Express Financial Advisors),以财务计划和咨询为业务核心,与零售客户建立紧密的关系和长期财务战略。为了满足其零售客户的需求,美国运通财务顾问亦同时开发和提供财务产品和服务,包括保险、养老金和多种投资产品。
美国运通银行(American Express Bank),在以美国为基地的银行中,美国运通银行拥有其中一个最大的国际分支机构网络,通过40个国家的77家办事处,提供私人银行服务、个人理财服务、同业银行以及外汇交易。
欲进一步了解美国运通公司,请登录该公司网站www24.americanexpress.com
住友三井银行(日)
住友三井银行2001年3月31日本住友银行与三井集团旗下的樱花银行合并而成。
欲进一步了解住友三井银行,请登录该行网站www.smbc.co.jp
JP摩根大通(美)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为全球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由大通银行、J.P.摩根及富林明集团在2000年完成合并。
大通曼哈顿公司于1799年由为纽约市供水的曼哈顿公司成立,至1922年成为全国商业和工业贷款的领先者,并在六年之中成为全美最大的银行。
J.P.摩根早先作为一家英国的商人银行由JohnPierpontMorgan的父亲在伦敦建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公司对包括美国钢材、通用电器以及美国电话电报等一些知名企业最初的建立构造及融资起了重大作用。
富林明集团是一家以伦敦为基地的全球性投资银行集团,其亚洲业务均以怡富名义运作,而怡富证券则是于1970年由富林明及怡和公司共同在香港建立的该地区首家投资银行集团。
合并后的摩根大通主要在两大领域内运作: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义下为企业、机构及富裕的个人提供全球金融批发业务;二是在美国以“大通银行”的品牌为3千万客户提供零售银行服务。其金融服务内容包括股票发行、并购咨询、债券、私人银行、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私募、资金管理等。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银行之一,拥有超过7牞0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的资金超过6牞300亿美元。公司在全球拥有772名销售人员,覆盖近5牞000家机构投资者客户;股票研究覆盖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亚洲公司。自1998年以来,由摩根大通担任主承销的股票在上市后股价走势表现突出,一周后股价平均上涨17%,一个月内平均上涨27%,三个月内平均上涨37%。公司在全球拥有9万多名员工,在各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务。摩根大通亚太总部位于香港,在亚太地区15个国家的23座城市,拥有8500名员工。摩根大通名列1993年以来亚洲股票和股票相关发行的第一名,自1993年以来,公司为亚洲公司主承销了88次股票交易,共募得超过150亿美元的资金。
摩根大通在香港有30年历史,多次被评为香港最优秀、最具影响力的投资银行,在执行香港复杂上市发行方面具有广泛的经验。1999年11月,摩根大通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成功发行香港盈富基金。摩根大通在此次金额为43亿美元的交易中作用举足轻重,接获机构需求量为承销团之首,占机构投资者订单总量的32%,零售订单的6.4%。摩根大通自1987年起即开始在中国投资及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主承销过许多国企发行项目,包括多起H股重组上市项目:华能国际电力、安徽海螺、成渝高速等,B股有内蒙古伊泰煤矿等,以及N股:华能国际电力。今年5月,摩根大通在中国财政部10亿美元的10年期债券发行中担任联席牵头行及薄记行。此前,还为财政部1亿美元世纪债券和5亿美元7年期全球债券担任过主承销。摩根大通于2000年为华能国际收购山东华能担任财务顾问。
2004年6月14日,美联储发表声明,批准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与美国第一银行的兼并方案。合并后的新摩根大通银行资产总额达1.12万亿美元,一举超过美洲银行,与1.19万亿美元资产的第一大银行花旗仅一步之遥,而且业务也将从纽约扩展到整个中西部,成为了继花旗之后第二家真正跨地区的银行。
欲进一步了解JP摩根大通(美),请登录该集团网站www.jpmorgan.com
瑞穗集团(日)
瑞穗集团(日)由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合并而成
欲进一步了解瑞穗集团(日),请登录该集团网站www.mizuhocbk.co.jp
美洲银行
美洲银行加利福尼亚财团控制的一家单一银行持股公司。全称是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其前身是1904年由意大利移民创立的意大利银行。创建于1968年10月7日,总部设在旧金山。1969年4月1日,美洲银行成为该公司的附属机构,全部股权为该公司所控制
欲进一步了解美洲银行,请登录该行网站www.bankofamerica.com
⑹ jpmorgan chase bank是什么银行
摩根大通集团(JPMorgan Chase & Co)是一个金融集团,即有投资银行,又有商业银行。
摩根大通集团(JPMorgan Chase & Co),业界称西摩或小摩,总部在美国纽约,总资产2.5万亿美元,总存款高达1.5万亿美元,占美国存款总额的25%,分行6000多家,是美国最大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摩根大通于2000年由大通曼哈顿银行及J.P.摩根公司合并而成,并分别收购芝加哥第一银行和贝尔斯登银行和华盛顿互惠银行。
摩根大通是一家跨国金融服务机构及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业务遍及60多个国家,包括投资银行、金融交易处理、投资管理、商业金融服务、个人银行业务等。摩根大通的总部设于曼哈顿区的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One Chase Manhattan Plaza),部份银行业务则转移到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摩根大通大厦(JPMorgan Chase Tower)。
拓展资料:
一、摩根大通本质上是商业银行,也就是主要职能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以及银行卡业务。职能就是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和调节经济的职能。
但进入20世纪以来,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名存实亡,商业银行也能经营投行业务了,摩根大通也积极发展投行业务,做企业兼并收购顾问,证券承销等。
二、2004年1月14日,摩根大通银行与第一银行公司(BankOneCorp)宣布合并,从而组成规模仅次于花旗集团公司的美国第二大银行。
这次合并实际上是摩根大通公司兼并第一银行公司。两家公司在联合公报中说,合并协议已经各自董事会一致通过。合并将通过易股的方式进行,每股第一银行公司的股票将转为1.32股摩根大通公司的股票,整个交易额达580亿美元。
两家公司合并后仍沿用摩根大通公司的名称,总部设在纽约,资产总额达1.1万亿美元,上市股值约1300亿美元,在美国17个州拥有2300个分支机构,员工14.5万名。
⑺ 巴菲特投资银行类股票时他是如何分析其公司经营业绩的
沃伦·巴菲特谈富国银行
作为富国银行最大的股东,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沃伦·巴菲特对这家旧金山的银行了解得很透彻,他在富国银行被Norwest收购前就已经投资富国银行了,现任富国银行董事长迪克·科瓦舍维奇(Dick Kovacevich)是当时Norwest的CEO。作为富国银行专题报道的一部分,《财富》总编辑亚当·拉什斯基在3月26日和巴菲特进行了详细的电话交流。
富国银行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巴菲特:很难想象像富国银行这样一家大型企业还可以保持其独特之处,人们会认为当富国银行增长到一定的规模时,就会变得和其他银行一样。然而,富国银行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他们从没有因为其他银行都在做某件事就觉得自己也应该跟风,往往就是大家在说“别人都在做,我们为什么不做呢”时,银行开始陷入困境。
所有聪明的分析师都认为,没有哪一家大型银行可以靠现行的模式存活下来,富国银行也难以幸免。针对这样的分析,你有何意见?
巴菲特:大约在20年前,他们就说过同样的话。其实,只要不做蠢事,银行业是一个很好的行业。银行业能以极低的成本得到资金,无须去做蠢事(就能赚钱)。然而,银行业周期性地做蠢事,且一窝蜂地做蠢事,如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贷款。如果你的资金成本不到1%-1.5%,你就不必像火箭工程师那样聪明,照样可以赚钱。我知道富国银行的商业模式运作良好,比其他银行好了一大截。富国银行的资金来源比其他银行更低廉,这就好像在所有的大型汽车保险供应商中,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是一家低成本供应商一样。假如你是低成本供应商,不管是供应铜还是提供金融服务,你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此外,他们在资产规模方面很明智,没有介入会带来麻烦的领域。现在,即使你收取20%的房贷首付,但如果其他人做了足够多的蠢事,房价下跌还是会连累你。富国银行没有介入有选择权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等疯狂的项目,这些项目将会面对很多信贷损失。但在收购美联银行(Wachovia)两个季度后,他们将会有400亿美元的资产减记前收益。
富国银行也没有什么定时炸弹,富国银行会有一些亏损,这是毫无疑问的,且亏损会高于正常值。现在如果富国银行的资金成本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将会有100亿美元的差额。不过他们有秘诀达成低成本的存款和来自顾客的副业收入的双增长。
以保险收益为例,2008年保险收益呈两位数增长。
巴菲特:我认为,大多数批评富国银行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富国银行有保险业务,仅保险业务就价值数十亿美元。富国银行抵押贷款业务的数量也十分可观。批评意见可以适用于其他银行,可以适用于花旗,可以适用于美国银行(BofA),但不适用于富国银行。
我们拥有四家银行的股份——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SB)、富国银行(Wells)、M&T银行(M&T)、太阳信托银行(SunTrust)。我不知道太阳信托银行怎样,因为南佛罗里达州将最迟复苏,但他们已经把贷款集中度降了下来。其他三家银行今年会很糟糕,但它们复苏后将大大提升盈利的能力。存款正在不断流入,利差很大,商业前景很好。
迪克·科瓦舍维奇特别交代,要我问问您对有形普通股权益(tantible common equity)的看法。
巴菲特:我关注的是盈利能力。可口可乐没有有形普通股权益,但可口可乐有巨大的盈利能力。至于富国银行,它的顾客是无法被抢走的,顾客每个季度都在增长,顾客就是富国银行的摇钱树。富国银行不是依靠做蠢事来挣钱的,它挣钱的法门是极好的资产利差。
顺便说一下,富国银行不会借钱给伯克希尔,富国银行对国家信贷也不感兴趣,对所有的利差小的东西都不感兴趣。我们在六、七年前对菲诺瓦公司(Finova)进行了巨额投资,这笔投资是和卢卡帝亚(Leucadia)合伙进行的,原来的波士顿第一国家银行(First National of Boston)牵头了融资活动,投资者们愿意出资5亿美元或2亿美元不等。富国银行却毫无兴趣,他们认为盈利的空间太小。富国银行是正确的,这个交易只有大约20个基点的利润,而其他机构有6或8个基点的利润就愿意发放任何信贷。
回到有形普通股权益……
巴菲特:你不能从有形普通股权益上挣钱,得依靠客户的存款和这些存款的利差挣钱。在诸如TARP(troubled asset relieve program,美国政府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这些事情上,大家都把这点混淆了。他们问:“那么,这50亿美元或100亿美元投在什么地方?”银行不是靠这种方式盈利的,银行依靠他们现有的8,000亿美元的存款基础来挣钱。我可以保证,富国银行的存款基础成本大大低于美联银行,它们所提供的贷款也不同。
富国银行需要解决很多美联银行带来的问题,他们已经将那些有选择权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optioan ARMs)分门别类,也许最后他们还将亏损30亿美元或40亿美元,没有人知道准确的数字。但我认为加利福尼亚的住宅房地产市场已不再继续恶化,房价还未开始上涨,但已经不再下跌,且成交量不错。所以,我认为富国银行能够像他们预估的那样解决有选择权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问题。
为什么银行会在一夜间倒闭?
什么行业才算是高风险?航运?地产?工业?其实,除非这些行业的公司造假或有人亏空公款,一般来说,公司很少会突然倒闭。相反,大众认为最稳健的银行,却会因业务的突发事件而一夜间清盘,远的如巴林银行因一位职员的投机失败而“关门大吉”;近的如曾经拥有超过1,000亿英镑资产(相当于两家恒生银行)的英国北石银行(North Rock),因为周转不灵而被迫国有化,相信最终,北石银行股东的投资亦将所剩无几。
银行业高杠杆的运作特性
为什么公认为最稳健的行业会突然变得如此脆弱?一般商业常识告诉我们,一家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股东出资或向外界融资。财务学上,我们可以把总资产与股东资金之比称为杠杆比率,这个比率反映出公司以多少股东资金去营运全部资产,比率越高,表明资产中靠借贷的比例越高,亦即表明所承担的风险越高。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企业的杠杆比率少于3倍。目前市场认为高风险的内地房产股介于2-3倍,银行则普遍介于15-18倍。
单凭这些比率,读者可能仍不明了个中底蕴。笔者以汇丰为例,它的股东资金大约有1,200亿(美元,下同),而放账及投资等总资产则达23,500亿,杠杆比率大约是18.4倍。读者可能以为拥有庞大资产就一定稳如泰山。但从理论上讲,如果汇丰亏损了23,500亿资产中的6%,即约1,400亿,那么汇丰的股东资金(即之前提及的1,200亿)便会消耗殆尽(由于负债并没有减少),银行亦会倒闭。当然,笔者无意在此危言耸听,指汇丰会倒闭,众所周知,汇丰在风险管理上一向胜于同侪。
笔者只想指出,银行业在高杠杆比率模式下运作,一点出错的空间都没有。情况就如同期指买卖,稍有不慎,大部分本金(在银行即是股东资金)便会输掉。北石银行之所以出事,与其高达30倍的杠杆比率实在不无关系(即30元资产中有29元是借来的),以它当时的高杠杆比率,任何突如其来的冲击都足以把它拖垮。
美国次按所引发的信贷收缩还未显现
明白了银行的高杠杆运作特性后,读者便知道,闹得满城风雨的美国次按风暴有多严重。表面上,银行只需为手上的次按或其相关投资作拨备便能了事,但实际上,银行面对庞大拨备时,只有三条路可行,一是以更少的股东资金(由于拨备减少了股东资金)去营运相同金额的资产。换句话说,银行就需承担更大的风险;如果银行不欲或无力承担更多的风险,它便只有选择减少借贷(即减少资产)或向股东筹集资金。理论上讲,若每家受次按波及的银行都能向股东集资,情况也能得以控制,但实际上大部分中小型银行都未能成功集资,它们可做的往往是缩减借贷。在这种负杠杆效应下,银行每损失1元的股东资金,便需要将资产大幅缩减,以汇丰18倍杠杆为例(即每1元股东资金营运18元资产),银行每损失1元的股东资金,它便需要减少18元的资产。
据《经济学人》的估计,次按至少有2,000亿-3,000亿美元的坏账。就以2,500亿及17倍杠杆比率计算,整个银行体系便需减少42,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约两成半)的贷款及投资,那么,整个美国经济的信贷便会急速收缩。情况有如在期货买卖中,买入的投资者在期货价格下跌时被迫收保证金一样,如果投资者不能付出额外的保证金,他们的部分仓位便会被迫平掉以减少投资额。有见及此,那些外资银行现在正引入各主权基金成为股东,以增加股本(即保证金)来维持资产数目。不过,由于有越来越多与次按相关的衍生工具曝光,这些主权基金的资金实在如泥牛入海。
读者或许会质疑,次按出事至今,世界各银行已作出高额的拨备;然而,实际的经济状况不如笔者所说般严峻?其实,那些收缩了的贷款和投资还未反映在现实世界中。如果你从事债券买卖行业,在过去几个月,相信已对信贷紧缩(Credit Crunch)的情况有深刻的体会。整体而言,信贷紧缩正在蔓延,原本只是次按及其相关产品的信贷受到限制,现在连正常的房贷及其他货币市场的投资工具亦受到牵连,可见次按的影响正逐渐浮现在现实生活中。
损失的是股东而非存户
不过,读者不需神经过敏,担心自己的存款会受到波及。其实,香港大部分银行作风保守,相对于国际和中国内地的银行,香港的银行坐拥大量储备,就算计入次按所带来的影响,财政仍然稳健有余。至于那些饱受次按蹂躏的外资大行,读者亦不必过虑,只要还有投资者愿意入股,银行便可通过新股来“填数”。只是如此一来,那些银行的股东权益便会被大幅冲淡,股价亦可能受到影响。
⑻ 我国第一家股票上市的商业银行是哪家银行
没有哪个比深发展上市上市更早的的,他91年就上了
公司名称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全称 :Shenzhen Development Bank Co.,Ltd.
注册地址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办公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中路5047号深圳发展银行大厦
所属地域 :广东
所属行业 :银行业
公司网址 :www.sdb.com.cn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上市日期 :1991-04-03
发 行 量 :35.00(万股)
发 行 价 :40.00(元)
首日开盘价:49.00(元)
主承销商 :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
法人代表 :肖遂宁
董 事 长 :肖遂宁
总 经 理 :理乍得·杰克逊(代)
董 秘 :徐进
证券代表 :吕旭光
电 话 :(0755)82080387
传 真 :(0755)82080386
邮 编 :518001
会计事务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主营范围 :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人民币和外币企事业单位存款;人民币和外
币结算;人民币和外币放款;信托、租赁、见证、证券业务。
公司简史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系在对深圳经济特区内原
6家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98
7年5月10日以自由认购的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于
1987年12月22日正式设立。1991年4月3日,本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上市,股票代码为000001。本公司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领有00000028号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为B0014H144030001。经深圳市
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领有注册号为440301103098545号的企业法人营业
执照。本公司的经营范围为经批准的商业银行业务。本公司的注册办
公所在地为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总部设在深圳
,本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境内经营。截至2007年12月
31日,本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重庆、大连、杭
州、南京、海口、济南、青岛、珠海、佛山、宁波、温州、成都、昆
明等地开设了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