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期指持仓 > 收益法是评估非上市股票和债券

收益法是评估非上市股票和债券

发布时间:2022-09-10 13:46:00

A. 什么是收益法收益法适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收益法(income approach,income capitalization approach ),也称收益资本化法、收益还原法,是房地产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收益法是预计估价对象未来的正常净收益,选择适当的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将其折现到估价时点后累加,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预测估价对象的未来收益,然后利用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将其转换为价值来求取估价对象的价值的方法。

收益法适用的前提条件:

1、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计量。要求被评估资产与其经营收益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

2、资产的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是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计量。

3、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V:房地产价格,a:房地产年净收益,r:折现率,n:剩余收益年期)

B. 什么是收益法

收益法也称收益资本化法、收益还原法。是房地产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收益法是预测估价对象的未来正常收益,选择适当的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将其折现到估价时点后累加,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
收益法的本质是以房地产的预期收益能力为导向求取估价对象的价值。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
收益法中常用的两种具体方法是收益资本化法和未来收益折现法。

由于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使收益法在国内的应用处在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内,使一种本来最能反映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也反映了国内外评估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差异。
虽然国内在收益法应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随着国内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社会观念的转变、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收益法将会为评估人员广泛应用,从而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C. 如何进行非上市债券的评估

对于非上市交易债券不能直接采用市价进行评估,应该采取相应的评估方法进行价值评估。对距评估基准日1年内到期的债券,可以根据本金加上持有期间的利息确定评估值;超过1年到期的债券,可以根据本利和的现值确定评估值。但对于不能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的债券,评估人员应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预测,合理确定评估值。
通过本利和的现值确定其评估值的债券,宜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根据债券付息方法,债券又可分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和分次付息、一次还本债券两种。评估时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1)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价值评估。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其评估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P=F/(1+r)n
①债券本利和采用单利计算。,在采用单利计算时:
F=A(1+m.r)
②债券本利和采用复利计算。在采用复利计算时:
F=A(1+r)m
(2)分次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的评估。前已述及,分次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的价值评估宜采用收益法,其计算公式为:

D. 收益法怎么评估企业价值

收益法也称收益资本化法、收益还原法。是房地产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收益法是预计估价对象未来的正常净收益,选择适当的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将其折现到估价时点后累加,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预测估价对象的未来收益,然后利用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将其转换为价值来求取估价对象的价值的方法。

定义

收益法的本质是以房地产的预期收益能力为导向求取估价对象的价值。

收益法的雏形是用若干年的年地租(或若干倍的土地年收益)来表示土地价值的早期购买年法。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

收益法中常用的两种具体方法是收益资本化法和未来收益折现法。

E. 收益法一般适用于什么的价值评估

法律分析:资产评估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的资产价格的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资产评估是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对象在未来期间的预期收益,选择使用一定的折现率,将未来收益一一折成评估基准日的现值,用各期未来收益现值累加之和作为评估对象重估价值的一种方法。其适用条件要求是:评估对象使用时间较长且具有连续性,能在未来相当年内取得一定收益;评估对象的未来收益和评估对象的所有者所承担的风险能用货币来衡量。显然地,资产评估的收益法涉及预期收益额、未来收益期、折现率这三个基本参数。收益法的核心问题就是确定预期收益额、未来收益期、折现率。

法律依据:《资产评估执业准则—资产评估方法》

第四条 市场法也称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指通过将评估对象与可比参照物进行比较,以可比参照物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方法的总称。市场法包括多种具体方法。例如,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交易案例比较法和上市公司比较法,单项资产评估中的直接比较法和间接比较法等。

第五条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选择和使用市场法时应当考虑市场法应用的前提条件:

(一)评估对象的可比参照物具有公开的市场,以及活跃的交易;

(二)有关交易的必要信息可以获得。

第六条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当根据评估对象特点,基于以下原则选择可比参照物:

(一)选择在交易市场方面与评估对象相同或者可比的参照物;

(二)选择适当数量的与评估对象相同或者可比的参照物;

(三)选择与评估对象在价值影响因素方面相同或者相似的参照物;

(四)选择交易时间与评估基准日接近的参照物;

(五)选择交易类型与评估目的相适合的参照物;

(六)选择正常或者可以修正为正常交易价格的参照物。

市场法的比较基准通常因评估对象的资产类型、所处行业等差异有所区别,可以表现为价值比率、交易单价等形式。

第七条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在运用市场法时应当对评估对象与可比参照物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价值影响因素和交易条件存在的差异做出合理修正。

F. 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有哪些内容

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考试由经济学、资产评估学、财务管理构成。其中经济学占40%、资产评估学占30%、财务管理占30%。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考试满分为150分。
本项考试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工具;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各类资产评估的基本内容;掌握财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分析方法。
一、经济学

(一)经济学部分的考试内容

1、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需求与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2)供给与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3)弹性的定义,点弹性,弧弹性,弹性的几何表示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5)市场均衡的形成与调整,市场机制的作用
(6)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

2、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的含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效用的基本假定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
(4)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希克斯方法与斯卢斯基方法,吉芬商品

3、生产理论
(1)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边际报酬递减法则
(2)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生产的三阶段论
(3)等产量线、等成本线与生产者均衡,生产的经济区
(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

4、成本理论
(1)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2)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曲线族
(3)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曲线,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的测度与变化规律
(4)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的关系

5、宏观经济学基础
(1)国民收入核算
(2)GDP的概念与核算范围
(3)GDP的三种计算方法
(4)GDP与GNP的关系

(二)经济学的考试要求
1、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理解需求的概念,了解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需求函数和需求定律,掌握需求定律成立的条件,能运用需求定律分析问题,熟练掌握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点在线上的移动和线的移动之间的差别;
(2)理解供给的概念,了解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掌握供给函数,熟练掌握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之间的差别;
(3)掌握弹性的定义,了解弹性的特点,掌握点弹性,弧弹性两种计算方法并能实际应用计算,掌握弹性的几何表示;
(4)掌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概念与计算公式,掌握各种弹性的取值范围及其对商品的分类意义;
(5)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了解各种影响供给、需求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向,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供求分析工具分析各种因素变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6)掌握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2、消费者行为理论
(1)理解效用的含义,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差别,了解对效用的基本假定;
(2)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数学表示,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掌握其数学表示;
(3)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掌握边际替代率的含义、几何解释与数学表示、理解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掌握预算线的含义及其斜率与截距的数学表示;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推导,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能运用消费者均衡条件分析消费者的决策;
(4)理解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概念,能运用希克斯方法与斯卢斯基方法将价格效应分解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能根据分解结果判断正常品、劣制品与吉芬商品。

3、生产理论
(1)理解生产过程和生产函数的含义,掌握短期与长期的差别,掌握边际报酬递减法则及其适用范围;
(2)掌握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的概念及其数学形式与几何表示,掌握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曲线的形式与彼此间的关系,掌握生产的三阶段论;
(3)掌握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概念与特征、掌握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几何解释与数学表示,能够推导生产者均衡的条件,理解生产者均衡条件并能用以计算最优要素组合,理解对生产经济区的分析,理解生产经济区与生产的三阶段论之间的关系;
(4)掌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的形式与参数的经济含义。

4、成本理论
(1)深刻理解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之间的差别;
(2)理解短期成本函数的适用范围,掌握短期成本曲线的类型、形状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3)理解长期成本函数的适用范围,掌握长期成本曲线的类型、形状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掌握规模报酬的概念、测度方法与几何表示,掌握规模报酬先递增再持
平最后递减的一般规律,掌握规模报酬递增与边际报酬递减之间的差别,了解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是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掌握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4)掌握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理解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的关系。

5、宏观经济学基础
(1)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思想与基本体系;
(2)掌握GDP的概念与核算范围,能够判断哪些活动的成果不计入GDP;
(3)熟练掌握GDP的三种计算方法并能根据给定数据实际计算GDP,掌握GDP的主要特征与分析功能,了解GDP的主要缺点和优势;
(4)掌握GDP与GNP的关系,了解两个指标各自的适用范围。

二、资产评估学

(一)资产评估学部分的考试内容

1、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

(1)资产评估的概念、特点

(2)资产的含义与分类

(3)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

(4)资产评估价值类型

(5)资产评估的原则

2、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1)市场法的定义和前提条件、应用、优缺点分析,运用市场法评估资产的程序,市场法中各项指标的估算
(2)成本法的定义和前提条件、应用、优缺点分析,运用成本法的程序,成本法中各项指标的估算

(3)收益法的定义和前提条件、应用、优缺点分析,运用收益法的程序,收益法中各项指标的估算

(4)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3、机器设备评估

(1)机器设备的定义及其分类,机器设备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2)机器设备的核查和鉴定

(3)机器设备重置成本的构成和估算,机器设备的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及其估算
(4)运用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的基本步骤及比较因素分析

4、房地产评估

(1)房地产的概念、特征及评估程序

(2)建筑物评估的特性、需考虑因素和原则

(3)建筑物评估成本法、市场法、残余估价法

(4)土地资产的分类及特性,土地资产价格体系,影响地产价格的因素,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原则

(5)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与假设开发法

5、无形资产评估

(1)无形资产的特点、分类,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无形资产评估的程序

(2)无形资产功能特性和评估前提,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法应用及各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

(3)无形资产成本特性,无形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的应用

(4)专利权评估、非专利技术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5)商标权评估的方法

(6)商誉的特点及评估方法

6、流动资产评估

(1)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2)材料评估、在产品评估、产成品及库存商品的评估

(3)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待摊费用、预付费用和短期投资、现金及各项存款的评估

7、长期投资及其他资产评估

(1)长期投资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2)上市债券、上市股票的评估方法,非上市债券、非上市股票的评估方法

(3)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一般选用收益法)

(4)作为资产评估对象的其他资产的界定,其他资产的评估方法

8、企业价值评估

(1)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2)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范围及其评估程序
(3)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应用
(4)企业价值评估的资产基础法、市场法的应用

9、资产评估报告

(1)资产评估报告的概念、类型、作用
(2)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
(3)资产评估报告的利用

10、资产评估准则

(1)中国制定资产评估准则的必要性

(2)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内容

(二)资产评估学的考试要求

1、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

(1)掌握资产评估的概念和特点

(2)能够科学界定资产,明确资产类别

(3)理解和把握各种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定义、涵义及作用,熟悉决定和影响价值类型的因素
(4)了解资产评估的原则

2、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1)深刻理解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的涵义及应用前提和应用程序

(2)掌握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应用中各类指标参数的估算与确定

(3)掌握如何选择资产评估方法

3、机器设备评估

(1)了解机器设备核查鉴定的方法

(2)能够运用成本法估算机器设备的价值

(3)能够理解和估算机器设备的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4)掌握估算进口设备重置成本的方法

(5)掌握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的步骤

4、房地产评估

(1)把握房地产的概念和特征,能够科学界定房地产的涵义,并了解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的特征,深刻理解房地产评估的特点

(3)掌握建筑物评估市场法的原理、使用范围、应用、程序,熟悉建筑物残余估价法

(4)了解土地资产价格体系及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原则

(5)掌握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和假设开发法

5、无形资产评估

(1)明确无形资产的内涵和权利,了解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

(2)了解无形资产功能特性和评估前提

(3)把握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评估的特征,掌握估算其价值的方法

(4)掌握无形资产收益额的预测和利润分成率的估算方法

(5)掌握商誉的特征,明确商标权与商誉的区别

6、流动资产评估

(1)了解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2)掌握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评估的方法

(2)掌握应收账款评估的方法

(3)把握评估预付费用的主要依据

7、长期投资及其他资产评估

(1)理解长期投资评估的特点

(2)能够正确利用收益法评估长期投资

8、企业价值评估

(1)能够科学界定企业的性质、特点及企业价值的涵义,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2)掌握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因素

(3)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能够把握方法应用中的各种参数

(4)掌握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价值的优点与局限性

(6)掌握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模型及其优缺点

9、资产评估报告

(1)掌握资产评估报告及其种类

(2)掌握资产评估报告的内容

10、资产评估准则

(1)明确资产评估准则制定的必要性

(2)掌握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内容

三、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部分的考试内容

1、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1)财务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及特点

(2)财务管理的目标

2、价值衡量

(1)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作用

(2)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3)风险与报酬的含义,风险衡量

3、财务分析

(1)财务分析的目的、步骤与意义

(2)基本财务报表

(3)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及各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及各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4)企业营运能力的衡量指标及各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5)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及各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6)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财务比率分析

4、企业融资决策

(1)企业融资的动因、类型

(2)股票融资及其优点、缺点,股票发行的条件、程序、方式及价格

(4)长期债务融资及其优点、缺点,债券融资,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

(5)租赁融资的类型、优缺点

5、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1)资本成本的概念,不同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综合资本成本的定义及计算

(2)股利增长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资本结构的含义,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

(4)资本结构理论,财务杠杆原理

6、长期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方法

(2)投资决策方法

(3)无形资产的特点、分类

(4)对外长期投资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5)对外股权投资,股票投资的特点、指标、决策方法

(6)对外债权投资,债权投资的特点、风险,债权的内在价值

(7)证券投资组合的理论、方法及意义

7、短期财务决策

(1)营运资金及其管理政策

(2)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3)应收账款的管理策略

(4)流动负债融资,商业信用及其特点

8、利润与股利分配政策
(1)利润及其形成

(2)利润预测,盈亏临界点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3)利润分配的原则、程序

(4)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形式,股利分配理论与股利策略

(二)财务管理的考试要求

1、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1)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特点

(2)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2、价值衡量

(1)深刻理解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2)理解风险和报酬的含义,掌握衡量风险的方法及过程

3、财务分析

(1)了解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步骤

(2)掌握与财务分析相关的企业财务报表

(3)深刻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掌握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比率和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的计算公式,掌握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的计算公式,熟练掌握运用这些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4)掌握衡量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能熟练运用这些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

(5)掌握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6)了解上市公司分析的一些重要财务指标,掌握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股利、股得支付率、留存收益比率、股利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

4、企业融资决策

(1)了解企业融资的动因

(2)深刻理解普通股融资的优缺点,掌握股票发行条件、程序、方式和价格

(4)熟悉长期借款融资和长期债券融资的优缺点及各自的融资条件和程序,掌握可转换债券的相关概念,包括基本要素、发行条件和优缺点

(5)掌握租赁融资及其优缺点

5、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1)了解资本成本及其计算公式

(2)掌握不同融资方式资本成本的计算,包括:长期借款成本、债券成本、优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以及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

(3)熟悉具有代表性的净营业收益理论、净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三种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以及以MM理论为代表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深刻理解财务杠杆原理

6、长期投资决策

(1)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2)熟悉投资决策方法

(3)了解无形资产投资决策

(4)了解对外长期投资的基本特点

(5)掌握股票投资特点

(6)掌握债券投资特点

7、短期财务决策

(1)了解营运资金的概念及管理政策

(2)熟悉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

(3)了解应收账款的管理策略,熟悉企业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

(4)了解存货最佳经济批量的确定方法及存货管理的方法

(5)了解短期融资的特点

8、利润与股利分配政策

(1)了解利润的概念

(2)掌握利润预测方法

(3)了解利润分配原则

(4)掌握股利分配理论、股利策略、股利分配的形式以及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特点

G.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的内容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的内容:
一、股权投资的评估 股权投资是投资主体以现金资产、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等直接投入到被投资企业,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从而通过控制被投资企业获取收益的投资行为。
股权投资包括两种投资形式:一种是直接投资形式,投资主体通常以现金、实物资产及无形资产等直接投入到被投资企业,并取得被投资企业出具的出资证明书,确认股权;二是间接投资形式,投资主体通常是在证券市场上,通过购买股票发行企业的股票实现股权投资的目的。对股权投资的评估将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分别讨论。
(一)股权投资的特点
股权投资是通过购买等方式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票而实现的投资行为。
(二)上市交易股票的价值评估
上市交易股票是指企业公开发行的、可以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股票。对上市交易股票的价值评估,正常情况下,可以采用现行市价法,即按照评估基准日的收盘价确定被评估股票的价值。
(三)非上市交易股票的价值评估
非上市交易的股票,一般应采用收益法评估。
二、直接股权投资的评估
企业拥有以直接投资形式存在的股权投资,主要是由于组建联营企业、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等经济合作项目产生的。而且,合作通常是有期限的。直接投资形式的股权投资大都是通过投资协议或合同,规定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投资收益的分配形式,投资本金的处理办法等。就投资收益的分配形式,比较常见的方式有:
(一)按投资方投资额占被投资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参与被投资企业净收益的分配;
(二)按被投资企业销售收入或利润的一定比例提成;
(三)按投资方出资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资金使用报酬,等等。而投资本金的处置方法决于投资是否是有期限的。无期限的不存在处置办法,而投资协议规定投资是有期限的则投资本金在投资期限届满时的处置方法要依投资协议规定办理。通常的处置方法有:
1.协议期满,按投资时的作价金额以现金返还;
2.协议期满,返还实投资产;
3.协议期满,按协议期满时实投资产的变现价格或续用价格作价以现金返还等。
对股权投资收益部分的评估,不论采取何种分配形式和方法,其评估方法基本上是收益现值法进行。根据投资协议投资方有期限的,按有期限的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如协议规定投资为非有限期的,则按非有限期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对于投资本金部分则要视协议的具体规定酌情评定。凡是以现金返还的,可以用收益现值法对到期回收的现金进行折现或资本化处理。凡是返还实投资产的,则应根据实投资产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以上是股权投资中直接投资评估的基本思路。直接投资中可能还会有许多特殊情况,如投资方的直接投资份额在被投资企业的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过小,评估人员直接调查了解被投资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有许多不便,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可以采用收益现值法就投资收益及协议规定的投资本金处置办法评估该项直接投资外,评估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替代原则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合理地评估小股权的价格。如果股权投资为控股投资,则对控股投资的评估就要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整体评估,企业整体评估的方法可参见后面有关章节,这里不做介绍。
三、间接投资的评估
股权投资中的间接投资主要是股票投资。股票的种类很多,而且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票面有否记名可分为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按有无票面金额可分为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按股票持有人享有权利和承担风险大小可分为普通股、优先股和后配股;按股票是否上市可分为上市股票和非上市股票。股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有各种价格,包括股票的票面价格、发行价格、账面价格、清算价格、内在价格和市场价格。股票评估与股票的票面价格、发行价格及账面价格关系并不十分紧密,而与股票的内在价格、清算价格和市场价格有关。股票清算价格是公司清算时公司的净资产与公司股票总数之比值。如公司真正到了清算地步,对于公司股票清算价格的评估的实质等于对公司净资产的评估,并要考虑公司清算费用等因素。
股票的内在价格是一种理论价格或模拟市场价格,它是根据评估人员对股票未来收益的预测经过折现得到的股票价格。股票内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公司的发展前景、财务状况、管理水平及获利风险等因素。当然也包括了评估人员对公司前景的个人判断。股票的市场价格是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的价格。在证券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的条件下,股票的市场价格就是市场对公司股票的一种客观评价,不需要人们再对股票做主观的判断。
(一)上市股票的评估
上市股票是指企业公开发行的,可以在股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股票。上市股票在正常情况下随时都有市场价格。以股票的理论价格为依据的评估可参见非上市股票的评估方法。
上市股票评估值=股票指数×评估基准日该股票市场收盘价
(二)非上市股票的评估
1.优先股的评估。在正常情况下,优先股在发行时就已规定了股息率。评估优先股主要是判断股票发行主体是否有足够的税后利润用于优先股的股息分配。这种判断是建立在对股票发行企业的全面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包括股票发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利润实现情况、股本构成中优先股所占的比重、股息率的高低,以及股票发行企业负债情况,等等。如果股票发行企业资本构成合理,实现利润可观,具有很强的支付能力,那么,优先股就基本上具备了“准企业债券”的性质,优先股的评估就变得不很复杂了。评估人员就可以以事先已经确定的股息率计算出优先股的年收益额,然后进行折现或资本化处理。
2.普通股的评估。普通股的股息和红利的分配是在优先股收益分配之后进行的,实际上是企业剩余权益的分配。这样一来,普通股预期收益的预测,相当于股票发行企业剩余权益的预测。因此,对普通股进行评估,就必须对股票发行企业进行全面的了解,具体包括:股票发行企业历史上的利润水平、收益分配政策;股票发行企业所在行业稳定性;股票发行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股票发行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预测;股票发行企业预期收益预测。
以上各种因素的分析和预测与企业整体评估中对企业的分析和预测基本相同,具体做法请参见企业整体评估。这里只假定上述的分析和预测工作已经完成,只研究普通股的评估技术。
为了便于普通股的评估,根据普通股收益的几种趋势情况,把普通股评估收益分为三种类型:固定红利模型、红利增长模型和分段式模型。
(1)固定红利模型。固定红利模型是针对经营一直比较稳定的企业的普通股的评估设计的。它根据企业经营及红利分配比较稳定的趋势和特点,以假设的方式认定企业今后分配的红利稳定地保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水平上。根据这些条件可运用固定红利模型评估普通股的价值。
(2)红利增长模型。红利增长模型适用于成长型企业的股票评估。成长型企业发展潜力很大,追加投资能够带来较高的收益。红利增长模型是假设股票发行未将企业的全部剩余收益以红利的形式分给股东,而是留下一部分用于追加投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样,就使得股票的潜在获利能力增大,红利呈增长趋势。根据成长型企业股票红利分配的特点,可按红利增长模型评估股票价值。
股利增长比率一般综合以下各因素来确定:企业发展前景及利润趋势;影响企业经营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企业负债和股本的比例;企业追加投入计划;企业领导者素质和管理水平,等等。其测定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是历史数据分析法;第二种是发展趋势分析法。历史数据分析法是建立在对企业历年红利分配数据的分析基础上,利用多种方法(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和统计平均法)计算出股票红利历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作为确定股利增长率的基本依据。发展趋势分析法主要是依据股票发行企业股利分配政策,以企业剩余收益中用于再投资的比率与企业股本利润率的乘积确定股利增长率g。
(3)分段式模型。分段式模型是针对前两种模型过于极端化、很难运用于所有股票评估这一特点,有意将股票的预期收益分为两段,以针对被评估股票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第一段时间的长短通常以能较为客观地估测出股票收益为限,或以股票发行企业的某一生产经营周期为限。第二段通常是以不直接估测出股票具体收益的时间为起点,采取趋势分析法分析确定或假定第二段的股票收益而分别运用固定红利模型或红利增长模型进行评估,然后将两段股票收益现值相加,得到股票评估值。

H. 债券价值评估方法

债券评估

(一)上市交易债券的评估

1.上市交易债券的定义

可以在证券市场上交易、自由买卖的债券。

2.评估方法

⑴对此类债券一般采用市场法(现行市价法)进行评估。

①按照评估基准日的当天收盘价确定评估值。

②公式

债券评估价值=债券数量×评估基准日债券的市价(收盘价)

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债券的价值,应在评估报告书中说明所有评估方法和结论与评估基准日的关系。并说明该评估结果应随市场价格变动而适当调整。

(2)特殊情况下,某种上市交易的债券市场价格严重扭曲,不能够代表市价价格,就应该采用非上市交易债券的评估方法评估。

[例 8-1]:某评估公司受托对某企业的长期债权投资进行评估,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余额为12万元(购买债券1 200张、面值100元/张)、年利率10%、期限3年,已上市交易。在评估前,该债券未计提减值准备。根据市场调查,评估基准日的收盘价为120元 /张。据评估人员分析,该价格比较合理,其评估值为:

‘正确答案’1 200×120=144 000(元)

(二)非上市交易债券的评估(收益法)

1.对距评估基准日一年内到期的非市场交易债券

根据本金加上持有期间的利息确定评估值。

2.超过一年到期的非市场交易债券

(1)根据本利和的现值确定评估值。

(2)具体运用

①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价值评估。

其评估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P=F/(1+r)n (8-2)

式中:

P-债券的评估值;

F-债券到期时的本利和(根据债券的约定计算)

r-折现率

n-评估基准日到债券到期日的间隔(以年或月为单位)。

本利和 F的计算还可区分单利和复利两种计算方式。

Ⅰ。债券本利和采用单利计算。

F=A(1+m×r) (8-3)

Ⅱ。债券本利和采用复利计算。

F=A(1+r)m (8-4)

式中: A-债券面值;

m-计息期限(债券整个发行期);

r-债券票面利息率。

I. 求上海财经大学考研436资产评估专业课大纲

你好,我从精学上海财经大学考研网上找到的2012年上海财经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

436 资产评估专业基础

一、考试目标

本项考试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工具; 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各类资产评估的基本内容;掌握财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分析方法。

二、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本大纲适用于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由各招生院校按照本大纲自行命题。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考试由经济学、资产评估学、财务管理 构成。其中经济学占 40%、资产评估学占 30%、财务管理占 30%。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考试满分为 150 分。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经济学

(一)经济学部分的考试内容
1、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需求与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2)供给与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3)弹性的定义,点弹性,弧弹性,弹性的几何表示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5)市场均衡的形成与调整,市场机制的作用
(6)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

2、消费者行为理论(1)效用的含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效用的基本假定(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4)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希克斯方法与斯卢斯基方法,吉芬商品3、生产理论(1)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边际报酬递减法则(2)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生产的三阶段论(3)等产量线、等成本线与生产者均衡,生产的经济区(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ES 生产函数4、成本理论(1)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2)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曲线族(3)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曲线,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的测度与变化规律(4)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的关系5、宏观经济学基础(1)国民收入核算(2)GDP 的概念与核算范围(3)GDP 的三种计算方法(4)GDP 与 GNP 的关系(二)经济学的考试要求1、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1)理解需求的概念,了解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需求函数和需求定律,掌握需求定律成立的条件,能运用需求定律分析问题,熟练掌握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点在线上的移动和线的移动之间的差别;(2)理解供给的概念,了解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掌握供给函数,熟练掌握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之间的差别;(3)掌握弹性的定义,了解弹性的特点,掌握点弹性,弧弹性两种计算方法并能实际应用计算,掌握弹性的几何表示;(4)掌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概念与计算公式,掌握各种弹性的取值范围及其对商品的分类意义;(5)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了解各种影响供给、需求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向,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供求分析工具分析各种因素变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6)掌握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2、消费者行为理论(1)理解效用的含义,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差别,了解对效用的基本假定;(2)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数学表示,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掌握其数学表示;(3)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掌握边际替代率的含义、几何解释与数学表示、理解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掌握预算线的含义及其斜率与截距的数学表示;掌握消费者均衡的 推导,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能运用消费者均衡条件分析消费者的决策;(4)理解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概念,能运用希克斯方法与斯卢斯基方法将价格效应分解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能根据分解结果判断正常品、劣制品与吉芬商品。

3、生产理论(1)理解生产过程和生产函数的含义,掌握短期与长期的差别,掌握边际报酬递减法则及其适用范围;(2)掌握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的概念及其数学形式与几何表示,掌握总产品、 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曲线的形式与彼此间的关系,掌握生产的三阶段论;(3)掌握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概念与特征、掌握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几何解释与数学表示,能够推导生产者均衡的条件,理解生产者均衡条件并能用以计算最优要素 组合,理解对生产经济区的分析,理解生产经济区与生产的三阶段论之间的关系;(4)掌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ES 生产函数的形式与参数的经济含义。4、成本理论(1)深刻理解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之间的差别;(2)理解短期成本函数的适用范围,掌握短期成本曲线的类型、形状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3)理解长期成本函数的适用范围,掌握长期成本曲线的类型、形状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掌握规模报酬的概念、测度方法与几何表示,掌握规模报酬先递增再持平最后递减的一般规律,掌握规模报酬递增与边际报酬递减之间的差别,了解规模报酬变化的原 因是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掌握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原因;(4)掌握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理解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的关系。5、宏观经济学基础(1)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思想与基本体系;(2)掌握 GDP 的概念与核算范围,能够判断哪些活动的成果不计入 GDP;(3)熟练掌握 GDP 的三种计算方法并能根据给定数据实际计算 GDP,掌握 GDP 的主 要特征与分析功能,了解 GDP 的主要缺点和优势;(4)掌握 GDP 与 GNP 的关系,了解两个指标各自的适用范围。 第二部分 资产评估学 (一)资产评估学部分的考试内容1、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1)资产评估的概念、特点(2)资产的含义与分类(3)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4)资产评估价值类型(5)资产评估的原则2、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1)市场法的定义和前提条件、应用、优缺点分析,运用市场法评估资产的程序,市场法中各项指标的估算(2)成本法的定义和前提条件、应用、优缺点分析,运用成本法的程序,成本法中各项指标的估算(3)收益法的定义和前提条件、应用、优缺点分析,运用收益法的程序,收益法中各项指标的估算(4)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3、机器设备评估(1)机器设备的定义及其分类,机器设备评估的特点和程序(2)机器设备的核查和鉴定

(3)机器设备重置成本的构成和估算,机器设备的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及其估算(4)运用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的基本步骤及比较因素分析4、房地产评估(1)房地产的概念、特征及评估程序(2)建筑物评估的特性、需考虑因素和原则(3)建筑物评估成本法、市场法、残余估价法(4)土地资产的分类及特性,土地资产价格体系,影响地产价格的因素,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原则(5)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与假设开发法5、无形资产评估(1)无形资产的特点、分类,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无形资产评估的程序(2)无形资产功能特性和评估前提,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法应用及各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3)无形资产成本特性,无形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的应用(4)专利权评估、非专利技术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5)商标权评估的方法(6)商誉的特点及评估方法6、流动资产评估(1)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和程序(2)材料评估、在产品评估、产成品及库存商品的评估(3)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待摊费用、预付费用和短期投资、现金及各项存款的评估7、长期投资及其他资产评估(1)长期投资评估的特点和程序(2)上市债券、上市股票的评估方法,非上市债券、非上市股票的评估方法(3)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一般选用收益法)(4)作为资产评估对象的其他资产的界定,其他资产的评估方法8、企业价值评估(1)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2)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范围及其评估程序(3)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应用(4)企业价值评估的资产基础法、市场法的应用9、资产评估报告(1)资产评估报告的概念、类型、作用(2)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3)资产评估报告的利用10、资产评估准则(1)中国制定资产评估准则的必要性(2)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内容(二)资产评估学的考试要求1、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1)掌握资产评估的概念和特点(2)能够科学界定资产,明确资产类别

(3)理解和把握各种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定义、涵义及作用,熟悉决定和影响价值类型的因素(4)了解资产评估的原则2、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1)深刻理解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的涵义及应用前提和应用程序(2)掌握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应用中各类指标参数的估算与确定(3)掌握如何选择资产评估方法3、机器设备评估(1)了解机器设备核查鉴定的方法(2)能够运用成本法估算机器设备的价值(3)能够理解和估算机器设备的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4)掌握估算进口设备重置成本的方法(5)掌握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的步骤4、房地产评估(1)把握房地产的概念和特征,能够科学界定房地产的涵义,并了解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的特征,深刻理解房地产评估的特点(3)掌握建筑物评估市场法的原理、使用范围、应用、程序,熟悉建筑物残余估价法(4)了解土地资产价格体系及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原则(5)掌握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和假设开发法5、无形资产评估(1)明确无形资产的内涵和权利,了解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2)了解无形资产功能特性和评估前提(3)把握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评估的特征,掌握估算其价值的方法(4)掌握无形资产收益额的预测和利润分成率的估算方法(5)掌握商誉的特征,明确商标权与商誉的区别6、流动资产评估(1)了解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和程序(2)掌握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评估的方法(2)掌握应收账款评估的方法(3)把握评估预付费用的主要依据7、长期投资及其他资产评估(1)理解长期投资评估的特点(2)能够正确利用收益法评估长期投资8、企业价值评估(1)能够科学界定企业的性质、特点及企业价值的涵义,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2)掌握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因素(3)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能够把握方法应用中的各种参数(4)掌握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价值的优点与局限性(6)掌握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模型及其优缺点9、资产评估报告(1)掌握资产评估报告及其种类(2)掌握资产评估报告的内容10、资产评估准则

J. 债券和股票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是怎样的

1. 股票的估价与债券的估价有何异同

股票估价是通过一个特定技术指标与数学模型,估算出股票在未来一段时期的相对价格,也叫股票预期价格。

股票估价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市盈率估值.比如钢铁业世界上发达国家股市里一般是8-13倍的市盈率.所以通过这种估值方法可以得出一般钢铁企业的估值=业绩*此行业的一般市盈率.

第二种是根据市净率估值.比如一个资源类企业的每股净资产是4块,那么我们就可以看这类企业在资本市场中一般市净率是多少,其估价=净资产*此行业一般市净率.这种估价方法适合于制造业这类主要靠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象IT业这类企业就明显不合适用此方法估值了.

债券估价基本原理:

债券作为一种投资,现金流出是其购买价格,现金流入是利息和归还的本金,或者出售时得到的现金。

债券的价值或债券的内在价值是指债券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即债券各期利息收入的现值加上债券到期偿还本金的现值之和。只有债券的内在价值大于购买价格时,才值得购买。

2. 债券价值评估方法

债券评估

(一)上市交易债券的评估

1.上市交易债券的定义

可以在证券市场上交易、自由买卖的债券。

2.评估方法

⑴对此类债券一般采用市场法(现行市价法)进行评估。

①按照评估基准日的当天收盘价确定评估值。

②公式

债券评估价值=债券数量*评估基准日债券的市价(收盘价)

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债券的价值,应在评估报告书中说明所有评估方法和结论与评估基准日的关系。并说明该评估结果应随市场价格变动而适当调整。

(2)特殊情况下,某种上市交易的债券市场价格严重扭曲,不能够代表市价价格,就应该采用非上市交易债券的评估方法评估。

[例 8-1]:某评估公司受托对某企业的长期债权投资进行评估,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余额为12万元(购买债券1 200张、面值100元/张)、年利率10%、期限3年,已上市交易。在评估前,该债券未计提减值准备。根据市场调查,评估基准日的收盘价为120元 /张。据评估人员分析,该价格比较合理,其评估值为:

‘正确答案’1 200*120=144 000(元)

(二)非上市交易债券的评估(收益法)

1.对距评估基准日一年内到期的非市场交易债券

根据本金加上持有期间的利息确定评估值。

2.超过一年到期的非市场交易债券

(1)根据本利和的现值确定评估值。

(2)具体运用

①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价值评估。

其评估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P=F/(1+r)n (8-2)

式中:

P-债券的评估值;

F-债券到期时的本利和(根据债券的约定计算)

r-折现率

n-评估基准日到债券到期日的间隔(以年或月为单位)。

本利和 F的计算还可区分单利和复利两种计算方式。

Ⅰ。债券本利和采用单利计算。

F=A(1+m*r) (8-3)

Ⅱ。债券本利和采用复利计算。

F=A(1+r)m (8-4)

式中: A-债券面值;

m-计息期限(债券整个发行期);

r-债券票面利息率。

3. 债券股票估价怎么算啊

这个比较困难,相对复杂,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其《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得出了一个十分简便的成长股估价公式:

价值=当前(正常)每股收益*(8.5+两倍预期年增长率)

该公式计算出的数据十分接近一些更加复杂的数学计算例如(折现现金流估值模型)所得出的结果

增长率这一数据我认为应该取随后7到10年之间的数据并且还要剔除非经常性损益

本公式其实是求市盈率公式的变换形式:市盈率=当前价格/每股收益,所以(8.5+两倍年预期增长率)也就是表示当前市盈率

下面拿“格里电器”来举例子:从和讯网可以得例如格里2010年每股收益大约为1.23人民币,2011预期每股收益和2012年预期每股收益的数值可以保守计算出它大约每年18%%的速度增长(得益于国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所以:

1.23*(8.5+18*2)=54.73人民币

所以他的每股价值大约为55元,现价22.8元价格远远低于当前价值处于低估区间安全边际很大,这是一个例子,简单的估价模型,他计算出来的数据和经典传统的折现现金流估值法计算的数据结果相差无几,下面是折现现金流估值的例子…关于股票估值最难的就是对自由现金流的增长率和价值折现率的确定,如果稍有失误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增长率估计过快将导致股价过高从而产生错误的安全边际,这对投资人来说将是致命的,如果增长率估计太过保守虽然很安全但是直接导致股价低估进而可能过早抛售,赚不到可观的价差利

阅读全文

与收益法是评估非上市股票和债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股值得长期持有股票前10 浏览:930
华迈科技股票6 浏览:869
股票银行卡停户多久能取钱 浏览:830
只做一只股票创业板 浏览:633
股票交易数据假的 浏览:725
数知科技股票的增发价是多少元 浏览:66
香港的股票趋势 浏览:333
tcl科技股票今天价格 浏览:121
成都银行股票历史最低价 浏览:175
全球股票大跌对黄金白银影响 浏览:699
一个股票里有多个主力时 浏览:392
中国银行股票大单成交明细 浏览:512
创业软件回购股票 浏览:50
华泰证券股票能买么 浏览:59
股票里面的总资产是什么 浏览:808
银行股票多长时间翻一倍 浏览:833
数据分析服务商股票 浏览:746
股票账户显示禁止转出 浏览:324
中国国人如何买国外英国的股票 浏览:883
炒股票的如何赚钱而不是解套 浏览: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