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们购买的股票和债券不记入GDP,这是为什么
GDP只是一个人为定义的概念。全称是国内生产总值。我们通常将国民总收入直接等同于GDP。这是一个简化的模板,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必须来自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即使无论初级收入和次级收入,也有资本收益收入。
经济投资是资本产出的增加或置换,即兴建新工厂、购买新机器设备等。人们购买债券或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而不是实际的生产营销活动。人们购买债券或股票是一种财产转移活动,因此不是具有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只有当公司从人们那里获得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然后购买工厂或机器设备时,才被认为是一种投资活动。
B.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是投资
因为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就是一种收益权,投资就是受益权的一种具体体现方式。投资,狭义的理解为:资金投入。购买股票、债券就属于资金投入,一种投机行为。而经济学上的投资,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而人们购买股票债券的行为并不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是货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
经济学里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或者建设新厂房、机器设备和增加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购买债券或者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能计入GDP。当公司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者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和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
拓展资料:
1、对于市场投资来说,就是直接和间接的区别,因为股票是你用钱购买的相关企业的股权,也就是收益权,可以直接作用于市场。债券是从政府购买的定期有形固定收益的一种证明。政府将所得款项用于大型公共建设和大型跨区域跨行业项目(你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于个人风险,股票风险大于债券,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因为政府以自身的诚信来保障债权,一般来说相对稳定。股票不一样。一旦行业形势恶化,股价可能会暴跌,甚至企业破产清算,你的收入最终会归零。
2、投资是指国家、企业和个人为特定目的,相互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利互惠,转移资金的过程。也是特定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在可预见的未来获得收入或资本增值而在某一领域投资足够数量的资金或实物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前者是用金钱投资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得一定的利润。后者是用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投资是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以资本推动项目产业化综合体发展的经济活动。
3、投资是一种营利性商业活动,其中货币收入或任何其他可以衡量其货币价值的财富所有者牺牲当前消费,购买或购买资本货物,以实现未来的价值升值。投资一词在金融和经济中有几个相关的含义。它涉及财产的积累,以便在未来获得利益。从技术上讲,这个词的意思是“把东西放在别处的行为”(可能最初与人们的衣服或“衣服”有关)。从金融的角度看,与投机相比,投资的时间周期更长,往往是为了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获得相对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入,这是未来的积累。
4、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当期投入一定的资金,并期望在未来获得回报。回报应该能够补偿:投资资金占用时间,预期通胀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企业的投资活动明确分为两类:为国内再生产奠定基础,即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对外扩张,即以现金支付对外股权和债权。
C. 购买的股票是否计入GDP,那些可以计入GDP
应该是计入的,任何交易行为都计入GDP。来一个相关笑话:
有两个非常聪明的经济学天才青年,他们经常为一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争辩不休。一天饭后去散步,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两位杰出青年又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五千万。五千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 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五千万。
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的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五千万了。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五千万。于是,甲毫不犹豫吃了下去!甲心满意足的收回了五千万。
可突然,天才们同时号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却白白的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他们的导师,一位着名的经济学泰斗给出解释。
听了两位高足的故事,没想到泰斗也号啕大哭起来。好容易等情绪稳定了一点,只见泰斗颤巍巍的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1个亿啊!1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我代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1个亿的产值!”。
D. 如何判断该不该计入GDP
判断依据:记住只有生产出实际产品或服务才能计算进GDP。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长或更换资本市场的支出,即购买厂房,设备和储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并不是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也不计人GDP,当公司从人们手中取得出售债券和股票的货币资产去购买厂房和机器设备是才叫投资活动。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一,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二: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三:支出法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从支出法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1.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服装、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属于消费。
2.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住宅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
3.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
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
E. 购买普通股票是否计入gdp
不计入。
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不把股票买卖计入GDP是因为: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股票市场没有生产产品或者服务,不属于GDP要计入的范围。
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买卖,仅仅意味着金融产品所有权的转移,不意味着增加新的GDP,所以不计入GDP。
拓展资料:
一、哪些股票可以进行维权索赔
根据《证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等司法解释,上市公司存在虚假陈述并被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因上市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而导致亏损的投资者可以要求赔偿,赔偿范围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及利息损失。虚假陈述具体包括四种:虚假记载,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在披露信息时,将不存在的事实在信息披露文件中予以记载的行为。误导性陈述,是指虚假陈述行为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或者通过媒体,作出使投资人对其投资行为发生错误判断并产生重大影响的陈述。
二、股票索赔的过程
股票索赔的过程大致分以下步骤:证监会(局)立案调查→行政处罚决定书→法院立案 → 法院审判
1、立案调查时间一般6个月,最短的37天(雅百特),最长二年以上。一旦被立案调查,说明已掌握违法的初步证据,一般会被证监会行政处罚。
2、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是法院立案的前置程序,一般在处罚告知书或决定书下达后法院才会正式立案(虽然现在已经取消前置规定,但审理时还是会考虑处罚决定书)。
3、股票维权准备工作一般从上市公司公告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之日起就开始了,因为立案调查后的交易会对股票索赔产生很大的影响。
F. 为什么购买股票和债券的支出不包括在GDP
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将钱从一个人的口袋转移到另一个人的口袋,所以购买没有创造任何新价值。虽然,个人购买这些金融产品,命名为所谓的投资行为,事实上,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而是财富的主体,从一个人或公司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公司,当然,如果公司拿到募集资金投资的话,也会计入GDP,所以出于同样的原因,股息不能包括在 GDP 中。
因为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 股息来自公司的部分利润,它已作为公司收入计入GDP,因此,分配给个人投资者时,不能再计入GDP,对于市场投资来说,直接和间接是有区别的,因为股票是你用货币买入相关公司的股权,是一种收益权,可以直接作用于市场,债券是您从政府购买的定期可见固定收入的证明。
G. 购买普通股票是否计入GDP
不计入。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买卖,仅仅意味着金融产品所有权的转移,不意味着GDP的新的增加。至于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等筹集的资本,已经或将会在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上体现和收入。GDP是指既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者一年)内,一国领土上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总值。其重要点是最终产品和当期生产。
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只是资产所有权的转移,而不是当期的生产值,因而是不计入GDP的。这就相当于二手市场上买卖东西,只是旧东西所有权的转移,不计入GDP。
一.因为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
2、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3、自有住房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以及付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生产。
而股票交易是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不在以上三者范围内,所以购买普通股票不算入GDP。
二.GDP计算过程:
1、初步估计过程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
2、初步核实过程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
3、最终核实过程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全面、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准确些。
H. 人们购买的股票和债券为何不记入GDP
因为购买股票和债券本身并不产生价值。打个比方来说,有一个国家有三个人,分别是A、B和C,这三个人每个人身上有一千元。A创立了一个公司,发行了这个公司的股票,一股的价格是1元,A用1000元买入了1000股,B和C同样也买入了1000股。这个时候这个国家的GDP水平是没有变化的,本质上并没有生产出额外的价值。也就是说只是把一个人的钱放到了另外一个人那里,这样来计算的话自然是不算入到GDP中的。现在的股市同样也是这样,人们购买债券也不会计入到GDP中去。
I. 股票 债务购买算不算入GDP红利算入GDP吗
都不算。
股票、债券的购买都只是财富主体的转移。购买行为并没有创造出任何新的价值。虽然,个人购买这些金融产品,冠名一个所谓的“投资”行为。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只是财富的主体,从一个人或者公司,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当然,公司拿到募集的资金进行投资,就算入GDP了。
红利,同理也不能算入GDP。因为这里有个重复计算的问题。红利,来自公司利润的一部分。已经作为公司的收入计入GDP了。所以,发放到投资个人手里的时候,就不能再次算入GDP了。
J. 购买股票和债券的支出不包括在GDP,这是为什么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GDP,搞清楚这个了的话,后面一切就很好懂了,那么什么GDP呢,官方给出的说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也就是说一只鸡,一头猪,都是农民们养出来的,有人花钱来买,就会刺激农民们更加勤快的养鸡和养猪,这样的话物质条件就上来了,市面上的商品也充足了,这就是创造了价值。记住GDP一定是要创造了价值,才能被计算在内的。如果还不懂得话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A是养鸡的,B是养猪的,C是养牛的,有一天C花了100块钱在A手里买了鸡,这时候A赚了这100块钱,后面A又去B手里买猪,这时候B又赚了100块钱, 接着B又拿钱去买C的牛,C又赚了100块钱, 从这个故事里面你看起来好像大家都赚了钱,其实只有100块钱在这3人中间流动,而这100块钱的流动创造了一只鸡,一头猪,和一头牛这300块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