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大多人都认为5月份股票会涨
因为奥运会前国家会不择手段让股市稳定下来!近期是今年的一次机会!下周继续反弹逼空!目标4200点!30日沪深股市高开高走,大盘权重股集体带头上攻,中国石化率先涨停,中国石油也大幅拉升,午后沪指继续放量上扬,盘中一度收复3700点整数关口。 板块方面,金融、石油、钢铁等板块位居涨幅榜前列,奥运概念股也表现较强。两市超过1500只个股上涨,涨停个股超过40只。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于3693.11点上涨169.70点,深圳成指收于13504.90点,上涨624.00点,两市共成交2264.9亿元,成交量大幅放大。 业内人士认为,今天市场大幅上扬,一是因为昨天发改委公布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好于预期,二是二季度限售股解禁总量较小,且制度上已经有所约束,市场对扩容压力担心有所减轻,三是因为大家对红五月的期待。一季度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0%,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一个增速。从资金的情况来看二季度的资金的状况应该比一季度要好很多,整个市场大小非解禁和机构配售的数量应该都是比较小的,此外的话,基金的分红压力也已经消除,另外最近各个基金公司都在发行新的基金也会对市场的资金带来一些新的增量。我们认为五一节后出现开门红的概率比较大。 中国平安靓丽季报领涨大局,中国石化600028强势涨停,农业板块继续走强,形成逼空形势.最后上证指数大涨170点,深成指也成功突破压力线!节后反弹继续!从前日大盘的分时图来看,上午股指呈现的是稳步上扬的态势,后一个低点比前一个低点高,后一个高点也比前一个高点高,这表明主力在有条不紊地收集筹码。下午开盘之后,股指表现为一种欲加速突破之势,但是由于成交量跟不上,被抛盘迅速打低,股指出现了一波放量跳水的走势,尾盘又被多头拉起来。虽然股指出现了一波放量跳水,但尾盘拉升量价配合理想,多方阵营毫无混乱之象,表明了主力放量打压为吃货,逼散户交出筹码为目的,然后又一口气向上扫盘。 再根据近期两市的几类指数来分析后市行情,标本为上证指数、深圳成指、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时间为3月18日至昨日。 在4月9日的时候,笔者为这几类指数做了一个涨跌统计,发现从3月18日以来,深成指的跌幅为其中最小的,因此就把它作为转势信号的领先指标来看。 我们从15分钟K线图来看几类指数,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从3月18日以来,上证指数、上证50、沪深300指数呈现两种不同斜率的下跌,并且目前的上涨都已经突破了前期下跌中形成的所有压力线,目前仅有深成指的压力线还没有被突破。如果大盘要发动第二轮攻势,那么深成指肯定会突破压力线,目前该压力线在13100点附近,此压力线为最后的安全介入屏障。今日只要深成指突破了这条压力线,那么就应该是最后的买入机会。 节后有望继续上攻 板块方面由于奥运会临近可重点关注传媒板块.个股可关注:中国平安601318.持股期货和参股券商的津滨发展000897,十送四,近期表现活跃,底部放量明显.002097形态完好,突破在即.低价股TCL集团也有活跃迹像.另外可关注化肥板块低价低市净率的鲁北化工600727.国阳新能绩优煤炭股600348,近期十送五.也可关注.
❷ Tcl涓嫔懆闄愬敭镶¤В绂侊纴鏄涓嶆槸镶′环浼氢笅璺
镶$エ娑ㄨ穼涓岖敱瑙g佸喅瀹氾纴骞朵笖镶$エ瑙g佷笉浠h〃澶ц偂涓滈┈涓婂噺鎸侊纴镶$エ娑ㄨ穼鐢变緵姹傚叧绯汇佽祫閲戦噺銆佷笟缁┿佹敛绛栥佹秷鎭绛夊氭柟闱㈠洜绱犲喅瀹氥傝偂绁ㄨВ绂佹剰锻崇潃澶ч噺镄勯潪娴侀氲偂鍙浠ヨ繘琛屾祦阃氾纴鍑忔寔闇瑕佹彁鍓嶅彂鍑哄叕锻婏纴闱炴祦阃氲偂鍗犳昏偂链5%浠ヤ笂镄勶纴涓鑸瑕佹眰涓ゅ勾浠ヤ笂镓嶈兘鍑忔寔锛岄潪娴侀氲偂鍗犳昏偂链浣庝簬5%镄勶纴涓鑸瑕佹眰鍦ㄤ竴骞翠互钖庢墠鑳藉噺鎸併
镶$エ瑙g佺殑瀹氢箟鏄闄愬敭镶¤繃浜嗛檺鍞镓胯烘湡锛屽彲浠ュ湪浜岀骇甯傚満镊鐢变拱鍗栥备竴鑸𨱒ヨ达纴瑙g佸綋镞ュ紑濮嬶纴瑙g佺殑镶$エ灏卞彲浠ヨ嚜鐢变氦鏄撱备紒涓氭寔链夌殑闄愬敭镶″湪瑙g佸墠宸茬捐㈠岗璁杞璁╃粰鍙楄╂柟锛屼絾链鍙樻洿镶℃潈锏昏般佷粛鐢变紒涓氭寔链夌殑锛屼紒涓氩疄闄呭噺鎸佽ラ檺鍞镶″彇寰楃殑鏀跺叆銆
鎸夌収璇佺洃浼氱殑瑙勫畾锛岃偂鏀瑰悗镄勫叕鍙稿师闱炴祦阃氲偂镶′唤镄勫嚭鍞锛屽簲褰挞伒瀹堜笅鍒楄勫畾锛氾纸涓锛夎嚜鏀归潻鏂规埚疄鏂戒箣镞ヨ捣锛屽湪12涓链埚唴涓嶅缑涓婂竞浜ゆ槗鎴栬呰浆璁╋绂锛堜簩锛夋寔链変笂甯傚叕鍙歌偂浠芥绘暟5%浠ヤ笂镄勫师闱炴祦阃氲偂镶′笢锛屽湪鍓嶉”瑙勫畾链熸弧钖庯纴阃氲繃璇佸埜浜ゆ槗镓鎸傜墝浜ゆ槗鍑哄敭铡熼潪娴侀氲偂镶′唤锛屽嚭鍞鏁伴噺鍗犺ュ叕鍙歌偂浠芥绘暟镄勬瘆渚嫔湪12涓链埚唴涓嶅缑瓒呰繃5%锛屽湪24涓链埚唴涓嶅缑瓒呰繃10%銆傚彇寰楁祦阃氭潈钖庣殑闱炴祦阃氲偂锛岀敱浜庡弹鍒颁互涓婃祦阃氭湡闄愬拰娴侀氭瘆渚嬬殑闄愬埗锛岃绉颁箣涓洪檺鍞镶°
涓镶¤В绂侀氩父𨱒ヨ翠细浣垮缑镶$エ渚涚粰澧炲ぇ锛岃偂绁ㄩ渶姹备笉鍙樼殑𨱍呭喌涓嬶纴镶′环浼氢笅琛岋纴浣嗘槸鍏蜂綋闇瑕佺粨钖堣В绂佹椂璇ヤ釜镶$殑锘烘湰闱銆佹墍澶勭殑浠蜂綅鍜屽綋镞剁殑澶х洏𨱍呭喌銆
姣斿傛湁镄勪釜镶″凡缁忚秴璺屾垨鍒版í鐩樼獊镰村尯锘燂纴闾d箞涓镞﹁В绂侊纴镶′笢鏋佹湁鍙鑳芥媺楂桦嚭璐э纴鍙崭箣涓鍙涓氱哗涓崭匠镄勪釜镶¤В绂佹垨钥呴珮浣嶉偅涔堜笅璺屽彲鑳芥уぇ锛屽綋铹惰缮瑕侀傚綋缁揿悎褰撴椂澶х洏璧板娍锛屽叿浣挞梾棰桦叿浣揿垎鏋愩
涓鑸瀵逛簬澶у瀷锲戒紒锛屽ぇ闱炶В绂佸啿鍑昏缉灏忥纴锲犱负锲芥湁璧勬湰寰埚皯浼氩噺鎸併傝屽逛簬鍒涗笟𨱒裤佷腑灏忔澘杩欑被鍒堕犳毚瀵岀炶瘽镄勬澘鍧楋纴鍒欓渶瑕佷缭鎸佽皑鎱庯纴涓鑸閮戒细寮曞彂澶ц穼銆
姝ゅ洖绛旂敱搴锋尝璐㈢粡鎻愪緵锛屽悍娉㈣储缁忎笓娉ㄤ簬璐㈢粡鐑镣逛簨浠惰В璇汇佽储缁忕煡璇嗙戞櫘锛屽夊畧涓扑笟銆佽拷姹傛湁瓒o纴锅氱栌濮撶湅寰楁哕镄勮储缁忓唴瀹癸纴鐢ㄧ敓锷ㄥ氭牱镄勬柟寮忎紶阃掕储缁忎环鍊笺傚笇链涜繖涓锲炵瓟瀵规偍链夊府锷┿
鎶曡祫阃熸姤锛氩害灏忔弧閲戣瀺钬滃畾链熺泩钬
瀹氭湡鐩堟槸搴﹀皬婊″钩鍙颁笂链鍙楁㈣繋镄勭ǔ锅ュ瀷鐞呜储浜у搧锛屾洿澶氢骇鍝佷俊鎭鍙浠ラ氲繃搴﹀皬婊¢噾铻岮PP浜呜В銆
❸ 股票常识教教我~~~~`
一、委比是衡量某一时段买卖盘相对强度的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
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
委买手数:现在所有个股委托买入下三档的总数量。
委卖手数:现在所有个股委托卖出上三档的总数量。
委比值的变化范围为-100%到+100%,当委比值为-100%时,它表示只有卖盘而没有买盘,说明市场的抛盘非常大;当委比值为+100%时,它表示只有买盘而没有卖盘,说明市场的买盘非常有力。当委比值为负时,卖盘比买盘大;而委比值为正时,说明买盘比卖盘大。委比值从-100%到+100%的变化是卖盘逐渐减弱、买盘逐渐强劲的一个过程。如某一时刻,股票G的买入和卖出委托排序情况如下:
序号 委托买入价 数量(手) 序号 委托卖出价 数量(手)
1 3.64 4 1 3.65 6
2 3.60 7 2 3.70 6
3 3.54 6 3 3.75 3
4 3.50 6
现在委托买入的下三档的数量为17手,卖出委托的上三档数量为15手,股票G在此刻的委比为:
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
=(17-15)/17+15100%
=6.66%
委比值为6.66%,说明买盘比卖盘大,但不是很强劲。
二、换手率
换手率计算方法:
对于换手率这一指标,很多老股民都颇为熟悉。它的计算公式为:换手率=(成交股数/当时的流通股股数)×100%。按时间参数的不同,在使用上又划分为日换手率、周换手率或特定时间区间的日均换手率等等。
很多专业书籍都对换手率的使用有如下阐述:换手率高,反映资金进出频繁。如果换手率高且伴随股价上涨,说明资金进入意愿强于退出意愿;而换手率高伴随股价下跌,则说明资金退出意愿强烈。
实际上,换手率的高低仅反映交投活跃度,至于资金是进还是退其实很难判断。成交量也反映出一定的交投程度,但没有换手率实用效果好。如中信证券(600030)在4月30日成交量创出2005年9月27日以来的单日最大成交量,但换手率仅为4.15%。可见,很高的成交量,并不意味着很高的换手率。大盘股和高价股很容易出现较高的成交量,但考量其交投活跃度则需要借助换手率来进行判断。这就是换手率相比于成交量的优势。中信证券在较长时间里出现单日成交巨量,而日换手率却不太高,说明较多筹码被锁定,较多流通股股东抱着坚定持有的信心。中信证券4月30日的股价当时为历史最高,如果仅看成交量创出天量,就会误以为有大规模套现行为,但实际上交投处于中等水平,因此,后市仍迭创新高。
换手率的具体应用:
在具体应用方面,换手率过高的确需要加以关注。小盘股换手率在10%以上便处于值得警惕的状态,中盘股在15%左右,大盘股则在20%以上。如*STTCL5月24日换手率为16%,而其流通A股为22亿股,短期内风险还不大。而白猫股份5月24日换手率达19%,而其流通A股仅为1980万股,则需高度警惕。另外,在阶段性或历史性高位出现大比例换手率,并不一定意味着出货行为,投资者尚需分析判断公司的基本面质地和潜在的利好或利空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如大众交通5月24日换手率为14%,其流通A股为6亿股,但该公司持有20多家其它上市公司股权,限售股陆续解禁后若套现,将促成业绩和现金流的明显改善,仍处于价值发现过程中。
通常情况下,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是很高的。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越高越好。因为在新股申购的时候,股票是以现金进行申购中签获得的,持股相当分散,而在上市首日出现极高的换手率,则说明吸筹积极。如重庆钢铁在2007年2月28日上市首日换手率高达78.52%。尽管次日便出现下跌,但不久便持续走高。
相反,换手率低说明交投清淡,但未必是不好的事情。如天音控股在1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直保持长时间的低换手率和横盘走势,尽管其间公司还实施了相当丰厚的年报分配方案,但股价走势仍是无人喝彩的迹象。不过,该股最终实现了向上突破,颇考验持股者的耐心。还有S吉生化4月底以来连续涨停,而且换手率极低,则是因为其资产重组方案颇有诱惑力,即拟向西航集团定向发行并收购资产,目前价格距离合理价值仍有上行空间,而导致市场的惜售行为。
总体看,换手率主要还是反映市场交投的表象,要据此来判断机构动向和股票后势走向,则还需要借助其它指标和基本面因素来综合评判。如同我们在用温度计测量体温发现度数偏高,若简单地作出感冒的判断,显然是不正确的。医生往往还会通过其它检查来找出体温偏高的原因。投资者应该认识到,应正确地学习使用分析工具,同时要理性分辨那些依据单一数据或指标便给出买卖建议的所谓“点石成金”术。
三、量比
量比是一个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它是开市后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与过去5 个交易日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之比。
其公式为:
量比=现成交总手/(过去5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当日累计开市时间(分))
当量比大于1时,说明当日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要大于过去5日的平均数值,交易比过去5日火爆;而当量比小于1时,说明现在的成交比不上过去5日的平均水平
四、振幅
振幅就是股票开盘后的当日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差和和前日收盘价的比差.
……
更多的见:http://focus.jrj.com.cn/special/more/TextMore_1046/1046_1.htm
❹ 五月份股票板块走的最好的是那些啊
可以轻仓介入近期主力资金介入明显的医疗板块,地震的发生也会对该板块带来短线机会。
虽然昨天的大地震不会对股市造成致命的影响,但是心理层面的弱化和相关受灾公司的复盘后可能波及股市,CPI可能因为四川的需求问题继续高位运行,继续加大了宏观调控的的预期,而中国银行决定5.20日开始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再次对现在投资者很弱的信心产生很大压力。大盘短线不是太乐观。
大盘反弹后连续拉升后遇到的抛压和上方的均线压制比较重,现在已经连续多个交易日震荡走低,已经逼近20、30均线了,20.30日均线不能够失守,如果失守反弹可能就到此为止了。从日线状态显示,大资金进出指标之前几个交易日就被击穿了连续下行,短时间的下降趋势就不可避免了,而在周线状态下大资金进出指标已经被压缩在两条趋势线之间,大盘选择方向的时候来了,3567这个支撑点位失守无法在短时间内强势收复,机构可能会选择继续做空,大盘可能会再次考验3000点的政策支撑,前期拉高时由于已经抛售了不少的筹码,所以这波如果杀跌机构自己筹码利润缩水的负担又小了不少。现在要注意控制仓位),如果大盘复制上次熊市场中连续的下跌强势反弹冲击年线,最后以失败收场,加速下跌探底的走势就要小心了(没人希望这样,但是股市的运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股评机构都在造好后市不得不多分谨慎),总的来说大盘的这次反弹比预期中的还弱,大盘只有强势突破并站稳3800后市才有戏,那将是个标志。反弹有望延续至4400附近,突破不了反弹行情就有可能让股评们预测的5000点以上的希望再次落空。
大盘(从WVAD指标上看该指标从1.28日零线被击穿来之前第一次上穿零线发出了中线投资者买入信号,但是该指标今天再次失守要注意风险了),而且后市如果再次快速缩量下跌就不乐观了,建议逢高出局规避风险,之前印花税降低带来的巨额疯狂资金狙击股市时,本人曾以为主力机构的减仓行为应该会有所减缓,虽然仍然认为机构会继续拉高出货但是并不认为当天会出货。但是当天盘中曾经有波巨大资金的抛售行为,大幅度打压股指将巨大的疯狂追高资金都打得招架不住,原来以为是大小非所为,现在结果出来了。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在当天基金和保险两大机构借大涨大幅度减仓高达317亿,广大散户再次成为追高的主要力量。而这几天累积下来主力资金如果仍然是保持24日的抛售态势,从24日到现在,机构减仓估算接近500亿,而这些筹码再次落到了散户手里,主力出货态势不停止,后市仍然不乐观,而宏达股份打开跌停后小非放量出货,根据统计平原实业和益多园房产减持分别达到696万股和751.36万股悉数清仓,一天之内合计出售比例达到2.81%远远超过上次所谓的限制大小非一个月只能够出货0.99%的规定,而上证所的惩罚措施确是象征性的惩罚一下,对于已经清仓的小非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如果不能够妥善处理这个违规行为,今后“跟风者”不会在少数(这周冠福家用的大小非违规解禁超过了0.99%的限制达到1.19%,TCL打了个擦边球抛售了1.01%,跟风已经出现,这对机构来说是很大的心理压力),之前所谓的限制大小非的一系列所谓利好政策都成了一个漏洞百出的利好了。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转折点。投资者可以根据反弹的力度选择逢高减仓的点位,大盘反弹乏力的时候就是出局的时候。
资金的供需决定了股市的运行规律,买的资金多于卖的就涨,卖的多于买的就跌,而在一个趋势内因为一个大利空消息卖资金长期大于买资金,那这个较长的时间内都会是下跌行情。
大盘24日暴涨,而多数散户套在5000点上方,大多数股现在涨幅都没超过20%反弹相对较弱,大多数深套散户都不会选择卖出,现在的量能不能够简单的认为机构进来了等片面的认识,现在新老基金之间的搏弈非常复杂,新基金被迫建仓,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渐吐出筹码边打边撤逐渐降低仓位以规避大小非的压力,24日盘面曾经有过一波幅度很大的杀跌,在利好消息带来的巨大的疯狂资金面前能够把大盘打低这么多的绝对不是那些炒短线的散户和游资能够办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减持所为(现在数据已经出来了是基金和保险两大主力大幅度减仓317亿造成的)。看习惯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欢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愿意去分析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不想去承认的风险部分,不过该说的我还是要说,可以做为朋友们的参考,采纳与否可以自己抉择。这次的政策不排除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风险我们却仍然得关注,导致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资金和巨额增发,不是印花税,大小非解禁资金已经远远超过了主力资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资金能够选择的只有逐渐降低仓位,这样他们的损失会相对来说小些。而印花税的下调很多人认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变股市运行轨迹使行情反转,但是这种想法有点片面,印花税给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有2000个亿就很不错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兑现的资金量近3万亿,这相当于整个市场主力资金的规模,而这只是开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资金量还要以近6倍的数量进入流通市场,而大小非才是根本问题,最关键的是本来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钱来解决,就算由中央来解决这么巨大的资金中央也很难承受得起!
有专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个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税,现在已经做了,不过前面也分析了2000亿的资金量不足以支撑起近3万亿的大小非
二、将国有限售流通股划归社保基金,令其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国有限售股的拥有人数数量众多,资金量巨大,如果国家出政策强行将这类股划到社保基金阻止这类股权人套现,那国家怎么解决和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如果是让社保基金以购买的形式收购这类资金,又存在钱远远不够的问题)
三、效仿香港特区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立平准基金(需要钱呀)
四、效仿美联储向证券公司等投资机构直接国家注资,扩大市场对股票的需求(还是需要钱呀,维持社会平稳运行本来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让国家用财政收入来救股市不太现实)
所以说在有真正的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措施政策出现前,主力会看得很清楚的,实质问题不解决,还是会导致主力资金在大小非的逐渐的抛压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经出来了,就要顺短时间内的势而为,对机构来说拉高出货才是明智的,大资金投资股市也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当长期的股东。所以印花税现在建议暂时看成主力机构拉高出货的一个利好消息吧,在实质性政策出来前,主力都会对大小非一直处于警觉状态,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资金死得越惨。
而这段时间的新股以不可思议的疯狂数量发行没有断过,国家降低印花税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顺便满足股民要求的同时(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资金在现在的点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连续的大量新发基金也是借市场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么都没出,还是散户的钱)去接大小非,市场在短时间火暴的情况下,又引诱其他场外的资金介入,新股发行的资金压力也短暂缓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国有股减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进行时印花税调低的结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后主力再次出货,大盘再次震荡下行探底创下新低,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有点类似可以谨慎参考。
�0�2
但是在弱势状态下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可能因为恐慌的心理被数倍放大,请已经介入的散户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随时关注有没有什么利空消息再出来。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
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❺ 企业高层离职原因及代表人物
企业高层离职原因及代表人物
创业守业如同打天下,谁都知道人才的重要。但并非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跟随自己一同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的核心团队成员很可能一夕之间,就因为如下某种原因折戟离去。虽然人去人留不能勉强,但是一个创业者如果能把隐患有所把握,将尽可能减少高管离职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下详细阐述企业高管个人离职的25个原因。
1、个人发展需要
胸怀雄心的个人,在条件成熟以后,通常不甘心,永远屈居人下。一方面,他们是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他们也想验证自己究竟一个人行不行,能不能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这是鼓励也是诱惑,这种离职最富有正能量。不管是万科离职的高管徐洪舸和肖楠在深圳联合成立新地产公司,还是网易副总裁杨斌、京东商城原总裁助理刘爽,还是Fbook首席技术官布雷特·泰勒的自行创业,无非都是想验证,自己在更高层次上的价值。这种离职,最容易获得原老板理解、体谅甚至支持(投资)。
人物:李学凌,多玩游戏CEO。曾担任网易总编,2005年6月,李学凌离开网易创办了狗狗和多玩。2012年11月,欢聚时代(Nasdaq:YY)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2、价值观与战略分歧
个人与公司的发展理念产生分歧,这是离职中最富有悲壮情境的镜头。并肩战斗的好友,转眼间战略产生了分歧,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侧重都无法取得一致的时候,不能委曲求全,只好壮士断腕、弃卒保车、以换大局的折肱求全。如原麒麟游戏副总朱燕晨离职时就曾表示,公司把“始终拥有创业心态”的员工留到公司上市,就是个悖论。
人物:吴长江,雷士照明。1998年底,吴长江和另外两位同学杜刚与胡永宏在惠州创立了雷士照明。从股权结构看,吴长江占比45%,另两人55%。做大后,这赚的钱怎么用,几个人的看法就不一样。吴长江一直想把企业往大了做,赚了钱就要投入,而其他两位股东则希望赚了钱要分红。2005年董事会上大吵了一架后,决定分家。方案是:企业作价2.4亿元,吴长江从企业拿8000万元走人,作为交换,自己的企业拥有的股权归其他两位股东所有。董事会后3天,经销商聚集总部,强行介入分家,经销商举手表决要求吴留下。于是情形急转直下变成了胡杜二人各拿8000万元离开。
3、待遇和激励机制所致
战争年代是赤裸裸的武力掠夺,个人扮演血腥角色。商业时代是残酷的你进我出的竞争,个人扮演较文明身份。但是不管如何,个人攫取利益不变,只是分配方式在变化。对于商业时代的人们,利益获取更加稳定现实,所以待遇和激励机制成为人们参与某项事业的根本保障。很多人都知道“管理理论说破天,核心就一个:利益。”关键就是老板愿意拿出多少。网易门户这两年掀起的高管离职潮,跟丁磊太抠不无关系。从2004年开始,网易对很多高管,就没有过任何期权奖励。
4、遭遇瓶颈,转型
由于各自不同的求学、就业经历,高管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向的人生诉求,从而各自的精神状态几乎完全不一样,顺从的、接受的、安逸的、苦闷的、彷徨的、徘徊的、奋进的、亢激的……不一而论。一句话,许多不可诉求的历史原因造就了今天现实的结果,很多可能并非自己真正所希冀的。职业发展亦是如此,尤其是一些高管,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干若干年,一旦抽身面对社会的迅速变化,这个时候,内心所产生的变化急邃可知。这种职业发展到了一个高点之后,转型还是升华,自然遭遇瓶颈。在这种时刻,尝试新的转换,以期望真正职业生涯的升华,或者仅是换个口味式的生活,便成为高管屡屡选择离职的诱因。
人物:陈一丹,腾讯创始人之一。2013年3月20日,腾讯宣布陈一丹(Charles)将卸任首席行政官(CAO),担任公司终身荣誉顾问。腾讯在公告中称,陈一丹将继续担任腾讯公益慈善基金荣誉理事长,代表公司关注社会社区及公益慈善事业。腾讯表示,“在Charles的亲自领导和参与下,公司得以建立起执行高效的行政体系、科学管理的人力资源体系、领先的法律保障体系”。随着腾讯事业的壮大与稳定,陈一丹本人对教育与公益更加感兴趣。事实上,在腾讯任职的最后几年,他投入公益的关注比商业的时间已经要多。
5、套现脱身
对于一些公司,尤其是借壳或者强度包装上市的公司,当公司原始股东或者员工持有的股票过了法定的持有年限,即解禁时,很多高管现金为王,纷纷抛出自己的股票,套现以后,避免风生水起,离职华丽脱身。这也包括以辞职处置个人拥有的非限售股等等。这里的核心是套现,离职或前或后。根据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318家公司减持套现166亿元,其中,105家创业板公司减持套现37.92亿元。截至上半年2月27日,两市共有193家上市公司发布高管辞职公告,其中涉及117位高管辞职。以至于许多业内分析师,已经把每年开初几个月看成上市公司高管离职集中期,而便于套现就是其中多位高管辞职目的。
不久前碧水源高管就被广为诟病。2013年4月26日,碧水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俞开昌辞职。2012年10月25日,于龙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同年9月13日,陈关辞去公司副总经理及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2011年9月,郭辉因工作繁忙原因辞任公司董事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2010年9月,碧水源董事、副总经理梁辉辞职。据报道,仅近一年来,碧水源5位高管减持已达17宗,套现总额高达7亿元之巨。套项目的一目了然。
2009年上市的雅致股份,公司前副董事长官木喜和原总经济师官银洲前后辞职,也成功实现抛售原始股套现。
6、掌门人缺点外显太盛
任何人都有不足,创业者也不例外。但是作为执掌一方的掌门,如果不善于克制或者弱化自己的弱点,就很容易坏事。很多气盛急躁的创业者几乎都有同感,很多事情,自己本身不想那么处理的,可是一急躁就表达出来,结果也就变样了。早期可能事务繁忙,对团队影响不大。愈是后期,愈明显,忍无可忍,面临这样的掌门,是长期相伴还是退出,高管们自然会做出自我抉择。
人物:王航,好大夫创始人。王航和周鸿祎是同学,1998年他与周鸿祎一起创办3721,03年一起进入雅虎中国,06年两人相继离开雅虎中国创办了奇虎。2007年,王航离开奇虎创办好大夫。周鸿祎在优酷老友记一期栏目中提到他个人有时控制不住脾气,老同学受不了,“骂出了一个CEO来”。
7、同行高薪“挖角”
人聚的江湖,钱筑的行业。同行如对阵临敌,何况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之下,具有技术或者决策或者市场优势的人员,益发显得太少。物以稀为贵,在这种情况下,同行互挖墙脚,在所难免。例如万科就曾经组织了一个大型的“007海盗计划”,专门负责从跨国公司挖来高管,挖来包括宝洁公司大中华区信息与决策方案部原总监兼全球业务服务事业部总监陈东锋、仲量联行原亚太区董事和资产管理总监许国鸿、百安居原中国执行副总裁袁伯银等四人。
案例:数不胜数。
8、不堪压力重负所致
经济形势不好,行业竞争加剧,人才压力本身就已经大增。现代生活节奏快、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新、快特征突出且反复变化,企业的压力划分直接落在员工身上,作为高管,压力尤甚。员工长年累月生活在高压力、高效率、高负荷的环境中,导致大家精疲力竭,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很多企业迫于生存的压力,或者创业者好大喜功或者董事会不切实际,制定出远远超出实际消化与承受能力的中长期规划,大家在疲于奔命中、最后终于有人绝望放弃……
9、内部调整频繁,发展空间不足
很多企业高管,实际上长时期独当一面,已经是可以称雄一方的大员。但是董事会不规范运作,或者由于公司的扩大发展或者高层换人,亦或者是董事会变更,执掌公司的主要人士发生变化,公司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导致人士变动频繁。规则改变。这些高管们最直接感受的就是自己旧有的习惯需要适应新的.形式,某些人可能产生被质疑被收缴权益的感觉。
有时,很多企业改变原本是向前所做的探索,但是改变的条款可能并不完善,以至于相互掣肘,最终弄得高管们独立性不足导致行使职权障碍……如果长期未得到重视和合理解决,结局就是会引起高管离职风潮。例如,国内老牌游戏媒体UUU9(游久网)居然安排了一名技术总监来担任内容总编,伴随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总经理、主编、以及新闻主编离职。
10、不喜政治斗争
宫廷内斗,在中国、亚太甚至欧美各国大型公司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高管因为利益或者相互关系倾向或者结成不同的群体,成抱团之势,以影响公司事务,化解于己不利的因素,争取于己有力的条件,在一定的条框内,倒也无可厚非。可是如果在一家内耗严重、斗争激烈的公司中,尤其是人事斗争几近残酷化的境况中,高管的站队就具有了许多别的意义。这种内消耗,在很多情况下,导致了部分高管心生畏惧从而拒而远之。
11、受他人影响
高管不是那种轻易受人影响的员工。因其所处的位置,他们常常较普通员工掌握公司更多的核心机密,视野也自然更开阔、全面,看问题深刻,不会浮在表面,人云亦云。但是来自同样高管阶层的认识影响就不可小觑了。一旦他们与身边的朋友形成了一种不利的共同认识,所受的影响就不会止于大雨欲来风满楼,而是连根拔起的。持续热门的网易连续离职7人、雅虎连续17次离职、李宁公司6次、万科连续5次、Fbook、观致汽车、凡客诚品、拉手网等等高管离职都是连续三起……就是实例。
12、为了家庭退出
在离职现象中,也有的高管奋斗了十多年,早已经功成名就。这个时候,公司已经很牢靠,该上市的上市了,该剖离的剖离了,剩下的只是正常维护、保持合作稳定,其余就是享受高尔夫、远洋小岛度假、海外旅游了。但是可能偏偏这个时候,遇到了难题,家庭发出了需要的呼唤。于是高管坦诚相对,坦诚退出。例如万科的杜晶就颇为感叹地表示,毕业20年,其中10年在万科,今年为了孩子和老婆拿到德国身份证,重视家庭的德国需要作为家庭成员的他一起申请。虽然他感恩公司,但是思虑再三还是选择告别万科,他想专心陪伴家人。
13、年老病衰、自然退役
身体不行了,此种退役,毋庸多言。
14、业绩不佳
对于一个高管来说,主负责项目的业绩是至关重要的,将直接影响其职业生涯。很多企业现在愈来愈明确业绩要求,其他的都可以慢慢再谈,唯独业绩面前无话可谈。如“李宁公司业绩做得不好需要找一个人来负责,张志勇出局不可避免……”网宿科技公司董事、总经理彭清,独董的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王开田主动请辞也与业绩压力大有关……赶集网副总裁、电商平台总经理王连涛大约也是因为蚂蚁短租业绩下滑离职。
人物:张志勇,前李宁CEO。张志勇1992年加入李宁,2012年离开,在李宁公司服务20年。他曾带领李宁从10亿销售额壮大至90亿销售额,但后来“战略失误带来的结果是李宁公司业绩迅速下滑,2011年该公司利润骤跌65%,库存却大涨41%。”。在张志勇离职当日,李宁公司股价却不降反升了7%。
15、假公济私
高管们处于公司高层的视角,可以窥见许多的内在的机密,尤其是公司的盈利及其分配等等。在经济社会,面对经济利益的诉求加剧的境况下,一旦个人野心膨胀,经不住诱惑,利用职务之便,寻找漏洞,往往就会抓住时机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表现为,造假账、挪用公司资金,或者盗取变卖公司资产,亦或者出卖公司机密,变相折价或者超低价或者无偿给予个人相关联的公司、单位,谋取私利。形式很多,不拘一格。当然,这是有风险的,一旦东窗事发。涉事高管自然难脱干系。
人物:阎利珉,原聚划算总经理。10天前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刚对这位前阿里员工下达了判决书,根据判决书,阎利珉在聚划算工作期间,先后于2011年4月17日、10月27日,两次收受杭州点创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万某,为了感谢其关照而购买的两辆轿车,总计价值53.8万。除判有期徒刑7年,违法所得将继续予以追缴。
16、权力交替
公司是一个小社会,组织构架清晰、结构森严,除此之外,也是人聚的江湖。初创阶段高管遭遇此类问题较少,关键是公司壮大以后,一切上路了之后。许多关键岗位人才济济,这个时候,人才本身的战略性退而居其次;董事会、老板连同人事部门的感觉就日益凸显出来,且愈来愈占据主要地位。一般而言,平衡是利益的平衡,稳定是相互掣肘、牵衡的稳定。许多高官没有死在黑暗的夜里,却倒在了光明的大道上,就是说的这种情况。他们客观上成为权力交替的祭品。
人物:刘军,当年联想集团“十八棵青松”之一,现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收购IBM后为了国际化道路走得更加顺畅,请来戴尔高管阿梅利奥为CEO,期间刘军与之“气场不合”,刘军被阿梅利奥的前戴尔同事替换掉出局。后柳传志送刘军到哈佛读书,学成归来时联想已经完全在老领导的掌控之中,被委以重任。
17、内部调动换职
这是一种公司较常采用的方法。不像空降高管,公司提拔既有员工,一般会按部就班,过程一般繁杂雍长。需要全方位的考察和锤炼。这一过程中,换岗考察是一个必要的频繁使用的方法。据有关抽样数据显示,大约一半的高管职业生涯止步在这一步骤上。还有很多公司,采用这种方法冷落员工,玩弄明升暗降、调离核心岗位、职权部门则是另一种惩戒。因为此种情况离职出走的员工不在少数。
人物:周险峰,原方正科技副总裁。2004年1月,方正发生过一次高管集体跳槽事件。周险峰1994年加盟方正集团公司,2000年任方正科技副总裁兼总经理,主管方正科技的PC研发业务。在2004年1月的这场人事变动中,周险峰将从方正科技副总裁这一实权部门调任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当时方正员工都说这是明升暗降,有架空的意思。不久,周险峰跳槽,任海信数码CEO。
18、融资失败
很多希望上市、借此不断扩大影响力的公司,都有融资的需求,努力过后,成功了人皆欢喜。一旦,屡试屡败,甚至最终公司最高层不得不在多重压力之下取消了上市计划。例如因IPO失败引发高管离职潮的拉手网、凡客诚品、神州租车等等就是明证。
人物:吴波,原拉手网董事长兼CEO。拉手网先后共经历 3 轮融资,总体融资金额达到1.65 亿美元。拉手网11年10月底上市失败,迫于投资人压力不少高管离职,12年6月撤回上市申请,同年8月传出吴波离职消息。现在吴波的新创业项目是美佳乐,他说:“别问拉手,这次创业拒绝VC”。
19、企业方向性试错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迂回曲折,一波三折,尤其是在发展的紧急关头,往往没有时间过多准备,必须拿出魄力决策,试错、丢卒保车都是必经的途径。例如闻名遐迩的雅虎2007年6月,企业有所迷失方向,它不能决定自己公司的走向,究竟是走媒体公司,还是走技术公司路线?业务不断下滑,员工士气低落,这一时期,公司多项举措引得许多高管纷纷离职出走。
人物:李明远,前网络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网络曾经在2007年网络成立电商事业部,第二年推出C2C交易平台“有啊”,李明远就是负责人。2010年3月,因为有啊为网络电商探路失利,李明远辞职,同年8月加入UC Web担任产品副总裁,11年11月回归网络,现为网络副总裁、移动·云事业部总经理。
20、在资本博弈中失利
资本和创业者的博弈,两者关系错综复杂、源远流长。两者既有鱼水交融的一面,也有水火不容的一层。资本的本质是钱,事业的目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声名、社会价值等等。风平浪静的时候,两者相安无事;风生水起的时候,资本龇牙咧嘴的真相面目暴露,创业者需要与之博弈、甚至被排挤去职的现象也屡屡发生。新浪的王志东、8848的创始人王峻涛、高维视讯科技Mysee高燃、珠海炬力的总经理赵广民、易趣的创始人劭亦波、e龙唐越、爱国者数码音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侯迅、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明坚等等都是实例。其他高管的命运亦是同系一条线上的蚱蜢,风吹雨飘。就算只是投资者对管理团队失去信心,狂抛股票,也会产生巨大的压力。Zynga游戏公司的股票急剧下降,就是因为投资者对它失去了信心,这种情况下,高管离职非常常见。
人物:王志东,新浪创始人。2001年,王志东打算趁网络泡沫的时机重组新浪,但方案不同于华尔街的想法。2001年6月,被公司董事会集体解职。
21、全行业挑战
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一直滞缓不前,受此影响,出口剧减,沿海企业纷纷倒闭。再加上中国劳动力相比越南、缅甸正在逐渐失去低价竞争力,多种因素致使中国经济从绚丽的高泡沫房产时代直往下坠落,最近两年时间从10%跌进7.6%,再加上各地不平衡,而且很多数据据说水分很大,进一步拉开了差距。危机进一步加剧,社会现金流量剧减,单位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环节,必然深受影响。经济危机,转化为全行业的挑战。这个时候,企业一步步被紧逼压榨了生存空间。怎么办,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变化,人才的配置被迫随时变化,较大的动态调整随时发生,一步步大规模紧缩,大幅度降薪,大批量裁人,人人不稳、人人自危。
人物:施正荣,尚德创始人。06年尚德上市神化后无锡疯了、江苏疯了、江南疯了、中国光伏疯狂了,大跃进了,国际资本控制下的国外光伏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企业发了,卖配件、银桨等企业发了,再控制多晶硅交易套利,晶硅的提炼技术和生产流程套利中国,今天这场皇帝的新装之戏,欧美资本集团获得暴利退出后谢幕了。(by Informas)2012年8月,施正荣辞去CEO一职;2013年3月,施正荣不再担任尚德电力董事长一职,公司破产。
22、合约期满
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一般针对高管阶层,聘约书大约是效率不大的,只存在试用阶段合适留下转正和不合适走人,很少有企业因为合约期满就不继续续聘的。但是现实中,尤其是企业涉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而且语言不同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就不难找到。如观致汽车首席财务总监高旭离职,公司的解释就是,只签有两年合约的合约期满。
23、站错队
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除了最高层老总之外,高管们总会因为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主要是提拔关系、或者不同的战略思考、决策驱动,可能都会形成不同的群体,也许主观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恶意,但是久而久之,给旁人一种站队的印象,尤其是在公司调整发展,人事出现空缺、董事会变革的时机,这种倾向很明显。这样往往会触及某些人人的忌讳,从而导致利益受关联,随之波动。当制约的群体得势之后,肯定有失势的一方退出。
人物:陈晓,原国美电器集团董事会主席。2010年秋,陈晓和黄光裕之间展开一场关于国美控制权的争夺战。在陈晓看来,自己是行使职业经理人权力,而在黄光裕看来,他在威胁自己的家族利益,最后是陈晓去职,张大中出山,“既避免了黄光裕的一股独大,也避免了陈晓的内部人控制。”
24、争当甩手掌柜
人物:求伯君、雷军,金山创始人/CEO。这一幕太过罕见,雷军与老板求伯君前后共事20 年,熬成了金山大股东,到最后两人都争着做“甩手掌柜”。但雷军从07年起做天使投资,到10年做小米后心思就更不在金山上,尽管求伯君将最高领导拱手相让雷军也不接,直到求伯君在离职前为雷军找到了张宏江博士来当金山CEO。
25、绯闻、违法犯纪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主要针对高管个人疏于自我管理,腐化堕落,直至人性泯灭,有违法犯罪事宜,一夕东窗事发身陷囹圄,刑法处罚使然,这种情况虽然一般是当事人自作自受,但是也有公司疏于管理的因素在内。
;❻ 乐视网今日开板了
谁能想到,乐视网今日开板后大涨!
2月8日早盘,乐视网(300104)在经历了连续12个跌停后终于开板,截至发稿,乐视网已上涨7.26%,成交额突破30亿,换手率高达23.44%。
对于持仓乐视网的18万股民而言,不论持股多少在临近过年的关口遇上乐视网开板,如何选择恐怕成为“老大难”的问题。
此前,记者采访了一位目前仍持有乐视网股票的小投资者,对方表示,“我之前投了几万块钱在乐视网上,现在亏得一塌糊涂,过年前要是乐视网能打开跌停板的话,我肯定抛掉,主要心里不舒服,后面乐视网涨跌都和我没关系了。”
不过,面临乐视网已经临近此前基金给出的3.91元左右的估值,有的投资者已经跃跃欲试想尝试抄底一波乐视网。记者身边的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就表示,“乐视网3元到4元,我肯定抄底,再怎么跌也不至于这样,乐视网和ST保千里还是不一样的,乐视网背后有孙宏斌不说,市场与公众认知也高很多,流动性就强很多。”
不过,对于抄底,沈萌则建议散户不要尝试,“散户不想要了,只可能有机构才有从乐视网这样凶险的股票上套利,而且抄底首先要有底,现在判断乐视网快到底部是盲目的。”
前述东莞证券分析师也表示,乐视网目前没有抄底的价值,当前也并不是抄底的时机。
从历史经验看,在乐视网开板后杀入,快速进入抄底获利的可能性也不大。2017年A股出现连续一字跌停超过5个交易日的上市公司有12家,这些公司在开板后的第一天、第一周和前两周的股价分别下跌达到-4.14%、-5.43%和-6.43%。
众多基金怎么办?
公募基金的2017年三季报显示,彼时共有34只基金持仓乐视网。
记者此前梳理发现,在此次乐视网复牌之前,持仓乐视网的基金中有5只基金持有乐视网市值超过1亿元,分别是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中邮信息产业、富国创业板A、中邮核心竞争力和易方达创业板ETF,复牌前持有乐视网的市值分别为3.43亿元、3.33亿元、1.58亿元、1.23亿元和1.22亿元。
而这几家基金公司的公告显示,旗下持仓乐视网的基金均将乐视网估值下调至3.91元左右。目前乐视网已经开板,这些重仓乐视网的基金由于提前下调乐视网估值,基金净值影响不大。
不过,这些基金会买入乐视网么?
一位接受采访的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现在已经临近乐视网的估值价,但是我们作为公募基金没办法随意买入风险这么大的股票资产,公募基金的风险防控体系根本不允许我们这个时间这样操作。”
孙宏斌与贾跃亭的实控人之争
随着乐视网复牌之后股价连续跌停,贾跃亭所持有乐视网股权最终归属问题,成为外界关注的热点。
贾跃亭目前持有乐视网10.24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5.67%,为乐视网实控人。不过,贾跃亭所持有乐视网股份中10.2亿股已质押给金融机构,10.24亿股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冻结。
在此境况之下,乐视网数次发布公告提示实控人变更风险称,贾跃亭股权质押存在因无法及时追加担保而被相关机构处置的风险,从而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与此同时,孙宏斌则已经在董事会与管理层面实现对乐视网的实际掌控。不仅自己坐稳乐视网董事长之位,而且整个董事会几乎都已经悉数改选为融创系代表,公司经营层高管同样也在孙宏斌的掌控之下。
目前,孙宏斌唯独缺乏从股权层面实现对乐视网的全面实际控制。孙宏斌实际控制的融创中国仅通过天津嘉睿在2017年1月入股乐视网,拥有乐视网8.56%的股权。
孙宏斌能否通过贾跃亭股权质押被平仓而被动成为乐视网实控人,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深交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规定,因司法强制执行、执行股权质押协议、赠与、可交换债换股、股票权益互换等减持股份的,适用本细则。
因此,贾跃亭所持有乐视网股权,即使几乎全数被质押且遭到司法冻结,也并不会全部快速被处置,而应该需要按照减持细则来逐步处置。也就是说只要孙宏斌目前不主动大幅增持乐视网,暂时无法短期内超过贾跃亭的持股数量。
另外,乐视网2017年三季报显示,贾跃亭所持有10.24亿股乐视网股份目前全部为限售股。此后,贾跃亭所持有股份均未出现解禁的情况。对此,一位信托人士则表示,在贾跃亭持有股份是限售股的情况下,只能等股份解禁以后才能处置。而贾跃亭的这部分股份又同时被司法冻结,只能等法院判决后,按照轮候顺序进行偿还。
所以,在诸多条件与法规的约束之下,近期孙宏斌通过贾跃亭股权质押被平仓来被动成为乐视网实控人的可能性并不存在。而只要孙宏斌不大幅增持,贾跃亭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乐视网实控人的身份存在。
乐视网前途几何
乐视网开板之后,乐视网股价走势也将逐步回归到依赖公司本身业务上来。那么近期乐视网的业务到底如何?
对此记者询问多位乐视网内部人士,对方均对于目前公司业务进展避而不谈。不过从此前乐视网公布的2017年业绩预告以及公司近况看,乐视网业务不佳且未出现转好的迹象。
乐视网1月30日公告,公司预计2017年净利润亏损116.05亿元至116.1亿元。从具体亏损项目看,第一,由于持续受到关联方资金紧张、流动性风波等影响,公司业务出现大幅下滑,经营性亏损约为37亿元;第二,考虑关联方债务风险及可收回性等因素的影响,公司预计将对关联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约为44亿元;第三,公司预计将对部分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35亿元。
虽然,外界多将此举解读为孙宏斌将乐视网此前累积的亏空一次“出清”,但是,这也表明孙宏斌对于未来几年乐视网业绩回暖的不自信,毕竟亏空一举清空后来年业绩压力相对就减少很多。
此外,1月19日,乐视网宣布终止收购乐视影业,且拟终止公司名称、证券简称变更事项。
就此前孙宏斌对乐视网的规划来看,终止收购乐视影业或对乐视网业务转型造成不小打击。
2017年8月17日孙宏斌召开乐视网高管闭门会,当时给乐视网制定的新运营策略是,将业务重点集中于乐视视频、电视、云平台和影业四块。其中,影业作为乐视网一直以来缺失的内容提供方,是乐视网业务转型的重要砝码。
2017年9月27日的乐视网更名公告显示,乐视网对拟更名后的“新乐视”的定义是,乐视网经过2017年上半年的一系列战略调整,继承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平台+终端+内容+应用”的生态理念,集中资源聚焦大屏生态优势领域,结合分众自制和内容开放的内容战略,并辅以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手段,打造以智能电视为核心的大屏互联网家庭娱乐生活。
可以看到,以乐视影业为代表的内容板块,在孙宏斌主导下的乐视网业务转型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最终终止收购乐视影业,乐视网业务转型或继续“瘸腿”进行,维持原来乐视网硬件为主的业务导向。
但是,目前乐视网的电子硬件产品生产与销售都出现严重问题。据记者此前从乐视网内部人士方面获知,由于货款问题一些电子产品元器件供应商已经不再与乐视合作,同时一些原来乐视电视与手机的加工或代工厂都不再生产乐视产品。在销售端,乐视超级电视在电商平台销量寥寥,不仅远低于TCL等传统电视厂商,而且已经落在了小米等互联网电视品牌后面。
目前来看,乐视网主营业务除了乐视视频以外几乎处于全线停摆的状态,再加上公司更名、重组与转型受阻,乐视网的前景令人堪忧。
❼ 为什么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个人持有公司的股份非常少,公司持股的股份跟股东有什么关系
持有公司的股份就是该公司的股东,持股的多少决定你的发言权,这就是持股与该公司的关系。
拓展资料:
1.每个合伙人都投入等量的资金到公司,然后加上投入的人力,构成了最初的平均分配的“创始人股份”。
2.但是,某个合伙人投入的资金相对而言比较多。这样的投资应该获较多的股权,因为最早期的投资,风险也往往最大,所以应该获得更多的股权。这样的投资应该获得多少股权可以参照通常投资的估值算法。
他是公司创始人或者拥有人,他发行股票只是卖了一部分股权,而不是全部。
发行股票只是摊薄了他的股份而已。如果一个公司发行股票后,实际控制人
就没有股权了。
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部分是流通股,非流通股一般叫限售股,在一定时期内不允许上市流通,解禁后才能上市。
所以一些董事长拥有很多股票,但真正流通的股票只是公司全部股票的一部分。
❽ 请问:一些股票解禁后,是不是意味着盘子变大了,而且股价就会下跌,很难在涨了比如TCL。谢谢。
对久在战场上的老股民而言,熟识“股票解禁”这一股市术语。但是对于不久前才入市的投资者而言,可能就有点不太理解。先来给大家好好说一下“股票解禁”吧,相信不太清楚的投资者朋友,耐心看完会明白的!开始之前送上一份机构精选的牛股清单:【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股票解禁是什么意思?
“股票解禁”的字面意思,意思是上市公司或者大股东持有的股票在一定期限内本来是不能出手的,但是在一定的期限过后可以出手了,这就是所谓的“股票解禁”。解禁股票还分为两种 ,一种是“限售股”,另一种是“大小非”。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大小非是股改产生的,则是由于公司增发股份而产生的。
(一)股票解禁要多久?
一般就是在上市时间为一两年之后,那么很多股票都会被解禁。新股限售解禁一般情况下就是分三次:
1、上市三个月后:新股网下申购的部分解禁
2、上市一年后:股票原始股的中小股东解禁
3、上市三年后:是股票大股东解禁
(二)怎么看解禁日
公司官网公告中可以看到股票解禁日,但绝大多数投资商肯定不会光追踪一家公司,把每个官网都点开去下载公告实在有些费事,因此更加建议你查看这个股市播报,建议你添加自选股票,能够非常智能的筛选出实用性信息,可以了解解禁日,详细了解解禁批次、时间线也是可以的:【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
(三)解禁当日可以马上买卖吗?
解禁后并不表示解禁部分的股票当日可以在市面上交易,还要一段时间来考察,因为个股不同,具体时间也就不同。
二、股票解禁前后的股价变化
固然解禁跟股价表现它们并未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是针对股票解禁前后股价下跌的原因,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1、股东获利了结:一般来讲,限售解禁意味着更多的流通股进入市场,如果限售股东能够得到很多利润,那么就会由更大的动力来获得利润,紧接着会增加二级市场的抛盘,公司股价构成利空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2、散户提前出逃:出于对股东可能会抛售股票的担心,很大概率很多中小投资者会在解禁到来之前出逃,从而使得股价提前下跌,
3、解禁股占比大:另外,解禁市值和解禁股本占总股本的比例成正比,从而导致股价的利空也越大,
三、股票解禁是好还是坏?可以买吗?
股票解禁就是变相地增加了二级市场中股票交易地供给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好比说,解禁股的很多是小股东,在解禁之后,也许他们会把手中的股票抛出,导致股价下跌;相反,倘若持有解禁股的主要是机构或者国有股东,他们为了使较高持股比例得以维持,手中股票不会轻易的抛出,有防止股价波动的作用。简而言之,股票解禁对于股价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我们要尽可能的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因为各个方面发生变化那么它的走势也会有变化,我们必须通过对许多技术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如果实在没法判断,可以直接进入这个诊股平台,输入股票代码获取股票诊断报告:【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8-1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