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行情 > 加加食品股票質押數據

加加食品股票質押數據

發布時間:2024-04-07 00:07:59

① 重要股東解押潮之後:15股質押率仍超70%

點擊查看>>>重要股東股權質押數據全覽

近期上市公司掀起了控股股東等重要股東解除質押的熱潮,意味著近期一系列助力民營企業紓困的政策效果初顯成效。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仍有包括銀億股份(000981)在內的15隻股票質押率在70%以上,相比起一個月前,質押比例在70%以上的個股中,部分個股的質押率出現明顯下滑。

重要股東解除質押潮湧

據不完全統計,自11月以來,已經有200餘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東解除質押(剔除解除質押後再質押公司)的相關公告。

經北京商報記者粗略統計,僅在11月20日晚間,就有包括榮盛發展在內的十餘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股東解除質押的相關公告。據榮盛發展披露的公告顯示,2018年11月19日,公司接到控股股東榮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盛控股」)通知,榮盛控股將其持有並質押給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1700萬股公司股份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辦理了解除質押的手續。截至2018年11月19日,榮盛控股共持有榮盛發展的股份約為15.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5.65%,其所持公司股份累計質押的數量約9.54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1.94%。

同日晚間,御銀股份也發布一則關於實控人部分股份解除質押的公告顯示,公司實控人楊文江對質押給華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計2909萬股御銀股份的股份進行了解除,在解除質押後,楊文江累計已質押的御銀股份的股份為2222萬股。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密集解押潮下,有為數不少的公司解押的股份幅度達到數億股。諸如爾康制葯(維權)在11月13日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帥放文近期對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進行解除質押。具體來看,帥放文於11月12日將持有的爾康制葯2億股股份進行了解除質押,此次解除占帥放文所持股份比例為23.4%。在此次股份解除質押後,帥放文共質押了約5.23億股公司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61.2%,也就是說帥放文尚有5.23億股爾康制葯股份未解押。

香江控股在11月16日發布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南方香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香江」)將其質押給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的公司股份1.61億股辦理了證券質押登記解除手續。截至公告披露日,南方香江5.44億股股份仍處於質押狀態。南方香江表示,其質押股份所得資金主要用於償還銀行貸款、采購傢具、對外擔保及非融資質押擔保等用途。

15股質押比例超70%

不過,經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1月16日,兩市仍有15隻股票質押率超過70%。

A股市場幾乎是「無股不押」,據中國結算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A股市場共有3465家上市公司存在股票質押的情形,佔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比例約94.29%,其中有149家上市公司整體質押比例在50%以上。

今年3月12日《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2018年修訂)》(以下簡稱《業務辦法》)正式實施,《業務辦法》中明確股票質押率上限不得超過60%,單一證券公司、單一資管產品作為融出方接受單只A股股票質押比例分別不得超過30%、15%,單只A股股票市場整體質押比例不超過50%。

其中整體質押比例最高的為銀億股份,截至11月16日,銀億股份的股份質押比數為105筆,無限售股份質押數量約為18.84億股,有限售股份質押數量約為14.26億股,銀億股份的整體質押比例高達82.18%,位列兩市第一位。

今年8月23日,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銀億股份申請停牌,11月20日,銀億股份在回復深交所重組問詢函後未申請復牌,當天被深交所強制復牌,銀億股份成為停復牌新規後首例遭遇強制復牌的股票。截至今年8月25日,銀億股份控股股東寧波銀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億控股」)持有銀億股份約9.54億股,其中累計質押的股份數約為7.91億股。

11月20日復牌首日,銀億股份「一」字跌停,股價重挫也讓銀億股份控股股東質押股份受到平倉風險的考驗。針對該問題,銀億股份證券事務代表辦公室工作人員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控股股東質押股份的比例確實比較高,部分質押股份存在跌破平倉線的風險。不過目前了解到的是券商基本不會做強平的動作」。

藏格控股的整體質押比例僅次於銀億股份,截至11月16日,藏格控股質押股份共有39筆,整體質押比例為77.96%。三六零、貴人鳥、印紀傳媒等上市公司的整體質押比例均在70%以上,其中三六零的整體質押比例為75.9%,印紀傳媒的整體質押比例為76.81%。

流動性壓力有望緩解

相比起一個月之前,質押率在70%的個股也出現一定變化,比如有些個股水平下滑。

據中國結算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質押率超過70%的股票數量仍為15股,相比起一個月前,銀億股份的整體質押比例沒有變化。而供銷大集作為質押率超過70%名單中的成員,截至10月12日,質押股份共有92筆,整體質押比例為74.98%。到了11月16日,供銷大集質押股份筆數減少了一筆,無限售股份質押數量由此前的約5.94億股降至約5.63億股,整體質押比例降至74.64%。

截至11月16日,赫美集團整體質押比例由此前的71.95%降至71.41%,據中國結算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赫美集團質押股份共有31筆,截至11月16日,赫美集團質押股份筆數減少了3筆,赫美集團的無限售股份質押數量由此前的約3.8億股減少至約3.77億股。

實際上,在質押比例較高的背景下,赫美集團也在尋求「自救」。11月13日,赫美集團曾發布公告稱,在2018年11月12日與北京市文科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科投顧」)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及《〈股權轉讓框架協議〉之備忘錄》。文科投顧此次擬受讓股份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具體轉讓比例、轉讓價格等事項將在未來簽署的相關股權轉讓協議中另行協商確定。文科投顧為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科租賃」)旗下負責投資咨詢、投資管理和企業管理咨詢的全資子公司,文科租賃為北京國資委下屬公司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赫美集團表示,公司此次引入文科租賃作為戰略投資者,有利於優化公司股權結構,緩解目前較為緊張的資金流動性問題。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由於股權質押的絕大部分都是大股東,且質押股份較多,若股價重挫,相關股東未能及時採取補交保證金或追加抵押物等策略,將會出現平倉風險,從而對公司的穩健運營帶來不利影響。宋清輝進而表示,近期上市公司密集發布解押公告,一些上市公司重要股東質押水平以及上市公司股票的質押率明顯下降,反映出股權質押風險得到了一定的化解。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近期監管層出台多項政策,以市場化形式化解股票風險,目前已設立的專項資金(包括券商資管及各地政府基金等)規模約1000億-2000億元,流動性壓力預計大幅緩解。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原標題:解押潮之後:15股質押率仍超70%)

② 加加食品集團虧損原因

現在的製造行業都是很難生存,加上中國的人工高、消費高,很多外資工廠都撤資了。

③ 怎麼查找股票的質押率

股票質押貸款的質押率由銀行依據被質押的股票質量及借款人的財務和資信狀況與借款人商定,但股票質押率最高不能超過60%。質押率上限的調整由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計算公式如下:
質押率=(貸款本金/質押股票市值)×100%
質押股票市值=質押股票數量×前七個交易日股票平均收盤價。

如果有股票方面不懂的問題,可以到牛人直播這個平台上找專業的老師為你解答。

④ 曾比肩海天味業,如今淪為ST,昔日「醬油第一股」是怎麼涼的

說到「醬油第一股」,你大概率會首先想到海天味業。無論是從市值還是業績規模上看,海天憑借5000億市值+200億的年收入穩坐龍頭寶座,是A股「醬香 科技 」陣營的核心成員。

但要是從上市時間上看,2012年登陸A股的加加食品才是真正的「醬油第一股」。如今的加加身陷質押風波、業績原地踏步,還被戴上了ST的帽子。

同樣是做醬油,加加為什麼混得這么慘?這家ST企業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一、風光無限的醬油第一股

加加醬油的創始人是楊振,據說加加醬油的出現完全是個意外。上世紀90年代,市面上的大多數醬油的瓶口非常不好開,需要用利器捅破內蓋。楊振發現了醬油瓶蓋這個商機,自己發明了一種可以直接拉開內蓋、非常方便好開的瓶蓋,並申請了發明專利想賣給企業。

結果問了一圈,沒人願買楊老闆的小發明。 於是他乾脆從頭做起,自己研究醬油的做法,為了能用上自己的瓶蓋乾脆從頭建立了一個醬油廠…… 1997年加加醬油在湖南成立,憑借高端的定位與轟炸式的營銷很快走向了全國。

2003年,加加斥巨資4800萬元把廣告打上了央視,成功將品牌知名度打到了全國。接下來的幾年,加加繼續在央視投放廣告,在市場上穩居行業前三。 到2012年公司已經實現營業收入16.57億元,並在當年上市,比海天都早了兩年。

二、上市即巔峰

沒想到,2012年加加一上市就已經達到了巔峰狀態,此後公司的業績一直原地踏步,毫無長進。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海天,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2012年以來海天的凈利潤增長率始終穩定在20%左右,而加加的增速不僅上躥下跳,還經常會出現負數。

在資本市場上,公司的市值也沒有像成長白馬股那樣穩步上升。 更慘的是,加加去年還因為違規擔保時間戴上了ST的帽子。

2020年6月11日,加加食品自爆公司存在違規擔保的情況。控股股東和卓越投資在沒有走賬的前提下對外擔保了4.66億元,占公司凈資產的19.9%。次日公司停牌,之後就被戴上了其他風險警示的帽子,到現在也沒摘下來……

三、致命的多元化

加加被ST充分說明了企業內部的管理是存在問題的,但這次擔保事件並非加加逐漸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而是企業內部問題累積多年後的一次體現。

要問加加為什麼會從當年無比風光的醬油第一股變成今天這樣,根本原因還是企業自己沒有走對「多元化」這條路。 過早進行多元化的惡果始終在限制加加的正常發展,主要體現在這兩個方面。

1.過早的品類多元化

在之前的文章中跟大家說過,現在大多數成功的大消費企業都有一個強有力的產品矩陣,這些矩陣大多呈現「一超多強」的格局。 以海天為例,公司的尖端產品就是海天醬油,每年的醬油銷售收入佔比達到60%。同時公司還有蚝油、醬類、醋等「多強」產品。

如果加加在做好醬油產品的同時,向其他品類擴張是沒任何問題的,但是這一步邁得太早了。從加加的收入構成上看,公司對於醬油業務並不專一,僅有一半的收入來自醬油。

要知道,海天的醬油業務收入佔比從70%降到60%用了10年,而加加的產品矩陣從2008年開始就長這樣了。 在主力醬油沒有在市場上站穩之前就區發展其他業務,導致加加現在面臨「一超」不夠超、「多強」也都不夠強的尷尬局面。 各個產品都沒能在細分市場中打出一片天地,也導致整個品牌的知名度在逐漸下降。

2.失敗的多元化並購

眼看自己搞多元化不成功,加加還想著靠收購來實現多元。結果,經歷了三次失敗的並購之後,耗費了公司大量的精力與成本。

①2015年加加向雲廚電商增資5000萬元,發展與主業毫不相關的鮮肉配送、日用品零售業務。結果這些業務並未盈利,兩年後加加不得不將公司白送給了別人。

②2017年加加收購辣妹子食品公司,想發展辣椒醬等調料業務。但經過半年的談判無法與對方達成一致,以失敗告終。

③2018年,賬上貨幣資金不到2億元的加加又要斥巨資48億元收購金槍魚釣公司,發展金槍魚業務,但因控制權等問題又沒有談攏……

幾番折騰下來,加加不僅沒收購到好公司,連自己的主業也越做越涼了。

四、最後

加加告訴我們,如果在主業未穩的狀態下就急於求成,反而會因小失大、本末倒置。守住主業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根本,在此基礎上多元化發展是企業實現二次成長的重要途徑,就像海天,只要選對了路穩扎穩打,「打醬油」的生意也能比肩茅台~

⑤ 昔日「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 還有翻盤機會嗎

作者丨曹偉

出品丨鰲頭 財經 (theSankei)

時隔1年終摘帽,「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002650.SZ)還沒來得及慶祝,便被二級市場潑了冷水。

近日,加加食品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7月28日開市起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加加」變更為「加加食品」。

第二天, 加加食品開盤大漲近8%,隨後股價一路下跌並一度觸及跌停,截至當日收盤,收報6.68元/股,跌7.99%,振幅為18.99%,換手率為9.06%,成交額為7.5億元,登上了當日的龍虎榜。8月12日,加加食品股價報收於5.57元,進一步下挫。

「摘帽」為何會被資本市場用腳投票?

成功「摘帽」

資本不看好,多與業績有關。在這一點上,加加食品確實也無力反駁。

自2012年上市後業績幾乎止步難前。數據顯示,2012年-2018年,公司的營收分別實現16.57億元、16.78億元、16.85億元、17.55億元、18.87億元、18.91億元和17.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1.30%、0.40%、4.17%、7.50%、0.24%、-5.44%。

2019年,加加食品業績出現回暖。全年實現營收20.40億元,同比增長14.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40.86%。整體來說,2019年業績增長較為喜人。

但好景不長,2020年加加食品去年實現營收20.73億元,同比增長1.63%;凈利潤為1.67億元,同比增長2.9%。增長勢頭再次陷入原地踏步的邊緣。

原本,雖增長雖不明顯,能守住陣地也是不錯的。但9年過去了,競爭對手都在不斷進步,加加食品卻「掉隊」了。如今海天味業已成為5000億市值的「醬油一哥」,但加加食品在停牌前的市值不過84億元,總市值不到對手的2%。

業績上,海天味業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27.92億元,同比增長15.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03億元,同比增長19.61%,加加食品和其相比距離甚遠。

曾經發展遠不及加加食品的千禾味業,如今業績增長速度已經趕超加加食品。2020年,千禾味業營收同比增長24.95%達到16.9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06億元,同比增長3.81%。

此前,加加食品發布公告稱,其在自查中發現公司存在為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違規對外擔保4.66億元的情形,占公司2019年經審計凈資產的19.94%。因牽涉為大股東及其關聯方違規擔保,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加加食品未能在一個月內解決上述違規擔保事宜,公司股票於 2020年6月15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加加食品」變為「ST加加」。

「帶帽」期間,加加食品被限制再融資的機會,艱難處境可想而知。根據加加食品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稱,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00萬-22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51%-86.03%。

根據加加食品的說法,公司凈利潤較上年同期降幅較大是受到社區團購沖擊、新零售投入較大、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原因所致。

近日,加加食品成功「摘帽」。開市起復牌,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由「ST加加」變更為「加加食品」,但股價走勢卻繼續向下,7月28日到30日,加加食品股價3個交易日跌幅達到18.46%。

再次「出發」

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第一股,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在資本市場,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十大流通股東迎來了兩位新股東,分別是李輝及范社彬兩位牛人散戶,以持股1142萬股及642萬股位列公司第五大和第七大股東。

此前,兩位牛散此前也看好捨得酒業,均在去年9月份入列捨得酒業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捨得酒業是史上首隻股價超百元ST摘帽股,在復星集團入主後,公司股價開啟瘋漲模式,屢創新高。可見,加加食品還是被部分投資者看好的潛力股,

從業績來看,加加食品雖然增長不明顯,但創始人楊振是草根起家,一直想要做高端的醬油企業,加加食品自身產品基礎厚實。只是,在多元化轉型上,加加食品瘋狂開啟「買買買」模式,寄希望於並購來使業績增長,但大都事與願違。

除收購四川王中王食品有限公司帶來了不少收益外,大多收購計劃,不是並購失敗就是效益不明顯,對公司造成嚴重影響。

「企業上市後發展緩慢,主要是因為2013年以來我個人投資套進去了,然後惡性循環,不斷地搞投資,沒有聚焦主業,所以錯過了發展時機,這個我責無旁貸。」楊振曾坦言。

不過,楊振強調,這與上市公司無關。在楊振個人投資面臨困境時,加加食品幾乎淪為了楊振的「提款機」,導致企業錯失了消費升級大潮中的發展良機,

如今,糾紛正逐步清理,實控人也在自我反省。近兩年,加加食品堅持高質量發展主線,堅定推動戰略重心回歸主業,劍指大單品,欲將原釀造醬油打造成中國醬油行業的「 茅台」。

與此同時,在銷售渠道方面,加加食品加大力度深耕市場,在開拓傳統線下網路的同時,重新布局線上銷售。

對於加加食品而言,接下來的路雖然難走,但也是一次「新」出發。

閱讀全文

與加加食品股票質押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樣取消股票賬號綁定銀行卡 瀏覽:114
退市整理的股票怎麼買 瀏覽:202
2017股票投資視頻 瀏覽:375
中國影視文化股票有哪些 瀏覽:679
公告迅游科技股票 瀏覽:993
a股票長期收益率 瀏覽:882
責任etf股票走勢分析 瀏覽:436
多倫科技股票預測 瀏覽:206
90年代買股票賺錢 瀏覽:36
股票退市期是多長 瀏覽:879
股票怎麼選擇證券公司 瀏覽:958
用爬蟲爬股票歷史數據 瀏覽:554
德聯集團股票資金流入 瀏覽:321
股票賬戶裡面資金常凍是什麼意思 瀏覽:359
牛市中突然被st的股票 瀏覽:40
農業銀行歷史股票價格 瀏覽:452
股票軟體指標在什麼位置 瀏覽:960
股票著名軟體 瀏覽:390
巴菲特投資比亞迪股票 瀏覽:825
一隻股票天天的小戶買入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