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楊德龍稱A股港股均處五年歷史大底,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這是由以下三點原因造成的。
一、美聯儲加息
A股港股均處五年歷史大底,是因為美聯儲啟動史上最嚴格的加息政策,來抑制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這就導致了全球股市的恐慌性下跌。因為美聯儲加息,美國投資者會進行資金迴流,一旦大量的資金從A股和港股拋售,那麼會引起A股和港股大跌,其他投資者也會恐慌性跟風拋售,如此密集的拋售行為意味著機構集體出逃,那麼也將導致A股和港股的指數持續性下跌,在整個股市指數都很低迷的情況下,許多個股的股價都面臨腰斬的局面,所以楊德龍才稱目前A股港股均處五年歷史大底。
綜上:A股和港股出現歷史性大底有以上三點原因。
⑵ 楊德龍:A股港股均處五年歷史大底,何時才能逐步回升
外資的迴流對A股市場的走勢形成了一定的支撐,所以對於當前A股市場,大家要保持信心和耐心,一方面A股市場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對後市走勢要有信心,另一方面,對於調整的時間要有耐心,我們通過持有優質股票或者基金來應對市場波動,耐心等待全球疫情出現拐點,經濟面開始企穩之後,A股市場將會迎來大幅走強的機會。
我在之前提出三段論的觀點,現在很明確全球金融市場已經渡過了流動性枯竭、所有資產都泥沙俱下的第一階段,進入到第二階段。在第二階段,隨著全球多國央行放水,各國出台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各國股市出現強勁回升。美股、歐股均有所表現。A股市場之前本來就是被外圍市場大跌帶下來的,市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回到了2600多點這幾年市場運行的底部,所以一旦外圍市場企穩,A股市場將會有那這個持續的反彈機會。
⑶ 歷史性大底是什麼樣子
歷史性大底是什麼樣子?
歷史性的底部都是在基本面出現重大轉折的時候,比如說經濟由衰退轉入景氣,政策從防禦轉向積極,市場人氣也是從極度恐懼轉為逐漸的樂觀,特別是媒體等,往往在市場長期低迷收視率閱讀率大大降低之後縮減節目時間,縮減相關版面,有些非專業媒體甚至取消證券節目和版面,歷史性的大底就差不多形成了。另外就是股票,看著便宜的都不認識了,仙股成堆,特別是傳統的績優股大幅度補跌之後,市場容易出現歷史性大底。
上輪底部是1664,現在雖然不是底,也很近了吧?
1664是在極度恐慌中達到、並且是在超常規的4萬億刺激下產生的,不具備常規性的意義,不建議類比。
⑷ 股市中的中期大底和長期大底分別代表著什麼如何才能尋找到個股大底
股市中的中期大底和長期大底都是代表著市場底部。影響市場運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一是資金因素,二是估值因素,三是政策因素。我們判斷市場底部的主要依據也是這三個因素。不過有些因素是可以進行量化分析的,有些因素是不可以進行量化分析的。比如估值因素、資金因素都是可以進行具體量化分析的,而政策因素是不能進行量化分析的。
下面,我主要從量化分析的角度解析一下判斷市場底部的四種方法。
一、根據估值判斷市場底部
從經濟規律上講,市場運行就是以估值為中樞上下波動的,當估值過高時就會出現泡沫,市場存在調整的需求。當估值過低時就會出現價值窪地,市場存在價值回歸的需求,這個經濟規律在全球資本市場都是通行的。當市盈率小於20%分位值時基本可以判定市場已經處於底部區間。注意:市場底部不是某一個點,而是一個區間。
四、根據技術指標判斷市場底部
通過技術指標背離判斷市場底部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判斷市場底部時我們通常採用周線級別的走勢,這樣技術信號的穩定性會更強。例如上漲指數的周線走勢,歷史三次底部均出現了明顯的RSI指標底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