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要東方財富網登出的那篇文章名字叫二十幾歲炒股轉了千萬元的那篇文章
一位美女在2013年3月份花了一天時間終於在證券公司開通了炒股賬戶(別人通常是半個小時搞定)。
第二天看到滿屏花花綠綠的股票,正在犯愁呢,突然有隻股票引起她注意:「銀之傑」。
「銀之傑,銀之傑…」她喃喃自語,「銀子中傑出的代表?,不錯就買她!」
然後叫客戶經理王先生幫忙買入了銀之傑100萬元。(還沒學會怎麼買入)
之後就去美國玩啦,回來好些時間才想起自己還買了股票,就打電話去問王先生。
「王經理,我的銀之傑漲了有?」
「漲啦,漲了一倍啦」
「哦,漲了一倍?是賺了10萬元嗎?」
「靚女,是漲了一倍啊,賺了100萬元啦」
「啊?賺了這么多啊,我可以賣掉嗎?」
「當然啦」
「怎麼賣掉啊?」
「電腦打開了嗎?」
「嗯」
「看到桌面上的證券軟體了嗎?」
「你說的是我跟你們證券公司簽的合同吧?不在桌面上,在我的桌子的抽屜了,稍等。」
王經理氣得兩眼發黑,口吐白沫暈倒了。
「王經理,王經理,聽到嗎?」電話已斷線了。
晚上與老公說要過美國跟表姐住一段時間,也把出口業務理順一下,結果第二天把股票的事情忘記了,然後就出國去啦。
2015年3月23日回國,聽到人們說股市漲得很厲害。
「哎呀,我買了銀之傑呢」
第二天給王經理電話,「我回來啦,我的銀之傑怎麼樣?」。
「什麼?你的銀之傑還沒賣啊?」
「沒啊,你都還沒教會我賣出啊!是不是虧啦?」
「那你明天過營業部吧」
第二天,營業部.
「靚女,銀之傑漲了30倍啦」
「30倍啊,是多少啊?賺了300萬元?」
「不是啦,小姐,是賺了2900萬元!」
「什麼?2900萬元?比我做生意還賺得快啊!現在賣了吧」
……..
王經理神情郁悶,想我北京大學光華學院畢業,什麼亞當理論,道瓊斯理論,波浪啦,MACD啦,估值啦……無一不懂,無一不精,晚上研究,白天搏殺,區區不到30%利潤,而這個美女竟然是3000%啊!她可是連買入賣出都不懂啊??越想越郁悶.....
而今天全通教育把那些泡沫比較嚴重的股票都教育了一番
江湖上流傳著這樣一段經典的話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全通教育,就是先把空頭教育一遍,回頭再把多頭也教育一遍,來回都通通教育一遍。 A股最神奇的魔咒就是——誰只要股價超過貴州茅台,短期內「非死即殘」。茅台尼斯·拜拉席恩拔出吸滿了血的水蛭,每往火里扔一個,就從嘴裡念出一個篡位者的名字:中國船舶、海普瑞、世紀鼎立、東方園林、長春高新、騰信股份......頓了頓,他終於投下了又一個水蛭,冷冷念出那個名字:全通教育。
這才是股市高手的境界:
不論唱多唱空的聲音多麼嘈雜,不論市場波動是多麼瘋狂,記住一點:永遠不要忘記了對市場的敬畏!
五大黑手洗劫 四類股將遭打擊
所謂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前幾日創業板指表現出瘋狂的攻勢,已經意味著短期走勢「滅亡」已不遠了。周四在滬市權重股騷動掩護下,主力瘋狂出逃小盤股,創業板指在盤中更是創紀錄的一度暴跌達114點。
從盤面來看,我們更能感受到主力兇猛砸盤所暗藏的風險。其中,創業板標桿全通教育的跌停,直接引爆了近期漲幅過高的個股全線暴跌,如三六五網、榮之聯等股票皆出現了跌停板;此外,業績偽高成長、技術築頂的股票開始大幅破位,遭到了主力破位大幅跳水,如鵬欣資源、金固股份等長線牛股均出現跌停板,主力出逃可謂不計成本。而個股最大的風險便是股價炒高後主力大舉出貨,其殺跌往往是非常快速的。因此,在主力絞殺題材之際,對漲幅巨大、沒業績支撐、籌碼不穩、主力暴力出貨且技術上破位的股票,我們必須堅決調倉出局。據個股主力監控最新分析:489股具有這五大不利因素,投資者不應留有幻想須盡快調倉出局。
所謂的花無百日紅、股無長期牛,創業板經過兩年半的牛途後,周四再遭到主力大舉砸盤出逃,也一定符合了股市運行規律。那是什麼因素導致創業板為首的題材股,被主力「血洗」的呢?我們廣州萬隆認為,主要有五大黑手所致。
1,傳證監會將嚴查股票市場操縱,雖然未證實,但對處於高位的創業板打擊是直接的。
2,創業板市盈率近百倍,遠超中外股市牛市時峰值,巨大的泡沫隨時有被刺破風險。
3,下半周新股預期發行再次來襲,巨大的抽血效應促使主力調倉漲幅較大的題材股。
4,創業板指15年來僅僅三個月便漲了近千點,巨大的獲利盤促使題材股暴風雨殺跌。
5,股王全通教育跌停,旗桿倒下直接感染了其他高股價跳水殺跌,導致創業板暴跌。
綜合來看,在上面五大「黑手」下,創業板本波主升浪行情或將正式告一段落,因此當前我們也應該及時轉變前期投資思路,對小盤股做好最高級別的風險警惕,才能避免深套。如對漲幅巨大主力暗中出逃的股票,我們應堅決調倉換股;對技術破位又弱於大勢的,我們應有壯士斷臂精神,用於止損出局;對籌碼松動、弱勢盤整的個股,我們應寧可賣錯不可做錯;對消息利空且業績慘淡個股,我們應不留幻想堅決出局。
2. 找一篇文章關於 投資 股票
熊市中的交易性投資機會
熊市之中,投資人或者休閑或者交易,休閑式投資則二者兼而有之。交易性的投資機會在交易價值主導的市場中自然較多,所以是中國股市的主流投資方式。理性決策的前提是合理預測,交易性投資機會也不例外,但卻未必是趨勢預測,而是股市波動區間的預測。因為,交易性投資是短線操作,需要在關注長期趨勢的前提下,確定短線震盪區間的交易風險。
基於這個理論,我把中國股市的近期波動區間設定為滬指1600-2400點,即以2000點為中軸在正負15-20%的區間震盪,目前正處於該波動區間的底部。過去一年,股市下跌超過70%,繼續下行的風險有限,所以有了交易性的投資機會。這並非確定趨勢已經逆轉,股市從此一路長陽,只是在趨勢依然不確定的市場中,通過交易來感受主流投資人的情緒。
美國的金融危機開始進入第三階段,即擴散階段。危機病毒兵分兩路,一路向美國的實體經濟擴散,一路向美國之外的國家擴散,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談虎變色,被扭曲的信息放大了危機的嚴重性。其實在這個階段,股市作為晴雨表的功能可能會反向解讀市場信息,也就是利空出盡,雲開霧散。
索羅斯先生去年重出江湖,賺了不少錢,又出了一本書。這本書再次豐富了他的投資哲學,並解讀了全球金融市場產生超級泡沫的原因。在索羅斯先生看來,投資人對信息的反應首先是認知,其次是曲解,因此市場信息在流動中必然失真,失真的信息通過群體行為繼續流動,繼續失真。結果是,投資人和監管者幾乎都是基於錯誤的信息做出錯誤的決策,錯上加錯的決策最終導致泡沫不斷放大,直至常識回歸,泡沫破滅。大師的理論揭開了金融市場周期性危機形成的內在機制,這種危機,不是工業經濟中的周期性的生產過剩,而是信息流動中的周期性的錯誤積累。
把資產泡沫產生和破滅的原因歸結為市場信息與群體行為的互動性,這很接近行為金融學的思維方式。用這種理論範式來解讀當前的中國股市,可以說市場的情緒性底部正在形成,因為國人對美國經濟危機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本土經濟下滑的關注,金融海嘯的沖擊波顯然被誇大了,這是投資人對股市產生悲觀預期的原因之一。從實體經濟的發展趨勢看,2009年將是中外兩個經濟循環的下降趨勢高度重合的一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成為事實,中國經濟的下滑還會加速。但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若低於8%,政府刺激經濟的措施就一定會升級,因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雖然打破了企業的「鐵飯碗」,卻不能打破宏觀經濟的「鐵飯碗」,政府必須驅動經濟成長以化解城鎮的就業壓力,這就有助於中國經濟在2009年觸底,在2010年反彈。
人們都在議論股市瘋狂上漲的時候,牛市在瘋狂中結束。同樣,人們都在議論美國金融危機的時候,海嘯在風暴中退潮。雖然還沒有跡象說明市場的基本面和情緒面發生了趨勢性逆轉,但交易性的投資機會開始出現。這時要區分兩種類型的投資人:浪漫的價值投資人和冷血的股市「刀客」。前者相信,冬天來了,春天也就不遠了,在他人恐懼的時候應多一些貪婪;後者相信,再度暴跌的概率已經大幅度下降,交易性投資的風險/回報系數偏向於回報,在風險有限的時候應多一些交易。如果偏好前者,那就逐步建倉買入你所喜愛的股票,再跌再買,長期持有,直到股市迎來久違的春天,就像農夫一樣,今日下種,等待收割,這就是巴菲特式的價值投資。如果偏好後者,那就「帶刀行走」,如股市「刀客」,嚴格執行預定止損的交易紀律,就像電腦的程序化交易一樣,控制賬戶的虧損率,保持投資的流動性。
交易性的投資機會完全不同於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因為在交易者看來,任何股票都只是交易的工具,最大風險是流動性的突然消失。因此對於交易者來說,中國股市的漲跌停板制度是高風險,因為交易中斷意味著價格失去了連續性,交易失去了流動性,再度開盤的不確定性必然放大交易風險。在設定漲跌停板制度的股市,股價暴漲暴跌的概率越小,交易的風險就相對越低,這時才能啟動程序性的交易,撲捉熊市中的交易性機會。
3. 林園炒股賺了幾千倍那個故事是不是真的啊
林園炒股賺了幾千倍的故事是真的。林園沒有股市上虧一分錢,因為他的投資都是具有100%確定性的!林園認為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可以投資可轉債,這個是彎腰撿錢的機會,低於100的可轉債都可以作為保底的投資,等到了牛市,可轉債可以轉換成股票,獲得較大收益!這叫做進可攻,退可守!
拓展資料:林園是草根股神!1989年用8000塊入市,2006年已經擁有20億資金,2007開始開通博客獲得較高關注。 他通過價值投資投資了酒茅、葯茅等企業,如今身價已經滾雪球般成就了幾百億身價!30年投資收益也超越5000倍!
林園說:我不會投資餐館之類的餐飲行業,為什麼? 你看開一家店需要投入多少錢?裝修費、店面、房租等等,投入這么多,而且每次開一家店,都要投入這么多!產出比太低了。你看某醫葯企業,擴建一家廠房和幾個機器,就可以源源不斷地銷售,如果產品是獨一份的,就像葯茅一樣供不應求,那利潤是不是要翻倍了?股價是不是要翻倍了! 這就是小的投入,巨大的產出!股神林園說:下跌的時候,沒有你,上漲的時候就是苦命人! 我炒股很奇怪,大部分我買入都會被套,但我一點都不怕,因為我會守株待兔! 只要我選擇的企業,是一家好公司,價格也不貴,那我持有就不會虧錢,這是百分之百確定的事情!我做股票30年都沒有虧過,就是靠的守株待兔的性格,因為好的公司不怕等到。 這個等待有時候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個月一年,有時候是一生一世!但是如果商業模式發生了變化,我會立刻出去!
2007年林園在北大演講,他說:37倍PE的酒茅,每年30%的利潤增長,三年至少漲三倍! 如今回望歷史,到2021年這十多年,加上分紅的紅利,酒茅漲了幾百倍都不止! 林園認為:優質稀缺的好公司,就要不斷的投入和持有,被套了不要怕,因為這個套是黃金套!傻瓜都能管理好的商業模式才是好的商業模式!就像酒茅,他的領導進去了,那企業還是正常賺錢,而且每年都還在增長,這就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
個人建議:自己收益率還會這么高嘛?當然很難很難了。慢慢以後穩定在年收益百分之二十就很滿意。
4. 一個關於股票的基礎問題,個人炒股票怎麼掙錢,是靠股息和分紅還是靠轉手投機賺差價。謝謝!
個人炒股票怎麼掙錢,是靠股息和分紅還是靠轉手投機賺差價?
答:靠股息和分紅也可以賺錢(要業績好的公司)。靠轉手投機也可以賺錢,(你一定的經驗技術)
理論上股票是對公司的出資證明,如果是靠股息和分紅的話,買了股票長期持有就可以了,幹嘛要倒來倒去?
答:長期持有是占股權大的股東,利息分紅都不得了,倒來倒去是因為有外部炒作資金,這些資金靠投機賺錢,個個都買了股票不賣,那還有何意義?只有買進沒有賣出的,那股價不升到天上去,而且倒手投機比股息分紅賺得多?(當然分險也高)
假如選定一個前途不錯的公司股票,以後公司效益好了,股價是隨著公司資產壯大而同步提高(這裡面又有怎樣的關系?),
答:如果你是一個散戶。才買幾千股的;公司再好也跟你沒啥關系。頂多配個股給你
在中國的股市裡,公司的業績只能說明公司利好利空。跟股價沒啥關系,股價是靠交易形成的,
如果是靠買賣炒高的價格,那也就是說有可能公司發展了而股價卻下跌了?那股價還能反映公司的市值嗎?
答:既然說價格是交易形成的,那公司發展跟股價的漲跌沒有直接因素,只能說公司未來業績向好,給市場帶來買入的動力,但不一定股價會漲,當然,也有可能漲,比如。房地產中的萬科,他年年都賺好幾千億,但他的股價就不是年年漲啊,去年到今年還不是跌得狗一樣。公司的市值,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從股價上反應的,因為股價越高。公司的市值就越大啊,懂不
如果是短線投機的話,那小白我就更不明白了,股票發行時錢就被公司圈走了,以後的股價和公司還有關系嗎?
答:股市本來就是一個圈錢的地方,股票發行就是為了圈錢,當中有可能是公司的發展需要,也有可能是借上市來提高股東的財富。以後股價跟公司的關系還是一樣的啊,不管你如何炒作,公司會在下一次有利時機再擴股圈錢,也可以說股價跟公司的關系是,公司利用股價來圈錢,
這時的股票既然已經和公司脫了關系,炒股還有什麼意義?
答:股票是不可能和公司脫離關系的,除非公司倒閉破產了,
炒股是零和游戲,有人賺就有人虧,
包賺的就是公司了,因為他一上市,就已經賺夠了,
5. 他曾經連續虧了8年!有一天突然開悟,炒股賺錢從此變得很容易
短評:本文寫於2008年10月左右。作者現在是私募基金合夥人,他96年入市,在股市裡連續虧了8年,這8年裡,他做過證券公司的分析師、股評、炒股軟體推銷員、保險推銷員。。。反正那幾年裡過得很潦倒,孤身一人在外打拚。盡管如此,他依然醉心於股票交易,一次又一次把省吃儉用下來的錢投入股市,他始終認為自己有一天能從股市裡賺大錢。
最開始的幾年裡,他一直是做短線,虧得很慘。大概是04年左右,因為手上沒啥錢,又不想動用股票賬戶里不多的資金,於是幹了好幾份兼職,幾乎天天忙得沒時間看股票。有一天,他打開股票軟體,發現很長一段時間不看盤,不天天來回折騰,居然還賺錢了。那時他才意識到做股票根本就不用天天盯著,按照自己的邏輯選擇股票,然後拿著,等邏輯兌現了就出來,原來炒股竟然如此簡單。
從那一年開始,經歷了8年的失落和折磨後,他終於開始賺錢了。
多年過去,他的博客已經停了,但他依然在市場堅守,他熱愛交易,熱愛這種金錢游戲。希望他的心得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原文:賺錢與虧錢的秘密
我認為短期的股市走勢是無法預測的。
很多投資者一看到大盤反彈就會按奈不住。昨天下午,還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問能不能買股票,他早上剛割肉,下午看到大盤反彈就急著想追進去,想把割肉的損失補回來,還不斷埋怨自己為什麼不下午再賣。我不知道該怎樣說,誰能預測大盤怎樣走呢?埋怨自己有什麼意義?如果他能預測市場走勢,那世界股神就不是巴菲特,而是他了。
就是因為我們無法預測短期市場的走勢,所以我們要減少操作的頻率,操作頻率越高,失誤的幾率越大。因為這個市場90%的人是虧錢,這90%人的操作失誤率一定是遠遠大於50%,如果自己達不到10%賺錢人的標准,在熊市裡面生存的法則就是少操作甚至不操作。
很多人一看到大盤反彈就忍不住追進去,被套就殺跌,本金越來越少。就算抄到了一個短期底部,因為有恐懼心理,如果大盤反彈了30%,抄到短期底部能賺到10%就已經很不錯了,不過這次賺的錢可能還不夠下次抄底失敗虧的錢。在熊市裡面,人的心理是害怕賺錢,生怕被套,所以有小的獲利往往很快賣出。相反一旦被套,就會心存幻想,總想著大盤會反彈讓自己解套而遲遲不會賣出,直到大跌恐慌後,才會割肉出逃,此時的損失已經很大。所以我總是說熊市裡面做反彈很難成功,不是因為技術水平,而是因為人的心態。
就算錯過了一次機會,是不是股市就再沒有機會了?股市明天就會關門嗎?之所以我們不想放過每一個機會,是因為我們想急於扭虧,是因為我們想能抄到大底,但我們的想法並不代表市場的走勢。無數的例子告訴我們,急於想扭虧的人,只會越虧越多,想抄到大底的人,往往也會被套在半山腰。
10%賺錢的人,不是因為技術水平多麼高,而是他們懂得自律;懂得市場的風險;懂得買進股票後不僅僅是賺錢,還會虧錢;懂得適當的時候需要休息;懂得只要市場還存在,機會就是無窮的;懂得復利的驚人力量,而不是去追求短期的暴利。
90%虧錢的人,不是因為技術水平有多差,而是他們買了股票後就想著能賺多少,而不是想著會虧多少。如果虧錢後就死守,不回到原來的價格就不賣。不願意放過市場的任何一個機會,不願意讓帳戶資金去休息,不願意去想就算每年收益只有10%,10年/20年後會是多少。而是想著今年能不能翻一倍,不願意去守住一支好股票,而成天追逐所謂的黑馬。
賺錢與虧錢,和技術水平沒有太大的關系。技術水平高的人,一樣會在這個市場虧得一塌糊塗;不懂技術的人,一樣會在這個市場獲得巨大的收益。賺錢與虧錢的真正原因,是心態。
很多新股民不明白這點,沒有在這個市場磨礪多年以上的人很難明白這個道理,很多股民就算看了我的文章,依然還是按照自己原來的方法做,因為他們無法領悟,他們覺得太簡單了,股市賺錢不應該這樣簡單。所以我想用自己的經驗幫到大家少走彎路,可能是理想化了一些,有些人該交的學費還是會交,有些人可能會交一輩子的學費也無法真正領悟投資的真諦,也無法明白該怎樣去賺錢。
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想在這個市場上賺錢,需要突破的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心態,而不是別的!
6. 這是我見過關於炒股最好的文章,我連續讀了三遍,建議收藏
很多人炒股票很多年,虧虧賺賺,來來回回,但是我敢說,其中大部分從頭到尾十幾年都沒搞清楚,自己為什麼會賺,為什麼會賠。賺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咋賺的,虧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咋虧的。
一句話,他們缺少系統的一致性獲利方法,完全是在靠運氣和瞎猜。
換句話說,炒股,一定要做一個明白人。明白地賺,明白的虧。纏中說禪有句話說的很好,股市裡面,不是莊家賺散戶的錢,而是明白人賺糊塗人的錢。散戶不散戶不要緊,跑得快也是巨大的優勢,你究竟是否明白自己為何賺為何虧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里說一說我領悟到的方法,也算拋磚引玉。
方法一:四季循環法
天地萬物都有周期和循環,這是陰陽轉換的至理。
一劫有成住壞空,一年有春夏秋冬,一天有晨午昏夜,陽長陰消,陰漲陽消,股市也是一樣。
經濟有周期,所以股市也有周期,尤其是中國股市越來越擺脫了政策市和資金市的時代,它已經太大了,大到光靠政策和資金已經無法完全影響的地步,只有經譽首顫濟周期,這個固有的 社會 規律,還在對它施加作用。其餘的一切,都是短期級別的浮雲和波浪。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的規律,而股市也與之類似。
「春天」建倉,「夏天」持股,「秋天」平倉收獲,「冬天」不玩走人,這就是有勝無敗,包賺不賠的炒股方法。
什麼中級別調整,哥鳥都芹畝不鳥你,更別說啥短期波動了,哥存的是定期,定期懂不懂。
請注意,這里的周期至少是數年,是一波牛熊市的循環。
有人會說,你這只是屠龍術,如果無法判斷經濟周期的春夏秋冬,那麼一點用都沒有。我要說,經濟周期的四季,雖然沒有自然界的四季那麼容易感覺,但是如果你一點體會都沒有,那也太遲鈍了。不必要知道哪一天是底部,哪一天是頂部,你能清楚地說明春天是什麼時候到的嗎?沒人知道具體哪一天,只是看到草木開始發芽,冰雪開始融化,就知道春天的確到了。
簡單說吧,現在就是經濟周期的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沒看到QFII、社保基金神馬的都開始進場播種了嗎?
至於選什麼股,選龍頭股、藍籌股最好,因為這是個懶人的辦法,最適合選這種懶人股票,買了就不管,當存定期了,哈哈。如果你對國家政策和經濟發展有前瞻性研究,當然是選未來幾年經濟擴張周期國家重點扶持的行業就更好了。
四季循環法沒有任何缺點和難點,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足夠的耐性,和一點點市場感覺。甚至連選股票都不是很重要,大牛市到了就是一坨屎都能飛上天。
唯一需要的就是等待,長久的等待,無視任何中短期波動,如果沒那個耐性就別用這個辦法,否則你被一陣子倒春寒給嚇出來,結果還怨我瞎說。
問題是最簡單的就是最難的,幾個人能忍得住呢?至少我就忍不住。據說史玉柱忍住了(至少到現在為止他忍住了,雖然中間也被三九嚴寒嚇出去過一陣子),所以大家尊稱其為股神、大濕,連和他吃頓飯都要一百多萬呢。
方法二:長賭必贏法
這個就更奇怪了,不是說長賭必輸嘛,怎麼會必贏呢?
我打一個比方,如果你和你朋友賭博,壓硬幣的正反面,壓錯的給押對的5塊錢,請問,如此重復一萬次,你們最後誰輸誰贏,輸贏多少?
只要有點數學常識的都知道,長期來看,兩個人平手,因為擲硬幣的概率相同,輸贏也相同。
那麼假如說同樣兩個人猜銀幣,你輸了,給你朋友4.9元,你朋友輸了,給你5.1元,請問誰輸誰贏,不用問,當然是你贏。
再假如說,兩個人猜銀幣,你猜正面,你朋友猜反面,這個硬幣是特製的,正面的概率為60%,反面的概率為40%,那麼誰輸誰贏。結果一樣不言而喻。你可以肯定自己會贏。
那麼假如你們兩個人覺得這么搞不過癮,要一把定輸贏,不要長賭,你還敢肯定自己會贏嗎?不敢了是不是。
炒股,或者說投機,其根本原理,與之類似,就是風險和概率的問題。承受一定的小額風險,博取打轉的概率,並且多次重復該過程。
請一定要記住這句話,炒股想要盈利,其根本原理就在於,選擇一個你所猜的概率比較大的「硬幣」,同時在你猜錯的時候少賠一點慶敗,猜對的時候多賺一點,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要分散投注,多次投注,千萬別一把定輸贏。
說到這里,明白的童鞋可能已經明白了,不明白的,虧多了也許就會明白。這就是投機和賭博的真正區別。賭博完全靠運氣,而投機,本質是是一個數學的概率 游戲 。
為什麼要及時止損,為什麼要看對大趨勢再入場,為什麼要止損不止贏,為什麼要先小額投注,確認趨勢後再加碼,為什麼至少要1:3的風險收益比才進場,前輩們各種各樣的格言和原則,說的是同一個核心。
真正懂得了這個根本的、核心的原理之後,我想在實際操作中你對紀律和原則的體會會更深刻,遵守會更加嚴謹。
知之不深,則行之不篤,如果真的知之甚深,那麼行為自然而然就會改變。一個人的觀點如果真的變化了,那麼行為自然會變化。如果說一套做一套,那就說明,還不是真的接受了自己所說的東西。
所謂接受,有不同的層次,了解到、學習到、理解到、領悟到、體會到、發自內心的認同乃至於與之合而為一。不同的接受層次,就會有不同了的行為模式。如果你沒有真心接受其原理,那麼看再多的書也沒用,你那些什麼風險控制、資金管理、止損紀律、技術分析統統都是浮雲,是你強加給自己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所謂低手和高手的區別,只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誰猜中「硬幣」的平均概率更大(這個靠的是失敗經驗的積累、市場感覺和技術分析水平),一個是誰對風險收益比的控制更好(也就是止損點的選擇和出場點的選擇)。
而高手和超級高手的區別只有一個——誰最能遵守這套原則而不被自己人性中的弱點打敗。
股市給那些缺乏經濟基礎的人帶來了以小錢賺大錢的機會。對那些才高志大者來說,股市簡 這就是一塊經濟福地。然而這個"有經驗的人獲得很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很多經驗"的 地方殺機四伏,偶有斬獲雖然不難,要頻頻得手並非易事,而以此為生則更是對自我和人性的挑戰。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解釋何以一般股民敗多勝少,那就是: 人性使然! 說的全面些,就是這些永遠不變的人性-- 討厭風險、急著發財、自以為是、趕潮跟風、因循守舊和耿於報復 - -使股民難於避開股市的陷阱。說得簡單些,就是 好貪小偏宜、吃不得小虧 的心態使一般股 民幾乎必然地成了輸家。
如何以交易為生?美國的亞歷山大.埃爾德用自己的經歷、經驗告訴你,你也可以以trading for a living。他曾經是一位精神病醫生,對股票、債券等一無所知,看了恩格爾(Engel)的《如何買股票》後,接觸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自此之後,他開始熱切地研究市場,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終於成為一名成功的交易者,實現以交易為生的夢想。
這是一本幾乎屬於交易者必讀的經典而實用的書。春節期間,讀完了埃爾德的《以交易為生》,深有感悟。於是決定重讀一遍,把其中對自己啟發觸動最多的地方加以總結。成功的交易奠基於三大支柱:心理、市場分析與交易系統,資金管理。關於資金管理,說的較少,且和心理部分有重合,所以我將這兩部分放在一起說。我將從交易心理和交易系統兩方面闡述。
心態是交易成敗的根本。交易者的成功取決於他控制情緒的能力。如何控制情緒?作者根據他做精神病醫生的經歷,介紹了全新的情緒控制方法。
他說, 每個人都有自毀的傾向, 不要把損失歸因於運氣不好,或是找別的理由。交易者必須承認他是輸方,就好比喝醉的人必須承認他酗酒一樣,然後他才能開始康復之旅。
因此,每天早上開始交易之前,作者都會坐在辦公室的報價屏上說:「我是輸方,我的內心深處有自毀傾向。」這和我前幾天看知名分析師張化橋的文章有異曲同工之妙。他說:你只有先向市場投降,然後才能徹底解放自己,並且最終戰勝市場。特別是在一個人人都覺得自己比別人都聰明的市場上,最終獲勝的未必是最聰明的,反而很有可能是認為自己最笨的人,因為最笨的人總是在避免犯錯誤。
大多數業余投資者小賺一點就覺得自己是天才,這時交易者往往開始忘記既定原則,進入自毀模式。為此,作者強調: 交易者的成功在於他逐步積累財富的能力,而不是一次賺多少錢。 那些贏了興奮、輸了沮喪的交易者積累不起財富,因為他的行為受到情緒的左右。一旦你的情緒被市場左右,你就會賠錢。只有業余投資者才會因為交易而悲喜。 在市場上,情緒化的反應對於你來說是負擔不起的奢侈品。
賺了錢還不能高興,這似乎有些反人性。那交易者的成就和樂趣又在哪裡呢?作者說, 在任何領域,成功的專業人士的目標都是要達到他個人的最佳狀態, 如成為最好的醫生、律師或者最好的交易員。做到了這一點,錢自然就有了。所以,你所要關心的是交易正確,而不是錢。 在交易中開始數錢就等於亮起了紅燈,警告你即將賠錢。因為情緒介入到了交易中,理智將被蒙蔽。
十個人炒股九個人虧錢,既然在股市虧錢概率這么大,大部分人在股市都是虧錢的,實在搞不明白還有這么多人在股市炒股呢?
關於這個問題,就拿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尋找答案,比如以下兩個例子:
1、賭博的人,明明知道十賭九輸,但還是有這么多人去賭博呢?
2、抽煙的煙民,明明知道抽煙有害 健康 ,為何每天還是要堅持抽煙呢?
這兩個例子是現實生活當中最常見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找不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如果能找到賭博的和抽煙的真正原因,自然也能找到為什麼還有這么多還在炒股的真正原因。
就以我自身作為案例,我自己炒股、我自己也抽煙,站在我個人立場上來回答問題,我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原因:股市的誘惑
就我進來股市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我敢相信99.99%的人都會跟我一樣,進來股市都是為了賺錢。
而股市恰恰能給我賺大錢的慾望,希望自己能在股市賺更多的錢,想要從股市實現財富自由,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股市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能給人一種想像空間,能讓人有幻想的空間,能讓更多人堅信自己能在股市賺到錢,能讓更多人相信股市是可以實現一夜暴富的地方。
這就是為什麼股市虧錢概率這么大,但依舊還有很多人進來股市炒股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個原因:心存僥幸,心存不甘
很多股民投資絕對有這個心理,在股市虧一萬元,一定要在股市賺回來,結果越操作虧損越大,虧到兩萬了。
繼續在股市操作一定要把虧了兩萬賺回來,繼續奮戰,虧4萬,虧8萬等等,炒股越虧損,越能讓這類股民堅持在股市炒股,虧錢是很多股民繼續炒股的最大動力。
A股市場90%的人都是虧損的,但往往這90%的人都是心存僥幸,心存不甘心,才會堅持留在股市繼續炒股的。
第三個原因:對股市上癮了
投資股市會上癮的,俗稱股癮;賭博有賭癮;抽煙有煙癮,道理都是一樣一樣的。
即使知道炒股不能賺錢,即使知道股市裡面水深,但由於上癮了,享受炒股的那個過程,想要戒掉這個股癮並非這么簡單的。
上癮其實就是一種習慣性形成的,明知山中虎,偏向虎山行,十頭牛都拉不回的,這是一根筋的股民。
第四個原因:股市的利益因素
我自己剛開始進股市是跟風的,說白了就是眼紅別人在股市賺到錢,知道股市這么容易賺錢,結果自己也跟風入市了。
比如某某人在股市賺了多少多少錢,又買房買車了,這個消息一旦放出去,又會帶動很大一批新股民入市炒股。
再比如證券公司的客戶經理或者經紀人,為了完成自己的開戶任務,必須要採取一定忽悠一些小白開戶,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也是被證券公司忽悠過來的。
我自己也是做過這樣的事,在證券公司做,同樣忽悠小白開戶入市,人都是自私的,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要犧牲別人來為自己創作利益。
通過上面分析得知,大部分散戶炒股都虧錢,但還有很多堅持在股市炒股的真正原因,包括股市誘多,對股市幻想,對股市上癮,對股市不甘心,看到股市利益等等原因。
總之每個人在股市都有自己的堅持力,都有自己的執念,正因為一個執念支撐這些人還在股市炒股。
如何成為一個幸福的投資人
在探討投資之前,試問有多少人真正思考過投資的本身,投資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投資?怎麼思考投資預期與投資結果的關系?……
回答上述問題之前,這里主要的思考,在於幸福投資的根源的尋得,如何做到幸福投資的原理。
我認為:投資一切的問題,首先在於認識「內我與外我」,「有我與無我」,「小我與大我」的關系:
投資人性之慾望:
以我的看法,投資要賺錢再正常不過,人性存在慾望實乃正常,但得思考慾望的本源與生命本真的關系,對於大部分的投資者來說,事實上並未真正內心思考過投資與自我的關系,無真正思考就更談不上了悟真相,導致貪嗔痴慢疑成為人生的常態,一切執迷於此而皆無法自我突破,要知道,市場七虧二平一賺的普遍規律的來源,資本市場張開的血盆大口所吞噬的不是70%這部分人的財富,而正是人性固有的貪嗔痴慢疑的執迷。投資者大多的失敗均源自貪嗔痴慢疑,試想,當投資變成了一心想賺錢賺大錢賺快錢的同義詞的時候,就已經脫離了投資的本相的了悟,形成了一切以賺錢慾望的心魔的虛幻執迷世界。試問:投資本身的「內相」都沒有看明白,卻僅只憧憬執迷於投資結果賺錢的「外表」,何以長期能賺錢呢?只有知曉人性,方能明辨投資之所以?
投資思想之世界:
《金剛經》的角度,告訴我們,思考萬物,應:「無住生心,無相布施」。一切念頭的原點應如何思考,若自我認識就不完善,如何能更好地認識自我之外?同時能不因外相而內動,以心靜以制動,以內悟以明理。在天空的世界裡處理內在與外相的關系。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只有滲透人生思想,才能思索投資之道?
投資生命之本真:
而自我認識的生命的本真:有言曰:「道生於安靜,德生於謙和,慈生於博愛,善生於感恩,福生於滿足,祿生於勤儉,壽生於 健康 ,喜生於開心,故自在才是生命之本。」,此又雲:「上善若水以厚德載物,兼容並包以自強不息。」,而生命之本真,筆者有言:一切皆指向為真,為善,為美,為愛之所尋也。只有了悟生命本真,才知投資為何求?
從以上總結,在投資上,只有在認識「內我與外我」,「有我與無我」,「小我與大我」的關繫上把握清晰,在了悟生命與投資的關繫上,才能在無數貪婪與恐懼的資本市場的血盆大口中,沖破投資思索的業障,以達幸福投資的彼岸。
交易素質的塑造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認知調整: 大家都知道金融市場是世界上最容易操作的市場,只要下載交易軟體,點點滑鼠,就可以完成交易,而且每個人都試過賺錢的交易經歷。但為什麼這個最容易操作、回報率最高的市場,成功的概率卻是這么的低呢?按照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金融市場中,90%-95%的人都要失敗。這句話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呢?也就是你想贏,你必須成為那個5%,要成為那個5%,完全是根據競爭力來排序的,而不是你個人的願望以及感覺來排序的。
那麼你的競爭力到底在哪裡,這是任何一個交易者首先要想明白的問題。這個市場不是說我們自己看幾本書,看幾個視頻,隨便培訓一下就可以成功的,我們可以看看很多成功的交易者,他們往往都付出了很長的時間代價和經濟代價,才逐步成長起來的,這個過程的艱辛是不可想像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承擔得起的。所以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到,要想成功的話必須經過系統科學的訓練培養方式,而不是通過自己盲目摸索,自發養成。自發養成的過程往往代價大、成長慢、成材率非常低!
思維轉變: 很多人以為只要經過系統科學的培訓,具備成功需要的知識後,就能穩定盈利了,但實際成功的比率卻還是很低。失敗原因歸根到底只有兩個字--- 做到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做到了。失敗者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做不到。
無論你在市場里還能呆多長時間,你一天做不到,你一天就走不出虧損。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你知道了,但是做不到啊!!然而並不是我們不能做到,而是我們不願意做,缺乏真正的動機!動機由情緒決定,而我們受到情緒上兩種基本力量的驅動:追求快樂的慾望與避免痛苦的需求。
我們在交易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過早獲利了結而過遲認賠,為何如此呢?因為雖然我們有了交易規則,但並沒有運用它們進行交易,我們沒有遵循交易規則的動機。我們大多數人看到交易賺錢了就開心,虧損了就沮喪,就是說我們看重的是結果,但過程呢?你有沒有遵循交易規則呢?所以我們得把思維轉變一下,只要我們遵循交易規則做了,不論贏虧,你應該高興,獎賞自己;反之,當你不遵循交易規則做了,就算是賺錢了,你也應該感到羞恥,因為這錢是你偷來的,不光明的,該懲罰自己了。
行為塑造: 是正確的行為規范養成的關鍵步驟。金融市場是一個充滿了機會與誘惑的地方,絕大部分人在金融市場難以做到嚴格自律,這與他參與交易的動機有關。 很多人參與交易的一個動機是追求「隨意性」,一種「自由表達權」。 在傳統領域或者日常生活中,他的自由表達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到限制的。
金融市場對一般參與者的一個巨大誘惑在於他有一個「自由表達」的機會,但是這種「自由表達」本身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傷害。因此,交易者需要接受嚴格的訓練,了解到自由表達的權利需要受到一些規則的約束,才能獲得有利的結果。普通投資者的行為需要重塑,他要知道什麼樣的策略、什麼樣的紀律和什麼樣的規范能夠保護他在這個市場中安全地、理性地獲得回報。
7. 炒股心得文章
股市是有風險的,如果您沒有樹立好正確的心態是很難承受由於虧損所帶來的壓力。為此剛進入股票市場的朋友,一定要學會一些基本的股票技巧,還要切記,不要貪心。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關於炒股心得文章,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炒股心得文章1
第一,趨勢很重要,如果入市炒了半天連股市最基本的牛熊都分不清,那無論什麼理論再怎麼高明,最終都免不了賠錢的下場
第二,謹慎,保住本金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從100萬跌倒50萬只需要虧損百分之五十,但是要從50萬重新賺回到100萬卻要盈利百分之百。無論如何要保住本金,哪怕失去再好的盈利機會。以生存為第一原則,當其他原則與他沖突的時候,拋棄一切其他原則。
第三,切記貪念,無論炒什麼股票,都需要設置一條動態止損線,一旦股價跌破動態止損線,也就是跌出了你的承受底線,立即認賠離場,毫不猶豫!無論後市看起來有多麼大的機會反彈。設置動態止損線可以有效地在牛熊轉換的時候逃出股市,保住剩下的盈利。
第四,無論投資股票,還是基金,切記不聞不問,你必須對自己的投資負責,你可以不時時關注,但是不可以放任不管
第五,當熊市不斷下跌,似乎要從熊市轉到牛市,重新整頓的時候,可以試著買一點指數基金,但是不要買太多,之所以不要買太多,是因為股市可能還沒有到底,而且說不定他可能根本就沒有底,進入籌碼太大可能會損失慘重;之所以選擇指數基金,是因為在市場還沒有充分恢復的時候,大盤可能會漸漸回轉,但是個股的分化比較嚴重,很難在眾多股票當中選擇適合投資的股票,那個時候,投資整個大盤是比較明智的選擇(這就是為什麼2007年投資基金的人多,2008年投資股票的人多),當股市漸漸恢復,可以適當的加碼,前提是看清楚大方向,看清楚趨勢,趨勢在逐漸上漲的時候可以這么做,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實力,不要試著在跑贏大盤,跟著大盤走是很明智的選擇,當股市恢復的差不多了,開始出現牛市的大漲之後,可以把重心從指數基金上移到個股上,因為到那個時候,整個市場非常狂熱,個股一般的表現會比大盤更好,因而投資個股的收益會比大盤好。但是越是在牛市的後期,越是出現瘋牛漲勢的時候,越要記住第三條原則,設置動態止損線,一旦股價跌破動態止損線,立即認賠離場。不要不舍的那一點點小利益,因為那一點小的損失,可能才僅僅是剛剛開始,後面的大跌說不定正等著你。只有果斷離場,才有可能避開真正最後的熊市大跌的到來。
第六,在資金小階段,不要總是想著分散投資,本金才一點,分散投資沒有太大的意義,不如把精力花在研究一直比較優質的股票上,這樣了解的更多,堅持持有,賺的幾率更大。
關於炒股心得文章2
許多朋友經常問我某個股應如何操作?大盤會怎樣?等等。要逐一解答有時真是麻煩。現在將自己炒股心得總結如下,希望能對閱者有所啟發:
一、選股不如選時說的是要選擇大底部大環境滿倉進場(如同去年),幾年難得一遇,熊市末期或牛市初期,這是時。
二、選對股,抱牢他,爭取利潤最大化。說的是牛市初中期,不要盲目換股,朝秦暮楚,不操作是最好的操作。免得一割就漲,一追就套,有時騎牛找牛,無緣於大機會。
三、即使是抱股,也不是完全不操作,應該不放棄可做的波段,以不斷降低成本。如同530的調整,必須要出來,然後回補。我經常講中長線思路選股,短線介入波段操作,高拋低吸降成本就是這個意思。
四、牛市末期,要追漲殺跌,趨強避弱,迴避風險。現在正值牛市末期,一定要迴避一些高價位的藍籌股、暴炒了的個股。也就是說:你的個股最近如漲得太急,幾個板後一定要出局,改換初漲股、剛啟動拉升的個股。看看萬科、泰達將如何陰跌吧,這就是例子。基本面好,前期滯漲的就不要急於動,不是短線高手不要盲目操作,耐心等他主升浪過了再出。追漲殺跌,趨強避弱說的是要跟隨熱點、焦點,抓住龍頭,注意熱點切換,超前思考提前發現熱點,這都是短線要訣。何為龍頭?漲得多,漲得久,板得早,開板次數少,調整空間小的是也。牛市末期和牛市初期大盤處於較大震幅狀態。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大震盪產生大機會。大震盪產生大機會有兩種:波段機會和換股機會。主力沒出的波段,主力將出的換股。判斷主力是否將出,根據移動籌碼分析,一目瞭然。短線的要求:靜如處女,動如脫兔,技術全面,准確性高,進場果斷,持股堅定,出局利索。靜是空倉等待時機,動是快速、重倉狙擊突破初漲個股。技術全面,要學會技術分析,如K線形態、量價關系、技術指標分析……最重要的是****變化。是否靜時需要到空倉,這個就看個人習慣和資金量大小了。靜,其實還有層意思是不能參加調整;動,其實還有層意思是不能放過攻擊。對短線高手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還有一句話:新手看價,老手看量,高手看勢;漲時重勢,跌時重質。可見對趨勢判斷何等重要。權證無質地可言,純粹技術分析,全靠看勢看量,是短線最高境界。有些人喜歡打探消息,其實消息是不對稱的,所以在盤面上會提前反映,因主力先知,高手就在****和走勢中發覺得到。短線還有一個規律:漲得急,漲不久;跌得急,不急賣,這個道理和如何上去的就將如何下來,如何下來的將如何上去的理論是一致的(權證另當別論)
五:牛市結束,熊市出現,或遇大的特別是政策性的利空,第一時間應該離場,耐住寂寞,直到下一個大機會,大盤如此,個股也如此。前面提到的不久前被暴炒了的個股,因價格嚴重高於價值,透支了許多業績和題材,出貨是主力的主要任務,無疑將牛轉熊,多翻空,那麼就要堅決迴避,不管圖形如何漂亮,也決不能接最後一棒。
六:不明朗市不入,不懂的就不參與。這點主要是說,要迴避參與一些走勢怪異、消息撲朔迷離的妖股仙股。不明朗市不入,還有層意思是,在相對高位橫盤很久的個股,必須要等走勢明朗後再介入,情願花貴一些的價格買進,因為橫盤說明多空平衡,一旦打破,就是一邊倒的局面,大漲或大跌:橫有多長豎有多高,說的是大漲;久盤必跌,說的是大跌。遇到這樣的情況,必須靜觀其變,捂住錢袋,切不可貪圖便宜提早介入。
七:盡量順應主力思路,決定如何操作。股價出在什麼位置,要換位思考主力會怎樣?散戶該怎樣?這也就是博弈。要反向操作,人棄我取,人取我棄;要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這樣才會先知先覺。股票就是多空博弈,所以造成了壓力、支撐的辨證關系。突破強壓力,強壓力變大支撐;突破大支撐,大支撐成強壓力。這一點,炒股之人,不可不知。
關於炒股心得文章3
價量關系和股價的波動節奏是股市分析之源,一切的其他分析都是對這種分析的印證和細化。脫離了了價量關系和波動節奏的分析,比如說常見的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題材分析都會產生脫離實際的心理誤區。因此,比較有經驗的股市操盤手在進行機會分析的時候,都是先在價量關系和股價的波動節奏上先用足功夫,然後再在基本面和題材面上尋找原因,在技術上去考慮實戰細節。當然對交易規則和融資規則的熟悉更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對交易規則和融資規則的熟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點是絕大多數投資者所忽視的。除此之外,重要機構的交易習慣也是需要了解清楚的,比如說證券投資基金的決策權和操作權的分離以及不同的基金的風格習慣,還有上市公司大股東對待股價的態度。這一切構成了市場指數和個股的波動節奏,其中有可操作性的投機空間。
從技術層面上,成交量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大盤,只有保持一定的成交量,大盤才存在著系統性機會;一個成交量沒有達到必要程度的市場,是一個無效市場,除非對投資者對於分紅已經處於非常滿意的情況。因此,投資者決定倉位的原則依據就是大盤的成交量多少,成交量越大,持股倉位可以越重,成交量低於一定的程度就應該空倉休息。選擇個股的原則應該根據市場題材、籌碼的集中度和持倉機構的意願。選擇時機則是用均線系統,特別是生命均線系統來決定。在這些因素都滿足之後,還需要用MACD、PSY、融資規則等目的性很強的指標對實戰操作方案進行細節性處理。最後,好需注意,證券市場是由幾千萬人的買賣行為構成的,我們要有對時刻可能變化的市場有不同方向的准備和應對。術分析、題材分析都會產生脫離實際的心理誤區。
因此,比較有經驗的股市操盤手在進行機會分析的時候,都是先在價量關系和股價的從技術層面上,成交量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大盤,只有保持一定的成交量,大盤才存在著系統性機會;一個成交量沒有達到必要程度的市場,是一個無效市場,除非對投資者對於分紅已經處於非常滿意的情況。因此,投資者決定倉位的原則依據是大盤的成交量多少,成交量越大,持股倉位可以越重,成交量低於一定的程度就應該空倉休息。選擇個股的原則應該根據市場題材、籌碼的集中度和持倉機構的意願。選擇時機則是用均線系統,特別是生命均線系統來決定。在這些因素都滿足之後,還需要用MACD、PSY、融資規則等目的性很強的指標對實戰操作方案進行細節性處理。
最後,好需注意,證券市場是由幾千萬人的買賣行為構成的,我們要有對時刻可能變化的市場有不同方向的准備和應對。波動節奏上先用足功夫,然後在基本面和題材面上尋找原因,在技術上去考慮實戰細節。當然對交易規則和融資規則的熟悉更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對交易規則和融資規則的熟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點是絕大多數投資者所忽視的。
除此之外,重要機構的交易習慣也是需要了解清楚的,比如說證券投資基金的決策權和操作權的分離以及不同的基金的風格習慣,還有上市公司大股東對待股價的態度。這一切構成了市場指數和個股的波動節奏,其中有可操從技術層面上,成交量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大盤,只有保持定的成交量,大盤才存在著系統性機會;一個成交量沒有達到必要程度的市場,是一個無效市場,除非對投資者對於分紅已經處於非常滿意的情況。因此,投資者決定倉位的原則依據就是大盤的成交量多少,成交量越大,持股倉位可以越重,成交量低於一定的程度就應該空倉休息。選擇個股的原則應該根據市場題材、籌碼的集中度和持倉機構的意願。選擇時機則是用均線系統,特別是生命均線系統來決定。在這些因素都滿足之後,還需要用MACD、PSY、融資規則等目的性很強的指標對實戰操作方案進行細節性處理。最後,好需注意,證券市場是由幾千萬人的買賣行為構成的,我們要有對時刻可能變化的市場有不同方向的准備和應對。作性的投機空間。
價量關系和股價的波動節奏是股市分析之源,一切的其他分析都是對這種分析的印證和細化。脫離了了價量關系和波動節奏的分析,比如說常見的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題材分析都會產生脫離實際的心理誤區。因此,比較有經驗的股市操盤手在進行機會分析的時候,都是先在價量關系和股價的波動節奏上先用足功夫,然後再在基本面和題材面上尋找原因,在技術上去考慮實戰細節。當然對交易規則和融資規則的熟悉更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對交易規則和融資規則的熟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點是絕大多數投資者所忽視的。除此之外,重要機構的交易習慣也是需要了解清楚的,比如說證券投資基金的決策權和操作權的分離以及不同的基金的風格習慣,還有上市公司大股東對待股價的態度。這一切構成了市場指數和個股的波動節奏,其中有可操作性的投機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