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配股有限售的具體要求嗎
很多股民特別開心在聽到配股時,以為是送了一堆的股票。上市公司其實用著配股的名號換了種方式來圈錢,這是好是壞?繼續聽我說下去~
分析內容前,先給大家分享今日的牛股名單,趁還沒被刪前,趕快保存:【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配股是什麼意思?
配股是上市公司為滿足自己發展所需,把新的股票進一步發行給原來的股東,從而將資金給籌集到位的行為。換句意思來說,公司的錢可能有不充足,想要通過公司自己人把錢放在一塊。原股東可以通過個人意願決定是否進行認購。
譬如,10股配3股,意思是就是每10股有權按照配股價,從而申購3股該股票。
配股是否有限售期主要是看原股票的情況,如果原股票有限售期則是有限售期的,如果沒有限售期則是沒有限售期的。
二、股票配股是好事還是壞事?
配股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呢?這就要按照不同的情況來看了。
平常情況下,配股的價格會作一定的折價處理來進行確定,也就是配股價格低於市價。因為新增加了股票數,則需要去除權,那麼股價會按一定比例去降低。
對沒有參加配股的股東來講,會因股價降低而受到一定損失。
參與配股的股東認為,股價是越來越低了,但還好股票的數量一直在變多,所以總收益權並未因此被改變。
此外,在股票已經配股並且除權之後,特別是在牛市填權的情況也許會出現,股票也就能恢復原價,甚至更高原價,這樣還是獲得一定收益的。
舉個例子,股票前一天在收盤的時候收盤價格為十元,配股比例為10∶2,配股價為8元,那麼除權價為(10×10+8×2)/(10+2)=14元。除權後第二天,如果是股價上漲了,而且漲到16元的話,那麼參與配股的股東可獲得市場差價每股(16-14=2)元。就從這一點分析的話,還是比較優秀的。
很多人搞不清怎麼去分辨股票分紅配股以及股東大會舉辦的各項事宜具體時間?想要把握股市信息?不妨來看看這個投資日歷:A股投資日歷,助你掌握最新行情
三、 遇到要配股,要怎麼操作?
再換個角度考慮問題,我們也無法預料配股之後到底怎麼樣,不能確定它的好壞,公司對於配股的錢如何分配?是導致它好壞的主要原因。
有時候配股被作為一種前兆性標志,來說明企業經驗不善或者要倒閉了,並且還可能會遇到更大的投資風險,所以遭遇配股時一定要先搞清楚這支股票的好壞,這公司的發展態勢是怎麼走的。
該股票未來發展趨勢還不會看的朋友,那就來這瞧瞧,專業的金融分析師會幫你精準分析你持有股票的好壞!【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8-2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⑵ 限售股什麼意思
1、限售股是指那些短期內不能在二級市場進行流通的股票,這類股票最為明顯的特點在於都具有一定時間的鎖定期或者是長期持有隻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會發生流通現象。這類股一般產生於過去的政策性股改、新股剛發行、定增或者是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況,具有成本低,數量大的特點。
2、限售股股票作為一種有價證券,其在解禁後轉讓應按照「金融商品轉讓」項目繳納增值稅。然而,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形成原因可能較為復雜。
3、常見的如IPO限售股、重大資產重組限售股、股改限售股等,在按照「金融商品轉讓」項目計算增值稅時,如何確定買入價,是決定稅額的關鍵因素,最終直接影響增值稅稅負。
拓展資料:
含義概述
1、改革前
股權分置改革前未流通股本在股改後獲得流通權,並承諾在一定的時期內不上市流通或在一定的時期內不完全上市流通的A股稱為限售流通A股。股權分置改革就是把以前不能上市流通的國有股,法人股變成流通股,但為了減少大量的股份集中上市給股市帶來沖擊,所以對這部分股份上市時間有所限制。股權分置改革當天或新股上市當天算起:1年後可拋售5%2年後可拋售10%3年後可拋售全部
部分上市公司對拋售條件有另外規定:限售流通股上市是利空還是利好,是相對的:一方面,限售股可流通會增加市場的拋壓,也就是利空;另一方面,為了能讓拋售的價格高一些,限售股的相關利益方會想辦法將股票價格做上去,這又變成了利好。
2、改革後
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為限售股。
⑶ 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是什麼意思
一、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是指上市交易或轉讓受特定條件(如期限、數量等)限制的上市公司股份。
二、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中廣義的「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主要包括:
1、上市公司發起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以及上市公司在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
2、機構配售股。上市公司進行新股發行或股票增發時,將其發行股票數量中的一定比例配售給機構投資者,經過一定鎖定期後,該部分股份方可上市交易或轉讓。
3、股權分置改革之後原非流通股股東持有的「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權分置改革之後,原非流通股在支付股改對價後獲得流通權,但其轉讓受到一定期限及數量的限制。
⑷ 投資者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如何申請限售股解禁辦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分別是什麼
股東欲申請限售股解禁,應當委託上市公司董事會代為申請辦理解除股份限售手續,深交所不接受股東的直接申請。相關股東可在滿足解除限售相關條件時,委託上市公司董事會在擬申請解除限售日前7個交易日內向深交所申請辦理對其所持股份解除限售的有關手續。辦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參見深交所(適用板塊)的《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等規定。
⑸ 無限售條件股股東和有限售條件股股東的意思
1、無限售條件的股東指:沒有持限售股票(既沒有出售限制的普通股票)的股東。
2、有限售條件股股東是指股份持有人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按承諾有轉讓限制的股份,包括因股權分置改革暫時鎖定的股份、內部職工股、機構投資者配售股份、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股份等。
有限售條件股份分類為:
1、國家持股,是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機構或部門(如國有資產授權投資機構)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2、國有法人持股,是指國有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事業單位以及第一大股東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且國有股權比例合計超過50%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3、其他內資股,是指境內非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包括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等)及境內自然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4、外資持股,是指境外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⑹ 什麼是:有限售條件股份
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5號—〈公司股份變動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05年修訂)明確了股權分置改革後上市公司有限售條件股份的分類及界定標准。其規定:
有限售條件股份是指股份持有人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按承諾有轉讓限制的股份,包括因股權分置改革暫時鎖定的股份、內部職工股、機構投資者配售股份、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股份等。
有限售條件股份分類為:
1、國家持股,是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機構或部門(如國有資產授權投資機構)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2、國有法人持股,是指國有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事業單位以及第一大股東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且國有股權比例合計超過50%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3、其他內資股,是指境內非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包括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等)及境內自然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4、外資持股,是指境外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需要注意的是國有法人持股的定義。國有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事業單位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均為國有法人持股。而已改制為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的國有控股企業持有上市公司股權時,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才能界定為國有法人持股:(1)其是第一大股東;(2)其及其它國有股權比例合計超過50%。也就是說,這里採用的不是實際控制標准,而是絕對數量標准。這一認定與國資部門的標準是一致的。這樣,一些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就會出現有意思的情況:在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化(即不構成上市公司收購)的情況下國有股權的性質發生變化。
例如,大連友誼(000679)的大股東友誼集團的改制(參投行筆記2006/01/23)。友誼集團改制後,大連市國資委在友誼集團的持股比例下降到30%,經多方面論證,上市公司認為大連市國資委仍能夠保持對友誼集團具有實際控制權,仍是友誼集團的實際控制人。但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大連友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權性質變更有關問題的批復認為:友誼集團改制後,該公司將由國有獨資公司變更為多元投資主體的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國有股權管理的有關規定,友誼集團改制後所持有的12,960 萬股的股份性質屬非國有股。按照上述分類,其應屬於「其他內資股」。
⑺ 限售股解禁後還算有限售條件的股份嗎
限售股解禁之後就是正常的流通股了,除非還有其他合同限制這些股票在市場上的正常交易。
⑻ 什麼是有限售條件流通股 什麼是無限售條件流通股
有限售條件流通股是指股權分置改革之前的非流通股,也就是原來非流通股股東持有的沒有流通權的股份;無限售條件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數量。
1、限售流通股是在一定時間內不能出售。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戰略投資者通過定向增發投資某上市公司的時候,由於其戰略目的持股時間要超過一般投資者,而且往往定向發行價格要低於當前的市場價格,因此要求鎖定該股份於一定的期限。
另一種情況,在股權分置改革下,非流通股在支付股改對價後搖身變成流通股需要一個過渡期,一般禁售期為一年,一年後可以按比例流通出售,這個期限內也是限售流通股。
2、可流通股股票是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及北京兩個法人股系統STAQ、NET上流通的股票。由於中國證監會在1992年10月成立,所以在此之前的股票上市都是由各證券交易系統自己審批的。而在此之後,所有股票的上市流通都統一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
流通股本是一句很有中國特色的股市術語,外國的股票從一上市就是全流通的,總股本就等於流通股本;而中國的股票上市,在未實行股權分置改革前,(個人或集體或國家)法人股是不允許上市流通的,只有部份發行的股票可在二級市場流通,這部份就是所謂的流通股本。
05年開始實施股權分置改革後,新上市的股票都是全流通的,過去的法人股也慢慢可以開始在二級市場流通,但卻是有數量和時間限制,這就是限售流通股,因為監管部門擔心一下子那麼多的股票上市,必然會導致資金承接不住而崩盤。
慢慢的,中國股市將實現真正的全流通,總股本也就等於流通股了。
在以往的指數計算中,只要是在交易所有權利進行場內流通的股票均算作流通股,這樣無論是公司發起人、國有股還是戰略投資者的股份,一旦獲得流通權,就可以算作自由流通股。
⑼ 持有有限售條件的股份能否申報預受要約
根據《上市公司要約收購業務指引(2016年修訂)》相關規定,上市公司股東不得將其所持有的有限售條件的股份用於申報預受要約,但本次要約收購以終止被收購公司股票上市為目的以及中國證監會、交易所認可的其他情形除外。
⑽ 請問什麼叫「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上市後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股改以後,原來的非流通股變成了流通股,在股改時,大多數大股東都作了承諾,在一定期限內只能賣一定量的股票,並且承諾在一定價位下不賣出股票,這就叫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
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上市日股價理應下跌.但不跌反漲也不足為奇,牛市中更是如此.具體表現也就是主力機構的控盤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