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曾說過「股票市場短期是投票機,從長期來說,卻是一個稱重器」。數學描述
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
市場認識價值相當與當前股票價格,相當於投資者拿錢對該股票價格進行投票
長期價格趨勢,取決於該公司的實際價值和理性預期回報,所以叫稱重機
市場認識價值=當前實際價值*理性預期回報+當前實際價值*非理性預期回報*波動邊界系數*RANDOM(正100到負100的隨機數)
波動邊界系數為經驗數據,反應該市場投機性的強度
當前實際價值,反應的就是一個公司的當前靜態價值
理性預期回報,代表投資人對公司(或公司所處行業與經濟體的)成長預期的理性推斷,根據歷史數據+行業業態經驗推導出來的
非理性預期回報,代表投資人對股票回報預期的一種主觀願望
當前實際價值*理性預期回報,為當前投資市場對公司價值的理性判斷
比如中國股市:
當前實際價值不說什麼了,理性預期回報中值應為:年回報率不小於GDP成長率+CPI增長率(或等於),加上行業相關成長對比系數(比如房地產增速就超過GDP很多),另增加或減少該數值
波動邊界系數,中國很高,至少2007年時,這個值超過300%
因此中國容易出現個股超漲與超跌現象
由於理性與非理性預期回報都較高,尤其是非理性預期回報率極高,因此股價評估價值體系比國外也偏高,所以價值回歸之路走的非常艱難,出現所謂短牛長熊現象
B. 股市短期像是一台投票機,但長期像是一台稱重機什麼意思巴菲特的導師說的
短期股價波動是投機或者說買賣力量對比的結果,即指投票,但就長期、以10年為考察周期來看,股價是圍繞其實際價值波動的,也就是稱重。但問題是如何正確估值?巴菲特自己的方法也是變化的,而格雷厄姆的方法在中國證券市場是找不到目標的,中國股市只有高估1倍和10倍乃至百倍的差別,從未低估。
C. 面到底哪個決定股票走勢
1、巴菲特說股票短期看是投票器,長期看是稱重機,那麼長期看是由企業的基本面決定的,如果企業一直在為股東賺取利潤,那麼股票價格也會一路走高,比如說茅台和格力;
2、但是短期看,影響股票價格的走勢很多,比如宏觀經濟不景氣、流動性趨緊、企業業績短期出現下滑等等,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尤金法瑪說股票價格無法預測,都是隨機遊走的,我們無法對股票的走勢做出歸因分析;
3、如果想通過預測股票價格的走勢,實現低買高賣,我想還是算了吧,做股票最重要的是對企業長期價值的判斷,比如企業在長期看能否持續賺取利潤,企業的風險大小,企業的競爭格局是否清晰,有沒有可能出現替代者,消費者偏好會不會改變等等,只有對長期企業價值的判斷正確,才能實現股票投資的收益;
4、當然,如果你沒有那麼大的賭癮,可以不去投資股票,而是進行大類資產配置,一樣可以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祝好運;
D. 股票市場短期來看是投票機,長期來看是稱重機是誰說的
股票市場短期來看是投票機,長期來看是稱重機是華爾街教父本傑明·格雷厄姆說的。
格雷厄姆說:"市場短期是一台投票機,但市場長期是一台稱重機。"
市場的短期表現,實際上是報價的結果,就好像在一群人的投票下,產生了「漲」「跌」的結果。有「利多」或「利空」的消息,市場應聲而上,或應聲而下。都體現了這種「投票」結果。對於短期交易的人來說,重點不在於研究價值的多少,重點在於研究人們的情緒會導致怎樣的投票結果,利用這來獲利。
市場長期來看,則是一台稱重機。股票價格在長期上看,還是會遵從價值的原則,價值就是股票的質量,或者稱重量。股價短期可以過分高和低,但從長遠看,不會遠遠離開其價值太遠,它有多少價值,就有多少重量,就趨向於有多少的市場價格。
E. 在分析股票時,如何給一支股票正確估值呢
我有兩個核心的觀點,第一,股票短期的估值就跟選美比賽一樣,是大眾的投票機,在短期賺錢的人,一定是選中了大眾認為最好的股票。第二股票的估值長期來看是公司自身盈利的,或者是基本面的體現,是公司自己的稱重機。即在長期能賺錢的人,一定是選中了好的公司。
綜上所述,一個股票的估值,短期看是投票器,長期看是稱重計,而同時我們估值的過程中也要結合當時的利率環境。
以上這些只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F. 為什麼在股票投資的時候保持良好的心態
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態是因為股票市場的多變性,股票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是我們無法預料的,盈利和虧損時常發生。這是造成我們心理變化的主要原因,如果我們面對盈利時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高興的太早,從而造成對股票市場的疏忽大意,發生了虧損,在股票投資市場,這是非常忌諱的事。面對盈利,我們能做的只能是保持心態,再接再厲,不要盲目自信,盲目跟風。
其次,我們都知道只要有投資就會發生虧損,虧損也是時常發生的,因為投資本來就是高風險的,那麼面對投資過程中出現的虧損現象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發生虧損時我們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及時止損,減少虧損。有一部分投資者面對虧損時可能一時不能接受,灰心喪氣,喪失自信心,這也是不理智的做法,我們投資人要調整好心態,及時止損,並且積極的總結自己在投資過程中的不足,爭取在下一次的投資中做的更好,其實這也是為自己總結經驗的一次機會,只有我們親身體驗過才能印象深刻。
G. 怎麼樣判斷一隻股票是否有莊家
莊家是以前的稱謂,現在已改稱主力了!一隻股票里有沒有主力,是可以根據主力運作留下的痕跡判斷出來的。主力那麼大的資金體量,進入一隻股票,不可能一點痕跡都不留下。
一隻股票是否有主力,可以通過如下五個方面去判斷。
1、看股票前期是否有漲停板。
一隻股票股價漲停,這就是主力的力量。普通散戶是沒這個力量的,即便刻意去漲停板上買股票,也沒有那麼多資金去封死漲停板。因此,有漲停板的股,肯定是有主力存在其中,只不過有主力因資金和控盤的多寡,也有強弱之分。
2、均線多頭排列,均線系統流暢。
主力進駐一隻股票,首先會按著計劃吸籌建倉,當籌碼吸納得差不多的時候,才會拉升股價。越是眼光長遠的主力,吸籌越是有條不紊,價格控製得當。正因為股票價格控製得當,均線系統會在股價拉升後形成多頭排列,均線間距小,均線系統相當流暢。
分享一個不錯的股票杠桿平台,曜鑫科技,實盤交易。無資金門檻。
沒有主力存在,或者主力實力較弱,均線會走得雜亂無章,遲遲無法形成均線多頭排列。
為什麼主力要梳理均線系統?因為均線系統流暢,均線間距小,市場平均成本相差不大,拋壓就小。這有利於主力未來拉升股價,並拋出手中籌碼。
3、漲時放量,跌時縮量。
主力運作一隻股票,投入的資金相當龐大。加之主力運作拉升股價時,要吃進籌碼。而在清洗獲利盤時,既要讓股價下跌,又要防止籌碼流逝太多。在盤面上,價量關系就會表現出漲時放量,跌時縮量的情況。
一直股票放出大量,鐵定是主力所為。散戶雖然數量眾多,但意見不統一,幾乎不可能約定一同拋出。因而漲時放量,跌時縮量,是主力的作為。
4、股價下跌時,下方承接力強。
股票里存在主力,當股價跌到一定位置,或者主力調整的目標達到的時候,主力會出來托盤,不允許股價再繼續下跌。
股價下跌到主力容忍的最大限度,主力就會動用資金接盤,有多少拋盤就接多少。因而股價會跌不下去,跌下去會拉回來,低點不斷太高,也就是說下方承接力強。
下方承接力強,這是主力的行為。比如下圖這只股,股價下跌尋求支撐,跌到底部,就有資金出來接盤,股價低點不斷抬高,不再創新低。這就是承接力強的表現。
5,股價站上120日均線
120日均線是主力的成本線,股價成站上120日均線,說明主力發揮了它的力量。
股價不站上120日均線,主力是不會大幅拉升股價的。因為主力自己還虧著,沒有做好拉升的准備。
股價只有站上了120日均線,主力才會等待時機,做出拉升動作。
綜上所述,一隻股票里有沒有主力,看股票出沒出現過以上五個特徵。只要出現其中任意一個,該股就有主力存在。有主力的股,尤其是實力強悍的股票,股價漲速快,上漲幅度大,當然收益也大。
H. 股票炒作的本質
炒作的本質其實就是為了抬高的公司整體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