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千股千評 > 股票是長期回報率最高的資產

股票是長期回報率最高的資產

發布時間:2022-05-20 03:30:16

⑴ 一支股票長期回報率很高但長年在底位什麼原因

股票長期回報率高,說明該企業經營情況良好,每年的利潤相對比較高,分配方案也有利於投資者,分紅較高,高於股票市場的平均水平。

而以上秉性的股票常年在低價位運行,有可能的原因是:

1.股票盤子比較大,波動較小。

2.主力資金關注較少。

3.股票活性不足。

因此,遇到這樣的票,可長期持有,平時不用操作,每年跟著分紅就可以了。

⑵ 一支股票長期回報率很高,但長年在底位,這是什麼原因

可能是你觀察股票的時機不對,也可能是這支股票本身就沒有經過任何炒作。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個現象,對於那些熱門股票來講,雖然那些股票確實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大家對於這支股票的熱情往往會拉高這支股票的估值同時也會導致一定的資產泡沫。對那些很少人關注的具有長期回報率的股票來講,雖然並沒有那麼多人關注,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線拉長,我們依然可以通過這支股票取得不錯的投資回報。

一、你要先分析一下自己的觀察時機。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資深參與投資市場的人,如果你經常參與並觀察市場,你就會發現目前很多股票已經被嚴重高估,對那些具有長期回報率的股票來講,這些股票的估值位置也不會太低。如果你僅僅是在牛市的時候才參與進來,你確實會有某種錯覺,覺得有些股票被大家忽略了,其實並不是因為大家忽略了它,而是因為你沒有關注到而已。

綜上所述,希望以上三個觀點可以幫助到你,你可以具體拿這些觀點分析到自己的股票上。

⑶ 通過購買基金,真的能夠實現財務自由嗎

每個人可能對於財富自由的期望是不同的,不同人有著不同的想法。購買基金是有可能會實現財富自由的,但是畢竟每一條路都有不同適合他走的人。

因此,購買基金是真的能夠實現財富自由的,但是跟你持有基金的時間與持有基金的經濟體量有關,並且與你的認知也有很大關系,如果說你的認知不夠的話,可能在基金小幅上漲的時候就將基金賣出了,如果基金沒有辦法大幅的上漲,那麼對於你來說是非常可惜的。

⑷ 房地產與股票哪個投資回報率更高

在通貨膨脹環境下,投資者必須購買一些資產,或者做一些投資組合,為什麼呢?對沖通脹。那麼,投資房地產與股票哪個回報率更高呢?
2012年至2015年,資產投資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房地產、黃金、股票、股票,債券。
2002年大約一半美國人把資產集中在房地產,而現在的問題不再是:房地產是否是最好的投資,根本上,房地產現在還是不是一個投資。
80%以上美國人投資偏好有一些變化,至少五分之一投資者認為股票是更好的長期投資。
從以上分析:
寬松貨幣下,投資房子和股票均是不錯選擇,因為通脹環境下,金融資產價格會上漲,
包括實體經濟中最具代表的房地產,也包括虛擬經濟中具有代表的股票。至於哪個回報率更高呢?
第一,投資回報率角度分析,過去一些年來,房子投資回報率平均高於股票,近來數據顯示股票平均回報率看起來超過房子。
第二,房子投資與股票投資有共同點也有不同,投資房子收益之一或來自出租獲得現金流。而股票價格波動可能更快,上漲得快,下跌速度也可能更快。
第三,房價指數上漲與股價上漲,這兩者上漲速度哪個更能跑贏通脹。
通脹與寬松貨幣環境下,兩者或均是可與通脹率賽跑的資產。

⑸ 股票 債券 房地產 哪種資產的回報率最高

債券永遠最低,因為債券風險低。
房地產而言之前收益回報率非常高。現在而言比較難把握,當然有小部分地區房價可能會呈現一定比例上漲。
股票而言,就目前現在的位置來說風險較低,股市上漲概率較大。機會較為大
所以總上而言,目前投資股票相對說能獲得比較高的回報

⑹ 股權為什麼可以成為長期收益最高的資產呢

在資產配置的各大類資產中,股權投資最為神秘,又以其高收益、高風險、長周期著稱,成為高凈值人群重要的資產配置品類。但有大部分投資者都不是很了解股權投資超高的投資回報來自哪裡?談收益前,我們先來看下風險提示,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股權投資屬於浮動收益

通過投資未上市企業股權,通過估值提升來獲利。退出方式有:1、管理層回購退出 2、並購退出 3、新三板或者其他股權轉讓轉讓退出。4、IPO上市退出,均存在不確定性。

2、股權投資期限長

一般為5-10年。「放長線釣大魚」,好的獨角獸企業需3-5年不斷壯大搶占市場,提升估值。買股權基金需要長期的投資和需要等待。

3、必須有風險承受能力

收益和風險成正比,您需滿足合格投資者條件和風險自我評測才可以參與,那為什麼要填寫風險測評報告呢?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股權投資是個好配置

股權投資可分為VC和PE基金,前者介入時間早,風險投資,後者在中後期企業的商業模式成熟後再投資。

媒體報道上常常有這樣的百倍十倍的投資神話:

以上僅是某隻基金的明星案例,一隻私募基金會建立多個企業的投資組合,配置多個行業,分散風險,所以需要綜合考量整體的收益。一般常用到這2個指標來衡量:

1、整體資本回報倍數:也就是已投企業的公允價值除以投資成本的比值。但是這個數據沒有投資期限,落袋為安的回報雖可能都是3倍,但是一個用2年,一個用了10年,不能體現真正收益。

2、內部回報率IRR:內部收益率資金流入現值總額與資金流出現值總額相等、凈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簡單說,根據資本整體回報和投資時間算出投資回報效率,IRR越高,收益也越好。

國內國外,股權投資的收益都非常亮眼

過去10年在國內,PE基金的收益回報遠勝其他金融資產。

其實聰明的錢,早已湧入這個越來越火的市場,政府引導金、母基金、社保、險資、上市公司乃至富有家族和個人等各類LP陸續入場,頭部的VC/PE機構成為競相追逐的操盤手。

在美國,股權投資也被視為長期配置的不二選擇,排名前1/4的股權基金,在近20年時間內,內部回報率IRR遠超30%,可謂驚人。以最知名的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為案例,構建的長期投資組合中收益率最高的資產是PE基金,在過去的20年時間里,PE資產的年化收益率達36.1%。同時,PE資產也是目前捐贈基金中最大的資產類別。

在中國,私募股權發展不過短短十幾年,正處於資本市場高速發展時期。我們已經進入大眾創新的時代,對投資者來說有大量項目可以篩選,同時來自各大LP的充裕資金,資本市場擴容,創業板、IPO加快,新三板改革等豐富退出渠道。

如果比較全球各大類資產過往平均回報,私募股權是唯一能在3年、5年、10年、15年及20年周期實現雙位數正回報的資產類別,遠勝股票、債券與其他另類投資。在資產配置組合中,將5-10年的錢,增配私募股權資產,確實能以犧牲流動性換取超額收益。

那麼國內具體的私募股權投資收益究竟如何?

以最新出爐的2016年數據為案例,有39%的私募基金IRR收益在20%-24%,有22%的私募基金IRR收益在15%-19%。從圖中直觀的得出:2016年超過一半的私募基金IRR收益大於15%,約8成的私募基金IRR收益大於10%。也證明了隨著中國市場體系更加完善,投資氛圍更加活躍,投資回報更具有競爭力

⑺ 通過買基金可以實現財富自由嗎

大家購買基金,都有個共同的願望:賺錢。如果不是,那麼你購買的可能是慈善基金。
那麼,投資基金能否實現財務自由?
很扎心的回答是:有可能,但非常難。概率嘛,和隔壁彩票店買一張試試差不多。
為什麼呢?
一、本金有限。投資者的本金是收益的基數。大部分人能夠用來投資的,閑置的資金規模是有限的。全中國投資者投資基金的平均規模不超過10萬。如果借給我一個億,那我不動本金也能財富自由。相反,十萬本金,想財富自由,就算復利和伯克希爾哈撒韋一樣也得好多年。
二、收益率有限。投資者獲得的回報率是收益的乘數。基金的回報率受制於市場基準收益,以及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也包括運氣)產生的超額收益。在底層資產的收益方面,股票算是這個星球上長期回報率最高的資產,高到什麼程度呢?大概就是企業的凈資產回報率,長期來說,如果有一個年化8%~10%就非常地不錯了。加上基金經理的能力產生的超額收益,基金的整體收益,如果有10%-15%就非常不錯了。像巴菲特這樣的,長期的年化收益大概是15%-20%。而中國基金業協會統計的中國偏股型基金的長期收益,大概是17%。但確定長期能有年化15%-20%,也就非常不錯了。
數量有限的本金加上不是那麼高的投資回報率,所以能實現財務自由的程度也是有限的。雖然實現財務自由很難,但是如果能長期用正確的方法投資基金,積累下來又是相當可觀的。那麼投資者該用什麼方法投資基金呢?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是,基金價格是會漲跌的,我在低的時候買,在高的時候賣,不就賺錢了?這想法很好,但啥是低,啥是高呢?你預判一隻基金會漲,我預判你預判一隻基金會漲,你又預判我預判你預判一隻基金會漲。。。。。。這個市場上絕大多數投資者在預判的事情,同時也是絕大多數投資者都難以取得成功的事情,難以為繼。所以老老實實地定投點指數基金,這個也是巴菲特一直推薦的最適合普通人的投資方法。特別典型的,比如說滬深300、中證500、還有最近很火熱的A50等等,如果膽子肥大點的甚至可以做點香港的恆生指數、美國的標普500都可以。不過我還是建議配備咱們自己的這些指數,畢竟我們都看好自己的國家未來的發展。可以選擇每周,每月固定時間投入,不要一把梭哈。如果一個人,長期堅持用資產配置的思路,投資A股的指數基金,我不敢說他一定能實現財務自由,但他一定會越來越富有。

⑻ 股票是近年來回報率最高的理財方式嗎

不是,股票跟基金差不多,長勢很慢的。目前回報率利潤空間較大的是黃金白銀和外匯,想了解學習的朋友可以加1966045024

⑼ 是不是買股票收益率最高,我們就應該全部買股票不考慮其他投資方式為什麼

股票長期收益最高,但不建議全買股票。
股票市場波動巨大,例如2018年中美貿易戰,滬深300指數全年跌去了25%,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二大跌幅,這對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是非常難以承受的。錢都放到股市裡了,一年沒了四分之一,剛好還需要用到錢,這就耽誤事了。
所以在資產配置中,如何降低組合的波動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較經典的降低波動的方法就是股債輪動策略,當股市非常高的時候,減少股票的比例,購買債券,當股市很便宜的時候,賣出債券,購買股票。不全購買股票雖然會讓我們失去部分收益,但是穩健增長的資產能夠讓我們更容易的堅持下去,如果倒在黎明前,後面漲得再怎麼高都和我們無關了。

與股票是長期回報率最高的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通證券股票交易手續費 瀏覽:100
股票漲停前最小阻力成本怎麼看 瀏覽:616
牛哄哄股票軟體 瀏覽:794
寧波水表股票走勢分析 瀏覽:702
興齊眼葯股票走勢圖 瀏覽:976
公司賬戶開設股票戶頭怎麼做賬 瀏覽:864
自動讀取股票數據 瀏覽:586
伊泰煤炭股票走勢分析預測 瀏覽:487
為什麼要低價發行股票買資產 瀏覽:752
上證a股票歷史數據 瀏覽:131
每一個股票都有短期和長期嗎 瀏覽:250
哪些行業股票牛市一定漲 瀏覽:757
股票vs基金那個賺錢 瀏覽:467
投資股票資金分配 瀏覽:559
一隻股票最重要的財物指標是啥 瀏覽:308
萬一的股票賬戶是什麼 瀏覽:679
近期李寧股票走勢 瀏覽:877
注銷股票賬戶時間 瀏覽:104
快貸投資股票的後果 瀏覽:551
股票信威st提股票怎麼樣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