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92年的股票認購證現在市場價
92年的認購證沒有價值,只是有當年購買新股的資格。
至於收藏價值,保存到現在,品相完好的話,個人認為也就在百元上下吧。
❷ 股票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是什麼時間能更詳細嗎怎樣立管理條例後又這樣立法的拜託各位大神
1992年8月10日,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當時在「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激勵下,中國證券市場的合法地位正式確立,滬深股票市場走出了一輪氣勢磅礴的牛市行情,其中深圳股市漲幅超過2倍,股票供不應求。為平抑股價,增加供給,8月7日,深圳市宣布當年發行5億股公眾股,發售500萬張抽簽表,中簽率為10%,每張抽簽表可以購1000股。但是當時市場極度熱烈,對股票的需求量極其巨大,5億股股票無疑是杯水車薪。於是出現了百萬人爭購抽簽表的局面,並且引發了內部人營私舞弊暗中套購認購表的行為。結果多數人因為沒有買到中簽表而到市政府示威,從而引發了震驚全國的「8·10事件」。該事件的爆發使得管理層極度震驚,引發了對社會穩定的擔憂,並觸發了公眾投資者對證券市場存廢問題的憂慮,導致滬深股市深幅狂瀉,上海市場三天之內暴跌400餘點。 回首「810」驚心動魄 看中國股市瘋狂歲月2008年10月06日 15:29鳳凰網專稿 劉芳:如今我還時不時能聽到有人抱怨中國股市被人操控。但以今天中國股市的盤子操控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我也經常聽人說中國股市就像坐過山車,但如果你覺得10%漲停板跌停板的情況像過山車?那一天暴漲105%算怎樣?90年代初的中國股市曾經造就過一夜暴富的神話,也曾經讓多少人從夢中驚醒看到殘酷的現實。1992年8月,一種叫做股票認購證的玩意吸引了上百萬人的注意。很多做著發財夢的人們在深圳四處向親戚朋友借身份證,爭著購買這種新潮玩意。當抽簽表全部售完的時候,人們發現網點前炒賣認購表的情況相當普遍,100元一張的表被炒到300到500,緊接著銀行又發公告稱將表格回收期延長到8月11日。很多人開始質疑,憤怒,深圳的秩序也開始在不知不覺中混亂起來。1992年的8月10號,810事件,驚心動魄,也為中國股市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改變。 解說:8月10晚,很多沒有買到新股抽簽表的股民,憤怒地聚集到深圳市政府門口,要求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當事人李春瑜:「810」大家為什麼會鬧事,因為你不公平,不公開,不公正,我們去鬧事,假如我是最早去排隊的,我是排了三天三夜,我願意承受這三天三夜的疲勞,或者說時間啊,精力耗在裡面,我願意去承擔,我就能享受,我就是能最快的領到抽簽表的那個人,我就有機率去領到抽簽表,可是我不是啊,我去排了三天三個晚上,但是最後一天我擠不過人家,原來本來有一百張抽簽表,我是九十個人,第九十個人,我是可以領得到的,因為你腐敗,因為你暗箱操作,你當天只拿出五十張抽簽表出來,我就沒有這個機會,本來這個機會是我的,因為你的監管不測,監管不當,你的管理的不好,你的腐敗的問題,使我沒有了這個機會,那我就不願意幹了,我有抽簽表我抽到了股票,股票跌了是我的風險,我承擔,賺了是我的收益,我享受,但是之前的因為你的發行制度不透明,你不公開你不公正,你不公平,我不行,我肯定就不幹了,我會不幹,群眾也都是這樣想的嘛,就會引發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因為買不到認購證,然後又排了這么長的隊,千里迢迢的,然後這里邊又發現了隱私舞弊的,這些人肯定會不滿。 解說:事態很快惡化,少數人開始使用暴力,砸汽車,砸摩托,攻擊執勤警察。危機下,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將第二年新股發行額度提前調用,連夜加印50萬張新股認購抽簽表兌換券,一張兌換券換10張抽簽表。並且公開表態,決不姑息舞弊行為,如有發現立即追究領導責任。 當事人劉勘:那麼當天晚上深圳市決定,政府增發500萬的認購券,使這個市場暫時平息,但是到了11號的晚上,當時的市長叫鄭良玉,這樣發表電視講話,這些參加認購證的人要識大體,顧大局,要珍惜這種來之不易的安定團結的局面,但是市場上有好利的,截流認購證的,有關的單位,個人一定要徹查 劉芳:8月10號晚上11點,深圳市長助理親自出面,宣布了深圳市政府的5項通告,包括增發認購表等等。但聚集的人群仍然不肯散去,直到最終發生沖突。雖然後來810風波中的舞弊行為被查的水落石出,查出十多萬內部截流私買抽簽表的情況,但事件卻嚴重影響了中國的股市。深圳股指從8月10日的310高點4天內就跌到285點;上海股指更是在8月10號後的2天內跌了19%,而且滬深股市從此元氣大傷。很多從來沒有經歷過股市起伏的人們錯訛不已。我記得今年早前中國總理溫說過,股市有風險這個事情,人們從道理上都明白,只是情感上接受不了。這種情況是在中國股市發展了18年後的今天,90年代初的那個時代,沒有幾個人在入市前就懂得股市有風險。 解說:1992年10月底,也就是「810事件」發生兩個月後,國務院證券委員會成立,這是中國內地最高證券管理權利機關,負責證券市場管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記者:「810事件」對今後深圳證券市場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當事人李春瑜:我覺得它的經驗是什麼就是,證券市場一定要以公平公開公正為基石,你要向投資者提供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投資環境,你如果失去這個基石的話,群眾就會有意見,投資人就會用腳投票,他就不參與這個市場了,甚至會有更過激的行為,我們覺得這個事情發生後呢,假如是一個管理層有失誤的話,我覺得在那個年代是可以理解,也是可以去原諒的,不能原諒的是你有這個經驗教訓,你沒有去彌補這個缺陷,你這個腐敗問題發過一次可以原諒,如果發生二次三次,我覺得這個是沒辦法去原諒的,沒有經驗可以去累積,可以去學習,我們可以看到,「810事件」之後呢,我們看到我們現在的股票發行制度,是不斷的在完善之中,我們後來沒有再有這樣的事件,這個就很難得,這個也是一個很積極的事情,假如沒有那次去刺激監管層去重視這個事情,也許以後還會有相關的一些,比如說制度的缺陷啊,比如說腐敗的問題啊,也許會有,我想很多制度的完善都靠一些事件去推動它的。 所以講「810」這種事件,它是有一個雙面性的。我覺得這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國的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個階段的必然的產物。這種對中國市場的崛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就能感覺到,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間,都會出現一次資產的裂變。只有一次不會有第二次,資本裂變的信號,也就是說大家對於股份制的改造、發展,一種新的生產了發展方式形成了。這在中國來講,從封建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計劃經濟執行了幾十年的時候,這種來講,變革是革命性的。因為中國的崛起,就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崛起,任何一個大國的發展,都少不了資本市場。 劉芳:18年並不是多長的時間,中國的資本市場依然處於初期發展階段。中國是一個變化很快的國家,特別是自從1978年後的30年,中國的很多城市都日新月異,每個人都在拚命的忙,經濟快速發展,股市不斷的改革,我想如果我們不停下腳步,回顧一下過去的足跡,我想我們很容易在瘋狂的運轉中迷失了方向。對於中國股市來說「810」可能是痛苦的記憶,但假如沒有「810」,中國的股市可能還會多走那些曲折?18年後的今天,回首過去那個剛剛誕生的股票市場,那個時候人們的天真,瘋狂,簡直是恍如隔世。這意味著,18年後,我們也會笑著回憶今天的中國資本市場。
❸ 股票認購證是哪一年發行的
我國股票認購證最早出現的是在上海,時間是1992年1月10日。
❹ 92年的時候一套股票認購證炒到最高多少錢
股票認購證,是賦予權證持有人一個權利,以行權價在特定期限內購買相關股票的權利。股票認購證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初期發行股票採用的主要發行方式,充分體現了當時新股發行的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由於發行成本高、周期長,後被無紙化發行所取代。股票認購證和當時發行的實物股票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縮影。 股票認購證,最早出現在1992年的上海,當時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的1年多時間內,「老八股」在唱獨角戲,且因股票供不應求,形成了粥少僧多的有價無市局面,因此市場擴容成了當務之急。
記得「興業房產」發行新股時,發售地的上海江灣體育場已出現提前2天排隊的情況,而發行時差點鬧出人命的混亂秩序,也同樣給管理層敲響了警鍾。 面對1992年尚有10多個新股要發行的現狀,當時主管股票市場的人民銀行想出了一個現在看來完全能載入史冊的主意—先發認購證,憑認購證搖號中簽認購,於是中國的股票認購證應運而生。
1992年上海股票認購證發行結束後不到2個月,消息靈通者得悉當年的股票發行個數將增至50個,中簽率遠沒有想像的那麼低,於是黑市出現了爆炒認購證,其中最高價居然暴漲至1萬元。 事實上,每百張連號的認購證在後面的實際收益應該在50萬元左右,但錯過機會的人們,也只能夠眼睜睜地看著本來輕而易舉到手的財富流逝,1992~1993年初股票認購證成為了許多失去機遇的投資者心中之痛楚。
此後股票認購證在各地發行新股時被廣泛採用,也由此壯大了股票認購證家族。 不過隨著電腦互聯網發展,早期那種通過認購證發行股票的方式,因成本高、效益低,逐漸被淘汰。1995年後股票發行改用全電腦上網定價發行方式,股票發行也實行了無紙化,從此股票認購證成了絕版的「斷代現代文物」。
❺ 92股票認購證為什麼那麼貴
股票認購證作為一種金融類憑證,涉及股票證券買賣,可謂一紙千金,有其獨特的收藏鑒賞價值。
1992年上海發行的股票認購證的財富奇跡,發生在認購證全部銷完之後。由於改革開放的春風迅速吹起,股份制改造需提速,最高可炒到5000元左右。
❻ 92年股票認購證
股票認購證,最早出現在1992年的上海,當時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的1年多時間內,「老八股」在唱獨角戲,且因股票供不應求,形成了粥少僧多的有價無市局面,因此市場擴容成了當務之急。記得「興業房產」發行新股時,發售地的上海江灣體育場已出現提前2天排隊的情況,而發行時差點鬧出人命的混亂秩序,也同樣給管理層敲響了警鍾。面對1992年尚有10多個新股要發行的現狀,當時主管股票市場的人民銀行想出了一個現在看來完全能載入史冊的主意—先發認購證,憑認購證搖號中簽認購,於是中國的股票認購證應運而生。 1992年上海股票認購證發行結束後不到2個月,消息靈通者得悉當年的股票發行個數將增至50個,中簽率遠沒有想像的那麼低,於是黑市出現了爆炒認購證,其中最高價居然暴漲至1萬元。事實上,每百張連號的認購證在後面的實際收益應該在50萬元左右,但錯過機會的人們,也只能夠眼睜睜地看著本來輕而易舉到手的財富流逝,1992~1993年初股票認購證成為了許多失去機遇的投資者心中之痛楚。此後股票認購證在各地發行新股時被廣泛採用,也由此壯大了股票認購證家族。不過隨著電腦互聯網發展,早期那種通過認購證發行股票的方式,因成本高、效益低,逐漸被淘汰。1995年後股票發行改用全電腦上網定價發行方式,股票發行也實行了無紙化,從此股票認購證成了絕版的「斷代現代文物」。根據我國股票發行中出現的股票認購證,其包括以下種類:認購證、認購申請表、抽簽表、號碼單、定額定期存單、預繳款憑證等,形式有單聯、橫三聯、小本三聯、小本冊、大版張等,種類與品種繁多。但屬於正規的認購證約170餘種,這些股票認購證均採用現代最先進的高科技防偽技術,如熒光、水印、暗記、碳印、金屬細絲、羊毛紙等,每張認購證都像人民幣一樣列印有流水編號,形成唯一特徵。集藏者可以發現認購證是股證收藏大家庭中最豐富的一族,不僅種類多,而且還存在著錯、特、漏、奇等現象,加上組號、中簽單、非中簽單、使用、非使用、配營業部磁卡、配上市公告書、配票樣、配債券、集名人、集公司、集題詞等等形式,其趣味性與集藏性比股票實物券還要多姿多彩,賞玩其中樂趣無窮。
❼ 股票認購證現在值多少錢
股票認購證沒有明確的數值,也不值多少錢。股票認購證就是中國股市骨灰級的權證,得先買了股票認購證,才有資格買新股。雖然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而且很多人認為價格和價值相差太大,但至少在現階段,並不值錢,連續十張票的數量也只有幾十塊錢。上海市長期高價回收92年股票認購證,93年股票認購證,高價誠實回收,面對面現金購買。
一、票認購證現在值多少錢
根據用戶國股票發行中出現的股票認購證,其包括以下種類:認購證、認購申請表、抽簽表、號碼單、定額定期存單、預繳款憑證等,形式有單聯、橫三聯、小本三聯、小本冊、大版張等,種類與品種繁多。但屬於正規的認購證約170餘種,這些股票認購證均採用現代*先進的高科技防偽技術,如熒光、暗記、金屬細絲、羊毛紙等。
二、股票認購證
早出現在1992年的上海,當時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的1年多時間內,「老八股」在唱獨角戲,且因股票供不應求,形成了粥少僧多的有價無市局面,因此市場擴容成了當務之急。記得「興業房產」發行新股時,發售地的上海江灣體育場已出現提前2天排隊的情況,而發行時差點鬧出人命的混亂秩序,也同樣給管理層敲響了警鍾。面對1992年尚有10多個新股要發行的現狀,當時主管股票市場的人民銀行想出了一個現在看來完全能載入史冊的主意—先發認購證。
綜上所述,很多人收藏上市公司的實體股票,卻不在乎股票認購證,其實是收藏誤區。表面上看,上市公司只實體股票有一張驚人的臉,比認購證還要慘,然而股票認購證是中國,獨創的一種股票認購方式,使中國股票收藏展現出人們所沒有的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