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卓京系的傳媒帝國沖動
如果僅僅止步於A股的這種游戲,或許不會有後來如此精彩的故事。事實上,從資本市場頻頻得手後,覃輝的胃口更大了,他宣稱要打造一個中國的全媒體產業鏈的「時代—華納」集團。在這種沖動的支配下,他擴張的腳步不可控制地提速。
在大陸這邊,覃輝通過星美傳媒大舉整合影視、演藝、廣告、院線等行業外,還收購了北京台資企業飛騰影視製作6成股權,購入了相聲演員姜昆的鯤鵬網城7成股權,購入了上海中錄音像有限公司……在香港方面,覃輝在香港著名「殼王」陳國強的指點下,通過2003年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的SMI(Strategic Media International)開始了在香港的收購活動。
覃輝進入的是香港市場上3家文化娛樂類的仙股公司——東方魅力、流動廣告、現代旌旗出版,這類股票一般面值在1港元以下,虧損連連甚至連券商行業研究員都懶得多看一眼。據《財經》雜志報道,東方魅力連年虧損,且收入的5成以上來自餐飲業,已經不算是娛樂業了,而其旗下的流動廣告業績也乏善可陳。至於現代旌旗出版旗下的香港《成報》1.4億港元的負債中竟然有8000多萬發生在覃輝接手後,還經常傳出欠薪、欠租的丑聞。
覃輝竭盡全力地維持著這3個千瘡百孔的公司運營,偶爾還會發布一些資產注入或者並購的利好消息來刺激一下股價,但也難挽股價一路下滑的頹勢。除了東方魅力(現為星美國際)配股集資1900萬港元,現代旌旗出版(現為星美出版集團)2004年兩次配股集資2374萬港元之後,從星美系所控制的這些公司中,覃輝再無撈到好處。特別是2003年他重組楊瀾、吳征夫婦連年虧損的陽光衛視後,大量裁員,拒付營運費用,甚至還盜賣電視製作設備,被告到香港廉政公署,最終的下場是名利雙損。「高手」當年在長豐通信一役的輝煌也難以在港股市場再復制,以至於他對合作夥伴陳國強也「有些意見」。
Ⅱ 殼王是什麼意思
在資本市場中,那些擅長收購空殼公司,然後注入資產並尋覓買家以較高價出售,被人稱為「殼王」。
Ⅲ HTC董事長王雪紅入選央視年度人物了,這么厲害一個人物,求詳情這么牛叉的一個人物
王雪紅,人名,較為熟知的是台灣威盛董事長王雪紅,號稱台灣第一富婆。2011年1月26日,由陳國強、王雪紅及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所組成的投資集團與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簽訂協議,購買邵氏所佔公司發行股本中26%的全部權益。
目錄
一、個人簡介
二、HTC
三、個人履歷
四、求學經歷
五、遇到失敗
六、重整旗鼓
七、威盛晶元
八、入股TVB 獲得控股權
個人榮譽一、個人簡介
二、HTC
三、個人履歷
四、求學經歷
五、遇到失敗
六、重整旗鼓
七、威盛晶元
八、入股TVB 獲得控股權
個人榮譽展開 編輯本段一、個人簡介
憑借HTC(台灣宏達國際電子公司)2011年成為台灣新首富。她也是全球「富二代」企業家最成功的代表。 現任台灣威盛董事長、宏達國際董事長、 王雪紅最愛品牌可優特
建達國際董事長、全達國際董事長。 王雪紅出身名門,其父為「台塑」王永慶。1992年王雪紅創建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主營集成電路設計和PDA代工,歷經十年苦心經營,2003年威盛集團的營收在全球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中排名第11位。 2011年1月26日,香港TVB發布股權變動公告,稱擁有其26%股份及其他重要資產的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已與陳國強為首的投資集團達成協議,該投資集團將全數購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的股權。投資集團的另外兩名成員分別是王雪紅和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而這次收購行動也意味著一直由邵氏王國操盤的TVB將正式易主。在福布斯最新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以88億美元成為台灣地區首富!
編輯本段二、HTC
台灣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High Technology Computer Corporation (HTC) HTC Corp, (TAIEX: 2498) 主要生產功能強大的手持式裝置,並持續擴展創新的領域,以帶領使用者體驗真正的行動自由。 公司於1997 年由董事長王雪紅,董事暨宏達基金會董事長卓火土,與總經理兼執行長周永明所創立。多年來,HTC 在全球知名通訊大廠背後默默努力,讓這些知名大廠的產品得以在全世界的市場上發光和發熱。 HTC 與主要的手持設備品牌業者建立了獨特的合作關系,包括歐洲五家領先業界的電信公司、美國最大的四家,以及亞洲許多正快速成長的電信業者。 HTC 同時也透過領先業界的 OEM 合作夥伴,將產品推向市場,並從 2006 年六月起發展自己的 HTC 品牌。 HTC 是手持設備業界中成長最快速的企業之一,並在過去幾年中,深獲消費者的肯定。 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 更評選 HTC 為 2007 年亞洲地區科技公司表現最佳的第二名,並在 2006 年將該公司列為全球排名第三的科技公司。 HTC是國際性的代工廠,其銷售客戶群著眼全球,目前已經知道的就有很多家,我們常見的包括: 國內的DOPOD:一般是6系列和5系列。 香港的QteK:名字很奇怪,叫做QteK 7070,8080等,不過其發行數量較少。 英國O2電訊:中國香港被英國殖民了100年,英國的商業觸角很深,所以O2在港也很牛,在香港就可以方便地買到O2系列了,分XDA若干代子孫。 法國Orange:Orange公司是一家法國電信運營商,1994年,該公司正式步入英國市場。1996年,公司正式在倫敦股票交易所上市,並於同年4月2日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最大的股東是Hutchison Whampoa,佔48%的股份;而英國航空佔22%的股份。總資產已經達到了84億美元。1997年7月,該公司的用戶已經達到了100萬戶,成為公司歷史上非比尋常的一個里程碑。1998年,該公司的股票是法國股市中表現最好的一支。該公司已經開始大舉拓展國際業務,並已經在奧地利、比利時、瑞士成功地進行了國際化戰略實施。1999年年底,該公司已經在香港、澳大利亞、以色列以及印度進行了商標注冊。該公司持續關注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2001年該公司的英國分公司連續四次榮膺英國移動客戶滿意研究榜首。 德國T-Mobile:T-Mobile是一家跨國行動電話運營商。它是德國電信的子公司,屬於Freemove 聯盟。T-Mobile 在西歐和美國運營GSM網路並通過金融手段參與東歐和東南亞的網路運營。該公司擁有1.09億用戶, 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動電話公司之一。 北美AT&T:該公司OEM的產品到大陸的較少,比較有數量的就是SX56(多普達686)。 其實還有很多品牌和宏達進行了戰略性的合作,不過據說Orange是宏達最好的合作夥伴,有了新的機型總是保證對於Orange的供應和支持。
編輯本段三、個人履歷
1958年出生
王雪紅(7張)1981年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經濟碩士 1982年進入大眾計算機PC事業部,任大眾電腦PC事業部總經理 1988年創立威盛電子 1997年創立宏達 現任台灣威盛董事長、宏達國際董事長、建達國際董事長、全達國際董事長。
編輯本段四、求學經歷
台灣威盛集團董事長王雪紅1958年出生,她的母親是王永慶先生的第二位夫人楊嬌。王雪紅在王氏家族的8個女孩中排行老三。自幼以父親為楷模的她,養成了在人生道路上敢於抗爭拼搏,敢於成功的性格。早在台北高中畢業的她,隻身來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經濟學,從此加入到早已在美國讀書留學的哥哥姐姐們的隊伍之中。因為她的哥哥姐姐們都在別的州,王雪紅獨自住在舊金山的猶太人寄宿家庭。當時在這所學校里,只有王雪紅一個中國學生。 在柏克萊分校,在沒有一個親人在身邊的情況下,王雪紅學會了戰勝寂寞的方法,就是經常上圖書館,或者留在宿舍里,窩在被子中做功課,功課做完後就讀一讀魯迅、巴金、餘光中等人的小說散文。就這樣一天一天下來,雖然覺得有點疲勞,但卻很充實。 在柏克萊分校讀書期間,從小就夢想將來當音樂家的她,似乎對經濟並不那麼感興趣,課後喜歡聽音樂。彈得一手好鋼琴的王雪紅還經常參加學校的音樂作曲或演奏比賽,還想方設法加入到全美排名總是第一、二的柏克萊分校的音樂系作曲組。在這里,她大開眼界,第一次看到了音樂這個殿堂是多麼深厚而寬廣。在這里一向自認為有一點音樂天才的她,才發現自己作曲水平和其他同學相比真有天壤之別。因此,她暗自一個人常忍不住為自己的幼稚想法感到好笑。別人作曲從心裡一蹦一個音符,一首曲子很快就成功了,而自己想了很久後才蹦出一個音符。就這樣一比較,她發現自己不是從事音樂的料子。
編輯本段五、遇到失敗
從此王雪紅堅定了學經濟的信心。當她在柏克萊分校取得了經濟學碩士學位後,和丈夫區永禧一同回到台灣,進入到二姐夫簡明仁和姐姐王雪齡創辦的台灣大眾電腦公司,主要負責外銷業務。 初涉商海的王雪紅畢竟還缺乏經驗,她所做的第一筆生意就被別人騙走了70萬美元。那個債主將錢騙到手就逃到西班牙,有幾分倔犟性格的王雪紅於是追到西班牙,在巴塞羅納租了一間公寓,還雇了保鏢助手,專門追討這筆債。在巴塞羅納一住就是半年,結果連一毛錢也沒有討回來。她只好空手而歸。 第一次失敗,她開始想到的是既把姐姐和姐夫的公司「毀了」,「又覺得自己的世界完蛋了」,轉而她又覺得自己不能沉淪下去,而應該去獨立地打出一片天下。
編輯本段六、重整旗鼓
具有父親王永慶「拚命三郎」性格的王雪紅怎麼會甘心失敗呢,正是這慘痛的失敗,更激發了她要辦大事的決心。經過多方奔走,王雪紅打算全力以赴投身到高科技產業中去。 1988年9月,王雪紅帶著500萬元的資金買下美國商人手中的威盛公司時,威盛在國際晶元產業中,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又由於經營不善,幾乎瀕臨倒閉的公司。王雪紅就是從這里開始她艱難的創業歷程的。 1994年,IC產業的巨人英特爾公司開始進入台灣。這意味著台灣的晶元市場將會被英特爾佔領。這無疑對起步不久的威盛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此時威盛的女老闆王雪紅以大陸的聯想為榜樣,豎起了民族工業的大旗,在提高晶元的科技含量的同時,她推出了「威盛晶元,中國的芯」,「國人用中國芯」的廣告深入到每個台灣民眾的心中,開始了與英特爾之間的激烈競爭。
編輯本段七、威盛晶元
對此,業內人士有不少說法。有人說王雪紅自不量力,也有人說「威盛」和「英特爾」相碰,就好像小蝦撞上了大鱷魚,只有送死。從規模上比,威盛公司的市值不過3000萬新台幣,全球員工也不過3000人;而英特爾的市值是威盛的70倍,員工有8萬名精兵強將。面對雙方之間的如此懸殊,王雪紅憑著自己獨特的經營理念和策略,又經過幾年的拼搏,到1997年,威盛電子在IC設計領域已進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並成為僅次於英特爾的全球第二大晶元公司。 到20世紀末期,世界晶元市場的競爭完全可以用「殘酷」二字來形容,而王雪紅所創立的威盛始 王雪紅
終立於不敗之地。當初只用500萬新台幣投資額的威盛,而今已發展成為年營業額達300億元新台幣的大型企業。而王雪紅在台灣富豪榜中排名第五。可以說王雪紅幾乎就要與排名第三的父親平起平坐了。王雪紅本人已成為台灣女企業家中的首富,當然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台灣富婆了。 王雪紅在IC界迅速崛起,人們問起她有何秘密時,她總是多方弱化自己的作用,將光輝罩在自己的同伴和屬下身上,在她的旗下集中了一批IC界的男性高手是她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威盛身兼要職的被王雪紅稱之為左右臂的陳文琦和林子牧,他們兩位都是加州理工學院電機系畢業的碩士。 當年王雪紅正在為開辟晶元新品種而發愁的時候,經朋友介紹,她認識了那時正在英特爾擔任工程師的陳文琦和被稱作數理天才的林子牧,從此三人聯手打造王雪紅任董事長的新威盛。陳文琦任威盛總經理,主要負責產品的研發,林子牧主要負責規劃策略。從此,人們稱他們為威盛的「三劍客」。
編輯本段八、入股TVB 獲得控股權
2011年1月26日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26日晚間宣布,作為公司主要股東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將持有的26%的TVB股權,售予德祥企業主席陳國強、已故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女兒王雪紅以及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普羅維登斯資產合作公司)組成的投資集團。這意味著這家香港目前最具規模的電視台,在百餘歲的傳奇商人邵逸夫入主超過30年後,控股權易手。聲明並說,現任管理層保持不變,而陳國強、王雪紅及Providence的行政總裁Jonathan Nelson,將被推選加入TVB董事局。[1] 2011年3月31日廣管局批准電視廣播有限公司(0511)股權轉讓,邵氏把持有的26%股權售予以陳國強為首的財團的交易完成。 董事局宣布,委任陳國強、王雪紅及Jonathan Milton Nelson為非執行董事,自明日起生01效。
編輯本段個人榮譽
2011年3月,《福布斯》雜志公布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台灣首富由雙股王推手王雪紅及陳文琦以68億美元資產拿下,2010年榜首郭台銘57億美元,跟在蔡萬圖與其家族之後,屈居第三。 2011年4月26日,福布斯中文版首次發布2011全球華人富豪榜,王雪紅及其丈夫和陳文琦以68億美元的身家首次登頂台灣地區的首富。 2011年5月27日,《福布斯》公布了2011年台灣40富豪榜,宏達電(HTC)董事長王雪紅和陳文琦夫婦以88億美元的凈資產居首,擊敗2010年的首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 2011年8月24日,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公布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名女性名單,台灣首富、宏達電(HTC)創辦人兼董事長王雪紅排名第20位。 2011年11月7日出版的《福布斯》雜志亞洲版,登出專訪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的內容,稱她是「無線通訊領域最有權勢的女性。」《福布斯》在報道中說,王雪紅不喜歡人家稱她是「億萬富翁」,但寧可談論她的另一個稱號「科技界最有權勢的CEO之一」,更是無線通訊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女性。
Ⅳ 康健國際醫療有手機投資軟體嗎
康健國際醫療有手機投資軟體,世事無常,資本的泡沫終有破裂的那一天,前有融捷健康商譽減值,迫近退市邊緣,後有康健國際停牌三年,復牌遙遙無期。意圖操縱資本,終究被資本玩弄,健康股里的「殼王」又如何落得今日境地,高管陣容近期集體調整,是否意味東山將會再起?
一、公司概況及事件始末
康健國際醫療集團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醫療集團之一。公司於2000年在香港創業板上市,2008年轉入主板,股票名稱康健國際(HK:3886)。集團創始人曹貴子在1989年創立了首間康健醫務中心,隨後以連鎖模式確立了公司的發展藍圖,發展期間創下了香港醫療屆四項第一,1997年成立香港第一家綜合醫務中心,提供多元化醫療服務,包括普通科、專科醫療與牙科服務;1999年,考慮到上班族的時間需求,首創24小時門診服務,令病人隨時可以得到所需的治療;2000年引入企業式管理系統,同年在香港創業板上市,成為第一家直接將連鎖診所上市的醫療集團;在香港的業務不斷擴展的同時,也通過合辦的方式向內地擴展。截止2019年,在內地有南陽南石醫院,中山宜康醫療所,深圳港和診所等多項業務,並且已經形成了Vio醫療管理網路,在現代化程度上擁有了較高提升。除了醫療服務之外,康健國際還在2016年共計花費1.36億港元標的搶下知名醫美品牌「雪纖瘦」相關公司Stand Forever Corporate Consulting Limited50%的股權,在醫療美容行業爭下一城,這也成為了康健國際的一大業務來源。
除了經營連鎖診所,內地醫院和醫美業務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康健國際在健康領域的投資業務,2008年轉入主板後,大舉進行證券買賣交易,標的涉及Dr.Vio & Partners Limited,卓悅美容等健康相關企業,更是在2014年,2015年引入了香港富邦人壽和中國人壽保險集團作為戰略投資人,靜態市盈率達134倍。然而,投資終究有風險,買來的業績泡沫隨時會有被戳破的一天。這一天在2017年12月4日降臨,在收到監管機構的停牌指令後,康健國際最終以「2016年中報及2016年報,包含重大失實、不完整或錯誤引導資料」的原因,以系統最低價格(即0.0001港元)從恆生系列指數中剔除,至今仍未復牌。
二、持有經營性業務發展歷程
01 /醫療以及牙科業務
圖2.1 2010-2019醫療以及牙科業務收入及總業務收入佔比
香港的連鎖醫療以及牙科診所是康健醫療的源起業務,即便通過並購獲得了許多其他業務板塊,但是仍舊占據著近一半的主營業務收入。而值得關注的是,在2013年,2014年等幾個年份的年報中,關於醫療和牙科業務的營收數據前後出現了矛盾,例如在2013年的年報中提及數字為326,457,000,而在2014年的年報中提及的2013年營收為312,206,000,此前的年報中並未出現類似偏差,可能存在收入平滑的可能。
Ⅳ tvb最新電視劇有哪些
2010年,Fans們追過多少TVB劇呢?無線台在去年有幾大類節目收視成績驕人:由汪明荃、王祖藍等擔綱的綜藝節目《荃加福祿壽》在周六黃金檔創出平均33點的收視佳績。佘詩曼、陳豪主演的古裝宮廷喜劇《公主嫁到》平均收視34點、最高收視45點,暫列本年度收視之冠。林峰主演的《談情說案》、林保怡主演的《讀心神探》、黃日華主演的台慶劇《刑警》等,雖飽受「抄襲門」之質疑,但其居高不下的人氣證明警匪探案劇仍是收視保證。
今年的TVB會有驚喜帶給大家嗎?咱們先來看看TVB領導人物給我們的小驚喜。就在春節前不久不久,TVB也終於公布更換了東家,邵逸夫夫婦年事已高,他們終於可以功成身退,揮別TVB這個大舞台了。接棒的兩位可大有來頭,其一便是已故的台灣首富王永慶的女兒王雪紅,著名的台灣宏達電子及威盛電子的董事局主席。王雪紅聯手美資私募基金成功進入了對香港TVB的股權收購程序,氣場相當強大啊。另外一位是香港著名企業人士、德祥企業集團主席,陳國強。他在香港商界頗有名望,被媒體戲稱為殼王,較擅長收購空殼公司,然後注入新資產,再向其他的買家以高價出售,類似於常說的企業兼並重組業務。
據說,這次股權收購完成後,陳國強應該不會去親自經營TVB,有可能是王雪紅出任最新掌門人,而從之前的掌門方逸華,再到新任掌門王雪紅,娛樂航母TVB將很可能真正進入一個女權時代。現在正是新血液的更替時期,想必也是無線內部人事動盪的時期,而2011年又會面臨免費電視大戰,急需籌劃來年的製作方向。作為觀眾的我們,到底將會看到哪些大製作出現呢?這話又得說到前前不久了,TVB節目巡禮片中,就給廣告客戶及媒體,當然還有追劇迷們預覽了今年將會出現的「大片」,這顆定心丸作用不小哦。蚯蚓這就給大家整合一些新劇訊息。
據說今年的穿越劇也多起來了,偵查類劇集和宮廷劇繼續吃香,蚯蚓就喜歡穿越加懸疑的口味,神秘感令人天天緊跟著追啊,比如《法證先鋒III》、《心戰》、《不速之約》、《點解阿Sir系阿Sir》、《回到三國》,《大太監李蓮英》、《萬凰之王》可謂是今年的大戲,劇目的背景架構本身就已非常吸引觀眾了。另外隨著內地出產的《潛伏》、《蝸居》、《三國》等劇熱到香港,在香港碟攤中也成為搶手貨,這個塊肥肉上面無線創作人當然不會無視,將推出《鼴鼠》。有關翻拍《蝸居》的《抉宅男女》消息也早有耳聞,TVB也將加快速度,今年的港劇是值得許多觀眾等待的。關於無線的當家花旦小生們,比如鍾嘉欣、楊怡、吳卓羲、鄭嘉穎及謝天華等等在今年又會是個非常忙碌的藝人,到底無線鍾情捧紅哪位哥、哪位姐呢,還是觀眾說了算。大致情況不多說了,這就來細細盤點。
《法證先鋒III》
演員:黎耀祥、(畲詩曼/張可頤)、吳卓羲、徐子珊。由歐陽震華、林文龍主演的《法證先鋒》第一、二輯,叫好叫座,不過新劇會撤下歐陽震華,改由黎耀祥擔當男主角。最新消息畲詩曼前不久因為摔傷所以請辭出演了《法III》,頂替者可能是張可頤,她曾出演《金枝玉葉》中「安茜/安姑姑」。
特色:"繼續秉承前兩輯的「法證精神」,法證人員、法醫和警隊緊密合作,以最先進的鑒證科技,配合醫學專業知識和邏輯推理,維護法治體系,以科學伸張正義!遠赴台灣取景,與台灣警務人員攜手合作,憑借犯罪痕跡將凶徒繩之於法。
大綱:Tim Sir 與小柔往台灣補度蜜月期間,新界發生數宗屍體發現案,法證人員在屍體身上,發現類似某民族的標記,而查案過程中,神秘男子屢次出現…… 就在一切仍在五里霧中時,竟傳來小柔在台中某村被殺害的噩耗,Tim Sir 更被懷疑殺妻而被拘留!法證全體人員如遭雷擊,並爭相申請赴台協助。後來,神秘男子竟主動接觸香港警方及法證人員。原來他是台灣警方的顧問,更是犯罪行為學家,正懷疑台灣一名連環殺手,已移居香港作案,指出Tim Sir 和小柔的案件,很有可能是那連環殺手的第三十三個目標!"
《真相》
演員:楊怡、陳展鵬、黃浩然、阮兆祥、唐詩泳、李司棋、陳茵薇、馬國明、鍾景輝、李成昌、黎諾懿、陳宇琛、黃嘉樂、呂珊、馬海倫。
特色:以法庭作平台,借各種極具爭議性的案件,縱橫交錯地向觀眾講述找尋真相的過程,藉此刻畫出人性的最善與最惡。該劇探尋法律與正義,講述各種爭議性的案件,在真相中探討人性的善惡。
楊怡再挑大樑扮演律師,一個專業性質強的角色,配上楊怡的短發造型,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大綱:玩世不恭的少爺卓少謙所經營的事務所,旗下律師各有千秋,亦正亦邪的劉俊傑、正氣凜然的康芷欣、憨直固執的韋文瀚,還有一腔熱忱的實習律師潘巧如。等著他們的是各式極受爭議的案件:有被父親長期虐待的青年,有被屈打成招承認殺警的少年毒犯,還有被控強奸「姐姐仔」的印巴青年……面對各種難題,眾人該如何在法律及人情之中取得平衡?
《心戰》
演員:鄭少秋、陳豪、邵美琪、陳茵薇、黃德斌、簡慕華、何啟南、陳秀珠、蔣志光、於洋。鄭少秋「日式」的扮相,憂郁困擾的內心,和他以往瀟灑不羈的角色,大不相同,陳豪首次扮演冷血無情的殺手,運用頭腦、殘酷冷靜,又一次挑戰演技。
特色:心戰,即區別於傳統兵戰的心理戰爭。人口愈膨脹,城市愈擴張,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出奇地愈來愈遠,人心愈孤獨,善惡的界線愈模糊,最終,只有血脈親緣成為唯一掌握人性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大綱:靳兆楠是資深舞台劇演員,二十五年前,被誤會家有恆產,唯一稚女成綁架目標,慘被撕票,但因屍體未能尋獲,故楠一直堅信骨肉仍在人間。楠被譽為戲劇宗師,對每一個角色的揣摩均細致入微,每次演繹均能絲絲入扣,是為一代舞台千面人。因緣際會下,以方法表演理論,於警方一宗連環兇殺案中,巧助破案,開展了一段與警方聯手偵緝奇案的夥伴關系,查案過程中竟發現愛女未亡,背後更隱藏了一個重大陰謀…
《不速之約》
演員:歐陽震華、林峰、楊怡。歐陽震華和楊怡飾演夫婦,此片是西片片種,唐人面孔,林峰一戴副紅色隱形眼鏡就成了個西方人了!
劇情透露:劇集中的人物關系略有復雜,素涉及到生與死的穿越,講述了歐陽震華、林峰和楊怡之間的一段三角戀。歐陽震華和楊怡在劇中本是醫生和病人的關系,卻因為朝夕相對發展了一段深情感人的忘年戀,但由於院方有明確的規定限制醫生和病人之間的戀情,因此歐陽震華只有苦等直到將楊怡治癒後才准備追求她,不料此時楊怡在劇中飾演的角色卻因為意外去世。
林峰戴上紅色隱形眼鏡的魔鬼造型最為搶鏡
而另一方面,林峰在劇中飾演魔鬼,他與楊怡也有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只是此時的楊怡究竟是以人還是鬼的身份周旋於其終究成為該劇製造的最大的懸念。由於魔鬼身上的多重性格,讓林峰飾演的這個角色撲朔迷離起來,亦正亦邪,沒有人能猜得出他的心思。
《點解阿Sir系阿Sir》
演員:陳豪、楊怡、吳卓羲、鍾嘉欣、蔣志光、李國麟、楊英偉、羅樂林、朱慧敏、曾偉權、樂瞳、羅鈞滿、黃得生、朱敏瀚、周聰、盧宛茵、於洋、白彪、馮素波。
特色:屬於破案劇加上輕喜劇,劇情本身不見得會多吸引,但是要相信陳豪的搞笑功力,教書先生「癲佬吟詩」,爆笑程度不會低於駙馬金多祿,和楊怡合作,感情戲有保障,笑中有淚。
相信陳豪的搞笑功力,(*^__^*)
大綱:羅耀華由教書阿Sir轉職為警察阿Sir,但竟被派回原校當卧底,調查黑幫校園毒網。耀華積極討好校內四大惡人K4,但新來的老師何妙雪卻輕易贏得學生信任,耀華也被其善良吸引。此時,外表冷酷的包括保齡球教練古嘉嵐,被揭發是社團頭目姨仔。為了破案,耀華只好假意追求嘉嵐。另一邊廂,年輕有為的督察程文力亦對妙雪展開追求。破案在望,耀華的身份卻被識穿…
《反恐特勤隊》即CTRU
演員:方中信、林保怡、關禮傑、蕭正楠、高鈞賢、黃智賢、黃長興、李國麟、王浩信、梁嘉琪。
特色: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地位特殊,不能排除受到恐怖襲擊的可能。為了防止境內可能出現的恐怖活動,「反恐特勤隊」於2009年成立。成員全由警隊各部門內部招募,是精英中的精英,既有高智能重裝備部隊的新鮮感,又有紀律部隊的男兒豪情氣概。
大綱:多名來自SDU、PTU、ASU、G4、重案組等不同部門的精英,經過嚴格篩選,成功考入特勤隊,接受密集式訓練,包括戰術、射擊、體能、爆炸品處理、槍械等,成為世界級水平的重裝精銳部隊。眾人由訓練到出動行動,面對不同案件及危機處理,由誤會到了解,由斗氣到欣賞,建立同袍間的信賴及友誼,刻花出一段段隊員間出生入死、肝膽相照的動人故事。
《福祿壽.COM》
\演員:汪明荃、王祖藍、阮兆祥、李思捷
特色:綜藝節目《荃加福祿壽》在今年真是紅爆了,這枚產自TVB的笑彈,將在2011年趁勝追擊,原班人馬再拍全新類型喜劇《福祿壽.COM》。主角組成另類偵探社,包辦各類匪夷所思的古怪案件,為破案扮鬼扮馬,搞笑奇情外,更溫情洋溢。
王祖藍這個太經典了!我將會成為首個奪得「視後」的男演員!
大綱:故事發生在六十年代,偵探社長荃因丈夫棄她而去,乏人查案,便招聘了福、祿、壽三名失業漢幫忙。福祿壽三人互補不足,輔助面精心懵的荃,挑戰各式荒誕案件,笑料百出!時而扮成風水師在遺產案中與疑犯斗種生機;時而在盜寶案中,為打探線索,易服打扮。荃更在明星簽名會謀殺案中,一身影迷公主裝扮出動,查案真是從未如此好玩有趣!
預告速遞:真相、心戰、點解阿Sir系阿Sir、福祿壽.COM
《回到三國》又名《三國》
演員:吳卓羲、馬浚偉、陳法拉、黃德斌、麥長青、陳國邦、黎諾懿、劉丹、張國強。馬浚偉演關公、張國強扮劉備、麥長青扮張飛、陳國邦是諸葛亮、陳法拉是小喬、黃德斌是呂布、劉丹是曹操。
特色:吃准「三國熱」,加上穿梭時空的元素,充滿古今對比矛盾的妙趣。是不是和當年那部《尋秦記》一樣能成為經典之作呢?拭目以待。
馬浚偉拍的宣傳片,黐須舞刀扮關公
大綱:強是一個不學無術的80後青年,為人自私,平日最愛打機。一次打機中途的漏電小意外,竟令強穿梭時空,回到三國時代,遇上了劉備、關羽、張飛等歷史人物,並意外地與眾人成為莫逆之交,啟發了諸葛亮「借東風」;教訓趙子龍讀書不成可專心練武;同時受到關羽感染,學懂「講義氣」。在驚險離奇的遭遇中,強漸漸領略到古人之風,重新建一個正面的做人處世態度。他們一起參與了一幕又一幕的歷史大事,三英戰呂布、三顧草廬、赤壁之戰…
《大太監李蓮英》
演員:黎耀祥、米雪、黃宗澤、楊怡、姜大偉、岳華、關菊英、鍾景輝。黎耀祥化身李連英,與慈禧太後米雪大斗戲。黎耀祥以白眉紅唇扮宦官李連英,光緒一角由黃宗澤孭飛,米雪演慈禧太後,楊怡扮珍妃,姜大偉扮演李鴻章。
特色:「奴才,只是奴才」。太監李蓮英帶著這個信條,生存在晚清動盪的歲月,從一個小小的宦官,往上攀爬,做了中國最後一個權傾朝野的太監。通過李蓮英的一生,既可看到慈禧時代後宮恩怨,又有清朝末年動盪飄搖,見證著滿清皇朝沒落的歲月,這個題材在深度、廣度、力度上都得天獨厚,假如認真嚴肅的拍好,絕對會是一部經典之作。
扮演珍妃的楊怡,將清裝頭時裝身的可愛照放上微博
大綱:咸豐年間,李蓮英因家貧入宮為太監,憑高超的梳頭手藝,得慈禧賞識,扶搖直上,卻為總管太監安德海眼紅,處處針對,最終師徒反目。經歷種種明爭暗鬥,李蓮英終成為內廷大總管。雖位列萬人之上,但主子有命,再萬般不願,李蓮英仍得殺珍妃、囚光緒。然而他對慈禧盡忠相隨,聯軍入京,隨慈禧逃難,駕崩後更為她守孝百日,主僕之間,又豈是無情?無情的宮中,權傾如慈禧、卑賤如李蓮英,堅強外表下,其實亦如你我般,都是個有血有肉的人。
《萬凰之王》
演員:宣萱、胡杏兒、陳錦鴻、黃淑儀、胡定欣、陳山聰、張國強、陳秀珠、馬賽、陳美詩、劉家輝、郭峰、程可為、黃智賢、江美儀、江漢。
宣萱和胡杏兒在劇中分別飾演妃子和皇後,爭奪皇帝寵愛,杏兒表示首次拍這些勾心鬥角的劇,繼十年前的《流金歲月》後,她現在再與宣萱合作在劇中斗個你死我活,她亦很期待。
特色:滿清十三皇朝,歷時二百六十多年,當中被選入宮做秀女超過萬人,能當上妃嬪的有一百七十三人,當中只有二十八人當上皇後。她們背後要付出多少代價?失去多少人性?才能成為後宮之首 「萬凰之王」?
是不是很熟,《金枝欲孽》裡面沒少見。那圍脖估計也是《金枝欲孽》用過的吧。
大綱:伊蘭是道光皇帝兄長綿怡的剛完婚妻子,綿怡在一次出征後失蹤,屍首遍尋不獲,太後痛失愛兒,視蘭為「不祥人」,決定要蘭殉葬。但道光自小對蘭情根深種,竟在冊後大典上立蘭為妃子,令皇後對蘭更是痛恨,於是與太後聯手,誓要鏟除蘭,多番設計陷害蘭,而蘭為求自救,不惜與皇後拚死一斗,在蘭與皇後爭斗之中,蘭竟意外發現宮中正醞釀一重大陰謀,背後的操縱者是誰?誰才是這場爭斗最終的勝利者?
《洪武三十二》
演員:馬德鍾、謝天華、徐子珊、陳鍵鋒、江若琳、陳山聰、陳展鵬、馬賽、吳家樂、袁偉豪。
特色:「錦衣衛」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創立的特務組織,劇中加入大量「間諜式」鬥志解謎、奪寶等情節,令觀眾隨著劇中人物一起抽絲剝繭破案,共同經歷宮闈斗爭。明宮秘史這樣的歷史題材,曾經是80年代TVB善於駕馭的故事腳本。從劇情內容來看,有爭權奪利的皇權斗爭,有鬥智斗勇的復雜陰謀,懸念迭起,情節緊湊。從演員陣容來看,也很有新鮮勁,馬德鍾、謝天華、陳鍵鋒搭配徐子珊、江若琳,對觀眾來說,值得期待。
大綱:洪武31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其遺詔失蹤,燕王對傳位予朱允紋之合法性提出質疑。失憶錦衣衛敖笑風與馬三保為追查遺詔下落,引發連串明爭暗鬥。尋回遺詔後,朱允紋登皇位。此時宮中發生連環謎案,笑風與三保再次追查真相,鬥智鬥力,最終發現正捲入一個致命的陰謀漩渦中…
預告速遞:回到三國、大太監李蓮英、萬凰之王、洪武三十二
《九江未來》又名《九江意醲》
演員:林保怡、鍾嘉欣、薛家燕、陳錦鴻、敖嘉年、馬賽、江美儀、雪妮。
《九江意醲》的九江是指九江雙蒸酒,有酒類中的萬寶路之美譽。講述的是宋、梁兩個家族圍繞釀酒的故事,該劇赴九江(南海小九寨溝)實地拍攝外景。劇中,身為梁氏家族成員的薛家燕飾演林保怡、陳錦鴻、樂瞳等5人的母親,林保怡和江美儀將譜出戀曲。鍾嘉欣則是長短腳的宋家成員,敖嘉年身為宋家大少爺,和馬賽有感情線
《麻雀東南飛》
演員:元華、馬國明、鍾嘉欣、陳展鵬、唐詩詠、田蕊妮、曹永廉、陳美詩。
特色:中國千年文化,為世人傳揚的四大發明以外,還有堪稱國技的麻雀(麻將)。打麻雀除可預防老人痴呆症,還蘊含不少人生道理哲學,透視人生百態。本劇就是以麻雀為包裝的民初喜劇,教觀眾如何運用「打麻雀」的大智慧去面對大時代的沖擊,最終成為獨領風騷的大贏家。
雀被稱作「國技」,其中蘊含不少人生道理哲學,可透視人生百態
大綱:一個以雕刻麻雀起家的家族,專為清廷皇室貴胄雕刻麻雀,時移世易,清朝沒落,家族生意亦漸走下坡,父親年邁,決定把生意交給三個兒子,希望家族得以中興。長子「中」只愛做大牌,為人好大喜功,有「章王」之稱;二子「發」為人怯懦;三子「白」為人沉著老實。時世轉換,三人各有不同的際遇經歷,長子利用雀術求富貴,落得破產收場;兒子亦落魄江湖,家族頓時崩潰,家不成家,幸得三字憑著就算一手爛牌,仍永不放棄的精神,轉危為安…
《女拳》
演員:劉璇、黃宗澤、馬國明、陳法拉、姜大偉、林嘉華、岳華、黃浩然。
特色:《女拳》中莫桂蘭一角將由前國家隊體操皇後劉璇出演,這是劉璇進軍TVB的第一部電視劇,由於莫桂蘭功夫高強,因此劇中會出現許多高難度動作,如飛腿、一字馬等,而劉璇都將親身上陣,再現體操皇後風采。
黃宗澤同學傳授了不少拍打戲的經驗
大綱:講述的是黃飛鴻第四任妻子莫桂蘭的故事。莫桂蘭,一代宗師黃飛鴻之妻。本劇除講述莫桂蘭與黃飛鴻的感情故事外,更會看一介女流如何在龍蛇混雜的地方立足,最後闖出名堂,以畢生之力,發揚黃飛鴻的俠義精神。
《鼴鼠》
演員:郭晉安、謝天華、郭羨妮、廖碧兒、楊思琦、謝雪心、敖嘉年。
特色:「鼴鼠」是指潛伏在組織中的內奸。本劇以三十年代孤島時期的上海為背景,講述三名女間諜如何潛伏、暗殺、營救、陷害、出賣,鬥智鬥力,扣人心弦!無線的諜戰戲,值得等待!!
大綱: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此時的上海,表面紙醉金迷,實則間諜滿布,互相傾軋,危機四伏。一中方秘密訓練間諜的據點被炸毀,負責人死前透露,三名女間諜之中,有一人是內奸。分別是:在日資企業當秘書,接觸第一手資料的李小月;當上交際花,利用美色套取情報的林曼麗;百貨公司買辦,結交法、英、意、日等紳商領使的張文娟。三人互相利用,互相出賣,真真假假,爾虞我詐,究竟三人之中,誰是鼴鼠?
《抉宅男女》,改編自內地電視劇《蝸居》
主演:苗僑偉、郭羨妮、謝天華、滕麗名、鍾嘉欣、吳卓羲、黃智雯、梁烈唯、羅仲謙、陳自瑤。
特色:「家」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對於「置業安居」有著根深蒂固的觀念。香港樓價高企,普羅大眾的收入怎也追不上,而成為「樓蟻」、「房奴」,實在叫苦連天。《蝸居》在內地的紅火感染到香港,以至於TVB開拍有港版《蝸居》之稱的《抉宅男女》,也由於這一「山寨」問題,該劇從籌劃至今,頗受關注。本劇旨在反映香港普羅大眾的置業問題,透過各式人物對安居的追求,所經受不同的考驗,讓觀眾認清自己想要一種怎樣的生活。
大綱:劇中苗僑偉和吳卓羲扮演平民階層,謝天華飾演地產商,三人間有怎樣的貧富對立,郭羨妮、鍾嘉欣在面對金錢誘惑時,誰會變成「郭海藻」?大哥關嘉安和施朗翹是對中年柴米夫妻,努力儲錢買樓,惜安多次為家人、朋友將二人積蓄盡花,弄至婚姻破裂;二弟關嘉康與妻子笑蘭不幸成為最牛的「釘子戶」;三妹關嘉樂被男友丁冠峰誤會為錢而與老闆搭上;四弟關嘉榮是薪金月月清的「月光族」。到底《抉宅男女》是真的會觸及「住房問題」的實質,還是僅僅浮於表面,成為又一部平庸的TVB小品劇,一切有待檢閱。
《拳王》
演員:鄭嘉穎、黃浩然、徐子珊、李詩韻、白彪、冼灝英、陳志健。鄭嘉穎繼《鐵馬尋橋》後再次和「拳」掛鉤,搭檔還有黃浩然。
特色:陽光勵志劇,拳擊運動最終是爭取勝利,但過程中激揚鬥志,鍛煉堅忍,克服恐懼,超越自己,這正正是「香港精神」。
大鋼:兩位不同成長背景的主人翁,在平凡的生活中遇上了自由搏擊,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兩人在劇中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由於對現實的苦悶,開始在「自由搏擊」中尋求生活的快樂和意義,在汗水和艱辛中品嘗人生喜悅。龍活在社會最低層,每天出賣勞力;而虎是股票經紀,為儲錢結婚而營營役役。二人感覺到生命苦悶,失去了激情。二人在自由搏擊的鍛煉中,明白了「凡具有生命者,都不斷的在超越自己」的道理,毅然參加拳擊比賽,在歷遍無數失落、打擊、受傷、自我懷疑,經歷種種人生起跌後,兩位主角最終以「血、汗、淚」換取自己的夢想。
《Only You 只有您》
演員:李司棋、鄭嘉穎、蒙嘉慧、田蕊妮、麥長青、黎諾懿、陳宇琛、張美妮、唐詩詠、李思捷、李綺雯、阮小儀、錢嘉樂、官恩娜、黃浩然。
特色:「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誰人能明白個中真諦?又是鄭嘉穎,又見蒙嘉慧,又是溫馨小品劇,本劇利用婚紗攝影統籌公司作平台,帶出不同的婚禮及婚姻個案,有浪漫的金童玉女、有家人反對但仍堅持的真愛、有天生一對的惡男惡女,希望能令觀眾在笑中帶淚以外,反思婚姻的真諦。
大綱:麥一敏,集港女、中女、臭口女於一身,且剛失業,適逢其弟麥一鳴要結婚,因而認識了婚嫁行內著名的大妗庄思甜,更與其下屬夏天生燃起愛火。敏是個極度需要計劃與安全感的人,但生從來不相信計劃,二人的感情能否經歷風浪?另一方面,嫣然得體的甜,雖為他人締造不少美好婚姻,但自己的婚姻並不如意,其夫馬啟雄拋下她與女兒曉晴,並失去消息,晴為此與甜存有心結,直至晴結婚,雄竟突然出現,甜與雄最好能否破鏡重圓?
《花花世界花家姐》
演員:佘詩曼、林峰、敖嘉年、梁靖琪、林子善、秦煌、陳自瑤、周家。
特色:佘詩曼飾演一個輕度弱智女子,透過其單純的目光,反思現代社會的「減法思維」。越聰明的人,越沉溺在損人利己的漩渦之中。而樂於為他人付出,為大家多走一步的「加法思維」,才能創造「雙贏」局面。
佘詩曼和林峰這次是要顛覆固有的印象
大綱:主角花麗珠智商只有十歲,但有母親及弟妹疼愛,麗珠的世界仍是美好的。後來母親病逝,麗珠到妹妹麗萍的公司當辦公室助理,遇上被祖父蔣森由CEO貶到庶務部的太子爺蔣奕。奕為重掌公司,竟假意追求麗珠,但事敗,將森激至昏迷,公司更被吞並。麗珠盡管傷心,扔收留落難的奕。奕得麗珠鼓勵,終東山再起,但此時卻發現自己已愛上麗珠…
預告速遞:拳王、Only You 只有您、花花世界花家姐
《居家兵團》
演員:汪明荃、廖碧兒、鄭嘉穎、夏雨、黃智雯、洪天明、曹永廉、湯盈盈、王浩信、姚嘉妮。
特色:以家居清潔服務作包裝,訴說一個家庭成長的故事。子女小時候需要父母的照顧,但年紀漸長,便得自己親身體驗,勇於嘗試。為父母者,此時亦要學會放手。一個人需要成長,一個家庭亦如是。
大綱:諸葛一家本過著中產生活,直至長子諸葛靖瞞著家人,毅然辭去經理一職,成立家居清潔公司,更被拍檔騙去資本。靖的母親黎嘉嘉雖感震怒,但因靖一向聽話,仍動員全家一起當上家務助理。雖疲於奔命,但大家都毫無怨言。可是此時,嘉卻發現自己患上絕症,由照顧者變成被人照顧,嘉終明白互相尊重的重要,更開始反思自己與子女的相處之道。
《雙城天下》,與江蘇衛視合作,中港合拍劇集
演員:劉松仁、林峰、黃宗澤、徐子珊、梁靖琪、王奎榮、呂曉禾、杜淳、曹曦文、張嘉倪。
蚯蚓基本都介紹得差不多了,最後再次提醒各位T迷,好生等待吧,大戲需要籌備的,好戲是需要精心雕琢的。嘿嘿,其實蚯蚓介紹了這一通,心裡更是癢癢的,快些開播吧!
Ⅵ 現在tvb的老闆是誰
截止到2021年7月tvb的老闆是陳國強。陳國強是香港股壇名人,廣東江門人,祖籍江門市台山汶村鎮。旗下有多間上市公司,現為錦興集團主席。
2011年3月31日,「殼王」陳國強牽頭的財團入主TVB,以約86億元的代價從邵氏兄弟手上取得TVB26%的股權,從此TVB逾四十年的邵逸夫時代正式結束。
陳國強創業經歷
畢業於土木工程系的陳國強,在上世紀80年代開設了一家建築公司,因其公司為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實集團提供服務,而且長時間合作,一直有指他與李嘉誠關系密切。陳國強擅長收購空殼公司,然後注入資產並尋覓買家以較高價出售,因此人稱「殼王」。
他經常炒賣殼股,其中更多次涉及媒體行業,他於1999年收購藝人譚詠麟、曾志偉等人創立的「東方魅力」並借殼「DC財務」上市,其後又於2000年5月分拆「東魅網」於創業板上市,同年年底又透過「東魅」斥資1.6億元收購香港老牌報章《成報》,他又曾透過中策收購《明報》10%股權及《廣角鏡》54%股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陳國強
Ⅶ 香港殼王陳國強資料
陳在香港股票市場上經常做這個動作, 並且比較成功,賺了很多錢。所以他是香港買賣殼公司老大, 故叫他殼王。
Ⅷ 誰能把香港證券史上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說一下。。。
香港的證券交易歷史悠久,早於19世紀香港開埠初期已出現,但到1891年香港股票經紀會(The Stockbroker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成立,香港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1914年2月21日,該會易名為香港股份總會(Hong Kong Stock Exchange)。1921年10月1日,香港股票經紀協會(Hong Kong Sharebrokers' Association)注冊成立,結束香港股份總會壟斷的局面,會員大多是被香港股份總會排擠的經紀,華人更佔大多數,屬香港第二間交易所。此外,更有香港股票及經紀社(1924年),加以香港匯兌經紀會所(年分不詳),但此兩間交易所均於三十年代初倒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香港股票經紀會和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於1947年3月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Limited),俗稱「香港會」。 當時的香港證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國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屬英資企業。1960年代末,香港經濟起飛,華資公司對上市集資的需求越來越大,促成更多以華資擁有及管理的交易所開業,遠東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俗稱「遠東會」)、金銀證券交易所(The Kam Ngan Stock Exchange Limited,俗稱「金銀會」)及九龍證券交易所(The Kowloon Stock Exchange Limited,俗稱「九龍會」)先後成立。 一個城市擁有4家交易所,在世界上甚為罕見,而且也帶來行政與監管上的困難。在香港政府的壓力下,四家交易所合並勢在必行。早於1974年7月四家交易所同意組成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聯會(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ock Exchanges,簡稱「聯會」),就未來發展及合並交換意見。期間在1977年曾發生「香港會」及「遠東會」私下的「小合並」事件,最終因「香港會」內部分岐而拉倒,但是在該年8月24日,經過多月籌備,"越所買賣"正式在「香港會」及「金銀會」開始,成交踴躍,約有38萬元。 1980年7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簡稱「聯交所」)注冊成立,為正式合並踏出第一步。1981年10月30日,香港聯合交易所舉行第一屆會員大會,選出21人委員會,其中,胡漢輝獲選為為主席(583票),湛兆霖(523票)、李福兆(511票)、王啟銘(505票)及馬清忠,獲選為副主席。1985年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The Futures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簡稱「期交所」)正式開業。經過12年籌備,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在收市後一同停業,結束四會並立的時代,當日恆生指數為1,625.94,上市公司總市值約2,500億元。4月2日,四會正式合並,上午10時正「聯交所」主席李福兆邀請財政司彭勵治(J. Bremridge)、經濟司易成禮(J.F. Yaxley)及金融司林定國(D.A.C. Nendick)等進行簡單的買賣儀式,宣布聯合交易所開始運作,並成為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一個新時代。聯交所交易大堂設於香港中環交易廣場,採用最先進的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首項交易是彭勵治買入太古洋行,原因一是彭氏曾任太古主席,二是行內稱太古為大吉祥,是好兆頭的象徵,該日成交股數為3,300萬股,成交達2.26億。9月22日,聯交所獲接納成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Bourses de Valeurs)的正式成員,得到國際的肯定。同年10月6日再由港督尤德主持「醒獅點睛」儀式,在鑼鼓聲中宣布香港股市進入一個新年代。 停市四天 由於當時香港股市的市盈率比日本東京和美國紐約都低,所以恆生指數由1984年底1200.38點起步,升至1987年10月1日3949.73點的高位,上升6.09,最高更曾一度升上3968點。兩年多升幅達175%,次日,成交亦創歷史新高達54.07億元。10月16日,美國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大幅下跌91.55點,約為當時的5%,遂使國際指數大幅下跌,香港亦不能獨善其身,當日恆生指數一度下跌100多點,跌市最凌厲在中午的一段時間,那時市場全無利淡消息入市,大家不知道大市因何下跌。午後市道出現反彈,這反彈令不 少投資者對後市繼續抱有信心,才會被接踵而來的狂瀉殺個措手不及。當日全日指數只下跌45.44,而期指仍高水達107.1(現貨月份),遠期月份的溢價更高逾200點;報章引述證券業人士的看法,極大部分都繼續看好後市,認為市底穩好,下周便可反彈回升。只有極小部分認為只受到美國加息的影響,調整之勢或會持繽,但似乎沒有人敢對後市看淡。 10月19日,市場受到美國紐約股市大跌的拖累,當日香港股市開市,強大的拋售浪潮便告出現,所有藍籌股紛紛低開好幾個價位,接著沽盤排山倒海般出現,二、三線股份跌幅更見凌厲,許多股份牌下更只有 賣家,沒有買家。市場只有賣非但不跌,竟還逆市上升,十時十五分(開市後十五分鍾)恆生指數已跌去120點,接著市場喘定下來,沽盤稍收斂,普遍股價企定於低位,十一時正恆生指數彈升了二點多,接下來另一輪沽售狂潮又再涌現,十二點鍾恆生指數再跌去約140點,報3524.64。由於跌市實在過分,而且市場全無看淡的理由,於是十二點過後,一些經紀行開市執平貨,使恆生指數輕微反彈23點,以3547.90收市。 下午二時三十分股市重開,賣盤排山倒海般涌至,連「跌市奇葩」置地也告不支而下跌,整個下午短短一個鍾頭,恆生指數再跌185點,許多股票甚至是藍籌股均只有賣家,買家牌下空無一人,股民欲沽無從、欲哭無淚,市場投資情緒就在這一日內從絕對樂觀轉為極度悲觀。 當日香港股市十大上升幅度最大的股票只有一隻,就是「百利達熊債券(1992年期)」,全日升幅為8.33%,十大跌幅之首的股票就是「港澳發展1996年認股證」,跌幅高達32%。由3783.20點急跌420.81點至3362.39點,跌幅之大及跌勢之急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聯交所翌日早上8:30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停市4天,希望投資者有時間冷靜情緒,避免恐慌性拋售,同時讓經紀可以處理積壓的交易。 10月26日股市重開,股民隨即展開拋售,恆指急挫1120.70點,單日整體市值蒸發三成多。政府及市場人士以減息(兩次各減1厘)、放寬合拼收購及貸款給香港期貨保證公司(Hong Kong Futures Guarantee Corporation Limited)等救市行動,並未能收即時之效,10月底恆指報收2240.13點,較上月底下跌43.2%。 國企股及紅籌股出現 中資企業取得上市地位,最早可於1984年,該年1月,華潤及中銀集團組織新瓊企業,注資康力投資,以解其困境,共注資4.73億港元,取得該公司67%股權。 1986年6月,中信集團向嘉華銀行(即現在的中信嘉華銀行)注資3.5億港元,取得92.5%股權。 接近同期,招商局和兆亞國際組成新思想向友聯銀行(即現在的工商銀行(亞洲))注資4億,得61%股權。 1987年2月,粵海集團購入殼股友聯世界,同期越秀集團又購入華盛國際,借殼上市。 直至此時仍較被動,至1989年,紅籌只得6隻,市值僅60億,只佔市值總額的0.2%。 1990年,中信集團取得泰富發展控制權,並注入以國泰航空、港龍航空等資產,成為現在的中信泰富。 在1992年7月,招商局把附屬公司海虹在港上市, 集資8,200萬元,成為第一隻在港直接上市的紅籌。 1993年7月15日首家H股公司青島啤酒在港上市,以每股2.8元上市,第一天上市即升至3.6元,較招股價高約28.57%,其後更升至15.8元,升幅以倍計 。 與期交所合並 經歷過多次牛市、股災,與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證券市場漸趨成熟。1999年,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公布,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市場進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及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建議把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合並,由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擁有,當時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2000年3月6日,三家機構完成合並,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以每股3.88元,在聯交所上市,當天開市為七點二元,最高為九點二元,收市為八點一五元,較招股價高百分之一百一十一。
Ⅸ 為何鴻燊賺百億財產,把女兒教成170億富豪,李惠文究竟有多牛
說起何鴻燊身邊的助手,很多人都會想起霍英東、新馬師,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位,雖然沒有多少人知道,但他可是何鴻燊身邊的頭號虎將。可以說沒有他的存在,何家就會少賺幾百億,他就是李惠文,澳門博彩業的元老人物。
頭號虎將為其努力經營
李惠文在香港,可是元老級別的人物,他的人生經歷非常豐富,就連賭王何鴻燊當年邀請他加盟時,也是十分尊敬和誠摯的。李惠文本不是香港人,他出生在廣東東莞,後來去拉斯維加斯工作過一段時間。有緣分的是,他在拉斯維加斯從事的工作,也與賭場有關,他是凱撒皇宮賭場的顧問,作為亞洲人,負責自己亞洲本地VIP客戶的信貸業務,業務能力非常強。
李惠文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也是一個好父親,他愛國,三觀正,講義氣。他將自己的女兒也培養的很優秀,放棄了美國國籍,回到中國發展,憑借著自己和女兒自身的能力,讓她成為了香港女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