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有熔斷機制嗎熔斷機制是什麼-股票知識-股城股票
投資過國外股票的股民應該都清楚,在國外的股市上面是有一個熔斷機制的。但是很多朋友估計也沒有接觸過國外的股票,所以他們就想了解一下中國有熔斷機制嗎?那麼中國有熔斷機制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⑵ 股市熔斷是什麼意思
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動停盤機制,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採取的暫停交易措施。
具體來說是對某一合約設置一個熔斷價格,使合約買賣報價在一段時間內只能在這一價格範圍內交易的機制。
拓展資料
「熔斷機制」
狹義則專指指數期貨的「熔斷」。之所以叫「熔斷」,是因為這一機制的原理和電路保險攤類似,一旦電壓異常,保險絲會自動熔斷以免電器受損。而金融交易中的「熔斷機制」。
其作用同樣是避免金融交易產品價格波動過度,給市場一定時間的冷靜期,向投資者警示風險,並為有關方面採取相關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措施贏得時間和機會。
表現形式
國外交易所中採取的熔斷機制一般有兩種形式,即「熔即斷」與「熔而不斷」;前者是指當價格觸及熔斷點後,隨後的一段時間內交易暫停,後者是指當價格觸及熔斷點後,隨後的一段時間內買賣申報在熔斷價格區間內繼續撮合成交。國際上採用的比較多的是「熔即斷」的熔斷機制。
我國股指期貨擬將引入的熔斷制度,是在股票現貨市場上個股設置10%的漲跌幅限制的基礎上,為了抑制股指期貨市場非理性過度波動而設立的。按照設計,當股票指數期貨的日漲跌幅達到6%時,是滬深300指數期貨交易的第一個熔斷點,在此幅度內「熔而不斷」,在到達「熔斷」點時仍可進行交易 10分鍾,但指數報價不可超出6%的漲跌幅之外;10分鍾之後波動幅度放大到10%,與股票現貨市場個股的漲跌停板10%相對應。
為了控制風險和減少市場波動,我國在股指期貨交易中除了實行漲跌停板制度外,還新引入了價格熔斷機制。熔斷與漲跌停板幅度由交易所設定,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風險狀況調整期貨合約的熔斷與漲跌停板幅度。
⑶ 什麼是熔斷機制 熔斷機制是什麼
熔斷機制,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設立的一種保護機制。也就是說,熔斷機制是指在股票交易中,當價格波幅觸及所規定的水平時,交易隨之停止一段時間的機制。
,在交易過程中,當價格波動幅度達到某一限定目標時,交易將暫停一段時間,美股的熔斷機制分為三級,第一級為下跌13%;第二級熔斷機制為跌幅7%;在上午9:30至下午3:25之間觸發第一級或者第二級熔斷機制,會導致交易暫停15分鍾。第三級為20%。類似於保險絲在過量電流通過時會熔斷以保護電器不受到損傷。
美國的「熔斷機制」在標准普爾500指數下當股指下跌10%時,關閉1小時;跌5%時,暫時停盤15分鍾;當暴跌20%時,關閉股市1天。以期先於市場其他投資者進行交易,但高速指令產生的錯誤可能給股市帶來災難。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規定,對於美股交易時段以外的股指期貨交易,標准略有不同。當標普指數在短時間內下跌幅度達到7%時,美國所有證券市場交易均將暫停15分鍾,即所謂「熔斷機制」。
8月24日,在美股盤前,標普、納斯達克和道瓊斯股指期貨均跌逾5%,觸發熔斷機制,美國三大交易所股指期貨暫停交易。美股開盤後道瓊斯指數迅速擴大跌幅至6%,跌逾1000點。
美國現行熔斷機制的誕生這天也被稱作「黑色星期一」,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事件,當道瓊斯指數下跌年5月6日,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在20多分鍾內暴跌約1000點,降幅達9%,被稱為「閃電暴跌」。熔斷機制的設立旨在避免發生「閃電暴跌」事件。這一事件的罪魁禍首是「高頻交易」,如今大型投資機構主要利用高速計算機按照交易模型在極短時間內自動做出投資決策。
⑷ 股市熔斷是哪一年事件
中國股市實行熔斷制度是在2016年。股市熔斷指的是股票在達到漲跌停板之前,重新界定合理的熔斷價格,並且熔斷價格也標志漲跌幅度最高時的價格區間。股市熔斷的目的是更好的完善和規范股市管理。在發生股市熔斷起的十五分鍾之內不允許任何股票交易操作,在2016年剛實行股票熔斷機制之時就出現了一天之內兩次熔斷的情況,這也表明了我國股市還是存在較大的缺陷,需要進一步完善。
拓展資料:
1、所謂的「股市熔斷」實際上就是一種熔斷機制,簡單來說,就是股市為了防止風險而設置的一個峰值,當達到峰值的時候,就會觸發股市熔斷,在這之後,股市的所有交易都會暫停甚至是停止。其實,股市熔斷的原理和保險絲的原理是很相似的,都是在達到峰值之後,做的熔斷保護。
2、目前來看,國外股市的熔斷機制還是相當成熟的,但國內的熔斷機制相對就要差一些,之前還有熔斷機制,現在已經幾乎沒有熔斷這一說法了。2015年12月4日,中金所以及深交所,這兩所國內頂級股市就發布過一個關於指數熔斷的規定,當時所設定的熔斷基準指數是滬深300指數,熔斷數值分別設定在5%和7%,這項指數熔斷的規定,在2016年的1月1日正式實施。
3、當時之所以會出台這個指數熔斷的規定,是因為當時國內的股市行情相當嚴峻,出於暴跌的階段,出台這個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控制風險。也就是說,當大盤跌落到5%的時候,股市就會暫停交易,暫停的時長為15分鍾,接著開始繼續交易。如果大盤接著跌下去,一路跌到7%的時候,當天的股市交易就會全部被叫停。出乎意料的是,政策實行的當天,就不太樂觀,當天的股市因為暴跌到7%,而被迫提前收盤。
⑸ 股票熔斷什麼意思附全球多國股市熔斷規則
⑹ 中國股市熔斷幾次
中國股市熔斷2次。
2016年1月4日,A股遇到史上首次「熔斷」。早盤,兩市雙雙低開,隨後滬指一度跳水大跌,跌破3500點與3400點,各大板塊紛紛下挫。午後,滬深300指數在開盤之後繼續下跌,並於13點13分超過5%,引發熔斷,三家交易所暫停交易15分鍾,恢復交易之後,滬深300指數繼續下跌,並於13點34分觸及7%的關口,三個交易所暫停交易至收市。
2016年1月7日,早盤9點42分,滬深300指數跌幅擴大至5%,再度觸發熔斷線,兩市將在9點57分恢復交易。開盤後,僅3分鍾,滬深300指數再度快速探底,最大跌幅7.21%,二度熔斷觸及閾值。這是2016年以來的第二次提前收盤,同時也創造了休市最快記錄。
拓展資料:
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動停盤機制,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採取的暫停交易措施。具體來說是對某一合約設置一個熔斷價格,使合約買賣報價在一段時間內只能在這一價格範圍內交易的機制。此機制如同保險絲在電流過大時熔斷,故而得名。
基本定義
「熔斷機制」
國外交易所中採取的熔斷機制一般有兩種形式,即「熔即斷」與「熔而不斷」;前者是指當價格觸及熔斷點後,隨後的一段時間內交易暫停,後者是指當價格觸及熔斷點後,隨後的一段時間內買賣申報在熔斷價格區間內繼續撮合成交。國際上採用的比較多的是「熔即斷」的熔斷機制。
中國股指期貨擬將引入的熔斷制度,是在股票現貨市場上個股設置10%的漲跌幅限制的基礎上,為了抑制股指期貨市場非理性過度波動而設立的。按照設計,當股票指數期貨的日漲跌幅達到6%時,是滬深300指數期貨交易的第一個熔斷點,在此幅度內「熔而不斷」,在到達「熔斷」點時仍可進行交易 10分鍾,但指數報價不可超出6%的漲跌幅之外;10分鍾之後波動幅度放大到10%,與股票現貨市場個股的漲跌停板10%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