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股市哪最火 全球股票誰最牛
■上半年中國股市
漲幅全球第一
根據華爾街知名證券商美林證券對海外股市所做的最新調查,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滬深股市以47%的漲幅成為全球最佳投資市場。美國排名第15,香港排名第21,台灣股市排名第20。排名第2的是加拿大股市,今年前六個月的漲幅達20%。
這份由美林國際客戶服務中心所做的調查還指出,中國滬深股市去年全年的漲幅為32%,全球排名第22,而到今年上半年則一舉沖上冠軍寶座,表現傑出。
作為全球最大金融中心的美國華爾街股市去年漲幅只有20%,全球排名第29,今年上半年則下跌2%。
去年全球表現最出色的是土耳其股市,共漲485%,但今年上半年後繼無力,反下跌2%,排名倒退到第17。
排行榜中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陸續走出亞洲金融風暴的國家,今年上半年表現都不理想,情況最糟的是泰國,下跌33%,其次是菲律賓下跌28%,印尼下跌24%,韓國下跌20%。
美林證券國際客戶服務中心總經理史密斯說,報告顯示,投資人如果想擁有最高的投資報酬率,就必須在國際市場分散投資。他說,今年美國經濟成長萎縮,投資人特別需要將部分資金轉往海外市場。
■26家股票被認為最有潛力
另據報道,美林證券最近還推薦了26家最具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
這份最具投資潛力的股票名單如下∶美國在線公司、美國國際集團、貝爾大西洋公司、伯林頓資源公司、思科公司、花旗集團、EMC、通用電器公司、家庭百貨公司、匯豐銀行、休斯電子公司、網路設備公司、JDSUniphase公司、京都陶瓷公司、醫療免疫公司、新聞集團、諾基亞公司、北方電訊公司、全廣告公司、蘇格蘭電力公司、索尼公司、道達爾芬拿公司、沃達豐空中通訊公司、德州儀器公司、華格林葯店和雅虎公司。
這份名單中包括了一些大家所熟悉的公司,如通用電器公司和花旗銀行集團,當然也有深受投資者喜歡的高科技企業,如雅虎公司。名單上企業的共同特點就是,這些公司都具備促進變革的能力,並能夠利用這種變革加速增長,提高股東的利益。
㈡ 香港 美國 股市漲幅最大的是哪十隻股票
電訊盈科 google 鴻海精密 NTTDOCOM
按市值應該是的 按漲幅小股票就沒法算了
那香港的改成 和黃 好了~ 反正是一家的
香港上市的騰訊漲幅也很大~
都是互聯網和電信業的 世界首富 墨西哥那人 也是靠電信的
㈢ 港股歷史漲幅最高的股票
HK01849股價以及歷史最高價? - : 秀商時代控股(H K01849),現股價0.60/股(2020年11月26日),最高股價0.78/股(2020年8月10日),最低股價0.126/股(2020年3月16日)
港股歷史最高點是多少?: 香港恆指歷史最高點18301.69點(2000/03/28)
單日漲幅最大的港股是哪個? : 今天漲幅最大的港股是01036萬科置業海外,盤中最大漲幅134.94%,收市1.09元,漲幅為31.33%.
港股歷史上最大單日漲跌幅是多少 - : 62倍,中國石油的渦輪
在港股里當日最高漲幅多少 史港股上市首日漲幅最大 - : 港股執行的是T+0和沒有漲跌停板限制的交易制度.
中興通訊港股歷史最高是多少 - : 中興通訊兩地都上市了.a股代碼:000063 h股代碼:00763
歷史上恆生指數一天最大漲幅是多少? - : 歷史上恆生指數一天最大漲幅發生在2008年10月29日,恆生指數收高14.35% ,以12596點收盤,大漲1580點.恆生指數,香港股市價格的重要指標,指數由若干只成份股(即藍籌股)市值計算出來的,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12個月平均市值涵蓋率的63%,恆生指數由恆生銀行下屬恆生指數有限公司負責計算及按季檢討,公布成份股調整.恆生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場中的50家上市股票為成份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是反映香港股市價幅趨勢最有影響的一種股價指數.該指數於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開發布,基期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數定為100.
港股2元左右,歷史最高7元的股票有什麼? - : HK3389現價1.84,最高6.9元,價格方面只有這個股票比較符合你的要求,但是大陸國企背景就查不出來了,你可以用大智慧新一代自己查查看.
港股股票當日的最大漲幅是多少?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 - : 原因是有被收購的消息最多我看到過股票當日上漲170%多,不會是單純的資金炒作,一般這類大漲,都會結合到市場消息或數據公布之類的行為
在港股里當日最高漲幅多少 - : 港股沒有漲停跌停限制.在A股市場上,一般股票每當漲個10%或者跌個10%,就得暫停,不能繼續正常交易.而一些垃圾股,一個交易日里的漲跌限制為5%. 在A股市場中,人們習慣地稱之為「漲停板」.在香港股市中,是沒有「漲停板」制度的,恆生指數一天都能漲跌10%,一些個股自然可以翻一番,也有可能在一天之內股價被攔腰斬斷.
㈣ 讓李嘉誠都害怕的「亞洲股神」李兆基,到底有多厲害
初抵香港,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貨幣兌換業務的優勢,在幾間銀鋪掛單,從事買賣外匯和黃金的生意。其時正值解放戰爭之際,不少內地財主跑到香港,外匯兌換業務及黃金買賣生意十分興隆。李兆基與何賢等人合作,在這場黃金大戰中大賺了一筆,為其後來事業的發展奠下基石。一九八一年六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將恆基兆業推上市,一舉集資十億港幣,充實了自己的實力。成功地渡過了八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未定時的低潮期。
㈤ 香港第一熱門股票,漲得最快的股票
騰訊控股,2004年上市4-5港元左右,2014年3月最高達600港元。
㈥ 被香港人稱為「股神」的李兆基,在香港股市上有什麼影響力
初抵香港,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貨幣兌換業務的優勢,在幾間銀鋪掛單,從事買賣外匯和黃金的生意。其時正值解放戰爭之際,不少內地財主跑到香港,外匯兌換業務及黃金買賣生意十分興隆。李兆基與何賢等人合作,在這場黃金大戰中大賺了一筆,為其後來事業的發展奠下基石。李兆基以其獨到的眼光和方式來為自己增加土地儲備。李兆基以工業化方式經營地產業。他將土地視為原料,樓宇為製成品。源源不斷地收買土地和不斷生產出成品,使恆基兆業博得港人口中的“樓宇製造工廠”的名聲。
一九八一年六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將恆基兆業推上市,一舉集資十億港幣,充實了自己的實力。成功地渡過了八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未定時的低潮期。
㈦ 急!!!有沒有哪位大俠知道香港股市1989----2009香港的回報率最高的大牛股!
只找到美國的,見諒!美股歷史上排名前20位的大牛股
90年代10年來最好的20家
戴爾 DELL 8900倍
商業電台 CCU 8100倍
零售業 BBY 995倍
軟體開發 MSFT 960倍
理財經紀 SCH 827倍
食品供應 NBTY 782倍
通信技術 WCOM 694倍
生物技術 AMGN 576倍
法律服務 PPD 416倍
計算機晶元 INTC 372倍
建材製造 HD 370倍
工資報表設計 PAYX 340倍
零售業 DG 270倍
摩托車製造 HDI 241倍
服裝零售 GPS 232倍
辦公用品供應 SPLS 186倍
銀行 WBPR 170倍
葯品供應商 MDT 168倍
銀行 ZION 161倍
建築材料供應商 LOW 152倍
㈧ 香港股票分類包括哪幾種,哪種最賺錢
主板、創業板、認股證、牛熊證、互惠基金以及債券等,漲跌波幅較大的一般是認股證和牛熊證,不過風險也比較大。
㈨ 香港富豪買什麼股票
1、香港富豪李嘉誠買的股票有FACEBOOK。
2、李兆基買的股票有中國銀行業的股票,但是他們買的是原始股。
3、其他的富豪,通過資料查詢可以看到,他們大多數買的藍籌股,像中國平安類的股票。
㈩ 香港十大證券公司排名
1、國信證券(香港)、海通國際證券、艾德證券期貨、時富金融、招商證券(香港)、安信國際、南華金融、金利豐證券、永豐金融、耀才證券。其中艾德證券期貨為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發牌之持牌法團,證監會中央編號:BHT550,獲證監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發出第1類(證券交易)、第2類(期貨合約交易)、第3類(杠桿式外匯交易)、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第5類(就期貨合約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的牌照。
2、艾德證券期貨有限公司同時亦是香港交易所參與者(OTP-C經紀代號_0974及0977)。 艾德證券期貨致力為客戶提供港股、美股、外匯、環球期貨等一站式全方位交易平台,包括香港交易所證券買賣服務,以及一系列如互惠基金、單位信託基金及股票掛鉤高息票據等投資產品;亦為客戶提供股票融資、新股認購、融資融券等一系列個性化投資方案。
拓展資料
1、香港證券市場香港證券交易的歷史,可追溯到1866年,但直至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設立,香港才成立了第一個正式的股票市場。1969年至1972年間,香港設立了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加上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形成了四間交易所鼎足而立的局面。在1972年至1973年短短的2年間,香港有119家公司上市,1973年底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96家。1980年7月7日四間交易所合並而成香港聯合交易所。四間交易所於1986年3月27日收市後全部停業,全部業務轉移至聯交所。
1986年-2000年的香港市場1986年,香港市場開始了其嶄新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階段。中國對香港前途的保障,增強了投資者對香港經濟的信心,公司盈利和房地產價格回升,香港市場從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交易品種多元化,市場參與者日益國際化,交易手段不斷完善,證券市場進入了長期繁榮的牛市。 2000年以後的香港證券市場香港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2000年以來的香港證券市場,正在成長為一個全球化的證券市場。一方面是因為香港1965年的銀行業危機,迫使政府開始對銀行業進行調查和立法以及加強監管,企業從銀行集資成本較高,紛紛轉向股票市場;
2、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奉行自由市場政策,使證券市場迅速發展,1969年至1972年間同時出現了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和香港會四大股票交易所。70年代未期,香港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四個市場發展不均衡,同時由於1974年的股災,使政府意識到需要對證券市場進行監管,頒布了一系列法例,並於1980年7月將四間交易所合並成立香港聯交所,四間交易所於1986年全面停業,全部業務轉到香港聯交所。此後,香港證券市場開始了嶄新的國際化發展階段,2000年4月香港聯交所和香港期交所合並成立香港證券與期貨交易所,實行公司制並在港上市。十幾年來香港證券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金融產品不斷增多,交易手段也日益電子化。共有500多家證券行在香港從事各種證券業務,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時至今日,香港證券市場的總市值已達到 63000多億港元,每日交易額逾100億元,這些數字顯示了香港證券市場在過去數十年的驕人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