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創板迎來AI晶元龍頭股「拓荒者」寒武紀搶跑千億藍海市場
7月20日,AI晶元明星企業寒武紀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64.39元/股。至此,創立4年、68天過會的「AI晶元獨角獸」與投資者們在二級市場初次會面,A股市場迎來了AI晶元龍頭股。
寒武紀早已聲名在外:處在人工智慧這一「風口」,卻甚少在公眾面前主動展示自己,被視作低調的「實幹家」,但由於產品過硬,行業地位頗高,談及AI晶元必然要提及寒武紀,正如其名字是地質紀元上的開創意味,寒武紀是國內AI晶元的拓荒者。
於資本市場而言,寒武紀上市意味著科創板注冊制對於「優秀企業」的評判標准走向多元化,意味著創新物種開始在國內資本市場生根發芽。於寒武紀而言,上市不是目的,而是走向公眾的手段,有益於遠大目標的實現,從而吸引更多人才的加盟——毫無疑問,創新型企業走向星辰大海最重要的資本之一就是人才。
「我們有遠大的志向,但長跑才剛剛開始。」三年營收50倍增長,手握40億元現金,處於「新基建」機會窗口,正如其創始人陳天石所言,寒武紀站在遠大征程的起點,而未來是一片藍海。
投資者等來科創板AI晶元龍頭股
2016年3月,陳天石創辦寒武紀,2020年3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寒武紀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四年時間,硬 科技 明星企業通過注冊制走向公眾投資者。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寒武紀底蘊深厚,技術與產品性能高居全球領先水平。券商研報介紹,寒武紀是目前國際上少數幾家全面系統掌握了智能晶元及其基礎系統軟體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公司憑借領先的核心技術,較早實現了多項技術的產品化,專門設計的通用型智能晶元架構已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寒武紀正處於快速發展期。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其營業收入分別為784.33萬元、1.17億元和4.44億元,2018年度和2019年度較前年增幅分別為1392.05%及279.35%,將2019年的營收與2017年作對比,寒武紀在3年間實現了55.6倍的營收增長。
招股書顯示,寒武紀此次公開發行4010萬股,占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10.02%,規模並不大。寒武紀募資了25.8億元,主要來自保薦機構跟投子公司和其他戰略投資者,後者包括聯想(北京)有限公司、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和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均為與寒武紀具有戰略合作關系或長期合作願景的大型企業及其下屬企業。
相較於中芯國際等 歷史 較長的晶元企業,寒武紀的成功上市開創了硬 科技 獨角獸企業在注冊制下成功上市的先河,攪動了一池春水。
長期以來,A股市場有著嚴格且固定的審核標准,這使得一些獨具創新型的 科技 企業無法登陸A股市場,轉求納斯達克等更加「寬容」的市場環境。而一些A股上市公司,盡管上市時盈利能力達標,但不乏上市後業績「變臉」,且後續發展乏力的例證,這並非投資者願意看到的場景。
璞玉並不以當下的盈利能力作為唯一標准,如何留住可能偉大的企業?設立科創板實行注冊製成為眾望所歸的轉折點。寒武紀雖然尚未盈利,但其主要產品性能在與國內外主要競爭對手ARM、英偉達、英特爾以及華為海思的對比中不分上下,部分指標甚至領先對手,展示出了強大的發展潛力。
長跑型選手「放長線釣大魚」
寒武紀本次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新一代雲端訓練晶元及系統項目、新一代雲端推理晶元及系統項目、新一代邊緣端人工智慧晶元及系統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自成立以來,寒武紀快速實現了技術的產業化輸出,先後推出了用於終端場景的寒武紀1A、寒武紀1H、寒武紀1M系列晶元、基於思元100和思元270晶元的雲端智能加速卡系列產品以及基於思元220晶元的邊緣智能加速卡。
2017年寒武紀將1A處理器IP授權華為海思使用,搭載在華為Mate10手機上,是全球首款AI手機晶元。思元系列產品也已應用於浪潮、聯想等多家伺服器廠商的產品中,思元270晶元獲得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 科技 成果獎。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紀已獲授權的境內外專利有65項,PCT專利申請120項。
在人工智慧晶元設計初創企業中,寒武紀是少數已實現產品成功流片且規模化應用的公司之一,這亦是其大手筆投入研發的成果。招股書顯示,寒武紀2017至2019年研發支出分別為0.3億元、2.4億元、5.43億元,研發投入營收佔比連續3年超過了100%,處於行業的較高水平。目前,寒武紀共有研發人員680名,占總員工的79.25%,碩士及以上的人員佔比超過60%。
對於晶元企業而言,如寒武紀一般巨額的研發投入並不罕見——不論是設計還是流片,晶元企業都需要大量資金,「燒錢」是晶元企業的共同屬性。按照普遍的流程,晶元研發不僅耗資巨大,耗時也較長,研究成品還需「Design in」,得到客戶的響應與支持,磨合後方可進入大規模出貨的營收創造階段。
硬 科技 企業與互聯網企業有著本質的不同,這首先體現在回收研發成本的周期上,不過更需要看到得是,晶元企業一旦研發成功,護城河便是難以輕易被超越的,因此回報也將如研發投入一樣,是巨量且長期的。
研發投入換取的「效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陳天石曾表示:「晶元這個賽道,比的就是出產品的速度,以及產品好不好用。」寒武紀進入賽道比較早,幸運地佔了先機,產品又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在研發效率上已經經過市場的驗證,成立四年,寒武紀每年都會推出和迭代新產品,相較於其他國外晶元設計公司與A股上市晶元設計公司以平均約每1-3年的迭代周期,寒武紀的研發能力表現突出。而相較於科創板企業的平均毛利率53.49%,寒武紀的綜合毛利率也高過平均值。
不過,通往偉大晶元公司的賽程很長,更加需要長跑型選手,投資者也需要建立「放長線釣大魚」的投資心態。寒武紀在招股書中坦言虧損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這也是晶元企業的正常生長進程,尤其AI晶元是人工智慧產業的引擎,也是技術要求和附加值最高的環節,為了在以後「釣到更大的魚」,寒武紀必須持續研發、快速迭代,而耐心的投資者將享受到最大的利益。
AI晶元領跑者「橫著長」的生態路徑
當部分初創企業靠著一顆晶元艱難維生時,寒武紀已經做出了一把晶元,這是「領跑者」的優勢積累。
寒武紀的業務大致分為四部分:智能計算集群、AI推理晶元、IP授權、AI訓練晶元。其中前三部分業務在2019年分別產生2.96億元、7888萬元和6877萬元收入,毛利率分別為58.23%、78.23%、99.77%。第四部分業務AI訓練晶元是技術的制高點,產品於2020年推出,預計2021年產生收入。
與華為的合作是寒武紀聲名鵲起的因素之一,這證實了寒武紀的產品可靠性,而華為選擇自研道路,也同時證明了AI晶元這一賽道的重要性。
研報顯示,2020年僅智能手機、AR/ VR、無人機等在內的消費電子市場AI智能晶元需求量預計就達到26.11億美元,而智能駕駛有望帶來更廣闊的市場需求。IDC預測,雲端推理和訓練對應的智能晶元市場,預計將從2017年的26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13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39.22%。ABI Research預計,邊緣智能晶元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26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7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3.93%。
對於寒武紀而言,與華為的友好競爭有益於長期發展。目前,寒武紀已不存在向單個客戶銷售比例超過公司銷售總額50%的情況。而從寒武紀的收入結構變化可見,其2017-2018年99%的收入來自終端智能處理器IP授權業務,2019年新增雲端智能晶元及加速卡、智能計算集群系統業務收入,業務走向多元化。
寒武紀定位於中立、獨立的晶元企業,走的是生態型發展路線,而今,經過四年發展,寒武紀「雲邊端」三條產品線已經完備,接下來仍將不斷迭代升級,未來,如英偉達等企業一樣,寒武紀將構建出獨有的生態,並延伸至交通、教育、醫療等多個細分領域。
「雲邊端一體的作用就是讓開發者省力省心,讓我們自己也省力省心。雲邊端一體意味著,部署在不同場景的晶元在硬體層具有統一的指令集和架構,在軟體層具備統一的應用開發環境。這能減少公司和開發者研發不同種類晶元時的成本,是我們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陳天石介紹寒武紀的業務架構時表示。
人工智慧時代,新的巨頭正在成長,毋庸置疑,寒武紀是種子選手。超過40億元現金儲備以及25億元募集資金加持,寒武紀無疑是AI計算晶元初創企業中資金實力較雄厚之一,這是其鞏固優勢的基礎。面對征途,寒武紀手握成熟且性能領先的產品,以及生態的雛形,藍海就在前方,只待乘風破浪。 文/慧瑾
每日經濟新聞
② 晶元龍頭股排名前十
一、北方華創:世界級半導體設備後備軍;
二、中微公司:世界級半導體設備後備軍;
三、大族激光:世界激光設備全場景龍頭;
四、中芯國際:世界第三的晶元先進代工;
五、兆易創新:世界存儲晶元平台後備軍;
六、TCL集團 :世界前四的半導體顯示;
七、長電科技:世界前三的先進晶元封裝;
八、聖邦股份:中國模擬IC晶元設計龍頭;
九、中環股份:世界級大矽片潛力後備軍;
十、紫光國微:世界級卡晶元平台龍頭。
註:排名不分先後。
【拓展資料】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
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定義:
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龍頭條件:
1.龍頭股必須從漲停板開始,漲停板是多空雙方最准確的攻擊信號,不能漲停的個股,不可能做龍頭。
2.龍頭股必須是在某個基本面上具有壟斷地位。
3.龍頭股流通市要適中,大市值股票和小盤股都不可能充當龍頭。11月起動股流通市值大都在5億左右。
4.龍頭股必須同時滿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時低價金叉。
5.龍頭股通常在大盤下跌末期端,市場恐慌時,逆市漲停,提前見底,或者先於大盤啟動,並且經受大盤一輪下跌考驗。再如12月2日出現的新龍頭太原剛玉,它符合剛講的龍頭戰法,一是從漲停開始,且籌碼穩定,二是低價即3.91元,三是流通市值起動才4.5億,周二才6.4億,從底部起漲,炒到翻倍也不過10億,也就是說不到2-3億的私募資金或游資就可以炒作。四是該股日周月KDJ同時金叉,說明該股主力有備而來。五是該股在大盤恐慌末端,逆市漲停,此時大盤還在下跌,但並沒有影響此股漲停。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看出龍頭的起漲過程,也說明下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盤下跌,沒有龍頭出現。
③ 晶元龍頭股票有哪些
晶元龍頭股有:
1、紫光國芯(002049):存儲設計+FPGA,紫光國芯是國內存儲晶元設計龍頭。
2、北方華創(002371):北方華創是國產設備龍頭,公司業務涵蓋了集成電器、LED、光伏等多個領域。
3、高德紅外(002414):高德紅外是紅外晶元龍頭,它是國內唯一掌握二類超晶格焦平面探測器技術的廠商。
4、士蘭微(600460):士蘭微是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IDM廠商。
5、華天科技(002185):華天科技是國內IC封裝的龍頭企業。
6、中興通訊(000063):5G技術和本准研究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貢獻者
7、歐比特(300053):國內航空航天控制晶元龍頭。
8、上海新陽(300236):取得國家發明專利的晶元銅互連硫酸銅電鍍液應用於晶元製造工藝。
9、通富微電(002156):主營晶元封裝測試,是國內目前唯一實現高端封裝測試技術MCM,MEMS量化生產封裝測試廠家。
一、中科曙光
中科曙光,科技部、信息產業部、中科院大力推動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於伺服器領域的研發、生產和應用,公司的曙光系列產品對於推動國內高性能計算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二、富瀚微
主要做視頻監控晶元涉及的,和安防龍頭海康威視關系密切,近幾年在安防IPC晶元市場發展較快,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幅較大,各大券商維持買入評級。
三、長電科技
國內著名的分位器件製造商,集成電路封裝生產基地,中國電子百強企業之一。長電科技研發IC高端封裝技術,在業內有較強的競爭力和技術領先優勢。
五、科大國創
公司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運營支撐系統的核心供應商,再此基礎上還與三大運營商發展了ICT、物聯網等領域的新業務合作。近幾年在電力、金融、交通等領域業務突破較大。
(3)中國伺服器晶元龍頭股票擴展閱讀
中興通訊被美國禁止元器件進口再次敲響了警鍾,國內半導體產業對外依存度很高,尤其在高端產品領域,幾乎沒有國產化能力,此次禁運將再次加強國內實現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的決心。
晶元承擔著運算和存儲的功能,是電子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由集成電路經過設計、製造、封裝等一系列操作後形成。晶元行業集中度高,海外巨頭公司長期壟斷,國內晶元產業依然薄弱。
西南證券表示,中國晶元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美元,佔全球晶元市場50%以上,但過分依賴進口也是一大弊端。
④ 晶元龍頭股排名前十名
1.華為海思
2.紫光集團
3.長電科技
4.法定最低工資
5.太極工業
6.中央股份
7.振華科技
8.納斯達有限公司
9.中興微電子
10.華天科技
龍頭晶元股排名前十。
二、國產晶元龍頭股名單
紫光國威002049:
國內領先的晶元股。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3.42億,同比增長63.35%。
公司是專業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核心業務包括智能卡晶元設計和專用集成電路。
紫光微的股價在最近30天下跌了20.05%,最高價217.19元,最低價196.68元。目前市值1064.07億元。2022年股價下跌-30.39%。
蘭琪科技688008:
國內領先的晶元股。蘭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實現總收入18.24億,同比增長4.94%。
公司在內存介面晶元領域深耕十餘年,已成為全球能夠提供從DDR2到DDR4完整內存緩沖/緩沖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另外,天津CPU是蘭琪科技推出的具有預檢測和動態安全監控功能的x86架構系列處理器,適用於天津CPU或其他通用伺服器平台。
回顧過去30個交易日,蘭琪科技下跌29.56%,最高價77.5元,總成交1.72億手。
⑤ 半導體股票龍頭前十名
中國大陸的10家半導體優質企業
1、華為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IC設計公司,2015年進入全球前十IC設計榜單。全球半導體市調機構IC Insights報告稱,華為海思今年一季度銷售額接近27億美元,在全球半導體廠商(包括集成電路和O-S-D)中排名從去年同期第十五名一躍升至第十名,首次躋身前十。目前海思已成為中國第一、全球前五IC設計公司,是第一個將5G無線晶元組商業化以促進5G行業發展的公司。海思旗下晶元共有五大系列,分別是用於智能設備的麒麟系列、用於數據中心的鯤鵬系列服務CPU、用於人工智慧的場景AI晶元組升騰系列SOC、用於連接晶元(基站晶元天罡、終端晶元巴龍)以及其他專用晶元(視頻監控、機頂盒晶元、智能電視、運動相機、物聯網等晶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2、紫光展銳:
由紫光旗下展迅和銳迪科合並而成,英特爾持有其20%股份。紫光展銳是紫光集團旗下晶元設計公司。
3、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中興通訊全資控股,其前身是中興通訊於1996年成立的IC設計部,規模已躋身全國IC設計行業前三。
4、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
CEC旗下子公司,國內前十大IC設計公司之一。2015年,華大半導體接受母公司中國電子無償轉讓的上海貝嶺26.45%股份,成了上海貝嶺控股股東。
5、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國網信息產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涉及晶元感測、通信控制、用電節能三大業務方向。
6、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內最大的觸控晶元供應商,匯頂科技在2016年10月17日上市後股價連續20個漲停後到達178元,市值一路飆至800億,超過全球第二大手機晶元廠商聯發科。目前,指紋晶元是其主要收入來源。
7、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旗下擁有士蘭明芯、美卡樂光電、士蘭集成公司、成都士蘭半導體等子公司。2016年,士蘭微集成電路營收同比增長20.92%,LED照明驅動電路為主要增長來源。
8、大唐半導體設計有限公司:
大唐電信旗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前身為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9、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台灣上市公司敦泰科技下屬公司,敦泰科技是全球最早從事電容屏多指觸控技術研發的公司之一,也是全球出貨量最大的電容屏觸控晶元提供商。
10、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中星微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晶元設計企業。還涉足監控安防業務。
⑥ 國產晶元龍頭股有哪些
1、兆易創新
兆易創新位列全球Nor flash市場前三位,且隨著日美公司的退出,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存儲價格不斷高漲,公司的盈利能力亮眼。
公司產品線覆蓋刻蝕機、PVD、CVD、氧化爐、清洗機、擴散爐、MFC等七大核心品類,下遊客戶以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力微電子等國內一線晶圓廠為主。
⑦ 晶元龍頭股排名前十
1、同方國芯-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擁有西安華芯51%的所有權,擁有華芯自主品牌大容量DRAM內存產品
2、國民技術-射頻晶元移動支付限制域通信RCC技術
3、景嘉微-軍用GPU(JM5400型圖形晶元)
4、全志科學技術-a股唯一獨立IP核心晶元設計公司(類似大型ARM)
5、艾派克-通用印刷消耗品晶元。
6、大唐電信-子公司聯芯科學技術(LC1860晶元-中低端產品)、恩智浦(燈調節器晶元、門驅動晶元、電池管理晶元)、大唐微電子(金融IC卡-國內唯一模塊包裝生產線的晶元公司)
7、歐元-SOC、晶元衛星等國內航空宇宙控制晶元(S698系列芯)
8、北京君正-自主創新的XBurstCPU核心技術-MIPS結構M200晶元
9、匯兌技術-世界領先的單層多點觸摸晶元,世界首個觸摸屏近場通信技術GoodixLink,世界首個Android手機正面應用的指紋識別晶元,世界首個InvisibleFingerprintSensor(IFS)
10、士蘭微-完全自主IP的單晶元MEMS高性能六軸慣性感測器
11、盈方微-合作開發騰訊Ministation晶元
12、上海貝嶺-BL6523單相計量晶元;
13、中穎電子-AMOLED驅動IC唯一的批量製造商
14、兆易創新-NANDFlash
15、三安光電-LED晶元領袖
16、芯鵬微-電池管理晶元
17、鼎龍株式會社-旗捷科技印刷消耗品晶元
18、紫光國芯-長江存儲3DNANDFPGA
19、三毛派神-北大眾志芯科學技術國產自主控制CPU
20、長盈精密-納芯威的電源管理晶元
21、中興通訊-中興微電子
22、東軟載波-上海海爾集成電路物聯網晶元
23、光速技術-光晶元
24、振芯技術-飛晶元
25、海特高新技術-嘉石科學技術(軍工高級晶元)
⑧ 晶元股票龍頭前十名
晶元龍頭股排名前十
1、同方國芯-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擁有西安華芯51%的所有權,擁有華芯自主品牌大容量DRAM內存產品
2、國民技術-射頻晶元移動支付限制域通信RCC技術
3、景嘉微-軍用GPU(JM5400型圖形晶元)
4、全志科學技術-a股唯一獨立IP核心晶元設計公司(類似大型ARM)
5、艾派克-通用印刷消耗品晶元。
6、大唐電信-子公司聯芯科學技術(LC1860晶元-中低端產品)、恩智浦(燈調節器晶元、門驅動晶元、電池管理晶元)、大唐微電子(金融IC卡-國內唯一模塊包裝生產線的晶元公司)
7、歐元-SOC、晶元衛星等國內航空宇宙控制晶元(S698系列芯)
8、北京君正-自主創新的XBurstCPU核心技術-MIPS結構M200晶元
9、匯兌技術-世界領先的單層多點觸摸晶元,世界首個觸摸屏近場通信技術GoodixLink,世界首個Android手機正面應用的指紋識別晶元,世界首個InvisibleFingerprintSensor(IFS)
10、士蘭微-完全自主IP的單晶元MEMS高性能六軸慣性感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