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鴨前景怎樣
(1)產業化水平迅速提高盡管我國肉鴨和蛋鴨的現代化生產模式發展較晚,但是借鑒了豬、雞養殖業的發展經驗,具有起點高的特點,產業化格局正在迅速形成。國內涌現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龍頭企業,採用「公司+農戶」,或「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集種鴨飼養、種蛋孵化、飼料加工、商品鴨飼養、屠宰加工、羽絨生產加工等於一體。這種生產模式產、供、銷組織嚴密;公司和農戶結合緊密,效率高,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2)「產、學、研」有機結合促進產業升級「產、學、研」實現有機結合,能夠將科研單位及大學的技術、人才、信息優勢與企業的技術、人才、信息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既能壯大企業的科技力量,加快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升級,又能為科研教學單位提供資金支持,為科技人員提供施展才乾的舞台,不失為一種助農增收的新途徑。(3)安全、優質、高效成為未來肉鴨和蛋鴨生產的目標安全衛生和營養保健是今後我國食品產業發展的兩大主題和必然趨勢。純天然,無公害,低殘留,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是消費者永遠追求的目標。國內消費者對鴨肉、鴨蛋產品的要求將向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營養平衡、安全保健的方向發展。鴨抗病能力強,發病率低,飼料中無需添加任何葯物,鴨肉、蛋產品中應該無殘留;鴨肉為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食品,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因此,肉鴨和蛋鴨的生產、加工、銷售企業應採用科學、先進的養殖技術和加工方法,滿足消費者對未來食品安全、優質的需要,實現高效生產。
B. 關於養鴨業的前景
。
養鴨業概況及地位
1.l數量及分布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2002年世界鴨存欄量9.48億只,亞洲存欄量達8.44億只,佔世界鴨總存欄量的89.0%(見表1),其次是歐洲鴨存欄量0.63億只,佔世界鴨總存欄量的6.6%。在亞洲,鴨的飼養主要分布在中國、越南、泰國、印尼和印度等國,養量以中國最多,存欄量達6.61億只,佔世界鴨總存欄量的69.7%,占亞洲78.3%,可見我國是世界最大的鴨生產國。
表1 世界鴨存欄量 億只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中國
5.12
5.62
6.12
6.36
6.61
亞洲
6.68
7.28
7.88
8.14
8.44
歐洲
0.60
0.65
0.64
0.63
0.63
世界
7.68
8.33
8.92
9.18
9.48
中國占亞洲(%)
76.60
77.20
77.70
78.10
78.30
中國佔世界(%)
66.60
67.50
68.60
69.30
69.70
我國鴨飼養區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華東、東南沿海各省及華北等省市。除此之外,台灣也是鴨的主產地。據統計,2002年四川、廣東、湖南、江蘇、廣西、江西、福建、山東、安徽、浙江、重慶、湖北等12個省市區鴨出欄量為15.32億只,佔全國出欄量的83.8%。其中,四川省是我國最大的養鴨飼養省,2002年出欄鴨3.37億只,佔全國鴨出欄總量的18.4%。其次為廣東1.94億只湖南1.47億只、江蘇1.23億只。
1.2 鴨肉、蛋、羽絨產量
據FAO統計,2002年世界鴨肉總產量達305.0萬噸,亞洲和歐洲鴨肉產量分別達249.2萬噸和39.3萬噸(見表2),分別佔世界鴨肉總量的81.7%和12.9%;中國鴨肉產量達211.6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69.4%,按我國人口13.0億計,人均鴨肉佔有量達到1.63於克。2002年,我國鴨蛋產量354.2萬噸,人均佔有量達到2.72千克。我國羽絨出口貿易量佔世界總量的50%。2002年我國出口羽絨製品約7萬噸,創匯65 000多萬美元,是世界最大的羽絨生產國。綜上所示,我國鴨肉、鴨蛋和羽絨產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表2 世界鴨肉產量 萬噸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中國
172.97
185.89
199.67
201.0
211.62
亞洲
206.62
220.19
234.76
237.32
249.24
歐洲
36.65
38.33
40.19
39.51
39.27
世界
259.16
274.57
291.38
293.31
305.00
中國占亞洲(%)
83.7
84.4
85.0
84.7
84.9
中國佔世界(%)
66.7
67.7
68.5
68.5
69.4
2養鴨科技進展
2.l品種資源及利用
我國鴨品種資源豐富,有12個鴨品種(見附圖,除貴州三穗鴨外)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培育出許多生產性能優良的地方良種,如北京鴨、紹興鴨、金定鴨、高郵鴨、建昌鴨、連城白鴨等。近年經過養禽專家和飼養者的進一步選育,生產性能不斷提高。如蛋鴨品種,紹興鴨、金定鴨及台灣褐萊鴨年產蛋量均可達300個以上,超過國外蛋鴨品種;北京鴨是世界最著名的肉鴨品種,被國內外肉鴨育種公司作為育種素材,許多肉鴨培育品種(如櫻桃谷鴨、麗佳鴨、奧白星鴨、楓葉鴨、海格鴨及天府肉鴨等)都有北京鴨的血緣;天府肉鴨生產性能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優質白番鴨RF系和台灣白羽騾鴨的生產水平也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我國是騾鴨生產最早的國家,近年來對騾鴨雜交生產體系及繁殖技術的研究應用取得顯著進展,採用最佳的二。三元雜交體系代替傳統騾鴨生產(番鴨♂×麻鴨♀);目前常用的雜交組合有番鴨♂×(北京鴨×蛋鴨)♀、番鴨♂×大型肉鴨日。用法國番鴨已♂×大型肉鴨♀,生產的騷鴨兼備了大型肉鴨6周齡前生長快和番鴨6周齡後生長快的優勢,且胸腿肌率高、肉質好、皮脂率低。因此,用純番公鴨和大型肉鴨(北京鴨系列)母鴨生產騾鴨是改良鴨肉品質的有效途徑之一。
2.2 良種繁育體系初具規模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相繼投資建設了一定規模的種鴨場,擔負著我國良種鴨的繁育和供種工作,為我國鴨良種繁育體系的建設和養鴨生產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這些鴨場主要有:北京鴨育種中心、紹鴨原種場、四川省原種水禽場、四川綿英種鴨有限公司、成都克里莫育種有限公司、南京櫻桃谷祖代鴨場、江蘇高郵鴨集團、福建泉州麗佳良畜有限公司、福建農大種番鴨場、河北香河正大、河南華英集團等。
2.3人工授精技術的應用
為提高優良種公鴨的利用率,在鴨繁殖中已廣泛採用人工授精技術。過去這一技術多用於生產騾鴨,平均受精率可達72%~75%,現在肉鴨品種繁殖時也應用人工授精技術。番鴨品種繁殖採用人工授精技術,公鴨利用率比自然交配顯著提高,飼養1000隻母鴨僅需公鴨40隻(自然交配1:5,需公鴨200隻,人工授精1:25),可少養公鴨160隻,節省大量飼料飼養費用,同時對加速高產品系的選育和擴繁具有重要作用。
2.4飼養方式的科學改進
隨著集約化養鴨生產的發展,粗放的季節性放牧飼養已轉變為溫室育雛、肉鴨網上平養、蛋鴨圈養、顆粒配合飼料補飼、鴨病綜合防治、全年均衡出欄等。這些科學養鴨技術的推廣,大大提高了養鴨的經濟效益,也有利於衛生防疫和生態環境保護,收到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5鴨產品的加工利用
鴨肉在中國飲食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來隨著我國商品化水禽業的發展,我國鴨產品除傳統的北京烤鴨、兩廣燒鴨馳名國內外,各地名牌輩出,如四川樟茶鴨、油燙鴨、重慶的白任驛板鴨、江蘇鹽水鴨、上海大盈鴨。福州因鴨、沙陽板鴨、安南板鴨、三康醬鴨等;調理製品有鴨肉丸、鴨肉堡、鴨火腿;休閑型製品有鴨肉乾、鴨肉棒、鴨肉片;蛋製品有紅心咸鴨蛋、雙黃鹹蛋、無鉛皮蛋、保健蛋;其它產品有鴨肥肝、裘皮、鮮骨泥醬等。以番鴨為原料的「帝王善母鴨」在台灣連鎖店多達300餘家,在國內大城市也有不少連鎖店。南京市素有鴨都之稱,全市鹵鴨、鹽水鴨加工廠有1500多家,年加工能力可達1500萬只,其中鹽水鴨占消費量的76%。四川是全國最大的養鴨省,鴨產品加工品種繁多,僅成都市年消費梅茶鴨、油燙仔鴨、烤鴨就達4560萬只以上。近年,我國除出口板鴨、松花蛋、鹽蛋外,還有白條鴨、鴨肉卷、熏鴨肉、凍番鴨、胸脯肉、腿肉等鴨產品出口。凍鴨及鴨肉主要出口日本和韓國,傳統鴨製品和再制蛋主要出口東南亞和國外華僑集聚區,據統計,2001年我國出口鴨肉218萬噸。
3目前存在問題
3.1鴨產業潛力未能充分發揮
在禽蛋和禽肉的結構上,鴨產品所佔比例較小。據統計,鴨肉占禽肉的比例為14.7%,鴨蛋僅占禽蛋的9.8%.
3.2鴨良種繁育體系不完善
我國商品化養鴨業起步遲、投入少,種鴨場規模小、生產設施簡陋、育種手段落後,導致供種能力不足,生產性能不穩定,存在著部分種鴨場不按規定程序制種和使用商品禽留種影響發展。
3.3鴨飼養研究工作嚴重滯後
我國目前尚無肉鴨、蛋鴨不同生長階段營養需要的國家標准,鴨專用飼料占我國配合飼料比例小,一些鴨場只能用蛋雞料或肉雞料代替,與現有的養鴨生產規模不相適應。
3.4鴨產品加工手段落後
由於加工手段落後,生產產品檔次低,不能完全適應現代消費需求和出口需要。雖然我國鴨產品豐富多樣,但大部分是以傳統手工作坊式加工生產,在產品質量、衛生標准等方面還有待提高。尤其是鴨肉出口企業,在衛生標准、葯殘指標等方面應嚴格把關。
3.5產業化程度低
養鴨生產從供種、供料、技術服務、產品加工、流通等主要生產環節,產業鏈相互脫節,產供銷信息不靈,產銷矛盾突出,利益分配不均,造成市場波動大,生產起伏不平,嚴重影響了商品生產者的積極性和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
4未來發展戰備
4.l建立鴨良種繁育體系,分區保護品種資源
4.l.1加強鴨良種繁育體系這個體系應以肉鴨、蛋鴨的良種繁育中心為龍頭,以中國自己的優良品種為主體,分別設立全國性和地區性的育種場、繁殖場,形成良種繁育體系。我國在肉雞和蛋雞方面,國家都已分別投資數千萬元,成套引進國外最新的配套品系,建立了繁育中心和體系,效果十分明顯。但對投入少、產出大、效益高、不需引進外國品種的養鴨業,至今沒有建立繁育中心,應在21世紀初期狠抓鴨良種繁育體系的建設,盡快在全國所有商品養鴨場內,實現良種化目標。
4.1.2加強肉用鴨新配套品系的研究進一步加強北京鴨、天府肉鴨的配套系研究攻關,繼續以高效、優質、速生為目標,提高我國肉用鴨生產水平;加強騾鴨配套生產研究。用瘤頭鴨作父本與家鴨(北京鴨或麻鴨)作母本進行配套雜交,雜種優勢十分明顯,是非常優秀的肉用鴨新產品,應加以重視和推廣。
4.1.3保存優秀品種資源,防止資源流失對已經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的12個重點鴨品種,國家應作出規劃,分地區實施資源保存,避免盲目雜交或資源流失。許多優秀地方雞種資源流失的慘痛教訓,應引為前車之鑒。
4.2建立大型商品生產基地,形成行業集團
我國水禽生產要採取放牧飼養與集約化飼養兩種方式並存的方針。在有條件放牧的地方,應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農村的廉價勞動力,發展灘塗養鴨、稻田養鴨、江河湖泊養鴨、鴨魚結合。這種農牧漁結合的飼養方式,在今後較長一段時期內,還要充分發揮其作用,以增加產量。
同時,在適宜水禽發展的地方,建立若干大型養鴨生產基地,實行專業化生產,系列化服務,一體化經營。形成各種行業集團,加肉鴨加工集團、水禽肥肝集團、羽絨和裘皮集團等等,並注意整體效益。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技術優勢,使科學技術能有效地融入生產,提高商品附加值,增強國際競爭能力。
4.3 研究並制定出我國鴨的營養標准
現在的鴨飼料基本上是參考雞的營養數據進行配製的,因鴨比雞具有更發達的肌胃,蛋白需要量較低。因此,應通過試驗研究,盡快制定出適合我國肉鴨、蛋鴨不同生長階段的飼養標准。
4.4 研究蛋鴨集約化飼養工藝
當前我國蛋鴨生產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各省,飼養方式以放牧或圈養為主,因而在缺水低溫的北部和西部地區無法推廣,今後的蛋鴨生產應該貫徹集約化飼養和放牧。半放牧兩條腿走路的方針,解決集約化飼養工藝。應組織攻關,在集約化飼養的房舍建築、配套設施、品種選擇、營養標准、飼養工藝、衛生防疫、環境控制等方面研究出配套技術工藝。完善蛋鴨飼養工藝不僅可以保持穩產高產,而且飼料的轉化率必將大幅度提高,還可使蛋鴨的飼養范圍向北部和西部大大推進。可在產糧區直接養鴨銷蛋,減少運輸環節和成本。
4.5開展鴨產品深度加工,拓展國內外市場
經驗證明,凡養鴨生產發達的地方,都是產後加工與銷售搞得好、搞得活而發展起來的。舉世聞名的北京烤鴨,促進了北京鴨良種的形成、提高與發展;江蘇鹽水鴨和建昌板鴨,促進了江蘇高郵鴨和四川建昌鴨的發展。當前應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4.5.l蛋品加工業松花蛋、鹹蛋、糟蛋、灰蛋是我國的傳統產品,也是傳統的出口商品,應繼續提高質量;將鮮蛋加工成蛋粉,鴨蛋的脂肪和蛋白質等於物質總量比雞蛋高4%,可作為營養方便食品。蛋黃醬國外較流行,是消費者較喜愛的一種蛋製品,它是將蛋黃油脂乳化,成為半固體食品,還可添加各種香料、調味料,形成不同的蛋黃醬系列產品。
4.5.2鴨肉製品加工除具有我國特色的烤鴨、板鴨、鹽水鴨、香酥鴨、鹵鴨、熏鴨等傳統加工外,還可借鑒國外的經驗,將鴨胴體(或背部、頸段、骨架等)通過擠壓式骨肉分離機將肉纖維從篩網中擠壓成禽肉漿,在擠壓操作中,骨髓中大量脂肪和血紅素滲入禽肉漿中,提高了產品中脂肪的含量和風味。近年來,這類產品風靡歐美市場,美國年產量2億多磅,並將它成功運用到大香腸、沙拉米香腸、法蘭克福香腸、熏制肉片、肉卷、肉餅、小動物食品、兒童食品、仿牛排、仿豬排等。國際市場前景廣闊。
4.5.3羽絨加工業羽絨是高級防寒保暖材料,我國每年的出口量佔全世界羽絨貿易量的二分之一,近年為國家創匯已達七億多美元,暢銷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一種長盛不衰的出口商品。
現存的問題是,我國的羽絨採集技術落後,大都是沿用宰殺活體後水燙法取毛,影響羽絨的產量和質量。含絨率低,彈性差,售價低。推廣活體拔毛法,使一隻鴨尤其是。種鴨,可以連續多次取毛,既可提高羽絨產量,又可提高羽絨質量;同時進一步抓好羽絨的後加工,多出口羽絨製品,少出口原料,以提高羽絨的深加工附加值。
4.5.4肥肝產業這是一種新型的水禽高檔食品,近20年來增長很快。法國是全球肥肝生產第一大國,但它又是肥肝貿易大國,壟斷世界肥肝市場,既從匈牙利、以色列等國進口肥肝,又向世界100多個國家轉口肥肝。匈牙利是鵝肥肝生產大國,全部產品出口創匯,肥肝業被譽為「匈牙利的美金」。以色列國家小,人口少,但每年出口肥肝300多噸,被以色列人稱為畜牧業中最能掙錢的行業。
我國自1981年試產肥肝以來,已掌握了全套生產工藝。浙江永康肥肝廠曾向日本出口鮮肥肝11噸,每噸售價3.5萬美元,每噸可獲凈利1.5萬美元。山東、江蘇、湖南等省也曾建廠試產鵝肥肝,但由於規模小,質量沒有達到一定標准,終未能在西歐市場打開銷路,被迫停產。近年,廣西、吉林等省已啟動肥肝產業化項目。我國生產肥肝有水禽資源豐富和廉價勞動力兩大優勢。如國家予以適當扶持和引導,建立有競爭力的行業集團,我們有可能成為肥肝生產大國。
4.6加強應對國外技術壁壘的研究
鴨產品一直是我國外貿傳統出口商品,在香港、日本、南韓、歐盟等市場深受消費者的歡迎。但近年來,國外官方檢疫機構對進口鴨產品安全、衛生、健康的嚴重關注,檢驗檢疫要求越來越高,已影響到我國鴨產品的正常出口。我國已於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為了保持和擴大對外出口,應加強研究出口鴨產品的應對措施。
4.6.1出口鴨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應建立自控體系按國際食品衛生的通用要求,從企業衛生質量管理、設備設施建設、宰前宰後檢驗、原料來源控制等方面建立企業食品生產的安全體系。同時應積極申請對國外衛生注冊,只有獲得進口國的衛生注冊,才能取得進入該國市場的准入證。有條件的企業要按ISO9000.HACCP來進行管理,有助於對國外衛生注冊。
4.6.2完善我國疫病防疫體系,控制好動物疾病要充分發揮畜牧部門、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力量,在飼養中注重疫病防制,從源頭上控制好疫病,並注重動物及動物源食品殘留監控。企業要按規定合理用葯,嚴格執行規定的停葯期。管理部門要加強激素、添加劑、重金屬的使用管理和檢測,確保我國生產的產品不因理化殘留超標而影響產品出口。
4.6.3充分利用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SPS)協議,沖破其他國家對我國鴨產品設置的貿易壁壘世界發達國家都把動物檢驗檢疫作為技術壁壘,以保護本國動物生產者的利益。我國應利用WTO成員的身份,廣泛參與其各項活動,如參與檢驗檢疫標準的制訂,了解各成員之間如何設置技術壁壘,以及如何解決這些貿易爭端,不斷積累經驗,打破貿易壁壘,為出口創匯服務。
C. 養鴨子利潤怎麼樣
養鴨利潤分析:
一隻鴨子出欄大概重4.5斤左右,每斤按10元計算,一隻鴨子能賣45元,3000隻鴨子共計135000元,3000隻鴨子的利潤為135000-70800元=64200元,家庭養殖一批鴨子以45天為一個周期,可以賺6萬多元,一年養殖6批的話可以賺三十多萬。
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鴨產品的消費市場將從城市拓展到農村,特別是我國作為世界水禽第一生產大國,在養鴨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品種資源優勢。
我國蛋鴨品種也是很多的,比如莆田鴨、紹興鴨、金定鴨,五百日齡的產蛋量為250-280枚,每枚蛋重62-70克,雛鴨100日齡的成活率在93%以上,在世界同類鴨中,其生產潛能均處於領先水平,可以說養鴨業潛力巨大。
D. 農村個體大面積養鴨是否賺錢
對多數人來說在農村養鴨是很賺錢,農村養鴨就像一座金山。但是,為什麼有的人養殖鴨子能賺到錢,有些人確實血本無歸呢?
最後,農村個體戶養殖鴨子是一件艱難的歷程,其本身的薄利收入與大量資金的投入可能會動搖養殖人的內心,投資有風險。
E. 為什麼有的股票跌到一定程度就不跌了,莊家繼續砸不行嗎
沒有永遠的下跌,也沒有永遠的上漲。股市一直在漲漲跌跌的循環之中, 歷史 總是在重復。
股票跌到一定程度,因為下跌多了,都是虧錢的了,賣方消失或者大量減少,股價也就不跌了。
莊家資金量大,但它的資金成本高過散戶。這些資金來源不僅要付高額的利息,還要去養活一大批人,運營成本比較高。他們來市場的目的就是要賺錢的,這么大的資金運作一般時間都會比較長,運營過程比較復雜。從股票上來說,他們會有試探、布局、拉升、洗盤、再拉升、獲利了結,整體過程一般都是一年甚至十年。他們在反復的操作過程中,會把自己的成本降到很低。股票如果沒有這些過程,莊家也就不能夠完整的操作一隻股票。一隻股票,如果莊家在裡面,無限的下跌,受傷最大的反而是他。除非莊家不在了,只要他在,他就會維持股票的紀律,不會讓股票產生巨大的風險,他運營的過程中也是需要幫手的,不可能單兵作戰。
莊家在早期布局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打壓股價而吸取籌碼,他自身的籌碼也不多,打壓效果也只能在一定程度范圍之內。莊家在洗盤的過程中,一個是部分出貨,一個是籌碼不夠,繼續吸籌。如果無限的打壓股價,那受傷的反而是他自己。他為了未來的獲利,就要保持股票的穩定性,無論是出貨還是吸籌,都要保持克制和穩定,才能維持股票的吸引力,才能帶動跟隨盤。如果一隻股票無限的下跌,只可能是莊家已經出貨完畢,或者手上已經沒有多少籌碼了,要麼是莊家自身的資金發生了問題。
莊家來市場是為了賺錢的,而不是和別人斗氣的。他並沒有把散戶當惡人和壞人,他也需要跟隨他的散戶的支持。散戶很多的虧損是自身的能力問題並不是莊家在害他。
不行,一句話,在當前上升通道大趨勢要來了的行情中,他不想獲利了結,就是這個原因。
壓根不想砸下去。
實例,大夥可看到5G,晶元,大消費,農林牧漁醫療等這些題材一年前就步入結構牛,到了五月中旬連著三天的縮量才消停下來。大多回潮到百分之15到20%之間停了下來。
因為他們丟的是浮籌,壓根就不想去丟自已保本的籌碼,持股成本放在那。不會讓你們炒他的後路去。
這就是沒有繼續砸下去的原因
記住,每次行情前莊家主要任務是洗籌碼就是到了07年10月的6124點,15年6月的5178點的時侯庒家並沒有賺錢,真正賺錢是下降通道才開始往口貸里裝錢,所以行情下來別想著一百元的股跌到五十元了你去接盤,讓你接到半山腰沒商量,還要砸下去,說白了,從上輪5178點三年來下來有那隻股你看到跌到一定程度就不跌了,人家是獲利了結,這個回答是否滿意,趨勢的真正含義你了解行了。
結論是行,但不通。因為牛剛抬頭。還要有很多跌到一定程度的股出現,你把它看作是下蹲行了。
寫這篇文有人會問我怎麼老倔頭一改大盤越跌越來勁的文風,大盤昨飄紅今寫起文章了?因為我想告訴跟著我節奏走的幾個粉看看莊家還沒賺錢有人急什麼。就值800個點?你們接的位置會影響到本輪行情的一生。因為主做行情上了年齡要的是穩重二年來只喊了四次讓你們下手。這也是我對股市的真實態度。往後看,現在賣出沒有理由。只能說你心胸太窄。打個召呼。
有一點得搞清楚,砸盤不是莊家的目的,賺錢才是。
既然莊家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從目的上就不可能一直不斷地砸盤。
其次,客觀來說,即便是莊家,手上的「彈葯」也不是無窮無盡的,當彈葯打完的時候,就算莊家想要繼續砸盤,沒有彈葯又該怎麼砸呢?
物極必反,窮則生變。當莊家手上的彈葯打完的時候,如果莊家的目的已成,那麼就意味著該是莊家收獲的時候了。但是,莊家看著高大上,也不是每戰必勝的。也有可能當莊家的彈葯打完,仍然沒有達到目的,那麼這就意味莊家也得吃癟了。
另外,莊家出貨跟散戶不同。散戶手上就那麼點籌碼,哪怕一下全出了,也不會對股價造成趨勢性的影響。但是莊家手上籌碼很大,出貨時,如果一下子出太多,不僅沒有人能全部接住,而且還會引發股價暴跌。所以,莊家出貨都是階段性的,不會一步到位。甚至在出貨的同時,也可能會吸籌,這些都是有戰略戰術的。
另外,你看電視劇也知道,大股東之間,還有股東與資本之間,也存在競爭。如果不斷砸盤,被有心人掃貨舉牌,達到一定比例,還可能導致控股股東異位。這對於大股東來說,也不會樂見其成。
股市不是一根筋,規則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這要分清股票的性質,股票是一種票證,如果沒有資金運作,一錢不值!這里的資金分三種,主力,敢死隊和散戶三種資金,決定股價漲跌的是主力和敢死隊資金,散戶資金具羊群效應,小而散,不具凝聚力,只起到哄抬作用。主力和敢死隊資金不管來自於何方,投進來就有成本,就想贏利,沒有主力和敢死隊的股票另當別論。當主力和敢死隊資金投進來贏利就必須經過吸洗拉出四個階段,除非遇到惡劣利空或不可抗力則也望風而逃。那麼下跌就只在兩個階段發生,即洗盤和出貨。洗盤時盡管主力耍盡各種花招一段不會跌破吸籌建倉的成本價,跌破成本線就有可能反彈,因為跌破後就有可能能被別的莊家或散戶抄底,得不償失,當然那些短主力或一泡尿主力,如流氓敢死隊不在此列,主要說那些長線主力,比如北上資金,QFⅰi,私募或國家隊基金,公募等,游資敢死隊也有中長線,也有極短線,不一而論!他們建倉吸籌也有長短不同,也分潛伏和搶籌,只要弄懂成本線,就有以買在成本線附近就是最佳買點!但出貨階段則不同,他們經過拉升獲利了,就會不計成本獲利了結!有時我們看到跌得很慘,還以為要跌破成本線,總幻想反彈,其實我們弄錯了,因為主力建倉時間長,建倉成本低,在拉升的過程中拉抬的成本就是別的莊家或我們追高買進的散戶成本,這就是莊家拉抬過程中為不願一口氣拉到最高點,一般都會邊拉邊打開,或採取各種誘人的手段吸引大家買入,這種走勢主要是為了吸引散戶買入幫莊家抬轎子,提高成本,同時也有邊拉邊出的可能,一旦莊家出完貨,就會造成斷崖式下跌,此時那來的成本線支撐,又哪來的反彈?回到我前面所講無資金的股票一文不值!遇此情況,我們散戶該如何做呢?要麼決不參與,要麼快跑!所以說區分洗盤和出貨多麼重要!
這是要分情況來說的,如果這只股票是主力資金長期坐莊,現在股價的漲幅已經非常大了,主力開始出貨的階段,那麼主力拋貨也不可能直接一下子全都拋出去吧,這樣做的結果直接導致股票連續跌停,跌停板了,主力出貨也不好出,另外出貨代價也太大了,怎麼辦呢?只能連續小陰線,中間夾雜大陰線,這樣會給某些想搶反彈的投資者一些想像空間,等跌到一定位置先暫停出貨,讓人覺得已經止跌了,可以讓股票震盪整理,等參與的人多了,市場承接力變強了,然後繼續出貨,如此循環,直到貨出干凈。
還有一些業績不斷惡化的股票,這類股票每次的止跌反彈就是我們離場的最好時間,不早心存幻想,賺穩妥的錢。
至於一些以往業績一直不錯的股票,偶遇黑天鵝,這樣的股票可以在拿一拿,風波過去後極有可能股價也會收復過來,影響只是暫時的,股價還是和持續經營的穩定業績相關。
我是黃葉說股,期待您的關注!
除了某些極端情況,比如某隻股票爆了個大雷,可能會導致一直下跌直到退市之外,股票的價格都是不會一直下跌的,這和有沒有莊家並沒有什麼關系。
股價的確是跌到一定程度就不跌了這個問題可以換另一種說法,「為什麼股價漲到一定程度就不漲了?」這兩個問題說的其實是一個問題。
縱觀世界所有股市,均不存在永遠上漲的股票,也不存在永遠下跌的股票。所以,這是一個客觀現實,簡單來說,其實根本就不需要去想為什麼,除非你能找出一個特例來。
股票價格不會永遠下跌的原因有的人總喜歡較真兒,總希望找到股價不會永遠下跌的原因,那麼就簡單解釋一下。
一隻股票價格的漲跌,直接受制於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當買方力量大於買方力量的時候,股價上漲,反之股價下跌。
當一隻股票的價格處於持續下跌過程時,是賣方力量大於買方的力量。隨著下跌在空間和時間的持續,賣方的力量會減弱,一方面是因為很多投資者賬面上已經出現嚴重虧損,乾脆就躺下裝死了;另一方面是股價越跌越沒有人買,反映到成交量上,是逐漸萎縮至縮無可說的地步。這個時候,股價基本上也就跌倒頭了。
這時如果沒有其他利好消息的刺激,這只股票的價格就會在低位橫盤,有波動也很小,成交量為地量,這個時間可能會很長。
另外一種情況是,如果股票背後的公司沒有問題,那麼當股價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肯定會有投資者認為有了投資價值而選擇買進,也就是說買方力量開始增強,這種情況下,買賣雙方力量逐漸均衡,股價自然也就跌不下去了。
為什麼有的股票 跌到一定程度就不跌了,莊家繼續砸不行嘛?
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很多養雞養鴨專業戶,都面臨虧損,雞蛋便宜到三毛三分錢一個,著實讓養殖戶捏了一把汗。最近雞蛋價格又開始上漲了,恢復到五毛錢以上了。那我也想問問,為什麼雞蛋跌到三毛三一個,就跌不動了?其實很簡單,因為已經跌到養殖戶成本區了,再跌,誰還養雞養鴨呀!
股票也一樣
不管之前股價有多高,跌到莊家成本區,自然也就跌不動了,莊家也就不會砸盤了。當然,股票下跌有很多原因,比如業績下滑,虧損,或者短期漲幅過大,沖高回落,還有就是莊家想洗盤,挖坑,都會造成股價下跌。但是,不管怎麼樣跌,都會跌到一個多空雙方平衡點,也就是跌不動的那個位置。如果這個時候,莊家選擇砸盤,就有可能得不償失,或者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結語:股票有自己的運行規律,漲多了,就會跌,跌多了,也就會漲。而這種運行規律,通常掌握在主力手裡,而不是莊家手裡。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游資也能控制個股的原因。
這個問題首先是在做一種假設,假設所有的股票都有所謂的莊家。其次,還在假設莊家仍然持有股票。
其實,現在的股市早已經脫離了庄股時代,庄股依然還是有,但已經很少了。所以大部分股票現在是沒有莊家之說的,取而代之的是諸多機構形成的主力資金。
對於庄股來說,想要獲得利潤,無非就是莊家在低位時拿到大多數籌碼,然後拉高股價,在高位把股票賣給別人。因此在低位吸收籌碼階段時,莊家是不會輕易讓股價跌破自己成本區的,就算短期跌破了,也會想辦法拉回來。
到了高位派發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吸引他人來參與交易,以便達到自己出貨的目的。否則出貨不成,自己把自己給套在裡面了,就可能會得不償失。所以無論是在低位還是在高位,莊家都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去維護好股價。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夠有可觀的利潤,另一方面是盡量確保自己不會把自己給玩死。
股票的上漲和下跌往根上說都是一種能量的釋放,上漲時多方占據優勢,下跌時空方占據優勢。
拿下跌舉例,當下跌的初期,市場上剛有利空的消息出來,此時知道的人很少下跌的幅度也不會太大,有可能還會小幅的上漲。當消息被大部分知道了,這是就很形成明顯的拋售盤也就是所謂了空方勢力變強,空方既有原有空方又有由多方轉為空方,兩股勢力合為一股勢力,就會有大幅度的下跌。當市場下跌時,總有那麼一群人,他們深信股價下跌只是暫時的,這么一群人我叫他們是偷雞者,這些人就想股價下跌就有明顯的買入機會,可是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在股價走勢上就明顯能看出來有小幅的反彈。因為利空的能量還沒有完全釋放干凈,這時就又會出現明顯的下跌走勢,因為市場上從來不缺多方,所以就這樣跌跌漲漲反復下來,利空的能量釋放完全了也就不下跌了。舉個生活中簡單的例子,就像從空中拋球一樣,球從高中落下來接觸到地面就會反彈上去,但是反彈的高度沒有你拋出時的高度高,因為球接觸地面後已經釋放了一部分能量,自然也就不會反彈那麼高,隨著球與地面接觸的次數增多,能量釋放的也多,等球的能量完全釋放以後也就不會動了。
這也就證明了為什麼股票跌到一定程度就不跌啦的原因。當能量釋放完全自然也就不跌啦。
別去空想了,現在庄股己經很少了,當然也不能說沒有。股市早就成了十大股東之間的圍城,戰斗。還是腳踏實地的做事吧!比如深度挖掘一些東西,技術面k線圖的對比,定式及演變,大勢氣分等
F. 長春養鴨上市股票有哪些,代碼是多少
還沒有上市公司
G. 國內外養鴨業的現狀及發展前景如何
我國具有悠久的養鴨歷史,早在公元前500年,我國就有大群養鴨的記錄,現今我國已成為世界肉鴨和蛋鴨生產第一大國。2007年,我國肉鴨年屠宰量超過30億只,生產鴨肉超過500萬噸,肉鴨飼養量約佔世界飼養總量的72%,肉鴨養殖業每年消耗飼料約2000萬噸;成年蛋鴨年存欄量約為3.5億只,年生產鴨蛋超過600萬噸,佔世界禽蛋生產總量的1/4,蛋鴨年消耗飼料約1700萬噸;我國鴨業年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
近年來,世界養鴨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2007年全世界鴨存欄量為10.54億只,與2002年存欄量的9.48億相比增長了11.2%,目前世界人均鴨消費量達0.6隻。養鴨數量最多和鴨肉產量最大的是中國,其次是法國。2007年世界鴨肉產量達到了近810.2萬噸,飼養的鴨品種主要以番鴨為主,其次是騾鴨和北京鴨。騾鴨主要用於肥肝生產,肥肝在鴨產品里所佔比例也有所上升。在過去的幾年裡,世界養鴨業的生產效率取得了一些進步,生產成本與肉雞相比,有了自身的優勢:首先是商品肉鴨的生產性能有所提高,飼料轉化率逐漸提高,目前料肉比已達到2.0∶1;其次是種鴨性能繼續保持上升趨勢,種蛋孵化率穩中有升。
雖然我國養鴨業規模在不斷發展和擴大,但目前養鴨業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如養鴨業生產力水平低,鴨的出欄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飼養條件落後,飼養者文化水平較低,對科學管理技術接受能力差;我國畜禽生產得到迅速發展的同時,政府部門和許多養殖者環保意識淡薄,對環境保護不重視,造成畜禽養殖對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
針對目前養殖業現狀和薄弱環節,我國養鴨業應往以下方向發展:
(1)建立水禽良種繁育體系。水禽良種繁育體系以肉鴨、蛋鴨的良種繁育中心為龍頭,以我國自己的優良品種為主體,分別設立全國性和地區性的育種場、繁殖場,形成良種繁育體系。
(2)建立大型商品鴨生產基地,形成行業集團。我國水禽生產應採取放牧飼養與集約化飼養兩種方式並存的方針,在有條件放牧的地方,應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農村的廉價勞動力,發展灘塗養鴨、稻田養鴨、江河湖泊養鴨、鴨魚結合等。同時,在適宜水禽發展的地方,建立若干大型的養鴨生產基地,形成各種行業集團,如肉鴨加工集閉、水禽肥肝集團、水禽羽絨裘皮集團、飼料集團等,充分發揮技術優勢,使科學技術能有效地融入生產,提高商品附加值,增強國際競爭能力。
(3)發展蛋鴨集約化飼養工藝。我國目前蛋鴨飼養方式以放牧或圈養為主,因而在缺水低溫地區無法推廣,今後的蛋鴨生產應該實行集約化飼養和放牧、半放牧結合的方式,保證鴨蛋的穩產和高產,提高飼料轉化率。
(4)樹立安全、優質、高效的肉鴨和蛋鴨生產目標。安全衛生和營養保健是今後我國食品產業發展的兩大主題和必然趨勢,國內消費者對鴨肉、鴨蛋的要求將向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營養均衡、安全保健的方向發展。因此,肉鴨和蛋鴨的生產、加工、銷售企業應採用科學、先進的養殖技術和加工方法,滿足消費者對將來食品安全、優質的需要,實現高效生產。
(5)加強技術研究,拓展國外市場。鴨產品一直是我國外貿傳統出口商品,在日本、韓國、歐盟等市場均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近年來,由於國外官方檢疫機構對進口鴨產品安全、衛生、健康的嚴重關注,已影響到我國鴨產品的正常出口。因此,我們應加強技術壁壘研究,完善我國疫病防疫體系,在飼養中注重疫病防治,嚴格控制好疫病,並注重動物及動物源食品殘留監控,從而提高產品質量,積極拓展國外市場。
H. 養鴨收入怎麼樣
肉鴨養殖利潤分析 最近,市場上肉鴨價格逐步回升,養殖、加工利潤空間加大。我省許多地方抓住時機,擴大養殖小區規模,發展養殖戶,扶持壯大加工龍頭企業。位於魯北的博興縣,近幾個月就新建養殖小區2個,新增養殖大棚89個,出欄櫻桃谷鴨(目前我省養殖數量最大的一種肉鴨)430餘萬只。
自去年10月份以來,由於國內有些地區禽流感疫情發生,以及人感染疫病死亡病例的相繼出現,家禽行業舉步維艱,櫻桃谷鴨養殖業受到嚴重沖擊,消費者對家禽產品的消費信心受到極大影響,禽產品價格持續低迷,加工企業虧損嚴重,養殖戶積極性受挫。
隨著時間的推移,禽流感疫情逐步解除,櫻桃谷鴨價格也逐步回升。8月下旬,山東省出欄毛鴨的平均價格為每公斤5.5元~5.6元,鴨肉平均價格為每噸4800元~5000元。除了濰坊、青島等東部部分地區有少量養殖戶養殖的是「社會鴨」,大部分養殖戶養殖的是「合同鴨」,因此,櫻桃谷鴨價格保持平穩。養殖戶們賺的錢雖然不多,出欄
一隻也就是賺個一二元,但由於不愁銷路,心裡十分踏實。以當前鴨肉每噸4800元~5000元的市場價格來推算,屠宰、加工企業也有利可圖。
鑒於這種形勢,有些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為了鼓勵農戶擴大養殖規模,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如,村裡每新建一個擁有50個以上大棚的標准櫻桃谷鴨養殖小區,獎勵現金2萬元;養殖戶優先使用農村信用社的支農貸款等等。
同時,櫻桃谷鴨龍頭企業發展較快。
僅博興縣境內,現在就有華康食品有限公司、博大食品有限公司和天鵬鴨業有限公司等多個集櫻桃谷鴨養殖、孵化、屠宰、加工為一體的龍頭企業。華康公司現存養父母代種鴨600個單元,年孵化出欄雛鴨1200餘萬羽。2005年,該公司屠宰加工商品鴨1500萬只,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該公司現有標准化養殖示範基地14處,且與3160個櫻桃谷鴨養殖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除了博興縣以外,還輻射到濱城、惠民、高青、桓台、廣饒、利津、壽光等七個縣、市、區。天鵬鴨業有限公司是濱州市最早經營櫻桃谷鴨的民營企業,目前存欄種鴨1萬只、日屠宰加工商品鴨8000隻,公司基地有200個大棚,現飼養著20萬只商品鴨,各產業綜合年創產值8000餘萬元,帶動規模較大的櫻桃谷鴨養殖戶400餘家。 為什麼有人養鴨賺錢而自己養鴨確賺不到錢 香港這段時間因為發禽流感,港府下決心取消活家禽的銷售,欲收回家禽營業執照,但最終協議還未達成,但從中可以窺見一點,冷凍家禽市場將成為家禽市場的主流,而活禽市場必將退出歷史舞台。
山東江蘇等地一般都有專門的公司收購養殖戶手裡的鴨子,他們的主要風險只是價格與疾病方面的風險,但湖北等地就不這樣了,一般的活鴨主要直接面對活鴨市場,由於缺乏市場信息,上起苗來一窩蜂,結果賣不動時一天一千隻成鴨就得虧幾百,被那些黑心的活鴨批發商拽著耍,因為只有他們能賣,說什麼價就是什麼價,要不然你就繼續一天虧幾百,反正批發商不急.相對山東的養殖戶來說,除價格與疾病的風險外,還有賣不出的風險.所以湖北等地的肉鴨養殖戶是最可憐的.
所說這些就是對那些養殖戶來說的,能否尋求與山東一樣的方式,籍希望於那些有實力的屠宰公司冷凍公司.而且在此也要呼籲北方一些大型的冷凍廠能否到這些地方來設廠,一方面中部地區有很大的冷凍家禽銷售市場,另一方面,中部地區也有不比北方小的養殖群. 這位朋友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一個原因就是養鴨肯定沒有賺到錢,再則剛剛接觸到這個行業,一般新養殖戶都是趕熱潮,看到別人賺了錢就跟著上苗,別人虧本就不上苗,很多時候都是在空里鑽,完全只能評運氣賺錢,因為市場的價格波動很大,自己對這行也不具備一個分析能力,價格都是隨貨源波動的,貨源積壓價格自然低,貨源供不應求價格當然會漲,還有一個原因中間商過程太多,有的甚至轉了三四個中間商,就按鴨苗價格本來很低轉三四個中間商價格無形中又會高出很多,一些中間商也不顧養殖戶的利益先自己把錢賺到手再說,提鴨苗時說的很好,能保證銷售,貨少的時候當然誰都能保證銷售,但貨多的時候他們就沒辦法,受害的只有養殖戶,主要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找到一個牢固基礎的銷售商,在我們荊州本地有很大長期養殖戶有很多養了數十年的,只所以能長期養殖生存,因為他們對養殖業的了解,市場鴨本來就存在著風險,但對他們而言是無風險的,為什麼會這么說呢!市場行情本來就是有起有落的,養殖不管你資格有多老,經驗有多深不可能說完全不存在虧本的,即然有虧就有賺,只要能摸索出一個好的養殖方法,找到一個能夠保證銷售的銷售商,那麼就不會存在什麼虧本現象,養鴨對他們來說大多時候還是能賺的,而且行情好的時候就能賺很多,經常能賺到七八元就像今年的養殖戶前兩個月出欄的鴨一隻鴨就能凈賺十塊錢,兩批鴨就賺兩萬,到了現在這個低潮(08年6月份)肉鴨出欄價3元/斤,也只虧了一千元 >到兩千元,所以你算這個帳也是賺錢的,當然也不是說就要持續進苗也要根據市場的動態來進苗,如果明顯這批苗會虧的機會大賺的機會少,那麼養殖戶當然會選擇少進苗或不進苗。一般養鴨戶如果養鴨一年一隻虧損的和賺的平均利潤差不多是3至4元,一般一個養殖戶年均養鴨量是8000隻至12000隻,也就是說養鴨的年均收入為3萬元至4萬元,如果是合同鴨一隻鴨的利潤一般是1至2元左右,但對養殖戶而言對他們來說養殖的利潤是降低而不是增收,因為去年和前年的形式大好好多企業想大規模擴展屠宰,但他們不呈料到每個人都會想到這一點,如果一但貨源上市將會對市場存在著很大的沖擊,因為市場有它的需求量,一但超過這個需求量將會直接影響全國冷凍鴨的價格,價格低了屠宰廠也賺不到錢,如果長此以往將會造成兩個局面,一個就是冷凍廠將養殖戶的利潤降低,再一個就是硬撐撐不下去了只有關門倒閉。為什麼南方的大都存在著市場鴨呢!而北方則沒有呢!因為北方根本就不具備活鴨銷售的市場,活鴨有它獨特的優勢是冷凍鴨無法代替的,南方人對鴨的青萊的已經形成了飲食習慣,而且好多產品是冷凍鴨做不出來的,所以南方的活鴨市場是不可能被完全取代。
I. 未來2022年至2025幾年養殖肉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4
J. 請教所有禽流感概念股票
600195中牧股份,600201金宇集團,600226升華拜克。
600195
(4)禽流感疫苗概念:公司是首家獲國家農業部批准禽流感疫苗生產企業,
生產能力超過130億羽(份),產品毛利率60%左右,屬高盈利產品。目前經農業
部正式批准9家禽流感疫苗定點生產企業中,南京梅里亞(佔50%)和乾元浩生物
(佔52.92%)均為公司控股子公司。南京梅里亞是全球第一大動物疫苗生產商,
乾元浩生物產品還出口到東南亞等疫情嚴重地區。公司07年銷售禽用疫苗164億
羽份;銷售各類畜用疫苗11.2億頭份(毫升);銷售口蹄疫疫苗10.9億毫升;
銷售復合多維3390噸,主導產品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600201
(3)禽流感疫苗:公司旗下內蒙古生物葯品廠是自治區唯一一家生產畜禽疫
苗製品企業,也是農業部指定牲畜特種疫苗生產企業,擁有國內首家通過農業
部GMP認證的強毒滅活疫苗生產車間,禽流感疫苗綜合研究和生產能力居國內領
先水平。原內蒙古生物葯品廠所有債權、債務、經濟、民事責任及所有產品批
准文號均由公司獨資公司金宇保靈生物葯品公司承接,該公司已獲得農業部所
頒發獸葯生產許可證。
600226
(5)疫苗基因概念:目前經國家農業部正式批準的9家禽流感疫苗定點生產
企業中,青島易邦生物工程公司(佔38%)為公司子公司。該公司利潤保持高速增
長,隨著禽用疫苗批量投產,其業績將得到更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