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一些中國的概念股試圖在美國退股
2000年4月13日,新浪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正式掛牌交易,代碼是SINA;6月30日,網易上市;7月12日,搜狐上市。
這一年也成為「中概股」元年。
因為國內證券市場實行審核制,門檻過高,不少上市無門的企業紛紛以三大門戶為榜樣,赴美上市,實現「賺美國投資人錢」的財富夢想。
但情況從去年起開始有了變化。2011年6月開始,數十家中概股頻頻遭受做空機構攻擊,據理財周報記者統計,2011年8月至今,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已經退市的數量為23家,其中從納斯達克退市的有15家。
即便是那些仍在苦苦掙扎並未退市的企業,也有很多陷入股價暴跌的泥潭中。華視傳媒股價下跌超過96%,成為「中概股第一熊」;而曾經是資本市場寵兒、各種財富排行榜常客的賽維彭小峰,身家比最高峰時縮水70億美元,恐怕再也沒有重返富豪榜的希望。
噩夢仍在繼續,那些仍懷有「美國夢」的企業家成為下一個受傷的人。
中概股殺手
自2006年起,萊福特共對21家中國海外上市公司發動襲擊,其中有16家股價跌幅超過80%
美國東部時間8月7日上午,香櫞(CitronResearch)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一份名為《雙面如新》的報告,認為如新在中國國內涉嫌非法「傳銷」,致其股價一度下跌12.7%。
如新是一家在中國做直銷的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它只是香櫞眾多獵物中不太起眼的一個。
香櫞是一家美國做空機構,創始人及唯一員工是一名40歲的猶太人,名為安德魯・萊福特(AndrewLeft)。讓香櫞和他大名遠揚的是今年6月20日,他發動的對恆大地產的做空,這次不成功的獵殺讓地產富豪許家印的身家在兩個小時里蒸發了130億港元。
萊福特和他的香櫞外號「中概股殺手」。2001年8月至今,他已累計發布150餘份針對上市公司的負面報告,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針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
自2006年起,萊福特共對21家中國海外上市公司發動襲擊,其中有16家股價跌幅超過80%,東南融通、中國高速頻道等7家中概股都是在其攻擊下最終退出美國資本市場。
與香櫞齊名的還有渾水、OLPGlobal、AlfredLittle等機構。做空機構與中概股的獵殺與反獵殺游戲,愈演愈烈。盡管這些機構偶有「失手」,但更多時候中概股創始人們只能眼睜睜看著手中的財富慢慢蒸發掉。
對於東南融通董事局主席賈曉工而言,「美國資本市場之旅」絕對是一次不愉快的回憶。
2007年10月,東南融通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代碼為「LFT」,IPO共募集了1.49億美元。當時為其上市保駕護航的是高盛和德意志銀行。
這家「中國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軟體企業」,上市後股價即一路上揚,從發行價17.5美元一路飆升至最高42.86美元,市值曾高至25億美元左右。
隨著東南融通成功上市,實際控制人賈曉工一夜暴富,個人財富在2010年底一度達6.7億美元。在理財周報當年發布的《3000家族財富榜》中,賈曉工以23.66億元人民幣排在128名。
但上市4年之後,東南融通卻被趕出了紐交所。賈曉工的財富之夢也被敲碎了。
2011年8月16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東南融通正式被摘牌。做空機構正是東南融資的退市主力推手。
2011年4月26日,香櫞在其官網發布一份研究報告,質疑東南融通造假。香櫞認為東南融通毛利率遠高於同行,涉嫌造假;同時質疑其高管背景、員工聘用關系等問題。
當日,東南融通股價大跌12.92%,次日,再跌20.28%。東南融通稱暫不對香櫞質疑發表評論。
直到第三日,賈曉工有所反應。這一天賈曉工主持召開電話會議,同時決定大規模回購東南融通股票。隨後又決定將股票回購規模從5000萬美元提高至1億美元。但賈曉工並沒有公開回應香櫞的質疑。
5月9日,香櫞發布了第二篇報告,指控東南融通人力資源管理存在問題。同日,做空機構OLPGlobal亦加入「圍獵」東南融通。當日,東南融通股價再跌8.26%。
次日,即香櫞首份質疑報告發布兩周之後,東南融通才發布了一份姍姍來遲的公告,回應香櫞和OLPGlobal的質疑。
但為時已晚,賈曉工已經無法阻止東南融通的股價雪崩。5月17日,東南融通被迫停牌。此時,其股價已經跌至18.93美元,市值縮水至10.8億美元。
而東南融通所聘審計機構德勤,早在5月4日即宣布開始調查東南融通造假事宜。調查的結果與香櫞的指控相差無幾,最終德勤在停牌兩天之後宣布辭審。
幾乎與此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開始對東南融通展開調查。
其間,東南融通4名高管先後辭職,包括首席財務官ThomasGurnee和3名獨立董事。最終,紐交所認為其管理架構已不再符合上市要求,於7月26日啟動退市程序。
東南融通在退市之後即於8月17日進入美國粉單市場交易。當日收盤價為0.78美元,比停牌前暴跌95.9%,市值僅為0.47億元。賈曉工的紙上美元財富也隨之煙消雲散。
與東南融通有著相似經歷的,還有中國高速頻道、普大煤業、中國電機、旅程天下、盛世巨龍等一系列中概股。財務問題、公司管理問題是這些公司的通病,就像一棟偷工減料的破房子,風和日麗的時候沒問題,一旦遇到狂風暴雨,頃刻間倒塌。
彭小峰的黑色2012
賽維市值只有1.91億美元,蒸發了上百億;彭小峰的財富也縮水73億美元,銳減98.11%
曾是中概股驕子的賽維彭小峰,其財富之路如同一出跌宕起伏的大片。
2007年,賽維LDK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這是中國新能源企業在美國市場最大的一次IPO。上市首日,賽維市值為36.45億美元,而持股72.13%的大股東彭小峰,其個人財富值也高達26.29億美元。
至當年10月,賽維的市值飛升至102.85億美元,彭小峰賬面財富則達74.18億美元,迅速躥升至國內富豪榜前十之列。
但5年之後的今天,賽維市值只有1.91億美元,蒸發上百億;而彭小峰的財富也縮水73億美元,銳減98.11%。賽維與彭小峰均已深陷泥沼之中,債台高企,而破產傳聞也不斷傳出。
從創立賽維,到年產2G瓦矽片的「世界級規模」,彭小峰只用了2年時間。
彭小峰並不滿足僅僅生產矽片,很快他就開始嘗試光伏的上下游。
在賽維組建1個月之後,彭小峰即開始籌建多晶硅項目,3個5000噸的項目。而此時,國內各大廠商的多晶硅項目規模,多者也只有幾百噸。
激進的彭小峰最終遇到了困境。
賽維從最初矽片經營,擴大到多晶硅、電池及組件等業務,一直都在快速擴張,但這種擴張並沒有體現在業績中。
自去年以來,賽維一直處於巨額虧損之中,而債務壓力也難以緩解。
8月2日,賽維發布2012年上半年業績公告。財報顯示,賽維今年上半年虧損10.8億元人民幣,營業收入為23.86億元,去年同期營業收入則為78億元,同比下滑69.41%。而在2011年,賽維凈虧損甚至高達54.9億元。
而賽維的不斷虧損也使資金壓力不斷加大。上半年其負債共為211.6億元,負債率為80%,到年底還將有20億元的銀行到期借款。
據悉,為了縮減開支,今年以來,彭小峰已經裁減了5000餘名員工,而近一年時間里已裁員9000餘名。
2008年下半年開始,多晶硅價格大跌。盡管隨後有所反彈,但2011年以來,多晶硅價格又快速下跌,這種勢頭一直延續至今,而整個光伏行業也步入了漫長的「寒冬」。
廣發證券一名分析師預測,由於多晶硅庫存依然在增加,產品價格下滑趨勢上會延續,行業回暖的跡象難以看到。
當然,彭小峰並不是孤例,他的同行過得也一樣不好。無論是尚德電力控制人施正榮,還是晶澳太陽能董事長靳保芳,均面臨著公司業績下滑,個人財富灰飛煙滅的問題。
財報數據顯示,尚德電力今年一季度債務高達接近230元(35.8億美元)。中國英利最新業績預告顯示,其今年二季度預虧1.9億元(0.3億美元),去年其虧損了32億元。
光伏行業多家上市公司均高居「中概股」跌幅榜前列。截至8月10日,尚德電力市值已從上市之日的27.15億美元跌至1.88億,而晶澳太陽能市值也比首發日大跌93.27%。
施正榮的賬面財富已經不足一億美元,蒸發了26億美元。靳保芳的財富則縮水9成。
「美國夢」破滅
今年以來,登陸美國成功的中國企業只有唯品會一家。從去年7月至今,也只有2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
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國投資者對中國企業興趣越來越低,要求越來越苛刻。
越來越多的「中概股」不得不面對退市或瀕臨退市的命運,而那些在美國證券市場大門之外徘徊的中資企業,想再多邁一步,也愈發艱難。
今年以來,登陸美國成功的中國企業只有唯品會一家。從去年7月至今,也只有2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
相比於去年上半年,奇虎360、人人網等5家企業同登美國資本市場的熱鬧喧囂,如今的局面可謂凄凄慘慘戚戚。
此前,迅雷、拉手網、窩窩團、神州租車和盛大文學等企業都已先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公開募股(IPO)申請,而京東商城的赴美IPO也已計劃多時。
結局無一例外:等候多時,猶在門外。迅雷和拉手網等公司的上市申請都已擱置。著急融資的神州租車甚至等待不及,主動終止了赴美IPO申請。
今年1月,神州租車提交赴美IPO申請,計劃募集資金1.58億美元至3億美元。
作為神州租車的創始人與董事長,陸正耀的夢想就是把這家公司送上資本市場。他此前曾表示,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租車企業發展需要雄厚的資金和專業的金融支持。
神州租車一直在跑馬圈地,最缺的即是資金。一位營銷分析師認為,神州在戰略上首先選擇發展規模,加快擴張能獲得更大盈利空間。
據神州租車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其負債率在2011年底高達95.4%。
同時,陸正耀本人持有神州租車股比達30%。以神州租車所確定的10.5美元-12.5美元/股的價格計算,其市值在7.7億-9.2億美元之間。陸的個人財富至少在2.3億美元以上。
然而,提交上市申請3個月之後,神州租車暫停了計劃。5月,神州租車又撤消了申請。
折戟IPO,神州租車的官方解釋是,美國資本市場疲軟以及投資人對中概股信心不足所致。
一家於去年從納斯達克退市的中資企業高管婁峻峰向理財周報記者介紹,美國市場對於中國企業的興趣和信任度均在降低,所以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條件要比以往嚴格。
「一些中資公司先後出現造假現象,比如東南融資、嘉漢林業等,會讓美國投資者對現來的中國公司產生不好印象。」婁峻峰介紹,不少業績較差的中資企業赴美上市,純粹為了「圈錢」,容易出現財務造假等多種亂象。
IPO失敗,陸正耀財富之夢要推遲了,而神州租車至少融資1.58億美元的願望也要暫停一段時期。
然而,神州租車不久之前宣布,已獲得美國華平投資集團2億美元股權投資,而隨後中國銀行業宣布給予其30億元人民幣授信。神州租車對資金的飢渴,暫能緩解。
⑵ 中企從美國股市被摘牌退市,對A股又會帶來哪些影響
三大運營商被美股強制摘牌退市,打響了中企在美國股市退市的第一槍,預計這只是一個開頭,後面必然還會有其他中企被摘牌,必然會對A股帶來一定的影響。
首先三大運營商被摘牌退市,理由是不適合在美國股市上市,但真正背後的原因肯定是利益或者政治因素,但不管什麼原因,地盤是美國的,只能被迫接受美國的決定。
而且近兩年A股已經為這些中企打開了回歸之路,歡迎這些中企回來上市,其實這些中企能在國外上市的,大部分都是我國的優質企業。
只有把這些優質企業吸引回來,為A股注入更多優質股票,有利A股長久健康發展,同時也更好的回報A股投資者,讓更多投資者們獲取回報。
匯總分析
近期三大運營商被美國股市摘牌退市事件發酵,既然美國股市拿三大運營商進行做文章,美國後面肯定還會有其他動作的。
但不管怎麼樣,美國容不下這些企業,A股的大門隨時都為這些中企打開,隨時都會歡迎這些企業回家上市。
⑶ 中國股票被美國勒令退市需要回購股票嗎
我股票被美國退市需不需要回購,這得看實際情況,看這個股票是屬於什麼性質的事,是不是他非常重要的,所以有很多點來決定他是不是會回購
⑷ 中股在美國摘牌怎麼收回股票
回購股票。
退市後上市公司會自掏腰包以1美元的價格回購投資者手裡的股票;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一般來說都是「好公司」,這些公司在美國退市有主動申請退市和被動摘牌退市。主動申請退市:比如: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中芯國際),2019年,就主動向美國申請退市,主動退市是繼續保持ADR(美國存托憑證),只是轉移到OTC(場外交易)市場。很多企業在美國退市後,就會轉到A股市場上市。被動摘牌退市:如最近很火的「中國三大運營商被紐交所摘牌退市」,根據美國的退市制度,退市後上市公司需要回購股民手裡的股票。三大運營商被強制退市,實施了兩種方案。一、退市後上市公司會自掏腰包以1美元的價格回購投資者手裡的股票;二、如果持有三大運營商的股票,可以將存托憑證給三大運營商指定的投行,換取三大運營在香港發行的港股,推動投資者來說沒有直接損失。
⑸ 中企在美國股市被摘牌,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被美國股市摘牌,是經濟事務政治化,也是特朗普政府污名化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成為特朗普的籌碼池子。截止2020年10月9日收盤,中國內地共有250家公司在美國上市,即有250隻中概股,合計市值高達2.17萬億美元。其中,總市值最大的中概股是阿里巴巴,高達8109.88億美元,第二大市值的中概股是中國移動,其次是京東、平多多、貝殼、中國人壽、網易、中國石油等。
中國企業需要直接融資,還有很多企業排隊等待登陸中國資本市場,中國資本市場融資能力不足以應付融資需求。因此中國確實有不少企業在海外上市融資。
這次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不知道具體在中國資本市場開放方面有何成果,歐盟資本之豐富讓金融市場負利率大行其道,而這正是中國所需要的。另一個負利率經濟體是日本,它的資本過剩,也是中國所需要的。海灣石油國家資金充裕,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投資客,中國世界第一的石油進口量,是可能助力人民幣在國際上使用的。開放的資本市場,是人民幣國際化助推器,讓外國人持有的人民幣方便投資和使用。
也就是說美國限制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必將激發中國建設世界級資本市場!中國企業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市,方便管理,程序簡單,財務技術標准無需改變。
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憑什麼?還是改革開放!具體說:讓企業創新得到政策支持,讓企業融資方便有效。經濟是和平年代的主旋律,發達的經濟還可以帶動發達的文化產業,讓文化潛移默化地增強中國的的影響力,提高各國人民對中國的好感度。
失敗是成功之母,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國依然前景無限。
中企在美國股市被摘牌,大致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嚴重造假,騙人騙到了海外;在美國市場被監管部門發現後摘牌;第二種純屬政治目的而沒有任何其它經得起推敲的理由。
最近在納斯達克鬧得最大動靜的是「瑞幸咖啡」——這家公司的咖啡店曾經一度進駐了紫禁城;其公司老總的豪言壯語是爭取和星巴克並駕齊驅;
在納斯達克首發成功後,一度被投資者追捧;可誰知好景不長,其公司財務報表作假迅速被查實——納斯達克監管部門美國的證監會揚言要瑞幸咖啡退市;
受此影響,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企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曾經造假或者由於財務管理制度和美國不一樣的中企更是惴惴不安。
不過,這個事件的結局卻頗有些戲劇性——瑞幸咖啡沒有被摘牌,而是出了一大筆錢賠償投資者損失,最後達成和解完事兒——用錢擺平的事兒根本就不是什麼事。
第二種情況就是「三大電信運營商」被摘牌;這不是發生在納斯達克,而是審查更加嚴格的美國主板市場;而且被摘牌的時間節點也非常詭異,不早不晚恰恰發生在川普就要走入之際。
川普政府的理由是這些公司「與中國軍方有聯系」,「有軍方背景」,與川普政府打壓華為和中芯國際一樣,川普就是見不得中國的公司在美國融資;這一做法正好印證了川普鼓吹的「美國第一」——
只有美國在海外市場薅羊毛,豈能允許外國企業特別是中企在美國融資!
中企在美國股市被摘牌,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
咱們來看下消息層面:
紐約交易所在去年12月31號宣布將對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三家中國公司進行摘牌退市處理,這三家公司將會在1月7號到1月11號期間退市。
從消息層面上來,這三大運營商都是以通訊為主的中國企業,簡單來說就是我國最大的三大運營商,那麼美國將他們摘牌退市的原因應該都能猜到,就是我國5g高 科技 的通訊技術已經日漸成熟,而這三家企業又包攬了我國移動網路的信息通訊,那麼勢必會對美國的 科技 造成沖擊,尤其是5G高 科技 領域的發展,美國可以說是落後於我們,所以美國在前兩年一直壓制華為發展,現在又用這種霸權主義的手段將我們的三大運營商摘牌退市,無疑就是害怕我們的高 科技 發展,再次對我們的 科技 企業進行打壓。
那麼從影響上看肯定是有的:
摘牌退市勢必會造成三家運營商的股價產生劇烈波動,甚至會出現大幅下跌的風險,這點應該是可以預料到的,三家運營商一旦退市之後,就開啟了先頭,那麼後面我國在美上市的企業就會陸續出現退市現象,而後面排隊准備在美國上市的中方企業也是很難在美國上市交易。從這三家來看,可以說是對在美上市的 科技 型公司都會出現危機感,甚至產生一些中概股的大幅波動,換句話說就是美國對我國壓制的一種手段。
從這點可以看出, 科技 發展還得靠自己,不管是在美國上市的任何一家企業都要看別人的臉色去行事,那還不如早早回到國內上市,這樣我們可以有效的控制由外部干擾引起的風險,也可以在我國國內進行高 科技 發展,不再受其他國家的壓制和管控,其實換個思路思考一下通過這件事情未必對我們是件壞事,因為這樣一來,我們的國家和企業能夠更有信心的在國內發展,俗話說發展靠自己,打鐵還需自身硬,所以這樣更能激發我們對高 科技 發展的動能,我相信當我們的高 科技 完全能夠領先於其他國家的時候,我們也就占據了世界領先的地位,所以期待這一天早早的到來吧!
⑹ 中國三家運營商在美退市,股民持有的股票怎麼辦
三大運營商只要按1美元的價格回購就算是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其餘的損失用不著企業管,投資者去告美國政府。
是美國證交所單方面違約,和三大運營商沒有關系,根據納斯達克的退市標准規定,持續上市的標准為最低價不得低於1美元,因此,美股持續低於1美元也可能會退市。
(6)中國股票在美國下架擴展閱讀:
這件事對三大運營商沒什麼影響,不過可能會影響剩下在美股上市的企業,投資人怕美國再下手,估計會拋售中國公司的股票。
中國企業應該准備好1美元回股,做個負責任的企業,無條件以一美元價格回購。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以後中國企業都不可能去美國上市了,境外投資者也不敢在美國買中國企業的股票了,想買只敢去香港買了。
股價對公司唯一的影響就是下一步的融資,三大運營商在美國融資的能力遠小於A股和H股,意義不大。
⑺ 美將12家中概股列入預摘牌名單,這會產生哪些影響
對於美國政府的這一行為,可能會對於這些中國公司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他們在美國的一部分的上市資金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嚴重的影響。
最後對於這些中國公司來說,如果進一步受到美國公司的制裁的話,很有可能他們的原料或者說是他們的銷售市場也會因此而受到一定的影響,因為對於美國他在進行制裁的時候,往往會對於整個生產的產業鏈的銷售渠道和公共渠道都會進行一系列的制裁,那麼對於中國公司來說,可能會因此而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對於整個產品的供給能力和原材料的需求能力都會因此而受到一定的沖擊,所以說就需要通過公司及早做好相應的方案,進行合理的應對。
⑻ 為什麼中國互聯網股票在美國受挫
我們中國的企業與美國的同行企業相比確實有一些差距,這我們不得不承認。雖然我並不知道美國股市上中國股票的情況,但是從近期中國股市可以看出普遍上市公司的季報都有了相對不小的下降可以看出,中國的企業近期的收益普遍相對前期有所下降(包括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季報不好就是這段時間企業的效益相對下降,企業效益不好就是說現在股票價格相對前期貶值了,所以股價會下降。
美國經濟寬松程度影響,如果美國不放鬆貨幣政策。中國自己大范圍放鬆貨幣政策就是自找苦吃。所以真正的策略是不猜大盤具體點位在哪裡,關注美國QE3發布情況。時間應該是美國大選後。然而QE3並不意味著世界經濟回暖,只是在此給市場打強心針。所以別看中國經濟在轉型就認為會直接進入大牛市。不可能。也就是說接下來可能會有波段行情。是鈔票發放所帶來的經濟大喘氣。
世界經濟什麼時候開始真正回暖。根本不知道。每次金融危機都是一次貿易洗牌。經濟是由貿易創造的。而且這次危機必須要有一些國家經濟出現硬著陸。才能改變整個經濟市場的游戲規則。只能希望經濟硬著陸的不是中國。所以未來如果看到經濟環境比現在更慘根本不必驚訝。一旦發現有些國家經濟無法支撐開始硬著陸,那麼現在起停止一切投資行為。保留現金。黃金最好也不要投資,更不要投資他國貨幣。(因為根本不知道經濟是否還是"金本位"制)而且黃金的價格基本上是由美國控制。
⑼ 中國在美國上市公司退市的後果是什麼
中國在美國上市公司退市的後果為不利於國內公司在國際上的業務拓展及降低了公司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影響力,退市的公司可能會在中國國內的證券交易所中重新上市,並需要嚴格遵循國內的上市規則和制度。美國證券市場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市場,同時也可以作為國內公司國際發展的優秀平台。鑒於近年美國政府對中國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企業進行一系列打壓的行為,國內公司的退市在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對現狀的改善,同時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國內交易市場的制度也會越來越完善且氛圍會越來越傾向於國際化。
拓展資料:
一、納斯達克市場上的個股符合以下條件會退市:
1、上市公司的有形凈資產低於200萬美元;
2、市值低於3500萬美元;
3、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凈收益低於50萬美元,或最近三個會計年度中的兩年的凈收益低於50萬美元;4、社會公眾持股少於50萬股;5、做市商數少於2個;6、股東人數少於300人。
7、其它規定
二、紐約交易所退市的規定:
1、股東少於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於400個。
2、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於20萬股,或者總市值少於100萬美元。
3、連續5年不分紅。
4、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
5、總資產少於400萬美元,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
6、總資產少於200萬美元,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
7、其它規定
三、在美國上市企業,如果被強行退市,企業有損失嗎?
1、首先說結論:一般情況下,如果被強行退市,企業都是有損失的。
2、因為,企業上市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融資。如果企業被強行退市,無法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當然是有損失的。
3、企業融資方式有很多種,上市融資只是其中之一。
4、而企業上市融資,也可以說是有利有弊。缺點自然是股權被稀釋了;但同時,上市也是好處多多,比如基本不用支付融資利息,相當於拿別人的錢做生意,而且由於資本市場的溢價效應,能讓企業估值迅速膨脹,因此上市也是「造富神器」。當年廣為傳播的「阿里巴巴前台變身億萬富翁」的段子,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5、當然,如果從ZZ等角度綜合分析,在美上市企業的退市情況復雜,但我們還是應該就事論事,不宜脫離經濟本質,過度解讀。
6、總而言之,上市公司被強行退市,皆非企業所願,對於企業來說,是有損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