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說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國的歷史性變化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②推翻清朝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③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④對近代亞洲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894年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創立了興中會,響亮地提出了「振興中華」這個振奮人心的口號。1905年,孫中山建立了「中國同盟會」,制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比較完備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三民主義」,領導了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268年的清王朝,結束了在中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還制定了類似西方資產階級憲法的《臨時約法》。
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有著不可抹煞的偉大功績,它的意義首先在於打亂了原有的反動統治秩序,使它再也無法重新穩定下來,從而為此後革命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後來由中國無產階級的政黨——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可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繼續和發展。共產黨人林伯渠在回顧自己的思想歷程時說:
辛亥革命前覺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後經過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還是那樣的遙遠,於是慢慢的從痛苦經驗中,發現了此路不通,終於走上了共產主義的道路。這不僅是一個人的經驗,在革命隊伍里是不缺少這樣的人的。
辛亥革命的意義還在於從此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試想,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帝被推翻,那麼,還有什麼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於是,中國人從這個事實中產生了信心:人民可以推動歷史前進,中國的命運並不是由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任意擺布的。思想的閘門開啟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浩浩盪盪,勢不可擋。這對於推動社會進步和人的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從這些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取得的勝利是巨大的。它是20世紀中國所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孫中山因領導這場革命而成為中華民族在20世紀的一位偉大人物。然而,由於資產階級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軟弱性,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就被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袁世凱竊取了。中華民國只是曇花一現,很快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又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