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中國銀行股票價格跌的這么慘
中國最好的銀行也跌破了凈資產,市盈率不過5倍。銀行的凈資產是實實在在的凈資產,而中國經濟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經濟體。股價暴跌覺得可能有五方面的原因:
1、中國的實際利率太高: 股市的市值與利率成反比,實際利率越高,股價越低。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資金很容易賺到錢,年收益20%並不是難事。實際利率居高不下,合法的理財產品收益都可以超過10%,更不要說民間借貸。摺合成市盈率是5-10倍。風險則遠遠小於股市。最近兩年實際利率開始下降,民間借貸風險陡增,生意越來越不好做。這為牛市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2、缺少長期資金入市: 5倍市盈率,7-8%的股息,對於長期資金而言的確很低。但對於短期資金而言,就缺少吸引力,靠股息收回本金需要十多年的時間,即使按市盈率也要5年時間。中國和歐美不一樣,金融嚴加控制,很多長期資金無法入市,國外資金也不能自由進入中國。隨著金融改革、滬港通等措施的實施,這種局面正在改觀。
3、銀行業的同質性: 中國銀行業由於監管非常嚴,加上長期資金緊張,造成每家銀行的業務都差不多,買工商銀行和買建設銀行沒多大區別。這樣的結果造成全部銀行股成為一隻巨大的股票,一隻銀行股上漲,資金就會逃離,跑到另外的銀行股。招商銀行漲了,賣了招商銀行可以買浦發銀行。這么大的體量,自然也不會成為短線炒作的對象。
4、對經濟周期的擔憂: 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並沒有經歷過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周期。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周期必然伴隨著金融危機。絕大部分經濟學家都在翹首以盼中國的經濟衰退。經濟衰退遲遲不肯到來,銀行股價卻一步步走低。其實,有兩點是傳統經濟學所忽視的,一是人類已經進入真正意義上的紙幣時代,二是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金融思想已經發生根本改變。也就是說,經濟周期可能避免不了,傳統意義上的金融危機卻永遠不會再來了。系統性銀行和央行一樣,成為不可能倒閉的銀行。政權在,銀行就在。甚至政權不再,銀行還在。
5、社會心理因素: 社會心理因素是最神秘的原因。每個人一生都會做一些荒唐的自己的理智無法解釋的事情,社會也會如此。今天再回憶文革時那些人的所作所為,令人難以置信。這些人不是個別的人,而是幾乎整個社會都參與進去了,這些人今天大部分還活著,他們也無法說出所以然。股市也如此,銀行股如此低的價格,可能很多年所有的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以上原因相互影響,就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對於宏觀問題的解釋,常常超出個人的能力。上面的解釋,自己也不是很自信。
⑵ 破凈股票有哪些
破凈股票包括但不限於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石化、中國中鐵等。這些股票由於其市場價格低於其凈資產值,被稱為破凈股票。以下是對這一現象的詳細解釋:
1.破凈股票的概念:破凈股票是指那些市場價格低於其凈資產值的股票。簡單來說,就是股票的市值小於其實際價值。凈資產值代表了公司的資本價值,反映了公司總資產與總負債之間的關系。當股價低於這個值時,表示市場對該公司前景的預期相對悲觀或出現了某種不利因素。
2.部分破凈股票的案例:如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這兩家大型國有銀行由於各種原因,股價持續低迷,出現破凈的情況。它們可能因為市場競爭加劇、利潤增長放緩或宏觀經濟環境的不利影響導致股價表現不佳。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行業和上市公司中,如中國石化和中國中鐵等大型企業也存在類似的情況。這些公司通常具有較大的市值和復雜的業務結構,面臨多種市場挑戰和競爭壓力。因此投資者對這些公司的未來盈利能力和市場定位有所擔憂,導致其股價持續下跌至凈資產值以下。對於投資者來說,需要深入分析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市場前景等因素,綜合考慮投資決策。需要注意的是,股票市場價格的波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宏觀經濟狀況、公司業績、行業競爭、市場情緒等。因此,在投資時需要對相關因素進行全面評估和分析。此外,投資有風險,需謹慎決策。
⑶ 現在破凈股有哪些
破凈股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
破凈股是指股票的市場價格低於其每股凈資產。以下是關於破凈股的詳細解釋:
1.破凈股的概念:破凈股是指股票的市場價格低於其每股凈資產,即公司的資產總值減去負債後,每股所享有的凈值。破凈意味著市場對公司的未來盈利預期較低,投資者信心不足,導致股價表現不佳。
2.工商銀行的破凈情況:工商銀行作為中國的大型商業銀行之一,由於其龐大的規模和穩定的業務表現,其股價一直受到市場關注。然而,受到經濟環境和市場因素的影響,工商銀行的股價近期出現下跌,跌破凈資產值。這反映了市場對銀行業未來發展的擔憂和投資信心下降。
3.中國銀行及其他銀行的破凈情況:除工商銀行外,中國銀行等也面臨類似的市場壓力。隨著金融市場的變化和競爭加劇,銀行業面臨盈利壓力和挑戰,這導致部分銀行的股價出現破凈現象。此外,整個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投資者信心的波動也是導致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
總的來說,破凈股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在內的一些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股價跌破凈資產值反映了市場對公司的未來盈利預期和投資信心的變化。投資者在投資時需謹慎考慮這些因素,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和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