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股市的現狀有哪些
一、股票發行市場波動明顯
中國股票發行市場在過去幾年中波動明顯。2017年至2022年,除了2018年市場遇冷外,整體上市場保持了波動狀態。2022年,國內IPO數量達到425家,較2021年的479家減少了54家。同年,IPO募集資金約為5868億元,同比增長了8.8%。
二、股票交易市場受多種因素影響
2016年至2022年,中國股票市場的成交金額經歷了波動。2016年至2018年,成交金額總體呈現下降趨勢,而2019年至2021年則呈現上升趨勢。2022年,股票市場成交金額約為223.88萬億元,同比下降了12.9%,這主要受到疫情升級、俄烏沖突以及美聯儲加息等因素的影響。
三、主要股指呈現下降趨勢
從2021年至2023年2月底,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整體呈現下降趨勢。這主要與新冠疫情升級、國內經濟發展受阻、地緣政治沖突以及美聯儲加息周期相關,導致資本市場受到沖擊。2023年2月底,上證綜指收於3279.61點,較1月末上漲了23.94點;深證成指收於11783.80點,較上月末下滑了217.46點。
四、債券市場發展穩定
2017年至2022年,中國債券發行量總體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從2017年的39.8萬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61.9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達到9.2%。2022年,債券市場各類債券發行量與2021年基本持平,為61.9萬億元。
五、債券交易市場增長迅速
2017年至2022年,中國債券交易量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從108萬億元增長至約27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達到20.1%。2022年,中國債券交易量達到271.2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0.8%。
⑵ 國內有哪些優秀的股票數據分析網站
1. 問財:該網站是一個股票投資工具,提供智能篩選和數據導出功能,幫助投資者發現具有特定條件的股票。它的搜索引擎般的篩選工具確保了信息的全面性,使用戶能夠在海量的數據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
2. 巨潮資訊網、全景網、滬深交易所官網:這些網站是中國證監會指定的官方信息披露平台,提供上市公司的最新公告和信息,確保投資者能夠獲取權威的市場動態。
3. 深交所互動易、上海e互動:這些投資者關系平台允許投資者與上市公司進行交流,直接獲取一手內部信息,雖然反饋速度可能有所不同,但為投資者提供了直接互動的機會。
4. 國家數據:由國家統計局提供,這個網站是一個數據寶庫,擁有全面的行業數據,支持投資者進行深度分析。
5. 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信息披露:對於關注新股動態的投資者來說,這個網站是獲取新股發行信息的重要資源。
6. 兩融余額網站:該網站追蹤融資融券的實時數據,幫助投資者了解市場資金的狀況和趨勢。
7. 中登結算數據:通過該網站,投資者能夠洞察賬戶的活躍度和市場的情緒。
8.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提供實時的指數信息和行業市盈率,幫助投資者把握市場的估值水平。
9. 集思錄:是查詢分級基金的專業網站,為投資者提供詳細的分級基金信息。
10. 果仁網、理杏仁:果仁網提供量化工具以驗證交易策略,而理杏仁整合了上市公司的公告、財務數據和動態分析,是一個全面的信息庫。
11. 進門財經、路演中app:這些應用程序提供分析師的觀點和公司的動態,使投資者能夠深入了解市場的預期。
12. WIND資訊:提供付費服務,包含大量的深度分析報告,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市場研究。
這些網站構成了投資者在股票數據分析方面的知識地圖,涵蓋了從基礎數據到高級策略的各個方面,助力投資者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⑶ 想研究一下中國股票市場的歷史進程
第一輪暴漲暴跌:100點——1429點——400點。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29%。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第二輪暴漲暴跌:400點——1536點——333點。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漲幅達284%。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第三輪暴漲暴跌:333點——1053點——512點。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第四輪暴漲暴跌:512點——1510點——1047點。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1997年5月12日達1510點。不到半年時間,大盤暴漲1000點,上證指數上漲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調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點。
第五輪暴漲暴跌:1047點——1756點——1361點。1999年「519」行情井噴,在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股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它第一次將歷史的「箱頂」(1500點)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腳下。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直抵1361點。
第六輪暴漲暴跌:1361點——2245點——1000點。由於繼續受歐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國股市最後奮力一搏,終於沖上了本輪行情的「至高點」。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本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2001年10月22日,上證指數快速跌至1515點這一敏感點位。1500點究竟是中國股市的「箱底」,還是「箱頂」?歷史似乎跟我們股民開了一個大玩笑。原來1500點仍是中國股市的「箱頂」,曾經的「箱底」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不是嗎?就在中國股市在1500點的上方稍作停留後,她依然還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點的歷史「箱頂」下方,這樣的指數點位似乎讓人感覺更真實、更安全、更踏實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1339.2點;2004年9月13日,上證指數跌至1259.43點;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去1247點,這與此前專家預言「推倒重來」的1000點預測是十分巧合的。這便是一種技術性的報復,更是上一輪瘋狂的大牛市自製的「苦果」。
第七輪暴漲暴跌:1000點——3300點——1500點?2005年6月,上證綜指破1000點,2006年1月從1200點啟動,截止2007年9月9日收於5277點之上,過去的歷史高點已被遠拋腦後,這一輪行情的上漲應該算是歷史上最為猛烈的。60倍的市盈率還能伴隨這一波行情走多遠?我們將拭目以待。當然,這一輪大的行情結束後,將回調至何處,我們仍將拭目以待。我認為目前5800是階段性高點
⑷ 中國大陸股票市場概覽
一、交易版圖
中國股市的交易平台由三大核心構成: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以及北京證券交易所(北交所)。上交所自1990年正式開業以來,已發展成為全球三大交易所之一,交易活躍度居前,擁有超過30年的發展歷程。深圳交易所成立於其後,2021年表現突出,股票交易繁忙,對全球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北交所作為最新的交易所,成立於2021年9月,專注於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為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
二、股票大軍
截至2023年4月8日,中國大陸股票市場共有5224隻股票在活躍交易中。上交所主板(包括A股和B股)擁有2236隻股票,深圳主板和創業板共有2802隻股票,北交所則有186家公司的股票可供交易。投資者可以關注的股票包括:上交所主板A股1679家,科創板513家,深市主板A股1510家,創業板1250家,每個市場都有其獨特的投資機會。
三、市場導向
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是衡量市場活躍度和行業動態的兩個重要指標。上交所還建立了包括上證50、上證180、上證380等在內的多元化指數體系,深交所則有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以及反映滬深300大型公司表現的中證滬深300指數。
四、行業萬象
行業分類體系豐富多樣,包括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和國家統計局的分類標准,申萬宏源和中信證券的分類也受到市場關注。投資者在投資時可以從傳統行業如煤炭、電力、石油,到新興行業如信息技術、生物醫葯等,找到廣泛的投資選擇。
總結
中國大陸股票市場以三大交易所為基石,擁有眾多且多元的股票,指數體系展示了市場的活力,而詳盡的行業分類為投資者提供了投資指導。不論投資者經驗如何,這里都提供了廣闊的投資領域供其探索。
⑸ 中國大陸股票市場概覽
一、交易版圖
中國股市的舞台由三大主角組成: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深交所),以及新晉的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它們共同構建了中國股票市場的繁華圖景。
上交所,自1990年誕生以來,已成為全球三大交易所之一,活躍度領先,承載著30多年的輝煌歷史。深圳交易所緊隨其後,2021年業績矚目,股票交易活躍,對全球市場具有深遠影響。
北交所作為新生力量,2021年9月成立,致力於服務創新中小企業的獨特定位,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機遇空間。
二、股票大軍
截至2023年4月8日,中國大陸股票市場共有5224隻股票活躍交易,其中上交所主板(A股+B股)有2236隻,深圳主板和創業板共計2802隻,北交所則有186家公司的股票可供交易。
投資者可關注的具體股票如:上交所主板A股1679家,科創板513家,深市主板A股1510家,創業板1250家,各有其獨特的投資機遇。
三、市場導向
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作為兩大標尺,反映了市場的活躍度與行業動態。上交所還構建了上證50、180、380等多元指數體系,深證則有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以及反映滬深300大公司表現的中證滬深300指數。
四、行業萬象
行業分類紛繁多樣,官方分類有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和國家統計局標准,而申萬宏源和中信證券的行業劃分也備受關注。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可以從煤炭、電力、石油等傳統行業,到信息技術、生物醫葯等新興行業,找到豐富多樣的投資選擇。
總結
中國大陸股票市場以三大交易所為支撐,股票數量龐大且多元,指數體系反映了市場的活力,而行業分類為投資者提供了細致的指導。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投資者,這里都有值得探索的廣闊天地。
⑹ 研究股票價格波動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您好!我國股票市場經過十年建設,在金融領域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股票市場的建立和發展,為推動我國經濟改革,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股票市場的運行機制仍不成熟,交易量和價格經常大起大落,呈現不穩定的特徵。 股票市場在一國經濟生活中所佔據的地位,是由股票市場自身具有的功能所決定的。首先,股票市場充當連接籌資者和投資者的橋梁。在股票市場上,籌資者發行股票,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而股票投資的流動性又為投資者提供了理想的投資方式。不同的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對風險和收益的偏好,靈活地進行投資組合,承擔不同的預期收益和風險。其次,股票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重要功能。上市公司之間存在著所屬行業、經營管理水平等的差異,這些差異在股票市場上表現為整個市場資金從增長停滯的行業流向技術先進、成長性好的新興產業。社會資金追逐那些優秀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司之間實現相互兼並、資產重組。這樣,資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社會經濟得以發展。 由於各方面因素的變化,以及資金在各行業之間流動,股票市場產生在一定限度內的波動是正常的。但是,我國的股票市場波動性過強,投機氣氛濃厚,整個市場缺乏效率。股票市場缺乏效率,穩定性差不僅影響其重要功能的發揮,甚至危及到本身的進一步發展。 股票市場的效率,是指股票市場調節和分配資金的效率,即股票市場將資金分配到最能有效使用資金的企業的能力。效率市場假說理論根據股票價格反映的信息不同,將股票市場劃分為三種:「弱式有效市場」、「半強式有效市場」、「強式有效市場」。其中,在強勢有效市場中,股票市場價格不但充分反映了一切可獲得的公開信息,而且能迅速反映全部非公開的有關信息,任何投資者都無法利用任何信息(包括內幕信息)獲得超額收益。 在我國的股票市場中,內幕交易、證券欺詐等行為屢見不鮮,價格反映信息的機制被扭曲。在這樣一個效率低下的市場中,信息不對稱嚴重,市場參與者投機甚於投資,市場的不穩定性被進一步加大 。 WP=3我國股票市場不穩定的核心在於缺乏效率,而影響股票市場效率的因素歸納有三:市場制度,市場結構和市場參與者。其中市場制度是起基礎性作用的因素。市場在規定了一定的制度規范後,市場就形成一定的結構,市場參與者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特點。而制度一旦發生變革,必然會引起市場結構和市場參與者行為的變化。 綜上所述,本文將從股票市場制度入手,研究各種制度下的市場效率以及市場結構的成因,市場參與者的相應反應,和這些反應給市場穩定性帶來的影響。筆者也希望通過市場制度的改進,實現提高股票市場效率,消除市場不穩定性的目的。 上述內容簡要說明了本文的主題,具體將分成三個部分逐一論述。 第一部分 中國股票市場不穩定性 股票市場的波動在一定程度內是正常的。這與證券市場本身的固有缺陷有極大關系。證券業是一個信息偏差特別突出的行業,由於證券市場始終存在著信息不完全,證券市場主體間信息不對稱,股票價格形成時,投資者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博弈關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 貝葉斯-納什均衡 」最有可能被集體中的參與人採納。也就是說,投資者是否買賣股票的行為最有可能由其他投資者買賣股票的概率決定,而不是由上市公司價值或其他因素決定。然而,通過文章對不穩定性衡量指標的逐個羅列,不難發現,與外國股市各指標相比,中國股市不穩定性過強,價格與價值長期嚴重背離,其波動區間已遠遠超出了博弈論的解釋范圍。本文選擇了深市16隻個股作為抽樣樣本,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基礎上對深市的結構性價格波動進行定量研究。結果表明,中國股市系統風險水平高,為一般成熟市場系統風險水平的兩倍左右。從個股的系統性風險的分散度上看,β參數的分布區間過窄,中國股市個股股價之間聯動效應強。 股票市場整體系統風險過大,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在這里失去意義,股票更多的是充當投機活動的媒介,又助長了市場的不穩定。 股票市場穩定性差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不利於以信用經濟為基礎的股票市場本身的發展,也使股市失去晴雨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還扭曲了價格信號,降低了股票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削弱了籌資、轉制、定價等本身應有的功能。 WP=4第二部分 中國股票市場不穩定性的原因 通過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得出:股票市場要想消除過多的不穩定性,發揮其籌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前提是市場必須有效率。股票市場制度是影響市場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該部分的研究內容著眼於股票市場制度上,力求從制度因素上找出最根本的問題。 1.上市與發行機制 筆者首先簡單介紹股票發行的兩種監管制度:注冊制和審核制。隨後具體到我國的股票發行制度,分析了以前股票發行核准制下存在的缺陷,同時通過分析股票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分割的現狀,指出這些弊端的根源出於制度的不完善。 2.股權結構分割 由於我國股票市場發展初期定位於為國有企業籌集資金,這種定位造成股票市場的發展片面強調籌資功能而嚴重影響了資本資源優化配置功能的發揮。祝炒股賺大錢!